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论文)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财富观的研究.pdf_第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论文)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财富观的研究.pdf_第2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论文)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财富观的研究.pdf_第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论文)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财富观的研究.pdf_第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论文)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财富观的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财富观是人们对于财富的总的看法和观点,直接体现着人们的人生观与价值 观。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与社会的转型,中国人的财富观发生了深刻变化。 这种变化的积极影响在于,获取财富的正当性正日益突显,财富已成为人的素质 和能力的象征。但与此同时,它也有消极影响,产生了多方面的不良财富观。因 此如何构建社会主义财富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立足于当代中国 实践的发展,力求提出构建社会主义财富观的基本理论问题,从而促进社会的稳 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本文共由四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阐述财富 的概念、财富观的概念、特征和作用;第二部分对古今中外学者的财富观及马克 思主义的财富观进行梳理;第三部分论述了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财富观的变化并 对其成因进行分析:第四部分阐述社会主义财富观的主要内容,同时提出构建社 会主义财富观的途径。 关键词:改革开放;财富;社会主义财富观; a b s t r a e t t h ev i e wo fw e a l t hi sp e o p l e so v e r a l lo u t l o o ko nw e a l t h , d i r e c t l yr e f l e c t i n g p e o p l e sv i e wo fl i f ea n dv a l u e w i t ht h ed e e p e n i n go fr e f o r ma n do p e n i n g - u pp o l i c y a n dt h e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o fs o c i e t y ,c h i n e s ep e o p l e sv i e wo fw e a l t hh a su n d e r g o n e d r a m a t i cc h a n g e s t h ep o s i t i v ee f f e c to ft h e s ec h a n g e si st h a tt h el e g i t i m a c yo ft h e a c q u i s i t i o no fw e a l t hb e c o m e sm o r ep r o m i n e n t , a n dw e a l t hh a sb e c o m eas y m b o lo f p e o p l e sa b i l i t i e sa n dq u a l i t i e s h o w e v e r ,t h e ya l s oh a v en e g a t i v ee f f e c tw h i c h p r o d u c e sm a n yu n h e a l t h yv i e w so f w e a l t h f o l l o w i n gt h em a r x i s tt h e o r y , a d h e r i n gt ot h ep r i n c i p l eo fi n t e g r a t i n gt h e o r y 诚氇 p r a c t i c e ,a n db a s e do n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t h ep r a c t i c eo fp r e s e n tc h i n a , t h i sp a p e r a i m sa tb r i n g i n gf o r w a r dt h eb a s i ct h e o r yo fe s t a b l i s h i n gh e a l t h ys o c i a l i s tv i e wo f w e a l t h , s ot h a tt oa c c e l e r a t et h es t a b l ea n dh a r m o n i o u sd e v e l o p m e n to fs o c i e t ya n dt h e o v e r a l la n df r e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p e o p l e t h i sp a p e rc o n s i s t so ff o u rp a r t s t h ef i r s t p a r tg i v e sa d e f i n i t i o no fw e a l t ha n dt h ev i e w o f w e a l t h , a n de l a b o r a t e so nt h ef e a t u r e s a n de f f e c t so ft h ev i e w o fw e a l t h t h es e c o n dp a r ts o r t so u tt h ev i e w so fw e a l t ho f a n c i e n ta n dm o d e ms c h o l a r sb o t ha th o m ea n da b r o a da n dm a r x i s tv i e wo fw e a l t h 。 