冶金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1页
冶金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2页
冶金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3页
冶金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4页
冶金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冶金传输原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任务、性质和作用本课程包括流体动力过程、传热过程和传质过程。介绍冶金传输的基本定律、基本理论和计算原理,是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的桥梁。通过学习,为进一步学好专业课程和从事冶金科学技术工作打好热工理论基础。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和学时分配1、理论讲授章节内容学时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流体及物理性质流体的特性流体的密度和重度流体的压缩性和膨胀性流体的作用力、能量和动量2第二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流体运动的基本特征流体流动的原因连续介质及质点流场特征及分类流体的流动性质附面层概念2第三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流体运动的基本方程连续性方程欧拉方程柏努利方程紊流动量传输的基本方程6第四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流体流动性质和阻力损失层流及紊流摩擦阻力引起的损失局部阻力引起的损失供气管道及排烟管道内的压头损失6第五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流体的流出溢流液膜沿斜面下降液体自盛桶下下部孔口的流出不压缩气体自孔口及管嘴的流出流体溶量的测量3第六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射流自由射流旋转射流半限制射流射流间相互作用3第七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风机离心式通风机离心式鼓风机回转式鼓风机2第八章第一节第二节烟囱烟囱的工作原理烟囱计算2第九章喷射器1第十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炉内气流流动火焰熔炼炉内的气体流动转炉内的气体流动竖炉内的气体动溶化炉内的气体流动3第十一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气力输送球形颗粒的极限下落速度水平管道内的气力输送垂直管道内的气力输送气力输送中的压力降3第十二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相似原理相似的概念单值条件相似准数相似三定理3第十三章第一节第二节传热概论及稳定态导热传热概论稳定态传导传热4第十四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第七节第八节对流给热对流给热的类型与机理对流给热过程的微分方程及热相的准数对流给热的准数标准方程自然对流给热紊流下强制对流给热层流及过渡流中的强制对流给热液态金属给热沸腾及冷凝过程的给热6第十五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第七节第八节辐射传热热辐射的基本概念黑体、白体和透热体黑体辐射的基本定律灰体及实际物体的辐射与吸收辐射能在空间的分布两表面构成封闭体系时的辐射热交换通过孔口的辐射气体辐射与吸收6第十六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稳定态综合传热气体与表面间的热交换火焰炉内的综合传热通过间壁传热散流层内的热交换3第十七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不稳定态导热不稳定态导热过程的特点及其求解方法分析解法及单值条件常见不稳定态导热2第十八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传质传质的基本概念传导传质分子扩散过程对流传质通过相界面的传质42、 本课程尚未安排实验及课程设计3、 教学环节的安排及学时分配项目理论讲授实验课其它总时数学时60604、使用教材:冶金传输原理, 冶金工业出版社三、大纲说明1、课程的重点与难点是:流体运动的基本特征及原理,传热基本公式及应用条件,传质方程。2、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冶金原理、金属冶金学冶金原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任务、性质和作用 冶金原理是冶金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联接物理化学和冶金工程学的桥梁。