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专业论文)国内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转型问题研究以w行青岛市分行为例.pdf_第1页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国内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转型问题研究以w行青岛市分行为例.pdf_第2页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国内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转型问题研究以w行青岛市分行为例.pdf_第3页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国内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转型问题研究以w行青岛市分行为例.pdf_第4页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国内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转型问题研究以w行青岛市分行为例.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内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转型问题研究-以 w 行青岛市分行为例 2 国内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转型问题研究国内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转型问题研究 - -以以 w w 行青岛市分行为例行青岛市分行为例 学位论文答辩日期: 指导教师签字: 答辩委员会成员签字: 国内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转型问题研究-以 w 行青岛市分行为例 3 独独 创创 声声 明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 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 他 人 已 经 发 表 或 撰 写 过 的 研 究 成 果 , 也 不 包 含 未 获 得 (注:如没有其他需要特别声明的,本栏可空)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使 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 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并同意以下 事项: 1、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 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2、学校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 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同时授权清华大学“中 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用于出版和编入 cnki中国知识资源总库 , 授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将本学位论文收录到 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字: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国内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转型问题研究-以 w 行青岛市分行为例 4 国内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转型问题研究 -以 w 行青岛市分行为例 摘 要 随着人民币利率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国资本市场的日益发展,以及金融监 管部门对于银行业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 我国商业银行以利差收入为主要利润来 源的传统经营模式,在新的金融环境下遭受到了巨大的挑战。为了能够更好地应 对新的形势与挑战,有效得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进而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经 营效益与核心竞争力, 我国不少商业银行开始将发展投行业务作为了一项重要的 战略选择。 西方国家的商业银行, 由于其介入资本市场较早, 成功的实现了综合化经营, 因此, 其中间业务的发展远远领先于我们国家的商业银行,其成功的经验对我国 的商业银行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然而,考虑到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在风险管理、 业务创新能力、政策监管环境、以及经营管理水平和专业人才储备等方面与西方 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的差距,要想更好得实现中间业务与信贷业务的有效互动发 展, 实现协同效应的最大化,我国商业银行仍需要根据我国的自身国情探寻出属 于自己的发展道路,而这也正是本文要研究的问题。 本文通过国内外著名经济学家和著名学者的相关文献对中间业务在我国商 业银行的发展进行了论述, 并且对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转型的相关发展历程 进行了阐述, 最后归纳出国外商业银行在发展中间业务收入时的成功经验对我国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启示,以及我国商业银行在发展和转型中遇到的问题。 