t h et h i r dp a r td i s c u s s e st h ec h a n g e so ft h es o c i a l i s tv i e wo fw e a l t ha f t e rt h er e f o r m a n do p e n i n g u pa n da n a l y z e st h er e a s o n so ft h o s ec h a n g e s t h ef o u r t hp a r te l a b o r a t e s o nt h em a i nc o n t e n to fs o c i a l i s tv i e w o fw e a l t ha n db r i n g sf o r w a r dw a y so f e s t a b l i s h i n gh e a l t h ys o c i a l i s tv i e wo f w e a l t h k e yw o r d s :r e f o r ma n do p e n i n g - u p ;w e a l 趣s o c i a l i s tv i e wo fw e a l t h l l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财富观的研究 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背景下,财富在当代社会所扮演的角色 至关重要,人们的财富观也随之而改变。从个人角度来说,个人财富观的科学与 否直接影响到其行为方式与财富有关的各种社会活动;从社会整体角度来说,整 个国家、社会的财富观科学与否不仅关系到国家发展道路的选择,而且对于整个 社会的和谐也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当今在社会财富方面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方面是财富分配的不合 理。由于分配制度,社保制度,社会法制等诸多制度的弊端和不公正,致使贫富 差距不断扩大。从基尼系数看,我国贫富差距正在逼近社会容忍的“红线”。贫 富差距的扩大将使社会成员产生被剥夺感,产生社会不公的心理,引发社会矛盾。 另一方面就是当前社会主义财富观消极方面的产生。第一,拜金主义的泛滥。随 着我国生产力的飞速发展,拜金主义的思想也随之滋长起来。比如,有的人不择 手段地追逐财富、利益,无视社会公德、践踏市场准则。第二,享乐主义的滋长。 如奢侈消费品的畅销,根据全球知名战略咨询公司贝恩2 0 0 9 年1 1 月5 日在上海 发布全球奢侈品市场报告,报告中称,2 0 0 8 年中国奢侈品市场规模约为8 6 亿美元,2 0 0 9 年增至9 4 亿美元。第三,仇富心理的蔓延。比如众多的宝马撞人 事件,在广大民众眼中,宝马撞人事件从交通事故成为特权阶层侵犯普通百姓的 象征。这些财富观的消极方面的存在严重制约着社会的和谐发展和人的自由全面 发展。 因此,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对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财富观的消极方 面进行分析,以实现共同富裕为前提和基础,坚持以人为本,把如何获取财富、 如何分配财富及如何支配财富作为重要内容,使广大人民成为财富的创造者和享 受者,构建社会主义财富观已成为当前我国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这有利于人们克服其心理失衡,实现全面自由发展,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和协 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硕t 学位论文 财富和财富观的概述 1 1 财富和财富观的概念 1 1 1 财富 辞海中这样解释,所谓的“财富”是指一切有价值的东西。财富就其一般 规定而言,是人的积极创造的产物。它不仅包括物质财富,同时也包括精神财富、 文化财富、人力财富等,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的范畴。 不列颠百科全书对财富( w e a l t h ) 所作的解释是与收入分配联系在一起的。 “财富是财产和金融债券韵累积总值。按生产要素的所有权为基础,财富和收入 可按其所含生产要素的份额来分类,要素是:劳动、土地、资本,有时还包括经 营权。由这些要素产生的收入分别称为工资、地租、利息和利润。”这种解释是 把财富作为国民财富来理解的,具体来说就是国民生产总值。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戴维w 皮尔斯主编的现代经济词典中对财富( w e a l t h ) 下的定义是:“任何有市场价值并且可用来交换货币或商品的东西都可被看作是 财富。它包括实物与实物资产、金融资产,以及可以产生收入的个人技能。当这 些东西可以在市场上换取商品或货币时,它们被认为是财富。财富可以分成两种 主要类型:有形财富,指资本或非人力财富;无形财富,即人力资本。”这被认 为是西方经济学对财富的典型而通用的定义,或者说是经济学意义上的财富的定 义。 、 经济学家刘诗白教授在现代财富论中,对“现代财富”概念赋予了不同于 以往的新观念,指出,作为政治经济学范畴的财富,它的内涵是生产拥有能满足 人的需要的有用性。财富一词,更准确地说是社会财富,其本质规定性是劳动生 产物,即劳动财富。现代财富结构的多样性表现于:物质财富、服务财富、精神 财富的三维结构日益凸显。物质财富是社会财富的基础,精神产品、服务产品的 大不列颠白科全。传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 9 9 9 年版,第1 4 1 页。 2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财富观的研究 生产,都是以物质财富的丰富为前提。服务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快速增长和在社会 总财富中的比重越发增大。