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论文)室内天线及漏缆辐射场分布的研究.pdf_第1页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论文)室内天线及漏缆辐射场分布的研究.pdf_第2页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论文)室内天线及漏缆辐射场分布的研究.pdf_第3页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论文)室内天线及漏缆辐射场分布的研究.pdf_第4页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论文)室内天线及漏缆辐射场分布的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论文)室内天线及漏缆辐射场分布的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对无线通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希望 能够随时随地地使用无线电来进行高质量的声音和数据传输,因而灵 活方便、质量可靠、并且能够适应复杂环境的无线通信系统成为今后 的发展趋势。这类系统不但能为终端用户提供便利,而且能极大地减 少新建建筑物内的线路安装,并能在现有建筑物内提供新的通信服务 而无需进行昂贵的、耗时的线路改建。室内无线通信系统中最重要的 技术之一就是有效的辐射和接收射频电波,并在有限功率下尽可能使 电波在建筑物内均匀传播。为此,我们需要设计节能、对环境电磁污 染小,同时又能提高通信质量的室内覆盖系统,而设计室内覆盖系统 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覆盏预测。针对这一课题,本文着重研究天 线和漏泄同轴电缆作为辐射源在室内环境下所产生的场分粕规律,并 探讨了一些有关予室内电波传播的问题,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研究室 内环境下的电波传播规律。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仓q 新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 1 运用射线追踪法研究室内天线的辐射场分布规律,天线的位置 及放置方式对辐射场分布的影响是我们研究的重点,同时计算 了窗与金属壁对室内场分布的影响,以及二次反射对场强预测 结果的影响。 2 漏缆作为一种常用的室内辐射源也是本文的研究对象之一,文 中分别计算了漏缆在9 0 0 m h z 和1 8 0 0 m h z 工作于单模和多模 状态下所产生的场分布,并与天线所产生的场分布进行了比 较。 3 利用传输矩阵法计算了任意角度入射的t e 波和t m 波对于砖 墙的透射系数,并初步探讨了几何绕射理论在室内场强预测中 的应用。 4 自行制作了4 5 7 m h z 和8 0 0 m h z 两付半波天线,与信号发生器 及接收机构成测试系统,实际测量了几种环境下室内场强分布 情况,并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 关键词:室内覆盖电波传播射线追踪法漏缆天线 a b s t r a c t w i t ht h ec o m i n go ft l l ei n f b n n a t i o ne r a ,t l l ee x p e c 协t i o nt o 、“r e l e s s c o m m u l l i c a t i o ni s h i 曲e r a n dh i 曲e lh i 曲q u a i i t yv o i c e 锄dd a t a t r a n s m i t t i n gv i ar a d i oa ta n yp l a c ea n da ta r i yt i m ei sd e s i r e d t h ew i r e l e s s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s y s t e m 、v i t hf l e x i b i l i 吼r e l i a b i l 时a i l da d 印t a b i l i t yt o c o m p l e xe n v i r o m e n ti so nd e v e l o p m e n t t h e s ek i n d so fs y s t e m sc a nn o t o n l yb r i n gc o n v e n i e n c et 0t h et e n n i n a lu s e r s ,b u tc a na l s or e d u c et h ec a b l e i n s t a l l a t i o ni nn e wb u i l d i n g s s i g n i n c a n t ly i tc a i la l s oo m rn e w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s