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郑州至济南铁路工程测量监理实施细则.doc_第1页
新建郑州至济南铁路工程测量监理实施细则.doc_第2页
新建郑州至济南铁路工程测量监理实施细则.doc_第3页
新建郑州至济南铁路工程测量监理实施细则.doc_第4页
新建郑州至济南铁路工程测量监理实施细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建郑州至济南铁路郑州至濮阳段工程测量监理实施细则 编 制: 审 核: 审 批: 成都西南交大工程建设咨询监理有限责任公司郑济铁路监理ZPSGJL-V标段项目部 目 录第一章 工程概况11.1、概况11.2、控制性工程及重难点工程11.2.1 控制性工程11.2.2重难点工程11.3、结构形式2第二章 测量监理工作依据2第三章 测量监理目标3第四章 测量监理工作原则3第五章 测量监理工作重点7第六章 测量监理内容8第七章 测量监理复测工作107.1 交 桩 复 核107.2 精测网复测117.3 施工控制测量127.4 施工放样复核167.5 竣工测量审核18第八章 各专业测量控制要点198.1、路基工程198.1.1 路基施工放样198.1.2 路基控制测量198.1.3 路基竣工测量控制要点208.2、桥梁工程208.2.1 桥梁工程施工测量208.2.2 桥梁工程控制测量218.2.3 各节点施工测量控制要点228.2.4 桥梁工程竣工测量控制要点24第九章 线下工程沉降观测细则259.1、总则259.2、职责与分工259.3、沉降变形观测的标准与要求269.3.1 沉降变形测量技术依据269.3.2 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279.3.3 变形监测网技术要求289.3.4 沉降变形测量点的布置要求299.3.5实施测量工作要求319.4、沉降变形观测技术要求349.4.1 路基工程341 路基沉降变形观测342 路基地段沉降观测技术要求343 过渡段沉降变形观测449.4.2 桥涵工程451 一般规定452 桥涵变形控制标准453 变形观测技术要求47第10章 无碴轨道铺设阶段及竣工测量5410.1、建立基桩控制网(CPIII)5410.2、无碴轨道的安装测量5510.2.1 加密基桩测量5510.2.2 无碴轨道安装测量55工程测量监理实施细则第1章 工程概况1.1、概况新建郑州至济南铁路郑州至濮阳段,线路自郑州东站引出,经郑州市、新乡市、鹤壁市、滑县、安阳市至濮阳市。建安工程费用:2047530万元。计划开工日期:2017年6月1日,计划竣工日期:2021年5月31日。本监理合同段范围:DK354+324.16DK381+304.15,正线长度26.832公里。主要施工内容有:路基2.494公里,含车站1座;桥梁24.338公里,其中郑州黄河特大桥北引桥6.339公里,一般特大桥17.999公里;无碴道床施工53.664铺轨公里, 轨道板预制工程,CRTS-型26349块,CRTS-双块式板41704根。制存梁场1处,轨道板预制场1处。平原新区站:平原新区站设8股道(含正线、到发线、安全线、车库线、停车线),12组道岔,10219.5m2综合办公楼等房屋建筑(站房工程不在监理范围),1座8m宽旅客地道,2个站台(450*12*1.25m),急流槽等。1.2、控制性工程及重难点工程1.2.1 控制性工程郑州黄河特大桥北岸引桥:全长6339.394m。一般特大桥:全长17999m。无碴道床铺轨施工:全长53664m。1.2.2重难点工程郑州黄河特大桥北岸引桥:里程DK374+964.756-DK381+304.150,新乡特大桥:桥址里程DK354+324.16-DK363+262.40。两座桥连续梁均挂篮悬浇施工。1.3、结构形式本监理标段桥梁结构形式主要有:圆端形实心(空心)墩身,简支箱梁和现浇连续箱梁。第二章 测量监理工作依据本监理工程主要依据:建设单位和承包单位依法签订的工程承包合同以及建设单位与本投标人依法签订的委托施工监理合同。监理工作的其他的依据有:2.1、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的合同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文件;河南城际铁路有限公司批准的有关工程测量的各种技术文件和本工程设计图纸文件;以及成都西南交大工程建设咨询监理有限责任公司已批准的监理规划,国家现有的有关工程测量的强制性标准的规定。2.2、技术规范、规程:精密工程测量规范(GB/T15314-94)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TB10054)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J962-2009)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号)精密工程控制测量及线下工程变形监测技术方案设计铁路建设工程监理规范(TB10402-2007)建筑沉降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工程测量规范(GB00262007)第三章 测量监理目标各项施工测量及放样精度指标符合本工程设计和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无碴轨道铺设条件及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要求。