主要研究和确定各种冶金过程所遵循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内在规律,从而为发展新工艺和改造老工艺以及为预见性地控制现有生产提供理论依据,该课程运用化学热力学和过程的动力学方法解决冶金反应过程的可行性、可能性与过程的平衡,为学生学习课后续课程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和学时分配1、理论讲授章节内容学时绪言05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冶金热力学基础化学反应吉布斯自由能氧势及氧势图活度的活度系数溶液的热力学活度的计算方式溶解吉布斯自由能55第二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第七节第八节第九节第十节冶金熔体金属熔体结构特点及其模型元素在金属液中溶解和存在形式活度相互作用系数及其测定冶金炉渣组成及作用二元渣示相图三元相图分析方法三元渣示相图炉渣结构理论及模型炉渣的化学性质冶金熔体的物理性质6第三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第七节第八节第九节第十节还原熔炼反应热力学化合物的离解生成反应氧化物的离解生成反应燃烧反应燃烧反应气相平衡组成计算氧化物的间接还原反应氧化物的直接不原反应复杂化合物成溶液状态下氧化物的还原金属热还原氧化物还原熔炼实例铁的渗碳与脱硫反应6第四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第七节第八节第九节焙烧、造锍及氯化冶金热力学概述金属硫化物的热力学性质焙烧过程热力学焙烧过程气相组成硫化物氧化直接生成金属硫化物氧化富集造锍锍的吹炼过程热力学氯化反应热力学氯化反应热力学6第五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第七节第八节第九节第十节火法精炼过程热力学概述氧化精炼一般热力学原理炼钢过程中合金元素的氧化炼钢脱碳反应脱磷的热力学条件脱硫的热力学条件脱氧反应铜、铅氧化精炼熔析、萃取及区域精炼硫化精炼6第六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第七节冶金动力学基础概述化学反应速率规律边界层理论气-凝聚相反应动力学双膜理论气固相反应动力学新相核生成动力学7第七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第七节冶金反应动力学实例分解反应动力学燃烧反应动力学金属氧化及氧化物还原焙烧过程动力学氯化过程动力学氧化熔炼动力学脱碳反应动力学3第八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湿法冶金浸出、净化和沉积湿法冶金反应热力学基础浸出过程热力学浸出过程动力学离子沉淀金属从水溶液中的沉积13第九章第一节第二节溶液萃取和离子交换概述溶液萃取离子交换5第十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湿法冶金电解过程电极过程动力学阴极过程阳极过程电解过程槽电压、电流效率和电能效率122、 教学环节的安排及学时分配项目理论讲授实验课其它总时数学时7070注:本课程尚未安排实验及课程设计3、使用教材: 钢铁冶金原理、有色冶金原理 冶金工业出版社三、大纲说明1、课程的重点是冶金热力学基础,也是难点所在,另外冶金炉渣亦为难点之一。2、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物理化学金属学与热处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任务、性质和作用本课程通过结合实例,从组织结构角度出发来阐明问题,为学生日后合理选择使用金属材料和制订热加工工艺规程,获得优质零构件打好必要的理论基础。本课程着重阐述金属与合金的化学成分、结构、组织与性能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在各种条件下的变化规律,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金属材料的各种变化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工艺。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和学时分配1、 理论讲授章节内容学时绪论金属材料的发展史3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金属的晶体结构金属金属的晶体结构实际金属的晶体结构6第二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纯金属的结晶金属结晶的现象金属结晶的热力学条件金属结晶的结构条件晶核的形成晶核长大金属铸锭的组织和缺馅6第三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第七节第八节二元合金的相结构与结晶合金中的相合金的相结构二元合金相图的建立匀晶相图和固溶体的结晶共晶相图及其合金的结晶包晶相图及其合金的结晶其它类型的二元合金相图二元相图的分析和使用8第四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铁碳合金铁碳合金的组元及基本相Fe-Fe3C相图分析铁碳合金的平衡结晶过程及组织含碳量对铁碳合金平衡组织和性能的影响钢中杂质元素及钢锭组织6第五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三元合金相图三元合金相图的表示方法三元平衡相的定量法则三元匀晶相图三元共晶相图三元相图总结三元合金相图应用举例6第六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金属与合金的塑性变形与断裂金属的变形特性单晶体的塑性变形多晶体的塑性变形合金的塑性变形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金属的断裂4第七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金属与合金的回复与再结晶形变金属与合金在退火过程中的变化回复再结晶晶粒长大金属的热加工4第八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扩散概述扩散定律影响扩散的因素4第九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钢的热处理原理概述钢在加热时的转变钢在冷却时的转变钢在回火时的转变7第十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钢的热处理工艺钢的退火与正火钢的淬火与回火其它类型热处理62、 实验章节内容学时1、金相显微镜的构造使用维护金相显微镜的构造、使用与维护32、铁碳合金显微组织观察铁碳合金显微组织观察53、教学环节的安排及学时分配项目理论讲授实验课其它总时数学时608684、使用教材:教材(参考书)金属学及热处理为主,其它参考资料为辅三、大纲说明1、本课程的重点是铁碳合金以及金属学的基本知识。