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选择了五大国有银行之一的 w 银行青岛市分行作为 案例研究对象,通过理论推演结合具体案例分析的方式,深入研究了青岛市 w 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现状,优劣势,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提 出了明确战略地位,厘清发展思路;突出差异经营,把握发展节奏;加强产品创 新,注入发展活力;健全管理机制,夯实发展基础;加强支持保障,提高发展质 量等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措施等更具体建议及措施, 以期对国内商业银行中间业务 转型路径的选择和建设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商业银行 中间业务 混业经营 国内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转型问题研究-以 w 行青岛市分行为例 5 the research on transformation of intermediary business of commercial bank in china -in the case of qingdao branch of bank w abstract with the reforms of the rmb interest rate going further, chinas capital market development, and financial supervision department for banking supervision strength increasing, the traditional business model of china commercial banks, which earn profits mainly from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rates of deposit and credit, is suffering a huge challenge in the new financial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cope with the new situation and challenges, effectively achieve economies of scale and scope, and further improve their performance and core competitiveness, some commercial banks of our country take developing intermediary business as a vital strategic choice. it is significant for us to learn that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developing intermediary business in western countries, which go into capital markets much earlier than us. however, considering the gap between our country commercial banks and the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ies in level in the risk management, business innovation ability, policy regulatory environment, and professional talent reserve, provided that we want achieve development of intermediary business and credit business effective interaction, realizing the maximization of synergy effect,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still need to find our own development path according to chinas own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this is also the problems that this paper will focus on.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literatures of related theories at first, and then summed up the problems and restriction factors that commercial banks faced in investment banking through the history evolution and current situation analysis of commercial banks at home and abroad. on the basis of the former study, this paper chose w bank which is one of the four major state-owned banks as case study object, deeply research the statu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present problems of the development intermediary business of w bank in shandong through the theoretical inference with specific cases analysis way. on the basis of thi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four specific suggestions and measures such as promoting department organization level, strengthening strategic significance of the intermediary business were, hoping to play a certain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path construction for the 国内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转型问题研究-以 w 行青岛市分行为例 6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commercial banks. keywords: commercial bank intermediary business mixed operation 国内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转型问题研究-以 w 行青岛市分行为例 7 目 录 1 1 绪论绪论 . 