e r v i c e si n e x i s t i n gb u i l d i n g sw i t h o u te x p e n s i v ea n d t i m e - c o n s u m i n gr e w i r j n g o n eo f t h em o s ti m p o r t a n tt e c h n o l o g i e so fi n d o o r w i r e l e s s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s y s t e mi st or a d i a t ea t l dr e c e i v er a d i o 、v a v e ,a 1 1 di o d i s t r i b u t et 1 1 e 、v a v ei n l ob u i l d i n g sa su n i f b r ma sp o s s i b l ew i t hl i r n i t e dp o w e r t h e r e f o r e ,t h ei n d o o rc o v e r a g es y s t e mw h i c hi se n e 唱y s a v e d ,h a sl e s s e l e c t r o m a g n e t i cp o l l u t i o n t o e n v i r o n m e n t , a n dc a l l i m p r o v e t h e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q u a l i t yn e e d st ob ed e s i g n e d a st h ep r e d i c t i o no ft h er a d i o c o v e r a g ei s 鲫i m p o n a n tp a r to ft h ew h o l ei n d o o rc o v e r a g es y s t e md e s i g n , t h e r e f o r e ,i nm i st h e s i s ,t h en e l dd i s t r i b u t i o no ft h ei n d o o ra n t e n n aa n d l e a l ( yc o a ) ( i a lc a b l ei ss t u d i e d ,s o m ep m b l e m sr e g a r d i 】1 9t h ei n d 0 0 rw a v e p m p a g a t i o na r ed i s c u s s e d t h ew o r l 【sa r ed o n e f r o mb o t l lr e s p e c t so f t h e o 叮 a n d e x p e r i m e n t t h em a i nw o r ka 1 1 dt h ec r e a t i v ep a r t so ft l l i s 血e s i sa r es u m m 撕z e da s f o i l o 、v i n g : 1 t h ef i e l dd i s t r i b u t i o nr a d i a t e db yi n d o o ra n t e r u l ai ss t u d i e du s i n g 1 r a y - 订a c i n gm e 血o d t h ee 矗l e c to ft h el o c a t i o na n do r i e n t a t i o no f a n t e n n ao nt h ef i e l dd i s t r i b u t i o ni se m p h a s i s a tt 1 1 es 锄et i m e , 也ei n n u e n c eo fw i n d o wa n dm e t a lw a l lo ni n d o o r6 e l d d i s t 曲u t l o ni sc a l c u l a t e d t h ee f f e c to f 也ed o u b l er e f l e c t e dr a y s o n 也ea c c u r a c yi sa n a l y z e d 2 a sac o m m o n - u s e di n d o o rr a d i a t o r l e a k yc o a ) ( i a lc a b l ei so n eo f t 1 1 er a d i a t i n gs o u r c e su s e di nt 1 1 i st h c s i s t h e 蹦dc o v e r a g e so f l e a l ( yc o a ) i a lc a b l e 、r k i n ga tm o n oa n dm u l t i m o d ea i l da t 舶q u e n c i e so f9 0 0 m h za f l dl8 0 0 m h za r es t u d i e dr e s p e c t i v e l y t h er e s u l t sa r ec o m