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讲遗传的基本规律考纲要求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2.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3.伴性遗传()。4.人类遗传病的类型()。5.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6.人类基因组计划及意义()。1等位基因(1)位置:等位基因同位基因,等位基因在同源染色体上的位置一定相同,但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上的基因不一定是等位基因,如AA、aa。(2)表示方法:2个等位基因,用同一字母的大小写表示,如A、a,B、b;ABO血型系统中的等位基因用IA、IB、i表示;高考题中出现的A、A、a或a1、a2an表示复等位基因。(3)本质区别:A与a是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4)来源:基因突变产生的。(5)分离:正常情况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若发生过交叉互换,则分离既可以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可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6)等位基因与基因组、染色体组、配子、单倍体、多倍体关系:染色体组中一定无等位基因;配子、单倍体可能含等位基因,如四倍体的配子、单倍体可含等位基因;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的多倍体也可能为杂合子,如Aa的单倍体加倍后基因型为AAaa,故可存在等位基因。2孟德尔遗传定律与假说演绎法3伴性遗传(1)不是所有生物都有伴性遗传,如无性别决定的绝大多数植物玉米、豌豆等。(2)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时总是和性别相关联,不管基因位于性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还是非同源区段,且遗传时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3)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是都控制性别,如控制色盲的基因。(4)对伴X染色体遗传病而言,携带者只能是女性且表现型正常,致病基因为隐性,如基因型为XBXb,显性遗传病此基因型不叫携带者,而叫患者。(5)抗维生素D佝偻病,如XDXD和XDXd都是患者,但后者比前者患病轻。(6)“牝鸡司晨”体现了表现型是遗传物质控制并与环境因素有关。若母鸡发生性逆转变成公鸡,再与正常的母鸡交配,则子代中21(WW致死)。(7)伴X染色体遗传病,在男性中,发病率等于患病基因频率。4人类遗传病(1)调查遗传病发病率和遗传方式的范围不同,前者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社会调查),而后者在某种遗传病患病家系中调查(家系调查)。(2)家族性疾病并不一定就是遗传病,如传染病;先天性疾病也不一定就是遗传病,如药物引起的器官受损。(3)携带致病基因的个体不一定患病,不携带致病基因的个体也可能患病。(4)只有受一对(不是1个)等位基因控制的单基因遗传病才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且常被选作人类遗传病的调查类型。1F1测交产生4种(1111)表现型的后代,是孟德尔假说的内容()2孟德尔定律支持融合遗传的观点()3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不存在相互作用()4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也不同()5摩尔根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6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7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8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一定都与性别决定有关,但遗传时都与性别相关联()9具有先天性和家族性特点的疾病都是遗传病()10遗传病再发风险率估算需要确定遗传病类型 ()11调查人群中色盲发病率时,若只在患者家系中调查将会导致所得结果偏高 ()答案1.2.3.4.5.6.7.8.9.10.11.1短尾猫之间相互交配,子代中总是出现约1/3的长尾猫,最可能的原因是短尾猫相互交配,子代中显性纯合子短尾猫致死。2若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测交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但比例为42%8%8%42%,试解释出现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减数分裂时部分初级性母细胞发生交叉互换,产生四种类型配子,其比例为42%8%8%42%。考点一孟德尔遗传定律及应用1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关系及相关比例2性状遗传中异常分离比的出现原因(1)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自交AaAa1AA2Aa1aa21显性纯合致死,即AA个体不存活。全为显性隐性纯合致死,即aa个体不存活。121不完全显性,即AA、Aa、aa的表现型各不相同。