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专业论文)mf在mbr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的应用探讨.pdf_第1页
(环境工程专业论文)mf在mbr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的应用探讨.pdf_第2页
(环境工程专业论文)mf在mbr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的应用探讨.pdf_第3页
(环境工程专业论文)mf在mbr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的应用探讨.pdf_第4页
(环境工程专业论文)mf在mbr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的应用探讨.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1 页 摘要 垃圾焚烧处理是以最快速度实现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稳定化、资 源化和减量化的最终处置目标的重要手段:然而焚烧厂垃圾在处置过程 中,也会由于堆放和储存过程中的分解和压滤等作用产生高浓度的垃圾 渗滤液,其特点是水质水量波动大、成份复杂、有毒有害物质含量高。 目前垃圾渗滤液对周围环境的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垃圾渗滤液的控制和 治理已经成为当前环境保护领域内的一项重大研究课题。膜生物反应器 ( m s g ) 是由污水生物处理技术和膜分离技术结合的一种新型污水处理与 回用工艺,其对于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处理有着一定的研究前景; 而反渗透作为一种新型的物化处理技术,在废水深度处理方面也具有很 好的研究前景。 本课题的研究通过对上海御桥焚烧厂垃圾渗滤液的特点分析,提出 利用m f 的m b r 对渗滤液进行处置,作为反渗透的预处理。就一体式好 氧膜生物反应器在处理垃圾渗滤液过程中的污染物去除效果、影响因素 和膜污染机理等展开研究,并且对反渗透技术在垃圾渗滤液进行深度处 理方面也进行了一定的研究。着重对工艺的经济性作出了分析。 对m b r 去除污染物特性的试验结果表明:m b r 对垃圾渗滤液中污 染物的去除效果较好,在h r t 为2 0 7 2 h ,c o d e r 和n h 3 - n 污泥负荷分 别为0 0 3 2 - 0 2 5k g c o d k g m l s s d 和0 0 1 5 - - 0 0 3 k g n h 3 - n k g m l s s d 的条件下去除率分别为9 0 和8 0 以上。本实验反应器中污泥浓度最高 达到1 5 9 l ;大量的惰性物质( 如s m p 、e c p 等) 等难降解物质随着实 验运行时间的增加而在反应器中累积,使得污泥沉降性能变差、污泥活 性降低、生物相变差等:对反渗透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研究实验结果 表明:r o 对m b r 系统处理后出水的c o d 去除率达到9 6 以上;在对 膜污染研究试验中表面,膜污染主要是由一些颗粒物质吸附造成的膜面 污染,对膜清洗的研究试验结果表面,化学清洗对恢复膜通量更为有效。 对工艺经济成本分析表明,使用微滤膜的m b r 对垃圾渗滤液的去除效果 较好,经济合理。比起其它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具有一定的经济优势。 关键词垃圾渗滤液;膜生物反应器( m r ) ;微滤;膜通量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页 a b s t r a c t t or e a l i z et h ep u r p o s eo fw a s t eh a r m l e s s ,s t a b i l i z a t i o n ,r e c y c l i n ga n d m i n i m i z a t i o n ,i n c i n e r a t i o n sp l a y s a l l i m p o r t a n t r o l e si nt h e d i s p o s a l o f m u n i c i p a ls o l i dw a s t e ( m s w ) b u tt h er e f u s el e a c h a t e i nu r b a n g a r b a g e i n c i n e r a t i o np l a n ti sak i n do fo r g a n i cw a s t e w a t e ro fh i g h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a n d d i f f i c u l tt r e a t m e n t , w h i c hi sv e r yd i f f i c u l tt ot r e a tb e c a u s eo fi t sv a r i a b l e q u a n t i t ya n dq u a l i t ya n dm u c ht o x i ca n dh a r m f u li n g r e d i e n ti ni t b e c a u s ei t m a yh a z a r de n v i r o n m e n tb a d l y , i th a sb e e no n eo ft h ec r i t i c a lp r o b l e mo f p o l l u t i o nc o n t