第四章 测量监理工作原则4.1、测量工作在本工程中举足轻重,为避免因误工、返工造成的经济损失,确保本工程的施工质量及施工进度,特制定本细则。4.2、本细则未详尽之处,须按国家或行业有关规范、规定执行。4.3、监理程序4.3.1 测量监理复测、加密工作程序图(见下页)4.3.2 施工放样测量监理程序(见下页)4.3.3 沉降变形观测监理工作程序(见下页)第五章 测量监理工作重点5.1 本工程项目繁多,测量计算量大,细部尺寸多,所以,对施工单位的测量计算成果,必须对照图纸认真复查,每一个疑点都不能放过,资料抄录也应认真校对,不应有半点差错。5.2 工期紧、施工点多,测量工作显得特别繁重,容易出错。桥下结构物放线,因没有任何参照物,放样坐标必须经过监理的复核和验算,并对放样进行现场检查;同时,施工单位在坐标计算时应执行复核签认制。5.3 仪器误差是最容易被测量人员忽视的一项主要误差,因此,监理工程师必须时刻提醒施工单位的测量人员在施测前对仪器、量具作常规检查。测量仪器必须定期校定,超过有效检定期限的仪器严禁使用。同时全站仪的精度要求必须达到1级以上。5.4 对关键部位的放线,如钻孔灌注桩、墩台身、垫石等的定位,都必须在下一道工序施工前抽检或复查。5.5 表格及资料图纸及相关资料应完整齐全,平面控制测量成果、水准测量成果、水准点、导线点的交接记录、复核记录、加密放样报验单、复测记录等资料必须字迹清晰、无涂改、并妥善保管,每天认真、做好现场笔记,真实地记录每一天的现场情况和工作内容。第六章 测量监理内容6.1 施工单位人员和仪器的监理6.1.1 上岗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按有关规定持证,组成专业测量小组负责测量工作,其资质和测量技术水平要经过监理认可,测量监理可以在现场通过询问的方式考核。6.1.2 施工定位所使用的测量仪器和工具,必须有经过检定的合格证且检定的合格证必须在有效期内,经监理确认后,方可使用。6.1.3 测量小组应指定内业负责人,并随时掌握设计变更情况,使变更情况在测量上得到及时反映,以避免由变更文件传达不及时造成的测量错误带来的经济损失。6.2 施工控制测量的监理6.2.1 设计单位向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提交设计工程的基础平面控制网(CPI)、线路控制网(CP);提交高程基准水准点,及其测量等级精度技术资料。6.2.2 施工单位应对设计单位移交的测量成果进行复测,复测精度应符合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TB10054)、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J962-2009)及相关标准。若复测成果精度不满足规范要求,与设计单位移交的测量资料不符时,应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报告。由监理工程师向业主报告,由业主联系设计单位进行复核,否则不得作为施工依据。6.2.3 施工单位在进行复测时,必须与相邻标段闭合,平面控制桩应覆盖相邻标段至少2个CPI控制桩,高程与相临标段共用一个CPI控制桩闭合,并签订控制点搭接协议书。6.2.4 施工单位必须向监理提交一份详细的自我检查复核的引测的引扩桩点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点的示意图。6.2.5 施工单位要保护好现场的桩位,并按等级要求做好保护,监理对施工单位使用的控制桩加强保护措施方面的检查。6.2.6 施工单位应每6个月进行一次平面、高程控制网的复测,并上报复测结果及处理意见,这种复测可以分段进行。6.3 根据监理合同约定和工程项目的规模和复杂程度,配置测量监理工程师、设备和仪器,设备和仪器应能满足相应的精度要求。6.4 检查承包单位的测量人员资格、上岗证、测量仪器和设备的检定情况,不得使用不符合要求的测量仪器。6.5 测量监理工程师熟悉图纸,参加设计交底,对图纸定线的原始资料进行复核,如发现重大问题,及时上报建设单位,协同设计单位研究解决。6.6 测量监理工程师根据设计和国家颁布实施的有关规范规定,审核承包单位的施工测量计划及实施方案。6.7 施工测量前,测量监理工程师应复核承包单位的各种计算成果资料(或验算资料),未经复核的资料不得允许承包单位使用。6.8 测量监理工程师对承包单位施工测量的内、外业资料进行检查,对其内、外业成果资料的正确性和完整性进行复核。6.9 测量监理工程师对承包单位完成的各项测量内容进行审核,采取换手测量或旁站、见证的方法对测量过程进行检查。