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环境工程专业论文)中小学教科书循环使用的技术分析.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在环境问题日益恶化的今天,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已被大多数人所 接受,环境保护的工作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循环经济的提出,为可持续发 展找到了具有应用价值的经济模式。循环经济是一种资源节约战略,它以“减量 化、再循环、再利用一为原则,它追求的不是简单地降低资源消耗,而是使资源 尽可能得到高效利用和循环使用,从而达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减少废弃物排放 的目的,教科书的循环使用正是利用了这一原理。 通过对西安市的中学生和教师关于教科书循环使用的调查,得知他们对教科 书循环使用持支持态度,但是他们还没有从深层次上理解教科书循环使用的意 义,所以说教科书的循环使用还需要进行广泛宣传。本文着重利用调查结果进行 了教科书循环使用后经济效益的计算分析,得出这一做法可以实现可观的经济效 益。本文还详细分析了教科书的循环使用正是从提高教科书的循环使用次数达到 节约资源的目的,做到了从源头控制废弃物的产生量,减少了生产课本的过程中 所产生的污染以及治理污染所需要的费用,也减轻了由此带来的生态破坏,因而 教科书的循环使用对于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推行教科书循环使用 时应利用已有经验,制订分阶段、分地区、有步骤推进教材循环使用的规划和方 案,采取多种形式,充分试点,循序渐进。另外,教科书应向着电子教材的方向 发展,这种形式不但占用空间小,而且能很好的利用网络实现资源共享,实现了 彻底的无纸化,环保意义更重大。 关键词:循环经济教科书循环使用环境污染电子教材 ht l l ed 砌伽习陋n ge n v i r 0 姗e n t a lp b l e m st o d a y t h ep 唧e c t i v eo ft l l e 戗i r o m 玳i n l a lp r a t e c 吐o na n d 龇s t a j m l b l ed e v e 惦p m e n tl l a sb ba c c 印l t e db yn 帕s t p e o p l e ,肌d 酬r o 姗e m a lp r o t d o nh a sb e c 伽玲i n c r 钧s i l l 西yb nh i g h l i g h t e d c 幻c u l 盯o n o m yl l a s 血n da n o n o l i l i cm o d e 砌印p l i e dv 乏d u ef o r 龇s t a i 珊i b l e d | e i 叩m e i i t c i 咖l 盯锄o m yi sa 比do fs t m t e 粤黟o fc o n s e r v a t i o no f 他s 0 i m c e s , w h o p r i l l c i p l e s 啪“r e d u c t i o l l r e u s i n & r e c y c l i n g ,w h a ti ts e e ! i 【si 弧tt 0r e d u t h e c o n s u m 砸0 9o f 坞删m s ,b u t t h er e s o u r c e st 0b em a d ep o 罗s i b l yu 的o f e 伍c i e n t l y 锄d c 删a f l y ,t h e r 曲ya c l l i e v i l l g 掣曩t e re 币c i e 枷c yo f 他嗽锄dr 咖c i n gt h ew a s t e , 锄dt l l ec i r c u l 盯u s a g eo f 恤t 曲0 0 k 础su o f t l l i sp r i n c i p l e 。 觚e r s t n d e n t s 觚dt 朗c h 盯si nx i a ni n v e s t i g a t e da b o u tt h ec i r a 比盯u s a g eo ft i 地 t 铭t b 0 0 kt h e y 哪0 nt :h e c i r c u l a ru s a g eo fm et o m o o kb u tt h e yh 毒l v 锄t ty 或 i d e n t m e d 仕屺d e 印e ru n d 啦觚d i n go f 仕呛s 蛳f i c 雅0 ft h ec 酏_ u l 盯u s 鹋eo ft h e t 懿曲o o k i ts t i nn e e d st 0c 盯巧o ne 瓣e 鹏i v ep u b l i c i 坝t i l i st :h e s i sf o c u so n c a l c u l a t i o n 觚da n a l y s i so f e c o n o l i l i cp 曲加扭n c ea f t 盯r r 啦go u tt h ec i r c u l 盯u s a g e o f 恤es a n dc o n s i d e 曲l ee c 瑚戚cp 耐b 衄a n c ei sa 出e v e d b yt h i sw a y t h i s 龇s i s a l p 州d e sad e t a i l e d 跚a l y s i s 蛳协ec i r c u l 盯u s a g e0 f 也et 呔c b 0 0 ka t t a i n sa p u 印o o fc o n s e i n gt l l ef e 姒l 脱s 觚dc 叫昀l l i n gt l l e 吼s t e sb yi i 姗勰i n gt i i l 地so f c i r c u l a t i n gu s a g e r e s 眦i n gc o n t r o l l i i l gp o n u t i o na h e a d ,m d u c i l l gp o u l i t i o nc o s t s q u i 刚觚d 托d u c i l l g o l o g 砌d a m a g e ,硒ar e 蚍l ti ti so f 删蛳丘啪c e t op u s h 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c i r 饥l 盯o m y w h e nc 删n go u to ft h ec 洳m l 缸u s a g eo ft h e t 懿t b 0 0 kt l l ee x p e r i e n c e su s e ds h o u l db em a d eu o f 姐dt h ep 删to f r r y i n go u t t h ec i r 饥l 盯u 鼹g eo f 恤t 懿t b 0 0 kw mb e m e db y 谢o u s 瓣s 趾d 删。