难点是金属晶体的微观结构以及钢的热处理工艺。 2、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金属冶金学热工仪表与自动化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任务、性质和作用本课程为冶金专业学生必修课程,主要向学生介绍在工业生产中,对工艺过程中的主要参数进行检测,选择合适的测量仪表并与控制装置组成控制系统的知识,分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两部分内容。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和学时分配1、理论讲授章节内容学时第一部分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自动检测温度检测仪表压力检测仪表流量检测仪表物料电子秤物位检测仪表15第二部分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自动控制成分自动分析仪表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基本控制作用模拟调节器、执行器控制系统72、 教学环节的安排及学时分配项目理论讲授实验课其它总时数学时228303、使用教材: 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刘元扬、刘德溥 主编)冶金工业出版社三、大纲说明1、课程的重点及难点是温度检测仪表、流量检测仪表。 2、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大学物理、电子技术基础。金属冶金学(一)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任务、性质和作用本课程重点讲述钢铁及有色金属冶炼过程的基本理论和工艺,对原料、冶炼原理、工艺操作及能量利用分析作了重点分析。本课程为冶金工程专业本科生专业课。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同学们掌握现代金属冶炼工艺现状。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和学时分配1、理论讲授章节内容学时一第一部分第二部分重金属冶金学铜的火法冶金及精炼铅的火法冶金及湿法冶金30二第一部分第二部分镁冶金学热还原法炼镁熔盐电解法炼镁30三第一部分第二部分钢铁冶金概论铁冶金学钢冶金学40注:本课程尚未安排实验及课程设计2、使用教材: 金属冶金学 冶金工业出版社三、大纲说明1、课程的重点: 各种金属的冶炼原理及工艺流原理及工艺流程 2、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冶金原理、冶金传输原理。金属冶金学(二)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任务、性质和作用本课程重点讲述钢铁及有色金属冶炼过程的基本理论和工艺,对原料、冶炼原理、工艺操作及能量利用分析作了重点分析。本课程为冶金工程专业本科生专业课。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同学们掌握现代金属冶炼工艺现状。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和学时分配1、理论讲授章节内容学时第一部分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炼铁学概论铁矿粉造块高炉冶炼过程的物理化学高炉炉料和煤气的运动高炉强化和技术的进步35第二部分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炼钢学炼钢任务、原材料和耐火材料钢生产的理论基础转炉钢炼电炉炼钢其它炼钢方法炼钢新技术及新工艺35第三部分有色冶金概论30注:本课程尚未安排实验及课程设计2、使用教材: 金属冶金学 冶金工业出版社三、大纲说明1、课程的重点: 各种金属的冶炼原理及工艺流原理及工艺流程2、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冶金原理、冶金传输原理。合金钢冶炼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任务、性质和作用本课程是为学生了解掌握先进工艺方法而设置的一门辅助专业课。在充分介绍国内外先进的合金钢冶炼工艺的基础上,主要介绍六大类合金钢的主要冶炼工艺,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如何合金化的原则,重点掌握轴承钢和不锈钢的冶炼工艺过程。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和学时分配1、理论讲授章节内容学时总 论我国合金钢冶炼现状及相应对策,国际上合金钢冶炼的趋势,分类原则2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合金结构钢结构钢的用途及分类合金元素对结构钢性能的影响一般质量问题硼钢、铬锰钛钢的冶炼和浇注铝钢、炮钢、弹簧钢的冶炼和浇注4第二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轴承钢分类用途主要冶金质量冶炼和浇注6第三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高速钢用途和分类性能和质量要求主要合金元素的作用主要质量问题冶炼和浇注4第四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不锈钢用途和分类性能要求及质量问题冶炼的物化基础冶炼方法的发展电炉、转炉、双联法冶炼不锈钢工艺不锈钢的浇注6第五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电工硅钢概述影响硅钢片性能的物理因素化学成分对硅钢片性能的影响硅钢的转炉、电炉冶炼方法炉外处理及浇注4第六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高锰钢用途性能及标准主要元素对组织性能的影响主要冶金质量问题冶炼和浇注4注:本课程尚未安排实验及课程设计1、 使用教材:合金钢冶炼赵沛 冶金工业出版社 三、大纲说明1、 课程的重点、难点轴承钢冶炼、工具钢冶炼、不锈钢冶炼。