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技术+真空-加压浸渍设备.pdf_第1页
-》真空技术+真空-加压浸渍设备.pdf_第2页
-》真空技术+真空-加压浸渍设备.pdf_第3页
-》真空技术+真空-加压浸渍设备.pdf_第4页
-》真空技术+真空-加压浸渍设备.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c s2 3 1 6 0 j 7 8 备案号:2 1 6 8 8 - - 2 0 0 7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 b t6 9 2 3 - 2 0 0 7 代替j b t6 9 2 3 19 9 3 真空技术真空- 力口压浸渍设备 v a c u u mt e c h n o l o g y 。v a c u u m - p r e s s u r ei m p r e g n a t e p l a n t 2 0 0 7 0 8 2 8 发布2 0 0 8 - 0 2 - 0 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 , - t n 改革委员会发布 目次 j b t6 9 2 蛐0 0 7 前言。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型式与基本参数1 3 1 设备的构成与型式1 3 2 基本参数2 4 技术要求2 4 1 使用条件2 4 2 结构要求。3 4 3 加工与制造3 4 ,4 安全防护要求3 5 测试方法4 5 1 罐体内极限压力4 5 2 抽气时间4 5 3 罐体系统升压率4 5 4 浸渍剂升温速率4 5 5 浸渍剂冷却速率4 5 6 浸渍罐充气升压时间一4 5 7 罐体内液位4 5 8 电气控制系统4 6 检验规则5 7 标志、包装、运输和其他5 7 1 标志5 7 2 包装5 7 3 运输5 7 4 其他5 j b t6 9 2 9 _ 2 0 0 7 刖嚣 本标准代替j b t t6 9 2 3 1 9 9 3 真空功压浸渍设备。 本标准与j b t6 9 2 3 1 9 9 3 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在第3 章中将浸渍罐的型式改成了设备的构成与型式,并增加了3 1 1 3 1 8 对设备的描述; 调整了工作压力指标和极限压力指标; 增加了贮剂罐的尺寸系列; 将升压率指标大幅提高; 增加4 2 5 :“浸渍罐和贮剂罐应有液位自动控制装置,并与输送泵( 输送阀) 联锁”; 增加4 4 3 :“加压的浸渍罐应设置电子和机械的压力控制装置,并与充气阀联锁”; 增加4 4 4 :“当浸渍剂中有挥发性有害气体时( 如苯乙烯) ,为保护环境,设备真空系统中应 有低温冷凝器以便收集挥发性气体”。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真空技术标准技术委员会( s a c t c1 8 ) 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山凯旋真空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沈阳维科真空技术有限公司、沈阳国机真空技术有限公司、沈阳真空技术研 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高峰、李龙军、刘兴家、任伟、王学智。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 j b t6 9 2 3 1 9 9 3 。 