璐s t 印b y s t 印ha d d i t i o n ,t h ed e v d o p m e n to ft :h et e a c h i n gm a t e r i a ls h m l df i a e l 细如记 t 出n gm 砒耐a l ,w h i c ht a :k e su p 锄a l l e rs p a a n d 出曲n g 删懒b ym a k i n g g o o du o fi m 锄e t e l t 州ct e l l i n gm 删a l h i e v e st h ec o i n p l e t e r i p l e s s , w h i c hh 嬲m o 娉s i 鲥f i c 孤t 鲫啊脚明t a ls 蛳f i c 锄c e m ec 插c u l a fu s a g eo f 妣t a 曲0 0 k e l 戗m 谢ct 俄l c i h i n gm a t e 枷 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本人所圣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瘫的指导下,独立进褥 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论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对论文的 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论 文串不包含任何未攘明确注翡的萁镳令人或集体已经公开发表的成 果。 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起及玉蒯年多月冲日 论文知识产权权属声明 本人在导师指导下所完成的论文及相关的职务作品,知识产权归 属学校。学校享有以任何方式发表、复制、公开阅览、借阅以及申请 专利等权利。本人离校后发表或使用学位论文或与该论文直接相关的 学术论文或成栗时,署名单位仍然为长安大学。 (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赵;毛王 , 御6 年f 月冲嚣 导师签名:每娃钆_ 一6 年f 胃夕日 1 1 概述 第l 章绪论 在上世纪5 0 6 0 年代,发达国家实现了高度工业化。由于生产和消费的大 规模扩张,消耗了大量的资源,排放了大量的污染,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些经济学家受到宇宙飞船生存系统的启发,提出了循环经济的概念。它主要是 指用反馈的方法,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循环使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污染 带来的损害。随着时代的发展,循环经济逐步扩展为个综合性概念,包括清洁 生产、资源节约、绿色消费、废弃物再生利用和环境保护等相互联系的各个方面。 它要求人类以节约的方式来利用资源,以环境友好的方式生产和消费,逐步实现 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 代价,实现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发达国家已从企业生产、商 业流通和居民消费等环节,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也加强了 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力度,发展循环经济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识。 踏入2 1 世纪,我国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发展即将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如何 在新阶段实现可持续发展,一直是社会各界讨论的热点。学界的不少研究表明, 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最可行的重要途径,应 该成为我国未来的社会发展模式,也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针 对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这些问题,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认为发展循环经济 是实现可持续生产和消费的必然选择“1 。曲格平认为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可持续 发展的必然选择嘲。王金南认为发展循环经济在我国势在必行,它必将成为我国 2 1 世纪环境保护的一个战略选择啪。我国环境与发展的矛盾十分突出,污染排 放总量明显超过了环境容量,必须通过严格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和实行无害化处 理,减少经济社会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此外,发展循环经济还是降低生产成 本、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措施。因此,我国工业化、现代化建 设决不能再走高投入、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要走一条节约发展、清洁发展、 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型道路。 各国都在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加快改变以末端治理为主的传统污染防治模 式,增强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能力,保护和改善环境。针对不同资源的循环利用, y a s u ok o n d o ”、s t u a r tk o s s 嘲、j o h n e t i l t o n 旧、s u j i td a s ”、s s p a t a r i 嘲、 h i r o h i s ok i s h i n o 嘲分别对电冰箱、塑料的包装材料、金属、美国的汽车、欧洲 的金属铜、日本的纸张这些产品和资源的循环利用策略进行了研究;然而教科书 能否循环使用的问题也已成为如今我国社会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 1 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在发达国家,对教科书循环使用研究已经形成了成熟的理论,而且有了比较 系统的做法。