(2)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的杂合子自交AaBbAaBb1AABB2AaBB4AaBb2AABb1AAbb2Aabb1aaBB2aaBb1aabb表现型比例9331的常见变式测交时相应比例为:3两对等位基因(A、a,B、b)在染色体上的可能位置考向一遗传规律的基础题型辨析1(2019全国,5)某种植物的羽裂叶和全缘叶是一对相对性状。某同学用全缘叶植株(植株甲)进行了下列四个实验。让植株甲进行自花传粉,子代出现性状分离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均为全缘叶用植株甲给羽裂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11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31其中能够判定植株甲为杂合子的实验是()A或B或C或D或答案B解析实验中植株甲自交,子代出现了性状分离,说明作为亲本的植株甲为杂合子。实验中植株甲与另一具有相同性状的个体杂交,后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说明亲本均为杂合子。在相对性状的显隐性不确定的情况下,无法依据实验、判定植株甲为杂合子,故选B。2(2019四川南充模拟)某雌雄同株植物花的颜色由A/a、B/b两对基因控制。A基因控制红色素的合成(AA和Aa的效应相同,B基因具有淡化色素的作用。现用两纯合白花植株进行人工杂交(子代数量足够多),F1自交,产生的F2中红色粉色白色36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花色的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B用于人工杂交的两纯合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一定是AABB、aabbC红花植株自交后代中,一定会出现红色白色31DBB和Bb淡化色素的程度不同,BB个体表现为白色答案C解析F2中红色粉色白色367,是9331的变式,故这两对等位基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白色对应的基因型有:A_BB、aa_,故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AABB和aabb,B正确;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自交后代全部是红花植株,Aabb自交后代红花白花31,C错误;基因型为A_Bb的个体,表现为粉红色,基因型为_BB的个体表现为白色,D正确。考向二遗传规律的推断题型辨析3(2019陕西榆林二模)已知大白菜的雄性不育(雄蕊发育异常,但雌蕊正常)受基因M(不育基因),Mf(可育基因),m(可育基因)控制,基因M、Mf、m位于一对常染色体同源区段的相同位点,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为MfMm(雄性可育大白菜的雄蕊、雌蕊发育均正常)。请回答下列问题:(1)基因Mf、M、m的遗传遵循_定律,原因是_。(2)雄性不育大白菜的基因型有_种,以杂合的雄性不育大白菜作母本和杂合的雄性可育大白菜作父本进行杂交,根据子代的表现型_(填“能“或“不能”)判断出亲本的基因型。(3)现将4种不同基因型的雄性可育大白菜两两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所示,试推测亲本的基因型:A:_B:_C:_D:_。亲本杂交组合ABACADBCCDBD后代表现型全部可育全部可育全部可育可育不可育可育不可育全部可育比例11111311答案(1)分离Mf、M、m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点上的基因(2)2能(3)MfMfmmMfMMfm解析(1)根据基因M、Mf、m位于一对常染色体同源区段的相同位点,说明基因Mf、M、m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2)根据M、Mf、m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为MfMm,可知雄性不育大白菜的基因型有MM和Mm共2种,以杂合的雄性不育大白菜作母本(Mm)和杂合的雄性可育大白菜(MfM、Mfm)作父本进行杂交,若父本基因型为MfM,则杂交后代雄性可育与雄性不育的比值为11,若父本基因型为Mfm,则杂交后代雄性可育植株与雄性不育植株的比值为31,所以根据子代的表现型能判断出亲本的基因型。(3)雄性可育大白菜的基因型有MfMf、MfM,Mfm、mm四种,根据C和D杂交后代出现可育不可育31,可知亲本基因型为MfM、Mfm,又根据A和B、C、D杂交后代都是雄性可育,说明A的基因型为MfMf,由于A、B、C、D的基因型互不相同,所以B的基因型为mm,又因为B和D杂交后代均可育,说明D的基因型为Mfm,所以C的基因型为MfM。4(2019河南开封模拟)高等植物N叶片叶缘有波状齿与锯齿、叶形有条形与剑形,其中一种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另一种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B、b,C、c)控制,三对基因均独立遗传。现有一波状齿条形叶植株与一锯齿剑形叶植株杂交,F1统计结果为:波状齿条形叶锯齿条形叶11;取F1中波状齿条形叶植株自交,F2统计结果为:波状齿条形叶波状齿剑形叶锯齿条形叶锯齿剑形叶302151。请据此分析下列问题:(1)控制叶形的基因有_对,判断依据是_。(2)F2中波状齿植株自交,每棵植株的F3均出现了锯齿植株。请解释出现该遗传现象最可能的原因(用遗传图解作答)。(3)若让F2植株自交,再把F3中锯齿剑形叶植株各自隔离种植并自交,自交后代能发生性状分离的植株所占比例是_。