r o lt ot r e a tl a n d f i l ll e a c h a t ei nt h en o w a d a y sa n dal o n gt i m e l a t e r t h em e m b r a n eb i o r e a c t o r ( m b r ) ,c o m b i n e d p r o c e s s o f b i o l o g i c a l t r e a t m e n tw i t l la d v a n c em e m b r a n es e p a r a t i o n ,i san e wt e c h n o l o g yf o r w a s t e w a t e rt r e a t m e n ta n dr e u s e m b rh a st h es p e c i f i e dr e s e a r c hf o r e g r o u n d b e i n gu s e df o rt r e a t i n gt h eo r g a n i cw a s t e w a t e ro fh i g h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a n ds h o w b i o d e g r a d a b l en a t u r e r e v e r s eo s m o s i s ( r o ) ,a san e wp h y s i c o c h e m i c a l m e t h o d ,h a ss p e c i f i e dr e s e a r c hf o r e g r o u n di nw a s t e w a t e ra d v a n c et r e a t m e n t t h ee m p h a s i so ft h i ss t u d yi st oa n a l y s i st h ee c o n o m yo ft e c h n i c s m b r s r e m o v a le f f e c to fc o n t a m i n a t i o n r 0 sr e m o v a le f f e c to fc o n t a m i n a t i o na n d m e c h a n i s mo fm e m b r a n ef o u l i n gw e r ei n v e s t i g a t e dt ot r e a tt h el e a c h a t ef o r m s h a n g h a iy u q i a or e f u s ei n c i n e r a t i o np l a n t t h er e s e a r c he x p e r i m e n t a lo fm b rr e s u l t ss h o w :m b rh a sg o o de f f e c t i nc o n t a m i n a t i o nr e m o v a l ,w h e ns l u d g el o a d i n gr a t e so fc o da n dn h 3 - n w e r eb e t w e e n 0 0 3 2 0 2 5 k g c o d k g m l s s d a n d0 0 15 0 0 3 k g n h 撇g m l s s dr e s p e c t i v e l y , t h em b r h a dr e m o v a le f f i c i e n c i e so f c o da n dn h 3 州r a n g i n ga b o v e9 0 a n d8 0 r e s p e c t i v e l ya th r tb e t w e e n 2 0 7 2 h i ne x p e r i m e n t a lr e s e a r c ho f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s l u d f ea n d s m p ,s l u d g e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i ns t a b l es t a g ei n c r e a s e dw i t ht h ee n l a r g e m e n to f v o l u m e t r i cl o a d i n ga n dw a sa b o v e15 9 li np r o c e s so ft h ee x p e r i m e n t ;t h e s l o w - b i o d e g r a d a b l es u b s t a n c es u c ha ss m p a n de x t r a c e l l u l a rp o l y m e r s ( e c p ) w e r ea c c u m u l a t e di nt h em b rw i t ht h ee x t e n s i o no fn m n i n gt i m e , w h i c h 一 堕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页 。