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流行文化视阈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pdf_第1页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流行文化视阈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pdf_第2页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流行文化视阈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pdf_第3页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流行文化视阈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pdf_第4页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流行文化视阈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州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苏州大学关于收集、保存和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即:学位论文著作权归属苏州大学。本学位论文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 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苏州大学有权向国家图书馆、中国社科院文献 信息情报中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含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 、 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电子杂志社送交本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 文档,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 保存和汇编学位论文,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 据库进行检索。 涉密论文口 本学位论文属 在年一月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非涉密论文口 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如卑日 槛日 期:- z 刀o 分砂 中文摘要 摘要 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滋润,而文化又主要靠教育来传承和发 展。思想政治教育承载着思想育人和文化育人的双重功能,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可 以使教育对象有选择的接受社会文化价值规范,由生物个体转化为文化意义上的 社会成员。 2 0 世纪8 0 年代以来,中园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建设快速发展, 社会结构急剧变动,科学技术日益更新,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出现了巨大变化。伴 随着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发展,文化也以多元的面目呈现在 我们面前。作为多元文化的一种形式,流行文化以其独特的趣味性、娱乐性和互 动性迅速得到传播并深入到当代的大学校园,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产生了 深刻的影响。 同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流行文化在当代社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青 睐。本文试图从流行文化的视角来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首先界定了流行文 化的内涵,并简单论述了流行文化的主要特征及其社会意义;进而论述了流行文 化对大学生思想观念造成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流行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 教育的冲突与契合,最后希望通过对流行文化的研究能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 供有益的启示与借鉴。 关键词:流行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冲突契合 作者:刘凤娟 指导教师:闵春发( 教授) a b s t r a c t s t u d yo nt h eu n d e r g r a d u a t e s i d e o l o g i c a la n dp o l i t i c a le d u c a t i o ni np o p u l a rc u l t u r ep e r s p e c t i v e s t u d y o nt h ec o l l e g es t u d e n t s i d e o l o g i c a la n dp o l i t i c a l e d u c a t i o ni np o p u l a rc u l t u r e p e r s p e c t i v e :建 a b s t r a c t t h ee x i s t e n c e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o fh u m a ns o c i e t yc a nn o tb es e p a r a t e dw i t ht h e m o i s t u r e o fc u l t u r e m e a n w h i l e ,t h ei n h e r i t a n c e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o fc u l t u r em a i n l y d e p e n