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整体性构建幼儿园德育教育体系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图书分类号图书分类号 g641g641 密级密级 非密非密 udcudc 注注 1 1 378 378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整体性构建幼儿园德育教育体系研究整体性构建幼儿园德育教育体系研究 research on building a kindergarten moral education system as an integrity 卢晓艺卢晓艺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指导教师(姓名、职称) 吴俊清吴俊清 申请学位级别申请学位级别 法学硕士法学硕士 专业名称专业名称 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论文提交日期论文提交日期 20132013 年年 4 4 月月 2020 日日 论文答辩日期论文答辩日期 20132013 年年 6 6 月月 4 4 日日 学位授予日期学位授予日期_ 年年_月月_日日 论文评阅人论文评阅人 史彦虎史彦虎 教授教授 李晓瑜李晓瑜 教授教授 答辩委员会主席答辩委员会主席 史彦虎史彦虎 教授教授 20132013 年年 6 6 月月 8 8 日日 原原 创创 性性 声声 明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 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 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 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 承担。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日期: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权的说明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中北大学有关保管、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其中包括:本人完全了解中北大学有关保管、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其中包括: 学校有权保管、并向有关部门送交学位论文的原件与复印件;学校可学校有权保管、并向有关部门送交学位论文的原件与复印件;学校可 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复制并保存学位论文;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复制并保存学位论文;学校可允许学允许学 位论文被查阅或借阅;学校可以学术交流为目的,复制赠送和交换学位位论文被查阅或借阅;学校可以学术交流为目的,复制赠送和交换学位 论文;学校可以公布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保密学位论文在解密论文;学校可以公布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保密学位论文在解密 后遵守此规定) 。后遵守此规定) 。 签签 名:名: 日期日期: 导师签名:导师签名: 日期:日期: 中北大学学位论文 整体性构建幼儿园德育教育体系研究 摘 要 德育教育是魂之教育,历来被人们所关注,尤其是在素质教育已成为各级各类学 校主旋律的今天, 德育更是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36 岁的幼儿在专业的学前教育机 构所接受到的道德教育,对幼儿一生有着特殊的意义。近年来,虽然在幼儿园教育指 导纲要和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提出了有关幼儿园德育教育的教学目标和教学 方法。然而,从目前幼儿园的德育教育的调查现状中发现。幼儿们德育方面的认知及行 为与学习之前相比较并没有明显的改变,德育教学的效果不理想,有的幼儿甚至还出现 了“知其意,而不为之”的现象。 本文研究的是如何整体性构建幼儿园德育教育体系。在太原市内选择了三所办园性 质不同的大型幼儿园,各选择出 5 名在德育方面表现突出的大班幼儿作为研究对象,进 行为期一周的观察。在观察中采取了随堂听课、记录笔记、向家长发放调查问卷等研究 手段,从目前幼儿园德育教育的现状中深刻的挖掘出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只有整体 性构建幼儿园德育教育体系,使幼儿园德育教育得到幼儿园、家庭以及社区这三者之间 的相互沟通、相互配合,达成对幼儿德育教育的共同目标,才能够真正提高幼儿园德育 教育教育的效率,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道德品质。 