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胸部PPT课件.ppt_第1页
正常胸部PPT课件.ppt_第2页
正常胸部PPT课件.ppt_第3页
正常胸部PPT课件.ppt_第4页
正常胸部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涓涓之水汇成江河,点滴知识造就渊博,1,胸部影像诊断学-呼吸系统,湖南省马王堆医院放射科王琪Telmail:wqwq668,2,如何发现胸部影像上的异常(一)遵循医学影像诊断原则1、必须熟悉正常影像表现(发现异常的关键)2、必须熟悉各种病理改变形成的不同基本影像特征(正确分析诊断的关键)3、必须全面观察异常表现,进行归纳分析4、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综合诊断,3,(二)实际工作中如何运用诊断原则,1、根据影像密度差异发现病变肺野胸壁软组织骨骼充分利用窗技术2、根据正常结构位置形态的改变发现病变3、根据病变的影像特征分析病变性质4、全面观察病变本身及其周围组织结构改变,进行综合分析、诊断,4,第一章胸部影像检查方法,5,一.检查方法:透视、胸片、CT、MRI、超声二.不同检查方法的图像特点1.X线图像特点2.CT图像特点3.MRI图像特点,6,1.X线图像以密度来反映人体组织结构的解剖及病理状态2.影像的密度由人体组织组成元素的密度和组织结构的厚度决定3.是某检查部位所有组织结构相互重叠的影像4.可因X线束锥形投射,造成放大、产生伴影,7,1、CT图像是人体某一断层面的影像,无该层面以外组织器官的重叠2、CT图像是由一定数目的由黑到白不同灰度的象素按矩阵排列所构成的灰阶图像3、CT图像的质量由像素的大小和数目决定,4、CT图像密度分辨力远高于普通X线图像5、CT图像上不仅以不同灰度显示组织结构的密度,还可用组织结构对X线的吸收系数说明其密度高低的程度。即以数值来表示密度的量(CT值)6、CT图像可以通过计算机和软件进行后处理7、部分容积效应,8,1、MRI常规序列影像上的灰度差别反映的是组织结构弛豫时间的不同,而不代表组织结构的密度和厚度差异2、MRI影像上不同组织结构的黑白度由该组织的MR信号决定。一般,组织信号强形成的图像就亮(白色,称高信号或短T1长T2信号),组织信号弱形成的图像就暗(灰或黑色,称低信号或长T1短T2信号)3、MRI是多参数成像,采用不同的扫描序列和成像参数可获得突出不同组织特征参数的图像4、不同序列、技术扫描获得图像反映的是各组织结构及病变的生物学特征,9,都柳江边放排忙,10,第二章正常胸部影像学表现,11,在正常X线胸片上,你看见了哪些器官结构的影像?你能说出这些器官结构的影像特征吗?,12,第一节胸壁软组织1、所有胸壁软组织在X线胸片上都能显示影像吗?为什么?2、能显示的胸壁软组织有哪些?各有何影像特征?,胸锁乳突肌及锁骨上皮肤皱折胸大肌乳房乳头,13,胸锁乳突肌和锁骨上皮肤皱折,14,胸锁乳突肌,15,胸大肌,16,乳头和肩胛骨,17,黄箭头指示乳房下缘,18,典型乳房影像,19,乳房似肺炎,20,乳房似胸腔积液,21,刻苦虔诚才能修成正果,22,第二节骨骼胸部有哪些骨骼可显示影像?,锁骨胸骨肋骨肩胛骨胸椎,23,(1)肋骨肋骨后段圆厚呈水平走行,前段扁薄,而倾斜走行后段较平直位置恆定肋软骨钙化多有规律,通常20-30岁开始第1肋软骨先钙化,自下而上依次钙化,两侧多对称性钙化附:肋骨先天性变异:颈肋;叉状肋;肋骨联合(2)锁骨内端下缘有菱形窝(3)肩胛骨下角可见二次骨化中心(4)胸骨由柄、体及剑突构成(5)胸椎横突可突于纵隔影之外,24,25,胸骨柄勿误为纵隔增宽,26,胸骨柄,胸骨体,27,肋软骨钙化,28,叉状肋,29,30,肋骨联合畸形,31,32,皮肤,皮下脂肪,纵隔内脂肪,胸骨,肋骨,肌肉,胸椎,肩胛骨,33,肩胛骨,脂肪,肌肉,肋骨,胸椎骨,34,肋骨,脂肪,肌肉,35,大渡河上游的藏族村寨,36,第三节胸膜1、什么情况下,正常胸膜能显示影像?