do ne d u c a t i o n i d e o l o g i c a la n dp o l i t i c a le d u c a t i o nh a sad u a le d u c a t i o nf u n c t i o n b yt h o u g h ta n dc u l t u r e p e o p l ew i l lh a v eac h o i c et oa c c e p tt h es o c i a ln o r m sa n dc u l t u r a l v a l u e sa n dh a v eac h a n g ef r o mt h eb i o l o g yi n d i v i d u a li n t oan u m b e ro fs o c i e t yo nt h e c u l t u r a ls i g n i f i c a n c ew i t ht h eh e l po f i d e o l o g i c a la n dp o l i t i c a le d u c a t i o n s i n c et h e8 0 so ft h e2 0 t hc e n t u r y , t h e r eh a v et ob eag r e a ta n dt h r o u g h - g o i n g c h a n g e ,s u c ha st h er a p i dd e v e l o p m e n to fe c o n o m i cc o n s t r u c t i o n ,t h ev a r i a t i o no fs o c i a l s t r u c t u r e ,t h er e n e w a lo fs c i e n c ea n dt e c h n o l o g ya n dt h eg r e a tc h a n g eo fp e o p l e s t h i n k i n g t h ep o p u l a rc u l t u r ew h i c hi si n t e r e s t i n g ,e n t e r t a i n i n ga n di n t e r a c t i v ea sat y p e o fm u l t i c u l t u r a ls p r e a d sq u i c k l ya n dg oi n t ot h ec a m p u sd e e p l y i th a v eap r o f o u n d i m p a c to nt h ei d e o l o g i c a la n db e h a v i o r a lp a t t e r n so fu n i v e r s i t ys t u d e n t s m e a n w h i l e ,a sac u l t u r a lp h e n o m e n o n ,t h ep o p u l a rc u l t u r er e c e i v e sm o r ea n dm o r e a t t e n t i o na n df a v o ri nc o n t e m p o r a r ys o c i e t y t h ep a p e rs t u d y si d e o l o g i c a la n dp o l i t i c a l e d u c m i o nf r o mt h ep e r s p e c t i v eo fp o p u l a rc u l t u r e f i r s to fa l l ,t h ep a p e rd e f i n e st h e m e a n i n go fp o p u l a rc u l t u r e ,a n db r i e f l yd i s c u s s e st h em a i nf e a t u r e so fp o p u l a rc u l t u r e a n di t ss o c i a ls i g n i f i c a n c e ;a n dt h e nd i s c u s s e st h ei m p a c tt h ei d e a so fp o p u l a rc u l t u r eo n c o l l e g es t u d e n t s i nt h i sb a s i s ,a n a l y s i st h ec o n f l i c ta n df i tb e t w e e nt h ep o p u l a rc u l t u r e a n dt h ei d e o l o g i c a la n dp o l i t i c a le d u c m i o n i nt h ee n d ,t h ew r i t e rh o p et h a tt h es t u d yo f t h ep o p u l a rc u l t u r em a yp r o v i d eu s e f u li n s p i r a t i o na n dr e f e r e n c ef o ri d e o l o g i c a la n d p o l i t i c a le d u c m i o nf o rc o l l e g es t u d e n t s k e y w o r d s :p o p u l a r c u l t u r e c o l l e g es t u d e n t s i d e o l o g i c a l a n dp o l i t i c a l e d u c m i o nc o n f l i c t a g r e e m e n t , i i w r i t t e nb y :l i uf e n g j u a n s u p e r v i s e db y :m i nc h u n f a 引言1 ( 一) 问题的提出一一1 ( 二) 文献综述”2 ( 三) 研究方法6 ( 四) 创新与不足6 一、流行文化概述8 ( 一) 流行文化的内涵与特征8 ( 二) 流行文化的社会意义1 1 二、流行文化的生成条件及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影响1 4 ( 一) 流行文化的生成条件1 4 ( 二) 流行文化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影响1 8 三、流行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冲突与契合2 1 ( 一) 流行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冲突2 1 ( 二) 流行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2 6 四、流行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与借鉴2 9 ( 一) 引导: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3 0 ( 二) 拓展:丰富内涵以彰显时代性与现实性3 2 ( 三) 借鉴:创新教育模式以增强感染力、渗透力、吸引力3 4 结语3 7 参考文献3 8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4 0 后记一4 1 引言 j 口 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建设快速发展, 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出现了巨大变化。