关键词:幼儿园德育教育,幼儿园,家庭,社区 中北大学学位论文 abstract moral education is the education of soul, and has always been concerned by people. especially as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has become the main theme of all types of schools at all levels, moral education attracts peoples more attention. kindergarten moral education is the moral education received by young children in pre-school institutions of professional, which not only has a special significance for young childrens life but also p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demonstration, leading, radiation of young childrens moral education in the whole society. in recent years, though the overall goal of the kindergarten moral education and teaching content are clearly defined by the and , the teaching effect of kindergarten moral education is not ideal. there are no significant changes in the cognitive and behavioral of young childrens moral education compared with before learning, and the young children cant internalize the learned good moral characters into their behavior, and some children even has the phenomenon of “know the meaning, but does not follow suit”. the research direction of this paper is how to build a kindergarten moral education system as an integrity. selecting three large-scale kindergartens with different nature of office park in taiyuan and 5 children with poor performance in the moral aspects as research subjects, a week-long observation is implemented. by attending course lectures, taking notes and issuing questionnaire to the parents, this paper deeply dig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kindergarten moral education. and in order to real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kindergarten moral education and to help children establish good moral character, kindergarten、 family and community should communicate and cooperate with each other to achieve the common goal of young childrens moral education, and to build a kindergarten moral education system as an integrity. . keywords: kindergarten moral education, kindergarten, family, community 中北大学学位论文 i 目目 录录 1绪绪 论论 . 1 1.1 问题的提出问题的提出 . 1 1.2 研究的意义研究的意义 . 2 1.3 整体性构建幼儿园德育教育体系的必要整体性构建幼儿园德育教育体系的必要性性 . 3 1.4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 . 4 1.4.11.4.1 观察法观察法 . 4 1.4.21.4.2 访谈法访谈法 . 5 1.4.31.4.3 调查法调查法 . 5 1.4.41.4.4 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 . 5 1.5 创新点创新点 . 5 2. 文献综述与概念界定文献综述与概念界定 . 6 2.1 文献综述文献综述 . 6 2.1.12.1.1 国外研究现状国外研究现状 . 6 2.1.22.1.2 国内研究现状国内研究现状 . 8 2.2 概念概念 . 9 2.2.12.2.1 幼儿园德育教育幼儿园德育教育 . 9 2.2.22.2.2 家庭教育家庭教育 . 