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和肌肉刺激器用电极标准_第1页
神经和肌肉刺激器用电极标准_第2页
神经和肌肉刺激器用电极标准_第3页
神经和肌肉刺激器用电极标准_第4页
神经和肌肉刺激器用电极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医用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物理治疗设备分技术委员会(SAC/TC/ 10/SC 4)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天津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雅楠、杨建刚、胡志伟、纪彩彦、张 、高山。神经和肌肉刺激器用电极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神经和肌肉刺激器用电极(以下简称电极)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3.1中规定的电极本标准不适用于电针、毫针、仅包含中医探穴功能的电极等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912008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2828.12003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9706.12007 医用电气设备 第1部分:安全通用要求GB/T14233.12008 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检验方法 第1部分:化学分析方法GB/T14233.22005 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检验方法 第2部分:生物学试验方法GB/T16886.52003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5部分:体外细胞毒性试验GB/T16886.102005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0部分:刺激与迟发型超敏反应实验YY/T 01652007 热垫式治疗仪YY/T 0466.12009 医疗器械 用于医疗器械标签、标记和提供信息的符号 第1部分:通用要求YY06072007 医用电气设备 第2部分:神经和肌肉刺激器安全专用要求医疗器械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管理规定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10号3.术语和定义YY0607200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神经和肌肉刺激器用电极 electrodes for nerve and muscle stimulators将刺激器输出的电刺激信号通过导电材料传导到皮肤,符合YY06072007规定的神经肌肉刺激器设备使用的附件。电极连接线也认为是电极的一部分4.要求4.1尺寸规格电极导电部分尺寸规格由生产商规定,其误差应不超过标称值的5%。4.2性能4.2.1阻抗电极的导电阻抗由生产商依据使用需要自行制定,其误差应不超过标称值的10%.4.2.2温度带有加热功能的电极,应满足YY/T 01652007中的4.2.1的要求。4.2.3连接4.2.3.1 与神经和肌肉刺激器设备的连接电极或电极导线与神经和肌肉刺激器设备的连接端应符合GB9706.12007中的56.3c)的要求4.2.3.2 电极与电极导线的连接电极与电极导线的连接应避免使用过程中脱落造成对人体的意外电击,并防止其插入网电源或设备其他输出端插孔。4.2.4电极连接线的截面积连接导线标称截面积必须不小于0.05mm。4.2.5无菌灭菌包装的电极,应无菌4.2.6环氧乙烷残留量对于采用环氧乙烷灭菌的电极,其环氧乙烷残留量应不大于10ug/g4.3生物相容性4.3.1细胞毒性应不大于1级4.3.2迟发型超敏反应应无迟发型超敏反应4.3.3动物皮肤刺激应为极轻微刺激4.4使用说明书使用说明书的编制应符合医疗器械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管理规定等国家有关规定。使用说明书至少应包括下列信息:a) 制造商名称或商标、地址b) 产品名称、型号规格c) 电极的适用范围、性能和主要技术参数d) 电极的连接和使用方法e) 电极在使用中与皮肤的接触部位和固定方式f) 治疗中电极应避免接触伤口及瘢痕g) 治疗中电极不可置于心脏前后h) 无菌包装的电极应注明灭菌方法和有效期i) 可重复使用的电极应注明清洗、消毒和灭菌方法,并且仅限同一个患者使用j) 带有加热共功能的电极应注明有烫伤的危险k) 电极使用时应与皮肤紧密、均匀接触l) 使用前或使用中如有问题,建议向医生咨询4.5外观电极外观平整光洁,修边整齐,导电部分颜色均匀。5.试验方法5.1尺寸规格使用精度优于被测尺寸单位的量具测量,应符合4.1的要求5.2性能5.2.1阻抗试验室在235,相对湿度40%10%的环境下进行。将一对电极的导电部分紧密贴合,根据电极的适用范围,施加一个正弦电信号(直流除外),这个信号应满足以下要求:频率 电流限值(有效值)直流 80mA400Hz 50 mA1500Hz 80mA1500Hz 100mA电极对两端电压与电流的有效值之比即是电极的导电阻抗,试验应至少测试12对电极的导电阻抗,取平均值。其结果应符合4.2.1的要求5.2.2温度按照标准YY/T 01652007中5.4的规定进行测试,其结果应符合本标准4.2.2的要求。5.2.3连接5.2.3.1与神经和肌肉刺激器设备的连接应按照GB9706.12007中的56.3c)中规定的试验进行验证5.2.3.2电极与电极导线的连接通过检查来检验是否符合要求5.2.4电极连接线截面积通过检查来检验是否符合要求5.2.5无菌按GB/T14233.22005中规定的方法对无菌包装的产品进行检验,应符合4.2.5的要求5.2.6环氧乙烷残留量GB/T14233.12008中第9章检验,应符合4.2.6的要求5.3生物相容性5.3.1细胞毒性按GB/T16886.52003中的要求进行试验,结果应符合4.3.1的要求5.3.2迟发型超敏反应按GB/T14233.22005的要求进行试验,结果应符合4.3.2的要求5.3.3动物皮肤刺激按GB/T16886.102005的要求进行试验,结果应符合4.3.3的要求5.4使用说明书检查使用说明书,应符合4.4的要求5.5外观通过目测检查来判定,应符合4.5的要求6检验规则6.1检验类别规定每生产批的产品为一批,成批提交检验,检验类型分为逐批检验(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6.2逐批检验电极出厂由制造商质量检验部门进行逐批检验,应按GB/T2828.12003规定进行,合格后方可出厂6.3型式检验6.3.1型式检验应在下列情况之一时进行:a)新产品投产、材料来源或配方改变时b)结构、关键零配件或工艺有重大改变时c)连续生产超过一年时d)停产整顿恢复生产时e)合同规定或监督管理理部门要求时6.3.2型式检验的样品从出厂合格品中抽取,型式检验为全项目检验。在6.3.1a)的情况下,还应对所选用的材料进行全面的生物学评价。6.3.3检验项目全部合格判定型式检验合格,否则判定型式检验不合格。型式检验未通过时,不得进行批量生产。7.包装和标识7.1概述标签、标记和提供的信息符号应符合YY/T 0466.12009的要求,包装上的字样或标志应能保证不因历时较久而模糊不清。7.2内包装标志电极单包装上的标志、标签应至少包含下列信息:a) 制造商名称、商标和地址b) 产品名称、编号、型号和尺寸规格c) 产品标准号、产品注册号d) 生产批号e) 失效日期或使用截止日期f) 一次性使用标记(如适用)g) 灭菌方法及无菌标志(如适用)h) 任何特殊贮存或搬运说明7.3外包装标志电极单包装如果装入外包装,外包装应至少包含下列信息:a)制造商名称、商标和地址b)产品名称、编号、型号和尺寸规格c)产品标准号、产品注册号d)生产批号e) 失效日期或使用截止日期f) 一次性使用标记(如适用)g)灭菌方法及无菌标志(如适用)h)任何特殊贮存或搬运说明i)净重和毛重j)数量k)“怕雨”等字样或标志,标志应符合GB/T1912008的有关规定7.4产品检验合格证上标志产品检验合格证上应至少包含下列信息:a) 制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