(4)检测(3)实验中F3中条形叶植株的基因型,发现有的植株测交后代中条形叶剑形叶31,则该植株的基因型是_。答案(1)两F1条形叶自交产生的F2中条形叶剑形叶151,是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自由组合现象(9331)的变式(2)如图所示(3)0(4)BbCc解析(1)F1条形叶自交产生的F2中条形叶剑形叶151,是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自由组合现象(9331)的变式,所以控制叶形的基因有两对。(2)叶缘形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波状齿为显性性状,F1波状齿自交,F2波状齿锯齿21,可推断出波状齿的纯合子致死,所以群体中存在的波状齿均为杂合子,杂合子自交的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分离比为21。(3)由于锯齿的基因型为aa,且根据分析只要含有显性基因即为条形叶,所以剑形叶基因型为bbcc,若让F2植株自交,再把F3中锯齿剑形叶植株(aabbcc)各自隔离种植并自交,由于纯合子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所以自交后代能发生性状分离的植株所占比例是0。(4)只有基因型为bbcc的植株表现为剑形叶,由题意知,F3中条形叶植株测交后代中条形叶剑形叶31,说明F3中该条形叶植株的基因型为BbCc。5(2019四川泸州第二次教学质量诊断)喷瓜是葫芦科的一种二倍体植物,无性染色体,其性别是由三个等位基因(aD、a、ad)决定的,这三个等位基因决定的性别与显隐关系如下表所示,喷瓜的叶形由B、b基因控制(B:卵状长圆形,b:戟形)。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基因性别显隐关系aD雄性aD对a、ad为显性,a对ad为显性a雌雄同株ad雌性(1)喷瓜种群中与这两种性状有关的基因型最多有_种,其中能产生精子且精子种类最少的基因型是_。(2)要确定某一卵状长圆形叶雌雄同株的基因型,可将其产生的花粉授与表现型为_的另一植株,若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则该卵状长圆形叶雌雄同株的基因型为Bbaa。(3)两个亲本杂交,如果子代植株的性状分离比为雌雄同株雌株31;则父本和母本与性别有关的基因型分别是_。答案(1)15BBaa和bbaa(2)戟形叶雌株卵状长圆形叶雌雄同株戟形叶雌雄同株11(3) aad、aad解析根据表格分析可知,aD对a、ad为显性,a对ad为显性,则当aD存在时植株表现为雄性,当基因型为adad时植株表现为雌性,当基因型为aa、aad时植株表现为雌雄同株,由于雌性不可能提供aD,因此雄性的基因型只能是aDa、aDad。(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与喷瓜性别有关的基因型有5种,而叶形受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有3种基因型,因此与这两种性状有关的基因型最多有3515(种);其中纯合子雌雄同株BBaa和bbaa产生的精子的种类最少。(2)卵状长圆形叶雌雄同株的基因型可能为BBaa、BBaad、Bbaa、Bbaad,要确定其基因型,可以将其产生的花粉授与表现型为戟形叶雌株(bbadad)的另一植株,若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卵状长圆形叶雌雄同株(Bbaad)戟形叶雌雄同株(bbaad)11, 则该卵状长圆形叶雌雄同株的基因型为Bbaa。(3)两个亲本杂交,后代雌雄同株(a_)雌性植株(adad)31,相当于一对杂合子的自交实验,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均为aad。考向三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的判定6(2018全国,31)某小组利用某二倍体自花传粉植物进行两组杂交实验,杂交涉及的四对相对性状分别是:红果(红)与黄果(黄)、子房二室(二)与多室(多)、圆形果(圆)与长形果(长)、单一花序(单)与复状花序(复)。实验数据如下表。组别杂交组合F1表现型F2表现型及个体数甲红二黄多红二450红二、160红多、150黄二、50黄多红多黄二红二460红二、150红多、160黄二、50黄多乙圆单长复圆单660圆单、90圆复、90长单、160长复圆复长单圆单510圆单、240圆复、240长单、10长复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控制甲组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_上,依据是_;控制乙组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_(填“一对”或“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依据是_。(2)某同学若用“长复”分别与乙组的两个F1进行杂交,结合表中数据分析,其子代的统计结果不符合_的比例。答案(1)非同源染色体F2中两对相对性状表现型的分离比符合9331一对F2中每对相对性状表现型的分离比都符合31,而两对相对性状表现型的分离比不符合9331(2)1111解析(1)表中数据显示甲组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二红多黄二黄多9331,该比例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性状分离比,所以控制甲组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乙组F2的表现型中,每对相对性状表现型的比例都符合31,即圆形果长形果31,单一花序复状花序31。