10 2.2.32.2.3 社区教育社区教育 . 10 2.2.42.2.4 整体性构建幼儿园德育教育整体性构建幼儿园德育教育 . 11 3. 研究方案设计与结果分析研究方案设计与结果分析 . 13 3.1 研究样本选取和研究思路研究样本选取和研究思路 . 13 3.1.13.1.1 研究样本选取研究样本选取 . 13 3.1.23.1.2 研究思路研究思路 . 14 3.2 调查结果调查结果 . 15 3.2.1 a3.2.1 a 园调查结果园调查结果 . 15 中北大学学位论文 ii 3.2.2 b3.2.2 b 园调查结果园调查结果 . 19 3.2.3 c3.2.3 c 园调查结果园调查结果 . 25 3.2.43.2.4 总结总结 . 29 3.3 原因分析原因分析 . 30 3.3.13.3.1 教师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的方式单一教师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的方式单一 . 30 3.3.23.3.2 教师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时没有做到因人施教教师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时没有做到因人施教 . 31 3.3.33.3.3 教师没有为幼儿起到很好的榜样作用教师没有为幼儿起到很好的榜样作用 . 32 3.3.43.3.4 德育教育环境过于单一德育教育环境过于单一 . 33 3.3.53.3.5 家长的教育观念“重教识轻德育”家长的教育观念“重教识轻德育” . 35 4. 整体性构建幼儿园德育教育的重要因素和途径整体性构建幼儿园德育教育的重要因素和途径 . 36 4.1 整体性构建幼儿园德育教育的重要因素整体性构建幼儿园德育教育的重要因素 . 36 4.1.14.1.1 幼儿幼儿 . 36 4.1.24.1.2 幼儿教师幼儿教师 . 37 4.1.34.1.3 幼儿园幼儿园 . 38 4.1.44.1.4 家庭家庭 . 39 4.1.54.1.5 社区社区 . 40 4.2 整体构建幼儿园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整体构建幼儿园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 . 41 4.2.14.2.1 培养高素质的幼儿教师培养高素质的幼儿教师 . 41 4.2.24.2.2 紧抓幼儿教师对幼儿德育教育的各个环节紧抓幼儿教师对幼儿德育教育的各个环节 . 42 4.2.34.2.3 创设优质的幼儿园德育教育物质环境创设优质的幼儿园德育教育物质环境 . 44 4.2.44.2.4 加强幼儿园德育教育与家庭的通力合作加强幼儿园德育教育与家庭的通力合作. 45 4.2.54.2.5 加强幼儿园德育教育与社区的良好合作加强幼儿园德育教育与社区的良好合作. 47 5. 总结与展望总结与展望 . 49 附录一附录一 幼儿园观察记录幼儿园观察记录 . 50 附录二附录二 家长调查问卷家长调查问卷 . 57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 59 中北大学学位论文 iii 攻读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1 致致 谢谢 . 62 中北大学学位论文 1 1绪 论 1.1 问题的提出 道德教育是魂之教育,历来被人们所关注,尤其是在素质教育已成为各级各类学校 主旋律的今天,德育更是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教育工作者要始终将道德教育放在教育 工作的首位。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过,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能脱离直接性和本能性,因 此,人是需要德育教育的,德育说到底就是教给社会的人学会在社会中做人、处事的道 理和行为准则;并且内化为自身的行为自觉 1 。 在我国,我们喜欢把孩子誉为花朵,祖国的未来。让适龄孩子入园,接受幼儿教育 是为提高民族素质打基础的。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要从小做起,幼儿好比幼苗,必 须培养得宜,方能发芽滋长,否则幼年受了损伤,就很难成才。所以说,小学教育是建 国之根本,那么幼儿园教育就是根本之根本。”德育教育在幼儿阶段是极其重要的,对 幼儿整体素质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 2 。 随着社会大众越来越重视学前教育,很多家长都愿意不惜重金把孩子送入正规的学 前教育机构。细心的幼教工作者们从当前独生子女所处的家庭与环境看,发现幼儿所接 受到的道德熏陶和教育十分不容乐观 3 。因为大部分的家长都望子成龙心切,逼迫孩子 学习很多技能技巧,而忽视了他们的道德品质的培养,使缺乏知识经验和缺乏是非辨别 能力的孩子逐渐变得“我行我素”“横行霸道”。可见,积极地对幼儿进行良好的道德 品质培养的重要性。 根据幼儿园工作过程中提出的有关幼儿园德育主要目标,幼儿教师们开始以培 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在幼儿的幼儿园活动中逐步渗透德育教育。但是从近几年的资料 和现状调查表明,许多的幼儿园德育教育变得功利化,教学形式多流于课堂说教 4 。