1 1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 1.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 1 1.1.2 论文的研究意义 . 2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3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3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4 1.3 研究方法. 5 1.4 研究思路及框架 . 6 1.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9 1.5.1 论文的创新 . 9 1.5.2 论文的不足 . 9 2 2 理论综述理论综述 . 9 9 2.1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概述 . 9 2.1.1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概念 . 10 2.1.2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品种及分类 . 11 2.1.3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特征 . 13 2.2 商业银行开展中间业务的理论基础 . 14 2.2.1 功能金融理论 . 14 2.2.2 范围经济理论 . 15 2.2.3 金融创新理论 . 16 3 3 国内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转型的演变与现状国内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转型的演变与现状 . 1616 3.1 国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转型的演变历程 . 16 3.2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概况. 18 3.2.1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变迁 . 18 3.2.2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现状 . 19 3.3 西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启示 . 21 4 w4 w 银行青岛市分行发展中间业务转型的实践及问题分析银行青岛市分行发展中间业务转型的实践及问题分析 . 2222 4.1w 银行青岛市分行中间业务的发展及现状 . 22 4.1.1 w 银行青岛市分行基本概况 . 22 国内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转型问题研究-以 w 行青岛市分行为例 8 4.1.2w 银行青岛市分行中间业务现状 . 23 4.2w 银行青岛市分行推动中间业务转型的优劣势分析 . 26 4.2.1 w 银行青岛市分行推动中间业务转型的优势分析 . 26 4.2.2 w 银行青岛市分行推动中间业务转型的劣势分析 . 27 4.3w 银行青岛市分行中间业务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28 4.3.1 中间业务的战略位置不明显,对中间业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 28 4.3.2 中间业务的产品种类单一,收入结构不合理,持续发展能力不足 . 29 4.3.3 中间业务的高端人才缺失、信息技术落后 . 31 4.4.4 中间业务尚未形成科学有效的定价机制,定价体系无序 . 32 5 5 促进促进 w w 行青岛市分行中间业务业务转型的建议行青岛市分行中间业务业务转型的建议 . 3232 5.1 明确中间业务的战略地位,厘清中间业务的发展思路 . 32 5.2 突出中间业务的差异经营,把握中间业务的发展节奏 . 33 5.3 加强中间业务的产品创新,优化中间业务的收入结构 . 34 5.4 健全中间业务的管理机制,夯实中间业务的发展基础 . 35 5.5 加强中间业务的支持保障,提高中间业务的发展质量 . 35 5.6 加强中间业务的风险管控,减低中间业务的业务风险 . 36 6 6 结论与展望结论与展望 . 3737 6.1 总结 . 37 6.2 展望 . 37 致致 谢谢 . 4242 国内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转型问题研究-以 w 行青岛市分行为例 1 1 绪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我国的经济发展近几十年来一直处于高速增长时期, 但是伴随着我国经济总 量的不断扩大,经济的发展速度也有所减缓,如何解决我国经济减缓的问题,已 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在现如今的时代背景下,经济形态的改革与发展 越来越多的开始依赖于金融领域的变革与转型。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来说,尽管目 前从资产总量、盈利水平等指标来看,国内银行业已具一定国际影响力,但包括 国内很多大型国有银行在内的我国商业银行却依然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 收入结 构不合理、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产品创新能力差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商业银 行的发展之路。 