真空技术真空_ 力口压浸渍设备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真空_ 由口压浸渍没备的型式与基本参数、技术要求、测试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 装和运输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以增加电气元件的绝缘电阻、耐压强度及减少介质损耗和增加木材的强度及木材、纺 织物的防腐等为目的的真空一加压浸渍设备( 以下简称设备)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 b1 5 0 - - - 1 9 9 8 钢制压力容器 g b1 5 1 一1 9 9 9 管壳式换热器 g b r1 9 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 b ,r1 9 1 2 0 0 0 ,e q v i s 0 7 8 0 :1 9 9 7 ) g b3 8 3 6 1 2 0 0 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 部分:通用要求( e q vi e c6 0 0 7 9 0 :1 9 9 8 ) g b t6 0 7 0 真空法兰( g b r6 0 7 0 - - 1 9 9 5 ,e q vi s 0 1 6 0 9 :1 9 8 6 ) g b t1 3 3 8 4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j b i 1 0 9 0 1 0 9 2 真空用橡胶密封圈型式及尺寸 3 型式与基本参数 3 1 设备的构成与型式 用以完成浸渍工艺与贮存浸渍剂的容器,分为浸渍罐和贮剂罐。浸渍罐和贮剂罐的结构型式常用立 式圆筒型罐体,也可用卧式圆筒型罐体。另有浸溃剂输回装置、真空系统、加压及卸压装置、加热系统、 制冷和冷却水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等。 3 1 1 浸渍罐 罐盖为快开式结构,一般采用错齿法兰锁紧型式,也可采用活节螺栓紧固型式。罐内设有盛放产品 的衬罐或吊篮。罐体外壁可带加热装置,也可不带加热装置。按压力容器设计、制造、验收。 3 1 2 贮剂罐 一般为焊接封闭容器,带搅拌装置。罐体外壁可带加热或制冷装置,设有人孔。按真空容器设计、 制造、验收。 、 3 1 3 浸渍剂输回装置 用于将浸溃剂由贮剂罐输送人浸渍罐及将浸渍剂由浸渍罐输送回贮剂罐。分压差输送和泵输送两种 方式。压差输送方式由粗过滤器、精过滤器、管道、阀门等构成;泵输送方式在压差输送方式基础上增 加输送泵和浸渍剂换热器。 3 1 4 真空系统 按浸渍产品对极限压力的要求不同,见表1 。分为:a 前级泵加两级罗茨泵机组;b 前级泵加一级 罗茨泵机组;c 一台前级泵。系统中须配置低温冷凝器一台。真空阀门须耐浸渍剂腐蚀。 3 1 5 加压及卸压装置 用于将空气或惰性压缩气体送入浸渍罐或将漫渍罐内的压缩气体排出室外。由气动球阀及管道等构 j b t6 9 2 3 - 2 0 0 7 成。 3 1 6 加热系统 用于对需要加热的浸渍剂进行加热,或对浸渍罐保持一定温度。由加热器、热媒、热媒循环系统、 温度控制器等构成。 3 17 制冷和冷却水系统 制冷系统用于对3 1 4 中的低温冷凝器及3 1 3 中的换热器提供低温循环冷媒。由冷水机组、水泵、 水箱、管道、阀门等构成。 冷却水系统用于对3 1 4 中真空机组及冷水机组提供常温循环水。由冷却塔、水泵、水箱、管道、 阀门等构成。 3 1 8 电气控制系统 用于对设备各系统实施动作连锁控制、数据处理、数据显示及存储、显示设备工作状态。压力、浸 渍剂温度、热媒温度、冷媒温度、浸渍剂液位高度均能实现数字显示和曲线记录。控制方式分按钮手动 控制、可编程自动控制、工业控制机全自动控制三种。由电气控制柜、测量控制仪表、传感器及执行元 件构成。 3 2 基本参数 设备的基本参数应符合表1 的规定。 表1 参数名称参数数值 1 0 0 ,5 0 0 * ,6 3 0 ,8 0 0 * ,t o o o * ,1 2 0 0 4 ,t 6 0 0 * ,1 8 0 0 ,2 0 。