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法学专业论文)刑事自诉制度研究.pdf_第1页
(诉讼法学专业论文)刑事自诉制度研究.pdf_第2页
(诉讼法学专业论文)刑事自诉制度研究.pdf_第3页
(诉讼法学专业论文)刑事自诉制度研究.pdf_第4页
(诉讼法学专业论文)刑事自诉制度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容摘要 自诉是一种古老的起诉方式,已有数千年的历史。i 7 当国家公诉制度 完全确立并逐渐在刑事起诉制度中占据主导地位以后,是否还保留被害 人自诉的起诉方式,对此问题,世界各国持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一是 采取起诉国家垄断主义,刑事诉权统一由国家专门机关负责。另一种是 在实行国家追诉主义的同时,兼采用被害人追诉主义。但是,在这些保 留自诉制度的国家中,尽管自诉只适用于少数刑事案件中,它在追诉犯 罪上的意义却不容忽视。 我国在刑事起诉制度上实行的以公诉为主、自诉为辅的原则。1 9 9 6 年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大幅度扩张了刑事自诉案件的范围,致使我国自 诉制度在刑事起诉制度中的地位和作用明显得以提升。在这一背景下, 我国刑事自诉制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本文从以下几个部分 对自诉制度进行了探讨: 第一部分:引言。该部分从总体上介绍了自诉制度的概况。 第二部分:刑事自诉制度的法理学分析。f 该部分从刑事自诉制度的 产生及其历史发展、刑事自诉权的性质、刑事自诉权的必要性和我国刑 事自诉制度存在的必要性分析等四个方面对自诉制度进行了探讨。就刑 事自诉权的性质来说具有双重性,一方面保护公民的自身合法利益,另 一方面对公诉权具有监督和补救作用一1 第三部分:自诉权与公诉权的关系。f 该部分从自诉权与公诉权的内 涵比较、公诉权与自诉权的冲突及调整、我国公诉权与自诉权的关系等 三个方面对自诉权与公诉权的关系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第四部分:自诉制度的内在价值分析。l 自诉制度的内在价值主要体 现在三个方面:经济效益价值、秩序价值和自由价值v 一 第五部分:自诉制度的运行及保障机制分析。 该部分首先论述了自 诉制度的运行机制,重点分析了自诉案件的提起、受案范围、证明责任 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对自诉制度的保障机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 立法建议。一, 。 , 第六部分:我国自诉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该部分从我国自诉 案件的立法指导思想、操作性、审理程序、审判监督和我国几类自诉案 件的运行机制等几方面进行了阐述,指出了我国目前自诉制度中存在的 问题并提出了完善立法的建议。 第七部分:结语。j 状分珥骘,盔竺二 a b s t r a c t p r i v a t ep r o s e c u t i o nw a sav e r yo l dm o d eo fi n d i c t i n ga n dh a db e e nf o rs e v e r a l t h o u s a n d y e a r s w h e ns y s t e m o f p u b l i cp r o s e c u t i o n w a sd o m i n a t ei nc r i m i n a l p r o s e c u t i o nw h e t h e rr e s e r v e dp r i v a t ep r o s e c u t i o n o r n o t ,c o u n t r i e sh a da d o p t e dt w o d i f f e r e n ta t t i t u d e si nt h ew o r l d o n ei s i s mo fc o u n t r y p r o s e c u t i o nm o n o p 0 1 i z a t i o n , c r i m i n a lp r o s e c u t i o nw a st a k e nc h a r g eb ys p e c i a lo r g a n t h eo t h e ri st a k e ni s mo fc o u n t r y p r o s e c u t i o nm o n o p o l i z a t i o na n di s mo fv i c t i mp r o s e c u t i o na tt h es a m et i m e b u ti n t h e c o u n t r i e so f r e s e r v i n gs y s t e mo fp r i v a t ep r o s e c u t i o n ,p r i v a t ep r o s e c u t i o nw a so n l yu s e di n f e w n e s sc r i m i n a lc a s e sa n dw es h o u l dn e v e ri g n o r ei t sm e a n i n go fc r i m ep r o s e c u t i o n i no u rc o u n t r y sc r i m i n a lp r o c e e d i n g s ,p u b l i cp r o s e c u t i o ni st h em a i nf o r mo f p r