- - 二_ 二一二二= 二:j :- 二一= 二_ = 二: c a u s e ds l u d g es e t t l ea b i l i t yt ob e c o m e w o r s e 、s l u d g ea c t i v i t yt od e e r e a s e 、t h e s l z eo f s l u d g ep a r t i c l et or e d u c et or e d u c ea n dm i c r o b i a lv a r i a t i o nt ob e b a d , a s w e l la s c o n t r i b u t i n gt ot h ep o o rm e m b r a n ep e r m e a b i l i t yo ft h em i x e d l i q u o r 1 1 1 er oh a dr e m o v a le f f i c i e n c i e so fc o d o v c 9 6 i nt h er e s e a r c ho f t h em e m b r a n ew a s h i n g , t h ec h e m i c a lw a s h i n g i sae f f e c t i v em e t h o d a n db vt h e d l s c u s s i o no fe c o n o m y , i ti ss u r et h a tm e m b r a n eb i o r e a e t o rl i n kt h ed i s ct u b e r e v e r s eo s m o s i sp r o c e s sw i t hm a n y a d v a n t a g e si ns t a b i l i t y , a r e aa n de c o n o m v l san e wt e c h n o l o g ys u i t a b l ef o rt h et r e a t m e n to fr e f u s el e a c h a t ei nm s w i n c i n e r a t i o np l a n t k e yw o r d sr e f u s el e a e h a t e ;m e m b r a n eb i o r e a c t o r ( m b r ) ;m i c r o f i l t r a t i o n ;丑畎 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 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橇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舨,允许 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西南交通大学可以将本论文的全部或部分 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印手段 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予 1 保密已,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 不保密囱,使用本授权书。 (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4 ”)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函口g 、5 、 指导老师签名:事匆翔 争芗 日期:心谭。善、每 西南交通大学学位论文创新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 工作所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 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 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 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本学位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如下: 针对目前膜组合技术处理渗滤液费用高等问题进行课题研究。现阶 段有许多研究膜组合技术的试验;但是,研究m f 在m b r 垃圾渗滤液处 理工艺的应用,以此作为反渗透的预处理的研究还很少。单独的膜法处 理渗滤液是不能达到我们所要处理的目的,通过膜组合技术对运行参数 的确定和处理效率的研究,以及分析m f 在m b r 处理垃圾渗滤液过程中 的运行和经济分析,以此作为r o 的预处理,提出一种高效、经济的渗滤 液处理技术,以规划期内总操作费用最小为目标,所以,m f 在m b r 垃 圾渗滤液处理工艺的研究是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的,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彳 。再哆 一扩萨 者移 作 口 文 扣 渤议 位期擎巨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1 页 第一章绪论 1 1 前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我国 城市化程度也越来越快,城市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以及城市人口急 剧增加,城市生活垃圾也相应的迅速增长。根据城市生活垃圾处理 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基本原则,垃圾焚烧发电己成为近年来 解决城市生活垃圾蹴路的一个新方向鞭3 。盎予垃圾的堆放,不可避 免带来渗滤液的污染问题。 冒前,国志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一般采用回灌、生物 处理等常规方法疆3 ,但在实际运行中,微生物常因渗滤液水质、水 量的变化和较大的冲击负荷而被抑制甚至死亡,使不能生物降解的 污染物在排放承体中长期积累,默蔼对周匿环境、地表和地下水造 成污染口。4 ,。因此,发展垃圾渗滤液治理技术已经成为一项迫切的研 究课题。 