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已形成制度,一本教科书平均 使用寿命在5 年以上。 在美国,学校的课本是随着课桌椅一起编号使用的,不属于学生个人。美国 中小学的学生手册里,都有关于保护课本的条款。每个学生要对自己借用的课本 负责,使用期间要爱护。一些州还规定,学生要缴纳一定的保证金才能借课本, 如果课本在学生归还时没有损坏,学生可以拿回保证金。当然,这里中小学课本 都是硬皮精装彩印,纸张结实。如果学生上课要记笔记,老师会发白纸或练习本。 澳大利亚新入学的学生拿着老师列的书目和自己的借书卡,到学校图书馆借 阅课本,学期末归还。如果循环使用的课本进行修订的话,教师就将变化的内容 以讲义的形式发给学生,或者保存到校园的网站上供学生下载。如果学生觉得课 本的某部分内容好,可以复印长期保存。 2 在英国,每学年初,校方通知各年级以班为单位回收旧课本。学校鼓励学生 保护好课本和课外读物,以便将来回收利用。对课本保护较好的学生,校方会给 予一定的奖励。颇具影响力的英国广播公司2 0 0 3 年曾推出一项名为“课本回归” 的比赛,有5 5 0 多所学校参加,优胜者可为其所在的学校赢得价值数万英镑的图 书。 德国的一些学校通过在校内设立图书室和不定期举行旧书交易等多种方式, 鼓励学生将自己不用的各种课本与他人交换,各取所需。教师会指导学生在课后 尽量使用包括公共图书馆在内的免费公用资源。 在国内,王文胜首先开始推广教科书循环使用,由于国内尚未将循环使用教 科书纳入环保范畴的大环境,从1 9 9 8 年春天开始,他踏上了推广循环使用教科 书的道路。2 0 0 4 年8 月,他的教科书循环使用课题被河南省教育厅立项。2 0 0 5 年初,王文胜的论文获得了国家环保总局举办的“相约绿色时空”征文一等奖, 教科书循环使用( 封面) 设计获得了专利证书。尽管王文胜牵头的“教科书循环 使用的课题”已拿到了省级课题奖,但他从各地辛苦募集来的旧教科书仍没有被 很好利用。他曾把辛辛苦苦收集到的旧教科书运到一些学校,劝说他们免费使用 旧教科书,可是这个目的也没有实现。他家量至今还堆着5 万多册送不出去的旧 教科书。河南省教育厅一位负责人表示,王文胜作为一名教师,长期义务推广中 小学教科书循环使用非常感人,但是由于国家没有出台明确的政策,现在操作起 来还不太成熟。目前要做的是争取社会上更多人的理解和支持,争取政策的支持, 教科书的循环使用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教育部政策研究 与法制建设司一位工作人员也表示,关于教科书循环使用的可行性、具体实施办 法等,目前正在研究,尚无明确的时间表。 3 1 3 纸质教科书循环使用存在的问题 综合教育界人士的观点,纸质教科书推行难的主要原因主要有: 一、课本内容更新快: 二、书本损坏程度大; 三、课本循环使用的制度问题; 四、如果推行循环使用,相关行业利润受“重创”; 五、教科书循环使用时的卫生问题; 六、学生和家长对教科书循环使用的观念问题。 1 4 论文研究的意义与方法 1 4 1 论文的研究意义 我国人口多、资源少、生态环境脆弱,单位国内生产总值所消耗的能源和矿 产资源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只有实行低消耗、低排放和循环使用,才能减轻 经济增长对资源供给和环境保护的压力,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而循环经济的根本 目的是要求在经济流程中尽可能地减少资源投入,并且系统地避免和减少废物, 废弃物再生利用则是减少废物最终处理量。环境与发展协调的最高目标是实现从 末端治理到源头控制,从利用废物到减少废物的质的飞跃,要从根本上减少自然 资源的消耗,从而也减少了环境负载的污染。教科书的循环使用正是从提高教科 书的循环使用次数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做到了从源头控制废弃物的产生量,减 少在生产课本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以及治理污染所需要的费用,研究教科书的循 环使用对于循环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教科书的循环使用对国家而言,节省了资源,有利于 环保;对家庭而言,减少了开支;对学生而言,可以藉此培养其良好的读书习惯 4 和爱护书籍的习惯,培养其珍惜资源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是利国利民的好 事,对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也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1 4 2 论文的研究的目的 首先,通过对西安市中学生和教师的关于教材循环使用的调查,可以得知他 们对教科书的循环使用的支持程度以及教科书循环使用的优缺点。有利于使有关 部门及时了解学生及教师对教科书循环使用的态度,促使他们及早研究相关政 策,使教科书循环使用这一利国利民的好事尽快推广起来。 其次,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为教育部门和学校提供切实可行的教科书循环 使用的做法和手段,使他们尽快的找到适合学校推行教科书循环使用的捷径。 此外,本文的研究对教育部门推广教科书循环使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 4 3 论文研究的方法 对于教科书的循环利用问题,通过大量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研究。本文主要 运用数量的方法从学校实施教科书的循环利用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两个 方面进行定量的分析,同时又根据实施教科书循环使用前后所产生的效益的差异 用对比的方法说明循环经济给社会带来的效益,即:学生的经济负担的减轻和社 会资源的节约。由于论文是从理论入手,分析循环经济的原则和特征以及应如何 实旖教科书的循环利用,同时又运用实际的调查数据来说明实施教科书循环使用 这一做法的实际意义和价值,因此本论文运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 1 ) 实际调查研究的方法; ( 2 ) 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 ( 3 ) 运用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 5 第2 章循环经济基础理论 2 1 环境与发展的两难 工业社会的经济体系与环境的冲突是线性型经济的弊端,从物质流的角度考 察,工业社会的经济体系是线性的,线性型经济体系在物质流动层次上的模式是: 获取各种物质形资源、将其加工成产品、产品的分配、产品的消费、最终将所产 生的废物弃入环境中。