o s e c u t i o na n dp r i v a t ep r o s e c u t i o ni s o nt h es i d e c r i m i n a lp r o c e d u r el a wi n19 9 6h a s e x p a n d e dt h ea r e ao fp r i v a t ep r o s e c u t i o ns og r e a t l yt h a tt h ep o s i t i o na n dr o l eo fp r i v a t e p r o s e c u t i o ni sp r o m o t e do s t e n s i b l y m o r ea n d m o r e p r o b l e m sc r o pu p a n dc r yf o rs o l u t i o n s o f p r i v a t ep r o s e c u t i o n c h a p t e ro n e ,f o r e w o r d ,t h i sc h a r t e rc o l l e c t i v e l y i n t r o d u c e st h es y s t e mo fp r i v a t e p r o s e c u t i o n c h a p t e rt w o ,t h ea n a l y s i so fj u r i s p r u d e n c e o fs y s t e mo fp r i v a t ep r o s e c u t i o n t h i s c h a r t e rd i s c u s s e ss y s t e mo fc r i m i n a lp r i v a t ep r o s e c u t i o ni nf o u ra s p e c t so ft h ep r o d u c i n g o fc r i m i n a lp r i v a t e p r o s e c u t i o n ,t h eq u a l i t y o fc r i m i n a lp r i v a t e p r o s e c u t i o n ,t h e r e q u i r e m e n to fc r i m i n a lp r i v a t e p r o s e c u t i o na n dt h er e q u i r e m e n to fc r i m i n a lp r i v a t e p r o s e c u t i o ni no u rc o u n t r y i t se m p h a s e sa r et h eq u a l i t yo fc r i m i n a lp r i v a t ep r o s e c u t i o n a n dt h er e q u i r e m e n to fc r i m i n a lp r i v a t ep r o s e c u t i o n c h a p t e rt h r e e ,t h er e l a t i o nb e t w e e nt h er i g h to f p r i v a t ep r o s e c u t i o na n dt h er i g h to f p u b l i cp r o s e c u t i o n ,t h i s c h a r t e rd i s c u s s e st h er e l a t i o ni nt h r e e a s p e c t s o fm e a n i n g s c o m p a r e o f t h er i g h to fp r i v a t ep r o s e c u t i o na n dt h er i g h to f p u b l i cp r o s e c u t i o n ,c o n f l i c t a n da d j u s t i n ga n dt h er e l a t i o nb e t w e e nt h er i g h to fp r i v a t ep r o s e c u t i o na n dt h er i g h to f p u b l i cp r o s e c u t i o n i no u r c o u n t r y c h a p t e rf o u r ,a n a l y s i s o fi m m a n e n c ev a l u e s o f s y s t e m o fc r i m i n a lp r i v a t e p r o s e c u t i o ni m m a n e n c ev a l u e so fs y s t e mo fc r i m i n a lp r i v a t ep r o s e c u t i o nw a si n t h e p e r s o no ft h ef o l l o w i n gt h r e ea s p e c t s :b e n e f i tv a l u ea n do r d e rv a l u ea n df r e e d o mv a l u e c h a p t e rf i v e ,a n a l y s i so fc i r c u l a t i n ga n dg u a r a n t e e i n go f p r i v a t ep r o s e c u t i o n ,t h i sc h a r t e r f i r s t l ya n a l y s e sc i r c u l a t i n g ,e m p h a s e so n t h ep r o b l e m so fi n s t i t u t i n g ,a