6.10 测量监理工程师应特别注意相邻合同段搭接处测量结果及资料的符合性,必要时应组织相邻合同标段进行搭接处的联测。6.11 根据国家及铁道部颁布实施的有关规范、规则和规定,测量监理工程师严格控制承包单位的各项测量作业精度。6.12 督促承包单位在测量工作中采取行之有效的多级复核制,良好地完成交桩复测、控制测量、施工放样测量、竣工测量以及导线网、导线点和水准点保护等工作。第七章 测量监理复测工作7.1 交 桩 复 核7.1.1 开工前,测量监理工程师参加由建设单位主持的勘察设计单位向承包单位进行的现场交桩工作,并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承包单位一起签署交接桩文件纪要。设计单位向承包单位交桩的范围应包括:1 基础平面控制网(CPI)、线路控制网(CP)点位桩及成果表。2 高程控制网等水准基点位桩及成果表。3 大型建筑物(如桥梁等)或复杂地段的平面控制桩及设计单位提供的测算和精度评定资料。7.1.2 测量监理工程师应按照招标文件和规范要求检查交桩数量、精度,签署手续应齐全,各种数据应齐备。若重要桩位丢失过多,不能满足日后测量需要时,应向建设单位反映,要求勘察设计单位补测。7.2 精测网复测7.2.1 测量监理应对施工单位上报的精测网复测方案进行全面审核,审核批准后进行复测。7.2.2 进行基础平面控制网(CPI)、线路控制网(CPII)和高程控制网复测。7.2.3 交桩工作完成后,测量监理工程师应参与承包单位的交桩复测工作。复测前应检查施工单位的测量资质和复测人员资质、测量仪器设备的等级、测量仪器的检定证书、测量仪器的参数设置。复测中应对测量过程进行全程见证和旁站,并应做好记录。7.2.4 交桩复测工作完成后,测量监理工程师应督促承包单位建立加密测量控制网和精密水准网,并定期对加密控制网和精密水准网进行复测。7.2.5 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的复测搭接要求1 平面控制网CPI、CPII应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复测,从管段外至少一对GPS点起测,逐一进行测量,直至到管段外至少一对GPS点。2 高程控制网复测应从管界外一个水准点起测,逐一进行复测,直至到管段外至少一个水准点。3 测量监理工程师应组织本监理合同段内各标段的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的搭接复测工作。相邻监理合同段的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搭接测量应与相邻单位进行协商,确保搭接测量满足贯通要求。若协商未果报建设单位进行协调。 7.2.6 测量监理工程师应及时审核复测记录和结果,当复测结果不满足规范要求时,应要求承包单位再次进行复测。如果确认设计移交成果资料有误或精度不符合规定时,应及时通过建设单位转告设计单位,协调解决。7.2.7 测量监理工程师应督促承包单位对复测后的平面控制网CPI、CPII、高程控制网二等水准点、加密的施工控制网和加密的精密水准网以及相应的点桩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定期进行检查和复测。测量监理工程师对承包单位加密引测的控制点、水准点测量成果和记录进行审核。7.3 施工控制测量7.3.1 一般规定1 控制测量在开工之前,应认真审核施工单位的施工测量方案和测量人员的资质,检查各种测量仪器的检定证书。2 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测量控制成果,督促施工单位组织测量人员复测,采用GPS 测量应符合现行的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TB10054)和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1)的规定,并书面提供相关计算数据及规范规定的各种精度指标。高程控制复测应符合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施工单位确定复测的测量数据满足规范要求后,报监理工程师审核。审核后报建设单位批准,批准后施工单位方可使用。3 加密的平面控制网CPII,其等级不得低于四等。高程加密控制网,不得低于精密水准测量(CPIII)等级,其观测方法应符合二等水准测量技术等级要求。精度必须符合现行相关规范、标准的要求。 测量监理工程师应对加密测量进行10%的换手测量。但必须是一个完整的测段(附合导线、水准测量)。 4 对已确认的控制点,因其服务时间长,贯穿整个工期,且使用频率高,所以,必须建立在相对稳定,通视,便于安置仪器的地方,并每半年检查一次位移情况,在特殊情况下,如暴雨、地震等,应随时复测,校核,保证满足施工控制精度的要求。5 水准测量应尽可能采用附合水准线路。施测前,监理工程师有责任经常提醒测量人员对仪器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查( i角在施工测量前和测量后均应每天检校一次至i角稳定,稳定后应15天检校一次)。