这种线性型的经济体系是造成环境自然资源生产力和污染 物消纳能力枯竭的根本原因,因而是经济与环境对立冲突的,工业经济中所获得 的巨大利益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1 9 5 5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蒙库兹涅茨( sk u 动e 哟在其对收入差异的 研究中发现:人均收入的差异具有随着经济的增长表现为先逐渐加大、后逐渐缩 小的规律:若以收入差异为纵坐标,以人均收入为横坐标,则两者之间呈现被称 之为库兹涅茨曲线的倒“u ”型分布。6 0 年代以后,西方环境经济学家在考 察工业化国家环境质量变化过程中,发现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之间也存在这种倒 “u ”型曲线关系,由此提出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e k c 曲线姆2 说,认为在一国 或地区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工业化过程中,环境质量存在着先恶化后改善的情 况。【1 1 l 如图2 1 示: 姨 一l 翊艺 图2 - 1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倒u 型曲线在人均收入为y 时达到顶点e ,说明此时环境质量退化程度最高。 虚线的环境承载阈值是指在某一时期某种状态下,某地区的环境所能承受的人类 综合活动的阙值。虚线d f 的延长线是安全警戒线。曲线a ) c 是极端的发展轨 迹,表示超过安全警戒线时,不可逆的环境退化最终超过了环境承载能力而引起 了生态系统崩溃。 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阶段,人们利用资源和排放的废物较少,环境污染没 有超出环境自净化的能力,医此环境质量较好。但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三废” 排放量日益增加,环境污染日趋加剧,直至图中的e 点,显示随着人均国民收入 的增加而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随着经济的发展,采用比较清洁的生产技术,经 济结构的改善,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重要的是技术水平和经济实力使人们有能 力进行更好的环境保护活动。这将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走环境与经济 协调发展的道路。实证研究表明,上述曲线的转折点的人均g d p 的范围在5 0 0 0 1 0 0 0 0 美元。而且实践也证明了,在2 0 世纪9 0 年代后,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 日本等已进入了环境质量改善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阶段。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广 大发中国家处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阶段,即在曲线的a x 阶段,但我们不能再 走“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保护”的老路,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 时的功利,而应使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使经济活动遵循生态规律,而这个有效 的经济模式就是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是2 1 世纪各国环境保护的必 然选择,而且“循环经济是已见端倪的知识经济的基础,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当务之急。【蚓 2 2 循环经济理论 2 1 - 1 循环经济的定义与内涵 国内关于循环经济的研究起步于2 0 世纪9 0 年代,目前还“更多的停留在概 7 念层面上川”处于循环经济的含义、意义等概念界定阶段,也涉及到与循环经济 相关的技术、法律、法规等具体应用实施领域。呈现出理论研究落后于实践的现 象,循环经济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发展战略的研究、国家经济政策、经济运行机 制对循环经济实现的影响的研究都要落后于循环经济在生产中的实践。 目前学术界关于循环经济的含义表述的方式不尽相同,但基本上取得了相对 一致的解释。循环经济是针对工业化以来高消耗、高排放的线性经济而言的,是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经济体现,即以环境友好方式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 逐步实现以最小的代价、更高的效率和效益,实现污染排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 害化。“”吴绍中认为,循环经济是在人类的生产活动过程中,控制废弃物的产生, 建立起反复利用自然的循环机制,把人类的生产活动纳入到自然循环中去,维护 自然生态平衡。“”曲格平则认为,所谓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 求运用生态学的规律来指导人类的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 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使得经济系 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建立起一种新形态的经济。