2、 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参考书目为冶金学原理、金属学与热处理、金属冶金学、 炉外精炼。炉外精炼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任务、性质和作用炉外精炼是炼钢与连铸之间的中间环节,是提高钢质量必不可少的过程。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精炼的重要地位,掌握五种精炼手段,了解并掌握多种炉外精炼方法,从而在掌握炼钢基本方法的基础上,掌握冶炼纯净钢的各种炉外精炼方法。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和学时分配1、理论讲授章节内容学时绪 论定义、任务、手段、分类、技术特点2第一章合成渣洗2 第二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第七节钢的真空处理真空冶金理论钢包脱气法和滴流脱气法真空提升脱气法(DH)真空循环脱气法 (RH)钢包吹氩真空吹氩法CAS-OB法和IR-UT法8第三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钢包炉精炼法ASEA-SKF法VAD法LF(V)法2第四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高铬低碳钢炉外精炼高络钢液脱碳热力学真空吹氧脱碳法(VOD)法AOD法和CLU法22第五章第一节第二节钢液的搅拌与加热钢液的搅拌钢液的加热4第六章第一节第二节喷射冶金和喂丝喷射冶金喂丝法4第七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炉外精炼方法的选择炉外精炼设备的特点现代炼钢车间的组成和工艺要求炉外精炼的问题和发展趋势42、 教学环节的安排及学时分配项目理论讲授实验课其它总时数学时60603、 使用教材 炉外精炼 徐曾啟 冶金工业出版社三、大纲说明1、 课程的重点、难点钢液的真空处理、钢包炉精炼法以及超低碳钢的精炼,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原理及具体工艺。2、 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参考书目为钢铁冶金原理、炼钢学原理、电炉炼钢原理及工艺、冶金热力学专业外语(冶金)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任务、性质和作用本课程利用基础英语和专业课的知识,使学生通过对材料(专业)文献的阅读,熟记常用的专业词汇、准确理解并能进行一般性的翻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外文资料中学习、获取相关专业知识的能力,以获取新的专业知识;并且学习专业词汇和科技英语的各种表达方式(图、文、表、方程式等)。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和学时分配1、理论讲授章节内容学时Unit OnePassage APassage BPassage CPassage D铁合金铁和钢碳钢和低合金钢高合金钢铸铁2121Unit TwoPassage APassage BPassage CPassage D热处理钢的热处理及原理奥氏体的形成奥氏体晶粒的粗化奥氏体的变质2236Unit ThreePassage APassage BPassage CPassage D热处理马氏体的转变贝氏体的转变回火温度有色金属合金4223Unit FourPassage APassage BPassage CPassage D铸造压力铸造中的金属流动铸锭中的气孔铝锭的优异性能精铸工艺23233、 使用教材 材料科学英语阅读李洪涛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三、大纲说明1、课程的重点:与专业相关词汇的掌握,专业术语的表达。2、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大学英语及有关的专业课程。金属塑性加工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任务、性质和作用金属塑性加工是冶金专业的相关学科,与金属冶炼工艺相衔接。通过对金属加工相关知识的学习。可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冶炼工艺及冶炼要求。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和学时分配1、理论讲授章节内容学时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金属塑性加工的变形力学基础外力、内力和应力应力状态和主应力图示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特征主变形和主变形图示塑性条件1第二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第七节第八节金属塑性加工的金属学基础金属的塑性变形机构加工过程中的硬化和软化金属的冷变形和热变形加工硬化曲线和再结晶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性能的影响金属的塑性和变形抗力不均匀变形与附加力塑性加工中摩擦和润滑3第三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