伴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的发展,文化也以多元的面目呈现在我们面前。作 为多元文化的一种形式,流行文化以其趣味性、娱乐性和互动性的特性迅速得到 传播并深入到当代的大学校园,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高校是对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战场,是传播党的主流文化的主要渠道。 然而,面对思想文化领域传统性与现代性、一元与多元、理性与非理性等多重矛 盾的存在与冲突,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成效甚微,徘徊不前,遇到了前所未有的 巨大挑战。面对这样的挑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在这样的冲突中取长补短, 实现流行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以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是一 个十分紧迫而又非常重大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同时,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首先,在理论意义 上,就目前学术界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来看,相关的论著已有不少,但 是从流行文化的视角来论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著作却很少见,虽然也有一部 分论文对这一方面有所涉及,但研究的领域只是局限在流行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 上面,而关于流行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综合性研究成果较少。本论文就 是针对这一理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而进行的尝试性思考。其次,在现实意义上, 对于当代的大学生而言,他们是流行文化的代言者,又是思想比较活跃的一群年 轻人,在人生观和价值观上还不是太成熟,比较容易接受新鲜的事物。这固然是 一件好事,但是流行文化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还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如果青年大学 生在接受流行文化的过程中不加以分析而全盘接受,那将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方 式产生很大的影响,而我们多年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可能就会付诸东流,这不 得不引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视。青年大学生他们是即将走向社会的一 群人,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将会在社会上产生一定的影响,如何让这些受到流行文 化影响的一代人在社会上发挥更好的思想导向作用,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 的重要课题,因此开展关于流行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研究就显得尤 引言流行文化视阂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为必要了。这不仅有助于我们客观全面地分析和把握流行文化影响下的当代青年 大学生的实然状况,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好的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提供了 可能,从而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关注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二、文献综述 ( 一) 相关概念辨析 1 、流行文化和大众文化 流行文化可以说是一种以现代传媒为载体,以批量生产为特征,以追求规模 商业利益为目的,集中满足青年群体的感性娱乐需求的文化形态。而它和大众文 化又有什么不同呢? 早期西方学者将“流行文化 等同于“大众文化 ,诚然流行 文化属于大众文化的一个文化形态,在很多方面都与大众文化相同,但是二者之 间还是有区别的。大众文化被明确提出并深刻讨论是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法 兰克福学派开始的,到了九十年代,中国的学者开始了对它的研究。正如对流行 文化的概念学者们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一样,对大众文化的解释也是众说纷纭。 学术界对大众文化的解释主要集中于这一概念:即兴起于当代都市的、与当代大 工业密切相关的,以全球化的现代传媒( 特别是电子传媒) 为介质大批量生产与 消费的,采取时尚化运作方式的当代文化。它是现代工业和市场经济充分发展后 的产物,是当代大众广泛参与、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文化实践。仔细比较一下 流行文化与大众文化的概念,我们还是能看出两者的区别的。两者的相同点都是 以现代传媒为载体,但是从受众的范围可以看出两者的差别,大众文化的受众对 象是大众,这里的“众”特指普通的、大多数社会成员。