观测精度应符合现行规范。6 对于所有的控制点,必须督促施工单位,予以保护,必要时,在2-4m 范围内,设置牢固可靠的辅助桩,注明点号,编制控制点点位示意图,便于使用时寻找,避免差错。7.3.2 技术要求:1 平面控制测量 从高级到低级,由整体到局部的控制原则,本工程采用GPS 点CPI、CPII作为首级控制。平面加密控制可采用GPS测量,也可采用导线施测。CPII应在GPS 点CPI的基础上按三等GPS精度进行控制。施工控制加密测量应以CPI和CPII为基准点施测。技术及精度满足下表规定:各级GPS 测量作业的基本技术要求 等 级 项 目二等三等四等五等静态测量卫星高度角()15151515同时观测有效卫星数4444时段中任一卫星有效观测时间(min)30201515 时段长度(min)90604540观测时段数212121数据采集间隔(s)1060106010301030Pdcp或(GDOPCB)681010各等级GPS测量控制网的主要技术指标等级固定误差a(mm)比例误差系数b(mm/km)基线方位角中误差()约束点间的边长相对中误差约束平差后最弱边边长相对中误差一等510.91/5000001/250000二等511.31/2500001/180000三等511.71/1800001/100000四等5221/1000001/70000五等10231/700001/40000注:当基线长度短于500m时,一、二、三等边长中误差应小于5mm,四等边长中误差应小于7.5mm,五等边长中误差应小于10mm。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测角中误差()测距相对中误差方位角闭合差()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测回数0.5126二等11/2500002n1/10000069隧道二等1.31/2500002.6n1/10000069三等1.81/1500003.6n1/550004610四等2.51/800005n1/40000346一级41/400008n1/2000022二级7.51/2000015n1/1200013注:1 表中n为测站数 2 当边长短于500m时,二等边长中误差应小于2.5mm,三等边长中误差应小于3.5mm,四等、一级边长中 误差应小于5mm,二级边长中误差应小于7.5mm。2 高程控制测量水准测量采用二等水准测量施测,施工加密的水准网应按二等控制网进行加密测量,水准测量等级的要求。1) 其测量精度见下表:高程控制网的技术要求等 级每千米偶然中误差(mm)每千米全中误差W(mm)限 差检测已测段高差之差(mm)往返测不符值 (mm)附合路线或环线闭合差(mm)左右路线高差不符值(mm)二等1.02.06Ri4K4L-精密水准24.08Ri8K8L6K注: 1 K为测段水准路线长度,单位为km;L为水准路线长度,单位为km;Ri为检测测段长度,以千 米计; 2) 水准观测应符合下表的规定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水准仪最低型号水准尺类型视距前后视距差测段的前后视距累积差视线高度数字水准仪重复测量次数光学数字光学数字光学数字光学(下丝读数)数字二等DS1因瓦503且5011.5360.32.8且0.552次精密水准DS1因瓦603且601.52360.32.8且0.452次 3) 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按下表执行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等级观 测 方 式观 测 顺 序与已知点联测符合或环线二等往返往返奇数站:后-前-前-后偶数站:前-后-后-前4) 水准观测的测站限差应符合下表规定水准观测的测站限差项目等级基、辅分划黑红面读数之差基、辅分划黑红面所测高差之差检测间歇点高差之差上下丝读数平均值与中丝读数之差二等0.50.7137.4 施工放样复核7.4.1 测量监理工程师应按照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检查承包单位的放样结果,并签署意见,未经测量监理工程师签认的施工放样结果禁止施工。7.4.2 根据工程的情况,测量监理工程师应检查路基及其支挡结构物的施工放样,放样检测采用换手测量。7.4.3 对于大型构筑物和重点工程建筑物、设计文件中要求进行变形测量的工程,测量监理工程师应督促承包单位进行变形测量,其质量控制要点如下:1 审核沉降变形测量方案和变形测量计划。2 测量工程师应对施工单位沉降变形测量方案和建立的水平位移监测网和垂直位移监测网进行审核。水平位移监测网应按三等精度要求进行建立,并一次布网完成,应实现水平位移监测网和施工平面控制网的坐标相互转换。垂直位移监测网可根据需要建立,精度按二等水准测量精度控制。3 检查基准点、工作基点和变形观测点位置和精度。