r e ao f c a s e s ,p r o v e d u t yt h e ni td i s c u s s e st h eg u a r a n t e e i n go f p r i v a t ep r o s e c u t i o na n d b r i n g so u ts u g g e s t i o n s o f l e g i s l a t i o n c h a p t e rs i x ,p r o b l e m sa n dc o n s u m m a t i n go fc r i m i n a l p r i v a t ep r o s e c u t i o ni no u r c o u n t r y , t h i s c h a r t e rd i s c u s s e sp o l e s t a r ,o p e r a t i n g ,c o g n i z a n c e p r o d u c es u r p r i s i n g o f c o g n i z a n c ea n dc i r c u l a t i n g o fp r i v a t ep r o s e c u t i o ni no u rc o u n t r y i tp o i n t so u tp r o b l e m so f s y s t e m o fp r i v a t ep r o s e c u t i o ni n o u r c o u n t r y a n d b r i n g s o u ts o m es u g g e s t i o n so f l e g i s l a t i o n c h a p t e r s e v e nt a g s 2 引言 自诉是一种古老的起诉方式,迄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当国家公诉 制度完全确立并逐渐在刑事起诉制度中占据主导地位以后,是否还保留 被害人自诉的起诉方式,对此问题,世界各国持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 是采取起诉国家垄断主义,刑事起诉权统一由国家专门机关负责。另 种是在实行国家追诉主义的同时,兼采用被害人追诉主义,即绝大多 数案件由国家专门机关提起公诉,但对于某些案件,国家将起诉权交由 被害人行使。但是,在这些保留自诉制度的国家中,尽管自诉只适用于 少数刑事案件中,它在追诉犯罪上的意义却不容忽视。“现今世界各国的 刑事诉讼制度,因采用弹劾主义,对犯罪的追诉,需先由控诉之一方原 告对犯罪嫌疑人提起控诉,使其成为被控诉一方被告,在原、被告双方 对立,两造平等的情况下,由超然的法院居中审判;也就是说,有原告, 才有被告;有起诉,才有审判”。【i 】因而,在刑事追诉活动中,尽管自诉 制度的实际决定程度没有公诉制度那样大,但作为一种追诉方式,也承 担着启动审判程序的重要功能,其实际运行状况同样影响着一个国家追 究犯罪的实际能力和具体状况。我国采取后一类型的追诉机制。自诉制 度是我国现行刑事诉讼制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1 9 7 9 年刑事诉讼法 根据自诉案件的特点和规律,以基本法的形式确立了刑事自诉制度。1 9 9 6 年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大大加强对自诉制度的立法,使得我国自诉制度 在刑事诉讼制度的地位和作用得以明显提升。从司法实践来看,全国法 院受理的自诉案件的数量,平均每年以1 0 的幅度递增,刑事自诉制度 在惩罚犯罪、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由于我 国刑事自诉制度本身存在一定的缺陷,亟待解决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自 诉制度需要近一步完善。笔者试图从刑事自诉的理论和司法实践等方面 入手,对现行自诉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一些探索性的研究,以期推动我 曾有t t f 砻:刑事审判程序之研究,海峡两岸法学研究文集 l 国刑事自诉制度进一步向民主化、法制化发展。 刑事自诉制度法理学分析 ( 一) 刑事自诉制度的产生及其历史发展 世界各国刑事追诉形式,基本可以归为三种:公诉、自诉和社会起诉。 公诉是指国家追诉机关依照法律规定代表国家提请法院对被告人进行审 判;社会起诉是指有关社会团体、组织或案件无关的公民为保护被害人 的合法权益,以自己的名义提起刑事诉讼;而自诉则是被害人为保护自 己的合法权益,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而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诉讼。公诉、 社会起诉、自诉产生于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时期,在各个历史时期所具 有的地位和作用也不尽相同。社会起诉在当今作为一种起诉方式已日趋 消亡。所以追诉形式发展的基本轨迹是,从奴隶制社会的自诉,社会起 诉到封建社会中后期的私诉和公诉并存,直至资产阶级掌握政权后近现 代的公诉为主、自诉为辅。 探究自诉的发展历史,必须从诉讼形式上加以考察。纵观古今中外诉 讼发展史,诉讼形式可分为三种:即弹劾式、纠问式和混合式。弹劾式 诉讼是历史上最早的一种诉讼形式,世界各国早期的诉讼制度均采用此 形式。在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等时期,提起诉讼完全是公民个人 的事,法院实行完全的“不告不理”原则,原告与被告诉讼权利和诉讼 地位完全平等,汉谟拉比法典第l 条规定“倘自由民宣誓揭发自由民 之罪,控其杀人而不能证实,揭人之罪者应处死”。