膜生物反应器( m b r ) 是由污水生物处理技术和膜分离技术结合 的一种新型污水处理与回用工艺强1 ,由于膜的截留作用,反应器中 的生物完全被截整在反应器中,实现了水力停留时闻和污泥龄的完 全分离,使反应器内保持较高的m l s s ,对污染物的去除率高,出水 的s s 和浊度很低,细菌和微生物则完全被去除,出水水质较好阳1 。 由于膜代替了传统的二沉池,设备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少,在废水 处理中运用相当广泛。对于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处理有着一 定的觋究前景;两徽滤属于笨力驱动膜分离技术,一种应用范围很 广的物化处理技术,分离的组分直径为0 0 3 - - 1 5 u m ,主要去除微粒、 亚微粒和细粒物质】。在废水深度处理方面也具有很好的研究前景。 舀前国内的膜组合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工程有很多,因垃圾 渗滤液的水质变化大,渗滤液中成分复杂多变,一年四季变化大, 春、夏两季有机物浓度高,冬秋季节有机物浓度低且可生化性很差, 氨氮变化幅度较小。垃圾渗滤液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各组分的含量 与垃圾填埋场的填埋时间有关,填埋时间超过5 年后,渗滤液中有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2 页 机物含量逐渐降低,可生化性变差阳州。所以m b r 多采用u f 膜,使 得出水水质能较好的作为后续处理的进水,这样就必须加大成本的 投入,从而对建设和运行环节构成了一定的经济负担。 因此,深入研究膜组合工艺对垃圾渗滤液的去除效率、优化膜 组合工艺的运行参数:发展垃圾渗滤液治理技术己经成为一项迫切 的研究课题。 1 2 垃圾渗滤液的产生、水质特征及影响因素 1 2 1 垃圾渗滤液的产生及影响因素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又称垃圾浸出液或垃圾渗滤水,是指垃圾 在填埋过程中受到挤压、垃圾本身的分解以及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渗 入等作用产生的高含量污水n 引。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来源及影响因素 主要有1 1 。m 1 引: ( 1 ) 气候和水文条件:降水包括降雨和降雪,是渗滤液的产生 的主要来源。降雨受其本身的数量、强度、频度、持续时间影响; 降雪受其温度、风速、雪块特征、场地情况、先前情况等影响:降 水的一部分形成地表径流,一部分被下渗。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有 雨量、雨强、填埋场的含水率、填埋场的表面状况等;未被排走的 水分一部分被蒸发,一部分下渗至垃圾堆体中并逐渐下渗到垃圾底 部,有机物含量高的垃圾和土层,持水能力较高,会减小下渗速率, 填埋场中垃圾和土壤的分层填埋也会抑制水的下渗。 ( 2 ) 现场操作、管理条件:垃圾预处理程度,压实程度,表皮 植被,覆土,边墙条件,衬托材料,灌溉,回灌等。 ( 3 ) 垃圾特性:垃圾的组成,渗透率,填埋年龄,颗粒粒径, 垃圾密度及初始温度。 ( 4 ) 垃圾的内部降解过程:垃圾分解与垃圾有效水分及酸碱度、 温度、时间、氧的存在、成分、颗粒大小等有关。 1 2 2 渗滤液的水质特性 垃圾在渗滤液和微生物的长期作用下不断被溶解、分解,呈溶 质形式的有害有毒产物进入渗滤液中,导致垃圾填埋渗滤液中的污 染物浓度特别高,性质也特别复杂n 引。而且其性质会随着填埋场的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3 页 气候条件、水文条件、垃圾的成分性质及其含水量和填埋工艺方法 的不同而异。对于同一填埋场,其渗滤液的性质会随着填埋场使用 时间的长短而变化。总体来看,渗滤液具有如下的几点水质特征: ( 1 ) 有机物浓度高,比例失调 垃圾渗滤液中的c o d 和b o d 。的浓度最高可达几万m g l ,与城市 污水相比,浓度极高。可生化指标b o d 。c o d 的值在o 1 - - 0 ? 范围 变化,并随填埋的时间增长而降低,碱度含量则升高,这就要有求 所采用的工艺要有比较高的c o d 负荷率,较长的水力停留时间或较 大的反应容积。 渗滤液的成分异常复杂。国内有关渗滤液的水质数据资料还不 多见n 引。张兰英n 引检测到的渗滤液中有机物种类共9 3 种有机化合 物,其中2 2 种被列入我国和美国e p a 环境污染物的黑名单中 。此 外,国外的学者在部分渗滤液样品中还发现了尼古丁、咖啡因、 p h t h a l a t ep l a s t i c i z e r s 等有害物质n 钔。o m a n 和h y n n i n g n 们在对多 个填埋场渗滤液的分析中也发现了1 5 0 种不同的有机污染物。 ( 2 ) 氨氮含量高、含盐量高 渗滤液的氨氮浓度随填埋时间增加而增加,有时可高达2 0 0 0 - 3 0 0 0 m g l ,如此高的氨氮浓度,使微生物营养素c n 比例严重失调, 影响微生物的活性,降低生物处理的效果。渗滤液中的氯化物和磷 酸盐等盐类物质,有时也很高,影响生物渗透压的平衡,制约生物 处理的正常发挥,为避免对生物处理的不利影响,必要时应进行脱 盐处理。 ( 3 ) 金属含量高 垃圾渗滤液中含有多种金属离子,其中铁和锌离子含量较高, 超过一般的排放标准,对微生物有强烈抑制作用,长时间运行,会 导致污泥中的无机物含量增加,影响系统正常运行。为此,对某些 处理工艺,应考虑须重金属离子的去除问题。 ( 4 ) 营养元素比例失调 微生物对于营养元素c 、n 、p 比例要求并不十分严格,但其中 有机物和氨氮的含量高,而磷元素较为缺乏,且比例严重失调,和 微生物所需要的磷元素相差较大,不利于微生物的生长。 ( 5 ) 水质变化大 垃圾渗滤液的水质会随季节、气候、填埋年数的长短及其垃圾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4 页 的种类和数量的变化而变化。对c o d 、b o d 。、n h 。- n 、p h 和碱度而言, 填埋时间是影响其含量的主要因素。填埋初期和中期渗滤液的 b o d 。c o d 比一般在0 3 o 7 5 ,比较适宜采用生物处理,两者的去除 效果良好。但随着填埋时间的增加,垃圾日趋稳定,垃圾渗滤液中 的有机物浓度降低,b o d 。的值可低于0 1 ,此时有机物中相对分子质 量大的化合物比例大,可生化性很差。广般来讲,对于“年轻填 埋场( 3 5 年以下) 的渗滤液,其特点是低p h 值、高b o d 。,c o d , 高b o d 。c o d 值;另一类是较“老 的填埋场( 3 5 年以上) 的渗滤 液,其特点是b o d 。,c o d 较低,b o d 。c o d 值也较低,n h 。一n 浓度高, p h 值通常为7 5 左右心引。生物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效率随填埋龄的 增加越来越低,n h 。一n 、p h 和碱度亦随着填埋时间的增加而增大。 总而言之,渗滤液水质具有诸多特点,是一种很难完好处理的废 水。表i - i 为国内部分垃圾填埋场近期的渗滤液水质情况2 。 表i - i 国内部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水质 c 0 0 口 b 0 0 5n l b - n碱度 填埋场p h 研l g ,l )缸i g ,l )0 彬l ) 杭州天子岭 3 6 2 12 1 0 02 4 06 5 一7 5 厦门垃圾填埋场 1 4 0 08 8 04 5 8 0 广州李坑垃圾填埋场 哇02 5 0 01 0 0 06 5 7 8 石家庄鹿圈狭石沟垃圾填埋 2 4 0 驴一 1 2 0 口、一 9 7 6 8 7 4 场 3 01 6 0 0 8 8 1 0 5 2 8 6 1 0 5 分一 苏州七子山垃圾填埋场 1 3 3 4 3 56 2 v 7 9 6 3 0 3 72 5 2 i 12 9 4 1 1 8 1 5 2 4 0 9 5 3 2 5 6 上 每老巷处置场 5 6 2 5 71 6 1 3 88 6 0 5 广州大田山垃圾填埋场 4 7 0 01 5 4 01 2 1 07 4 0 07 。8 5 1 4 0 0 南京市水阁垃圾填埋场 1 8 2 6 3 73 6 4 5 1 93 08 1 8 3 1 8 9 0 香港新界东北垃圾填埋场 2 0 01 5 0 0 1 3 膜生物反应器 1 3 1 膜分离技术概述 ( 1 ) 膜分离原理 膜分离( m e m b r a n es e p a r a t i o n ) 是指在某种推动力作用下,利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5 页 用膜的选择透过性进行分离和浓缩的方法乜引。这里的膜是指在一种 流体相内或是两种流体相内之间的一层薄的凝聚相物质( 固态或液 态) ,它把流体分为两个互不相通的部分,但两部分之间可以进行物 质传递。无论是固态膜还是液态膜都必须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心3 。2 钔: 一是必须有两个界面,两个界面与两侧流体接触,二是膜具有选择 透过性可以使流体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通过,而将其它物质截留。 如图1 - 1 所示,膜过滤有两种基本操作方式:死端过滤( d e a de n d f i l t r a t i o n ) 和错流过滤( c r o s sf 1 0 wf i l t r a t i o n ) 嵋引。死端过滤 是指在膜两边压力差的驱动下,溶质和溶剂垂直于分离膜方向运动, 溶质被膜截留,溶剂通过膜而被分离,因此死端过滤也被称为全程 过滤。错流过滤工艺中,主体料液与膜表面相切而流动,料液中的 溶质被膜截留,透过液垂直于膜面而通过膜流出,因此错流过滤也 被称为切相流过滤。 辩液 l 0+ ,r ,7 ( a ) 死端过渡 c b ) 锩流过滤 图1 - 1 死端流过滤与错流过滤示意图 目前的膜分离技术有:微滤( m ic r o f ii t r a t i o n ,m f ) 、超滤 ( u l t r a f ii t r a t i o n ,u f ) 、纳滤( n a n o f il t r a t i o n ,n f ) 、反渗透 ( r e v e r s eo s m o s is ,r o ) 、渗析( d i a l y s i s ,d ) 、电渗析 ( e l e c t r o d i a l y s i s ,e d ) 、控制释放( c o n t r o lr e l e a s e ) 、膜传感 器( m e m b r a n e s e n s o r ) 、气体分离( g a sp e r m e a t i o n ,g p ) 、渗透汽 化( p e r v a p o r a t i o n ,p v ) 、膜蒸馏( m e m b r a n ed i s t i l l a t i o n ) 、膜 萃取( m e m b r a n ee x t r a c t i o n ) 、液膜( l i q u id m e m b r a n e ) 等托p 2 。 膜分离的推动力可以是膜两侧的压力差、电位差或浓度差。水处理 中常以压力差为推动力,采用的膜技术有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 透。反渗透是利用膜有选择的滤过溶剂( 通常是水) 而截留离子物 质的性质,以膜两侧静压差为推动力,克服溶剂的渗透压,使溶剂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6 页 通过反渗透膜而实现对液体混合物分离的膜过程。