每个工程至少有3个稳固可靠的基准点,基准点的间距不应大于1Km;工作点应选在比较稳定的位置,应建立或选设在变形影响范围以外便于长期保存的稳定位置,宜选用CP1、CP控制点以及线路水准基点,当需要增设基准点时,按照线路水准基点的埋设要求增设基准点,使用时应做稳定性检查与检测,并应以稳定或相对稳定的点作为检测变形的参考点;变形观测点应设立在变形体上能反映变形特征的位置,并与构造物稳固地连接在一起;。4 变形测量的观测周期,应根据建筑物、构筑物的特征、变形速率、观测精度要求和工程条件综合考虑。在观测过程中,根据变形量的变化情况,应作适当调整。5 监理专项测量组负责沉降变形观测。采用换手测量:一般地段为施工单位总测数的10%,地质复杂、沉降变化大以及过度段为20%。6 检查变形测量的测量方法、测量精度和测量结果。每次观测时,应对所使用的仪器设备进行检验校正,并保留记录;采用相同的图形或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采用同一仪器和设备,固定观测人员;在基本相同的条件和环境下工作。方法:水平位移监测网宜按国家三等平面控制测量要求观测;垂直位移监测网宜按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若采用DS1型水准仪视距不应大于30M。变形测量等级及精度变形测量等 级垂直位移测量水平位移观测变形观测点的高程中误差 (mm)相邻变形观测点的高差中误差(mm)变形观测点的点位中误差(mm)二等0.50.33.0三等1.00.56.07 沉降观测待设计文件、技术资料齐全,监理规划、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沉降观测方案)批复后再逐步进行修改和完善。7.5、 竣工测量审核7.5.1、主体工程完工后,测量监理工程师应督促承包单位做好竣工测量,并设置永久性控制桩及水准点。7.5.2、测量监理工程师检查竣工测量的永久性控制桩和水准点的设置情况。7.5.3、审核承包单位提交的竣工测量成果资料及检查记录。7.5.4、按设计图纸要求测量监理工程师实测实量抽查结构物的各部位位置、尺寸、高程等数据。第八章 各专业测量控制要点8.1、路基工程8.1.1 路基施工放样1 放样前,施工单位将放样资料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放样时,必须坚持起始点和起始方向正确。确认无误后,方能放样测量。自检合格后,通知监理工程师复检。2 在原地面被扰动之前,监理工程师必须及时复测地面高程,给工程计量提供准确的资料和数据,确保工程量的准确性。8.1.2 路基控制测量1 路基控制测量的质量控制要点1) 监理工程师应督促承包单位进行中线放样,对中线放样点进行自检。2) 中线放样,监理工程师应协调相邻区段进行中线搭接测量。长直线段搭接一个转点,曲线搭接一个交点,水准基平搭接一个水准点。相邻监理合同段的中线放样搭接测量,应与相邻合同段单位进行协商。2 水准和线路中桩高程测量的质量控制要点1) 施工需要增设或移设水准点时,高程应与前后水准点联测。与相邻测段衔接时,应采用同一水准点的高程。2) 中桩水准测量每测12km应与水准点进行闭合检查。3 断面测量和站场复测的质量控制要点1) 纵断高程复测:观测距离不得超过仪器的有效距离,观测数据必须闭合,其标高应与中桩闭合,纵断高程复测精度误差应满足相关规范的精度要求。2) 横断面的检查与补测(1) 路基施工前,应详细检查、校对横断面,加桩处应补测横断面。(2) 检查和补测横断面的方向,直线段与路中线垂直,曲线段为垂直于所测点的切线方向。(3) 通过高程测量计算出填挖高度,并列表计算出土、石方的数量。3) 计算方法和精度应符合规范要求。监理工程师应审核测量结果,可根据现场情况采用换手测量进行抽检。8.1.3 路基竣工测量控制要点1 检查路基竣工测量的限差。2 线路竣工测量,中线贯通应以桥中线为依据向两端进行引测贯通,同时还应检查该直线上建筑物是否超限,路基中线加桩是否利用CPII点测设,最大偏差是否满足纵向S/20000+0.05(S为转点至桩位的距离,以M计)、横向10mm的要求。3 竣工测量时,水准点应移设于接近线路的稳固建筑物或在桥梁墩台上,水准点间距不应大于2Km。4 路基横断面竣工测量应在沉降稳定后。横断面间距直线一般50M,曲线一般20M。5 复核线路中桩,检测路基中心线、各股道中心线、路基高程变化点、线间沟、路肩等,各测点高程中误差应符合5mm。8.2、桥梁工程8.2.1 桥梁工程施工测量1 进场人员及仪器配置情况,仪器精度及使用状态。2 桥梁工程平面测量放样工作的检核,可采用换手测量。测量工程师负责桥梁桩基检测10%,承台检测模板顶面四点,墩台检测模板顶面四点,垫石中心检测两点,垫石标高检测四点。结构部位的标高检测应由结构工程师负责。3 测量工程师检查承包人测量、放样工作,审核承包人测量报告,决定监理复测内容。4 测量、放样过程中或资料审核时,确系存在问题的,应由承包人进行测量复核;确系设计问题,应上报设计单位。5 特大桥、大桥的平面和高程施工测量按现行的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和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办理。