从 21 世纪初,随着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大幕的拉开,我国商业银行掀 起了经营体制改革、财务结构优化的一系列变革高潮,不少银行都开始通过财务 重组、重建现代化的公司治理机制、引进境内外战略投资者等手段,向国际化的 大型商业银行的目标靠拢, 资产水平以及核心竞争力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快速提 升。 而在这一过程中,我国商业银行也逐步发现了自身与西方发达国家银行之间 的差距,尤其是在以存贷差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传统经营模式,不断的因人民币利 率进一步市场化以及资本市场快速发展的金融环境下, 不少国内商业银行已经意 识到主动实施经营结构和增长模式的转型, 以及收益结构的调整的重要性, 目前, 国有商业银行逐步已经将中间业务收入作为自身利润增长的主要方向。 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还远没有摆脱对于传统信贷业 务的依赖,目前不仅存贷款业务依然占据整体收入的半壁江山,现有的中间业务 品种也存在着信贷业务依附性强、经营品种少、服务手段落后、产品创新能力差 等诸多问题,与西方现金银行如花旗、摩根大通等银行中间业务产品线丰富、中 间业务收入已占据总收入 80%以上份额的比重等现状相去甚远。进入 2012 年, 受国际大环境的影响,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收入增速出现了明显的下滑,甚至有 的个别的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相比以前还出现下降。与银监会在 2007 年提 出的在 5-10 年内我国中间业务收入要接近发达国家得水平,占到商业银行整体 国内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转型问题研究-以 w 行青岛市分行为例 2 收入的 40%-50%的目标似乎遥不可及。 1.1.2 论文的研究意义 从 2012 年上半年我国上市银行披露的中期业绩的情况来看,虽然五大国有 银行的净利润率的增长率依然保持着 14.6%的高增长,但相较于往年近 40%的增 长率来说,已是疲态尽显。此外,从盈利结构来看,占据主导地位的仍然是以利 差收入为主的传统信贷业务,原本被寄予厚望的中间业务收入,在金融监管进一 步加强,金融环境进一步规范化的背景下,增速甚至落后于传统信贷业务,部分 银行由于之前中间业务收入过于依赖某种产品, 在监管环境和政策环境出现变化 的形势下,中间业务收入甚至出现了负增长的态势,整个银行业中间业务结构的 调整及优化迫在眉睫。 本文选取作为五大国有银行之一的 w 银行的青岛分行作为研究对象,w 银行 作为新中国成立的最早的商业银行之一, 同时也是改革开放以后最早恢复运营的 国家专业银行之一。w 银行作为我国主要的综合性金融服务提供商,一直担负着 “献身建设、共享成就、服务社会、繁荣国家”的社会理念,在实现自身发展目 标的同时,也担负着为社会发展、国家繁荣服务的重要历史使命。w 银行于 2005 年 10 月在香港成功上市,成为首家上市的国有银行,上市后,w 银行迈入了高 速发展的轨道,其资产总量和质量都得到了快速的提高,利润和利润率都得到了 显著改善,2012 年上半年利润达到 1064 亿元,资产总规模已超过 13 万亿元, 成为全球最大银行之一。2012 年,w 银行在美国财富排名由 2011 年的第 108 位上升至第 77 位,是上市以来的最好成绩,该行稳健的经营再次得到了国际权 威机构的认定。在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的同时,w 银行也处在了一个重要的发展 转折期。作为最早一个上市的国有商业银行,w 银行如何能够在日益激烈的国内 外竞争环境下,通过快速发展中间业务,促进业务转型,进而不断提升其国际影 响力和竞争力,值得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笔者有着多年在 w 银行青岛分行工作的经历, 先后服务于 w 行青岛分行多个 职能部门,对该行目前的运营状况有一定的了解。因此笔者意欲结合过去的实践 经验, 从理论联系实际的角度出发,探讨我国商业银行开展中间业务存在的相关 问题,在学习其他学者之研究成果、并汇总自身工作经历的基础上,尝试能够系 国内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转型问题研究-以 w 行青岛市分行为例 3 统性对于如何优化 w 银行青岛分行中间业务收入结构的发展路径, 优化传统资产 负债类业务和中间业务发展的合理比例, 加强中间业务收入在整个银行综合收益 中的风险控制问题,提出笔者自己有建设性的意见。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2.1 国内文献综述 中间业务收入的重要性已被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注意到,因其具有别的业 务所缺少的高收益、低风险和少资本占用等优势。如何能够有效地推动商业银行 中间业务的发展也开始吸引了不少国内学者的关注, 现将目前国内学术界的一些 研究成果总结如下: 由于目前国内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 国内学者的相关研 究还是集中于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转型的动力分析和如何实现转型的路径上。 在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转型的动力分析方面,主要有以下学说:综合因素说、利率 分析说、资本约束说等。郑振东(2001)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情 况, 认为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存在着低收入水平和恶性竞争的情况。由于客户较 少的关心道德风险,主要关心的是收益的高低,从而造成了流动性风险较大的银 行通过较低的中间业务收入来获取银行存款,最终造成了中间业务收入的低水 平。在资本约束、金融脱媒和利率市场化等新的条件下,商业银行必须考虑风险 资本和股东价值最大化等进行转型56。陆磊(2007)认为,由于我国没有实现利 率自由化,过高的存贷利差使得银行依赖保护性政策便可以获得高额利润,没有 真正的动力去发展中间业务,这也构成了银行盈利模式停滞的陷阱。随着经济发 展、社会进步,人们对金融产品需求的变动成为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动力所在, 而利率放开,利差收窄是金融创新的外部压力。雷立钧(2007)认为,我国商业银 行应该树立资本约束的理念,并在此前提下积极创新业务发展模式,除了传统的 公司业务,更要重视发展中间业务和个人业务,拓展业务领域,丰富金融产品, 实现各领域的均衡发展。 