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的电缆过路管敷设模型.pdf_第1页
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的电缆过路管敷设模型.pdf_第2页
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的电缆过路管敷设模型.pdf_第3页
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的电缆过路管敷设模型.pdf_第4页
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的电缆过路管敷设模型.pdf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2 4 卷 第 2 期 2 0 1 2年 4月 电 力 系 统 及 其 自 动 化 学 报 Pr oce e ding s o f t he CSU EPSA Vo1 2 4 NO 2 Apr 2 01 2 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的电缆过路管敷设模型 朱立蓉 ,吴 炜 , 李露莹。 , 李 吴扬。 , 袁 。 ( 1 上海 电力公 司市 北供 电公 司 ,上海 2 0 0 0 7 2 ; 2 上 海浦 海求 实 电力 新技 术有 限公 司 ,上海 2 0 0 0 9 0 ; 3 天津大学智能电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天津 3 0 0 0 7 2 ) 摘要 : 模糊综合评判方法 自提 出以来 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行业和领域 。文中针对电缆过路管 的敷设 方式 , 以上海市北供电局的管理要求为指导 , 提 出了基 于模糊综合评判 的电缆过路管敷设模型 。该方法全面考虑 电 缆过路管敷设过程中的各种因素 , 平衡各 因素 间的复杂关 系, 并将传统方法定性 分析的问题进行量化 , 为寻找 合理的敷设方案提供 了可靠依据 。研究结果将可充实现有规划导则与排管建设 模式 , 解决 了目前过路管建设 中 存 在 的实 际 问 题 。 关键词 : 综合评判 ;电缆过路管 ;模糊 评判 中图分 类号 : T M7 5 7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3 8 9 3 0 ( 2 0 1 2 ) 0 2 0 1 3 2 0 5 La y in g o f Ca b le Cr o s s in g Pip e Ba s e d o n F u z z y Co mp r e h e n s iv e J u d g me n t ZH U Li r o ng 。W U W e i ,LI Lu yi ng ,LI Ha o y a n g。 ,YU AN Zh e 。 ( 1 Sha n gh a i Nor t h p o we r s up ply co mpa n y,Sha n gh a i 2 0 00 72,Chin a; 2 S h a n g h a i P u h a i Qiu s h i Po we r Hig h Te ch n o lo g y Co ,Lt d , S h a n g h a i 2 0 0 0 9 0 ,C h in a; 3 K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S ma r t Gr id( Tia n j in Un iv e r s it y ) ,Min is t r y o f Ed u ca t io n, Tia n j in 3 0 0 0 7 2 ,C h in a ) 随着 经济 的快 速 发 展 和 大 规 模 的城 市 建 设 , 被 称为 “ 空 中视觉 污染 ”的城 市上 空 架 空线 人 地 改 造被 提 到 了薪 的高 度 , 特别是 跨越 城市 快速 路及 区 域主干河流的架空线改造势在必行 , 对电力过路管 的敷设原则和敷设适应性提 出了新的挑战。 