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师大附中2011-201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
北京市师大附中2011-201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
北京市师大附中2011-201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
北京市师大附中2011-201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4页
北京市师大附中2011-201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师大附中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 考试 初一语文 (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 第一卷 基础知识及语言运用(共 32 分) 一、选择(每题 2 分,共 24 分) 1. 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蝉 蜕 tu 讪 shn 笑 深 邃 su 慷 慨 ki淋漓 B. 懊 悔 hu 炽 zh痛 重 荷 h 心会神 凝 nng C. 污 秽 hu 嗥 ho 鸣 花 圃 p 鲜 xin为人知 D. 祈 祷 q 亘 gn 古 狂 澜 1n 鞠躬尽 瘁 cu 2.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 A. 玉簪 屏障 截然不同 鉴赏 B. 叮嘱 哽咽 妇儒皆知 木屐 C. 瞬息 崎岖 来势凶凶 勒功 D. 澎湃 斑斓 警报叠起 独裁 3. 下列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骊歌(告别的歌) 人迹 罕 至(稀少) B. 确凿(确实) 义愤填 膺 (胸) C. 磐石(专门用于雕刻的石片) 锲 而不舍(刻) D. 谰语(没有根据的话) 迥 乎不同(差得远) 4.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们的科学家 潜心贯注 于科研事业,使得平常百姓从中获益,但是很多人却并不理解他们的辛苦。 B. 虽然他(贺龙)再也没有回到家乡,可是提起他(贺龙)的名字,湘鄂本的人民差不多是 妇孺皆知 。 C. 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 细 这诸多意思可以概括成: 脍炙人 口 。 D. 周总理为了祖国的昌盛和 人民的幸福,呕心沥血,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5. 在下面语段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真正的散文都饱含着诗意,犹如苹果饱含着汁液。汁液流淌,诗意芬芳。散文 没有一点诗意, 只能是粗劣地复制生活, 缺乏灵动性, 没有感召力。 A. 如果 就 既 也 B. 因为 所以 虽然 但 C. 即使 也 不但 而且 D. 如果 就 因为 所以 6.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水资源的严重短缺打破了人们曾经认为的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 为了防止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学校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 C. 这朴素的话语多么深刻地蕴含着人生哲理啊! D. 家庭教育的实质是爱的教育,父母爱孩子的方式是否正确决定着家庭教育的成功。 7. 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给人一种悲怆的感觉,是贝多芬内心挣扎的真实反映。 B. 学生们通过自己的一双巧手,剪出了菠萝,蝴蝶,燕鱼等图案。 C. “没问题, ”小王充满信心地说。 “这点困难吓不倒我们! ” D. 他终于明白了做这件事有什么意义?怎样才能把这件事做得更好,更有价值? 8. 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一轮灿烂的满月,像一面光辉四射的银盘,从那平静的大海里浮出来。 理解: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地写出了满月出海时光芒、璀璨的情态。 B. 蓝色湖面上那微微泛动的波澜,似乎在悄声诉说着青海湖遥远的历史。 理解: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形象地表现了湖水的静谧 与悠远。 C. 石间细流脉脉,如线如缕;林中碧波闪闪,如锦如缎。 理解: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水的绵长轻柔和汹涌澎湃的特点,同时又使表意凝练,音韵和谐。 D. 这是多么深刻的教诲啊!难道不值得我们永远牢记吗? 理解:这句话运用反问的修辞方法,突出了教诲给人留下了永难忘记的深刻印象。 9. 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是( ) 微笑是对生活的一种态度,跟财富的多少、处境的好坏没有必然的联系。 微笑着的人并非没有 苦痛,只不过他善于把痛苦锤炼成诗行。 一位处境顺利的人可能会愁眉不展 一个富翁可能整天忧心忡忡 一个穷人却可能常常心情舒畅 一位身处逆境的人也可能会面带微笑 A. B. C. D. 10. 