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作业(差旅)人员遇事故伤害现场处置方案.doc_第1页
外出作业(差旅)人员遇事故伤害现场处置方案.doc_第2页
外出作业(差旅)人员遇事故伤害现场处置方案.doc_第3页
外出作业(差旅)人员遇事故伤害现场处置方案.doc_第4页
外出作业(差旅)人员遇事故伤害现场处置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外出作业(差旅)人员遇事故伤害现场处置方案1事故风险分析1.1事故类型本公司出差较多,并涉及矿山井下作业。在往返业务合作单位(即目标单位)途中可能遇到交通事故发生车辆伤害事故;途中住宿宾馆、酒店可能遇到火灾、触电、高处坠落、电梯伤害、食物中毒等事故;在业务合作单位井下作业时可能遇到顶板,水灾,火灾,煤与瓦斯突出、瓦斯爆炸、煤尘爆炸等事故。本公司应急预案将外出作业人员在途中、住宿、井下作业过程中,遇到的事故伤害,统称为外出作业人员遇事故伤害。外出作业人员遇事故伤害的伤害类型较多,涉及面广,且在业务合作单位作业过程中,受业务合作单位的作业环境、人员的影响大,不可遇见性大。1.2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发生外出作业人员遇事故伤害的地点主要为差旅途中、业务合作单位。1.3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事故的危险严重程度及其影响范围发生外出作业人员遇事故伤害的时间无季节性,一年四季均有可能发生。但安排不能信胜工作、情绪不佳、身体状况差的人员外出作业时,发生外出作业人员遇事故伤害事故可能性大。发生外出作业人员遇事故伤害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影响程度一般,发生概率一般。2应急处置组织和职责2.1.公司应急组织机构和职责发生外出作业人员遇事故伤害后,公司应急组织机构和职责同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2.2.现场应急处置组织和职责发生外出作业人员遇事故伤害后,外出作业班组组长或项目负责人是事故现场应急处置负责人,成员为班组(项目)的现场工作人员。现场应急职责有:现场应急处置负责人负责察看事故性质、范围和发生原因等情况,核对本班组(项目)人员,并将事故情况快速报告至业务合作单位陪同人员(或联系人)、本部门(单位)、公司应急指挥部。组织班组(项目)现场工作人员进行自救、互救工作。班组(项目)现场工作人员应积极参加自救、互救工作。安抚伤员,稳定班组(项目) 现场工作人员情绪。配合专业救护队伍救援。配合业务合作单位及上级有关部门的事故调查工作。3应急处置3.1事故处置程序3.1.1现场处置程序报告发生事故后,现场应急处置负责人必须首先报告业务合作单位业务陪同人员(或联系人),请求业务合作单位的应急力量救援;然后,报告本部门(单位)负责人、公司应急指挥部;紧急情况下可先向119、120、122等求助。在向业务合作单位报告事故情况时,要讲明班组(项目)的单位(湖南省煤炭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在业务合作单位从事的工作,事故性质,事故地点,受伤、死亡、被困、失联人数,业务合作单位陪同人员的部门名称、人员姓名,已采取的措施等。报告事故地点时,如是井下事故,应说明事故所处的水平、采区、工作面、巷道或硐室名称;如是地面事故讲明事故所处的位置(宾馆、建筑物、井口名称等)。现场应急处置负责人在向本部门(单位)负责人报告事故情况时,应讲明班组(项目)所在的位置(省、市、区县、乡镇、街道、业务合作单位名称),事故地点(地面还是井下、道路还是宾馆),事故性质,受伤、死亡、被困、失联人数和名单。现场自救和互救现场应急处置负责人组织班组(项目)现场工作人员,在业务合作单位、119、120、122等单位的救护队伍未到达之前,视事故性质,采取有效的方法,开展自救、互救工作,尽可能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减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配合专业救护队进行救护现场应急处置负责人在业务合作单位、119、120、122等单位的救护队伍到达后,简要汇报事故情况和救援情况,并组织班组(项目)现场工作人员配合专业救护队伍救援。3.1.2公司处置程序情况核实本公司部门(单位)负责人接到班组(项目)负责人的事故报告后,应讯速核实情况,报告公司应急指挥部。本公司部门(单位)负责人应核实本次事故业务合作单位的地理位置、属地管理、隶属关系等,本次工作派遣现场工作人员名单,一并报告公司应急指挥部。应急行动公司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成立本次事故处理组,快速赶扑事故地点,进行救援、医疗抢救、陪护、理赔等协调事宜。必要时,应安排受灾人员家属前往,并安抚好家属情绪。