轧制理论基础纵轧时变形区和变形的表示方法纵轧时轧辗咬入车中的条件纵轧时的宽展和前滑纵轧时轧制压力和传动力矩斜轧穿孔时孔腔的形成斜轧穿孔过程轧件运动学特点2第四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第七节轧制工艺基础轧制钢材的品种轧钢机轧钢生产系统及工艺过程坯料及其清醒坯料的加热轧制制度的确定连轧概念3第五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钢坯的轧制初轧机类型及其产品范围二辊可逆式初轧机的生产工艺三辊升坯机的生产工艺钢坯连轧机2第六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型钢生产型钢轧机及布置形式热轧机型钢生产工艺过程孔轧设计的基本知识H型钢生产2第七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线材的轧制型钢轧机及布置形式热轧型钢生产工艺孔型设计的基本知识H型钢生产2第八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钢板及带钢生产板带钢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板带钢产品的分类板带钢产品的主要技术要求1第九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热轧板带钢生产热轧厚板生产热连轧带钢生产热轧薄带钢生产热轧带钢生产3第十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冷轧板带钢生产冷轧板带钢技术问题冷轧板带钢生产工艺冷轧板薄带材2第十一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板带钢轧制制度的确定及精度的控制轧制制度的确定压下规程设定厚度控制板形控制2第十二章第一节第二节钢管生产概述钢管用途及分类钢管的生产1第十三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热轧钢管生产自动轧管机组其它生产方法顶管和挤管机组生产新方法3第十四章第一节第二节冷轧冷拔钢管生产冷轧钢管冷拔钢管2第十五章金属塑性加工车间产量计算及各项技术经济指标12、使用教材: 金属塑性加工, 冶金工业出版社三、大纲说明1、课程的重点与难点是轧制生产工艺、型材、线材、板带材及管材的生产2、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金属冶金学、金属学及热处理炼铁厂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任务、性质和作用本课程主要讲述炼铁厂设计程序,车间主体设备设计方法及工作原理,设计计算和设备送型等内容,从而使学生掌握初步的设计基础知识、主要设备的工作原理、设计计算和设备选型方法,是学生对炼铁厂现场的最初认识。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和学时分配1、理论讲授章节内容学时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节设计程序设计的基本原则及重要性设计程序2第二章第一节第二节炼铁工艺流程及车间布置炼铁工艺流程炼铁厂车间布置2第三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高炉本体设计高炉座数及有效容积的确定高炉内型尺寸的确定高炉炉衬设计高炉冷却系统高炉钢结构及基础6第四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高炉供料系统原料准备上料过程炉顶装料设备装料程序及搽料5第五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送风系统设计热风炉及其结构热风炉的耐材砌筑送风系统平面及立面布置送风工作制度5第六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煤气清洗概述荒煤气管道设计除尘设备设计附属设备4第七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渣铁处理系统出铁场平面及立面布置炉前设备渣铁处理方法及设备4第八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喷煤系统喷煤系统工艺流程煤粉设备煤粉的喷吹煤粉计量及安全22、使用教材: 钢铁厂设计原理上册,冶金工业出版社三、大纲说明1、课程的重点是高炉本体设计,难点是送风系统设计、原料系统设计、喷煤系统设计2、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金属冶金学、冶金原理炼钢厂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任务、性质和作用本课程主要讲述炼钢厂(车间)熔炼和浇注设备,以及车间工艺布置设计等问题。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同学们既了解全厂整体性的设计问题,又掌握具体分厂的设计要领。