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底稿.doc_第1页
毕业论文底稿.doc_第2页
毕业论文底稿.doc_第3页
毕业论文底稿.doc_第4页
毕业论文底稿.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 业 论 文题目: 中国经济增长的现状、短期前景及长期趋势 城乡一体化问题研究学 生: 韩 玲 学 号: 111100000111 院 (系): 陕西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专 业: 经济管理 指导教师: 2015 年 9 月 2 日目录第一章 绪论11.1 摘要11.2 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必要性21.3 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现状2第二章 农村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环境3 2.1法律法规依据的逐步健全4 2.2政府的大力支持于推广32.3 可再生能源的推广技术成熟42.4 市场经济效益的增长5 2.5 农民文化素质的水平的提高6第三章 农民可再生能源开发情况6 3.1 生物智能的开发利用6 3.2 农村沼气开发73.3农作物秸秆气化73.4太阳能开发作用73.5太阳能热水器73.6太阳灶73.7太阳能光伏发电73.8小型风能发电73.9小型水电资源开发7结语11致谢12参考文献12中国经济增长的现状、短期前景及长期趋势 -城乡一体化问题研究第一章 绪论1.1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水、土地、能源、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生态建设和坏境保护的形势日趋严峻。面对这种情况,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要求加快发展循环经济。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坏境不断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人与自然关系和谐,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目标。关键字:经济发展 中国未来经济 农村1.2 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必要性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计算与计量,会计则采用专业方法,将各种物质量统一以价值的形式。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中国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能源依赖”、“能源高耗”等特征,能源紧张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增长的“瓶颈”。在此背景下,对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的规律及其阶段特征,并提出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1.3 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1.1 经济增长带动能源消费总量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随着经济的增长,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基本呈线性模式增长(见表1)。2002年以前,能源消费的增长速度远远低于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从2003年开始,能源消费的增长速度与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2003年和2004年能源消费增长均超过15%,与中国GDP的增长速度基本持平。这表明中国工业化所处的阶段在发生变化,工业化初期及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能源消费的强度较大,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能源利用效率在提高,即能源贡献度在提高。1.2 经济增长带动人均能源消费量的变化每一个国家的人均能耗水平在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最终都会维持在一定的水平,而人均能耗的稳定值主要与该国所采用的能源消费模式有关。目前,各国的能源消费模式可分为高度耗能型、一般耗能型和节能型三种。从较长时间来看,世界人均能源消费在经历快速增长期(19501973年)后,逐渐趋于缓慢增长。中国的人均能源消费量从1990年的915千克标准煤/人,增长到2006年的1 733千克标准煤/人,年均增长51.125千克标准煤/人,能源消费模式属于高度耗能型,因此在一定阶段内中国的人均能源消费量仍将呈上升趋势,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会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主要是由于中国人口众多的原因。1.3 经济增长带动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在能源消费结构方面,世界一次能源消费中,石油、煤炭所占比重逐渐下降,而天然气比重逐渐上升。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变化趋势基本相符(见表2),近年来中国经济的不断增长,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比重逐渐下降,石油比重比较平稳,天然气与水、核、风电比重逐渐上升。但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煤炭消费大国,一次能源构成中,煤炭依然占绝对主导地位,所占比重基本在70%左右。1.4 经济增长带动能源消费强度的变化 能源消费强度是指单位GDP所投入的能源量。能源消费强度变化与工业化进程密切相关。随着经济的增长,工业化阶段初期和中期能源消费一般呈缓慢上升趋势,当经济发展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后,经济增长方式发生重大改变,能源消费强度开始下降。尽管从1990年至今,中国的能源消费强度一直以很快的速度在下降(见表1),但仍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之中,重化工业的比重较大,高耗能工业占比例较高,以及中国能源利用的技术水平还比较低,能源利用效率不高等原因导致的。相信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工业结构的逐步调整和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中国的能源消费强度将在一定时期以后呈下降趋势。1.5 经济增长带动能源消费弹性的变化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是指能源消费增长速度与GDP增长速度的比值,世界各国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与所处工业化阶段不同,能源弹性系数出现起伏,但总的趋势是逐渐下降。目前世界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总体上在0.5以下的水平上,相比之下,中国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较高,2003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高达1.19,自2004年后逐渐有所下降,但与世界水平仍然相差较大,这表明中国仍处于工业发展中期。第二章 农村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的坏境2.1、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广我国政府一直重视农村能源建设。上世纪80 年代初以来,开展了以小水电为主的初级电气化县、薪炭林重点县、沼气重点县、省柴灶试点县等多种大面积示范工程,并大为推广。在此基础上,从“八五”开始,中国又开始组织实施“百县农村能源综合建设”,到2009 年全国已有300 多个县开展了这项工作1。目前,户用省柴节能灶、小水电、沼气和太阳能热水器等农村可再生能源技术已在全国得到了较大规模的推广利用。