“” 诸大建定义为,经济活动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为“自然资源一产品和用品 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所有的原料和能源都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 得到最合理的利用,从而使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减少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吴季森把循环经济理解为“是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 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把 传统的、依赖资源净消耗线性增加的发展,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 经济。”町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循环经济的定义:“所谓循环经济( c i r c u l a re c o n o m y ) , 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 c l o s i n gm a t e r i a l sc y c l e ) 经济的简称。“”它是一种以 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 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 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这一定义 不仅指出了循环经济的核心、原则、特征,同时也指出了循环经济是符合可持续 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抓住了当前中国资源相对短缺而又大量消耗的症结, 对解决中国资源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循环经济是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实践模式,它使物质、能量、信 息在时间、空间、数量上得到最佳、合理、持久的运用,它强调最有效利用资源 和保护环境,表现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经济增长方式,做到生产 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 效益和环境效益。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为“自然资源一产品和用品一再生资 源”的闭环式流程,所有的原料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最 合理的利用,从而使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尽可能小的程度。循环经 济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经济体现。其运行模式为“资源一生产一再生资源”, 可以用图2 2 进行表示: 图2 - 2 循环经济的运行模式 9 2 2 2 循环经济的原则 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3 r ”原则中的每一个原则,对 循环经济的成功实施都是必不可少的。其中,减量化或减物质化( r e d u c i n g ) 原 则属于输入端方法,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量;在利用或反复使用 ( r e u s i n g ) 属于过程性方法,且的是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问强度;资源化或再 生利用原则( r e c y c l i n g ) 是输出端方法,通过把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以减少最 终处理量。 1 、减量化原则 减量化是循环经济的第一原则。它要求在生产过程中通过管理技术的改进, 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和能量流量,因而也称为减物质化。换言之,减 量化原则要求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为使这种增长具有持续的与环境相容的特性, 人们必须学会在生产源头的输入端就要充分考虑节省资源、提高单位生产产品对 资源的利用率、预防废物的产生,而不是把眼光放在产生废物的治理上。从生产 过程而言,企业可通过技术改造、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或实施清洁生产减少单位 产品生产的原料使用量和污染物的排放量。如制造轻型汽车代替重型汽车,既可 以节省资源,有可以节省能源,同时又可以满足消费者的使用需要。采用替代动 力源代替石油源作为汽车的燃料。则可减少甚至消除有害的尾气排放量,更可降 低尾气的治理费用和控制或减缓全球的“温室效应”;改革产品的包装、淘汰一 次性物品不仅可以节省对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可削减废弃物的排放量等等。对消 费过程而言,要求人们改变消费之上的生活方式,由过度消费向适度消费和“绿 色消费”转变,从追求环境不友好的物质“品牌”向只求崇尚环境友好的物质和 精神“质量”的生活方式转化。在消费领域实现减量化的途径很多,如引导和鼓 励人们选购包装物较少的物品、购买耐用的可循环的物品,这些“绿色消费”都 有利于减少垃圾产生,有利于资源和能源的节省。 1 0 2 、再利用原则 循环经济第二个有效的方法是尽可能多次以及尽可能多种方式地使用人们 所拥有的东西。通过再利用,人们可以防止物品过早成为垃圾。在生产中,制造 商可以使用标准尺寸进行设计,例如标准尺寸设计能使计算机、电视机和其它电 子装置中的电路非常容易和边界地更换,而不必再换整个产品。人们还需要鼓励 重新制造工业的发展,以便拆卸、修理和组装用过的或破碎的东西。例如,欧洲 汽车制造商正在把他们的轿车设计成各种零件易于拆卸和再使用。在生活中,我 们在把一样物品扔掉之前,应该想一想家中和单位里再利用它的可能性。确保再 利用的简易之道是对产品进行修理而不是频繁更换。人们可以将合用的或可维修 的废物品返回市场体系供别人使用或捐献自己不再需要的物品。例如,在发达国 家,一些消费者常常喜欢从好心会和救世军这样的慈善组织购买二手货或稍有损 坏但并不影响使用的产品。像纸板箱、玻璃瓶、塑料袋这样的包装材料也可以再 利用以节约能源和材料。可再利用的饮料瓶可以消毒、再罐装、返回到货架上去, 有时候甚至可以多达5 0 次循环。 3 、资源化原则 循环经济的第三个原则是尽可能多的再生利用或资源化。要求尽可能地通过 对“废物”的再加工处理( 再生) 使其作为资源,制成使用资源、能源较少的新 产品而再次进入市场或生产过程,以减少垃圾的产生。