孩 子们只是死记硬背老师交给他们的道德要求,而对其内容却不大理解,或是记住了也理 解了简单的道德顺口溜,却没有应用在日常生活的行为举止中。可见,这种教育方法都 没有真正起到让幼儿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作用。例如:幼儿园德育要求并没有转化 中北大学学位论文 2 为幼儿实际的品德行为。幼儿德育的语言化、知识化现象十分明显,幼儿德育存在着突 出的知行脱节现象 5 。在国外,杜威等人也提出了“无灌输的道德教育”观,认为道德 教育应该是一种开放的教育,反对封闭、禁锢学生的思想,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 批判性思考能力,认为任何试图用一种单一的道德教条和道德信仰体系教育学生并采取 一切可能的措施迫使学生接受这些教条和信仰的做法,都只会阻碍学生理智和道德的发 展 6 。再者,幼教工作者在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时往往忽视了重要的家庭因素和社会因 素,致使造成了(5+20)的局面 7 。为了能够有效改善这种局面,能够有效提高幼儿 园德育教育的实在性,在实施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既要非常重视家庭环境的 影响,还要重视社会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我们应该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 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贯穿于幼儿家庭生活及各项社会活动中,从幼儿能接 触到的、易于理解的具体事物入手,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家、园、社会一起提高 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加深道德情感的体验,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把德育教育渗 透到、回归到孩子们的生活中,才能更好的完成对幼儿的德育教育。 1.2 研究的意义 幼儿德育教育是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俗话说“三岁看老,七岁看小” , (3-6)岁的幼儿正处于个性倾向和道德观念形成的萌芽时期,同时他们具有生活经验 少、理解能力弱、道德情感不稳定等共同的心理特点,因此,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对幼儿 进行道德教育时, 我们在教育方法上要更多的将德育教育以游戏的方式在生活、活动中 潜移默化的渗透,并且开展家园同步教育,使幼儿园德育教育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 者相互协调一致,树立正确的道德榜样,不能把德育教育只当作简单的知识教授。那样 只能使幼儿表现出有道德之知,而无道德之行,知其善而不为,为其恶而不。日本教育 学家福泽谕吉在何谓德育 、 德育余论等论文中就指出:德育观念和德育良好习惯 的形成受多种因素所制约,而不能完全归结于教育本身的力量,还必需由家庭、社会、 教育机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 8 。 同时,在我国有关幼儿园德育教育的研究报告只有在少数的杂志和期刊上可以见 中北大学学位论文 3 到,也只是研究幼儿园德育教育发展的某一些方面,没有深层次的研究其现状、原因和 整体解决的方法,所以,深入解决幼儿园德育教育问题成为事关提高我国幼儿德育整体 水平的重要课题。鉴于此,本论文题目定位“整体构建幼儿园德育教育体系研究” 。 1.3 整体性构建幼儿园德育教育体系的必要性 科尔伯格学说的核心理论即著名的“三水平六阶段”模型。是经过科尔伯格及 其同事进行了 20 多年的追踪研究和在世界各地进行的跨文化广泛的实验证明的。科尔 伯格认为个体的道德发展是沿着垂直和水平两个序列发展的。垂直序列的发展是由道德 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推移,水平序列的发展是从认知发展经社会认知发展向道德认知 发展和道德行为发展的推移。过程可分为三种水平,六个阶段。这三种水平为前因循水 平、应循水平与后应循水平。 (1)前因循水平是指处于这一水平的幼儿并不关心在某种情况下社会规定为正确 的行为方式,而只关心行动的实际后果 9 。在前因循水平上,个体从他的现实利益出发 处理道德的问题。它包括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惩罚与服从阶段。内容:所谓对的,就是绝对服从规则和权威,避免惩 罚,不造成物质损坏。第二阶段,个人的工具主意目的与交换阶段。内容:所谓对的, 就是能够满足自己或他人的需要,按具体交换原则做公平的交易 9 。 (2)因循水平是指处于这一水平的个体,已内化现行社会的规则,即认为规则是 正确的,能顺从现行社会秩序,且有维护秩序的内在愿望,行为价值是以遵守规则的秩 序为依据的 9 。在因循水平上,个体是从社会成员的角度处理道德问题的。它包括两个 阶段: 第三阶段,相互性的人际关系、人际期望与人际协调阶段。内容:所谓对的,就应 该扮演一个好角色,关心别人,珍惜别人的感情,与伙伴保持忠诚和信赖,激励遵守规 则和期望。