下列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当 户织(对着) 朔 气传金柝(北方) B. 愿为 市 鞍马(买) 百千 强 (有余) 来源 :Zx x k .Com C. 当涂 掌事(当道 ,当权) 治经 (研究儒家经典) D. 但当 涉猎 (粗略地阅读) 见事 (看见这件事情) 11. 下列各项中翻译正确的是( ) A. 策勋十二转(在十二本军贴上都记了功) B. 愿驰千里足(希望骑上千里马) C.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不远万里,拿起武器,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 D. 刮目相待(很吃惊地看待) 12.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从百草园到三 味 书屋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本篇选自 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B. 伤仲永的作者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本篇选自临川先生文集。 C. 木兰诗选自南朝刘义庆编写的乐府诗集,本文是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与孔 雀东南飞合称 “乐府双璧 ”。 D. 孙权劝学选自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该书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间的史事。 二、填空( 8 分) 13. 古诗文默写(每空 1 分,共 6 分) ( 1) ,弹琴复长啸。 ( 2)峨眉山月半轮秋, 。 ( 3)此夜曲中闻折柳, 。 ( 4) ,散入春风满洛城。 ( 5)木兰诗中使用互文手法,表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两句是 , 。 14. 名著填空(每空 1 分,共 2 分) 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了 体的小说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其中童年的主人公名叫 。 第二卷 阅读理解(共 28 分) 三、阅读伤仲永,完成 1517 题。( 8 分) 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 人 ,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 : “泯然众人矣。 ” 王子 曰 :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 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 此其贤 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 耶 ? 15. 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4 分) 未 尝 识书具 稍稍 宾客其父 不能 称 前时之闻 泯然 众人矣 16. 翻译下列句子( 3 分) ( 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1 分) (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2 分) 17. 从文中看,仲永最终 “泯然众人矣 ”的原因是什么?(原文回答)( 1 分) 四、阅读揭开 “北京时间 ”的奥秘,完成 1820 题(共 7 分) 揭开 “北京时间 ”的奥秘 如果问:你熟悉北京时间吗? 你肯定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太熟悉了。因为每天收音机里的 “嘀嘀 ”声、电视屏幕以及 各式各样计时工具的数字显示,给我们提供的都是北京时间。 然而,北京时间却不是来自北京,它来自陕西省蒲城县境内中国科学院陕西天文台 我国惟一的标准时间授时中心。 来源 :学 *科 *网 “北京时间 ”是怎样发出 的呢?据介绍,授时的基础是天文台有一组靠原子跳动定时、并事先与世界各国原子钟 “对过表 ”的原子钟。时间的确定,首先由技术人员对西安市郊陕西天文台本部的这组原子钟的数据进行比较和计算,并报知国际时间计量局,待其汇总各国时间并反馈之后,才确定出我国的时间标准。此后,这个 “标准 ”通过线路传输到蒲城县授时中心的程控钟房,钟房的扫描器每小时对照一次,以保证精确。最后,由发射机将每 半小时一周期的信号发射出去,中央电视台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依据标准时间标准频率校对自己的工作钟,然后通过电波和屏幕将 “北京时间 ”送到千家万户。 目前,我国用原 子钟保持的时间精确度为 30 万年到 100 万年,误差小于 1 秒,在国际上排名前列。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讲,每天所接触、熟知和应用的时间只是时、分、秒。然而 ,对于现代高科技来说,对于时间的要求就苛刻得多。不仅要求时间的精确度分秒不差,更要毫秒、微秒不差。如远程导弹的发射、入轨和落点的控制,各类航天器的发射、星载仪器的开和关,动力装置的点火和关闭等,都要提供准确的时 间 。所以, “时间 ”不仅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科技发展的水平,也体现了一个国家的自强和自尊。在高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 ,“时间 ”成了高科技成果的关键 “部件 ”。 