+ , 漫溃罐2 2 0 0 + ,2 4 0 0 ,2 6 0 0 * ,3 0 0 0 * ,3 2 0 0 ,3 6 0 0 + ,4 0 0 0 ,4 2 0 0 , 罐体内径 4 4 0 0 + 牝1 0 + ,5 0 0 ,6 3 0 ,8 0 0 1 0 0 0 + ,1 2 0 0 + ,1 4 0 0 ,1 6 0 0 ,2 0 0 0 + 贮剂罐 2 2 0 0 ,“o o * ,2 5 0 0 ,2 8 0 0 ,3 0 0 0 * ,3 5 0 0 ,4 0 0 0 * 工作压力( 绝对压力) abc p a5 7 x 1 0 53 x 1 0 1 1 1 1 0 61 1 0 2 2 1 x 1 0 6 从大气抽至极限压力p a5 3 01 0 0 抽气时间 1 54 0 罐体容积 1 5 3 06 0 3 0 1 0 09 0 罐体系统升压率浸溃罐 2 0 p a ,h 贮剂罐 3 0 浸渍剂升温速率压差输剂法 1 0 ,h 泵输剂法3 0 浸渍剂冷却速率 c h1 0 浸溃罐充气升压时间 m i n3 0 注:表示优先选用。 4 技术要求 4 1 使用条件 a ) 温度:5 3 5 ; b ) 相对湿度:不大于8 0 ; c ) 供水温度:不高于3 0 ( 2 ; d ) 冷却、加热等循环用水的质量:采用城市自来水或质量相当的水 2 , i b r6 9 2 3 _ 2 0 0 7 e ) 环境:设备现场室内应整洁、通风、防爆,地面、天花板及周围墙壁应干净,空气应洁净,不 允许有可引起电器及其他金属件表面腐蚀或引起金属间导电的尘埃或气体存在。 4 2 结构要求 4 2 1罐体设有抽空、充气、放气和输剂管口,并设有真空计、压力表、压力变送器和防爆安全阀等 接口,还设有液位指示、控制器。 4 2 2 罐体或罐盖设有两个观察窗,其中一个窗外侧装有照明灯。 4 2 3 罐体或输剂管道靠近罐体处设有测温接头并装有温度计。 4 2 4 设备的真空静、动密封的结构型式及尺寸,应符合g b r6 0 7 0 和j b t1 0 9 0 1 0 9 2 的规定。 4 2 5 浸渍罐和贮剂罐应有液位自动控制装置,并与输送泵( 输送阀) 联锁。 4 2 6 设备及其重量较大的电控柜等附属装置,应设有便于吊运的设施,如起吊孔、吊环等。 4 2 7 设备中浸渍罐为压力容器,其结构设计应符合g b1 5 0 的有关规定。 4 3n - r 与制造 4 3 1 设备主要零、部件的材料既应符合相应的材料标准的规定并具有质量合格证,也应符合真空性 能以及压力容器的要求,必要时进行表面处理( 如抛光、镀覆) a 4 3 2 设备各密封面的粗糙度风值不大于3 2 1 t m ,各密封面应无影响密封性能的划痕或伤痕。 4 3 3 设备的机械加工、焊接质量和装配质量应符合制造厂技术文件的规定。装配中对工作时处于真 空中的各表面应进行真空清洁处理并予以干燥。各转动件装配后应能灵活转动,不得有异常现象,升降 机构运作应平稳,不抖动。威氏动密封等需用润滑脂的动密封处应充满真空油脂。 4 3 4 设备所配用的自制或外购的零、部件都应符合相应的产品标准的规定,并应具有质量合格证。 4 3 5 设备配套的电气装置的制造质量应符合制造厂技术文件的规定,并应保证设备运行和操作时安 全可靠,装置中线路的排布应整齐、清晰,便于检修。 4 3 6 设备的外观质量应做到没有非功能性需要的尖角、棱角、凸起及粗糙不平表面。零、部件结合 面的边缘应整齐匀称,不得有明显错位。金属零件的镀层应牢固,无变质、脱落及生锈等现象,所有紧 固件应有防护层。设备的涂漆表面应光洁、美观、牢固,无剥落、起皮等现象。 4 3 z 设备中压力容器的制造质量应符合g b1 5 0 一1 9 9 8 中第1 0 章的规定。 4 3 8 换热器的制造、检验与验收按g b1 5 1 1 9 9 9 中第4 章规定进行。 4 4 安全防护要求 4 4 1关键部位的水冷系统应有断水或水压不足的报警装置,并与电源、真空系统、传动系统联锁, 这些保护机构的动作应灵敏、可靠。 