第四阶段,社会制度和良心维持阶段。内容:所谓对的,就是对社会尽职尽 责,恪守社会秩序,维护社会和群体的福利 9 。 (3)后因循水平是指处于这一水平的个体认为,到的决策取决于权利、价值或原 中北大学学位论文 4 则,这些必须是组成或创造这个社会的所有成员所赞同的,而这个社会又必须是按公平 和仁慈运作来设计的 9 。在后因循水平上,个体从超越他所处的社会观点来处理道德问 题。它包括两个阶段: 第五阶段,至上的权利、社会契约或功利阶段。内容:所谓对的,就是维护基本权 利、 价值和合法的社会契约, 甚至它们与所谓的群体的具体规则和法律相冲突时也如此。 第六阶段,普遍的伦理原则阶段。内容:这一阶段的人被假设为一种全人类都应当遵从 的普遍伦理原则所指导 9 。 本文研究对象的道德发展水平正是处于科尔伯格学说的前因循水平,前因循水平包 含着惩罚与服从的第一阶段和个人的工具主意目的与交换的第二阶段。根据这个水平的 两个阶段中幼儿的行为特点和认知水平,本文设计了一系列有关的调查研究,如:以爱 护学习用具为主题的随堂跟踪调查,以及课后的相关内容的家庭问卷调查等。 从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模型中可以看出,前因循水平是因循水平与后因循水平的基 础, 反映着个体道德认知水平是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发展的。 所以, 在幼儿时期, 就要开始对幼儿进行正确的、合理的、符合幼儿年龄阶段特点与自身发展规律的德育教 育是十分重要的。只有使德育教育的三大主体,幼儿园、家庭与社区形成对幼儿教育的 一致目标,达到的通力协作的教育目的,从而整体性的构建出幼儿园德育教育体系。才 能使幼儿在幼儿时期,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与道德素养。为以后逐渐进入因循水平与后 因循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 1.4 研究方法 整个研究过程将对太原市(a、b、c)三所不同办园性质的幼儿园为研究单位,对 各个幼儿园的同一个班的五名大班幼儿为研究样本,进行为期一个星期的观察实验。 1.4.1 观察法 对每所幼儿园的研究样本随时跟踪记录,进行随堂听课,做笔记,记录幼儿的德育 体现,及幼儿教师是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学的。 中北大学学位论文 5 1.4.2 访谈法 对样本幼儿家长进行详细访谈,了解幼儿在家中的德育表现。 1.4.3 调查法 通过对家长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幼儿所在社区的年龄结构,文化层次,职业结构, 和社区物质环境,记录幼儿经常去的社区活动场所,以便于从第三方的角度观察社区教 育对幼儿教育的影响。 1.4.4 文献研究法 在各大期刊里大量查阅的有关我国幼儿园德育教育的相关文献,对其研究的问题进 行分类和总结。 1.5 创新点 本研究与其他有关幼儿园德育教育的研究相比,有着不同的研究性视角。在查阅了 大量的相关文献中发现,幼儿园德育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都很分散,并没有完 整的对其原因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与分析,而且这些文章也大都零星的散落在一些期刊 杂志中。而本研究就是通过自身的观察实践,全面总结出幼儿园德育教育的现状,并且 对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行详细的剖析,提出只有使幼儿园德育教育实施的三大主体幼儿 园、家庭、社区三者通力合作,整体性的构建幼儿园德育教育,才能更好地解决目前幼 儿园德育教育中的不足之处。 中北大学学位论文 6 2. 文献综述与概念界定 2.1 文献综述 2.1.1 国外研究现状 在大部分西方国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德育课程,他们认为道德是生命的重要组成 部分之一,和社会、经济等紧密联系在一起,使社会群体更好的和谐发展,使人与人之 间和睦相处,生活幸福。 他们提出来很多有关幼儿德育教育理论,例如:杜威提出的“无灌输的道德教育” 观, 主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反对教条式的把学生不理解的学习内容强加给学生, 以至于禁锢学生的思想。哈尔曾指出,如果要使你的儿童变成一个成人,而且能够就道 德问题进行独立思考, 就必须使他对道德的理性思维感兴趣 10 。 洛克也提出必须从儿童 很小的时候就注重对他们的道德教育,并且通过实际道德行为的锻炼来培养德行,反对 让儿童死记硬背道德规则与口头教训 11 。 加强幼儿德育教育, 应当遵循幼儿自身的发展 规律,而不是将成人所谓的道德强灌输给孩子,蒙台梭利说:人类获得救赎的希望全赖 与人类正常的发展,所幸正常的发展并非系于我们意图教给孩子的,而是依照孩子本身 的发展。我们对未来的希望并非寄托在成人传递给孩子的知识上,而是寄托在这群新人 类的正常发展中 12 。杜威又提出“新教育”主张,认为德育教育应该与幼儿的成长经验 息息相关,遵循幼儿成长规律进行教育 10 。 “没有一种学科,它本身自然地或者不顾及 学习者的发展阶段,就具有固有的教育价值。 ” “发展是一个特定过程,有着它自己的规 律,只有当适当的和正常的条件具备时才能实现。 ” 13 西方的教育学家洛克和裴斯塔洛奇还提出了德育教育的“榜样”作用 ,他们认为, 榜样所起到的吸引或阻止儿童其模仿的力量, 比任何说教的力量都大而深刻 11 。 班杜拉 的社会学习理论着重强调了榜样示范在儿童道德行为的形成、改变和发展中的作用。班 杜拉认为,影响儿童道德学习的因素很多,但是,起决定作用的是行为主体的观察或对 中北大学学位论文 7 榜样模式的模仿 4 。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对于儿童人格的形成和道德行为的改变有十 分重大的作用。 首先, 学习者通过观察、 模仿别人的行为, 可以获得新的反应方式;其次, 通过观察和模仿,可以抑制已经习得的反应,也可以解脱对这一行为的抑制,即当学习 者观察到某一反应受到惩罚时,就会降低他对这一反应的模仿,反之,当学习者看到这 一反应受到奖赏时,就会消除对模仿这一反应的抑制 4 。 具有东方文化传统的日本,他们两国注意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合理成分,重构本 民族共同的价值观,形成了适应本民族文化传统的道德教育特色。 日本民族是一个善于吸收外来文化, 深受我国儒家传统文化影响的民族, 1971 年日 本政府颁布改革令,强调把德育放在首位,1989 年 2 月修改教学大纲时,由原来的 “智 、德、体” 改为 “德 、智、体” ,一直沿用至今 14 。 日本的德育教育有统一明确的教育目标,即:作为一个国民要求具有强烈的爱国主 义,爱护与尊敬象征国家的标志,养成优良的名族特性 15 。 日本的幼儿教育在全世界有很明显的优势,并且名列前茅。日本现行纲要规定 的幼儿园教育内容中“人际关系”就是幼儿园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其领域的教育目标 是:“喜欢幼儿园生活,体验自己独立做事情的充实感; 喜欢与人接近,乐意与人建立 和发展一种关爱和信赖的关系; 获得将来社会生活所须的各种习惯和态度 16 。 日本的幼 儿园教师把有关品德教育的诸多因素都明显的渗透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并且非常重 视幼儿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17 。 强调要充分认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对于培养人的道 德情操以及社会团体性等的方面重要作用 18 。 几乎所有的幼教机构都立志把幼儿培养成 为具有“坚强、勇敢、团结、协作”的优良品德作为教育目标 19 。 日本的幼儿园在实施德育的途径有: 其一,其他学科的教学同样承担道德教育的任务。 其二,提倡“ 心灵教育 、感性教育”。 其三,日本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博物馆、俱乐部、公园等教育资源的导向 性,充分发挥社会资源的价值导向功能 16 。 中北大学学位论文 8 新加坡的教育机构在实施德育过程中,一方面主要是通过课堂向孩子讲解系统的道 德知识,使孩子们能够清楚明白所学的内容;另一方面强调将德育目标贯彻到教学和各 项工作中,并且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形成全方位实施德育的格局 20 。在新加坡,幼 儿园低年级主要注重幼儿的良好习惯,到了高年级则注重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比如, 从小培养公民的爱国精神及其对国家的归属感,幼儿园非常注意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熏 陶,每天都要参加升国旗和唱国歌仪式,并举行升旗宣誓:我们是新加坡公民,我们宣 誓:不分种族、语言、宗教,团结一致,建设一个公正平等的民主社会,为了实现国家 的幸福、繁荣与进步,共同努力 21 。 2.1.2 国内研究现状 1991 年我国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 “幼儿园德育教育应以情感教 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及各项活动之 中。 ”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也明确提出了有关幼儿德育的主要目标:萌发幼儿爱祖国、 爱家乡、爱集体、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 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的良好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 22 。戴玉华指 出,幼儿园德育其实就是对幼儿实施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识、道德行为的教育 过程,其内容和方法应该是生活化的,是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与个性发展相联系的,具 有幼儿年龄特点 3 。他认为当前的幼儿德育教育现状令人堪忧,很多的幼教工作者都不 清楚该使用什么方法和教学手段对幼儿进行良好的德育教育。当德育课结束之后,幼儿 虽然在品德认识方面都能够说出相应的道德要求,但是在幼儿的品德行为以及品德行为 习惯的养成方面基本上没有什么改进 23 。