p a r e dw i mt l l a to f a n t e n n a 3 t h et r a n s m i s s i o nc o e 佑c i e n to fac o n c r e t ew a j li sc a l c u l a t e d w h e nt h et ea n dt ma r ei n c i d e n ti nr a n d o ma n g i er e s p e c t i v e l y t h ea p p l i c a l i o no ft h eg e o m e t d ,d i 册a c t j o nt h e o r yj nt h e p r e d i c t i o no fi n d o o rn e l dc o v e r a g ei sd i s c u s s e d 4 t 、v os e t so fd i p o l ea n t e n n a sw o r k i n ga tt h e f i e q u e n c i e so f 4 5 7 m h za t l d8 0 0 m h za r cm a d e ,a n da r ec o 【1 i l e c t e dt 0t h es i g n a l g e n e r a t o ra j l dr e c e i v e rr e s p e c t i v e l y w h i c hf o r mt h et e s ts y s t e m f i e l dc o v e r a g e su n d e rs o m ei n d 0 0 re n v i r o n m e n t sa r em e a s u r e d a 1 1 dt h er e s u l t sa r ec o m p a r e d 、v i mt l l et h e o r e t i c a lo n e s k e y w o r d s :i n d o o rc o v e r a g e ,w a v ep r o p a g a i i o n r a y n 置c i n gm e t h o d ,l e a l ( y c o a x i a lc a b l e a 士1 t e 皿a i v 宣内天线及漏缆辐射场分布的研究 第一章前言 避第来,蘧着瓣援的透多纛经济懿飞速笈鼹,移动逶傣已经藏蠢 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移动用户癸求随时随地进行高质 量的数掇传输。特别是随着移动通信的普及,移动月户在黧内使用手 梳酶穰会蠢益增藤,遥韬要求撬铰更好靛室肉移动逶信环浚,歪是在 这种背精之下室内覆盏系统产生了。 。l 憋渡在室蠢传籀孛存在的闰题 移动通信网络奇勺舰模日益扩大,我国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乎移动通 售熬鄹终建设,戳滚跫惩户霹移貔逶售薅号覆燕麓要求。移动逶售熬 网络覆盏按照区域的范围可以分为巨蜂窝、宏蜂窝、微蜂窝投微微蜂 窝,其中的微微蜂窝即包含室内覆缢。室外宏蜂窝基站密度大量增加。 基基零 毅裂7 麦缝覆蘧,霹络矮嫩毽逢一步褥翻改饕霸褥麓,毽羁终 的室内覆盖还存在一定的问题f 1 6 拍3 4 l : 1 搿中心高楼大厦林林总总,她下结构如地铁、地下室、地下车库 等大量涌现,诵筋混凝豹缩构霹予无线瞧渡静疆鞘帮啜竣律焉 非常明显,这使得室内信号大幅度衰落撼缀出现盲区: 2 。 建筑豹塞爱窒阕极易存在天线频率于挠,警规弱时臻铰副足令基 站的功率相近的信号,出现磐乓效应,容易掉话,通话质量差甚 至不能通话; 3 。 兹撬臻、车麓、蔫鲎中心、大羹公寓、会议中心等遗嚣,壹子移 第1 页 j b 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动毫落傻雳塞凄过丈,焉部露终容耋不满麓麓户露袋,炙线信 道发生拥塞现象。 由予以上这些闯题约存在,使室内覆盖系统靛建设成为网络建设 翡当务之惫。室内覆羲麓针对室内瘸户群、用于潋落建筑裙肉移动逶 信环境的一种成功的方聚,也叫室内解决方案。目前最有效的方法就 是建设室内分布系统,姆基站豹信号通过无线或鸯线方式直接弓 入到 室内,再通过小型天线将信号发送剽嚣要覆盖的每一个医域,获两达 到消除室内覆盖盲区,抑制干扰的目的,为室内移动通信用户提供稳 定、可纛的信号供其使髑,馒瑁户农囊内也能享受怒凄量豹个人通信 服务。 1 。2 室内电波传播的解决方案室内覆盖系统胆4 】 ( 1 ) 微蜂崮形式的室内攫盖系统 对于话务集中、容掇要求赢的大型展览中心和磷业中心,知弼将 信号最大隈发、最稳勾堍分布蜀室内簿个逮方,楚疆络往豫所要考 虑的关键,由此应运而嫩的室内覆虢系统称为室内微蜂窝覆盏系统, 即戳室内微蜂窝系统作为室内覆盖系绫信号源豹霄线接入方式,如图 l - l 所示。缆徽蜂窝在赛肉使用时,受建筑耪结鞫的影响,使其稷盖受 到很大限制,因此天线类型的选择、,乏线安装位鬻的选择以及功率分 靛系统的设诗将是工 擘的重点。同时,嚣要进行频率魏划,需凝增建 传输系统,酗络优诬工佟藿大。由予这种形式鹤螯内覆盖系统猩建设 和设计上都需要较大的投入,因此事先一定要做好话务预测,以避免 建设靛喜爨瞧。