如对固体资料可通过分选、 粉碎等使其变成生产中的原料,从而缓解垃圾填埋或焚烧的压力:对于排出的废 水可通过经济合理处理,去除污染物,达到一定要求再用于生产( 如工厂绿化, 道路冲洗等) ,以实现中水回用,节省水资源,减少对受纳水体的污染。资源化 的途径有两种。一是原级资源化,这是最理想化的资源利用方式,即将消费者遗 弃的废弃物资源化形成与原来相同的新产品,如利用废纸生产再生纸,利用废钢 铁生产钢铁等。这种资源化途径由于其生产过程所涉及的原料及生产工艺消耗和 1 1 能耗均较低而具有良好的环境、经济效益。二是次级资源化,这是一种将废弃物 用来生产与其性质不同的其他产品原料的资源化途径。如将制糖厂所生产的蔗渣 作为造纸厂的生产原料,将糖蜜最为酒厂的生产原料等。再此资源化的过程中, 由于事实上已形成了生产原料的生态化,因而其物质在不同领域的流动过程中只 有资源而不存在废物的概念,不仅可实现资源充分共享的目的,同时可实现变环 境污染负效益为节省资源、减少污染的正效益之“共赢”效果。一般原级资源化 在形成产品过程中可减少2 0 9 6 9 0 9 6 的原生材料使用量,而次级资源化可减少 2 5 。此外,与资源化过程相适应,必须鼓励消费者购买能消费后再生资源生产 的产品,以便循环经济的整个过程实现“封闭”的循环,使工业生产和生活消费 过程走向世界生态化。” 循环经济“3 r ”原则的排序。实际上反映了2 0 世纪下半叶以来人们在环境 与发展问题上思想进步的三个历程:第一阶段,认识到以环境破坏为代价追求经 济增长的危害,人们的思想从排放废弃物提高到要求通过末端治理净化废弃物; 第二阶段,认识到环境污染的实质是资源浪费,因此,要求进一步从净化废弃物 升华到通过再利用和再循环利用废弃物;第三阶段,认识到利用废弃物仍然只是 一种辅助性手段,环境与发展协调的最高目标应该是实现从利用废弃物到减少废 弃物的质的飞跃。与此相应,在人类经济活动中,不同的思想认识导致形成三种 不同的资源使用方式,一是线性经济与末端治理相结合的传统方式;二是仅仅让 再利用和再循环原则起作用的资源恢复方式:三是包括整个“3 r ”原则且强调避 免废弃物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方式。 2 2 3 循环经济的特征 与现行经济相比,循环经济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物质流动多重循环性。循环经济要求把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 运行规律和模式,组织成为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能源”的物质反复流动 的过程,使得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 的废弃物,最大限度地追求废弃物的零排放。其特征是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 用和废弃物的低排放,从而根本上消除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的尖锐冲突。 第二,科学技术先导性。循环经济实现是以科学技术为先决条件的。依靠科 技进步,积极采用无害或者低害新工艺、新技术,大力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 实现少投入、高产出、低污染,尽可能把对环境污染物的排放消除在生产过程中。 即从开采、加工、运输、使用、再生循环、最终处置六个环节对系统的资源消耗 和污染排放进行分析设计,从而得到全系统的物质流情况和环境影响,由此估计 系统的生态经济效益优劣。循环经济对污染控制的技术思想已不再是针对末端污 染排放的治理,相反是通过完整的物流分析,使人们发现和获得全过程的控制方 法和技术。 第三,综合利益的一致性。循环经济把经济发展建立在自然生态规律的基础 上,促使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的传统工业经济系统转轨为物质的合理 利用和不断循环利用的经济系统。在获取等量物质、能量效用的过程中,像自然 界索取的资源最小化,向社会提供的效用最大化,向生态环境排放的废弃物趋零 化,使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达到协调统一。 第四,全社会参与性。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先进的经济形态。但是,只 靠先进的技术是不能推行这种经济形态的,它是一门集经济、技术和社会于一体 的系统工程,科学和严格的管理是做好这种经济的重要条件。因此,需要建立一 套完善的办事规则和操作规程,并且有督促其实旋的管理机制和能力。要使循环 经济得到发展,光靠企业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政府的支持和推动。政府要提 供财力和政策的支持。同时还要赢得消费者的理解和支持。通过工业企业、消费 者和政府共同努力,全民参与,才能使社会整体利益最大化。 第五,清洁生产模式是循环经济当前在企业层面的主要表现形式。1 9 8 9 年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理事会提出了清洁生产的概念,即在工业生产的全过程中对污 染加以控制,其核心是把综合环境策略应用于产品设计、生产和服务中,通过改 变产品设计的工艺路线、流程等,尽可能地不产生有害的中间产物和副产品,同 时实现废物或排放物的内部循环,以达到污染最小化及节约资源的目的。清洁生 产的核心是从污染源产生开始,利用一切措施减少生产和服务过程对环境可能造 成的危害。啪1 2 2 4 循环经济的实现形式 如果说,当代知识经济的主要技术载体是以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为主导的高 新技术,那么循环经济的技术载体就是环境无害化或环境优化技术,环境无害化 技术主要包括预防污染的减废或无废的工艺技术和产品技术,但同时也包括治理 污染的末端技术,主要类型有: 1 、污染治理技术 指传统意义上的环境工程技术,其特点是不改变生产系统或工艺程序,只是 在生产过程的末端通过净化废弃物进行污染控制。 2 、废物利用技术 即废弃物再利用的技术,这是循环经济的重要技术载体,例如德国瑞斯曼资 源回收利用公司,是1 9 6 1 年有货运企业,先人一步地转过来,目前已经成为占 领德国循环经济前沿阵地的废弃物再生利用公司,并与具备了将各种废弃物资源 化处理的技术能力。 3 、清洁生产技术 这是环境无害化技术体系中的核心,清洁生产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实现形式。 清洁生产包括清洁的生产和清洁的产品两方面的内容,即不仅要实现生产过程的 1 4 无污染或少污染( 如有干净能源代替肮脏能源) ,而且生产出来的产品在使用和 最终报废处理过程中也不会随环境造成损害( 如对损害臭氧层的氟利昂物质的替 代) 。