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婴儿期的发展)PPT课件.ppt_第1页
发展心理学(婴儿期的发展)PPT课件.ppt_第2页
发展心理学(婴儿期的发展)PPT课件.ppt_第3页
发展心理学(婴儿期的发展)PPT课件.ppt_第4页
发展心理学(婴儿期的发展)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发展心理学,DevelopmentalPsychology,1,第五章婴儿期的发展,新生儿的发展婴儿期概述婴儿期言语的发展婴儿期情绪与个性的发生发展婴儿期社会性的发生发展,2,第五章婴儿期的发展,新生儿的发展婴儿期概述婴儿期言语的发展婴儿期情绪与个性的发生发展婴儿期社会性的发生发展,3,一、新生儿的一般特点,从生理上的寄居生活转变为独立生活心理现象开始发生本身的软弱性和发展的巨大可能性,第一节新生儿的发展,newborn,4,二、新生儿心理的发生,新生儿是否有心理现象?观点一:条件反射的出现标志儿童心理的发生,什么是条件反射?,何时出现条件反射?,新生儿条件反射的特点,几种重要的无条件反射,5,链接:重要的反射活动,抓握反射行走反射惊跳反射游泳反射击剑反射巴宾斯基反射,吸吮反射防御反射定向反射,6,观点二:感觉的出现标志儿童心理的发生,新生儿的偏视与偏爱的研究新生儿的感觉习惯化与去习惯化的研究,二、新生儿心理的发生,7,一、婴儿期儿童的一般特点,独立行走扩大了儿童的生活范围儿童开始学会运用语言跟成人交际儿童出现原始游戏和自我服务性的劳动儿童初步产生的独立活动心理倾向,第二节婴儿期概述,8,二、婴儿神经系统结构的发展,大脑形态的发展,0-1岁:390g660g(成人的50%)3岁:950g(成人的60%)15岁:1400g(成人的95%),脑重增加,大脑皮质的髓鞘化,9,10,脑电波,大脑机能的发展,大脑皮质,大脑单侧化,弥散向集中发展皮质兴奋强于抑制,单侧化是渐进的过程单侧化是恒定的过程,波的出现标志婴儿脑成熟,二、婴儿神经系统结构的发展,11,三、婴儿动作的发展,动作发展规律,从整体到部分从不随意到随意方向性和顺序性:头尾、近远、大小原则,手动作的发展(P154)行走动作的发展(P154),12,链接:儿童早期动作发展,13,链接:儿童早期动作发展,14,链接:精细动作的发展,抓握动作的发展绘画和写字动作的发展自理动作的发展,15,遗传和经验,动作发展的个体差异,性别差异,文化和种族差异,遗传与经验共同促进发展,男女活动兴趣不同男女动作能力不同,三、婴儿动作的发展,16,链接:西印第安母亲对其婴儿进行的日常操控性练习,17,一、婴儿感知觉的发展,1.刺激偏好法:以注视时间为指标,又称优先注视范式。,、习惯化:对刺激熟悉反应减弱到不再反应-去习惯化法:新刺激出现反应增强,第二节婴儿期认知,认知研究方法,18,链接:范茨的偏好方法(preferencemethod),19,链接:习惯化范式,20,感觉的发展,皮肤觉嗅觉、味觉视觉听觉,二、婴儿感知觉的发展,21,颜色知觉图形知觉深度知觉空间知觉视涯试验时间知觉知觉常性客体永久性,知觉的发生发展,二、婴儿感知觉的发展,22,Poneur博士对12个月大的健康婴儿常规检查的一部分是这样的:他允许婴儿玩他放在工作服口袋中的一个小充气熊。当他把熊放回口袋中时,他说:“熊在哪?”如果婴儿往他的口袋里寻找,博士就可以相信其认知领域的发展处于正常的轨道。