另外,这秘影式豹室内覆盖系统凌设诗姥要避免傣号 第2 贸 室内天线及漏缆辐射场分布j 订研究 的泄漏,以免影响建筑物周围的信号覆盏效果,同时要考虑好与周围 宏蜂窝基站的切换关系,在建筑物的高层可以考虑与距离较远的基站 定义单向切换,避免形成乒乓切换。 合器 图l 1 微蜂窝形式的室内覆盖系统示意图( 本图来自参考文献 2 4 】) ( 2 ) 宏蜂窝形式的室内覆盖系统 图l 2 宏蜂窝形式的室内覆盖系统( 本图来自参考文献 2 4 】) ( 3 ) 直放站形式的室内覆盖系统【3 5 】 有时在离基站很近、室外站存在富余容量的地方也会存在室内的 覆盖盲点,如地下室和大楼底层的深部地带。这时,直放站不失为一 第3 页 北京变通大学硕:学位论文 耱经济实嚣瓣解决方索,蒸系统绥构麴鬻1 3 鬟汞。这静方式弱姆赢建 不需要基站设备和传输设备,安装简便灵活,但系统容量不会增加, 一般用于低话务量和小砸积的地方,通常用于补膏点,用于小型娱乐 殇掰、捧孳缓等避方。 图i 誊放站形式的塑内覆蘼系统 o 2 2 5 6 9o 0 1 8 1 3 o 5 3 9 9 2 9 4 7 6 7 ( 1 3 ,o 1 ,1 3 ) 0 2 3 4 5 50 0 1 6 2 3o 5 3 83 0 4 0 9 2 8 ( 1 j 3 5 ,o ,l ,l 3 5 ) o 2 3 2 9 6o ,0 0 9 7 lo 。5 2 1 23 4 ,5 9 5 7 ( 1 。毒,0 1 ,】。毒) 0 。2 2 5 6 6o 0 1 8 7 寒爵。5 1 9 争2 8 ,8 毒4 4 s ( 1 4 5 ,o 1 ,1 4 s ) o 2 3 5 0 2o 0 1 9 3 s0 s 3 5 i2 8 8 3 5 0 9 ( 1 5 ,o + i ,1 5 ) o 2 3 8 2 80 0 1 5 2 90 5 4 7 63 1 0 8 1 1 2 ( 1 5 5 ,o ,l ,1 5 5 ) o 2 3 1 2 5o 0 2 5 9 6o 5 3 l2 5 9 1 7 9 5 f 1 & 0 。l ,l 。国 0 。2 3 3 5 7e 。0 2 5 2 80 5 0 3 22 5 9 7 9 2 7 第】7 页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1 6 5 ,0 1 ,1 6 5 ) 0 2 4 2 0 70 0 2 2 9 60 5 6 2 92 7 7 8 9 1 9 ( 1 7 ,o 1 ,t 7 ) 0 2 3 8 3 60 0 2 6 1 8o 5 0 1 92 5 6 5 2 9 5 ( 1 7 5 ,0 1 ,l ,7 5 ) 0 2 3 4 3 20 0 2 8 0 8o 5 1 6 32 5 2 9 0 1 ( 1 8 ,0 1 ,1 8 ) 0 2 4 2 5 l0 0 3 1 7 9 o 5 5 8 22 4 8 8 9 9 9 ( 1 8 5 ,0 1 ,1 8 5 ) 0 2 4 4 7 30 0 2 1 2 60 5 0 7 32 7 5 5 4 0 3 ( 1 9 ,o 1 ,1 9 ) 0 2 3 9 1 3o 0 2 9 8 20 5 2 2 42 4 8 6 9 9 1 ( 1 9 5 ,0 1 ,1 9 5 ) 0 2 4 1 6 30 0 3 4 9 60 5 3 4 32 3 6 8 4 2 8 ( 2 o ,o 1 ,2 0 ) o 2 4 8 5 3o 0 3 0 7 1o 5 1 9 5 2 4 5 6 6 11 ( 2 0 5 ,o 】,2 。0 5 ) 0 2 4 5j 5 0 0 2 】4 60 5 0 6 42 7 4 5 7 2 s ( 2 1 ,0 1 ,2 。1 ) 0 2 4 3 2 2 o 0 3 2 7 lo 5 0 7 22 3 8 0 9 9 7 ( 2 1 5 ,o 1 ,2 1 5 ) 0 2 4 9 2 5o 0 2 9 1 3 o 5 1 9 72 5 0 2 8 2 4 ( 2 2 ,0 1 。2 2 ) 0 2 5 0 8 70 0 1 8 9 o 4 8 8 92 8 2 5 5 1 6 ( 2 2 5 ,o 1 ,2 2 5 ) o 2 4 6 8 90 0 2 9 3 2o 4 8 2 7 2 4 3 3 0 2 7 ( 2 3 0 1 ,2 3 ) 0 2 4 9 5 50 0 4 7 3 4 0 5 2 5 62 0 9 0 8 5 4 ( 2 3 5 ,0 1 ,2 3 5 ) 0 2 5 4 1 30 0 2 9 9 20 4 7 7 62 4 0 6 2 0 5 ( 2 4 ,0 1 ,2 4 ) 0 2 5 l s 8 0 0 1 90 4 7 8 52 8 0 2 2 5 7 ( 2 4 5 ,0 1 ,2 4 5 ) 0 2 5 0 8 50 0 2 6 6 40 5 l l i2 5 6 5 9 4 3 ( 2 5 ,o 1 ,2 5 ) 0 2 5 5 4 7 0 0 3 2 7o 4 8 4 92 3 4 2 2 0 9 ( 2 5 5 ,o 1 ,2 5 5 ) 0 2 5 5 9 30 0 1 7 2 6o 4 8 9 22 9 0 4 8 9 l ( 2 6 ,o 1 ,2 6 ) o 2 5 3 2 80 0 2 7 5 lo 4 7 9 52 4 8 2 5 9 6 ( 2 6 5 ,o 1 ,2 6 5 ) 0 2 5 5 7 20 0 3 6 2 9o 4 8 2 72 2 4 7 7 81 ( 2 7 ,o 1 ,2 7 ) 0 2 s 8 8 50 0 2 5 1 50 4 7 9 5 2 5 6 0 5 0 l ( 2 7 5 ,o 1 ,2 7 5 ) 0 2 5 6 7 20 0 1 8 1 s 0 4 6 9 52 8 2 5 5 1 8 ( 2 8 ,0 1 ,2 8 ) 0 2 5 6 20 0 3 3 3 3 0 4 8 1 72 3 1 9 8 8 3 ( 2 8 5 。