为什么?其影像表现是什么?2、胸膜显示时,其正常应在什么位置?,37,胸膜为一结缔组织薄膜构成的闭合囊袋,包绕于肺的表面并深入叶间裂隙,包裹各肺叶。正常时胸片、CT和MRI均不显示影像,只有在胸膜反折处因与X线方向相同,才显示为线状致密影胸膜紧贴于肺表面者是脏层,而与胸壁、膈肌、纵隔相贴者为壁层,二者之间为胸膜腔,38,正常叶间裂位置:正、侧位胸片上均能显示水平叶间胸膜,而斜裂内胸膜只能在侧位片上显示水平裂内侧指向肺门角,外侧一般呈水平止于侧胸壁,侧位止于前胸壁,可向上或下移动1cm左右斜裂下端止于前肋膈角后方12cm范围,上端起于T4水平,左侧略高。其CT影像常显示为无血管区,39,40,41,42,红箭头指示斜裂和水平裂,43,44,45,46,两侧无血管区为斜裂位置,47,48,49,第四节膈肌1、正常情况下,膈肌应在什么位置上?两侧膈肌位置相同吗?2、膈肌位置升高或下降由什么原因引起?3、膈肌与周围组织结构关系如何?形成哪些特征性的影像?,50,膈肌是介于胸腔和腹腔之间的薄层肌腱组织。左右各一叶,呈圆顶状。X线片上仅见其胸腔面。位置:9或10后肋水平;右高于左12cm运动:应上下对称,范围13cm,波浪膈局限性膈膨升梯状膈心膈角、肋膈角心包脂肪垫,51,心膈角,肋膈角,后肋膈角,波浪膈,局限性膈膨出,52,波浪膈,53,波浪膈,54,膈下游离气体使膈肌的腹腔面显示,55,右膈下脓肿,56,侧位片上均应显示两侧膈肌上缘。左侧位片时,左膈肌位置较右侧高;右侧位片时,右膈肌在上,心包脂肪垫和胸膜外脂肪,57,心包脂肪垫为半透明影,侧位片上厚度增加,致使前肋膈角闭塞,58,心包脂肪垫也可在侧位片表现为肿块状,59,心包及胸膜外脂肪,60,CT显示心包及胸膜外脂肪,61,第五节纵隔1、什么是纵隔?它在胸部处于什么位置?正常时其影像应该表现为什么形状?2、不同个体的纵隔影像形状一致吗?3、使用哪些检查方法才能区别出纵隔内不同的组织结构?,62,纵隔位置:两肺之间、胸骨之后、胸椎之前的腔隙。正位胸片上位置居中纵隔内容:心脏、主动脉、气管、主支气管、食管、神经组织、淋巴、脂肪、结缔组织等纵隔形状:正位胸片上仅显示为与含气两肺之间有相邻界面的、正常心脏和主动脉的影像,63,纵隔位置居中,形状因个体差异而不同,平片不能显示纵隔内结构,64,小儿胸腺(帆征),65,66,CT显示的纵隔内组织结构,67,MRI显示的纵隔内结构,68,一纵隔分区:前纵隔位于胸骨与气管、升主动脉、心脏三者前沿的连线之间。是胸腺瘤、胸内甲状腺肿、畸胎类肿瘤好发处中纵隔位于气管、升主动脉、心脏、三者前沿连线与食管之间。常为恶性淋巴瘤、支气管囊肿好发之处后纵隔位于食管与胸椎之间,是神经源性肿瘤好发之处,69,70,71,72,73,74,纵隔移位纵隔变形,纵隔异常的影像表现胸部或纵隔本身的病变均可能造成纵隔的影像表现异常,其异常可表现为哪几种?,75,纵隔移位:由引起两侧胸腔压力不平衡或张力不一致的病变造成的、纵隔向某侧偏移提示某一侧胸腔病变如:肺不张、肺纤维化、胸膜增厚粘连;胸腔积液、液气胸、巨大肺肿瘤等,76,左侧大量液气胸致使纵隔右移,77,左侧大量胸腔积液致使纵隔右移,78,右侧肺不张致纵隔右移,79,左侧局限性肺气肿致使纵隔右移,80,左侧肺不张致纵隔左移,81,右上肺纤维化牵扯右上纵隔向右移位,82,左肺内巨大肿瘤推移纵隔右移,83,纵隔变形:指纵隔局限性或弥漫性增宽纵隔变形提示:1纵隔内病变(纵隔肿瘤、淋巴结增大、心脏大血管病变、炎症、脓肿等)2纵隔外病变(纵隔型肺癌;食管.