第2 条规定“倘自由 民控自由民巫蛊之罪而不能证实,则被控巫蛊之罪者应行至于河而投入 之,倘彼为河占有,则控告者可以占领其房屋;倘河为之洗白而彼仍无 恙,则控彼巫蛊者应处死;投诉者取得控告者之房屋。”【2 】从上述规定可 引中困政法人学法制史教研究编( 9 1 - m 法制史参考资料汇编第8 页 以看出,起诉方可由任何自由民进行,控告者负有相应的举证责任,在 证据不足h , - j - 贝, l j 采用神明裁判,诉讼结果和财产结果紧紧相连,同时为加 强判决效力,一般要求原告人对同一案件不得再次提起诉讼,案件的判 决也往往由双方当事人自主来执行。 罗马时期,逐渐完善了弹劾式诉讼。其诉讼程序是“先有原告,然后 有法官”,主要是由法庭审查双方当事人所提出的证据,然后进行判决。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古罗马的诉讼也有“公诉”和“自诉”之分,但与现 代意义上的“公诉”和“自诉”是不同的,罗马法中以涉及国家和政府 的诉讼为“公诉”,涉及私人利害关系的诉讼为私诉。这与我们今天所称 的“公诉”和“私诉”的概念完全不一样。因此不能以今天的公诉和私 诉去理解罗马法中的“公诉”和“私诉”,但这两个词的确是最早出现在 罗马法中。 当事人自行起诉的制度在欧洲一直延续到1 3 世纪。1 3 世纪后,随着 封建主阶级为巩固封建政权的需要,封建主阶级开始把犯罪看成是“破 坏社会秩序”的行为,逐渐创立了纠问制诉讼形式,实行侦查诉讼的原 则,犯罪不必经过当事人,而由国家机关主动侦查起诉。同时设立了与 纠问式诉讼相适应的检察制度,检察官代表国王参加诉讼,对犯罪进行 侦查起诉,并指导监督法院进行诉讼。于是,现代意义上的“公诉”产 生了。纠问式诉讼同时也承认自诉,允许原告控告,但与弹劾式诉讼制 度的区别在于,诉讼并非必须有原告的自诉。 在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立法者逐步废除了封建的纠问制诉讼制度, 取而代之的是体现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平等思想的诉讼制度。在这种 诉讼形式中,控诉职能与审判职能是彼此分开的,由于控诉人不同,因 而在起诉形式上就分为国家专门机关的控诉和公民个人的控诉,前者为 公诉,后者为自诉。许多国家在普遍采用公诉的同时,也相应保留了自 诉制度。但是由于历史渊源,民族传统,风俗习惯以及资产阶级革命发 展过程不同,使得各资本主义国家的自诉制度呈现出一定的差异。在英 国,根据英国的法律,起诉可以由任何公民提起,但实际上真正由公民 起诉的案件较少,大部分由警察提起了诉讼。 3 1 究其原因,一是英国将 刑事诉讼的举证责任赋予起诉一方,而对于一些案件来说,个人的侦查 手段有限,搜集证据比较困难,总是需要依靠警方;二是个人自诉需要 支付相应的诉讼费用与律师费用,虽然法律上规定检察官有权批准以公 款支付这类起诉人的诉讼费用,但数额有限,难以弥补全部开销。因此 在实践中绝大多数案件是由警方起诉。而德国、法国等国家都是公诉与 自诉并存,但都将自诉限定在一定范围内。比如法国自诉案件限定为有 关家庭纠纷、侮辱、伤害恐吓等案件中的轻微犯罪。 4 1 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之后,在追诉犯罪上,一般也实行了公诉为主,自 诉为辅的方式。即大部分刑事案件由检察官代表国家提出起诉,少部分 涉及婚姻、家庭等案件与轻微的刑事案件纳入到自诉中。对于自诉案件, 法律一般都规定了当事人的处分权利如双方可以和解,调解,撤回诉讼 等,但同时也采取国家干预,有些案件控诉后,法院必须审理终结,不 能因当事人和解而撤消案件。 我国在1 9 7 9 年刑事诉讼法中规定,刑事案件以公诉案件为主, 以自诉为辅。1 9 9 6 年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大幅度扩张了刑事自诉案件的 范围,使得我国自诉制度在刑事起诉制度中的地位和作用显著提升。 ( 二) 刑事自诉权的性质 自诉权源于公民的基本权利,从本质上讲是对直接受到损害的权利所 作出的直接、自然的反应,其目的在于维护个体的、具体的和基本的权 利。其内容上有广泛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自诉权是指公民对一切使其利 益受到损害的行为都可以诉诸于法律的权利。而狭义的自诉权是指公民 o i 中圈政法人学诉讼泣教研室编删事诉讼法参考资料笫二集下册第3 5 - 3 7 负 法围刑事诉讼法典第一章自诉 对于特定的行为诉诸法律的权利。现代意义上的刑事自诉权指的是狭义 的自诉权。公诉权则是由广义的自诉权发展演变而来的。当国家产生后, 构成国家的基本成员公民便将管理和维护社会的职能授予给政府, 进而当某犯罪行为侵自r n , , f h 应的公民时,其不仅损害了特定公民的人身 和财产,而且还破坏了正常的社会关系,作为国家便要诉诸法律,通过 设立的程序制度去追究犯罪的刑事责任,它便是现代意义上的公诉,而 国家在实行公诉的同时,还应注重到有些案件仅涉及公民个人的权益, 如婚姻、家庭、名誉、人格等等,这些权益从根本上讲是属于公民的私 权,这些私权“犹存隐忍之和”,国家一般不予干预,是否追诉加害者的 责任,由公民个人自行决定,从此意义上说,国家尊重了公民的私权, 也是一个国家法律文明的象征。另一方面,设立刑事自诉权可以起到对 公诉权的监督和补救作用。马克思指出:“应该认为,不承认私人对自己 私人案件的起诉权的法律,是违背社会最起码的基本原则”。否则“起诉 权由独立的私人的理所当然的权利变成了国家通过它的司法官员所赋予 的特权,在每次法律争论中,国家就站在私人和把它当作自己的私产的 法庭门之间,并随心所欲地把门打开或关上。”p j 结果是公民的个人权益 得不到保护。