在国有商业银行的转型路径方面,姜烨(2007)从国有商业银行体制变迁的 历程方面提出了应突破传统的机构视角, 从商业银行的功能视角去看待金融体系 的结构性变化, 以培养其金融功能为导向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改革。 徐志宏(2006) 国内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转型问题研究-以 w 行青岛市分行为例 4 分析了转型的终极目标,他认为商业银行不应该仅仅作为借贷双方的融资中介, 不是简单的媒介,而是应该转型为一个真正的市场参与者,通过金融创新、产品 创新、服务创新,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人力优势、信息优势,为客户创造真正 的价值。薛宏键分析了中间业务在美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结合我国的实际情 况, 提出建立有效的领导机制、形成梯次发展能力和科学的创新三个方面去推动 我国商业银行的快速发展。郑荣年(2006)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所 面临的内外部环境进行了分析, 创造性地提出了将国有银行和市场相结合的整体 战略,并采取了劣势机会战略,加强了中间业务的产品开发、市场渗透,人才竞 争、流程再造和机构整合。 还有部分学者如韩玲(2005)、 许崇正(2007)等将目光聚焦于我国商业银行特 别是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问题。 他们认为目前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 发展中普遍存在外部监管限制较多, 各行缺乏专业的人才以及市场营销能力不足 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不同程度地限制了国内银行在短期内无法实现跨域式发展, 无法快速实现赶超国外先进银行的战略目标。针对存在的问题,他们各自都提出 了应对策略与建议,主要有加强中间业务组织与领导、建立中间业务产品开发与 创新机制、培养专业人才队伍以及重视中间业务风险防范等。 1.2.2 国外文献综述 对于商业银行开展中间业务这一问题的研究, 由于国外的混业经营时期相对 较长,凭借着更为丰富的样本和现实案例,其理论也较为成熟、比较系统。 关于中间业务产生的推动因素研究,benveniste &berger(1987)最先提出了 风险分担假说, 他们认为由于商业银行的监管机构不允许银行发行表内具有优先 权的储蓄证券,中间业务就提供了这样一种方式,它使得商业银行债务的持有者 获得了一系列的追索权,这就在某些情况下改善了商业银行的风险分担机制。 pennacchi(1998)的著名理论,规避“监管税收效应”理论认为,受存款市场竞 争的日益激烈和现金储备代价较高的影响,中间业务成为替代银行直接信用工 具, 其使银行在提供融资时可以付出更少的成本,从而使银行可以减少因持有无 利息收入和低利息收入的现金储备对银行自身利益所造成的损失; 而且出于风险 管理考虑,监管部门对贷款损失准备、资本充足率等有很高要求,这些都造成了 国内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转型问题研究-以 w 行青岛市分行为例 5 传统业务的比较劣势,促进了中间业务的快速发展。 另一方面, 很多学者还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从规模经济的角度进行了 大量实地考证和研究。关于银行的规模是否会超过其效率最优的规模,从而导致 规模不经济这一问题,美国学者 julapa jagtiani、alii nathan 和 gordon sick(1995)通过利用美国在 20 世纪 80-90 年代的一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 中间业务对商业银行的最优规模几乎没有影响或影响甚微,也就是说,商业银行 发展中间业务不存在规模经济约束, 原因可能是固定比例的资本充足率标准限制 了银行传统业务的发展,但却鼓励了中间业务的创新和发展。银行资产与负债业 务的延伸是中间业务的主要构成部分,银行通过这两种方式向客户提供全面的, 差异化的综合金融服务,而这样做并没有导致范围经济效应的产生。在中间业务 发展对于商业银行生产率水平方面的影响。美国著名学者 rogers(1998)分析 了美国各大商业银行成本、收益和利润率之间的关系时,发现了当整体分析模型 将中间业务排除在外时,得出的结果与未排除中间业务时的结果相差甚远,其结 果是商业银行的效率明显降低了。rime 和 stiroh(2003)通过研究发现,如果 不考虑中间业务活动的话会严重降低商业银行的利润率。此外,tortosa-ausina (2003)则在考察了二十多家西班牙商业银行的成本效率后发现,在考虑了中间 业务活动产生的作用后,这二十多家商业银行的平均效率有了明显的大幅提升。 barbara&claudia 在 2005 年通过对德国、意大利、法国等多个欧洲国家的数十 家商业银行为研究样本,分析了中间业务对这些银行的效率的变化影响,最终也 发现,如果不考虑中间业务的话,将会导致对银行产出效率的评估出现偏差,相 反的则会导致评估的银行产出效率增加。 综上所述,在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转型的研究中,国内外的学者研究的重点主要 集中在推动转型的影响因素以及转型收益的实证研究上, 而对于商业银行中间业 务转型的发展路径选择以及转型所导致的风险研究较少, 而这也正是本文研究的 重点。 1.3 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国际比较、个案研究等科学规范的研究方法, 以范围经济等相关理论为基础, 以国内外目前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转型的现状为出 发点,以 w 银行中间业务转型的现实情况为研究对象,理论联系实际,对 w 银行 国内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转型问题研究-以 w 行青岛市分行为例 6 中间业务转型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加以分析, 并对其优化中间业务转型路径的环境 建设等问题进行探讨并给出建议。主要研究方法如下: 1、文献研究法。通过搜集和整理范围经济理论、投资组合理论、交易成本 等相关理论,并加以综述,从而为整篇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2、访谈调查法:在论文写作过程中,笔者对 w 银行青岛分行从事中间业务 的高中层管理人员和基层员工进行了实地访谈,获得了第一手资料,为论文的完 成奠定了基础。 