当代经济发达国家,服务财富和精神( 知识) 财富己经 成为社会财富的主导形式。知识和科技密集型的现代财富的出现、大规模生产和 对传统财富替代的加强。 作为西方经济学的奠基人物亚当斯密,将财富既理解为价值即社会财富, 又理解为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他指出:“一个人是富还是穷,依他所能享受的 生活必需品、便利品和娱乐品的程度而定”,人们“用来最初购得世界上的全部 财富的,不是金或银,而是劳动。在这里,斯密把一切物质产品都看作是财富。 马克思认为,财富就是“一个依靠自己的属性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物”。 可 见,财富就是具有有用性,从而能满足主体需要的对象或使用价值。马克思指出: “不论财富的社会形式如何,使用价值总是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物质生产过程, 财富的承担者是物质产品,因而把物质产品的使用价值看作财富的物质内容。这 里所说的使用价值,并不只是指商品的使用价值,还包括非商品的物品的使用价 值。马克思阐明了社会财富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他说“以物的形式存在的 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既包括肉,又包括书籍”,马克思对精神财富的具体形式 进行了细致的阐述,他指出有二类精神产品:物质产品形式的精神产品和表现为 活动形式的精神产品。 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财富的概念、结构和源泉也经历着重大的变化。特 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科技化的背景下,人们应该确立一种全面的财富观念,调整 心态,学会用积极、正确的心态和思维去创造更多的财富。本文中的财富是指物 质财富。 1 1 2 财富观 财富观是人们对财富问题的根本看法,是人们对财富的来源、获取以及财富 的分配与使用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的总和。从本质上讲,财富观是一个人世界观、 人生观、价值观的综合体现。因为世界离不开财富,人生离不开财富,个人的奋 斗价值也离不开财富。 。 不同的社会阶段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不同、人们认识水平的限制和各种社会因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冈的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 9 8 1 年版,第2 6 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 3 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 9 7 2 年版第4 7 页。 3 硕:t 学位论文 素的影响会形成不同的看法和观点。迄今为止财富观的演变大体经历了三个阶 段:古代文明时期、农业社会时期、工业社会时期。在古代文明时期,人类只能 被动地适应自然、屈服于自然,依靠群体合作,以维持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因此, 此阶段的财富观是以采猎对象和劳动力( 体力) 占据主导,拥有的奴隶数量和体 能成为最主要的财富象征。到了农业社会时期,有了农业生产,分工逐渐细化, 社会生产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在这个阶段基本的生活资料是土地,人们把土地视 为最重要的财富,谁占有了土地,谁就拥有了权力、地位和财富。到了工业社会 时期,生产力水平得到空前的提高,科技有了较大的发展,大工业机械化代替了 以往的手工业,此阶段的财富观是以资本力和劳动力( 脑力) 为主导,资本成了 最主要的财富象征。 人类对财富的认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在不断演变,变得 越来越丰富和深刻。因此,对于财富观问题,也应该顺应时代的需求和变化,对 其从不同视角进行深入研究。这对于当代人的全面发展,对于中国的和谐发展和 进步,对于“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理论 意义和现实意义。 i 2 财富观的特征 1 2 1 主体性 财富观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主观反映,它并不是客观事物的简单再现,是 具有主体性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主体的差异性。由于每个人的 性别、年龄、经历、文化背景等因素的不同,对于财富的看法当然也就不一样。 其次是主体的变化性。即同一个人在不同年龄阶段,由于环境、阅历、社会活动 等的变化,人的思想也会产生阶段性的变化。伴随着个体成长经历的变化,个体 的财富观也会有所调整,有所不同。在一个社会里,人们树立什么样的财富观, 关系到社会风气的好坏,对社会进步与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 2 2 传承性 财富观作为种哲学世界观层次的观念,总是渗透在人类文化的各种成果 中。每个人在成为社会化的社会成员的过程中,不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都 4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财富观的研究 会以不同的方式将既有的财富观念传递给他,而他又将自己的财富观念传给下一 代,人类文明,人类的财富观就是这样一代代传递下来。中国传统财富观是中华 民族几千年来以来在特殊的自然环境、经济模式、传统文化等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它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价值取向和社会的发展。因为,历史不会割断, 新财富观的形成、接受和认同总是在传统财富观的背景下进行。因此,社会成员 的财富观的形成是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一旦形成,这种思想行为倾向就具有 一贯性,在社会活动中就会不由自主地保持固定的思维定势和价值倾向。 