目前, 国 内对 电缆 保护 排 管 的建 设 模 式 研 究 主要 为 道 路 收稿 日期 : 2 0 1 1 1 0 1 2 ; 修回 日期 : 2 o 1 1 1 2 1 7 排管 , 对于过路管的敷设适应性原则和发展模式鲜 有研究 , 使 目前过路管规划建设 方向不够明确, 更 没有针对具体区域的过路管 的量化敷设原则。 另外 , 由于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 、 负荷特性和 负 荷发展 趋势 各有 特点 , 电力 排管敷 设 现状及 架 空 线入地改造等因素都将影响着过路管的敷设数量,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兰拳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第 2 期 朱 立蓉 等 : 采用模糊综合评 判法 的电缆过路管敷设模型 1 3 3 为避免跨越城市主要道路和河流重复施工影响城 市正常运转 , 因此在建设过路管之前 , 必须对该区 块 进行 深入 的分 析和 科学 的规 划 , 提 出过路 管量 化 敷设 的原则 , 有 效地 指导 过路 管规 划建设 发 展方 向 和 发展 模式 , 最 终获 得 电力 和 全社 会 经 济 、 社 会效 益最 大 化 。 在 明确 敷设 电缆 过 路管 的用 地性 质 及 有 无 电 缆排管等基础条件后 , 可通过评判方法从众多种敷 设方案中确定一种最为合理经济的敷设方案 。 由于 影 响敷 设方案 的因素众 多 , 所 以本质 上这 是 一个 多 指标 的综合评判问题 。 本文尝试使用模糊综合评判 的方 法对 电缆 过路 管 的敷设 模 型进行 研究 。 1 模糊综合评 判 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是从多个指标对被评价事 物 的隶属 等级 状况 进行 综合 性评 判 的一种 方法 , 它 把被 评价 事物 的变 化 区 间做 出划 分 , 又对 事物 属于 各个等级的程度做出分析 , 这样就使得对事物的描 述更加深入和客观 , 故而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既有别 于常 规 的多指 标评 价方 法 , 又有 别于 强制 的打 分方 法 。 1 1 评 判 模型 模糊综 合 评判 法包 括 以下几 个要 素 2 j 。 ( 1 )因素集 。 U 一 “ 1 , 2 , , ( 1 ) 这里 的 是 被 评判 事物 的指 标 , 表 明从 哪 些 方 面 来评 判描 述 。 ( 2 )评判 集 。 V 一 l, 2 , , ( 2 ) 这里 的评语 是指 对被 评 判事 物 变 化 区 间 的 一 个划分 , 即评判等级 。 专家针对方案某一 因素的 初 始评 判结 果 即为某 一评 语 , 本文 方法 正是 利用 这 一 模糊评判的手段来避免精确评判的不确定性 。 ( 3 )方案 总数 Z 和专 家 总数 h。 ( 4 )方案评判矩阵, 将针对各个方案所收集的 专家评判结果进行整合 , 即可形成各个方案的评判 矩 阵 R , 其 中, 1 k z 。 ( 3 ) m k r m 1 r m 2 r ,瑚J 此矩阵表示针对方案 k在因素集 u中的因素 “ 对应于评判集 V中的评语 的隶属关系。 其中, 模糊关系矩阵中的数值由下式确定 : 一 e h ( 4 ) 式 中 , 是针 对某 一方 案 的因 素 “ , 得 到 对 应评 语 的专家人数; 显然, h 。 J= 1 1 2 评判 方 法 针 对上 述模 型 , 若 可 确定 因素集 U的权 重 向量 A , 则 可 以输 出一个 评判 结果 向量 B 。 B一 Ao R ( 5 ) 其中 0是一个合成算子。 从理论上说, 算子有很多, 此处使用加权平均型算子 ( , +) l3 , 该算子在使 用 中的计 算方 法如 下 : b j一 ( a l r o ) ( 6 ) i l 该方 法不 仅考 虑 了所有 因素 的影 响 , 而 且保 留 了单因素评判的全部信息 , 是模糊综合评判 中常用 的算子之一。 选择 了合成算子之后, 将权重 向量 A 与模糊矩阵R合成即得到该方案 的模糊评判结果 向量 为 口 。 针对 z 个 方 案要 重复 评判 z 次 , 以进 行结 果对 比。 1 3 模 糊评 判数 量化 若要将模糊 的评判结果数量化 , 则需首先确定 评 判 集 V 的数 量 化结果 G G L g 1 , g 2 , , g ( 7 ) 然 后将 其 与针对 某一 方案 的评 判结 果 向量 B 进行加权平均处理 , 从而得到最终结果 C 。 