如果婴儿没有寻找熊,博士在后面几个月中会跟踪其智力发展,如果他继续落后于同龄人,则建议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发展心理学家认定客体永久性的获得和延迟与后期智力障碍相关。因此,许多儿科医生在婴儿体检时都会评估期客体永久性和认知、语言技能。这种程序被称为发展性监控,是识别儿童智力障碍危险的重要步骤。,链接:客体永久性与发展控制,23,实验:吉普森的视涯试验,24,链接:新生儿知觉恒常性测试,25,三、婴儿注意的发生,对周围事物的注意对别人谈话的注意对事物变化的注意,注意的发生,注意的发展,萌芽于定向反射(3个月)无意注意为婴儿期主要形式,26,四、婴儿记忆的发生发展,无意有意记忆再认回忆情景符号记忆,新生儿时期产生胎儿时期产生,记忆的发生,记忆的发展,27,链接:出生前有记忆?,这项调查由日本横滨市妇产科的池川明医生以婴幼儿为对象,实施于2002到2003年,调查范围包括长野县轧幌市和盐九市的36家幼儿园、2家托儿所,共1620个平均年龄4岁的孩子。家长平均年龄34岁,据最终统计结果,有33%的孩子肯定了“胎内记忆”,有21%的孩子记起了出生时的情景,这部分孩子大多集中在两三岁年龄段。,以下孩子们的“胎内记忆”,2岁、4岁的两个男孩:“里面很黑”3岁女孩:“像漂浮在水上”;2岁女孩:回答“被绳子拴住”4岁男孩说:“里面黑得难受,总听到妈妈的说话声。”3岁男孩说:“在里面怕黑,后来就哭出声了。”2岁女孩是先破水,然后才出生的,她说:“听见一声响后,眼前就亮了起来。”4岁女孩则回忆道:“本来还想睡一会儿,可睡不成了。”,28,链接:记忆实验,儿腿,这样每次踢腿汽车就会动。很快婴儿学会了重复踢腿转动汽车的行为。3-6分钟内频率增加,学习行为发生。几天后,3个月婴儿记忆特定事物可以长达1周。首先在婴儿摇篮上方悬挂玩具汽车,观察婴儿反应。进行3分钟基线观察记录踢腿频率。然后用细线链接婴,29,思考题,儿童为什么会认生?几个月前,A的朋友来她家作客,抱了抱她3个月的小宝宝,宝宝笑脸相迎、手舞足蹈。但是,过了2、3个月朋友再来时,看见孩子长大了,以为和宝宝有了“交情”,热情地再去抱他。可是宝宝竟然翻脸不认人,大哭起来,甚至拼命躲开客人。A妈妈觉得奇怪,“宝宝怎么越大越胆小了?”,婴儿期的记忆为什么无法回忆?你是否还能回忆起来岁前的记忆?,30,五、婴儿思维的发生发展,思维的发生,思维的发展,直觉行动性思维:在感知行动中进行的思维,与儿童的感知觉和行动密切相联系。缺乏对结果的预见性和计划性思维中词的作用,31,一、言语获得的理论,强化说,模仿说,先天说,认知说,斯金纳的工具性条件反射,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乔姆斯基的“语言获得装置”,皮亚杰的认知论,第三节婴儿期言语发展,32,思考题,你对一个声称因为婴儿语言能力有限,为他们阅读是浪费时间的人说什么?,如果一个婴儿不想人家给他阅读,你认为他的父母或老师应该尝试着让他对书本感兴趣吗?如果这样,你认为他们应该怎样做?,33,二、前言语阶段婴儿言语的发展,语音的发生发展,反射的发音阶段(0-2月)叽咕声音与笑声阶段(2-4月)发音游戏阶段(4-6月)典型的呀呀语阶段(6-9月)含混语阶段(10月以上),34,尽量简化言语、短句、简单词义语速要慢,使用高音调和多变的频率对关键词进行强调,并重复和解释某些词,父母对乳儿言语获得的影响,前言语交流的发展,目的性约定性指代性,二、前言语阶段婴儿言语的发展,35,三、婴儿期言语的发展,儿童理解言语的阶段(约从1-1.5岁)儿童积极言语活动阶段(约从1.5-3岁),语言发展的