从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刑事自诉权性质具有双重性。 一方面具有保护公民自身合法利益的性质,即当公民的某些利益受到损 害时,公民可以以自己的名义向司法机关起诉,要求司法机关保护其合 法的权益。另一方面自诉权对公诉权具有监督和补救作用。由于各国实 行的大都是以公诉为主,自诉为辅的刑事追诉制度。大部分刑事案件均 有国家追诉机关去实施追诉,而一旦这种追诉缺乏相应的制约机制时, 就会出现种尴尬的情形:即对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置之不理或者 由于某种情况的出现而怠于去行使追诉权,这不仅极大损害了被害人的 合法权益,放纵了犯罪,还极大得伤害了被害人追惩犯罪的原始情感, 5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 2 卷,第4 8 5 页 更重要的是社会公众对国家追诉机关的信赖程度也不断的在降低。在这 种情形之下,自诉权可以发挥其对公诉权的监督作用。即允许对一部分 本属于国家追诉机关追诉而其又怠于行使的案件进行起诉。在两者之中 保护性应是其本质属性,监督性质是对保护性的一个有益的补充。因而 赋予公民以刑事自诉权不仅是顺应了保护公民私权的基本道理,更是一 个国家法制文明的标志。 ( 三) 刑事自诉权的必要性 被害人自诉是一种古老的起诉方式,当国家公诉制度完全确立并逐渐 在刑事起诉制度中占据主导地位之后,是否还保留被害人自诉的起诉方 式,世界各国的态度截然不同,一种是采取起诉国家垄断主义,刑事起 诉权统一由国家机关负责即起诉权为检察官专有,一切诉讼均由检察官 根据被告人的性格、年龄,环境,犯罪的轻重及情节、犯罪的表现等各 方面的情况来决定起诉与否。如日本实行的完全的国家起诉垄断主义, 即所有的刑事案件均由国家追诉机关去实行追诉,公民个人无权就刑事 案件向法院提出诉讼。日本刑事诉讼法之所以作此规定,是因为它认为 检察官作为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者,不仅站在被害人的立场上,而且站 在国家的立场上,可以“完全彻底维护社会公共福利和保护个人的基本 人权,查明案件事实,并且正确地迅速地运用和实现刑罚法令”。1 6 1 另一 种是在实行国家追诉主义的同时,兼采用被害人追诉主义,即绝大多数 刑事案件由国家专门机关提起公诉,但对于某些案件,国家将起诉权交 由被害人行使。如德国和我国均作此规定。笔者认为起诉国家垄断主义 其初衷是由国家来包揽一切犯罪的起诉,以达到迅速、彻底保护个人利 益和社会公共安全。但该制度有二大问题,一是对于一些涉及公民私权 的案件由国家包揽起诉违背了基本法律准则;二是权力过分集中,往往 会使权力独断专行,检察官垄断起诉难免会有滥用起诉权的情况。虽然, 6 】= 采英辉h 奉刑事诉讼法典第1 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 0 0 1 年 日本也设立了诸如像“检察审查会”和“准起诉制度”来保证起诉的公 正性,但这些都属于内部的监督方式,与设立公民刑事自诉权这外部措 施相比显得微不足道。纵观历史,笔者认为从自诉为主到以公诉为主, 以自诉为辅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在奴隶制时期案件往往较为简单, 并且当时社会没有设立专门的追诉机关,因而自诉也就成为了公民保护 自己合法权益的最基本途径。到了封建和资本主义社会,随着社会生产 力的发展,犯罪也日益呈现出量多、复杂化的特点,犯罪不仅威胁着公 民的合法权益,也动摇着社会统治者的统治基础。因此,再单靠公民的 力量去保护自己的利益不仅难以实现,同时也不符合统治者维护社会统 治的愿望。这时由国家组建特定的机关去追究犯罪,维护公民的合法权 益显得极其重要,于是国家追诉机关应运而生,代表国家去追究和惩罚 犯罪。但是作为自诉权,虽然其范围本身在日益缩小,但相对于公诉权 来说,仍有着其自身的影响力和存在的价值,是对公诉权的有益的补充, 决不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消亡,其理由如下:一是对公诉权的监督和补 救作用。前文已有论述,这里不再重复。二是有些刑事案件涉及的主要 是公民个人的权益,如婚姻、家庭、名誉等方面,这些均属于公民的私 权方面,对此类犯罪是否进行追诉,应由公民自行决定,如将此类案件 也纳入公诉案件的范畴是不符合立法的关于保护公民私权的基本原则 的。三允许公民提出自诉,有利于司法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刑事诉讼中 有一些案件其案情较为简单,社会危害性不大,造成的后果轻微。对于 此类案件如果仍由公诉机关去实行追诉,就其公正性方面可能是无可挑 剔,但在司法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无疑会使公诉机关对其他较重刑事案 件的司法投入减少,这可能造成司法资源的分配不均匀。相反,对于此 类案件如果交由公民个人起诉,无疑会节约大量的司法资源,使得公诉 机关对较重的刑事案件可以投入更多的司法力量。 ( 四) 我国刑事自诉制度存在的必要性分析 我国刑事诉讼法1 9 9 6 年修改后扩大了自诉案件的适用范围,对此有 学者认为实属不妥,建议立法予以修改。笔者认为自诉制度在我国目前 的国情下存在有其必要性,其理由如下: 第一,从诉讼权的性质来看,如本文前所说,自诉权本身具有双重属 性,其能否顺利运行及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社会安全与稳定。 第二,有利于较好地维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被害人是犯罪行为的直 接受害者,因犯罪行为使自己的人身、财产权利遭受侵犯,要求追究被 告人刑事责任是被害人固有的权利,符合马克思主义确立的保护公民私 权的基本原理。