公司应急指挥部应继续联系本次事故业务合作单位及其主管单位、当地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及时掌握事故救援动态,并通知本次事故处理组,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现场班组(项目) 现场工作人员应做好本公司事故处理组的工作联系、交接工作。3.2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措施3.2.1地面主要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措施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措施见本预案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触电事故现场处置措施见本预案触电事故现场处置方案。交通或车辆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措施见本预案车辆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高处坠落事故现场处置措施见本预案高处坠落现场处置方案。电梯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措施见本预案电梯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食物中毒事故现场处置措施见本预案食堂食物中毒现场处置方案。3.2.2井下遇到事故的现场应急处置原则避灾原则及时报警,积极抢救,安全撤离,妥善避灾。避灾自救原则当在井下遇到意外灾害事故时,遇险人员应遵循“报、灭、护、撤、躲”的五字原则避灾自救:报:遇到意外灾害事故时要立即向现场领导报告,或通过电话及其它方法向业务合作单位陪同人(或业务联系人)、业务合作单位调度室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灾情及遇险人员情况等。灭: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将灾害事故消灭在初始阶段或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伤害和损失。护:当灾害造成自己所在地点的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增高,可能危及生命安全时,要及时进行个人安全防护,佩带自救器或用湿毛巾捂住鼻、口等。撤:当灾区现场不具备抢救事故的条件或可能危及人身安全时,要立即选择安全的、最近的路线,以最快的速度撤离灾区。躲:如果在短时间内无法安全撤离灾区,应迅速进入预先构筑的避险硐室或其它安全地点暂时躲避,等待救援,也可利用现场的设施和材料构筑临时避险硐室。3.2.3井下主要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措施顶板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措施遇到顶板事故时,遇险时人员要尽可能靠近岩(煤)壁侧身站立或到木垛处躲避。但是避灾者一定要注意躲避地点附近的岩(煤)壁情况,防止岩(煤)壁片帮伤人。立即发出求救信号。顶板冒落基本稳定后,遇险人员要冷静,通过采取呼叫、敲打(但不要敲打对自己有威胁的支架、物料和岩块等)等方法,发出有规律、不间断的呼救信号,以便外面人员发现、了解灾情,组织力量进行抢救。遇险人员要听从灾区中班组长和有经验的老工人指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开展自救和互救。被岩(煤、矸)、物料埋压的人员,不要惊慌失措,在条件不允许时切忌采取猛烈挣扎的办法脱险。一是猛烈挣扎会导致被埋压人员周围的岩(煤、矸)、物料、支架等失去平衡造成事故扩大。二是消耗遇险人员体力,造成一定的伤害。未受伤或受轻伤的人员,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设法营救被掩埋人员,并尽可能脱离险区或转移到安全地点等待救援。对于被营救出的受伤人员,立即在现场进行止血、包扎等急救处理。被隔堵的被困人员要积极配合外部营救。遇险人员在险区采用垒矸石支撑顶板等办法,维护自身安全,为提前脱险创造良好的条件。水灾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措施工作面或其他地点发现有岩(煤)层变湿、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出现雾气、水叫、顶板来压、片帮、淋水加大、底板鼓起或产生裂隙、出现渗水、钻孔喷水、底板涌水、煤壁溃水、水色发浑、有臭味等透水征兆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并督促业务单位陪同人员讯速向调度汇报,并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点的人员。