6 测量工程师批复承包人测量放样报告,并把执行结果和批复意见报告报告总监,以作为批准开工申请报告依据。 8.2.2 桥梁工程控制测量1 一般特大桥、大、中、小桥和涵洞复测的质量控制要点1) 桥梁施工前,测量监理工程师应对建立的桥梁的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进行审核。审核CPII测量控制点的计算(计算应为严密平差)和施测精度。2) 特大桥、大桥施工水准点测设精度不应低于二等水准测量要求。中、小桥和涵洞水准测量也应按二等水准测量要求设置水准点。3) 并行线桥梁施工放样应以左线为准,先放出左线墩台位置后,再依据设计图上左右线墩台关系放出右线墩台位置。左右线间距较大的双线桥,应按两桥分开放样。4) 测设墩台中心时,应自一端向另一端依次进行,应起、闭于桥头控制点。也可根据地形自中间墩向两端测设。2 复杂特大桥及重要大桥复测的质量控制要点1) 检查平面控制网的等级和精度。2) 为保证平面控制网的施测等级和精度,施测前应对测量仪器的各种参数设置进行检查。8.2.3 各节点施工测量控制要点1 钻(挖)控灌注桩施工测量1) 埋设护筒后,桩位中心平面位置允许偏差为20mm,并测定护筒顶高程。2) 灌注混凝土后应测定桩位中心坐标,并在桩侧按桩顶设计高程测定高程线。灌注桩的平面位置允许偏位不得大于50mm。2 承台、墩身、顶帽及垫石的施工测量1) 使用全站仪对承台、墩身、帽顶和垫石进行放样及模板检查时,必须检测后视点坐标,实测坐标与已知坐标的较差不应大于10mm,且前视距离不应超过后视距离。2) 放样时,承台模板尺寸的设放限差为40mm,高程设放限差为30mm;墩身模板尺寸的测量限差为20mm,高程设放限差为30mm,模板上同一高程线的测量限差为10mm;顶帽立模前应检查中心十字线的正交性,顶帽模板尺寸是设放限差为10mm,高程精度应符合四等水准测量要求,灌注混凝土前,应检查该墩至两邻墩之跨距。3) 各节点施工完毕后验收标准如下钻(挖)孔桩允许偏位和检验方法序号项 目允 许 偏 差检 验 方 法1孔位中心50mm测量检查2倾斜度0.5%承台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序号项 目允许偏差(mm)检 验 方 法1尺 寸30尺量长、宽、高各2点2顶面高程20测量5点3轴线偏位15测量纵横各2点4前后、左右边缘距设计中心线尺寸50尺量各边2处墩台模板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序号项 目允许偏差(mm)检 验 方 法1前后、左右距中心线尺寸10测量检查每边不少于2处2表面平整度31m靠尺检查不少于5处3相邻模板错台1尺量检查不少于5处4空心墩壁厚3尺量检查不少于5处5同一梁端两垫石高差2测量检查6墩台支承垫石顶面高程0、-5经纬仪检查7预埋件和预留孔位置5纵横两向尺量检查混凝土墩台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序号项 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墩台前后、左右边缘距设计中心线尺寸20测量检查不少于5处2桥墩平面扭角23表面平整度51m靠尺不少于5处4简支混凝土梁每片混凝土梁一端两支承垫石顶面高差3测量检查每孔混凝土梁一端两支承垫石顶面高差45简支钢梁支承垫石顶面高差56支承垫石顶面高程0、-107预埋件和预留孔位置58.2.4 桥梁工程竣工测量控制要点1 桥梁竣工后应测定桥梁纵、横中心线、跨距、纵、横墩台中心线、支座中心线、梁端线及锚栓孔十字线。2 检查支承垫石的高程。3 桥梁墩台测量检测按下表执行混凝土墩台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序号项 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墩台前后、左右边缘距设计中心线尺寸20测量检查不少于5处2桥墩平面扭角23表面平整度51m靠尺不少于5处4简支混凝土梁每片混凝土梁一端两支承垫石顶面高差3测量检查每孔混凝土梁一端两支承垫石顶面高差45简支钢梁支承垫石顶面高差56支承垫石顶面高程0、-107预埋件和预留孔位置5第九章 线下工程沉降观测9.1、总则9.1.1为顺利高效地完成郑济铁路施工监理V标段线下工程的沉降变形观测工作,确保观测质量,为评估预测线下工程最终沉降量和工后沉降,制定本细则。9.1.2工作依据:见本细则“2.2、技术规范、规程”内容。9.2、监理测量工作内容9.2.1审查施工单位编制的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施工方案、观测报告,主要审查内容:1 审查施工单位监测网布设情况、测设精度、观测断面布设、观测频率等是否满足要求;2 审查施工单位使用仪器的精度标准、仪器年检情况,沉降观测人员持证上岗等是否满足要求;3 说明观测基桩和观测点的保护情况,施工单位对丢失或损坏的观测桩的恢复情况,沉降观测点标示设置以及对观测数据出现的异常点的处理情况等;4 说明对原始测量资料监理检查、签署情况;5 说明对平行观测的监理检查情况;6 对施工单位沉降观测工作及成果的总体评价。