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和学时分配1、理论讲授章节内容学时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炼钢厂设计概论钢铁企业的组成及炼钢生产在整个生产系统中的地位炼钢厂生产规模与金属平衡炼钢车间设计的内容和程序2第二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氧气转炉设计氧气顶吹转炉炉型设计氧气顶吹转炉炉衬设计氧气顶吹转炉炉体金属构件设计顶底复吹转炉炉型和底部供气构件的设计4第三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电弧炉设计电弧炉炉型设计及配用变压器容量计算水冷挂渣炉渣壁设计直流电弧炉的特点与结构4第四章第一节第二节炼钢过程的物料平衡和热平衡计算氢气顶吹转炉炼钢物料平衡和热平衡电弧炉炼钢物料平衡和热平衡1第五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第七节第八节第九节第十节第十一节连续铸钢设备连铸机的分类及表示办法连铸机机型的主要工艺参数连铸机的主要工艺参数连铸机生产能力的确定盛钢桶及其载运设备中间包及载运设备结晶器及振动装置二次冷却装置拉坯矫直装置及引锭装置铸坯切割装置压缩浇注和电磁搅拌装置7第六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铸锭设备与盛钢桶盛钢桶尺寸计算盛钢桶质量盛钢桶重心计算精炼用盛钢桶的结构与设计特点2第七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转炉炼钢车间转炉车间组成与生产能力计算主厂房工艺布置原材料的供应及设备氧气的供应及设备其它设备计算4第八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电弧炉炼钢车间电炉炼钢生产技术经济指标与生产能力计算电弧炉车间布置方案电炉车间各部分的工艺布置4第九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炼钢车间烟气净利化系统的设计烟气特征烟尘性质烟气净化方法的选择烟气净化系统烟气净化系统的主要设备含尘污水处理22、使用教材: 钢铁厂设计原理,冶金工业出版社三、大纲说明1、课程的重点与难点是炼钢过程的物料平衡及热平衡计算、炼钢车间的设计、连铸设备2、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炼钢工艺与设备非高炉炼铁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任务、性质和作用本课程讲述了非高炉炼铁法(直接还原和熔融还原)的基本原理及工艺,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对近年来兴起的一些炼铁新技术有所了解。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和学时分配1、理论讲授章节内容学时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概论直接还原与熔融还原的意义非高炉炼铁的发展非高炉炼铁法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非高炉炼铁法使用的原料及能源4第二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气体还原的直接还原竖炉直接还原法气体竖炉法工艺其它气体还原法8第三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固体还原剂直接还原法回转窑直接还原法回转窑直接还原法工艺其它固体还原剂直接还原法非高炉炼铁法产品性质及应用12第四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熔融还原法熔融还原法分类及意义熔融还原法基本原理熔融还原法工艺6注:本课程尚未安排实验及课程设计2、使用教材:非高炉炼铁,冶金工业出版社 三、大纲说明1、课程的重点与难点是各种非高炉炼铁方法的原理、工艺流程及设备。2、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金属冶金学。采选工程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任务、性质和作用 本课程主要介绍有关采矿、选矿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了解金属矿采选基本原理,熟悉相关工艺及主要设备,从而满足冶金专业的需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更好了解冶金相关专业,进而更好地掌握及学习冶金专业课程。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和学时分配1、理论讲授章 节内 容学时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地质概述地质作用矿物矿石及矿床矿床的形成1第二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矿床的勘探找矿勘探矿床矿山地质工作2第三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第七节地下开采凿岩爆破井巷掘进及支撑矿床开拓采矿方法矿山传输矿井通风防水和排水2第四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露天开采评价生产工艺过程矿床开拓2第五章第一节第二节矿石的准备基本概念破碎方法2第六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破碎筛分破碎筛分集尘3第七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重选重选装置水力分级和洗矿重选方法3第八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浮选浮选原理浮选药剂浮选机械浮选流程3第九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磁选磁选基本原理矿物磁性磁选设备2第十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电选电选原理矿物电性电选机影响因素2第十一章第一节第二节化学选矿化学选矿其它选矿方法2第十二章第一节第二节精尾矿处理精矿脱水尾矿处理22、 教学环节的安排及学时分配项目理论讲授实验课其它总时数学时3030注:本课程尚未安排实验及课程设计3、使用教材: 采选工程概论 冶金工业出版社三、大纲说明1、本课程的重点是矿石开采的方法、矿石的储备及处理、选矿方法、冶炼对矿石的要求。