不同性别、年龄、职业、 阶层、受教育程度、趣味的人,都有权利、有可能参与大众文化的生产、传播和 消费。而流行文化的受众主体是青年群体,流行文化也主要发生在这一人群聚集 的社会机构或社区,如中学、大学等。因此,社会、经济、文化较发达城市的中 学生、大学生群体,是流行文化现象的主要创造者、传播者、参与者和接受者。 流行文化可以说是一种青春文化,是对多姿多彩的青春激情与活力的一种极其广 泛的文化描述。 2 、主流文化 当代中国的主流文化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它既是我国社会主义经 济、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又是对当代中国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具有巨大促进 。金元浦重新审视大众文化【e b o l 】h t t p :w w w c c m e d u c o r r f f b b s l2 _ 4 1 2 h t m l ,2 0 0 5 - 0 4 - 2 9 2 流行文化视阙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引言 作用的文化形态。中国共产党十五大报告对此作了明确的界定:“建设有中国特色 的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 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 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 理与中国当代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充分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各民族文化 的优秀成果,因而是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文化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 组成部分。然而主流文化由于其具有先天的民众认同性,经常在表现形式上居高 临下,传播手段上简单粗暴。但是在社会转型期,面对文化多元发展的趋势,主 流文化受到了来自当下流行文化和大众文化的挑战。大众文化强大的、快捷的、 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正是在广大消费者感到热闹、好看、刺激、过瘾的文化享 受过程中实现了。大众文化的表现形式、传播方式和运营机制是没有意识形态性 的,而它所承载的文化传播功能却担负着凝聚人心、感召民众和传承文明的重载。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主要工具,如何在多元文化并 存,而且主流文化受到威胁的今天能够更好的发挥作用,这不得不叫人深思。我 们应该站在客观的立场上,以历史的眼光来看这件事情,文化的多元发展也是文 化进步的一种表现。我们不能因为流行文化、大众文化传播与主流文化相左的思 想观念而阻断其传播通道,更不能因对主流文化形成冲击而遏制其发展,主流文 化只有深深地扎根于大众文化鲜活的土壤之中,汲取民族的、大众的、科学的文 化营养,才能成为文化融合、文明传承的中坚力量。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如今,学者越来越多的把眼光投入到文化领域,来研究经济社会方面的问题。 文化已经成为影响政治、社会和经济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 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而流行文化作为一种时尚文化,它涉及 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鲜活 的现实性,一方面又把人们卷入到对流行的追逐之中。它通过现代传媒和互联网 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更是走进了当今的大学校园,这些青年大学生们对流 行文化的追随和狂热已经影响到他们的价值观及其行为方式,对大学生思想政治 教育产生了很大的挑战。国内外对这一问题的论述与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 面: 。 1 、关于流行文化的研究 : 引 言 流行文化视闽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在市场经济已经左右_ 切的当代社会,“流行”已成为文化得以存在、传播、 ? 发展和被接受的重要方式之一,流行文化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生活中的一种重要社 蔓 会文化现象。流行文化的研究也在学术界掀起阵阵热潮,学者们从哲学、心理学、j , 人类学、文化学、传播学、社会学等角度出发,对流行文化进行了研究。 。 对于流行文化,学者们从不同的立场出发,一选择了不同的研究角度4 目前西 方学术界对流行文化的研究基本上分为两大阵营:一类是批判主义立场,主要代 。 表人物是阿诺德( m a r n o l d ) 、利维斯( r l e a v i s ) 、麦克唐纳( d w i g h tm a c d o n a l d ) 、 威利斯( p w i l l i s ) 、罗兰巴特( r o l a n db a r t h e s ) 、法兰克福学派、安戈( i e na n 曲、 博德里拉( j e a nb a u d r i l l a r d ) 等。他们从社会批判理论出发,以“异化”概念为基本 : 支柱,对流行文化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主要揭露流行文化制造和传播中的商业 和意识形态性质,并集中批判了资本主义文化的商业化以及统治集团利用流行文 化宰制人民大众的策略。但是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则过多地揭露出流行文化的消 极因素,而忽视了它的积极的一面以及群众在流行文化创作中的主动精神。另外 一类就是平民主义的立场,主要是英国文化主义理论、后现代主义理论、布迪厄 等等。英国文化主义理论学派将日常生活作为文化分析的对象,虽然霍卡特与利 维斯都认为,流行文化的风行表明,好文化让位给了坏文化,文化堕落了,即从 健康文化堕落到不道德的流行文化,但他们都认为可以通过教育的普及来加以抵 制。布尔迪厄主要强调从日常生活实践和行动者“生存心态 的互动关系角度去 分析流行文化的性质。需要特别提醒的是,以上的讨论,主要是西方学者对资本 主义社会中流行文化的探讨。 