9.2.2 编写线下工程沉降变形平行观测报告,主要内容包括。(需要时)1 说明平行观测断面设置情况,核查基准点、观测仪器检校核对以及观测频率情况;2 原始测量记录,同施工单位观测记录表格;3 测点的沉降记录表,同施工单位观测记录表格;4 要说明平行观测成果与施工单位观测成果的对比分析情况,对于观测值异常情况的分析处理情况;5 对于施工单位观测数据进行总体评价。9.2.3平行观测数量:一般地段为施工单位总测数的10%,地质复杂、沉降变化大以及过渡段为施工单位总测数的20%。9.2.4平行观测方法:由专业监理人员采用与施工单位观测人员“换手复测”的方式同步进行。9.2.5平行观测地段集中选择关键地段进行,避免太过分散,获取某测段完整的沉降观测资料与施工单位同测段的观测资料进行对比.9.2.6“换手复测”:采用相同的水准路线,利用施工单位的测量仪器,独立观测,以校核施工单位观测成果,严禁直接利用施工单位的置镜观测来读取数据。9.3、沉降变形观测的标准与要求9.3.1 沉降变形测量技术依据1 郑济铁路V标段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工作以桥涵、路基等建(构)筑物的垂直位移观测为主,水平位移监测根据路基(含过渡段)、桥涵工点的具体要求确定。2 郑济铁路V标段工程测量的高程系统采用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3 结构物的变形监测建立独立的变形监测网,覆盖范围一般不宜小于4公里,基准点选择利用CPI、CPII和水准基点。4 结构物的变形监测充分利用CPI、CPII和水准基点作为水平和垂直位移监测的工作基点。5 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测量时,应符合铁道部现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铁路工程测量技术的有关规定。9.3.2 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本线沉降变形测量按三等规定执行,对于技术特别复杂工点,可根据需要按二等的规定执行。 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沉降变形测量等级垂直位移测量水平位移观测沉降变形点的高程中误差(mm)相邻沉降变形点的高程中误差(mm)沉降变形点点位中误差(mm)二等0.50.33.0三等1.00.56.09.3.3 变形监测网技术要求1 垂直位移监测网建网方式:线下工程垂直位移监测一般按沉降变形等级三等的要求(国家二等水准测量)施测,根据沉降变形测量精度要求高的特点,以及标志的作用和要求不同,垂直位移监测网用分级布网等精度观测逐级控制的方法布设。对于技术特别复杂、垂直位移监测沉降变形测量等级要求二等及以上的重要桥梁工点,应独立建网,并按照国家一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进行施测或进行特殊测量设计。2 垂直位移监测网主要技术要求按下表执行:垂直位移监测网技术要求等级相邻基准点高差中误差(mm)每站高差中误差(mm)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mm)检测已测高差较差(mm)使用仪器、观测方法及要求二等0.50.150.30.4DS05型仪器,宜按一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三等1.00.30.60.8DS05或DS1型仪器,宜按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3 水平位移监测网建网方式按独立建网考虑,根据沉降变形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进行施测,并与施工平面控制网进行联测,引入施工测量坐标系统,实现水平位移监测网坐标与施工平面控制网坐标的相互转换。4 水平位移监测网主要技术要求本线水平位移监测按三等规定执行,对于软土地基等设计有特别技术要求的复杂工点,可根据需要按二等的规定执行。水平位移监测网技术要求等级相邻基准点的点位中误差(mm)平均边长(m)测角中误差()测边中误差(mm)水平角观测测回数0.5仪器1仪器2仪器一等1.53000.71.0912-2001.01.069-二等3.04001.02.069-2001.82.0469三等6.04501.84.04693502.54,03469.3.4 沉降变形测量点的布置要求1 基准点、工作基点和沉降变形观测点的埋设要求1)基准点。要求建立在沉降变形区以外的稳定地区,基准点使用全线的基岩点、深埋水准点、CPI、CPII和二等水准点,增设时按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相关要求执行。基准点标石埋设规格应符合基准点标石埋设图的规定。注:1盖;2砖;3素土;4贫混凝土;5冻土线 基准点标石埋设图2) 工作基点。