o 1 ,2 8 5 ) 0 2 5 9 8o 0 3 5 5 40 4 7 6 72 2 5 5 0 5 5 ( 2 9 ,o 1 ,2 9 ) 0 2 6 0 10 0 1 6 6 2 0 4 62 8 8 4 2 5 4 ( 2 9 5 ,o 1 ,2 9 5 ) o 2 5 7 9 70 0 2 8 2 3o 4 5 8 9 2 4 2 2 0 1 4 ( 3 0 ,o 1 ,3 0 ) 0 2 5 9 5 2o 0 3 0 5 8 o 4 6 4 22 3 6 2 5 3 5 ( 3 0 5 ,0 1 ,3 0 5 ) 0 2 6 2 0 l o 0 2 1 1 30 4 6 1 42 6 7 8 3 5 6 ( 3 1 ,0 1 。3 1 ) o 2 6 0 7 90 0 2 0 6 50 4 5 9 32 6 9 4 3 5 3 ( 3 1 5 ,o 1 ,3 1 5 ) o 2 5 9 9 60 0 4 6 6 90 4 6 7 32 0 0 0 7 4 4 ( 3 2 ,0 1 ,3 2 ) 0 2 6 2 3o 0 3 0 0 90 4 5 9 32 3 6 7 3 4 9 ( 3 2 5 ,0 1 ,3 2 5 ) o 2 6 2 9 50 0 1 2 2 40 4 5 4 6 3 1 3 9 6 9 6 ( 3 3 ,0 1 ,3 3 ) 0 2 6 1 3 50 0 3 4 5 8o 4 4 9 6 2 2 2 8 0 0 3 ( 3 3 5 ,0 1 ,3 3 5 ) o 2 6 1 9 5o 0 4 1 2 50 4 5 7 1 2 0 8 9 1 7 5 第1 8 页 室内天线及漏缆辐射场分布的研究 i 3 。4 ,0 1 ,3 4 , o 2 6 3 s 3 o 。0 1 3 9 3o 4 5 3 53 0 2 5 2 5 2 ( 3 4 5 ,d 1 ,3 4 5 ) 0 r 2 6 2 9 6o 0 1 8 3 so 4 4 7 92 7 ,3 6 7 1 l ( 3 5 ,o 1 ,3 ,5 ) 0 2 6 1 5 8o 0 5 2 7 5o 4 4 8 81 8 5 9 6 6 1 由表2 1 可稚,对予位子露一裔淡垂童藏嚣静举波天线,警其承平 位置沿天花板对角线恋化时,所产嫩的室内场分布有较为显著的变化, 其中交化范围【2 0 l o g ( e m a x 愿m i n ) 】是我们所关心嬲量,因为其誊接影 嫡到所要求的接收梳韵动态范晷。鬟为蛊蕊速,我稍将二者鹃关系显 示在图2 4 中。 圈2 4 不糊位鬟的天线所产生的场强变化范围 而圈2 5 则表示了天线位于不同位置时在室内所产生的溺分布的 平均值。对于同一发射功率的发射涎线,能在蹩个空间产生越小的场 强交键藏溺、越丈豹平均藿,我鬟壤诀秀其覆羲羧鬃越理想。综合霆 2 4 和图2 5 我们可以褥出一个结论,天线越接近予天花板的几何中心 越能得到较为均匀且均值较大的场分布。 第1 9 页 口融糖:粼臻蒋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墨 堙 霸 昏 鼎 蠊 晨线位置坐持,拍 图2 一s 不同位置的无线所产生场的平均值 图2 - 6 给出了工作频率为9 0 0 m h z 的半波天线水平放在不同位鼷 时、距地面扣1 5 m 平面上的电场分稚情况。 鹪无线承平放置( 35 ,o ,l ,3 5 ) 第2 0 页 室内天线及漏缆辐射场分布的研究 ( b ) 天线水平放置( 3 5 ,0 1 ,o 1 ) ( c ) 天线水平放置( o 1 ,0 1 ,3 5 ) 图2 6 天线水平放置 = 1 5 m 平面的场强分布图 比较图2 - 6 ( a ) ( b ) ,图( b ) 似乎只是将图( a ) 沿平行于工轴方向的中心 线切掉了一半,为了便于观察,我们沿直线炉3 5 m 做出一维曲线,并 将由图2 6 ( b ) 得到的曲线沿z 轴正方向平移3 4 m ,得到图2 7 ( a ) 所示的 第2 l 页 北京交通犬学硕士学位论文 两条魏线: 珈 ( 对图2 6 ( a x b ) 中场强沿捌5 m 赢线的变纯 x 打n ( b ) 图2 - 6 ( a ) ( c ) 中场强沿罔5 m 巍线的变化 冁:4 国2 - 6 申沿缴横孛线妁爝强变像 豳图2 7 ( a ) 可见,在产3 5 m 剁乒7 m 之间,两条曲线并不完全重台, 这种现象的产生题酿隆壁反射造戏靛,砸圈2 翻:b ) 则为躅2 6 ( a ) 鼢孛场 强沿铲3 5 m 蛊线酌交纯情况。 觜2 2 页 一山薹m一 室内天线及漏缆辐射场分布的研究 综合图2 3 、2 6 、表2 1 可见,天线位置不同时室内场强分布差别 较大,垂直放置于天花扳中心处的半波天线产生驰场强分布较均匀, 而垂_ 赢放置在墙角以及水平放舞的半波无线产生的场很不均匀。我们 的研究还发现垂直放置的半波天线处于阔一个赢度、但距墙壁的鞭离 改变时场强分布有所改变,变化的规律是;天线越接近于天花板的中 心,室杰的场强覆盖越均匀。 此外,考虑到办公自动化和无线局域网的要求,我们计算了工作 频率分别为9 0 0 m h z 和1 8 0 0 m h z 的半波天线在距地面矗= o 8 m 承平面 ( 办公桌高度) 的场强分布。