1 2 3 嬗变性 财富观的形成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等多方面的影响和制约, 是特定时期特定主体的利益、需要和外部客观要求的内化,是历史的产物。 财富观是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因此,每一个时 代都会有体现其时代特征的财富观。任何社会都会产生与之政治、经济、文化相 融合的,并且处于主导层面的财富观。财富观的变化是由于决定其形成的社会存 在发生了变化。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 性,即决定了财富观与社会存在的不同步性,发展变化的程度也是不同的。 1 3 财富观的作用 财富观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却以一种强大的力量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 作用于社会和社会的每位成员,影响、制约、支配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成员的行 为。财富观有正确与错误、科学与庸俗、先进与落后等性质和程度的不同,对现 实生活会产生不同的作用。正确、科学与先进的财富观会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引导人们价值取向及其行为的合理化,反之,错误、庸俗与落后的财富观则会阻 碍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误导人们的价值取向及行为方式。 1 3 1 导向作用 财富观为人们提供社会价值标准和发展目标,渗透在路线、方针、政策的舆 论宣传和教育过程中,对社会成员的价值取向加以引导,使社会中的成员按照社 会的要求去创造和使用财富,从而为人们提供追求财富的道德标准和依据。 主导的财富观及其导向作用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而言都是极其重要的, 5 硕士学位论文 否则,很难维持社会在一定历史时期和历史阶段的稳定发展。在经济全球化和改 革开放三十年的背景下,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财富的不断增长,人们的财富观 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此,我们更需要符合时代精神的财富观来指导人们的财 富行为,引导人们正确地看待财富,并且合法合理地谋取财富、合理分配及支配 财富,从而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 1 3 2 协调作用 正确的财富观应能协调各种关系,主要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协调物 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正确的财富观鼓励人们通过自身的努力去创造和获取 财富,但在这个过程中,人们获取财富的方式和途径必须符合国家的政策,符合 社会的道德规范,以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其次是协调国家利益、集 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三者之间的关系。即正确的财富观要求我们在坚持国家利益和 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同时,要尊重和保障个人利益。个人利益是国家、集体 利益的一部分,没有个人利益的正当保护,就没有国家和集体利益的实现。最后 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正确的财富观要求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保护生态环境, 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从而获得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社会的和谐发 展。 1 3 3 整合作用 社会总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社会的财富观也同样如此,总是处于不断的更 新和整合的过程之中,以满足人们对新的财富观念的迫切需求。主要表现在两方 面:一方面,不断提升符合社会最新发展要求的财富观,同时舍弃与发展要求不 相一致的旧的财富观,充实到社会价值观体系中。另一方面,努力确立体现社会 共同利益要求的主导财富观,它可以从总体上决定人们对财富的追求和分配,使 各不相同的财富观能达到较高的一致性。这种财富观对社会每个成员都具有感召 作用和凝聚作用,使每个成员的活动从分散达到集中,以此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 展。 6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财富观的研究 财富观的历史考察 2 1 中国传统社会的财富观 中国是个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国家,具有传统优良的文化,是中华民族 几千年的沉淀和结晶。中国传统社会的财富观主要集中表现在封建时期,在先秦 到清朝这段历史中,形成了以儒家文化为核心,以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财富思想。 它在价值取向、分配观和消费观方面都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三 方面: 2 1 1 中国传统财富观的价值取向:“义利观” j 中 中国传统“义利观”最早出现于先秦时期。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对“义 利”的认识在中国经济思想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孔子义利观的典型语言被认为是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加孔子认为对财富和权贵的获得,应该“以其道得之”, 即获取财富和权贵必须来路清白,途径正确,手段和方法都必须光明正大。