确立自诉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被害人告状难的问题, 从而能够更好地保护被害人的诉讼权利和实体权利。 第三,有利于增强公民同犯罪作斗争的信心和自觉性,有力地打击犯 罪。 第四,是由我国当前社会经济、政治发展水平决定的。随着我国经济、 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过渡期。在此过程中, 由于社会调拉手段和方式尚处于不稳定的变革之中,各种社会问题和矛 盾非常容易被激化,致使近年来犯罪数量急剧增加。面对社会治安日益 恶化,恶性犯罪不断发生的社会现状,我国司法机关打击犯罪的力量却 明显不能满足实践的需求。“我国是在社会财富、政治民主、社会文化发 展不足的状态下进入社会转型时期的,因此,社会不可能在司法上对 犯罪行为的全方位惩治提供必要乃至完全的人力、物力的支援和保证。 如今,司法机关内部存在着人员不足、素质低下、经费缺乏、装备落后、 监所拥挤等,已经同大规模犯罪化立法所要求的大量迅速地司法投入形 成鲜明的反差”。 7 1 而自诉制度可以使司法机关将有限的司法资源投入到 那些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案件上。 第五,我国处在社会的转型期,加上刑事追诉缺乏必要的制约机制, 1 7 1 疗惠渔、游伟j = l :会转型时期刑事立法思想的若干问题第3 0 页,人民法院出版社,1 9 9 5 一部分负有追诉职责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变化的社会条件下开始腐化堕 落,对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置之不理,严重侵害了被害人的合法权 益。例如,在一些地方,公安机关一年中对应当立案的案件,3 0 4 0 的 案件没有立案,严重的达到5 0 6 0 。1 8 l 这些不依法履行职责的行为,不 但放纵了犯罪分子,严重伤害了被害人惩罚犯罪的原始情感,更重要的 是,社会公众对国家追诉机关的信赖程度也在不断降低。这就使我们陷 入一个尴尬的境地,一方面是急需完善追究犯罪的机制、进一步保障被 害人的诉讼权利;另一方面社会公众对国家追诉机关信心大失。 9 1 因而 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在坚持国家公诉制度下,强化了被害人的自诉制度, 赋予了被害人提起自诉的权利无疑是顺应历史潮流的。 第六,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对自诉制度的产生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中国 传统的文化中,形成了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的“礼一一仁”思想成 为支配我国人民的强大心理支柱,制约着人们的品行举止。一方面通过 “仁”释“礼”的强化程序,使外在的礼仪规范转化为内心的自觉要求, 另一方面又通过血缘关系、家族结构的强化手段使外在的道德要求内化 为以和谐中庸为基本特征的民族性格,中国人的这种文化传统与民族性 格使自诉制度得以长存的社会壤。【1 叫 二、自诉权与公诉权的关系 ( 一) 自诉权与公诉权的内涵比较 所谓公诉权是指国家追诉机关代表国家为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向 法院提起诉讼的权利。自诉权则是指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为追究被告 人的刑事责任向法院直接提起诉讼的权利。 陈光中、严端中毕人民共和困刑事诉讼法修改建议稿j 论h f 第2 4 i 贞,北京中凰方正敝扎。1 9 9 5 年 例吴宏耀刑事自诉制度研究,法律科学2 0 0 0 年 i l o l 陈f 东,自诉案件审判程序论第2 3 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t 9 8 9 年 l 、从权利主体来看,公诉权主体是国家追诉机关,近现代通常为检 察机关。自诉权的主体是个人,是直接遭受犯罪行为侵害自然人和法人。 2 、从权利的来源来看,公诉权虽来源于公民的基本权利,但从其实 质来看,则直接蜕变于现代公权力,是国家职能在刑事诉讼中的体现。 公诉权源于公权力也服务于公权力,因此,对被害人的人身、财产权利 进行侵犯,也被视为对公权力的挑战,自然由代表公权力的公诉权作出 相应的回应。自诉权则源于公民的基本权利,从实质上讲是对直接受到 损害的权利所作出的直接的、自然的反应,其目的在于维护个体的具体 权利。 3 、从目的上看,公诉权的目的具有双重性。一是国家设立公诉权, 规定绝大部分刑事案件由追诉机关去行使公诉权,其目的就是维护公民、 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确保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不受犯罪行为的 侵犯;另一方面,犯罪本身不仅危害了公民的合法权益,同时也破坏了 社会的安定团结的正常秩序,直接动摇了统治阶级的利益,这是占社会 主导地位的统治阶级所不愿看到的,因此设立公诉权,由法定的国家追 诉机关去行使它,直接维护了统治阶级自身的利益。自诉权的目的具有 单一性,即公民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而设立的。 4 、从强制性上看,公诉权具有较强的强制性。一旦追诉机关行使公 诉权,人民法院必须就该案件作出相应的判决,法律既不允许调解,也 不允许和解。而自诉权则不同,其强制性不仅远远弱于公诉权,而且还 具有较强的处分性。