而圆单圆复长单长复不符合9331的性状分离比,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所以控制乙组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2)根据乙组的相对性状表现型分离比可知,控制乙组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用“长复”(隐性纯合子)分别与乙组的两个F1进行杂交,不会出现测交结果为1111的比例。7已知红玉杏花朵颜色由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A基因控制色素合成,该色素随液泡中细胞液pH降低而颜色变浅。B基因与细胞液的酸碱性有关。其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见下表:基因型A_bbA_BbA_BB、aa_表现型深紫色淡紫色白色请回答下列问题:(1)纯合白色植株和纯合深紫色植株作为亲本杂交,子一代全部是淡紫色植株。该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是_。(2)有人认为A、a和B、b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也有人认为A、a和B、b基因分别位于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现利用淡紫色红玉杏(AaBb)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实验步骤:让淡紫色红玉杏(AaBb)植株自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红玉杏花的颜色和比例(不考虑交叉互换)。实验预测及结论:若子代红玉杏花色及比例为_,则A、a和B、b基因分别位于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若子代红玉杏花色及比例为_,则A、a和B、b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和b在同一条染色体上。若子代红玉杏花色及比例为_,则A、a和B、b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和B在同一条染色体上。(3)若A、a和B、b基因分别位于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则让淡紫色红玉杏(AaBb)自交,F1中白色红玉杏的基因型有_种,其中纯种个体大约占_。答案(1)AABBAAbb或aaBBAAbb(2)深紫色淡紫色白色367深紫色淡紫色白色121淡紫色白色11(3)53/7解析(1)纯合白色植株和纯合深紫色植株(AAbb)杂交,子一代全部是淡紫色植株(A_Bb),由此可推知亲本中纯合白色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2)淡紫色红玉杏(AaBb)植株自交,可根据题目所给结论,逆推实验结果。若A、a和B、b基因分别位于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则自交后代出现9种基因型,3种表现型,其比例为深紫色淡紫色白色367;若A、a和B、b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和B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则自交后代出现1/4AABB、1/2AaBb、1/4aabb,表现型及其比例为淡紫色白色11;若A、a和B、b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和b在同一条染色体上,则自交后代出现1/4AAbb、1/2AaBb、1/4aaBB,表现型及其比例为深紫色淡紫色白色121。(3)若A、a和B、b基因分别位于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淡紫色红玉杏(AaBb)植株自交,F1中白色红玉杏的基因型有1AABB、2AaBB、1aaBB、2aaBb、1aabb,其中纯种个体大约占3/7。考点二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1性染色体不同区段分析2仅在X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特点(1)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特点发病率男性低于女性。世代遗传。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患病。(2)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特点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隔代交叉遗传。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患病。3XY同源区段上基因的遗传特点(1)现假设控制某个相对性状的基因A、a位于XY同源区段,则女性基因型可表示为XAXA、XAXa、XaXa,男性基因型可表示为XAYA、XAYa、XaYA、XaYa。(2)遗传仍与性别有关如XaXa()XaYA()子代()全为隐性,()全为显性。如XaXa()XAYa()子代()全为显性,()全为隐性。4判断人类遗传病遗传方式的一般程序考向一结合遗传系谱图分析伴性遗传现象8(2019湖南株洲质检)戈谢病是患者由于缺乏葡糖苷酶葡糖脑苷脂酶从而引起不正常的葡萄糖脑苷脂在细胞内积聚所致,患者肝脾肿大。