什么 是获得财富的正当途径呢? 他认为获利的行为应当符合道德行为,要求以“义” 来节制取利,主张“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囝把“不义的富贵”看得像浮云 那样没有重量,那样微不足道,那样可有可无。孟子则提出“何必日利? 亦有仁 义而已矣” 的观点,把孔子的义利观推向极致。 到了汉代时期,董仲舒提出的“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数千 年来都是作为儒家义利观的典型。他认为“凡人之性,莫不善义。然而不能义者, 利败之也。故君子终日言不及利。” 他说人性善义却因利而败,因此不应求利。 大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 皆为利往”,明确肯定了人们逐“利”的行为。在此基础上,他指出财富和个人道 曹聪孙编著中国俗语典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 9 9 1 年版第1 5 9 页。 任关华曹予庭钟嘉陵中国古代格言小辞典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 9 8 8 年版,第2 8 页。 雹陈瑛许启贤中国伦理大辞典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 9 8 9 年版,第4 l - 4 2 页。 回陈瑛。许启贤中国伦理大辞典沈阳:辽= j 2 人民出版社。1 9 8 9 年版,第1 5 8 页。 崔富章人生处世名言辞典郑州:中卅i 古籍出版社1 9 9 7 年版第1 0 3 3 页。 7 硕士学位论文 德两者的关系,即“君子富,好行其德”,把富人说成是有道德品质的,人越富越 有行善条件,反之,贫穷则是无德无能的表现。 盐铁论记述汉昭帝时盐铁会议上有关盐铁专营等辩论,较为集中地展示 了儒法两家对“利”的不同观点。儒家代表贤良、文学主张应以礼仪教化百姓“抑 末利而开仁义,毋示以利,”反对“与民争利,与商贾争市利 他们反对争利的思 想逻辑是“故利于彼者必耗于此,犹阴阳之不并曜,昼夜之有长短也。故利 蓄而怨积。囝与之相对,法家桑弘羊等则认为“利在势居,不在力耕也,”主张“农 商交易,以利本末。 利不外泄,则民用给矣。”都是讲君主应当把握利权,对 盐铁官营和均输、平准等“天下之利,皆令入官,”为官府专利提供依据。 到唐宋时期,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言利的观念日益抬头,这对传统的 重义轻利有了较大的冲击。一大批思想家对传统的财富观念进行抨击,传统的义 利观被赋予了新内容,如白居易指出“苟利之所在,虽水火蹈焉,虽白刃冒焉。” 又说“王者不殖货利。圣人非不好利也,利在于利万人;非不好富也,富在 于富天下。自居易是通过对“义”和“利”提出新的解释,对重义轻利进行了一定 的修正。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记载司马光说过“为国者,当以义褒君子,利悦 小人。”把“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道德伦理,发展为统治者应该满足“小人” 之利的观点。苏洵在利者义之和中提出“利在则义存,利亡则义丧。义利、 利义相为用,而天下运诸掌矣。”传统的“义”“利”关系的主次、先后已经颠倒, 两者并立而无褒贬了。 明清时代,对义利的认识进一步深化。明代丘浚提出“利之为利,居义之下、 害之上。进一等则为义,经制得其义,则有无穷之福:退一等则为害,经制失其 宜,则有无穷之祸。” 将利与义、害相联系起来认识。江陵张文忠公全集记 叙宰相张居正提出“义利之间在心不在迹,”强调的是以心理动机而不是实际行为 来判断义利。 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以“义利观”为价值基础的传统财富观也形成了其独特的 门岿冲华民族优秀传统汇典下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 9 9 1 年版第1 6 2 5 - 1 6 2 6 页。 o 孙书安中国博物别名人辞典北京:北京出版社。2 0 0 0 年版第1 1 8 - 1 2 5 页。 冯克止傅庆升诸子百家人辞典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 9 9 6 年版,第8 2 4 页。 何盛明财经夫辞典下卷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 9 9 0 年版第1 9 3 2 页。 史仲文胡晓林中华文化精粹分类辞典文化精萃分类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 9 9 8 年版。第7 6 7 页。 8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财富观的研究 发展史,它以“重义轻利”为发端,之后对于财富的观念突破了传统义利关系的束 缚,从而在维持旧有的价值体系前提下,不断加入新的观点。 2 1 2 中国传统财富分配观:“均贫富 、,在中国古代,收入分配很早就被认定为国家统治者的一个重要职责。在春秋 时期,晏婴主张以礼治国,重视人的作用及人的欲望,肯定人们对财富的追求, 但是对财富的追求要以德、义为本,不能漫无限制,于是他提出“幅利”的观念, “且夫富,如布帛之有幅焉。为之制度,使无迁也。夫民生厚而用利,于是乎正 德以幅之,使无黜慢,谓之幅利。”所谓“幅利”,即要求人们对财富追求要限定 一个幅度,这样,既可以得到一定的满足,但也不可以过头。在此基础上,他提 出“均贫富”的思想。当齐景公问其“古之盛君”的行为准则时,晏婴回答说“其取 财也,权有无,均贫富,不以养嗜欲”。他是指不仅是君王个人,而是处于统治 地位的整个贵族领主阶级,在财富分配上,不可过于悬殊,使财货偏有所聚。中 国的“均贫富”一词首见于此。 孔子也提出“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 和无寡,安无倾。 另一方面,荀子已经认识到有差距的分配是有依据的“分均 则不偏,执齐则不壹,众齐则不使。有无有地而上下有差,明王始立而处国有制。 夫两贵之不能相事,两贱之不能相使,是无数也。书日,维齐非齐, 此之谓也。”从总体上来看,中国古代的财富分配观众有鲜明的治世功能,在维 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 此外,历代农民运动领袖也往往以均贫富作为革命口号。