当遇到突水事故时,应立即沿避水灾路线撤出,督促业务合作单位陪同人员向调度室汇报,并尽可能通知到受水害威胁区域的人员安全撤离。在突水现场及附近地点的人员,首先要冷静,在可能的情况下迅速观察和判断突水的地点、来源、涌水量、发生原因、危害程度等情况。同时利用可靠的联系方式,及时向下部水平和其它可能受水威胁区域的人员发出警报通知,并向调度室报告。如果有可能必须最大限度地消灭或控制事故的范围。灾区内的人员可根据灾情,能撤离灾区的可按避水灾路线有组织地撤离。一旦突水量大或撤离路线已被水隔断,不能安全撤除灾区时,要迅速寻找井下位置最高、离井筒或大巷最近的地方躲避,或就近选择上山或相对安全的地点作为避难处,同时设法发出呼救信号。被困时一定要冷静,保持体力等待救援。如果灾区人员不能在短时间内撤出,就应根据具体情况,尽一切办法保存食物、水及灯光。要保护好通风设施,保持正常通风,要注意防止有害气体进入避难场所。在井下作业时,一旦被溃出的淤泥、粘土和流沙困堵,要用呼喊、敲击等方法与救援人员取得联系。救援人员应采取措施输送空气、饮料和食物。在进行清除工作的同时,寻找最近距离掘小巷接近他们。对于被困在井下的人员,其所在地点高于透水后水位,可利用打钻等方法供给新鲜空气、饮料及食物;如果其所在地点低于透水后水位时,则禁止打钻,防止泄压扩大灾情。火灾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措施初期火灾不大时,应积极组织控制火势,直接灭火。火势较大,现场无法灭火时,应组织人员按照避灾路线及时撤离。遇到火灾时,位于事故地点上风侧人员,应迎着风流撤退。当位于下风侧时,要迅速戴好自救器,或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沿避灾路线尽快进入新鲜风流中,离开灾区。现场人员撤到安全地点后,应清点人数及时向矿山调度室汇报。如果烟雾已经充满巷道,千万不要惊慌乱跑,要迅速辨别发生火灾的地区和风流方向,然后沿着地俯身摸着轨道或管道有秩序地外撤。当工作面后路巷道发生火灾,火势很大,撤退路线巷道冒顶,人员无法撤退时,应选择安全硐室、绞车窝等合适地点,建立避险硐室。同时在硐室外要留有明显标志,并设法不断与外面联系。在硐室入口用风筒或木板封严,防止烟雾进入硐室,并立即打开使用自救器,等待营救。在现场有压风管路的情况下,可掐开压风管路呼吸新鲜空气。煤与瓦斯突出、瓦斯爆炸、煤尘爆炸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措施通常情况下,井下发生煤与瓦斯突出、瓦斯爆炸、瓦斯爆炸时,会伴有强大的爆炸声响和连续的空气冲击。此时,现场或附近人员不可惊慌,也不要乱跑乱叫,要沉着、冷静,迅速判断发生事故的地点和自己所处的位置,听从统一指挥,采取正确方法,积极进行避灾自救与互救。发现任何煤与瓦斯突出预兆、瓦斯爆炸、瓦斯爆炸预兆时,讯速撤离,并向可能受灾区人员发出警报,并报告调度室。遇到煤与瓦斯突出、瓦斯爆炸、瓦斯爆炸事故后,位于事故地点上风侧的人员,应迎着风流撤退。当位于下风侧时,要迅速戴好自救器,或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沿避灾路线,尽快进入新鲜风流中,离开灾区。在撤退过程中遇有冲击波及火焰袭来时,立即背向冲击波俯卧地板上或水沟内,头要尽量低,用衣物等盖住身体,尽量减少身体外露部分,尽可能屏住呼吸,防止吸入大量高温有害气体。待爆炸冲击波消失后,迅速打开使用自救器,按照规定避灾路线或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近的安全路线迅速撤离危险区域。撤离中最好由有经验的老工人带领。若遇巷道破坏严重、道路被阻时,找个安全地点临时躲避。躲避地点要选择顶板坚固、无有害气体且有水或离水近的地点。躲避中可用间断亮矿灯或发出喊声,敲打管道、轨道、矸石等方法向外发出被困信号,以便得到及时营救。避灾中,人人都要遵守纪律、听指挥。严格控制矿灯的使用,要照顾好伤员,适当时候可派有经验的老工人(至少2人)外出侦察,经探险确认后,避灾领导人才可组织大家撤退,沿途做好标记、信号,以便救护队跟踪寻找。避灾自救过程中,要利用一切机会设法与外界取得并保持联系。4注意事项外出作业人员必须服从安排,必须乘座正规交通工具,遵守交通秩序,确保自身安全。外出作业人员途中住宿时,必须查看宾馆、酒店的消防通道,必须检查房间安全设施、设备。不得入住无两个消防通道的宾馆、酒店。外出作业人员到达业务合作单位后,应讯速到业务单位对口部门报到,纳入业务合作单位的应急管理体系。尽量了解业务合作单位的应急管理体系,熟悉业务合作单位的各种风险,各类事故的现场应急处置方法。公司外出作业人员下井期间,必须严格遵守煤矿安全规程、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等规程、规章,不违章指挥、不违章作业,同时应制止他人违章,确保自身安全。下列情况,外出作业人员不得下井作业:没有2人以上业务合作单位的熟悉井下生产安全情况人员陪同的;矿井未通风、排水的;矿井无2个有效安全出口的;未携带齐安全仪器仪表的,未检查自身携带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