下图是用凝胶电泳的方法得到的某患者家系基因带谱,据图分析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A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2号为该病携带者,5号为杂合子的概率是2/3C1号和2号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是3/8D该病可通过检测羊水中酶的活性来进行产前诊断答案B解析根据题图可以看出,1号和2号都正常,生的孩子4号是患者,故该病是隐性遗传病,由4号的基因带谱图可知,基因带谱图中短条带代表隐性基因,又因为4号的父亲1号有致病基因但表现正常,所以该病不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而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正确;据A项分析及基因带谱图可知,1号、2号、5号都是杂合子,3号是显性纯合子,故5号为杂合子的概率是100%,B错误;1号和2号均为杂合子,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是3/41/23/8,C正确;根据“戈谢病是患者由于缺乏葡糖苷酶葡糖脑苷脂酶从而引起不正常的葡萄糖脑苷脂在细胞内积聚所致”可知,该遗传病可以通过检测羊水中酶的活性来判断,因为患者肝脾肿大,也可以通过B超检查进行产前诊断,D正确。9如图为某家庭的遗传系谱图,已知该家庭中有甲、乙两种遗传病,其中一种为红绿色盲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存在代代遗传的特点B乙病为红绿色盲症,在人群中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C4为甲病携带者的概率是,为乙病携带者的概率是D若4和5再生一个孩子,其为正常女孩的概率是答案D解析由系谱图中4和5正常,生下患甲病女孩6可知,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乙病是红绿色盲症,即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人群中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A、B错误;对于甲病(基因用A、a表示),4是杂合子(Aa),对于乙病(基因用B、b表示),4是携带者(XBXb)的概率是,C错误;4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XB,5的基因型为AaXBY,二者生下正常女孩的概率是,D正确。考向二伴性遗传和常染色体遗传的综合分析10(2019陕西宝鸡4月联考)已知生物的性别通过性染色体决定的方式有XY型和ZW型。某品种家蚕结茧颜色有黄茧和白茧,其遗传受常染色体上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与B、b控制,A控制形成黄茧,a控制形成白茧,基因B可抑制基因A的作用。幼蚕正常体色与油质体色受性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T、t控制。用一只黄茧正常体色()与一只白茧正常体色()杂交,F1中白茧正常()白茧正常()白茧油质()黄茧正常()黄茧正常()黄茧油质()633211。请回答下列问题:(1)就茧的颜色而言,种群中白茧家蚕的基因型有_种;就蚕的体色而言,显性性状是_。(2)根据上述杂交结果判断,家蚕的性别决定方式是_(填“XY型”或“ZW型”),请说明理由:_。(3)上述杂交组合亲本的基因型为_。答案(1)7正常体色(2)ZW型就体色而言,若为XY型,则亲本为XTYXTXt,油质个体只在雄性中出现,与实验结果不符,若为ZW型,则亲本为ZTZtZTW,油质个体只在雌性中出现,与实验结果相符(3)AabbZTZtaaBbZTW解析(1)因为基因B可抑制基因A的作用,因此就茧的颜色而言,种群中白茧家蚕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共7种。正常体色()与正常体色()杂交,F1中正常体色油质体色(6321)(31)31,由此可知正常体色是显性性状,油质体色是隐性性状。(2)因为亲本中雄性是正常体色,雌性是正常体色,而子代中雄性都是正常体色,雌性有正常体色和油质体色,若为XY型,则亲本为XTYXTXt,油质个体只在雄性中出现,与实验结果不符;若为ZW型,则亲本为ZTZtZTW,油质个体只在雌性中出现,与实验结果相符,因此可以判断家蚕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3)根据F1中表现型及其比例可以推知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ZTZtaaBbZTW。11(2019全国,32)某实验室保存有野生型和一些突变型果蝇。果蝇的部分隐性突变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同学甲用翅外展粗糙眼果蝇与野生型(正常翅正常眼)纯合子果蝇进行杂交,F2中翅外展正常眼个体出现的概率为_。图中所列基因中,不能与翅外展基因进行自由组合的是_。(2)同学乙用焦刚毛白眼雄蝇与野生型(直刚毛红眼)纯合子雌蝇进行杂交(正交),则子代雄蝇中焦刚毛个体出现的概率为_;若进行反交,子代中白眼个体出现的概率为_。(3)为了验证遗传规律,同学丙让白眼黑檀体雄果蝇与野生型(红眼灰体)纯合子雌果蝇进行杂交得到F1,F1相互交配得到F2。那么,在所得实验结果中,能够验证自由组合定律的F1表现型是_,F2表现型及其分离比是_;验证伴性遗传时应分析的相对性状是_,能够验证伴性遗传的F2表现型及其分离比是_。答案(1)3/16紫眼基因(2)01/2(3)红眼灰体红眼灰体红眼黑檀体白眼灰体白眼黑檀体9331红眼/白眼红眼雌蝇红眼雄蝇白眼雄蝇211解析(1)由图可知,翅外展基因与粗糙眼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二者能自由组合,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F2中翅外展正常眼(一隐一显)个体所占比例是3/16。