要求这些点埋设在稳定区域,在观测期间稳定不变,测定沉降变形点时作为高程和坐标的传递点。工作基点除使用普通水准点外,按照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进一步加密水准基点或设置工作基点至满足工点垂直位移监测需要。加密后的水准基点(含工作基点)间距200m左右时,可基本保证线下工程垂直位移监测需要。3) 沉降变形点。直接埋设在要测定的沉降变形体上。点位应设立在能反映沉降变形体沉降变形的特征部位,不但要求设置牢固,便于观测,还要求形式美观,结构合理,且不破坏沉降变形体的外观和使用。沉降变形点按路基、桥涵等各专业布点要求进行,按设计文件实施。2 监测网的检测监测网的基准点和工作基点由于自然条件的变化,人为破坏等原因,不可避免的有个别点位会发生变化。为了验证监测网基准点和工作基点的稳定性,应对其进行定期检测。设计垂直位移监测网的观测分为首次观测和施工过程中的定期复测,定期复测按每半年进行一次,尽可能结合精测网复测进行。在区域沉降地区应每季度进行一次复测。3 每个独立的监测网应设置不少于3个稳固可靠的基准点。基准点应选设在沉降变形影响范围以外便于长期保存的稳定位置。4 工作基点应选在比较稳定的位置。在区域沉降地区内,应对工作基点的沉降量进行监测,如果在两次复测期间,发现工作基点变形超出两倍中误差应及时通知建设单位和评估单位,并提交观测资料。经核实后应对工作基点和变形监测点的各期实测高程进行修正9.3.5实施测量工作要求1 水准基点使用时应作稳定性检验,并以稳定或相对稳定的点作为沉降变形的参考点,并应有一定数量稳固可靠的点以资校核。2 每次观测前,对所使用的仪器和设备应进行检验校正。3 每次沉降变形观测时应符合以下规定:1)严格按水准测量规范的要求施测。首次(即零周期)观测应进行往返观测,并取观测结果的中数,经严密平差处理后的高程值,作为变形测量初始值。2)参与观测的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才能上岗,并固定观测人员。3)为了将观测中的系统误差减到最小,达到提高精度的目的,各次观测应使用同一台仪器和设备,前后视观测最好用同一对水准尺,必须按照固定的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进行,观测路线必须形成附合或闭合路线,使用固定的工作基点对应沉降变形观测点进行观测。实行“五固定”即“固定水准基点、工作基点、固定人、固定测量仪器、固定监测环境条件、固定测量路线和方法”,以提高观测数据的准确性。4)观测时要避免阳光直射,且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观测条件下工作。 5)成像清晰、稳定时再读数。6)随时观测,随时检核计算,观测时要一次完成,中途不中断。 4 针对低矮桥墩、异型桥墩,空间小,尺子不能直立的情况,施工单位应在测量厂家定制短尺进行测量;也可采用倒尺的方法进行。5 沉降观测均采用电子水准仪,不得采用光学水准仪。6 测段观测完成后数据,必须及时整理观测数据。7 当发现沉降监测数据出现异常时必须首先自查,应重测并分析工作基点的稳定性,必要时联测基准点进行检测,并提交自查分析报告。8 在观测过程中,应做好一些重点信息的记录,如对架梁、运梁车通过施工荷载的记录,天气情况,地下水影响情况的记录,利于对结构变形特性的分析和异常数据的分析。9 水准网的观测按照国家二等水准施测,对线下工程变形点的观测必须采用闭合或附合水准路线,严禁采用支水准路线或中视法,水准路线经过的工作基点或基准点数量不得少于两个。10 仪器及配套水准尺均应在有效合格检定期内。电子水准仪与水准尺在使用前及使用过程中,经常规检校合格。仪器各种设置正确,其中有限差要求的项目按规范要求在仪器中进行设置,并在数据采集时自动控制,不满足要求的在现场进行提示并进行重测。11 外业测量一条路线的往返测使用同一类型仪器和转点尺垫,沿同一路线进行。观测成果的重测和取舍按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7-2006)二等水准有关要求执行。观测时,视线长度50m,前后视距差1.5 m,前后视距累积差6.0 m,视线高度0.5m,测站限差:两次读数差0.4mm,两次所测高差之差0.6 mm,检测间歇点高差之差1.0 mm,观测读数和记录的数字取位:使用数字水准仪读记至0.01mm。12 观测时,一般按后-前-前-后的顺序进行,对于有变换奇偶站功能的电子水准仪,按以下顺序进行:(1)往测:奇数站为后前前后 偶数站为前后后前(2)返测:奇数站为前后后前 偶数站为后前前后13 晴天观测时给仪器打伞,避免阳光直射;扶尺时借助尺撑,使标尺上的气泡居中,标尺垂直。14 电子水准仪观测前30min,将仪器置于露天阴影处,使仪器与外界气温趋于一致。测量中避免望远镜直接对着太阳;避免视线被遮挡,遮挡不超过标尺在望远镜中截长的20%。15 观测过程中为保证水准尺的稳定性,选用2.5kg以上的尺垫,水准观测路线必须路面硬实,观测过程中尺垫踩实以避免尺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