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管理基础_第1页
生产管理基础_第2页
生产管理基础_第3页
生产管理基础_第4页
生产管理基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产管理基础概论一IE基础:1. 标准工时ST(standard time):在适宜的操作条件下,用最适合的操 作方法,以普通熟练工人的正常速度完成标准工作量。2. 产距工时CT(cycle time):(1).由流水线的瓶颈工作站决定。(2).决定整条产线的最大产出值。(3).产出数量=实勤工时/产距工时。(4).提高产出的关键在于降低CT.3.正常工时(normal time):马表工时*作业员评比率。4.标准工时=正常工时+宽放工时。宽放率依生产现场决定。5.标准工时=正常工时*(1+宽放率) =观测时间*(1+评比率)6.线平衡不常用的概念: 平衡率,整条产线每个作业员操作时间之间的平衡性。 平衡率=(工作站*该站工时)/(CT*站数) 生产效率=(生产数量*ST)/(直接投入工时-异常时间)7.节拍时间即依市场或后工程的需求速度,即多长时间被需要一个产品。生产中要以此节拍时间来编排作业人数。公式化后为: TT=日的生产时间/日的必要量。 便于明确时间和产量之间的关系,从而排定人力与其他相关。8.稼动率A=机种产出工时/实际完成时间*100% 稼动率B=机种产出工时/(实际完成时间-异常停线时间)*100% 稼动率=机种产出时间/(实际完成时间-待料时间)*100%二QC七大手法: QC-Quality Control 品质控制 PPM=NG/ALL*1071. 区分:层别法、检查表、柏拉图、特性要因图、散布图、直方图、管制图。2. 基本规则:正确数据=事实 定性数据; 定量数据; 搜集正确可用的; 避免主观判断; 数据不可造假。关于品质:品质是企业的生命。 任何作业的核心乃是品质。 品质是制造出来的。 品质始于纪律,纪律从5S做起。 品质是领导人的水平造就的。三管理基础:常用的工具:1. PDCA循环规则(循环改善圈)plan:制定目标与计划do:任务展开,组织实施check:对过程中的关键点和最终结果进行检查action:纠正偏差,对成果进行标准化,并确定新的目标,制定下一轮计划。意义:每一项工作,都是一个PDCA循环,都需要计划、实施、检查结果,并进一步进行改进,同时进入下一个循环,只有在日积月累的渐进改善中,才可能会有质的飞跃,才可能取得完善每一项工作. 2. 5W2H法what:工作的内容和达成的目标;why:做这项工作的原因;who:参加这项工作的具体人员,以及负责人;when:在什么时间、什么时间段进行工作;where:工作发生的地点;how:用什么方法进行; howmuch:需要多少成本。意义:做任何工作都应该从5w2h来思考,这有助于我们的思路的条理化,杜绝盲目性。我们的汇报也应该用5w2h,能节约写报告及看报告的时间。3. 二八定律 巴列特定律:“总结果的80%是由总消耗时间中的20%所形成的。”在生活或生产过程中,此定律得到充分的诠释。比如20%的人掌握世界80%的财富;20%的不良特征造成80%的产品不良。换句话就是:20%的因造就了80%的果。在ESS改善活动中,我们首先考虑改善20%的主要不良现象就能有效管控80%的良率。从而达到纲举目张,立竿见影的效果。4. 标准化简论所谓标准化,就是将企业里有各种各样的规范,如:规程、规定、规则、标准、要领等等,这些规范形成文字化的东西统称为标准。制定标准,而后依标准付诸行动则称之为标准化。只有经过指导、训练才能算是实施了标准化。创新改善与标准化是企业提升管理水平的2大轮子。改善创新是使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的驱动力,而标准化则是防止企业管理水平下滑的制动力。没有标准化,企业不可能维持在较高的管理水平。标准化的四大目的:技术储备、提高效率、防止再发、教育训练。5. smart原则 s:specific具体的m:measurable可测量的a:attainable可达到的r:relevant相关的t:timebased时间的 在制定工作目标或者任务目标时,考虑一下目标与计划是不是smart化的。只有具备smart化的计划才是具有良好可实施性的,也才能指导保证计划得以实现。6.swot分析法:strengths:优势weaknesses:劣势opportunities:机会threats:威胁意义:帮您清晰地把握全局,分析自己在资源方面的优势与劣势,把握环境提供的机会,防范可能存在的风险与威胁,对我们的成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生产体系: 仅就常见的生产体系做些介绍,篇幅和学识所限不能一一详解。壹.TPS生产体系(Toyota Production System):丰田生产方式又称精细生产方式,或精益生产方式。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企业管理理论,是美国经验和日本本土文化的结合,集大成的代表人物是大野耐一。IE系此体系的根基。理论框架:一个目标-低本、高效、高质进行生产,最大限度使顾客满意。 两大支柱-准时化与人员自觉化。准时化(JIT-Just in time 即时制)生产。即以市场为龙头在合适的时间、生产合适的数量和高质量的产品,JIT需要以拉动生产为基础,以平准化(Leveling System)为条件。人员自主化是人员与机械设备的有机配合行为。生产线上产生质量、数量、品种上的问题机械设备自动停机,并有指示显示,而任何人发现故障问题都有权立即停止生产线,主动排除故障,解决问题。同时将质量管理溶入生产过程,变为每一个员工的自主行为,将一切工作变为有效劳动。一大基础-改善(Improvement)。改善是丰田式生产管理的基础。基本原则:1. 建立看板体系;2. 