贲门失弛缓症;胸椎结核致椎旁脓肿;纵隔胸膜腔积液;椎旁型脊膜膨出等),84,左上中央型肺癌致纵隔变形,85,前纵隔肿瘤使纵隔变形(皮样囊肿),86,前纵隔肿瘤使纵隔变形,87,心脏病房室增大致使纵隔变形,88,后纵隔肿瘤致使纵隔变形,89,中纵隔恶性淋巴瘤致纵隔增宽,90,贲门失弛缓症使纵隔弥漫性增宽,91,皑皑雪山下,牛羊自徜徉,92,第六节肺1、肺和支气管的关系如何?2、肺有哪些解剖和功能结构?,肺野肺实质肺间质,93,一.肺的正常影像,肺和支气管的关系,肺的解剖/功能结构,肺野,肺门和肺纹理,94,(一)肺和支气管的关系1.气管分叉(T5T6平面)2.两侧主支气管逐级分支(23级)3.以终末细支气管与肺实质(具有气体气体交换功能)相通,95,(二)肺的解剖和功能结构1.肺的解剖结构:肺叶(叶间裂)肺段(亚肺段)肺小叶(直径12.5cm,小叶细支气管分出35支终末细支气管与腺泡相连)腺泡(肺实质),96,气管起于环状软骨下缘(约C67平面)长约1013cm,宽为1.52cmT5T6平面分为左、右主支气管分叉部略偏右,其下壁形成隆突气管分叉角度通常为6085,97,右主支气管视为气管的直接延续,其长度约为14cm与体轴中线成2030左主支气管其长度约为47cm与体轴中线成4055(1)各叶段支气管的命名:两肺各叶段支气管分支名称右肺左肺上叶固有上叶1尖支1+2尖后支2后支3前支3前支中间支气管舌叶中叶4外支4上支5内支5下支下叶下叶6背支6背支7内基底支7+8前内基底支8前基底支9外基底支9外基底支10后基底支10后基底支,98,99,肺段名称右肺左肺上叶固有上叶1尖段1+2尖后段2后段3前段3前段中叶舌叶4外段4上段5内段5下段下叶下叶6背段6背段7内基底段7+8前内基底段8前基底段9外基底段9外基底段10后基底段10后基底段,100,肺实质具有气体交换功能的含气间隙及结构包括肺泡管、肺泡囊、肺泡及肺泡壁肺间质结缔组织所组成的支架和间隙包括支气管及血管的周围组织也包括肺泡间隔及其小叶间隔,101,102,103,104,105,106,上叶各段,右上叶尖段,107,上叶各段,右上叶后段,108,上叶各段,右上叶前段,109,中下叶各段,右中叶外侧段,110,右中叶内侧段,中下叶各段,111,上中下叶各段,右下叶背段,112,右下叶内基底段,中下叶各段,113,右下叶前基底段,中下叶各段,114,中下叶各段,右下叶外基底段,115,右下叶后基底段,中下叶各段,116,2.肺的功能结构肺实质(腺泡):肺内具有气体交换功能的所有含气腔隙及结构。包括肺泡囊、肺泡管和呼吸细支气管影像表现为含气的透亮影,117,肺间质:肺内由纤维结缔组织构成的肺实质的支撑结构和间隙。包括肺泡外壁和肺泡与肺泡之间、肺泡与胸膜之间、肺泡与血管、支气管之间的间隙肺间质一般不留下影像,但可见到在肺间质中走行的肺血管影像(肺纹理)显示;肺内未显示影像的细支气管、淋巴组织、神经组织和脂肪等也在肺间质内,118,119,江河的母亲,生命的源泉,返回,120,(三)肺野胸部影像上,肺部所有表现为透亮影像的部分(包括肺实质和正常的肺间质)肺野分为:1上野、中野、下野2内带、中带、外带两侧肺野透亮度应一致肺尖区第一肋圈外缘以内的部分锁骨下区锁骨至第2肋圈外缘以内的部分,121,肺野划分示意图,122,两侧肺野透亮度应一致,123,乳腺癌术后,一侧乳房和胸肌切除,造成两侧胸壁软组织厚度差异,致使肺野透亮度不一致,124,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返回,125,(四)肺门、肺纹理1、什么是肺门?它由哪些组织结构形成?能构成影像的主要是什么结构?2、两侧肺门的影像有何不同?3、正常肺门应在什么位置?两侧肺门位置一致吗?4、侧位胸片上肺门应呈什么形状?,126,1.