国内学者关于流行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流行文化的概念、特征、内涵及其 影响方面。张士军认为“流行文化也称通俗文化或大众文化,相对于精英文化或 高雅文化,是一种以通俗性或商业性为其主要特性的新型生活方式 。王晓青认 ! 为,“流行文化是指千百万人观看、阅读或者参与的娱乐,所谓流行就是要被公 共领域普遍接受和认可 。张笑认为“流行就是时尚,是指社会上相当多的消费 者在较短的时间内,同时模仿和追求某种消费行为方式,这种消费行为方式在这 个世界中到处可见,从而使消费者之间发生连锁性感染,成为一种风气 。关于 流行文化的特征,高宣扬在他的著作流行文化社会学中总结了七个方面:一 。夏建中当代流行文化研究:概念、历史与理论田中国社会科学,2 0 0 0 ( 5 ) 9 1 9 9 。张士军论流行文化【j 】青年研究,1 9 9 6 ( 4 ) 1 6 1 9 。王晓青当下中国流行文化分析【j 】文化研究,2 0 0 4 ( 6 ) 8 2 0 8 2 2 张笑流行文化视角下的广告视觉中心研究【d 】保定:河北大学,2 0 0 4 11 1 2 4 流行文化视阈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引言 是风格变化多而快的文化产品。二是靠广告和各种大众媒体推波助澜而持续发生 周期性变化的文化产品。三是它既有独创性、创造洼和主动选择性的一面,又有 受控制、被宰制和被人为推广的另一面。四是它可以作为人民大众进行物质和精 神消费的手段,又可以作为他们表现其自身及其社会身份的象征形式。五是它既 可以成为社会上层统治和精英集团的品味、风格、身份的表现形式,并成为他们 进一步宰制社会大众的手段,又可以成为广泛传播于人民大众中的消费性产品。 六是它进一步消除了传统的精英文化、精致文化或高雅文化同大众文化、群众文 化或粗俗文化的区别和差异。最后,流行文化的出现和泛滥导致文化同社会大众 实际生活的进一步结合,使“文化生活化和“生活文化化能够双向共时地进 行。夏建中在当代流行文化研究概念、历史与理论一文中,对流行文化的概 念、发展历史与研究理论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他认为,“西方流行文化的 研究有六种理论倾向,分别是英国文化主义理论、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的研究、 法兰克福学派的观点、女性主义的流行文化研究、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布迪厄的 研究与影响 。他还认为,流行文化之所以成为九十年代以来西方学术界研究的 热点,有深刻的社会与学术背景。第一,从流行文化本身的社会历史背景来看, 它是工业化、城市化和大众传媒产生的结果。第二,战后美国的商业性流行文化 扰乱了传统的文化等级制,它的文化输出对输入国特别是年轻人产生了极大影响, 引起不少国家和人们的反感。第三,战后特别是九十年代以来,信息通信技术、 因特网和大众传媒的发展,使得流行文化对社会和人们行为的影响越来越大。第 四,流行文化已越来越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现象或社会事实。因此,文化研究的 主要对象也从传统文化、高雅文化转向流行文化甚至大众传媒。 2 、关于流行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相对于流行文化的研究来说,关于流行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相 对要少得多。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流行文化产生的原因以及流行文化对大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相应的对策上面。孙玉杰认为对自我意识强烈、渴望 自我表现的青年学生来说,流行文化提供了展示个性、表达情感的机会等。当然 流行文化也带来较多的消极效应,特别是对青年学生的负面影响已经广为学者们 关注。孙玉杰指出有三点:“首先,流行文化对形式和感觉的过度追求,造成大 学生的主体性迷失。其次,流行文化的人本倾向和反理性色彩必然导致科学在大 。高宣扬流行文化社会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 0 0 6 7 1 7 2 。夏建中当代流行文化研究:概念、历史与理论【j 】中国社会科学,2 0 0 0 0 ) 9 1 - 9 9 5 引言流行文化视闽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下降,对理性的相对主义态度加剧。再次,流行文化的反规范 倾向,冲击着校园文化传统道德和规范,使大学生的道德认同变得困难,道义约 束趋于松弛 。饶伟芳从流行文化对大学生产生影响的因素来分析,认为有以下 三个方面:一是学生自身因素,二是流行文化因素,三是市场因素,四是大众传 媒因素。顾洪英认为流行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 方面丰富了大学生的文化生活、赋予了大学生主体意识,另一方面又影响大学生 的健康与学业、导致大学生产生价值认同危机。陈果认为针对流行文化对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影响与挑战,我们应当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一是进行 积极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二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三是要用健 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引导大学生流行文化,四是借助流行文化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 维。 不管是对流行文化的研究,还是对流行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都 是针对某一个方面或某一个领域的研究,而关于流行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之间存在着怎样的辩证关系的研究却很少。至于流行文化如何影响大学生思想政 治教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吸取流行文化的有益部分更是少之又少。 