阶段,语言形式的发展:单词句多词句词汇的发展:数量增加、范围扩大句子内容的发展:出现有关时间、人际关系、年龄、美丑概念的内容,36,语法的获得,早期的单词结合过度规则化,A单词句B多词句C完整句,三、婴儿期言语的发展,37,一、婴儿情绪情感的发生发展,情绪的发生,第四节婴儿期情绪发展,最初的情绪表现,婴儿的微笑与哭泣,消极情绪居多出现基本情绪能模仿成人表情,自发微笑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生理激活心理激活有区别,38,链接:儿童表情,39,链接:儿童表情,40,社会性情感萌芽,情绪情感的不稳定,一、婴儿情绪情感的发生发展,41,二、婴儿的气质,容易型(40%):有规律,友好,安静困难型(10%):缺乏规律,敏感,难适应,情绪不稳迟缓型(10%):对变化反应温和混合型(35%):,婴儿的气质类型,婴儿的气质差异,气质对早期教养和发展的意义,42,什么是自我意识,三、自我意识的发生发展,包括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等,是个性的重要标志。,自我意识的发展,1岁末自我意识开始萌芽23岁开始发展自我认识,知道自己的名字掌握代名词“我”,43,链接:自我意识训练方法照镜子,44,一、婴儿期依恋的形成发展,依恋形成阶段,依恋的类型“陌生情境”技术,安全型(约占70)回避型(约占20)反抗型(约占10),第五节婴儿期社会性发展,前依恋期(0至2个月)依恋建立期(2至712个月)依恋关系明确期(712个月至24个月)目的协调的伙伴关系(24个月以上),45,影响依恋的因素,依恋对心理发展的影响依恋是儿童成人后人际关系的缩影依恋影响儿童未来的心理健康,抚养质量母亲的敏感性与反应性儿童自身的特点文化因素,一、婴儿期依恋的形成发展,46,链接:Harlow的依恋实验,给婴猴提供两个假“母亲”:一个用金属做的,能提供食物,一个用柔软的布做的,提供温暖。如果强迫婴猴作出一种选择,它们宁愿同一个温暖的、柔软的、毛巾质料的“母亲”接触,因为布妈妈给予婴猴安全感。,47,链接:“陌生情境”技术(MaryAinsworth),观察事件父母是安全保障对不熟悉成人的反应分离焦虑重逢的反应分离焦虑接受陌生人抚慰的能力重逢的反应,实验者把孩子和父母带进游戏室父母坐着看孩子玩玩具陌生人进入,坐下和父母交谈父母离开,陌生人和孩子交流父母回来,和孩子打招呼,或安慰他.陌生人离开父母离开陌生人进入房间安慰父母回来,和孩子打招呼,或安慰他,再次激起孩子玩玩具的兴趣,48,链接:依恋与亲密关系,回避型依恋:“我有价值,你没价值;我行,你不行;人都不可靠,只能靠自己。”自尊心膨胀。亲密关系:他(她)们更愿意与人保持不远不近的距离,由于害怕被吞噬,因而在亲密关系中也常常要寻找自己的空间,因为与人亲密会带来不自在的心理体验。并可能会以不需要投入情感非正常的方式来满足快乐感,如:酗酒、吸毒和性泛滥。抵抗型依恋:“别人都比我好,你行,我不行。”认为只有和别人在一起才安全。在亲密关系中:总是处于拥有亲密关系和失去亲密关系之间的两难地带,患得患失充满矛盾和焦虑,情绪容易激烈而紧张,因为害怕被抛弃而不断地抓取和追索亲密感,不给对方留有空间。,49,链接:依恋与亲密关系,矛盾型依恋:对于与别人亲密我很害怕,如果真的能够拥有亲密关系我就要抓住不放。亲密关系:在亲密关系中:既抗拒又依恋,不敢轻易地进入亲密关系,但是一但建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