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因素与危险源识别评价控制程序.doc_第1页
环境因素与危险源识别评价控制程序.doc_第2页
环境因素与危险源识别评价控制程序.doc_第3页
环境因素与危险源识别评价控制程序.doc_第4页
环境因素与危险源识别评价控制程序.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境因素与危险源的识别评价控制程序1.0 目的为了明确识别出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中能够控制的、或能够施加影响的那些环境因素与危险源,按标准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对重要环境因素与危险源进行有高效的控制或预防。2.0 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环境因素与危险源。3.0 定义3.1 组织:具有自身职能和行政管理的单位或单位中具有自身职能和行政管理的一部分。3.2 环境:组织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3.3 环境因素: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3.4 环境影响: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的环境因素给环境造成的任何有益或有害的变化。需考虑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和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3.5 重要环境因素:指具有或能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3.6 危险源: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3.7 危险源辨识: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性质的过程。4.0 职责4.1 管理者代表:负责审批公司重要环境因素与危险源。4.2 人力资源部:4.2.1 负责确定公司环境因素与危险源的识别、评价、更新范围和要求,制定计划并组织实施。4.2.2 负责指导各部门进行环境因素与危险源的识别、评价、更新工作。4.2.3 负责组织公司重要环境因素与危险源的总体评价工作。4.2.4 负责对环境因素与危险源进行具体辨识和评价,确定重要环境因素与危险源,在例会上统一讨论控制措施并跟踪实施。4.3 各部门:4.3.1 负责完成本部门的环境因素与危险源的识别、评价、更新工作及上报人力资源部。4.3.2 对重要环境因素与危险源,制定目标指标、管理方案或相关作业指导书等加以控制。5.0 流程图无6.0 内容6.1 环境因素与危险源识别6.1.1 人力资源部根据公司活动、产品和服务变化情况,确定公司环境因素与危险源识别、更新范围和要求,制定实施计划,并向相关部门下发环境因素与危险源识别通知。6.1.2 各部门根据自身情况对环境因素与危险源进行识别及记录,报送人力资源部。 6.1.3 人力资源部对各部门上报的环境因素与危险源进行汇总及记录。6.1.4 记录管理流程按记录控制程序要求进行。6.2 环境因素与危险源评价6.2.1 各部门组织相关人员,对本部门的环境因素与危险源进行评价及记录,上报人力资源部。6.2.2 人力资源部门组织相关工艺人员、环保专业人员以及环境管理员等,核实各部门上报环境因素与危险源的,确定需重点控制的重要环境因素与危险源,由管理者代表审批后确定“重要环境因素与危险源清单”并发布。6.2.3 环境因素的评价标准采用评价因子对照法,分为重要环境因素(A)、中级环境因素(B)、一般环境因素(C)三级。6.2.3.1 第一组评价因子及评分标准(M ) ,M =m1m2m36.2.3.2 评价因子m1评分方法发生的概率m1分值已经发生(每天或每周都会发生)5发生的可能性大(超过一个月才发生)4有发生的可能(超过一年才发生)3发生的可能性小(超过十年才发生)2根本不会发生(非常罕见,可能是百年一遇的)16.2.3.3 评价因子m2评分方法发现/预防的可能性m2分值无论有无措施,一旦发生,需立即停止活动5无论有无措施,一旦发生,需在18小时内进行整改4无论有无措施,一旦发生,需在一周内进行整改3已有措施,若有发生,需考虑完善2已有措施,若有发生,可适当关注16.2.3.4 评价因子m3评分方法影响程度m3分值影响超出厂房,会导致投诉、罚款或法律责任5影响仅在公司内,不加以控制时会影响外界4影响仅在部门内,不加以控制时会影响其他部门3影响仅在岗位内,作业者能够自行处理2基本上没有影响16.2.3.5 第二组评价因子及评分标准(N) (N =n1+n2+n3)法规的符合性n1分值监控措施n2分值事故/投诉n3分值超标/违规12无3发生过环境事故未采取措施6偶然超标/违规6有0发生过环境事故采取了措施3在标准内/符合规定3公司外投诉2没有规定0公司内投诉16.2.3.6 综合评分等级对照表 NM 等级 第二组分值(N = n1n2n3)21121187430第一组分值(M =m1m2m3)12540AAAB3918AABC179ABBC81BBCC6.2.4 危险源的风险评价标准采取作业条件危险评价法,分析危险源导致危险事件、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确定危险源的风险等级。