唐末农民起义军首 领黄巢提出的口号是“天补均平,他的“均平”的提出,这在农民起义历史上 是第一次。宋史樊知古传记述北宋农民起义领袖王小波在四川发动农民起义 曾说“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辈均之”。到北宋末南宋初,农民起义军领袖钟 相提出“法分贵贱贫富,非善法也。我行法,当等贵贱,均贫富。 对官吏、 富豪之家,则坚决镇压,并通过“劫财 剥夺富室财物以实现“均贫富 主张。 明末农民大起义提出的口号则有“贵贱均田之制”和“均田免粮等。历史证 明,“均贫富是我国传统的财富分配观。 乇连生晏子春秋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 9 9 5 年版,第2 9 6 页。 圆稗树德撰论语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 9 9 0 年版,第3 7 8 页。 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9 2 年版,第2 3 7 页。 9 硕士学位论文 2 1 3 中国传统财富消费观:“崇俭节用” 节用是先秦各学派最普遍的主张之一,先秦诸子几乎都是节用论者。孔子主 张在消费行为应节俭守礼,通过比较奢与俭的不同,强调节俭的道德要求“与其 奢也,宁俭, 并且从奢侈与节俭两种消费观的比较中论述了节俭对稳固国家社 稷的重要意义“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囝与此同时,节俭的意 义在于使消费行为更符合礼的道德要求。子日“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 众。 总之,在孔子看来,节俭是美德的源泉,它既体现对劳动的热爱和他人劳 动成果的尊重,也是个人道德修养与人格完美的必要条件。对于具体的消费行为 而言,孔子主张个人应从道德上加强自律,这种自律的道德观要求人们通过对 “仁”的追求,来抑制自身的物质欲望,并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道德规定。与 此同时,他还强调通过简单朴实的生活来体悟生活的乐趣,应“饭疏食,饮水, 曲肱而枕之,亦乐在其中。 这里孔子道出的真谛:只要追求仁,合乎礼,虽贫 亦乐。在孔子看来,统治者首先应该身体力行以仁义来约束自己的消费行为,并 以此来教化民众。此所谓“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囝 墨子是先秦诸子中对节用问题论述得最多的人。节用论是墨子经济思想的主 要内容,是他整个思想体系的枢钮。墨子把俭约与淫奢提升到关乎国家存亡的高 度上去认识。他说“俭节则昌,淫逸则亡。”墨子节俭思想的总原则是“凡足以奉 给民用则止,诸加费不加于民利者,圣王弗为。” 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墨子提 出了在衣、食、住、行、用、丧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在衣饰方面:“凡为衣裳之 道,冬加温,夏加清“适身体,和肌肤而足矣,非荣耳目而观愚民也”;在饮食 方面,“足以充虚续气,强股肱,耳目聪明,则止。不极王味之调,芬香之和, 不致远国珍怪异物;”在房屋上,“冬以圉风寒,夏以圉暑雨,有盗贼加固者,“其 中蠲洁可以祭祀,宫墙足以为男女之别”;“车以行陵陆,舟以行川谷,以通四方 之利。”可以“任重致远”;在生活用品上,墨子主张“凡天下群百工,陶冶梓匠, 使各从事其所能”;在丧葬方面,墨子反对儒家的厚葬久丧,主张“桐棺三寸”、“必 麦晓颖许秀瑛译注论语八佾篇广州:广州出版社2 0 0 1 年版,第7 9 页。 国程树德撰论语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 9 9 0 年版。第2 1 5 页。 程树德撰论语集释北京:中华一 5 局。1 9 9 0 年版。第2 1 6 页。 白程树德撰论语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 9 9 0 年版。第2 3 0 页。 喜程树德撰论语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 9 9 0 年版。第2 4 1 页。 吴敏江撰孙江点校墨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 9 9 3 年版第4 4 0 页。 1 0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财富观的研究 无久哭”。墨子还把这些衣食住行用丧葬方面的标准视为“圣王之法”,指出这一 标准是对所有人、对一切等级人的共同要求,既反对“奢侈之君”,也谴责“淫僻 之民”,既劝告圣王人君应当“用财节,自养俭”,也要求一般民众不可“恶恭俭”、 “贪饮食”。 汉代贤良文学在盐铁会议上对因为奢侈而大量浪费和破坏物质和人力资源, 影响生产,造成经济衰退的情况进行了充分的揭露。盐铁论通有记载“饰宫 室,增台榭,梓匠断巨为小,以圆为方,上成云气,下成山林,则材木不足用也。 男子去本为末,雕文刻镂,以象禽兽,穷物究变,则谷不足食也。妇女饰微治细, 以成文章,极伎尽巧,则丝布不足衣也。庖宰烹杀胎卵,煎炙齐和,穷极五味, 则鱼肉不足食也。” 到了唐朝,陆贽认为节俭还是奢侈是关系到封建统治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 他说“天地力之生物有大数,人力之成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则常不足。生物之丰歉由天,用物之多少由人。”而“用之 盈虚,在节与不节耳。不节则虽盈必竭,能节则虽虚必盈。”他用大量的历史事 实证明,节俭国家可以富足安定,奢侈国家则会贫穷乱亡。他说,汉文帝“能躬 俭节用”,所以“御府之钱,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红腐不可食。国富于上, 人安于下。”而隋炀帝“肆行骄奢,竭耗生灵,不知止息,海内怨叛,以至于亡。 唐朝诗人李商隐的诗名“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囝说的是节俭国家 就能兴盛,而奢侈则必然破来的历史规律。 2 2 西方国家的财富观 在西方国家,不同历史阶段的学者们对于财富的认识不同,形成了各不相同 的财富观,促进了财富观的不断发展,梳理这些财富观形成和变化的脉络,对于 构建社会主义财富具有重要意义。 