紫眼基因与翅外展基因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二者不能自由组合。(2)焦刚毛白眼雄蝇与野生型(直刚毛红眼)纯合子雌蝇杂交,后代雄蝇中不会出现焦刚毛个体;若反交,子代雄蝇全部为白眼,雌蝇全部为红眼,即子代中白眼个体出现的概率为1/2。(3)欲验证自由组合定律,可以用双杂合个体交配或测交。让白眼黑檀体雄果蝇与野生型(红眼灰体)纯合子雌果蝇进行杂交,所得F1的表现型为红眼灰体,F1相互交配所得F2的表现型及分离比是红眼灰体红眼黑檀体白眼灰体白眼黑檀体9331,验证伴性遗传时,需要分析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所以要分析红眼/白眼这对性状,此时F2的表现型及比例是红眼雌蝇红眼雄蝇白眼雄蝇211。1(2019全国,6)假设在特定环境中,某种动物基因型为BB和Bb的受精卵均可发育成个体,基因型为bb的受精卵全部死亡。现有基因型均为Bb的该动物1000对(每对含有1个父本和1个母本),在这种环境中,若每对亲本只形成一个受精卵,则理论上该群体的子一代中BB、Bb、bb个体的数目依次为()A250、500、0B250、500、250C500、250、0D750、250、0答案A解析由题意可知,1000对基因型均为Bb的亲本交配,每对亲本只形成一个受精卵,若不考虑致死,一对基因型为Bb的亲本产生基因型为BB、Bb、bb的受精卵的概率分别为、,1000对基因型均为Bb的亲本交配,产生基因型为BB、Bb、bb的受精卵的数目分别为250、500、250,由于基因型为bb的受精卵全部死亡,所以该群体的子一代中BB、Bb、bb个体的数目依次为250、500、0,A项符合题意。2蜜蜂群体中有蜂王(2n32)、工蜂和雄蜂三种类型,蜂王和工蜂均由受精卵发育形成,雄蜂由卵细胞直接发育形成。现有一只雄蜂和一只蜂王交配,F1中工蜂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11。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从雄蜂的来源看,卵细胞也具有全能性B在蜜蜂中,隐性性状在雄蜂中出现的概率较雌蜂中低C若亲代雄蜂的基因型为ab,则蜂王的基因型为AaBBD若亲代雄蜂的基因型为aB,则F1雄蜂基因型为Ab、ab答案B解析雄蜂由卵细胞直接发育形成,体现了卵细胞具有全能性,A正确;雌蜂由受精卵发育而来,雄蜂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来,所以子代雄蜂的基因型就是亲代雌蜂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型,故隐性性状在雄蜂中出现的概率较雌蜂中高,B错误;根据题意,一只雄蜂和一只蜂王交配,F1中工蜂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11,若亲代雄蜂的基因型为ab,蜂王的基因型为AaBB,则蜂王产生的卵细胞为AB、aB,子代为AaBbaaBb11,符合题意,C正确;若亲代雄蜂的基因型为aB,由于F1中工蜂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11,则蜂王产生的卵细胞为Ab、ab,雄蜂由卵细胞直接发育形成,故F1雄蜂的基因型为Ab、ab,D正确。3(2019山东烟台模拟)有甲乙两对表现型都正常的夫妇,甲夫妇中男方的父亲患白化病,乙夫妇中女方的弟弟是血友病患者(其父母正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甲夫妇的女方家系无白化病史,则甲夫妇所生子女不会患白化病B无论乙夫妇的男方家系是否有血友病史,所生女孩都不患血友病C调查两种遗传病的发病率都需要对多个患者家系进行调查D无论乙夫妇的男方家系是否有血友病史,所生男孩中患血友病的概率为1/4答案C解析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血友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假设两种疾病分别受A、a与B、b控制。两对夫妇都正常,基因型都为A_XBX、A_XBY,其中甲夫妇中男方的父亲患白化病,则甲夫妇中男方的基因型为AaXBY;乙夫妇中女方的弟弟是血友病患者(其父母正常),则乙夫妇中女方的基因型可能为1/2A_XBXb、1/2A_XBXB。若甲夫妇的女方家系无白化病史,则甲夫妇的相关基因型为AA、Aa,后代不可能患白化病,A正确;由于乙夫妇中男方没有血友病,相关基因型为XBY,因此他们生的女儿都不可能患血友病,B正确;调查两种遗传病的发病率,都需要在人群中随机调查,C错误;关于血友病,乙妻子的基因型为1/2XBXb、1/2XBXB,乙丈夫的基因型为XBY,所生男孩的发病率为1/21/21/4,D正确。4(2019广西钦州三模)鸡的雌雄性别主要由Z、W两条性染色体决定,雌性个体两条性染色体是异型的(ZW),雄性个体两条性染色体是同型的(ZZ),某种鸡的羽毛颜色(芦花和非芦花)是由位于Z染色体上的基因(用B、b表示)决定,现有亲本芦花雌鸡和芦花雄鸡交配,子代中雄鸡全为芦花,雌鸡中芦花和非芦花各一半。根据题意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芦花和非芦花这一对相对性状中,芦花为显性B芦花鸡和非芦花鸡种群中决定羽毛颜色的基因型共有6种C亲代鸡的基因型为ZBWZBZbD选择芦花雌鸡和非芦花雄鸡交配,可根据后代中雏鸡羽毛的颜色特征把雌性和雄性分开答案B解析根据亲本芦花雌鸡和芦花雄鸡交配,子代雌鸡中芦花和非芦花各一半,可知芦花为显性性状,A正确;芦花雌鸡的基因型为ZBW,芦花雄鸡的基因型为ZBZB、ZBZb,非芦花雌鸡的基因型为ZbW,非芦花雄鸡的基因型为ZbZb,芦花鸡和非芦花鸡种群中决定羽毛颜色的基因型共有5种,B错误;因为亲本芦花雌鸡和芦花雄鸡交配,子代中雄鸡全为芦花,雌鸡中芦花和非芦花各一半,所以亲代鸡的基因型为ZBWZBZb,C正确;选择芦花雌鸡和非芦花雄鸡交配,子代雌鸡均为非芦花,雄鸡均为芦花,故可根据后代中雏鸡羽毛的颜色特征把雌性和雄性分开,D正确。