6.2.4.1 危险评价法采用与系统危险性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之积来评价危险大小(代表符为D,其简化公式是:D=LEC)分五个级别。6.2.4.2 三种因素为: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代表符为L)、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代表符为E)、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代表符为C)。6.2.4.3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评分标准按表1所示。表1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L)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10完全可以预料6相当可能3可能,但不经常1可能性小,完全意外0.5很不可能,可以设想0.2极不可能0.1实际不可能6.2.4.4 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人员出现在危险环境中的时间越多,则危险性越大。规定连续暴露在此危险环境的情况定为10,而非常罕见地出现在危险环境中定为0.5。同样,将介于两者之间的各种情况规定若干个中间值,如表2所示。表2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分数值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10连续暴露6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3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2每月一次暴露1每年几次暴露0.5非常罕见地暴露6.2.4.5 C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事故造成的人身伤害变化范围很大,对伤亡事故来说,可从极小的轻伤直到多人死亡的严重结果。由于范围广阔,所以规定分数值为1-100,轻伤规定分数为1,造成10人以上死亡的分数规定为100,其它情况的数值均在之间1与100,如表3所示。表3 发生事故造成的后果(C)分数值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100lO人以上死亡403-9人死亡151-2人死亡7重伤3伤残1轻伤6.2.4.6 D危险性分级;根据公式就可以计算作业的危险程度,但关键是如何确定各个分值和对总分的评价。根据经验,总分在20以下,被认为是低危险,也叫可容许风险;总分达到70-160之间,那就有显着的危险性,需要及时整改;总分在160-320之间,是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的重大危险;总分在320以上的表示非常危险,应立即停止生产直到危险得到改善为止。危险等级划分如表4所示。表4 危险等级划分(D)分值危险程度危险等级320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5160-320高度危险,需立即整改470-160显著危险,需要整改320-70一般危险,需要注意220稍有危险,可以接受16.2.4.7 运用作业条件危险评价法进行分析时,危险等级为3级、4级、5级的危险源,确定为重大危险源。6.2.4.8 在危险源辨识过程中发现危险源属于如下情况时,可直接确定为重大危险源:a) 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b) 不符合公司方针的;c) 员工或相关方有抱怨和要求的;d) 曾经发生过事故,且未采取有效防范控制措施的。6.3 环境因素与危险源的管理。6.3.1 人力资源部门组织相关工艺人员、环保专业人员以及环境管理员等,核实各部门上报环境因素与危险源的,确定需重点控制的重要环境因素与危险源,6.3.2 对识别出的重要环境因素与危险源,可通过制定“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予以控制。6.3.3 改进管理流程见改进控制程序6.4 环境因素与危险源的更新6.4.1 环境因素与危险源的辨识应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各部门在项目管理或日常工作中发现有未辨识的环境因素与危险源,应将其上报人力资源部,由人力资源部及时在公司内发布危险源更新信息。6.4.2 各部门根据更新信息,结合各自的活动情况,识别及评价新的环境因素与危险源是否适用于本部门,并采取相应控制措施。6.4.3 每年度人力资源部部门组织全公司各部门进行环境因素与危险源更新,重新识别和评价环境因素与危险源。识别、评价方法仍按上述相关步骤执行。6.4.4 各部门在发生以下情况时,应及时重新识别和评价环境因素与危险源,相关工作流程按上述方法。6.4.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