三、本文的写作思路与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分四个部分来论述,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流行文化的概念和特征; 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流行文化的生成条件以及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影响;第三部 分论述了流行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冲突与契合;最后一部分论述的是流 行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与借鉴。本文结合了社会学、传播学、哲学、 文化研究等相关学科知识,主要采用了矛盾分析法、文献法、比较研究等方法。 四、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针对流行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国内学者主要集中在流行文化对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分析上面,而且关注更多的是青少年流行文化。 至于流行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系统论述还很少,本文就从流行文化 的概念特征入手,同时又分析了流行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冲突与契合点, 。孙玉杰流行文化、校园文化及其对大学生的影响【j 】青年研究,1 9 9 6 ( i ) 1 8 2 0 。饶伟芳流行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ij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 0 0 8 ( 3 ) 5 7 固顾洪英流行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 】社会科学家,2 0 0 8 ( 11 ) 9 9 回陈果大学生流行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 】前沿理论,2 0 0 7 ( 2 ) 4 5 6 引言 行文化是当今的一大 之为虎狼。而应该吸 取流行文化中积极有益的成份,来更好地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这是本文 试图尝试的部分。由于本人理论功底还比较欠缺,在写作的过程中难免会存在很 多不足之处。一一 一、流行文化概述流行文化视闽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一、流行文化概述 ( 一) 流行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l 、流行文化的内涵 流行文化属于文化的范畴,然而在学术发展史上,“文化 一直是最复杂的术 语之一故而流行文化的概念也存在着很多种。最早在学术意义上为“文化”下定 义的是英国文化人类学的奠基人泰勒。他在其代表作原始文化中指出“文化 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复合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 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 人 类学家克罗伯和克鲁克在他们1 9 5 1 年著的文化:关于概念和定义的探讨一书 中做了统计,在1 8 7 1 年到1 9 5 1 年间关于文化的各种定义之多就已经有1 6 4 种。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学术界关于文化的定义也变得更多,也更复杂。 然而流行文化的定义也与文化的定义一样,一直也是众说纷纭。例如,“流行 一词在辞海中的解释是:“迅速传播或盛行一时 。它是指一定时期内在社会 上或一个群体中迅速传播或流行一时的规格或样式,也称作“时尚 、“时兴”、“时 髦 等。而英国马克思主义著名学者雷蒙德威廉斯( r w i l l i a m s ) 则认为,流 行有四种意思:“被许多人特别喜欢的 ,“较低等的制品 ,“希望赢得人们喜欢而 蓄意制造的作品 ,“那些事实上是为自己而制造的文化”。 因此,我们可以说,如果把文化的不同意义与流行的不同意义进行组合,那 么就会产生出不同的关于流行文化的定义。再加上“流行文化本身的复杂性与极 度的灵活性,使试图为流行文化下一个确切的定义的任何努力都会遭遇到很多困 难”。 正是流行文化的这种复杂性和灵活性使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取 向来为之定义。罗兰巴特认为:“流行就像一部保持意义且不固定其意义的机器 一样,永远是一种既失落意义,然而又确实具有意义的悖论性事物,它是人类自 持有能力把毫无意义的东西变成有所指向的一种景观。因此,流行看起来就像是 意指作用的一般行为的典型形式,重构文学的存在。它提供给人们阅读的,不是 。【英】泰勒著,连树声译原始文化 m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 9 9 2 1 。汤林森著,冯建译5 c 4 七帝n 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 9 9 9 1 0 国高宣扬流行文化社会学 m i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 0 0 6 5 8 流行文化视阙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一、流行文化概述 事物的意义,而是它们的意指作用,于是,它变成了十足人类的符号。它的 这种基本地位绝不是脱离现实的。 吉登斯认为:“流行文化指的是被成千上万或 几百万人观看、阅读或参与的娱乐。”海蒂兹则进一步指出:“流行文化就是那类 普遍可得的人工制品,电影、录音、录像带、c d 、v c d 、时装、电视节目、沟通 和交流的模式等。 而汉密尔顿则认为:流行文化是“通俗的( 为大众而设计的) 、 短暂的、易忘的、低廉的、大量生产的、为年轻人的、诙谐的、性感的、欺骗性 的、有魅力的、不正式的文化。”著名的法兰克福学派从“意识形态”角度定义 流行文化:“流行文化就是借助大众传播媒介电影、电视、广播、报刊、广告、杂 志等而流行于大众中的通俗文化,如流行音乐、叫座的影片、广告艺术、大批量 生产和复制的流行文化产品等。流行文化与商业、政治、消费、娱乐的有机结合, 从而形成了物化的、虚假的文化,满足人们被动、虚假的需要。