3、比较研究法:在研究上借鉴国内外其他金融机构关于中间业务转型以及 中间业务收入结构优化的经验,通过与青岛市同业银行之间进行比较分析,得出 w 银行青岛分行较为适用的方式方法。 1.4研究思路及框架 本文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结合 w 银行青岛分行目前的现状,通 过分析国内外商业银行在中间业务发展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从而对我国商业银 行中间业务发展的现状和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相关问题的解读和剖 析,对现有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并在后文中提出优化及整改措施。论文 主要思路如下: 第一部分为绪论。对论文的研究背景、意义、思路和方法进行了简要介绍。 第二部分为国内外著名学者和专家的文献综述。首先,分析了中间业务的概 念和品种,阐述了中间业务的分类和特征;其次,总结了功能范围经济理论、功 能金融理论和和金融创新理论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基础理论。最后,将国 内外学者目前就商业银行进行中间业务转型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 第三部分为国内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转型演变与现状的概括。 本文通过研究 国内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历史, 分析国内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转型后的发 展情况,从而总结出国外商业银行可借鉴的发展中间业务收入的经验,归纳出我 国商业银行如何借鉴国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转型的成功经验。 第四部分为 w 银行青岛市分行中间业务转型的实践及问题分析。本文选取 w 银行青岛市分行作为研究主体的案例样本, 首先简述了青岛市 w 银行发展中间业 务的历史和现状,之后通过有针对性地剖析,对该行进行中间业务转型存在的优 劣势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最后就 w 银行青岛市分行在发展投行业务过程中遇到的 国内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转型问题研究-以 w 行青岛市分行为例 7 战略位置不明显、产品品种单一、专业人才缺失等问题进行了总结。 第五部分是 w 银行青岛市分行如何有效加快中间业务转型的一些措施与建 议。 本文分析了国外商业银行成功进行中间业务转型的经验, 阐述了我国国内商 业银行中间业务转型的现状,针对青岛市 w 银行在推进中间业务转型的过程中, 面临的制约因素和遇到的具体问题,本文提出了明确中间业务的战略地位,厘清 中间业务的发展思路;突出中间业务的差异经营,把握中间业务的发展节奏;加 强中间业务的产品创新,注入中间业务的发展活力;健全中间业务的管理机制, 夯实中间业务的发展基础;加强中间业务的支持保障,提高中间业务的发展质量 等等切实可行的建议与措施。 第六部分为结论与展望,对本人所持观点进行了总结,在总结的基础上对研 究的主要问题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国内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转型问题研究-以 w 行青岛市分行为例 8 全文的具体结构如图 1.1 所示: 图图1.1 1.1 论文结构图论文结构图 绪论 中间业务概念、品种、特征 国内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分析 w 银行青岛市分行分行发展中间业务的实践及现 w 银行中间业务转型的建 战略地位 产品创新 管理机制 支持保障 结论与展望 国内外文献综述 功能金融理论 范围经济理论 金融创新理论 w 银行中间业务现 优劣势分析 存在的问题和障碍 差异经营 风险管控 国内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转型问题研究-以 w 行青岛市分行为例 9 1.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5.1 论文的创新 目前国外很多学者已经开始关注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结构调整对于提高银行 盈利水平以及提升商业银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作用, 并针对中介业务调整的动因 以及手段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取得了阶段性的研究成果。然而,如何能够有 效地调整中间业务的收入结构,进而提升中间业务对于商业银行发展的贡献度, 因此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还较少涉及。 本文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以对以往学术研究的结论为基础,以对 w 银行青岛分行的现实案例分析为手段,希望通过对理财产品、财务顾问等先进的 投行产品的市场分析, 再借助国外先进银行中进行中间业务收入结构调整的经验 启示, 进而对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结构优化提出有针对性得提出优化转 型的具体建议。 1.5.2 论文的不足 本文对国内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和转型做了一系列的分析, 以 w 银行 青岛市分行为主要案例对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和转型进行了解析, 在分 析和比较的基础上得出了相关的策略和建议,但由于笔者自身的时间和能力所 限, 尚不能总结国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方面的相关数据,以及无法获得我国其他 的商业银行的更深层次的中间业务收入的具体数据进行分析, 更无法获得我国其 他商业银行最新的一期财务数据进行具体的分析。 