与反渗透相比, 微滤和超滤的操作压力低、透水量大。纳滤是在反渗透膜过程的基 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压力驱动膜,选择性介于反渗透和超滤之间, 分离性能优良心引。 膜按材料可分为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前者又分为天然改性材 料和高分子复合材料。目前,膜的产量、品种、功能和应用以有机 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制成的膜及其过程为主瞳p 圳。根据膜过滤压力和 推动力不同,可分为加压型和抽吸型口;根据膜组件( m e m b r a n e m o d u l e ) 形式不同可分为平板式、管式、螺旋卷式、毛细管式和中 空纤维式口钉;根据膜组件与反应器组合方式不同,可分为分离式、 隔离式和一体式( 浸没式) 副。 ( 2 ) 微滤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微滤膜过滤是世界上开发应用最早的膜过滤技术。以天然或人 工合成的高分子聚合物制成的微滤膜过滤技术始于1 9 世纪中叶口引, 但对膜分离技术的系统研究始于2 0 世纪。1 9 0 7 年b e c h h o k d 系列化 多孔火棉胶膜并发表了第一篇系统研究微滤膜性质的报告,首先提 出了气泡法测微滤膜孔径。1 9 1 8 年z s i g m o n d y 等人最早提出规模生 产硝化纤维素微滤膜的方法,并与1 9 2 1 年获得专利。1 9 2 5 年在德 国哥廷根( g o t t i n g e n ) 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微滤膜公司一s a r t o r i u s g m b h 鲥,专门生产和销售滤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英等国得到 德国微滤膜公司的资料,于19 4 7 年相继成立了工业生产机构,开始 生产硝化纤维素微滤膜,用于水质和化学武器的检验。1 9 6 0 年 s o u r i r a ja n 和l o e b 1 公布了著名的l - s 膜制备工艺。从2 0 世纪 6 0 年代开始,随着聚合物材料的开发,成膜机理的研究和制膜技术 的进步,微滤膜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 。膜品种扩大 到c a - c n 、聚酞胺、p v d f ( 聚偏氟乙烯) 、p a n ( 聚丙烯腈) 、p c ( 聚 碳酸酯或磷脂酰胆碱) 、p e s ( 聚醚砜) ,p s ( 聚苯乙烯) 、p e ( 聚乙 烯或磷脂酰乙醇胺) 和p t f e ( 聚四氟乙烯) 、聚酯和无机膜陶瓷材 料( 氧化锆和氧化铝) ,此外,还可以利用玻璃、铝、不锈钢和增强 的炭纤维作为膜材料等拍8 。3 钔。制膜工艺从完全挥发相转化扩大到凝 胶相转化、控制拉伸致孔、核辐射刻蚀致孔等;孔径范围为0 1 帅 到7 5 阳系列化;组器形式从单一的膜片滤器到褶筒式、板式、中空 纤维式和卷式等h p “3 。应用范围从试验室的微生物检测急剧发展到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7 页 制药、医疗、饮料、生物工程、超纯水、饮用水、石化、环保、废 水处理和分析检测等广阔的领域引。 美、英、法、德、日本都有自己品牌的微滤膜。在国际市场上 影响最大的是美国m i l l i p o r e 公司,其次是德国s a r t o r i u s 公司。 微滤膜制备方便,价格便宜,应用广泛h 朝。目前,微滤膜的产值占 了膜技术总产值的一半以上。 我国微滤膜技术开发较晚。2 0 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一些科研 部门微滤膜进行了小规模的试制和应用,但基本上没有形成工业规 模的生产能力。真正的起步应算是7 0 年代末期和8 0 年代初期,上 海医药工业研究院等单位对微滤膜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目前,国 内已有了多种商品化微滤膜。由于国产微滤膜性能稳定,价格低廉, 占据着国内大部分市场定额h 4 。4 5 3 。 与国外相比,我国相转化法微滤膜的性能和国外同类产品性能 基本一致,褶筒式滤芯己在许多场合下替代了进口产品,得到了广 泛应用;用控制拉伸生产的p e ,p p 、等m f 膜,虽然生产工艺和质 量有待提高,但以其价廉、耐溶剂等优点在不断拓宽市场h 引。总之, 通过国家“七五 和“八五科技攻关,我国的微滤膜技术改变了 仅有c a - c n 膜片的局面,相继开发了c a 、c a c t a 、p s 、p a s 、p v d f 、 尼龙等膜片和筒式滤芯;开发了p p 、p e 、p t f e 等控制拉伸致孔的微 滤膜和聚酯、聚碳酸酯等的核径迹微滤膜;无机微滤膜也有了自己 的产品。微滤膜已在饮料、食品、电子、石油化工、医药、分析检 测核和环保等领域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取得了很好的经济、社会 和环境效益h 。 , 1 3 2 膜生物反应器技术基本原理 膜生物反应器( m e m b r a n eb i o l o g i c a lr e a c t o r ,简称m b r ) 是 将生物处理技术与膜分离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型、高效的污 水处理技术引。通常m b r 由生物反应器和膜组件两部分构成,生物 反应器是污染物降解的主要场所,生物反应器内的微生物利用污水 中的有机物进行生长繁殖,并逐渐开始在系统内形成适合有机污染 物降解的微生物链,使污染物能得到较充分的降解:膜组件代替传 统的二沉池,膜的分离作用将微生物截留在生物反应器内,以维持 较高的活性污泥浓度,并能对污水进行高效的固液分离。