肺门纵隔与肺之间的通道,有各种组织结构进出于此处(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淋巴管、神经、脂肪、结缔组织等)肺门的影像主要由肺动脉和肺静脉构成。表现为中肺野内带的、粗大的条索状影像,127,128,肺门角右上肺门和下肺门的血管影像之间形成的夹角左肺动脉弓左肺动脉自分支后急剧转向下、内、后方,形成一个弓状弧影,称左肺动脉弓。常被含气透亮的左主支气管衬托出下缘,形如肿块而致误诊左肺上动脉细小而显示不清,故左侧无肺门角,129,130,白箭头指示肺门角,131,132,133,侧位肺门正常表现:肺门在侧位片上由双侧肺门血管影不完全重叠形成。右肺门偏前,由右上肺静脉干形成圆形向前凸出的密影,边缘清楚,呈单弧状、无分叶左肺门位置较高由左肺动脉弓构成侧位肺门影的上后缘,其下可见左主支气管断面形成的透亮影像,134,分支状,逗号状,135,左肺动脉弓下缘被含气透亮的左主支气管勾画,衬托出来,极似肺门部肿块,136,2.肺纹理是肺门结构进入肺内的延续,主要由肺动脉和肺静脉组成,虽然支气管壁、淋巴管和间质内结缔组织等也参与其构成,但正常时不显示影像影像表现为自肺门向肺野呈放射分布的干树枝状影;其主要由肺血管(尤其是肺动脉分支)投影形成。肺纹理的多少、粗细因人而异,有个体差异,137,肺纹理呈干树支状密影,138,肺纹理:自肺门呈干树枝样向肺野放射,分布的、由粗到细的条状影像,至外带时基本消失,139,DR显示干树枝状肺纹理,140,CT显示肺纹理仍为干树枝状,141,142,So.whatelseisthere?,143,二.肺门和肺纹理异常的影像表现,肺门异常表现,肺纹理异常表现,144,(一)肺门异常的影像表现,肺门增大,肺门缩小,肺门移位,1,2,3,145,1.肺门增大:血管性由肺门血管增粗所致,如肺充血、肺郁血、肺动脉高压等。常见于各种心脏疾患(如何判定肺门增大为血管性?)淋巴结性由肺门淋巴结增大所致,见于原发性肺结核、恶性肿瘤淋巴转移、恶性淋巴瘤、结节病等(如何判定肺门增大为淋巴结性?)肿瘤性由肺部肿块与肺门影重叠所致。见于各种在肺部形成肿块的疾病(如何判定肺门增大为肿瘤性?),淋巴,肿瘤,146,肺门增大(血管性)充血型先天性心脏病造成的肺门血管增粗,致使肺门影增大,147,血管性肺门增大的影像判定A.血管性肺门增大表现为肺门血管增粗,同时伴有心脏大血管的改变B.正常肺门,右下肺动脉的血管横径应小于1cm,若大于1cm即可视为增粗C.判断幼儿肺门血管是否增粗,一般将右下肺动脉与支气管分叉上方1cm处的气管比较,前者的宽径应等于或小于后者,若大于后者则为增粗,148,149,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VSD,150,房间隔缺损,151,CT,152,艾森曼格氏综合征,返回,153,淋巴结性肺门增大的影像判定A.肺门角消失,密度增高B.结节状或团片状密影与肺门血管重叠C.左肺动脉弓的单弧形外缘呈多弧状改变、密度增高D.侧位片上,块状肺门影边缘呈多弧状密度增高;与肺门大血管重叠的团片状密影,边缘多模糊,154,肺门增大:由单侧肺门的淋巴结增大造成(胸内淋巴结结核),155,156,157,158,宫颈癌肺门转移,159,返回,160,肿瘤性肺门增大多为单个结节影或团状密影,边缘可清晰或模糊,侧位可远离肺门,161,162,163,164,纵马昔日草原,丈量未来戈壁,返回,165,(二)肺门缩小由肺缺血引起的肺门血管细小。多见于先天性心血管发育异常,法洛氏四联征,166,三尖瓣下移,返回,167,(三)肺门移位由于肺部病变牵扯或推移引起的肺门血管位置向上下方移动。常见于肺不张和肺部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