温家宝总理早在2000年时就做出过重要批示:发展农村沼气,既有利于解决农民生活能源,又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确实是一项很有意义、很有希望的公益设施建设。由此可见,有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广,农村可再生能源发展是有着广阔的前景和未来的。2.2 、法律法规依据的逐步健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第五十七条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必须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水、森林、草原、野生动植物等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能、沼气、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发展生态农业,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在2005 年2 月,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该法于2006年1 月1 日开始实施。同时,国家已经开始制定法律相应的配套法规和政策,主要有提出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总量目标,制定可再生能源发展中长期规划,提出鼓励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具体管理办法,出台可再生能源有关技术标准,制定鼓励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经济政策等,这些将有力地推动对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进程生物质能的开发将是农村可再生能源的重点。在农村农业生产当中所产生的大量生物副产物普遍被丢弃,浪费十分严重,若可以转化利用,则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2.3 可再生能源推广技术的成熟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同时也带动国防力量、科技水平的的迅猛发展。对于可再生能源利用的研究也一直未停止过,因此各 项新型技术及专利发明层出不穷,并广泛的应用于实际当中。目前农村地区的各种可再生能源有:生物质能沼气、秸秆气化;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灶、太阳房,农村户用光伏系统;小型风力发电;小型水资源开发等等。2.4 市场经济效益的增长可再生能源技术的成熟并结合农村的实际的生产生活,创立了一大批具有市场经济效益的模式。如猪沼果能源生态模式。以农户为基本单元,利用房前屋后的山地、水面、庭院等场地,建设畜禽舍、沼气池和果园等几部分,同时使沼气池的建设与畜禽舍和厕所三结合,构成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庭院经济格局,形成生态良性循环,增加农民收入。2.5 农民文化素质的水平的提高在科技下乡、文化下乡等活动的积极宣传下,使广大农民认识到了科学知识的好处,并在实际的生产中受益。由此激发了农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热情,科普素质有了显著的提高。另外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也培养出了一大批农民的子弟,为他们日后返乡工作,扎根农村,反哺家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三章农民可再生能源开发情况3.1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生物质能的开发将是农村可再生能源的重点。在农村农业生产当中所产生的大量生物副产物普遍被丢弃,浪费十分严重,若可以转化利用,则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3.3、农村沼气开发目前,农村沼气生产的主要资源是禽畜粪便。通过厌氧发酵技术,禽畜粪便在制取沼气的同时,也转化为更加高效、优质的有机肥料。根据农业部的统计,目前我国分散性的畜牧养殖户为,生猪10675 万户,奶牛174 万户,肉牛1592 万户,蛋鸡6568 万户,肉鸡5146 万户,羊2843 万户,役畜2195 万户。通过自然地理条件和农村经济发展条件等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全国分散性的畜禽养殖农户中适宜发展沼气的约 4 为1.48 亿户,约占总农户数的60%,其沼气生产的潜力超过500 亿立方米/年3。3.4、农作物秸秆气化农作物秸秆是粮食生产的主要副产物,它通常是指农作物在获取主要产物质后剩留下来的地上部分的茎叶或藤蔓,约占作物生物量的50%,主要是各种禾木科作物秸秆和豆科类作物秸秆,是一类极丰富的能直接利用的可再生纤维素资源。目前我国的农作物秸秆气化主要采用秸秆气化集中供气技术。它是我国农村能源建设推出的一项新技术。以农村丰富的秸秆为原料,经过热解和还原反应后生成可燃性气体,通过管网送到农户家中,供炊事、采暖燃用。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作物秸秆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由于农业连年丰收,粮食产量逐年稳定提高,各类农作物秸秆的年总产量达6亿吨。而据不完全数字统计显示,我国目前的秸秆利用率仅仅只有2%,所以其作为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有着巨大的潜力。3.5、太阳能开发作用我国幅员广大,有着十分丰富的太阳能资源。据估算,我国陆地表面每年接受的太阳辐射能约为501018kJ,各地的太阳年辐射总量达335837kJ/cm2a,中值为586kJ/cm2a。3.6、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在我国的农村地区广泛的使用。据估算,普及率已达到九成以上。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这对于几千年来一直用柴火烧水洗浴的农民有着非凡的意义,这代表着他们也可以享受随时的热水,享受类似于惬意的城市生活所带来的便利。这是一个伟大发明。太阳能热水器技术在中国已经完全商业化,生产企业有上千家,从业人员在15 万以上。太阳能热水器不仅遍布了中国大地,也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2009 年中国太阳热水器产业总销售额近900 亿元,生产能力和保有量均居世界第一,产品已远销欧洲、东南亚、非洲等30 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额已由2001 年的600 万美元增加到2009 年的4000 多万美元。3.7、太阳灶 目前主要在西部一些欠发达地区使用。3.8、太阳能光伏发电伏发电是根据光生伏打效应原理,利用太阳电池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不论是独立使用还是并网发电,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由太阳电池板(组件)、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它们主要由电子元器件构成,不涉及机械部件,所以,光伏发电设备极为精炼,可靠稳定寿命长、安装维护简便。所以这是21世纪的一个高新技术产业,有着明朗的前景。3.9、小型风能发电 较为适合中西部一些风力资源丰富的地区。目前户用型的技术尚不成熟。3.10 小型水电资源开发较为适合中西部一些水利资源丰富的地区。户用型的技术也尚不成熟。相关性和可靠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的两个主要特征,从信息使用者的角度来看,有用会计信息既要可靠又得相关。可靠性确保信息使用者放心使用会计信息,而相关性则确保尽量提供使用者所需要的信息。若所有的会计信息能同时满足这两方面那自然是再好不过,然而二者有时还存在此着消彼长的关系,这使信息提供者处总结 虽然庆阳采矿业(正南煤田、西峰油田能源储量巨大)、农业、服务业(香包、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前景看好,但应辩证地看待甘肃庆阳经济快速发展问题,切莫放松环境保护、过度开采能源。爱护生态环境,参与环境教育,让“生态、环保”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和全新态度,全面实现庆阳经济的可持续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