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教案4 苏教版.doc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教案4 苏教版.doc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教案4 苏教版.doc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教案4 苏教版.doc_第4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教案4 苏教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翔宇教育集团课时设计活页纸总 课 题人物风采总课时2第 1 课时课 题展示华夏文化魅力学习目标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贝聿铭大师在建筑设计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2、学习本文精心选材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3、了解人物通讯的特点。教学重点目标1、2教学难点目标1教学过程教 学 内 容备课札记课前准备及预习要求:1、自读课文,掌握重点字词的音、形、义;2、了解人物通讯的一般特点;3、了解有关贝聿铭的一些知识。教学过程: 一、阐释课题、导入新课:华夏,我国的古称。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建国是奴隶制的“夏”,建国的民族就叫“华夏族”,所以中国有“华夏”之称。“华”是美丽的意思,“夏”有广大之解,两字组合成“华夏”一词,是说又大又美。据左传记载,“有利益之大故称夏,有服装之美谓之华”。这个解释便把“又大又美”上升到一个高精神文化,高物质文明的境界。贝聿铭建筑设计的独特之处就在于他在设计中融进了中国华夏建筑艺术的精华,他向世界展示的是建筑的艺术,是华夏文化的魅力。二、熟悉课文,整体感知1、通读全文,查字典,给生字注音,对不熟悉的词语加以解释,初步了解课文内容。2、按时间顺序罗列建筑大师贝聿铭的主要成就1935年 远渡重洋到美国留学1948年 被纽约房地产商聘用,担任某建筑公司的建筑研究部主任其间 为母校麻省理工学院设计了科学大楼1960年 成立了自己的建筑公司学生讨论我国的别称,解释华夏。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翔宇教育集团课时设计活页纸教学过程教 学 内 容备课札记1963年费城莱斯大学授予他“人民建筑师”的光荣称号同年 美国建筑学会向他颁发了荣誉奖章1978年 华盛顿国家艺术观东楼设计建筑成功,香山饭店1978年 约翰肯尼迪图书馆设计建筑成功同年 美国建筑界宣布1979年是“贝聿铭年”,授予他该年度的美国建筑学院金质奖章20世纪80年代 设计巴黎罗浮宫玻璃金字塔获得普茨克奖1984年 为香港中国银行设计了一座70层的大厦据粗略估计,半个世纪以来,贝聿铭设计的大型建筑在100项以上,获奖50次以上。3、以上材料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详写: 约翰肯尼迪图书馆 巴黎罗浮宫玻璃金字塔北京香山饭店 略写了他设计的建筑物类型之多、范围之广。3、作者为什么这样处理详略?这样写既可了解全貌又可突出重点三、细读课文,分析结构1、文章开头两段写的是什么内容?这两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2、文章的三个小标题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安排的?四、布置作业1、本文是一篇人物通讯,但贝聿铭是一个建筑大师,因此不能不写他的建筑设计,为了表现他设计的艺术,作者多处运用了描写的手法;为了说明建筑物,作者还运用了说明的方法;为了使读者对贝聿铭有更深刻的了解,作者在关键之处运用议论的方法,发表自己的评论,你能勾画出来并选择其中的一两处做些分析吗? 2、掌握字词;为文中的某一建筑物写篇说明稿或描写稿。开头两段写了中国银行总部大厦的惊人气势和高贵气质,这样一下子就吸引了读者,引起了读者的思考,这样的建筑出自谁人之手呢?接着点出了本文记叙的对象。先讲在国外的建筑成就,后讲在国内的建筑成就。讲国外建筑成就,先讲从事建筑初期的成就,再讲后来的突出成就。层层深入,按照初露头角创建筑奇迹不变的中国心来安排,最后归结为“贝聿铭是建筑艺术家”。 翔宇教育集团课时设计活页纸总 课 题人物风采总课时2第 2 课时课 题展示华夏文化魅力教学目标1、学习贝聿铭在建筑设计中表现出来的革新创造精神和他的一片爱国之心。2、学习本文记叙、描写、说明、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方法。教学重点目标1、2教学难点目标2教学过程教 学 内 容备课札记课前准备及预习要求:1、勾画出文中说明、描写、议论的部分并选择其中的一两处做些分析;2、掌握字词;为文中的某一建筑物写篇说明稿或描写稿。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1、交流为文中的某一件建筑物写的说明稿或描写稿。二、研讨重点、突破难点研读“在非议中屡创建筑奇迹”一部分1、学生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下列题目: 本部分重点写了他的具有世界影响的三座建筑物的设计和建造,它们各有何特点? 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描写、记叙、说明、议论相结合本文是一篇人物通讯,但贝聿铭是一个建筑大师,因此不能不写他的建筑设计,为了表现他设计的艺术,作者多处运用了描写的手法,如写中国银行总部大厦的外观和大厅内部的园林空间、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楼的内部、北京香山饭店等;为了说明建筑物,作者还运用了说明的方法,如写中国银行总部大厦的两个入口就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为了使读者对贝聿铭有更深刻的了解,作者在关键之处运用议论的方法,发表自己的评论,如在主体部分的第二部分最后一段说,“他的足迹和作品可以明确: 约翰肯尼迪图书馆的特点是:设计新颖、造型大胆、技术高超。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楼的特点是:向周围环境构成高度协调的景色。巴黎罗浮宫玻璃金字塔的特点是:罗浮宫院内飞来了一颗巨大的宝石。翔宇教育集团课时设计活页纸教学过程教 学 内 容备课札记说遍及启蒙及世界的各大城市,他是当之无愧的世界著名建筑大师”。再如课文结尾对贝聿铭的评价,更是作者的点睛之笔。2、理解关键句子的含义。(1)、贝聿铭设计的建筑作品在刚刚建成的时候,往往招来非议,但是不久又总是能够成为当地人的骄傲,或者那个城市的一个标志。(2)、中国建筑的根还在,还可以发芽。当然,光寻历史的根还是不够的,还要现代化。有了好的根可以插枝,把新的东西、能用的东西,接到老根上去。(3)、“这座大厦在香港是中国的象征之一,应该让它抬抬头,要显示出点风格和气派,这也是中国的骄傲。” 3、学生质疑文中其他认为优美的或有疑义的语句词语。三、小组探究“从贝聿铭身上我感受到了”结合内容思考探究。交流评价。四、回顾课文1、比较搜集到的贝聿铭设计的国内建筑和西方建筑的内容,发表看法。2、说一说你读了课文以后的感受,交流,畅所欲言。3、说一说你最喜爱的建筑,并说明理由。交流,评价。五、完成作业1、师打印发放苏州园林一文,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请同学找贝聿铭所高设计建筑的“中华建筑特色”。2、给贝聿铭写邀请书,请他为我国2008年奥运会设计奥运馆。板书:开头 从中国银行总部大厦写起 统领全文 早期成就 国外主体 突出成就 爱国之心 国内 结尾 点明贝聿铭是一位建筑艺术大师,总结全文(1)贝聿铭的设计往往带有一定的创新性和超前意识,所以在当时不能为人们接受,而当人们懂得了他的设计意图以后,就会认识到它的价值。(2)“中国建筑的根”指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好的“根”是指中国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枝”指新的东西、能用的东西,“插枝”指在一个现代化的建筑上,体现出中国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