场强分布图与图2 3 类似,其场强分布规 律也与前述相阉,在此不再累述。 2 。2 2 天线放星方式黠室内场分布盼影响 在2 2 1 中我们分别讨论了垂直放置和水平放置的半波天线,为了 便于观察,我们将天线垂直和水平放置予天花扳中心位置时f 3 5 m 直 线上的场分布描绘于图2 - 8 中。 嘲2 - 8 天线垂直和水平放置予哭花板中心时f 3 5 m 直线上的场分布 第2 3 页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由图2 - 8 可见,对于9 0 0 m h z 半波天线,虽然水平放置时在室内形 成的电场最大值比较大,但其场值变化范围较大,这就要求移动台有 较大的动态接收范围,而天线垂直放置于同一位置时所形生的场分布 则比较均匀。由此可知,垂直放置的半波天线更能实现均匀覆盖。 2 3 窗与金属壁对室内场分布的影响 此前只考虑了理想空房间的场强分布,但这并不实用,因为实际 的房间都是开有门窗,并且陈设着一些桌椅家具等物的。为此,我们 考虑了开窗对室内场分布的影响。在图2 1 所示的模型中,左侧墙壁开 两扇窗子,其位置和尺寸如图2 9 所示 图2 - 9 墙戆开窝结构示意图 由于玻璃的厚度很薄,对于电波的反射系数很小,我们假定开窗 位置没有反射,用前面同样的方法可以计算得到开窗后室内的场强分 布,如图2 1 0 所示。由图2 1 0 可以明显的看出开窗的位置,似乎在窗 户的位置有引力将场吸引出去,这是容易理解的,因为墙壁有反射而 窗子没有反射,照射到窗子上的场被透射到窗外的无限大空间去了。 第2 4 页 赛内天线及漏缆辐射场分布的研究 弼2 矗8 考瘩蜜予蛙夔室内埂努存 根据义献资料可知,木制家具对场的反射和吸收都不明照,而金 疆壁受g 会产尘全反射现象,强跣必须考意室内企瘸物体对场分硌魏影 响。简荦超见,我们必考虑在一侧撵墙的位瑟并排放有金属书柜,其 位鼠和大小如图2 1 l 所示。 黉2 1 l 盘藉整示意盈 不考虑金属柜的厚度,将计算缀果表示于图2 1 2 中,图中肯一角 场强萌嚣铰强,这是衾属框稳垒反麓与直辩波稷干静结采。霹觅,蠡 第2 5 页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果室内有金属壁存在,以该金属壁为界,靠近源的一面场强较强,远 离源的一面场强较弱,有时甚至完全屏蔽。 图2 - 1 2 考虑金属壁时的室内场分布 2 4 二次反射对室内场分布的影响 以上计算都是基于只考虑一次反射的基础上的,根据前面的讨论 我们知道,能否忽略二次以及更高次反射要根据计算精度的要求来确 定。因此,我们有必要讨论一下二次反射对于计算结果的影响。 与计算一次反射的过程类似,二次反射的计算首先要解出反射点 的位置,判断其是否在墙面范围内。然后再代入公式( 2 7 ) 计算。以 左侧墙反射后再经地面反射到达场点的射线为例,其平面示意图如图 2 1 3 所示。 第2 6 页 室内天线及漏缆辐射场分布螅婴冀 罂知1 3 = 次反射场求解平蘧示意蹰 其中焉= 瓜i 万瓦再丙孓而, 霞2 茹0 ( x 2 一而) 2 + ( y 2 一y 1 ) 2 + 茗:一曩 2 , 凡= 瓜i y 丽i 了可磊y 。 ( 2 7 ) 蕉繁一令爱辩蟊麴入射线写爱射瑟之阉貔夹楚矗、我替公式( 2 3 ) 和( 2 4 ) 中的,分别得到l i 和l 。,同理,用两个反射点之间的线 段专第二爱射蘧之闼熬夹是矗:我蛰杰,分裂褥黧蠢3 秘瓦:。 利用前面的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天线位于同一位置、束考虑二 次反射彝考虑了二次反饕誊时室内场强熬分蠢祷况,爨2 - 1 4 绘爨了工 筝 在9 0 0 醐溆的半波天线垂直放置予必花板中心( 3 ,5 ,o 1 ,3 5 ) 时,在距地 面肛1 ,5 m 的平面上的场强分布。 第2 7 页 & 麓一 彳i 黜 汐 啪一墨 酗了 一镌 一+ 玩 e q 嚣 j b 京交通丈攀颓士擎位论文 轴) 不考瘩= 敬发射 ( b ) 考虑:次发射 图2 - 1 4 = 次反射对激内场分布的影响 由图2 - 1 4 可见,滞虑了二次反射以后,室内的场强分布眈米考虑 = 次反射时均匀了一些。为了便于观察二次反射对结果的影响,图2 1 5 泠窭该平颡爨妻- 3 。5 藏袁绫上戆驽强分布靖覆。霜时,霭2 6 鲶爨了娄 第2 8 翼 室内天线及漏缆辐射场分布的研窒 半波天线永平放置于无藏扳中心( 3 5 ,o 1 ,3 ,5 ) 对的场分布。 圈2 _ 1 5 二次反射对垂直放置于( 3 5 ,o 1 ,3 5 ) 构半波天线场分布的影响 固2 - 1 6 二次发射对水平放置子( 3 5 ,0 。l ,3 5 ) 的半波天线场分布的影响 由翻2 一1 5 、闰2 1 6 可以看出,考虑了= 次反射在一定程度土改变 了计算结果。最然曲线整体形状没有改变( 这是必然的。凶为考虑了 二次反射只是使结果更接近于实际情况。是在一次反射的基础上加了 第2 9 页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一点修正) ,但是考虑二次反射后,曲线峰值的位置略有改变,而且某 些峰值的大小变化很大,例如图2 1 5 中捌8 2 ,1 3 4 ,1 5 3 附近的峰值都 显著升高了,而在f 1 1 4 附近的峰值变得平坦了。