作为自诉案件的被害人不仅对自诉案件负有举证义 务,还可以撤诉,可以与被告人和解,人民法院亦可运用调解,同时自 诉人还有被反诉的风险。 5 、从是否具有可分性上看,公诉权不具有可分性,作为追诉机关应 对涉及的所有犯罪分子一并行使公诉权,法律在一般情况下严禁分开行 使;自诉权则不然,当一个犯罪行为侵犯了数个人的利益,受害人不只 是一人,而是数人;或加害人对被害人实施的两个以上犯罪行为时,其 中任何一个受害人都有权单独向法院提出诉讼,受害人有权对其中任一 行为提出控诉,这就是自诉案件的可分性。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均规 定自诉权具有可分性。意大利刑法典第15 4 条规定:如果多数人提 起告诉,非经告诉人全体撤回告诉权,其罪不消灭;德国刑事诉讼法典 也规定:如果几个人对于同一犯罪都有权提出自诉时,他们之中每一个 人在行使这一权力方面都是独立的。 6 、遵循的原则不同。自诉权实行的是“不告不理”,法院对于这类案 件在没有自诉人的控告下,是不会开启审判程序的。公诉权则不然,它 无需自诉人的控诉,公诉机关对于公诉案件是依照法律规定的职权和程 序去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反之,即使有控告人的控告,而公诉 机关认为无需追究刑事责任,则可以依法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7 、追诉的程序不同。公诉权往往面对的是社会危害性比较大的刑事 案件,因此,公诉有专门的侦查和独立的审查起诉原则。自诉权由公民 自行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无此专门的追诉程序。 8 、导致的审理程序不同。自诉的审理不仅程序相对与公诉较为简易, 并且各国还纷纷引入了民事诉讼中的一些制度,如允许自诉人与被告人 和解,被告人可以提出反诉以及法院对于自诉案件可以进行调解等。公 诉不仅审理程序严格,而且也不允许和解和调解。 ( 二) 公诉权与自诉权的冲突及调整 l 、价值观念的冲突。公诉机关代表国家行使公诉权,一般认为其一 方面维护了国家利益同时也保护了被害人的利益。但在司法实践中,由 于价值评判主体的多元性和多向性,社会需要的层次性和复杂性,个体 利益的差别性和社会条件的变化性,导致法律价值包括刑事诉讼价值发 生冲突是难以避免的再加上法律制度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因而公诉很难 达到理想化的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兼顾】。实质上公诉权作为国家权 力其为了维护国家利益,而对于被害人利益保护由于传统观念及法律的 影响不完善。 2 、价值目标的冲突。公正和效益是刑事诉讼法追求的两大价值目标。 就公正来说,由于公诉机关不仅在侦查手段、方法上远远胜于公民个人, 并且有较为完备的程序保障,因而公诉权在公正性方面远远胜于自诉权, 以至出现日本刑事诉讼中的“起诉国家垄断主义”。起诉权为检察官专有, 一切诉讼均由检察官根据犯人的性格、年龄、环境、犯罪的轻重及情节、 犯罪后的表现等各方面的情况来决定起诉与否。日本刑事诉讼法在第一 条表明了它的宗旨“本法律的目的是在刑事案件中,完全彻底地维护公 共福利和保护个人的基本人权,查明事实真相,并且正确地迅速地运用 和实现刑罚法令。”【把1 就效益而言,自诉由受害者本人直接向法院起诉, 其所耗费的司法资源要远远低于公诉。这里就存在一个价值选择,公正 和效益在此发生碰撞。 3 、案件的行使范围的冲突。从目前各国的规定来看,公诉案件的行 使范围与自诉案件的范围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交叉,从而出现这样或那样 的冲突。德国刑事诉讼法典第3 7 4 条规定:自诉权利人对于非法侵入、 侵犯通信秘密、伤害、威胁、损坏财产等犯罪可以通过自诉途径予以追 究,无需事先上诉检察院。同时,第3 7 6 条规定:检察院可以在符合公 共利益的时候对第3 7 4 条中所称的犯罪行为提起公诉。1 1 3 】 4 、对某一案件具体行使的冲突。对于某些案件被害人认为属于自诉 案件,向法院提出了自诉,并且在自诉的过程中依法行使了自己的处分 权,而追诉机关认为此案件属于公诉案件的范围,应提出公诉。或者被 害人认为属于公诉案件,而追诉机关认为属于自诉案件,依法应由公民 。i 张正德刑事诉讼法价值评析,中国法学i9 9 7 2 j 永英辉| f 奉刑事诉讼法典第1 页,中国政法大学j “版j _ | = 2 0 0 0 3 李吕列德国刑事诉讼法典第1 3 7 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 9 9 5 自行提出诉讼。 针对以上出现公诉权与自诉权的冲突,笔者认为就被害人受到的权益 侵害而言,在其受到侵害以后,如果单纯“以刑法为主”保护方法或仅 仅依赖于自诉权本身势必会造成权利保护的不完善。有的学者提出“在 审判权的强制推进中主张并承认当事人的合意的正当性与效力。这种合 意是当事人自身的权利的要求,只要不违背公序良俗,那么在观念和制 度上就要予以认可和接受。”1 1 4 1 就一些案件而言,采取自诉的方法可能更 有利于建立完整的权利保障体系和法律调整的整合机制,自诉权在某种 程度上代表着种更;d i l n 重于权利补救的价值取向,作为自诉人较公诉 机关更加关注除了刑罚之外的判决结果以及这一判决实际执行的可能性 和效果,就自诉权的行使过程而言,对国家权力介入的需求逊于公诉权, 需要国家司法资源的投入亦低于公诉权。单纯强调和依靠公诉的力量, 在目前情况下不仅不利于及时补救被害人受损害的利益,而且也无助于 司法资源的合理的利用。