有人做过这样的估算,若以我国现在的工业生产规模,物耗降低l ,则可 增加净产值3 0 亿元左右。如果实行清洁生产,使我国工业生产的物耗达到或接 近发达国家的水平,就可增加净产值近1 0 0 0 亿元。清洁生产的思想,不但含有 技术上的可行性,还包括经济上的可盈利性,是一种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有机 结合的最优生产方式,充分体现了发展循环经济在环境与发展问题上的双重意 义。 2 2 5 实施循环经济的现实意义 企业实施循环经济是在利用有限的资源,达到最好的配置,降低企业的生产 成本,更好的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循环经济能够实现对污染进行全过程 控制,在工业生产中实行清洁生产,倡导生态工业,提高全社会的资源利用效率, 这恰恰符合了可持续发展所含的几个特征:可持续性、和谐性、需求性和高效性。 一、循环经济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循环经济倡导 建立在物质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模式,根据资源输入减量化、延长产品和服务 的使用寿命、使废物再生资源化等三个原则,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 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循环流动过程,使得整个经济系统从生产到 消费的全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少产生废弃物,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末端处理。 美国杜邦公司是世界最早按循环经济思想进行生产的企业,其1 9 9 4 年的塑料废 弃物和排放的大气污染物,比2 0 世纪8 0 年代末分别减少了2 5 岬7 0 汹。德国 推行清洁生产的结果,使g d p 增长两倍多的情况下,主要污染物减少了7 5 嘲1 。 我国目前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是产生污染物最多的阶段,循环经济的发展能 够改变目前末端治理的模式,尽可能少产生废弃物,在生产过程中内化绝大多数 污染物,从全社会角度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排放,最大可能地喊少由于人类的各 种活动对自然界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循环经济可以高效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循环经济强 调资源的再使用和再循环,延长产品的使用期,提高重复使用率,强化废弃物的 回收利用,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的内在价值。目前,全世界钢产量的4 5 、铜产量 的6 2 、铝产量的2 2 ,铅产量的4 0 、锌产量的3 慨、纸制品的3 5 来自于再生 资源的回收利用。嘲另外,废旧物的回收利用还可节约大量的能源,使废弃物资 源化、减量化、无害化。比如1 吨废纸可制成8 0 0 k g 再生纸,分别节省碱3 0 0 4 5 0 k g , 木材4 m 3 ,电5 1 2 度、水2 5 0 吨,使废物总量减少7 5 。嘲 三、循环经济有益于经济的健康发展。循环经济的魅力在于不仅会带来全新 的环境效益,同时还具有强大的经济效益。根据国家经贸委的调查,如果把全国 各部门各单位可开发利用的废弃物的价值相加,可超过5 0 0 亿元。世界主要发达 国家再生资源回收价值一年达到2 5 0 0 亿美元,年均增长1 5 以上。唧可见,废 弃物回收利用是一极具增长潜力的产业。环保产业有可能成为各地的一个支柱产 业,在提高防治污染能力的同时,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四、循环经济可以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共赢”发展。传统经济通过把 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增长,忽视了经济结构内部各产业之间的有 机联系和共生关系,忽视了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 的传递、迁移、循环等规律,形成高开采、高消耗、高排放、低利用“三高一低” 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导致许多自然资源的短缺与枯竭,产生大量和严重的环境 污染,造成社会经济、人体健康重大损害。循环经济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准则, 模拟自然生态系统运行方式和规律,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使社会生产从数量 型的物质增长转变为质量型的服务增长;同时,循环经济还拉长生产链,推动环 保产业和其他新型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社会发展。 五、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循环经济是以生态学原则为指导原则, 实现自然资源最优利用,生产经营管理生态化、清洁化运作,尽可能减少对生态 系统的干扰、废弃物最少排放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产生社会经济效益的具体步骤。 另外,在保护生态稳定、平衡的同时,把生态建设作为发展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和消费模式,有利于提 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有利于建设节约型社会,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统筹,建设和谐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 坚持可持续发展协调性原则的有力保证。 六、循环经济保障资源利用的代际均衡。循环经济遵循资源的时间、空间、 数量上实现最优利用的原则,提倡尽可能利用可再生资源和回收、循环利用资源, 减少不可再生资源消耗量,保证生态环境资源的持续再生能力,资源在时间面上 的最佳利用,强调了使当代人给后代留下不少于自己的可利用资源,从而实现资 源利用的代际均衡。渊 2 2 6 循环经济的资源利用率理论 我们经常提到效率,比如说能源的生产和利用都是低效率的,如果能够采用 不同的技术和管理方式,那么将会获得巨大的资源节约。