2、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金属冶金学冶金质量与检测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任务、性质和作用了解和掌握冶金质量要求及检测方法和仪器,是冶金发展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更好地掌握专业课程的学习目的。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和学时分配1、理论讲授章节内容学时第一章概述2第二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钢的缺陷钢液的凝固钢淀结构常见缺陷3第三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钢的质量要求钢种的分类钢的组织特点质量要求4第四章第一节第二节化学成分分析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4第五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宏观检测酸碱试验断口试验塔形车 试验统印试验3第六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金相检验金相试样制备金相组织识别金相检验项目及结果评定金相显微3第七章第一节第二节机械性能检验力学性能检验工艺性能检验3第八章第一节第二节物化性能检验物理性能检验化学性能检验2第九章第一节第二节检测仪器常用仪器精细仪器4第十章发展动态2注:本课程尚未安排实验及课程设计2、使用教材:钢铁质量及检测方法, 冶金工业出版社三、大纲说明1、课程的重点与难点:钢材的缺陷、对钢材的要求、检测方法及仪器2、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金属冶金学、金属学及热处理冶金电化学工程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任务、性质和作用 电化学过程是制取和精炼绝大多数有色金属的主要工业方法。通过本课程各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电解过程(水)溶液电解及熔盐电解的基本化学规律,熟练掌握电化学和电解工艺计算,典型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具有进行试验研究电解过程的基本技能和理论分析电解工艺问题的初步能力;并了解电解过程的新技术和发展方向。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和学时分配1、理论讲授章节内容学时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节电解质溶液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电解质溶液的活度及活度系数2第二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原电池电动势及电极电位原电池及电池电动势电极电位的产生及测定原电池的种类水溶液电解过程的热力学分析3第三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界面现象及双层结构界面现象和双电层零电荷单位吸附对双电层结构的影响4第四章第一节第二节电解的极化析生电位及析化曲线电极的极化3第五章第一节第二节电极过程的扩散动力学扩散电流密度浓差极化过程和电化学极化共同控制的电极过程4第六章第一节第二节电化学动力学电化学极化的经验规律电化学动力学方程式2第七章第一节第二节水溶液电解阴极过程金属的电结晶过程和影响电结晶过程的因素共同放电规律4第八章第一节第二节电解 阳极过程可溶阳极过程不溶阳极过程4第九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熔盐电解融盐结构熔盐电解法生产金属熔盐电解中的阳极效应熔盐电解制合金熔盐电池62、 实验章节内容学时1、 铜电解精炼过程中的添加剂选择理解添加剂对阴极沉淀物结构及阴极电位的影响42、熔盐分解电压测定掌握用I-U曲线法测定分解电压的原理43、制取稀土合金42、使用教材:(待定)三、大纲说明:1、本课程为修完基础化学和物理后的后续课程。2、课程的重点是电化学机理及其运算,难点是电解过程的理论分析及其部分计算。3、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物理化学、冶金原理、大学物理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任务、性质和作用 对冶金工程专业来讲,本课程通过对有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合成应用的学习,对后续课程的学习,特别是湿法冶金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和学时分配1、理论讲授章节内容学时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节绪论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性有机化合物的分类1第二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烷烃烷烃的定义、通式和构造结构烷烃的命名和结构烷烃的物理化学性质3第三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烯烃烯烃的定义、通式和命名烯烃的结构烯烃的物理化学性质二烯烃6第四章第一节第二节炔烃炔烃的定义、通式和命名乙炔的物理化学性质2第五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脂环烃脂环烃的定义、分类、命名脂环烃的制备的环的稳定性脂环烃的物理化学性质4第六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芳烃芳烃的分类和命名芳烃的物理化学性质重要的芳烃