强调实时存货;依据顾客需求,生产必要的东西,而在必要的时候,生产必要的量,这种丰田独创的生产管理概念3. 标准作业彻底化;4. 消除浪费。人力、资材等;5. 5 WHY原则,使业务完美化;6. 线平衡;7. 活人活空间;8. 人员高度自觉化,多能工训练;9. 快速换线,弹性改变生产方式;10.八个“零”管理。 零库存、零浪费、零事故、零故障、零纸文件、零不良、零缺陷、零等待。贰.六西格玛项目管理 随着GE公司的成功,由GE的CEO杰克.韦尔其介绍的六西格玛管理法风靡管理界。在各种管理思潮和方法风起潮涌的当今世界中, 六西格玛管理法可谓是一颗灿烂的明星。6西格玛意味着差错率为百万分之三点四(即3.4ppm)。它适于 ERP、精益生产、DRM战略性业务同盟、知识管理、作业管理、以流程为中心的组织结构、全球化和适时制库存/生产等领域。六西格玛相关管理论述,本人接触不多,经验方面无从谈起。四关于7S 有效的生产从6S开始,6S活动是其他生产活动的基础和保障。藉活动来改变人的思考方式和行动品质,从而改变公司的管理水准。区分: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AFETY)。整理-据JIT原则,只留下需要的物品、数量、时间。明确区别,可用的和不可用的东西,不用者,即撤除之。整顿- “3定”原则:定点、定容、定量。 定点:放在哪里合适。定容:用什么容器、颜色。 定量:规定合适的数量。清扫-发现问题、复原改善、成果。清洁-制度化、标准化、持续化。严:管理要严。细:标准要细。实:推进要实。素质-努力提升员工素质,绑缚公司的价值观,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体现公司的教育价值。安全-严格职业安全教育,生产活动零事故。节约-定期或持续开展ESS等改善活动,低投入高产出本身就是节约的体现。五现场管理五要素工业制造企业管理中所指即为:人、机、料、法、环。人-人员本身所具备的素质,工作态度、人员性格等。公平的前提下区别对待,发掘性格优势,削减性格劣势,目的就是人尽其才,服务生产之需求。 机-机,就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设备、工具等辅助生产用具。注意点检保养和低成本的改善和合理的更新,设备是提升生产效率的另一有力途径。料-指物料,半成品、配件、原料等产品用料。严格遵循“不接收不良、不制造不良、不流出不良”,同时注意料号的区分管理和安全放置,数量的盘点记录,不良与非在制的合理管理。法-顾名思义,法则。指生产过程中所需遵循的规章制度。比如:工艺指导书,标准工序指引,生产图纸,生产计划表,产品作业标准,检验标准,各种操作规程等。他们在这里的作用是能及时准确的反映产品的生产和产品质量的要求。严格按照规程作业,是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进度的一个条件。环-环境。生产环境之标准,温、湿、ESD、无尘、昼夜等对生产性之影响。六现场士气与情绪管控个人素质或工作压力等诸多因素都可能或多或少的影响员工情绪,管理者应该及时疏通处理以防更恶劣情况的出现,结合现场实际采取必要的方法手段甚至面谈安抚、隔离、驱离车间等必要时也要果断执行,保证产线正常运转是一切的基础。面谈时尽量做到一对一面谈,而且你手里面要准备好笔记和笔做出随时记录的动作,这些肢体动作都利于对员工情绪的安抚,减小对抗情绪。权限之内及时答复,权限之外“我会和XX认真反应你的问题,仔细考虑你的要求,你先等着消息吧”,语气一定要诚恳。平心而论,涉及作业员个人利益或困难的要尽力协助解决,这样才能提升员工的归属感,总之一句话,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吧,这些都是笔者的一些浅薄见识,结合实际,自行处理。七制造企业常见的术语1. QCD 质量 成本 交货日期2. BOM物料清单 (Bill Of Material) 3. ERP企业资源规划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4. FAE应用工程师(Field Application Engineer) 5. FQC成品质量管理 (Finish or Final Quality Control)6. IPQC制程质量管理 (In-Process Quality Control) 7. IQC进料质量管理 (Incoming Quality Control) 8. ISO国际标准组织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9. MO制令(Manufacture Order) 10. OQC出货质量管理 (Out-going Quality Control)11. PO订单(Purchase Order) 12. PR采购申请Purchase Request)13. QA质量保证(Quality Assurance) 14. QC质量管理(Quality Control) 15. QCC品管圈 (Quality Control Circle) 16. QE质量工程(Quality Engineering) 17. QE质量工程(Quality Engineering) 18. WIP在制品 (Work In Process)19. ISO国际标准组织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由90个国际标准机构组成含盖整个世界范围之联合体,为制定与发行国际标准之机构。创立于1947年3月。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八碎花漫道-可能会影响到你的那些句子。1. 只有偏执狂才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