可见,如果幼儿教师们没有掌握良好的教学 方法与手段,使幼儿们被动的接受着教师教给的德育知识,对其死记硬背,那么结果就 会出现幼儿没有表现出相应的品德行为,更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鲁洁对德育做了深入的研究,他清楚地指出:德育具有七大功能:德育的个体品德 发展功能、德育的智能发展功能、德育的个体享用功能、德育的经济功能、德育的政治 功能、德育的文化功能、德育的生态功能。前三种属于德育的个体功能,后四种属于德 中北大学学位论文 9 育的社会功能 24 。他还指出“教育面对的是人,教育的世界是人的世界。 ” “道德教育 从根本旨归说是使人成为人的教育,究其具体目标来说是成就人德性的教育。 ”鲁杰认 为,德育教育必须回归到生活,其理念是(1)课程是以生活为原本; (2)为了儿童的 生活而设计;(3)通过生活学习生活 25 。 “回归生活世界”的道德教育要走进方方面面 的生活;生活的方方面面道德的学习应当是生活的、实践的,而不能简单地归结为知识 的、思想的;道德教育要培养的是不断去生成新的到的世界,并不是自我超越的生成性 的人 26 。鲁洁还十分强调德育的自然性功能,认为德育可以增进儿童的生态观念,有 利于儿童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7 。 高德胜也指出“有道德的生活”,说出要解决“直接道德教育”的困局,就要重建 与其它课程和教育活动的联系,重建与儿童的联系,德育课程虽然不能涵盖儿童的整体 生活,但是力求反映儿童的整体生活 28 。他还指出,学校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对孩子 的道德成长影响,无论是在深度和广度,都超过了学校为了孩子的道德发展所刻意安排 的各种轰轰烈烈的活动 28 。 郭思乐在德育的真正基础中特别强调了教学生态对于德性形成的重要意义。他认 为,儿童在良好的教学生态中会自动形成德行。其实就是,我们不是主要靠外来力量改 造孩子,而是让孩子在良好的学习生活中“自己成为好孩子” ,他还认为,认识朴素的 “德”的存在、特性和生成机制、是认识良好教学生态在德育中的地位的关键;认识教 学学习在整个儿童生活中的核心地位,是认识良好教学生态在德育中的真正基础地位的 前提 29 。 2.2 概念界定 2.2.1 幼儿园德育教育 幼儿园德育教育是对幼儿实施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识、道德行为的教育过 程 3 。是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德育教育规律,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 中北大学学位论文 10 环节中相互渗透品德教育。 著名的学前教育学家黄人颂在学前教育学一书中指出,幼儿德育教育的意义有 以下三点:1、向幼儿进行德育教育是现代文明的需要。2、向幼儿进行德育教育是幼儿 个性发展的需要。3、向幼儿进行德育教育是独生子女健康的需要 30 。 幼儿园德育教育,要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 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的良好品德行为和习 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 23 。 2.2.2 家庭教育 我国学者对于家庭教育概念的阐释,在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间有很大的改变。赵忠 心指出,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对其子女和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这 种教育实施的环境是家庭,教育者是家里的长者,受教育者是子女家庭成员中的年 幼者 3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农业种植承包合同
- 2025副总经理助理聘用合同
- 2025关于投资理财的合同示范文本
- 2025餐厅服务员劳务合同
- 地管相关知识培训内容摘要课件
- 专利申请监理合同
- 市场营销策略风险评估工具
- 2025年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上机试题真题(含答案解析3)
- 企业资产盘点与登记表模板
- 2025年副高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内科护理医学高级职称(副高)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
- 枣庄学院《图学基础与计算机绘图》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GB 46031-2025可燃粉尘工艺系统防爆技术规范
- 2025-2030城市矿产开发利用政策支持与商业模式创新报告
- 产品线库存管理与补货预测系统
- 2025年高考(山东卷)历史真题及答案
- 医学减重管理体系
- 初中历史教师培训讲座
- 2025年新营运损失费赔偿协议书
- 手术部运用PDCA循环提高手术室术后设备器材定位归还率品管圈
- 传统丧事流程安排方案
- 第三课第三框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