的化合物4第七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卤代烃卤烃的分类和命名卤烃的制备卤代烃的物理化学性质重要的卤代烃6第八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醇、酚、醚分类、构造、命名醇、酚、醚的制备重要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重要的化学反应3第九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醛、酮分类、构造、命名制备重要的物理化学性质重要反应重要的醛酮化合物4第十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羧酸及其衍生物羧酸的构造、分类、命名羧酸的制备羧酸的化学性质重要羧酸重要的羧酸衍生物4第十一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含氮化合物胺的构造、分类、命名胺的制备及按的化学性质脂的构造命名及脂的性质氮化合物 氮化合物6第十二章第一节第二节杂环化合物定义、分类和命名性质和用途22、 实验章节内容学时1、 有机实验中基本操作练习玻璃管加工及仪器联结32、 样品合成及减左蒸馏临时确定33、 萃取分离及气相色谱鉴定临时确定43、教学环节的安排及学时分配项目理论讲授实验课其它总时数学时36102484、使用教材: (待定)三、大纲说明1、课程的重点是有机化全物的特征反应及其性质,难点是反应机理分析及有机物结构与原子间的相互影响部分。 2、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无机化学氧化铝生产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任务、性质和作用本课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由浅入深地阐述氧化铝生产过程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主要设备构造,原理,反映现代铝工业生产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是有色冶金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和学时分配1、理论讲授章节内容学时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绪论氧化铝工业发展概况氧化铝及其水合物铝矿及含铝矿物资源氧化铝生产方法概述2第二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铝酸钠溶液NaO-Al2O3-H2O系铝酸钠溶液的稳定性铝酸钠溶液的物理化学性质铝酸钠溶液的结构4第三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第七节第八节拜耳法及铝土矿溶出过程的基本原理拜耳法的基本原理拜耳法流程含硅矿物在溶出过程中的行为含铁矿物在溶出过程中的行为含钛矿物在溶出过程中的行为含硫矿物在溶出过程中的行为碳酸盐在溶出过程中的行为氧化钙在溶出过程中的行为4第四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铝土矿溶出过程的工艺铝土矿溶出过程的动力学概念影响铝土矿溶出过程的因素原矿桨的配料计算高压溶屈工艺与设备高压溶出过程热耗的分析3第五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赤泥的分离与洗涤概述赤泥桨液的稀释拜耳法赤泥桨液的物理化学性质絮凝剂的应用3第六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铝酸钠溶液的晶种分解概述晶种分解过程的机理影响种分过程的主要因素晶种分解的工艺2第七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氢氧化铝的焙烧氢氧化铝焙烧理论与工艺基础回转窑焙烧设备流程沸腾焙烧设备系统2第八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分解母液的蒸发与一水碳酸钠的苛化分解母液蒸发的实质母液中杂质在蒸发过程中的行为蒸发的设备与流程的选择蒸发器结垢的预防与清除降低蒸发汽耗的途径一水碳酸钠的苛化回收2第九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第七节第八节烧结法及铝酸盐炉料烧结烧结法的原理与基本流程炉料烧结的目的与熟料质量熟料的组成及其生成反应铝酸盐炉料烧结过程的机理烧结过程中硫的行为和脱硫措施碱-石灰-铝土矿炉料的配方铝酸盐炉料的烧结工艺提高烧结窑产能和降低热耗的途径4第十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铝酸盐熟料的溶出熟料溶出过程的基本反应熟料溶出过程的副反应(或二次反应)溶出副反应的影响和抑制措施熟料的溶出工艺烧结法赤泥的性质2第十一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铝酸钠溶液的脱硅铝酸钠溶液脱硅过程的实质及影响因素铝酸钠溶液的深度脱硅铝酸钠溶液的脱硅工艺从水化石榴石渣中回收氧化铝铝酸盐溶液的超深度脱胎硅2第十二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铝酸钠溶液的碳酸化分解碳酸化分解的作用碳酸化分解的基本原理氧化硅在碳分过程的行为碳酸化分解过程扣的动力学影响碳分过程的主要因素碳分的生产设备的工艺流程2第十三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第七节第八节拜耳烧结联合法生产联合法流程的主要特点及分类并联法流程及其特点串联法流程及其特点混联法流程及其特点联合法工艺流程分析赤泥炉料烧结与补碱问题联合法合理方案的选择强化拜耳法溶出对联合法生产的影响42、使用教材: 氧化铝生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