4 4 2 罐体充气阀与主抽阀及主抽阀与预抽阀应保持联锁,突然停电时,预抽阀应能自动关闭。 4 4 3 加压的浸渍罐应设置电子和机械的压力控制装置,并与充气阀联锁。 4 4 4 当浸渍剂中有挥发性有害气体时( 如苯乙烯) ,为保护环境,设备真空系统中应有低温冷凝器以 便收集挥发性气体。 4 4 5 设备及其附属的电气装置均应设接地装置,接地处应有明显标记。为防止浸渍剂流动摩擦产生 静电而放电起火,浸渍罐和贮剂罐设有独立的静电接地装置,以便将静电荷导人地下,接地装置的电阻 应不大于4 q ;设备中的电气装置接地按g b3 8 3 6 1 2 0 0 0 中第1 5 章规定。 4 4 6 在电线管内或配电板上不得装有几段连接起来的电线,电线出入及穿过金属壁体处应用光滑的 绝缘管保护或在管口内孔衬以软质绝缘环。 4 4 7 设备上的电气线路及电气元件应保证不受冷却液、润滑油及其他有害物质的影响。防爆区域内 的电气元件应采用防爆型以保安全。电气控制柜放置在防爆区域已外。 4 4 8 操作中突然停电后,再恢复供电时设备应能防止电器自动接通。 4 4 9 在设备电气线路中,针对负载情况应采取短路保护、过电流保护。 4 4 1 0 外露的齿轮、带轮等应有可靠的防护装置。 3 j b t6 9 2 蛐0 0 7 4 4 1 1 设备及其附属装置上应装设操作和安全所需的标牌或标记,标牌及标记应牢固,其字迹应在设 备正常使用期内保持清晰。 5 测试方法 5 1 罐体内极限压力 a ) 罐体内为空载( 不安放被浸物品) ; b ) 真空计规管应装于罐体侧壁或上盖处,管端应突出内壁约5 m m ; c ) 所用真空计必须经过国家批准的计量部门对干燥空气进行校准,并在有效期内; d ) 在抽气过程中,允许用设备本身配用的加热装置对设备进行除气; e ) 罐体内极限压力值应在开机2 4 h 内测定,当测试计算结果每3 0n f i n 压力变化不超过5 时,取 其趋于稳定的最低压力值为极限压力值。 5 2 抽气时间 设备在连续工作的条件下,在罐体内压力达到极限压力之后,使罐体暴露大气3 0m i n ,再抽至表l 中所规定的压力时所需的时间,定为设备的抽气时间。 5 3 罐体系统升压率 罐体系统经过充分除气后,将罐体系统抽气至极限压力,关闭罐体与真空系统间的阀门,并关闭各 真空泵。 罐体系统内部压力的第一次读数p l 应在关闭真空阀门1 5 r a i n 后开始读取,经f ( i 0 5 h ) ,记取相 应的压力卢2 ,压力读数取两位有效数字,并计算卸印r p - 。 将连续三次重测得的p 和m 值代入式( 1 ) 计算,并以三次计算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表征系统漏气 特性的升压率r 。 月:垒( 1 ) f 式中: r 罐体系统的升压率,单位为p a h ; p 一压力增量,单位为p a ; 广一时间增量,单位为h 。 5 4 浸渍剂升温速率 测量浸渍剂从贮存温度( 压差输剂) 或管路换热初始温度( 泵输剂) 升至浸渍剂工作温度的温差及 其所需时间,并将温差除以时间计算其升温速率( c h ) 。 5 5 浸渍剂冷却速率 测量浸渍剂从工作温度降至贮存温度的温差及其所需时间,并将温差除以时间计算其冷却速率 ( h ) 。 5 6 浸渍罐充气升压时间 向罐内充气,使压力从极限压力状态升至正压工作压力状态,测量充气过程所需的时间。 5 7 罐体内液位 利用浸溃罐和贮剂罐所设上、下限液位控制装置及贮剂罐所设连续跟踪液位显示装置,观察液位变 化。 5 8 电气控制系统 通过自动或手动两种控制装置及必要的联锁与记录装置的实际操作运行,试验电控系统各部装置的 动作是否灵活可靠,显示数据及信号正确。 4 6 检验规则 6 1每台设备及其附属装置均须经制造厂的质量检验部门按本标准和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检验,检验 合格并附有检验部门及检验人员签字的产品合格证书方能出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