这种效率指的是资源的 利用效率。 无论是物理反应还是化学反应都服从质量守恒定律。在经济系统中,生产活 动和消费活动就是由一系列的物理反应和化学反应构成的,因此也遵从质量守恒 定律。严格的说,标准的经济学分配理论是关于服务,而不是关于物质实体的。 物质实体只是携带某种服务的载体。商品所以被交换,只是由于消费者对于它们 携带的服务偏好不同。对生产者而言,则是因为商品能够在生产过程中实现增值。 因此,经过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之后,商品的物质实体并没有消失,只是从原来 1 7 对于使用者而言有用的物质,变成了无用的物质,在质量上并没有发生变化。所 以,从经济系统物质平衡的角度去研究资源使用效率、环境污染及其控制是非常 有意义的。 2 2 8 1 经济与环境系统的物质平衡关系 对经济系统进行适当的简化后,其内部的物质流动关系【冽可以用图2 1 表 示。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经济系统和环境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封闭系统,与外界 没有物质交换。在这个封闭系统中,环境与经济系统广泛并且频繁的进行着物质 交换。并且,经济系统和环境系统都无法从这个封闭系统外获得物质资源,他们 各自的废弃物也不可能排放到封闭系统外。经济系统从环境获取的是燃料( 例如, 煤炭、石油、天然气) 、食物( 例如,小麦、大米) 和原材料( 例如,木材、矿 石) 。这些物质投入经过生产过程之后,一部分转化成为对使用者有效用的最终 商品,另一部分变成污染物捧入环境系统。最终商品即使经过不断的循环利用, 在一段时间后最终也进入环境系统。因此,无论商品是被生产,还是被消费,实 际上只是提供了某些效用、功能和服务,其物质实体仍然存在,最终或者被重新 利用,或者被排入自然环境。 2 2 8 2 物质平衡与一般均衡模型 在前面我们说明了经济与环境系统的物质平衡关系,这里将借鉴一个已有 的,把物质平衡概念与交换的一般均衡概念结合在一起的瓦尔拉一卡塞尔 ( w a l r a s c a s s e l ) 模型。原模型关注的是所有部门的总体污染物流与直接需 求之间的关系,从而能从本质上更精确的预测污染物的排放,而且模型没有考虑 到环境容量和物质环境可利用性的问题,也没有考虑到资源开采对于增加环境容 量或净化废弃物能力可能产生的影响。“,这些并不是本论文所关注的。我们将从 另一个角度使用并发展这个模型,得出全新的结论,从而能够解释循环经济能提 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原始资源使用量、减少污染物排放量的原因。 f r = ( r l ,e ,矗) lv = ( v l ,v 2 ,v 。) x = ( x l ,x 2 ,x 。) ip = ( p ,p :,p 皿) ly = ( y 1 ,y 2 ,y m ) r - = a - i x l + a 啦x 2 + + a - x d 或 r j - 荟五 j - 1 2 ,m q 。1 矩阵形式如下: 荟善m 。磊口弦锄 捌曩p 霉梨聚 矧豁 n q u 8 高 匦倏水臀爆峰霉_in匝 剐文长巡,裂野,襄粼器v 剐文s 张鼷 s 林鲻姐赠 略毽签捌熏谁 趣目| 鉴晕 蕞罂 葵葵螺嫂,霉螺恻 ,葜割,疃扑晕漂悼 鬻瓣豁噼 疃钲 *,扩捌一删龊一龚餐隋 雾袜巡如骤长蟮岱,噬锚毽 舡誉+li 水辎零暴限票霉嚣忙d】骥材h最 i_j 咯器h晕g水箍哥醛艘h嚣 霉鼷星旺熏擎凰鲻删 臀聪,博匿,巾佘,卅篥,熙*,冰博器v葵餐螺嫂哩甜固忙票嚷娟印眯v嗥磊嗡噻娟霜喏h 睾暴限呕钆*,疃器震恕票喀h薯嚣忙 ,咯址棼,雌罄v蟋器匠站如果蝤厘,辎埘 h 最峰霉 ,11量娶匿霉株巡 疆旺忙 ,扩州 旷,震器蝼 孵 d u 温巡譬坂眯星固 镒暖越祗冥霉嚣,爿恒龊匠爿h簿卿疆3 绊,口瘊 晕车毒鲫箍 悼奄 长一扩 呕k 圹帐,蝼 窭隧霉b 峰霉匠擎如装 零岱 * ,矿翻 即:r = a x 式中:a 资源消耗矩阵; a ,厂j 部门单位产品消耗资源i 的量。 根据投入产出模型,中间产品、最终需求和商品生产的关系有: c x + y = x 即:x = b y 】【j = 荟) ,t ( 2 2 ) ( 2 3 ) ( 2 4 ) ( 2 5 ) 式中:卜著名的列昂惕夫系数矩阵: c x 中间投入( 或中间产品) ; i 单位矩阵: b = ( i c ) ; 联立( 2 2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长春大学旅游学院《ExportMarketing》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工程学院应用技术学院《多媒体系统综合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石家庄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经典著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婴幼儿美术教育》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医药商品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希望汽车职业学院《弹性力学及有限元》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局域网及组网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通大学《美术课堂教学技能训练》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体育职业学院《食品企业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生活中的经济法》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JGJ196-2010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
- 教师专业发展第2章 理想教师的专业形象
- 2024年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中考二模英语试题(解析版)
- 监狱餐厅承包协议
- MT-T 1208-2023 煤矿在用产品安全检测检验规范 摩擦式提升机系统
- 100以内两位数进位加法退位减法计算题-(直接打印版)
- -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 小班活动学情分析
- 国家开放大学《合同法》章节测试参考答案
- 小古文100篇074-《鹿照水》
- 危房改建申请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