相反,对于那些确需要国家权力的投入,即相 对于被害人无法以其自身的力量完成诉讼,或被害人可能产生牺牲重大 的社会公共利益来换取一已私利的后果时,即使出现了自诉权与公诉权 的交叉或重合,公诉机关则应毫不犹豫地履行公诉职能,以便树立司法 权威,体现司法公正,保障社会公共利益,满足被害人要求,维护其权 利,具体而言,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立法应当明晰自诉案件的范围,通过概括式和列举式对自诉案件 的范围加以严格的规定。作为立法者,应当从案件的性质、社会危害性、 复杂程度、社会伦理道德等方面来考虑自诉案件的范围。 2 、立法应当赋予被害人自诉选择权。即被害人对于案件有选择向人 民法院起诉、不起诉的权利。就公诉机关而言,应尊重当事人的选择不 能以危害社会公共利益为借口将此类转为公诉。除此之外,自诉人还应 “1 聃怡、捕娟现代诉讼的法理性透视,现代法学,2 0 0 在自己追诉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可以要求公诉机关加以追诉,公诉机关 应当予以追诉,但一旦自诉人行使了该类权利即表明当事人自愿放弃自 诉的权利,此案件即从自诉转为公诉,并且此过程具有不可逆性。 ( 三) 我国公诉权与自诉权的关系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第1 0 7 条规定被害人有权就下列案件提出自 诉:一是告诉才处理的案件;二是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 三是公诉转自诉案件。这使得我国的公诉权与自诉权的关系变得颇为复 杂。 从静态上看,三类案件中公诉权与自诉权的关系表现的各不相同。第 一类案件是告诉才处理的案件,这类案件是纯粹的自诉案件,被害人在 是否起诉问题上对于此类案件享有排他的权利,这件排他性主要体现在 两方面:首先,被害人如果自愿放弃自诉权,这一决定具有法定约束力, 公诉权不能对此进行干涉;其次,如果被告人因受到强制、威吓无法行 使自诉权,人民检察院和被害人的亲属可以代为告诉。但是,即使在这 种情况下,一旦妨碍被排除后,最终的决定者仍然是被害人,因而在此 类案件中,自诉权呈现出“独霸之下”的局面,公诉权不得于预自诉权 的行使。笔者认为此类案件中被害人对于案件享有的自诉权是排他的、 独立的,被害人的自诉权与公诉权是截然对立的。有些学者认为在此类 案件中可能存在被害人因强制、威吓而无法告诉的情形,由于存在心理 强制或威胁的可能,很难判断被害人对自诉权的处分是否基于自愿,因 而与其放任不管,不如由检察机关接受此类案件,以公诉程序进行追诉。 笔者认为,这种做法有些不妥,其原因有以下几点:其一,我国法律在 规定此类案件时,已经充分考虑到案件的性质、社会危害性以及复杂程 度,在实体法上已将告诉才处理的案件限定为极少数轻微情形。换句话 来说,此类案件即使不追究也不会对社会产生多大的危害性。如果检察 院以公诉人的身份介入到此类案件中,有违立法设立自诉制度的初衷, 浪费国家宝贵的司法资源;其二,由于在实践中当事人是不是强制、威 吓往往很难判断,如果允许检察机关以此为理由强行介入到该案件中, 极有可能对当事人行使正常的自诉权造成妨碍。因此,笔者认为此类案 件中自诉权与公诉权是完全相互排斥的,公诉权不得干涉自诉权的行使。 第二类是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在这类案件中,自诉权与 公诉权尽管彼此独立,却同时并存。此类案件与第一类自诉案件不同, 它不是纯粹的自诉案件。因为其一,就“被害人有证据证明”来说,这 是一个较为主观性的标准,只能根据被害人的具体判断,所以被害人既 有可能因为“没有证据证明”而要求依公诉程序进行追究,也可能因认 为“有证据证明”而自行提起自诉,即使被害人决定提起自诉的案件, 也可能因起诉证据不足,而转归公诉;其二,从实体法上看,此类案件 并不要求必须有被害人“告诉”才能对犯罪进行追究,因此,即使被害 人没有要求追诉犯罪甚至积极反对对被告人进行追究,都不影响检察机 关主动地追究犯罪,提起公诉。换句话来说,虽然刑事诉讼法规定被害 人对此类案件有权提起自诉,却并没有赋予阻止检察机关追诉犯罪的权 利。因而在此类案件上公诉权与自诉权是一种交叉重叠、同时并存的关 系。【l5 】第三类自诉案件是所谓的“公诉转自诉”案件。在这类案件中, 自诉权与公诉权呈现出公诉优先,自诉补救的关系。在具体案件中,被 害人提起的自诉是以国家追诉机关已经放弃公诉权或拒不行使公诉权为 前提条件的。因而,被害人的自诉权与公诉权之间并不存在交叉重叠的 关系。但是,从时序上讲,二者是一种转接关系;从被害人自诉权的功 能上讲,二者又呈现出监督和补救关系。 从动态上看,我国自诉案件存在向其他类型案件转化的可能,具体 有以下情形:( 1 ) 第二类自诉案件向公诉案件转化。其原因有二,一是 被害人认为难以收集到足够的证据而向国家追诉机关控告,要求追诉机 5 】姚莉关于两类自诉案件若干问题的研究,中国法学1 9 9 9 2 1 5 关追究此类犯罪行为,根据国家六机关关于刑事诉讼实施中若干问题 的规定第四条规定“上述所列八项案件中,被害人向公安机关控 告的,公安机关应当受理。”,据此,追诉机关不得拒绝;二是被害人认 为有证据证明而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如果认为证据不足,可由公 安机关受理的,应当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1 6 】( 2 ) 第二类自诉案件有 向第三类自诉案件转化的可能。对于第二类自诉案件,如果因证据不足 而移送至公安机关或被害人主动选择了公诉追究手段,但追诉机关有可 能怠于行使或又主动放弃公诉权,作为被害人来说,其仍然享有第三类 自诉的权利。( 3 ) 公诉案件转化为自诉案件,即第三类自诉案件。 三、自诉制度的内在价值分析 ( - - ) 自诉制度的经济效益价值分析 效益就是效率和收益的总和。著名的经济分析法学家波斯纳认为,经 济学是对法律进行规范分析的有力工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