m b r 技术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8 页 解决了传统活性污泥工艺出水水质不稳定、污泥易膨胀等问题,具 有许多其它生物处理工艺无法比拟的明显优势h 。刚。 1 3 3 膜生物反应器的分类 m b r 通常是由微滤膜、超滤膜或纳滤膜组件和生物反应器组合 而成,其分类有多种:根据膜组件在生物反应器中的作用不同,可 分为膜一曝气生物反应器、萃取膜生物反应器、膜分离生物反应器三 类;按照膜组件构型可分为管式、板框式、卷式及中空纤维式;根 据膜材料不同可以分为有机膜和无机膜两大类;按照膜组件与生物 反应器的组合位置,可分为一体式( 浸没式) 、分置式( 循环式) 和 复合式;按照膜过滤的驱动方式可分为压力式和抽吸式哺。表卜2 比较了不同构型膜组件的优缺点。 表1 - 2 不同构型膜组件的优缺点 分置式m b r 如图1 - 2 所示,膜组件和生物反应器分开设置,生 物反应器中的混合液由泵增压后进入膜组件,在压力作用下膜过滤 液成为系统处理出水,活性污泥、大分子物质等则被膜截留,并回 流到生物反应器中。分置式m b r 的特点是:运行稳定可靠,操作管 理容易,易于膜的清洗、更换和增设,而且膜通量普遍较大。但为 了减少污染物在膜面的沉积,由循环泵提供的料液流速很高,为此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9 页 动力消耗较高,并且泵的高速旋转产生的剪切力会使某些微生物菌 体产生失活现象嘞3 。 图卜2 分置式膜生物反应器 一体式m b r 如图i - 3 所示,根据生物处理的工艺要求,可分为 两种组成形式:第一种有两个生物反应器,其中一个为硝化池,另 一个为反硝化池。膜组件浸没于硝化反应器中,两池之间通过泵来 更新要过滤的混合液。该组合方式基于以下原因:可以提供配套 ( 整装) 的膜和设备,便于旧系统的更新改造;将膜浸没池作为 好氧区,而生物反应池作为缺氧区以实现硝化一反硝化的目的; 便于将膜隔离进行清洗。第二种组合最简单,直接将膜组件置于生 物反应器内,通过真空泵或其它类型的泵抽吸,得到过滤液。为减 少膜面污染,延长运行周期,一般泵的抽吸是间断运行的。 出承 生物反盈器 图i - 3 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 一体式m b r 利用曝气时气液向上的剪切力来实现膜面的错流效 果,也有采用在一体式膜组件附近进行叶轮搅拌和膜组件自身的旋 转来实现膜面错流效果。与分置式相比,一体式的最大特点是运行 能耗低,占地更为紧凑,近年来在水处理领域受到了特别关注。但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1o 页 其膜通量相对较低,容易发生膜污染,不容易清洗和更换膜组件。 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不同之处在于生物反应器内加装填料,从 而改变了膜生物反应器的某些性状,使生物反应器内既有悬浮相的 活性污泥又有附着相的生物膜,从而提高了反应器内污泥浓度,增 强了处理废水的能力,提高了运行的稳定性 5 3 o 其示意图见图卜4 。 填料可采用常规填料或其它如泡沫塑料、颗粒活性碳等。 窆气 避i ( 7 j 嬲i 图1 - 4 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 1 3 4 膜生物反应器的特点 出水 用膜组件代替传统的二沉池,可以进行高效的固液分离,克服 了传统工艺出水水质不稳定、污泥易膨胀的不足,具有许多其它生 物处理工艺无法比拟的明显优势。 ( 1 ) 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 膜生物反应器仅用一个膜分离装置就完全实现了在常规生物处 理中需要用较大的二沉池和砂滤系统才能实现的功能,使系统变得 较为紧凑,减小了占地面积。特别是一体式m b r 在一个反应器中同 时实现了生物降解和泥水分离,更是如此。d a v is 哺们等对不同规模的 膜生物反应器和传统活性污泥法水处理厂进行比较发现,m b r 占地 面积节约了1 2 2 3 。 ( 2 ) 处理效率高,出水水质好,从根本上解决了污泥膨胀问题 m b r 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生物反应器内 微生物对有机物的降解;另一方面是膜对有机物大分子的截留作用。 在处理某些工业废水时,膜的截留作用有利于培养出一些对该种废 水有特殊降解能力的专属细菌,同时还可以延长大分子物质的停留 时间,使m b r 处理难降解有机物的能力得到加强;m b r 采用膜过滤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11 页 几乎可以截留水中所有悬浮物,选择性膜还可以截窝混合液中的大 分子物质和细菌、病毒等,使得出水水质较好。m b r 使泥水分离不 再依靠污泥的重力沉降,因此从根本上桂绝了污泥膨胀现象对出水 水质和生物处理系统的影响。 ( 3 ) 容积负荷高,抗负旖冲击能力强, 由于膜的高效截留作用,使微生物完全截留在反应器中,实现 了水力停留时间( h r t ) 和污泥停留时间( s r t ) 的完全分离,因而 能够在反应器中保留足够高的污泥浓度,这不仅使m b r 所能达到的 容积负荷大大提高,还使系统抵抗冲击负荷和有毒有害物质的能力 得到了加强,并使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得以提离。 ( 4 ) 产生剩余污泥量少,减少了污泥处理的工作量和费用 m b r 中较高的污泥浓度可以实现在容积负荷很高的同时,污泥 负荷保持很低,因此,进入m b r 的基质将主要用予维持微生物的最 低营养要求,而污泥的增殖壁则很少,大大减小了剩余污泥的产量。 