二十多年来,授时中心先后完成了发射运载火箭、发射回收卫星、发射 “澳星 ”和 “亚星 ”、核潜艇水下发射等数百次重大任务的配合保障工作,时间都精确到了千分之一,万分之一,甚至亿万分之一秒,充分显示了 “时间 ”在我国现代高科技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目前,授时中心的工作者们一年 365 天始终都处于分秒必争的紧张忙碌之中,每一项高科技 成果的取得,都凝聚着他们的无数汗滴。 18. 结合第 段内容,用简练的语言概括 “北京时间 ”是如何发出的。( 3 分) 19. 结合第 段 内容说说画线句中 “高科技成果 ”对 “关键 部件 ”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2 分) 20. 文章第 段所列举的数字说明了什么?( 2 分) 五、阅读善良的心,完成 21-23 题(共 13 分) 善良的心(王建兰) 开春,他把自己像种子一样随意撒在一个海参养殖场。多次求职碰壁,无奈只能像现在这样以一个民工的身份被雇用。尽管他的专业就是海水养殖,可是一个三流大学的毕业生,谁能相信他,敢把动辄百万元的海参养殖池交给他? 秋天,突然接到了母亲因脑出血要做开颅手术的电话,他惊得魂飞魄散。独自把他和弟弟抚养成人 ,又殚精竭虑供养他上大学的母亲,是他生命的全部。他忐忑不安地站在老板面前,卑微得像根草。他想支走半年的工钱,又嗫嚅着,乞求老板能借给他几千元钱,只要能救母亲的命,他自当竭尽全力为老板打工抵债。 出乎意料,老板似乎没有半点迟疑,为他筹措了一万元钱。他怀揣着这份温暖,一刻也不敢停留,甚至没有留下任何凭据。临上火车,他对驱车来送他的老板递上欠条,不料被老板挡了回来:一百个欠条和誓言也抵不过一颗善良的心。他听了,心动如潮。他把那张欠条藏在贴身 的内衣中,同时收藏起的还有一份感动和厚重的情谊。 半年过去了, 再也没见到他的踪影。年终工友们领工资时有人提起了他,言语里除了对他的不屑,更多的是对老板过分善良的感喟。直到这时,老板才恍然想起,他的确是好长时间没有一个电话了。 年关逼近,打工的人还在回家的途中,不料这时候他回来了,带着成年的弟弟,背着半身不遂的母亲。他告诉老板,母亲的病刚稳定,知道现在这里正是缺人手的时候,就急急地赶来。他一家人执意要住在海边 的一所简陋的屋子里,说晚上可以顺便守棚看护,多双眼睛,会少些不必要的损失。 就在这一年的元宵节,当人们还沉浸在欢庆的气氛中的时候,四十年一遇的 风暴潮轻而易举地把养殖户多年经营的梦想和希望打得支离破碎。天刚放亮,一宿未眠的老板踏着厚厚的大雪跌跌撞撞赶往场里去,对于海中围堰的养参大池,老板不抱什么幻想,只奢望着老天能留给他一线生机,保住海岸边的育苗大棚。大棚里有越冬的参苗,倘若大棚被风吹走,参苗将全部被冻死。 蓦地,老板在一片歪七竖八的大棚周围,看到一个还倔强地站立的大棚,仔细辨认,那分明就是自己的大棚啊。他狂奔过去,近看才明白:不是老天保佑他,而是人在助他。加固在大棚上的一道道绳索,堆放在周围的一袋袋沙包,都是那兄弟俩所为。那价值几十万的财产,硬是被兄弟俩舍命保护下来了。他想象不出那兄弟俩在暴风雪中干了多长时间,更不敢想那样恶劣的气候,即使出再多的钱,又有谁会不惜冒着塌棚的危险来守候加固? 老板急于找到那兄弟俩。劫后的海滩,一片狼藉。许多人在奔跑着,整篮子地捡拾被浪卷上来的海参。想到那兄弟俩近水楼台会拾到许多海参,也算是对他们冒死守住大棚的一种补偿吧,老板心里稍感宽慰。转身走进大棚,老板惊住了,那兄弟俩正在棚里为苗池换水。“怎么不去捡海参?别人都捡发了。 ” 他说: “池里盐度太低,并且缺氧,不赶紧换水,参苗会大批死亡,损失 的就不是捡几千元海参的价钱了!对了,最好赶紧投放一些光合细 菌 ”老板诧异地看着他:一个民工能说出这些专业术语来?他不好意思地笑了,说自己学的就是这个专业。 在那场风暴潮中幸存的育苗大棚成了老板最骄傲的资本和财富。老板逢人便夸他的仁义和忠厚,称他是少见的好人,是难得的人才。那棚里的参苗成了抢手货,早已被高价预订一空。还有养殖户打他的主意,悄悄地 “递高价 ”想挖老板的墙脚,却被他断然拒绝了。他说,不是自 己 有多么高尚,只不过是 “人心换人心,黄土变成金 ”啊。 这是个真事,老板是我哥,每遇别人有求 之事,哥总是倾力相助,还现身说法告诫我要与人为善,他说: “做生意,有投入不一定会有回报,唯有善举和爱,可以循环,无论投入多少,冥冥之中总会有回报,要么是平安如意,要么是逢凶化吉。即便没有奇迹出现,也会收获快乐,得到愉悦和心安。 ”来源 :学 &科 &网 Z&X&X&K (选自青年文摘 2007 年 8 月,有改动) 21. 本文既写了一个年轻大学生在工作之初经历的几件事,也写了他当时的心理。阅读第 至 段,填写下面的表格。( 4 分) 时间 事件 心理 春天 多次求职碰壁,以民工身份被雇用 秋天 感动 来源 :Zx x k .Co m 逼近年关 带着母 亲 和弟 弟 返回养殖场 元宵节 感恩 22. 阅读第 段,揣摩老板 “宽慰 ”和 “惊住 ”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2 分) 宽慰: 惊住: 23. 结合全文,从老板和大学生两方面谈谈你对文章题目的理解,以及本文带给你的启示。(限 150 字以内)( 7 分) 第三卷 写作(共 40 分) 六、作文 24. 请以 “我发现了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 要求: 请在横线上填入恰当词语。 内容具体,立意明确,态度积极,情感健康。 书写端正,字数不少于 600。 【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12,每题 2 分) 1-5 DACCA 6-10 BACAD 11-12 BC 二、填空(每空 1 分,共 8 分) 答案略 三、文言阅读(共 8 分) 答案略 四、揭开 “北京时间 ”的奥秘(共 7 分) 18. 答案要点:对原子钟的数据进行比较、计算,报知国际时间计量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