西方社会的统治 阶级通过这种文化的兜售,占据人们的闲暇时间,通过娱乐来实现对大众的欺骗, 从而操纵广大群众的思想与心理,培植支持统治和维护现状的顺从意识。 综合以上关于流行文化的定义可以看出,广义的流行文化是指,在特定的时 期内,按一定的节奏,以一定的周期,在一定的地区甚至全球范围内,被不同阶 级所广泛分享的信仰、行为和将他们组织在一起的事物。而狭义的流行文化是指 时装、流行文化作品、流行音乐及其他流行艺术等。 2 、流行文化的特征 第一、对于文化阶层的消解。 流行文化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消解了文化的层阶,即它把传统中关于文化的 高级与低级、典雅与粗俗定位做了否定。它降低了人们进入文化的门槛,使文化 由过去少数精英对民众的启蒙教育变成由公众广泛参与的娱乐狂欢。不管你是白 领精英还是平民百姓,只要你愿意为大众娱乐买单,你就可以参与进来。短信、 电话、互联网更是为大众参与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方式。最近几年兴起的大型选秀 节目更是证明了这一现象,不管是我型我秀、还是快乐女生全程都有普通 观众的参与,谁输谁赢不再是过去的几个专家评审作最后的决定,没有预设的标 准,反而往往是大众评审的一票便决定了谁是冠军谁是失败者。就这样“民众们 。高宣扬流行文化社会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 0 0 6 5 6 。a g i d d e n s s o c i o l o g y o x f o r d :b l a c k w e l lp u b i s h e r sl t d ,t h e t h i r de d i t i o n ,19 9 7 3 6 4 。d s t r i n a t i a ni n t i r o d u c t i o nt ot h e o r i e so f p o p u l a rc u l t u r e l o n d o n :r o u t l e d g e ,1 9 9 5 ,x v i i 固邹跃进主编通俗文化与艺术【m 】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 0 0 2 3 4 。夏建中当代流行文化研究概念、历史与理论【j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2 0 0 0 ( 5 ) 1 5 3 9 一、流行文化概述流行文化视阈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颠覆了传统精英,历史传统和各种教科书教导他们的主流价值,推选出他们心目 中的草根英雄。在一场场残彰:的p k 决战中,平民战胜了上流,草根打败了精英, 市场占据了主流。流行文i i 的这种阶层消解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民主的一面, 使更多的大众参与到文化的互动中来,但是正是这样一种没有高低差别标准,让 流行文化缺乏一种引导机制,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剥夺了统治者和知识分子所秉有 的一种话语权。这就需要作为知识分子的精英阶层对其加以批判和引导,从而使 之沿着健康轨道运行。 第二、流行文化是一种商业消费性文化 流行文化以利益为驱动,成为被市场控制的商业行为。流行文化完备的商业 运作,使其站稳了这个广大的市场。所谓商业运作,是一套连锁的环节,商机带 动生产,并且刺激消费。在整个运作过程中,流行文化吸引了一批稳定的消费群, 而这些坚定的消费群又带动了流行文化市场,配合流行文化环环相扣的商业活动, 保证了复制工业的连续。春晚一炮走红的“小沈阳”,看似偶然的因素促成了他的 成功,但是能产生这样的影响和效应,和一系列的商业运作模式是分不开的,其 师傅赵本山的大力推荐是“小沈阳成功的直接原因,但是多年来形成的强大的 造星团队更是让他短时间红遍全国的一个重要因素。喜欢的人在这种文化中找到 了娱乐,不喜欢的人无形中也为其买单;喜欢的人让这种文化走的更远,不喜欢 的人激励着他们勇往直前。不管你是支持也好、反对也罢,你已经被卷入到这种 商业运营模式的漩涡当中。流行文化之所以能在精英文化主导下盛行,是因为流 行文化产品有其精神上的内涵,正是凭借这种精神它才可能流行,但是它的精神 不是提升人的内心世界的动力,而是满足欲望的一种消费品。这使得我们不禁质 疑这样的流行文化还能走多远。 第三、流行文化是一种娱乐消遣性文化 在人们满足了基本的物质需求之后,就会去选择更高层次的需求。这和马斯 洛的需求层次原理是一样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后,人们就会去寻求精神上的需 要。流行文化以其幽默风趣性满足了人们的这种需求,把人们从正统社会生活秩 序和主流文化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它适应了人们放松紧张的生活节奏及恢复疲劳 的需求。德国著名文学家和诗人席勒曾深刻指出:“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 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是完全的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社 。许纪霖世俗社会的中国人精神生活【j 】天涯,2 0 0 7 ( 1 ) 1 4 9 1 0 流行文化视阈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一、流行文化概述 会进步的标志。但是我们也应注意到,流行文化的这种娱乐性往往容易让人陷入 享乐主义的陷阱,我们不反对流行文化,但是我们应该正确的看待它,而不能迷 恋其中不能自拔,这样流行文化才起到娱乐消遣的功能。“欲望的解放就是感官的 解放和躯体的解放,快乐原则和市场化在欲望心理学方面的结合,把新的消费主 义和享乐主义当做正当的选择广泛传播开来。” 。二,一: 一 第四、流行文化是一种媒介符号性文化 流行文化是人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一种社会现象,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随 处可见的消费现象。因为在多数时候,它都体现为某一时期人们一种趋同的消费 选择。当某一事物被很多人同时关注的时候,它就会成为风行一时的潮流,受众 于该事物的共通知识是首要基础,不具有该流行共识的人自然隔离于流行文化之 外。在传媒时代,媒体首当其冲地成为制造和传播流行共识与神话的机构。现代 传媒技术的发展,电视、互联网进入了寻常百姓家,跨越了阶层的限制,成为了 一种雅俗共赏的文化。一种事物的流行,借助于现代传媒,会在一夜之间家喻户 晓。从某种程度上说,没有发达的高科技传媒,就没有流行文化。 