5(2019厦门质检)某植物的花色由喉基因(R、r)和冠基因(I1、I2、i)决定,其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如下表:花色基因型白色iirr红色I1I1R_紫色I2I2R_浅红色I1iR_,I1I1rr、I1irr浅紫色I2iR_,I2I2rr,I2irr,iiR_深红色I1I2_现有纯合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F1自交,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色浅红色白色浅紫色2847169。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冠基因中,i可能突变成I1,也可能突变成I2,这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_的特点。(2)控制花色的基因位于_(填“一对”或“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判断的理由是_。(3)基因型为I1iRR和I2I2Rr的植株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是_。(4)现有一株基因型为I1iRr的植株甲,以及若干纯合的白花、红花、紫花植株。请设计一次杂交实验判断甲的体细胞中I1和R是否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不考虑交叉互换),写出实验方案和预期结果结论。答案(1)不定向(2)对F2表现型及其比例不符合浅红色红色浅紫色白色9331(3)深红色浅紫色11(4)方案一:让甲与白花植株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若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浅红色白色11,则I1与R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若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浅红色浅紫色11,则I1与R基因不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方案二:让甲自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若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色浅红色白色121,则I1与R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若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浅红色浅紫色31,则I1与R基因不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解析(1)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如在冠基因中,i可能突变成I1,也可能突变成I2。(2)根据分析可知,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不符合浅红色红色浅紫色白色9331,说明控制花色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3)基因型为I1iRR和I2I2Rr的植株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I1I2RRI2iRRI1I2RrI2iRr1111,则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深红色浅紫色11。(4)根据题意分析,已知植株甲的基因型为I1iRr,通过测交或自交的方式判断甲的体细胞中I1和R是否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方案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广东惠州龙门县教育局招聘教师8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典型题)
- 2025河南许昌市建安区招聘公益性岗位人员13人模拟试卷及1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广西柳州市城中区委社会工作部招聘专职化城市社区工作者5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有一套)
- 项目管理进度跟踪表标准化流程控制
- 经济合同范本
- 企业战略规划执行辅助工具
- 2025年衢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引才聚智‘医’起向未来”医疗卫生人才招聘78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夺冠)
- 高科技产品检测服务合作协议
- 《一次函数的性质与图像:七年级数学教学教案》
- 2025年龙岩市供电服务有限公司招聘59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收费站岗位安全操作培训课件
- 鼻炎的培训知识课件
- 高三运动会课件
- 法语幼儿教学课件1
- 钩针课件教学课件
- 班组长岗位安全培训课件
- 淮阳豆门乡消防安全培训课件
- 海上风电场安全培训课件
- 2025版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解读
- 前列腺增生科普课件
- GB/T 13090-2025饲料中六六六、滴滴涕的测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