从上面的分析可以 看出,如果要得到更精确的场分布还是应该考虑二次反射的影响。而 三次以至更高次的反射,一方面由于其超出镜像法所能解决的范围, i 。 另一方面由于其影响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第3 0 页 室内天线及漏缆辐射场分布的研究 第三章漏缆在室内形成的辐射场分布的计算 漏泄同轴电缆是一种屏蔽不完善的特种通讯电缆,一方面它可以 导引电信号沿电缆轴向传输,另一方面又向电缆径向辐射电磁波信号。 泄漏同轴电缆具有对地形的适应性强、场强稳定、传输率高和节省频 率资源等优点,在数字化、大容量移动车辆通信方面有独特的优势。 由于它的这种独特性质,漏泄电缆一直被用于隧道通信系统中。近年 来人们也将它应用到了室内无线通信系统中【5 l 。本章将对漏泄同轴电 缆的结构及工作模式作一些简单的介绍,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漏缆在室 内形成的场分布情况。 3 1 漏泄同轴电缆结构及工作模式介绍1 2 】 漏泄同轴电缆的结构与普通电缆的主要区别在于电缆的外导体 上,漏泄电缆的外导体并非完全封闭,而是人为产生一些槽孔,以便 向外耦合电磁能量,图3 1 给出了几种开槽形式。这些槽孔从外部看就 像一个个小天线,组成一个天线阵;从内部看,它们又是一个个吸波 单元,沿电缆不断吸收电波能量。增加电缆的传输损耗。漏泄电缆外 导体上这些槽孔的大小、形状以及排列方式决定了漏泄电缆的基本辐 射模式。漏泄电缆的辐射模式大体上可分为两类,即表面波模式和辐 射模式,辐射模式又可细分为单模辐射模式和多模辐射模式【6 】,这些都 与电缆外导体上所开槽孔的结构和传输信号的频率有密切关系漏泄 电缆的电气性能也就决定于此。 第3 1 页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图3 - 1 漏泄同轴电缆外导体上的一些开槽形式 本文中我们仅分析典型结构的漏泄同轴电缆,也就是在同轴电缆 外导体上沿电缆轴向以d 为周期开有一系列槽孔,其结构如图3 2 所 示。 圈3 2 漏泄同轴电缆的典型结构 f 【o q u e t 定理指出,在无限长周期型结构中,各个周期段之间的场 原则上没有差别,因此。某任意点上的场与相邻为一周期的另一点上 的场最多只差一个常系数,一般来说,这个常系数可能是复数。根据 这一原理,我们可把漏泄电缆外的场用圆柱坐标的形式表示为 矿( ,r ,f ) = 巾( ,7 ,n ,r k 7 “( 3 1 ) 式中中( 卵,啊咒) 必须是z 方向的周期函数,并可按傅立叶级数展开 ,z , 为中( 叩,力,r ) = 中。p 1 了2 ,卅= o ,土1 ,控,式中d 为电缆外导体的开 槽周期。由此,式( 3 1 ) 可写为 2mz y ( 七,r ,f ) = 。e 吖百2 e 甜一一= 芝中。e 叫k p 删 ( 3 - 2 ) 第3 2 页 室内天线及漏缆辐射场分布的研究 其串嘉。= t 。+ 警。式( 3 2 ) 表稿,当嘏缆箨导体上开蠢矮鞠 性槽孔时。就必然产缴无穷多次空间谐波来使藏加后的总电磁场仍能 在电缆鲍黪镕上溃是迭器条 孛。上武孛敦。为基波魏传援常数,也鄂为 电缆中电波的传播常数,。为第晰次空间波的传播常数a 式中m 。一 般包含有特殊函数,特殊蘧数中含露袭征径向传播特性的常数封, 曙2 ;瑶一露; ( 3 3 ) 如聚叩2 ) o ,则。巾的特殊函数一般为贝塞尔函数和第二炎汉克尔 函数,表承有辐射波存在;如果节2 ( o ,则击。中的贝塞尔函数和第二类 汉克尔函数将转变为第一类变态贝塞尔函数和第= 类变态瞰塞尔函 数,袭零段骞表嚣波或爨藩臻存在。嚣筵,径惫窍没骞辐越突全玉式 ( 3 3 ) 确定。 下弱我们进一步分橱径向和轴向传播常数之瓣的关系。对予第掰 次烹闽波脊下式成立 玎:= 鼯一磕= 霹一( k + 警) 2 ( 3 - 4 ) 由予 l 。= 乒:,其中占。为电缆中绝缘奔质的等效介电常数( 本 文中取值为1 2 5 ) ,故肖瘫= 碍一( i + 警) 2 。由于总是大于 l ,鼗当嘲。辩,荦:惑麓小于。静,也就是说,对予谚。豹波榛不可能 向外辐射,全部被束缚在电缆表面形成雕落场。简对于m 一l 的波模 裂不一样,下嚣我们分嬲讨论。 第3 3 贾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当埘曼一l 时,要使旌) o ,必须有 ( 厄+ 警) 2 ( 砖,m - 1 ,每 即有一五i 舞( k 。( 一五i 惫,肌= 一1 ,_ 2 ,- ( 3 5 ) 为便于说明,我们将上式图示出来如图3 3 所示。从中可以清楚地 看出,坍= 一1 次波模在一个很宽的频带内均能形成辐射波,带宽的上 下频限比为( 占。+ 1 ) “占。一1 ) ,这也是漏泄电缆单模辐射可能达到的 极限带宽。可见单模辐射的最大带宽受电缆中绝缘介质等效介电常数 的限制,等效介电常数占。越小,则单模辐射可能达到的带宽也越宽。 当然,以上只是说单模可能达到的极限带宽,也就是超过这一频限, 就绝不可能由单模辐射实现。但要在这一宽度内实现单模辐射必须 将这一宽度内的其它高次模抑制掉,这一问题参见参考文献【6 】。 荔黧瓣寒 l 荔麟蕊 、 一 图3 3 漏泄同轴电缆各波模分布图 第3 4 页 模 由图3 3 可见,当频率厂小于某一值 ,使得( 五习薪时, 漏泄电缆周围只能存在表面波,无辐射波,此种模式的漏泄电缆为表 面波型漏泄电缆a 频率大于 后,) 五刁,进入_ 1 次波模的辐 射区,此时有1 次波模向外辐射,漏泄电缆也由表面波型转为辐射型。 