不仅如此,流行文化又是具有自身独特词语符号系统的文化形态。当代流行 文化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无国界”消费文化,就是因为它本身是“超语言的特 殊语言 ,它所使用的语言符号是无国界约束的。这种符号性的文化真正的社会功 能是表达和沟通人们之间对于自身身份和社会生活的某种看法,并同时显示人们 的社会地位和欲望:通俗地说,与之相关的阶层和群体正是通过其传播和展示的 流行文化向外界显示其与众不同的身份、地位、品味以及能力等。例如,当人们 追求某种流行服装时,他们所在意的并不仅仅是服装外形的美而更重要的是,他 们往往试图籍此理解服饰设计者和制造者所要传达的信息,同时又藉此向社会大 众表达他们所追求和期望的某种嗜好、品味、身份和社会地位。 ( 二) 流行文化的社会意义 流行文化一词目前频频见诸报端,颇受人关注, 相关的讨论会也开过不少, 人们呼吁要重视和加强对它的研究。但由于它是一个缺乏具体对象明确性、概念 涵义含混模糊、边界外延不明晰的极富弹性的词语,因而常出现见仁见智、各有 所指的情况。如有人将其说成时尚文化的同义词,有人则以为是近乎通俗的流行 于市井街头的一种大众文化,还有人干脆将它同低俗浅陋的物质消遣文化划上等 。周宪当代中国审美文化研究 m i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 9 9 7 3 0 2 1 1 一、流行文化概述流行文化视阁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号。其实,一个时代有个时代的流行文化,它的内容、对象、范围始终随时随 地而变,并无固定的框架,过:毒流行过今天不一定流行,反之亦然,而且随生活 发展还会出现新的样式加入其中,甚至有些文化形式看似严肃高雅,一旦加以移 植与包装也可以转化为流行文化。总之,我们不应该墨守陈规、心存定见,而应 以开放的心态、- 全局性的发展眼光、廓大的视野巡视我们生活中变化着的现实, 经过梳理分析,作出接近事实的判断和结论。不管人们对流行文化进行怎样的价 值评价,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流行文化在当下的兴盛是有一定积极社会 意义的。 1 、对精英文化、主流丈化、民族文化发展的必要补充 当代中国流行文化产生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中,同时也是伴随着经济全 球化、信息全球化和世界文化一体化的大趋势而产生的文化现象。所以流行文化 在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同时,也体现了它所具有的全球性、现代性和后现代性 的某些特性。流行文化在本性上是和精英文化、主流文化、民族文化不相容的, 它所具有的反叛传统、消解民族特色的本性是不能否认的。但是,在多元文化并 存的今天,一个社会不可能只有精英文化、主流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存在,流行文 化的存在和发展应该是精英文化、主流文化和民族文化存在和发展的需要。流行 文化由于其自身特性的关系,难免会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既使比较优秀的流行 文化也很难等同于精英文化,但是流行文化的某些现象经过相当时期的沉淀、净 化,也有可能转化为精英文化。其实,就文化的本质而言,各种类型文化的最终 归指是相同的。 2 、有利于缓解人的心理压力 流行文化充满丰富的情绪化要素,其煽情、戏谑、鞭辟时弊的特性有时能够 引发人们某种情绪的冲动,对社会恒性也能产生一定的冲击力。现代社会所形成 的竞争、紧张、快节奏、危机感等已经在人们的心理上造成了“黑云压城城欲摧 的感觉,不少人的承受能力差不多已接近极限。人们在趋同现实的同时,多少存 在着反叛现实的情绪,一种发自社会心理深处、反映这种反叛情绪的流行风的风 靡,无疑是对社会反叛心理的一种发动。但是,问题往往还存在另一面。娱乐和 狂欢是流行文化的重要特征,流行文化的主要作为就在于让更多的人跟着它的节 奏和感觉走,沉浸于它所营造的情调和氛围之中,让人们不自觉地放弃深度思考。 毋吴圣刚当代流行文化的形成机制与作用【j 】中州学刊,2 0 0 7 ( 2 ) 2 4 4 1 2 流行文化视闽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一、流行文化概述 因此,流行文化娱乐、削平思维、放逐自我的做法,也能纾解大众在紧张的现代 生活中所产生的焦虑感,流行文化造就的全民娱乐也能够生成必要的凝聚力和粘 合力。 。 : 3 、在中国社会文化中发挥重要的角色作用 流行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存在形态,我们且不管它有没有恒久的文化力;也不 好判断流行文化的具体作品能够在社会和大众中间存在多久,但是流行文化在中 国社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首先,它在社会上掀起一 股文化热潮。流行文化以其强大的流行声势,能够在社会文化届掀起波浪,一种 流行文化现象在一夜之间几乎能家喻户晓,流行文化的出现,成为推动文化产业 发展的一股激流。其次,它能够在社会上激发起一定的文化情愫。流行文化是丰 富和绚烂的,它以反叛性、娱乐性和狂欢性涤荡着文化中一些沉闷和乏味的气息, 为社会文化注入一股新鲜的空气,激发起社会文化发展的情愫。最后,流行文化 还在一定程度上积累了文化生态资源。虽然说,流行文化只是在一定时间内出现 的文化现象,或许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传播之后,它可能成为“旧 的东西而被 “新”的流行文化取而代之。但是作为一种文化存在现象,它能够成为中国文化 发展的必要资源和必要补充。 二、流行文化的生成条件及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影响流行文化视闽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二、流行文化的生成条件及对大学生 思想观念的影响 ( 一) 流行文化的生成条件 l 、流行文化生成的内部条件 我国流行文化是在2 0 世纪7 0 年代末、8 0 年代初迅速产生并在2 0 年的时间内 蓬勃发展起来的,其主要原因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分析:解放思想运动的开展、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为流行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改革开放的 全面展开,为流行文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