虽然 w 银行青岛分行是我国最 早成立的银行之一,规模和历史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是,样本数量的不足, 必然限制了本文对研究无法进行更深入、更有效的研究分析,导致了得出的结论 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和局限性。 2 理论综述 2.1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概述 国内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转型问题研究-以 w 行青岛市分行为例 10 2.1.1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概念 关于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定义是指商业银行代理客户办理收款、 付款和其他 委托事项而收取手续费的义务,是银行不占用自身资金并以中间人的身份,利用 银行本身的网点优势、网络技术优势、信用优势和人才等优势,为客户提供各项 金融服务并收取手续费的义务。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广义上讲“是指不构成商业银 行的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 。狭义的中间业务是商 业银行作为中间机构,企业客户向商业银行提出委托要求,并向商业银行提供一 定费用的业务,银行本身不承担任何风险。 在西方的金融理论研究中, 学者们对中间业务的定义界定为商业银行在资产 业务和负债业务的基础上,不动用或少动用自身资金,依托资金、技术、机构、 信誉、 信息和人才等方面特殊的功能与优势,以中间人或代理人的身份为客户办 理各种委托事项、提供各类金融服务并从中收取手续费或佣金的业务。中间业务 的英文释义是 intermediary business,指居间的、中介的或代理的业务,商业 银行的中间业务有时候也被称为“中介业务”或者“代理业务” 。在西方国家, 由于中间业务主要是以提供金融服务,收取手续费为主,故又称其为“服务收费 业务” 。 国外关于中间业务的相关阐述最早起源于巴塞尔协议,该协议将银行业 务定义为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和表外业务 (off balance sheet activities, obsa)。表外业务是指银行从事的除资产负债业务以外的其他业务的总称,是银 行以自身的实力、信誉和营销渠道等为客户提供除资金借贷业务以外的服务,收 取手续费和佣金以提高盈利水平。 巴塞尔协议将表外业务分为广义表外业务和狭 义表外业务。广义表外业务指不在银行资产负债表中反映的所有金融服务类业 务,包括结算业务、代理业务、信托业务、租赁业务、银行卡业务、咨询业务等。 狭义表外业务是指不在资产负债表内反映,不涉及资产负债表内金额的变动,但 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为资产和负债业务的或有资产、或有负债的业务,包括担保 类、贷款承诺类和衍生金融工具类业务。 我国关于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定义来自于中国人民银行于 2001 年 7 月份发 布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 ,在该规定中人民银行明确界定:中间业务 是指商业银行代理客户办理收款、付款和其他委托事项而收取手续费的业务。是 银行不需动用自己的资金,依托业务、技术、机构、信誉和人才等优势,以中间 国内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转型问题研究-以 w 行青岛市分行为例 11 人的身份代理客户承办收付和其他委托事项, 提供各种金融服务并据以收取手续 费的业务。是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与负债,形成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业务, 并根据审批制度区分为适用审批制和适用备案制两种。 从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定义来看, 我国界定的中间业务与巴塞尔 协议界定的表外业务十分接近,事实上,从概念上看,表外业务与中间业务存在 一定的程度的交叉,相似性很高,但如果进一步细分可以发现,并非所有的表外 业务都属于中间业务。 表外业务相对来说更多的是站在会计核算的立场和角度来 进行划分,而中间业务则是从商业银行在办理具体业务时所处的地位来进行界 定,两者尽管具有很高的相似性,但业务范围划分的出发点有一定差别。根据以 上综述,本文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定义为:银行利用自身的资源、信息、技术、 品牌等优势,不运用或较少运用其资本,以中间人或代理人的身份替客户办理收 付、咨询、代理、担保和其他委托事项,提供各类金融服务并相应地收取部分酬 劳和费用的业务。 2.1.2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品种及分类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范围十分广泛,保函代理、信托、租赁、承诺、理财、银 行卡、债务融资工具、资产管理、财务顾问等多项产品,因此国内外对中间业务 的分类也有着不同的标准。 巴塞尔协议中曾规定,商业银行所经营的表外业务主要有三种类型,即担保 和或有负债,承诺,以及与利率或汇率有关的其他项目。具体划分如下: 担保和或有负债包括担保、信用证以及票据业务等;承诺可分为两类,一类 是不可撤销的承诺,即在何种情况下银行都必须履行事先承诺的义务,另一种是 可撤销的承诺,即在某些特别情况下,银行可以收回事先的承诺而不被追究法律 责任;与利率或汇率有关的项目指西方发达国家在上世纪 80 年代以后所发明的 与利率或汇率有关的金融工具,主要包括期货、期权、掉期、远期结售汇、远期 利率协议等工具。 我国对于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分类多少对于巴塞尔协议中关于表外业务的 分类有一定的参考。中国人民银行在 2002 年 4 月 22 日发布了关于落实商业 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 (银发【2002】89 号) ,在这个通知 国内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转型问题研究-以 w 行青岛市分行为例 12 的附件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参考分类及定义中列出了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