1 次空间谐波的辐射方向可由式( 3 - 6 ) 决定 惘n t 华蚓n 1 厄一寺 b a , 图3 4 为1 次波模的辐射方向图。 图3 4 1 次波模的辐射方向圈 由式( 3 - 6 ) 可见,当户,i 时,晓= 一9 0 。此后,一1 次波模的辐射 方向逐渐由后向转向前向,并在频率达到石时,矿。= 9 0 。此后,- 1 次波模不再向外辐射,转变为束缚波。而在此之前,当频率达到五时, 就已经开始进入2 次波模的辐射区,进入后,将同时有两个波束向外 辐射,如图3 5 所示。如果频率继续升高,到达3 次波模的辐射区时, 第3 5 页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则3 次波模开始辐射,此时又多一个波束。如此频率升高,产生辐射 的高次波模也逐渐增多,辐射波束也逐渐增多。在1 次波模的整个辐 射区内共可以同时出现胛【( i + 1 ) ( i 1 ) 1 个波束。 图3 - 5 h 2 次波模的辐射方向图 3 2 漏缆辐射场的近似计算理论与公式 根据3 1 节的介绍,我们知道漏泄同轴电缆是在封闭同轴电缆的外 导体上周期性地开了一些槽孔。根据电磁理论,每个槽孔可等效为一 个磁偶极子,运用叠加原理,漏泄电缆辐射的总场就等于各个槽孔辐 射电场的叠加【3 l : 图3 6 磁偶极子阵列 第3 6 页 室内天线及漏缆辐射场分布的研究 图3 2 所示的漏泄同轴电缆,沿z 正向馈电,那么它可以等效为图 3 6 所示的磁偶极子阵列。而对于我们常用的手机天线来说,能够引起 感应天线上电流变化的是竖直方向的电场分量,所以将磁偶极子分解, 我们只需考虑一系列水平方向的磁偶极子所产生的辐射场。 我们假设漏缆沿z 轴方向放置,第,个槽孑l 的坐标为,如,( f 一1 ) d 。 与前面水平放覆天线的场强计算类似,漏泄电缆的辐射场也可分为直 射场和各墙面反射场。直射场的总强度等于所有槽孔直射场的叠加, 为: 阱喜竿幽诈翟 仔, 其中r = ( x x o ) 2 + ( y y o ) 2 + 【z 一( f 1 ) d 】2 ,为第f 个槽孔至0 场 点的距离,岛,七分别为自由空间和漏缆中的电波传播常数。这里我们 忽略了信号在电缆中传播电场强度的衰落,而认为每个槽孔的辐射场 强度均为1 0 v m 。细心的读者还会发现在漏缆辐射场的计算中没有考 虑g 分量,这是因为平行于g 轴放置的磁偶极子不会产生z 方向的电 场分量。 同样以左墙面的反射为例,在场点接收到的反射场强为: = 薯玩箐咖只嚣轰) s , 其中r “= ( 工。一) 2 + ( y ,一虬) 2 + k 一( f 1 ) 川2 ,为源点 粕,如, p 1 ) d 到相应反射点,h ,而) 的距离, 第3 7 页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墨:蕊i 忑了石= 嚣尹i 丽浅示获爱射焱爨缓熹沁秘痴戆距 离:d 为漏缆的开槽周期:6 为第f 个槽孔的入射线与z 轴的夹角,卿 为第i 个横孔的入射线在婶平面上的投影与x 轴的夹角。 3 3 漏缆的单模和多模辐射场的比较 与天线疆袈场麴诗冀类议,壤掇藏蘑豹公式诗算瀑澄毫缆程室内 的辐射情况。我们假设沿房间静长发方向( z 轴方向) 悬挂漏满电缆, 位置距灭花板和侧壁均为o 2 m ,同样研究距地面舾1 5 m 的平面。图 3 7 分裂为9 8 0 m 珏z 秘l8 0 0 m 至| z 、瀑缆z 终于攀搂黢多摸圈嚣寸该擎嚣土 的电场分= f l i 。 出图可见,单模情况下每个槽孔都向后向辎射,在整个房间的场 分,枣澎或魏强3 0 国( c ) 掰示翡三燕嚣。三霆区秘大小与1 次搂靛辖瓣囊 度有直接关系。 ( a ) 9 0 0 m h z d = 0 2 3 3 m( 单模辐射) 第3 8 贳 室内天线及漏缆辐射场分布的研窒 ( b ) 9 0 0 m h z d = 0 4 6 m ( 多模辐射) ( c ) 1 8 0 0 m h z d = 0 1 m ( 单模辐射) 第3 9 页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嫡) 1 8 酗h d = 0 ,2 3 3 m 多模辐射) 罄3 7 漏缆:作子单模承f 寥模时电场分布的魄较 盛銎3 7 鼍数番窭,潺缆在室内爨产生戆场在瀵缆豹经定形成端势 驻波,对予单模的情况,在漏泄电缆终端位置( 圈3 7 中漏缆是瀚2 辘 正方向馈电的,终端位鬣就是指与馈电相反的一端,即= 接近予7 m 的 爱萋) 戆场媛覆燕不是缀好,这主要是嚣秀漏缆王份子萃摸爨,必毒1 次空间谐波商外辐射,并且只有一个辐射方向( 通常是后向辐射。即 辐射方向与馈电方向相反) ,辐射方向可由公式( 3 6 ) 得到。其中c t c 为电缆中绝缘穷震戆等效介毫零数,统;为一1 次空越谐波熬辏袈方囊与 漏缆径向之间的夹角。可见,当晓妒时,漏缆的辐射电波不怒沿着漏 缆径向而是指向z 轴负向的,因此必然强漏缆终端出现场值很小的三角 影嚣壤。当然,当灞缆熬稽攘霆毅选取套适辩,毒袋缮九翘。缎麸理 论上讲,当晓= 0 。时,备槽孔处的小反射在馈电端同相迭加。可能导 致驻波增大的情况发生i ”。因此,如果逐想让缆工作于单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