从理论上讲,膜生物反应器能将污泥完全截餐在生物反应器内,实 现不捧泥操作。冒前剩余污泥的处理与处置已成为污水处理厂能否 正常运行的制约因素之一,它的费用占到污水处理厂总运行费用的 2 5 4 0 ,有的甚至高达6 0 晦靶。因此,从源头减少污泥的产生量 就显得非常必要和关键,这些因素推动和促进了具有剩余污泥量少 这特点的m b r 技术的开发及研究。 ( 5 ) 具有较高的脱氮效采 m b r 中长的污泥停留时间有利于增殖慢的细菌( 如硝化细菌等 微生物) 生长。c o t e 【5 町等研究者发现当污泥龄由量0 天增加为5 0 天 时氨氮去除率由8 0 增加到9 9 ;此外,膜生物反应器中较小的絮体 有着更大的周长和面积比,氧传质阻力小,从而提高了硝化速率。 另外,m b r 中污泥浓度高,因面易在污泥絮体中形成表面好氧、内 部缺氧状态,所以可在同一反应器中实现硝化和反硝化,使m b r 在 去除c o d 的阕时具有良好的脱氮效果。 ( 6 ) m b r 处理系统的设备化、自动化程度高 m b r 由于构筑物少,系统结构紧凑,非常容易加工成成套设备, 便予运输和安装,可大大缩短施工期。另外,自动化程度嵩,可实 现无人值班看守,因此大大节约了人工费。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12 页 1 3 5 膜生物反应器在垃圾渗滤液处理中的应用 自1 9 6 9 年,美国的s m i t h 首次报道了美国d o r r - o liv e r 公司把 活性污泥法和超滤工艺结合处理城市污水的方法以来,膜生物反应 器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从1 9 8 3 1 9 8 7 年 日本已有l3 家公司采用好氧m b r 工艺处理大楼废水作为中水回用 哺 。美国在m a n s f i l e d o h i 建造了一套处理规模为15 1 m 3 d 的膜生物 反应器系统,用于处理某汽车制造厂的工业废水嫡劓。英国也有用膜 生物反应器处理有毒工业废水的实例引。 我国对m b r 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十分迅速,膜生物反应器 已应用在城市污水处理及回用、工业废水处理及回用、垃圾填埋渗 滤液处理及回用、净水厂进水预处理及后续处理工艺的泥水分离和 清洁生产工艺等领域。 天津大学的李征们对膜生物炭反应器( m b a c ) 处理经u a s b 处理 的垃圾渗滤液和m b a c 单独处理垃圾渗滤液进行了研究,在u a s b 出 水c o d 为8 5 0 1 9 0 0 m g l ,b o d 5 为5 2 2 7 8 m g l 时,m b a c 对c o d 的 平均去除率为4 5 ,对b o d 。的平均去除率为9 1 ;采用单独的m b a c 处理时,垃圾渗滤液进液c o d 浓度为2 0 4 6 2 9 7 6 m g l ,水力停留时 间为1 4 1 6 h ,对c o d 的平均去除率为6 9 ,而与同样条件下 u a s b + m b a c 对c o d 的去除效果相差无几。 申欢等采用m b r 对垃圾渗滤液经u a s b 预处理的出水进行了降 解试验,当m b r 进水c o d 为8 0 01 7 0 0 m g l ,氨氮为5 0 - - 4 3 0 m g l 时,对c o d 的去除率为7 0 8 5 ,对氨氮的去除率为9 0 9 9 8 , 对总氮的去除率为5 0 6 7 。 闫志明2 1 等对厌氧污泥复合床( u a s c b ) 一序批式膜生物反应器 ( s m b r ) 串联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进行了试验研究,并与单纯的s m b r 工艺进行了对比。当进液c o d 浓度为2 5 0 0 m g l ,氨氮浓度为3 8 0 m g l , c o d 总容积负荷为o 1 8 o k g c o d m d 时,组合工艺出水c o d 浓度 为9 0 一2 2 0 m g l ,出水氨氮浓度为5 0 7 0m g l ,c o d 去除率达到9 2 以上,氨氮的去除率在8 0 以上,其中u a s c b 对氨氮几乎没有去除。 s m b r 对c o d 的去除率为8 7 - 9 4 。 许宜平3 3 等采用固相萃取前处理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4 分析厌氧一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垃圾渗滤液中多环芳烃的去除效果。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13 页 结果表明,对多环芳烃的总去除效率超过8 0 ;大部分三环、四环 和五环的芳烃可在处理过程中被厌氧降解。多环芳烃的主要降解反 应发生在厌氧滤池工艺段,然而s c o d ( 溶解性化学耗氧量) ,b o d 。 和t o e 的主要去除工艺段则是膜生物反应器。 陈少华哺们等利用凝胶层析方法分析了垃圾渗滤液中有机物分子 量的分布情况,并考察了利用膜生物反应器( m b r ) 处理垃圾渗滤液 系统中有机污染物分子量的分布以及水溶性腐殖质( a h s ) 含量的变 化。研究发现,垃圾渗滤液中的有机物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即分子 量大于6 0 0 0 的大分子物质和分子量小于1 5 0 0 的小分子物质。大分 子物质主要是水溶性腐殖质,而小分子物质主要由挥发性有机酸及 水溶性腐殖质组成。大分子的a h s 难以被微生物降解,但能被微滤 膜截留。大部分小分子的a h s 既难以被微生物降解,又不能被膜截 留,是构成m b r 处理出水c o d 的主要成分。 1 4 课题研究目的、内容及意义 本课题利用垃圾渗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