2 2 1 古典经济学之前的财富观 古希腊哲学家、历史学家色诺芬在经济论和雅典的收入当中包含了 其对财富的认识。他以物品是否有用作为衡量财富的标准,认为财富就是具有使 陆宣公集北京:华文出版社2 0 0 5 年版,第8 3 页。 。王步高唐宋诗词鉴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 0 0 7 年版。第2 6 0 页。 硕二t 学位论文 用价值的东西,例如:“一支笛子对于会吹它的人是财富,而对于不会吹它的人, 则异于毫无用处的石头。”同时,他定义财富是从人作为价值主体能否发现并利 用客观对象的益处,而不仅仅从客观物质对象本身和其性质为基点来规定客观对 象是不是财富,这就表明色诺芬是从人这一主体的主观性和能动性出发,看到了 那些只有能用于实现个体存在和发展的东西才是财富。 柏拉图的财富观则有浓厚的伦理道德因素,将财富分成三个等级:第一等是 精神财富,如知识、克制及其他各种德性;第二等是肉体财富,如健康等;第三 等是物质财富。并且,在柏拉图那里,财富不是目的,而是手段,获取物质财富 是为了达到更高尚的目的。“所谓财富,如其所有者是不公正、有德性的,即不 能称之为财富;如果所有者是是鄙贱的,那么财富对他们反而是最大的恶。财富 的价值要依据所有者的德性和是否能贤明的使用。” 亚里士多德认为真正的财富就是生活上的必需品,即对家庭和城邦( 国家) 有用的东西。他指出人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自己的才能,而这是以充实的时间和足 够的财富为基础和前提的。从而进一步强调了财富的重要性,表明了实现幸福人 生的途径。 这一时期的财富观是西方经济学史上首次关于财富观的论述,大多从物品的 使用价值和交换功能着手来界定财富,这对于后来的古典经济学家关于使用价值 的提出具有重要的作用。 2 2 2 古典经济学时期的财富观 根据马克思的划分,古典经济学在英国是从威廉配第开始,到李嘉图结束, 在法国是从布阿吉尔布尔开始到西斯蒙第结束,即从1 7 世纪中叶到1 9 世纪2 0 年代。 ( 1 ) 重商主义时期的财富观 作为一种经济思想,重商主义统治欧洲长达两个多世纪,并且经历了从早期 重商主义到晚期重商主义的发展。早期重商主义代表人物有英国的威廉史密斯 和法国的安托尼德孟克列钦。晚期的重商主义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有英国的托马 斯孟和爱德华米塞尔顿。 色诺芬经济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 9 6 1 年版第3 页。 g 柏拉图理想国北京:商务印j 吝馆,1 9 9 4 年版,第2 1 7 页。 1 2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财富观的研究 进入1 5 世纪,西欧的封建经济已趋于瓦解和分化,商品经济日益扩大和发 展,重商主义者从商业资本的运动出发,把财富直接等同于金银或货币,在他们 看来,财富就是货币,货币就是财富。如孟克列欣说过“财富就是货币,就是金 银,而商品流通则是获得金银的最重要的方法,对外贸易是一国财富增殖的源 泉。”1 6 、1 7 世纪,重商主义盛行之际,人们对货币的需求越来越多,货币的作 用也越来越大,正是社会需求这一。强大推动力使得人们对于金银非常的崇拜。由 于对金银的极端推崇,重商主义者们错误地把金银看成是财富的唯一形态,在于 把对外贸易看成是增加财富的唯一。源泉。 ( 2 ) 威廉配第和重农学派的财富观 从“政治经济学之父”威廉配第( 1 6 2 3 1 6 8 7 ) 开始,财富思想出现一次重大 转向。就其关注对象而言,即由“什么是财富”转向“是什么东西创造了财富。从 此,探索财富增长的源泉问题成为经济学家们研究的核心问题。对于财富源泉的 探索,重商主义已经开始了,但那时的孟克列欣们把它归之于流通领域。 马克思说:“真正的现代经济科学,只是当理论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过 程的时候才开始。棚这正是从英国的配第和法国的重农学派开始的。 配第提出了这样一种观点:财富的源泉不是在流通领域而是在物质生产领 域。他有一句名言形象地概括了自己的财富观:“土地为财富之母,而劳动则为 财富之父和能动要素。 显然,在他看来,财富是由劳动和土地共同创造的。当 配第把商品或使用价值归结于劳动的时候,他很明确地知道,财富首先是使用价 值,是物质财富,因而是人力与物力的结合。在配第看来,处于广泛社会分工的 条件下,财富不仅是使用价值,是商品,而且是交换价值,是货币。遗憾的是, 由于配第不懂劳动的二重性,又受到货币主义观念的束缚,最终还是错误地认为 只有生产白银的劳动才是创造价值,从而把财富看成是金银。 重农学派是1 8 世纪5 0 年代至7 0 年代法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学派。 重农学派认为农业是社会财富源泉,财富的真正形式是社会纯产品,社会纯产品 来源于农业,因此社会财富就是从土地生产出来的农产品。他们认为工业、贸易 和各种职业都是有用的但不是生产性的,不增加社会财富。 重农学派的主要代表魁奈认为财富是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物质资料, 马克思资本论第3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 0 0 4 年版。第3 7 6 页。 。配第赋税论北京商务印 5 馆,1 9 6 2 年版,第6 6 页。 硕:上学位论文 流通不可能生产物质资料。同时他还认为货币不是真正的财富,财富的真正源泉 是农业。魁奈认为财富既可以是货币财富,也可以是实物财富,他不反对货币是 财富,但反对把货币作为唯一的财富。他不仅看到财富在形态上必然不断变换形 式,还明确把商品流通看作是货币流通的基础。 重农学派关于财富的观点有了很大进步,他们批判了重商主义关于货币就是 财富,商业是财富源泉的观点。并且将财富源泉从流通领域扩展到生产领域,认 为工业和贸易是非生产性的。 ( 3 ) 亚当斯密及其追随者的财富观 亚当斯密( 1 7 2 3 1 7 9 0 ) 对配第以来的观点作了重新的审视,他指出劳动 是创造财富的唯一源泉:“一国国民每年的劳动,本来就是供给他们每年消费一 切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的源泉。一他坚决反对重商主义把金银与货币混为谈 的观点,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财富就是可供消费和交换的商品。斯密从商品的两 种不同属性,对财富提出了两种不同的看法。第一是“一个人是贫是富,看他能 在什么程度上享受人生的必需品、便利品和娱乐品。 “但由于分工完全确立以 来,个人所需的物品,仅有极小部分仰给予自己的劳动,最大部分确必须仰给予 他人的劳动。第二是“是贫是富要看他能够支配多少的劳动,换言之,看他能 够购买多少劳动。”从以上可以看出,斯密分别从使用价值和价值的角度对个 人财富下的定义。 继斯密之后,古典经济学最重要和最突出的代表者大卫李嘉图( 1 7 7 2 - 1 8 2 3 ) 对斯密的观点作了补充。斯密在谈论劳动是财富的唯一源泉时,没有涉及到自然 因素( 土地) ,李嘉图指出财富作为财富最终源泉时,除了劳动还了自然因素。 同时,李嘉图谈及资本问题,他对直接劳动和间接劳动作了区分,认为资本属于 “过去的劳动, 但它不创造价值,而只是把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生产物。 法国古典经济学体系的完成者让沙尔列奥尔西斯蒙通过对英国社会经济 的研究,看到了“生产增加了,可是享受的收入却减少了班英国所积累的如此巨 大的财富究竟带来了什么呢? ”他认为,英国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在于他们遵循 了错误的经济方针。在西斯蒙第看来,财富是可以为了人的享受而被消费的,可 以积累保存的劳动产品,财富不是目的,而是达到目的的手段,他反对为了财富 贬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下卷) 北京:商务印书馆,1 9 8 1 年版,第1 5 页。 雹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卜卷) 北京:商务印书馆,1 9 8 1 年版,第2 6 页。 1 4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财富观的研究 这个手段而牺牲目的,而财富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为了人们的物质享受,享受是 积累财富的唯一目的。西斯蒙第把财富看作是“人的一切物质享受的标志。囝 与李嘉图同时代的法国经济学家让巴蒂斯特萨伊( 1 7 6 7 1 8 3 2 ) 认为资本、土 地和劳动共同创造了产品,因而也就共同创造了价值。他认为物品的效用决定了 价值,“物质不是人力所能创造,而物质的能量也不会忽增忽减。地球就是由物 质构成的。人力所能做到的,只不过改变已经存在的物质的形态。所改成的新形 态,或提供前此所不具有的效用,或只扩大原有的效用人力所创造的不是物 质而是效用。 从萨伊开始,西方经济学不再关注财富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关系问 题和财富背后隐含在人与物的关系后面所体现出来的人与人的关系。 英国经济学家威廉西尼尔( 1 7 9 0 1 8 6 4 ) 认为财富和价值的源泉在于“劳动、 节欲和自然力。”自然力”是指土地,“节欲”指的是资本,是资本家为了将来的 利益而放弃眼前消费的享乐和满足,把资本投入于生产。英国的另一位古典经济 学家约翰斯图亚特穆勒( 1 8 0 6 1 8 7 2 ) 顺着这条思路下去,认为任何社会生产都 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即劳动、资本以及自然提供的原料和动力。 2 2 3 边际主义和新古典的主观财富观 1 9 世纪末2 0 世纪初以边际效用学派为主体的新古典经济学,其理论基础是 以效用为中心的“边际效用价值论。”即以个人主观愿望及其满足为尺度来衡量财 富,因此,它也是一种主观效用价值论。 英国经济学家威廉福特斯劳埃德( 1 7 9 5 1 8 2 5 ) 第一个把传统的效用价值论 发展为边际效用价值论,将价值完全归结于主观效用。此后,以卡尔门格尔 ( 1 8 4 0 1 9 2 1 ) 、弗里德里希维塞尔( 1 8 5 1 1 9 2 6 和) 欧根庞巴维克( 1 8 5 1 1 9 1 4 ) 为代表的奥地利学派,也以“主观价值论”为其研究财富问题的理论核心。如门格 尔认为一件物品有没有价值,完全取决于人的心理主观评价,“价值既不是附属 于财货之物,也不是财货所应有的属性,更不是它自身可以独立存在的。经济人 所支配的财货,对其生命与福利,具有一定的意义。价值就是经济人对于财货所 具有的意义所下的判断,因而它绝不存在于经济人的意识之外。囝 以“主观效用价值论”为基础的财富观一直延续到新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英 西斯蒙第政治经济学新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 9 7 7 年版第1 1 页。 让巴蒂斯特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北京:商务印f 5 馆,1 9 9 8 年版,第1 2 6 页。 卡尔门格尔国民经济学原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 9 5 8 年版,第6 7 页。 1 5 硕七学位论文 国经济学家阿弗雷德马歇尔( 1 8 4 2 1 9 2 4 ) 那里。他建立了以均衡价格理论为基 础的,既反映财富分配,又反映价值分配的财富理论。他认为财货是一切人们可 以得到的满足自己需要的东西,但是其中只有两种财货才是财富。“第一种财货 是它具有私有权的那种财货,第二种是属于他自己所有的,在他之外存在的, 而且直接作为使他能够获得物质财货的那些非物质财货。 2 2 4 当代西方经济学的财富观 古典经济学的财富观强调财富本身,即“财富是什么,”进入新古典经济学后, 财富观的核心转变成“是什么创造了财富。”步入到2 0 世纪中叶后,西方出现了 以“知识形态”为主的财富观,这又促成了另一种财富观的转换,即由“是什么创 造财富”变为“是什么能使财富增长。”用现代的经济学术语来说,财富增长就是 经济增长,那么,由此推出,在当代经济学语境中,能使经济快速增长的东西就 是财富。正是在这种语境的转换过程中,知识经济进入了人类的视野,知识也就 成了财富生产的新要素。 2 0 世纪4 0 年代兴起的现代西方经济增长理论,他们已充分认识到技术进步 和知识对于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如丹尼森对于1 9 4 1 至1 9 8 1 年间美国经济增长 的因素作了分析,认为教育、知识和技术进步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已大大超过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