具体 的 处 理方 法是 : C 一 B: G ( 8) 该 模 糊 评判 方 法 中有 三 个 量 需通 过 专 家 意见 收集来 获取 , 分 别为 R 、 A 和 G。 其 中 , R 可 由专 家 针 对某 一个 方 案 的评 价 意见直 接得 出 , A 和 G 则需 综合各个专 家意见方可得到 , 具体可采用 De lp h i 法 等方法 , 此处不加赘述。 2 电缆过路管敷设问题分析 电缆过路 管 由于敷 设 地 区的用地 性质 的不 同 , 负荷水平的不同, 以及现状条件有所差异 , 在进行 评判之前应该分类处理 , 这样才能使评判有意义。 对不同类别的过路管敷设进行模糊综合评判, 得到 可能的众多方案 中最适合该方案的一种。 过路管的 分 类如 图 1所示 。 对典 型区域 的过 路管敷设 现状 进行对 比分 析 , 得 到如 下结 论 : ( 1 )由于缺 乏具 体 的 过 路 管 敷 设 原 则 和 敷 设 1 3 4 电 力 系 统 及 其 自 动 化 学 报 第 2 4卷 规划, 过路管的敷设具有很 大的随机性 和不确定 性 。 过 路管 用孔 数种 类 很 多 , 过路 管 敷 设 无 量化 的 原则指 导 。 ( 2 ) 路 口过路 管 的 敷 设 数 量 与 有 无 电缆 排 管 关系 密切 。 如果 道路 上 有 电缆 排 管敷 设 , 过 路 管 的 使用量会相应减少 ; 但电缆排管代替不了过路管。 ( 3 ) 过 路管 敷设 孔数 与负 荷 性 质有 密 切关 系 , 商业 区路 口过 路管 的用 量高 于居住 区 。 居住 区根 据 建设 年代 的不 同 , 过 路管 的敷 设 有 一 定 的差 别 , 老 型 居住 区过路 管敷 设量 较 少 。 ( 4 )随着商 办 区和 居 住 区供 电 可靠 性 要 求 逐 渐 提高 , 智 能 电网建 设 迫 在 眉 睫 , 现 状 过路 管敷 设 中往往未考虑留有一定的裕量及检修孔 。 ( 5 )路 中过路 管布 置与 有无 排 管 、 区域 用 地性 质关系不大, 最大实用性孑 L 数为 4 孑 L 。 由现状 的分 析 可 以看 到 , 路 中过 路管 的情 况 比 较简单 , 下 面将 只讨 论 路 口过 路 管 , 以下 提 到 的过 路管均指路 口过路管。 图 1 过 路 管 现 状 分 类 Fig 1 Ca t e g o r y of cr o s s r o a d pip e 3 基 于模 糊 综合 评 判 的 电缆 过路 管 敷 设 模 型 由于 目前 过 路 管 的 敷 设 没 有 统 一 的标 准 、 对 于过路 管敷 设的评判 受到众 多 因素 的影 响 , 模糊 综 合 评判 能够 较好 的适 应这类 问题 , 将 多指 标 的问题 进 行定 量 的评价 , 并 客 观 的 体现 专 家 意 见 。 首 先 要 建 立一 个针 对 过 路 管敷 设 的 评 价 指 标 体 系 , 见 图 2 。 以便 在众 多 可能 的敷 设 方案 中得 到 一个 最 符 合 环 境要 求 并且 经济 可行 的方案 。 3 1 确定 因素 集 因素集 即为直接 参 与评判 的指标 。 对 于过 路管 的敷设 方案 可 以从三 个方 面分 析 。 ( 1 ) 方案与环境因素的契合度 由于商办 区用 电需 求 明显 大 于居住 区 , 其 通 过 的电缆条数一般也大于居住区, 因此过路管用量也 会较大 ; 另 外有 排管 经 过 的 路 口, 原 则 上 过路 管 的 用量应 少 于无排 管通 过 的路 口 。 ( 2 )方案与技术要求 的符合度 根据上海习惯性施工方法 , 若电源方向为东西 方向, 则道路南侧 为电缆和过路管 的主要敷设方 向 , 北 侧则 为次 要敷 设 方 向 ; 若 电源 方 向为 南北 方 向 , 则道 路东侧 为 电缆 和过 路 管 的主 要敷 设 方 向 , 西侧 则 为次要 敷设 方 向 。 在 次 要 敷设 方 向 , 应 尽量 减少电缆迂回敷设 , 一般要比主要敷设方 向过路管 数 量少 。 此外 , 该 地 区负 荷 发 展 的 预期 也 是 影 响 过 路 管敷 设孑 L 数 的选择 。 ( 3 )方案 的工程 经 济性 过 路 管敷设 孔 数 直接 影 响 工 程成 本 , 同 时 , 敷 设 孔 数的 多少也 决 定 了施 工 土 方 以及 土地 资源 的 占用等方面问题 。 随着智能 电网建设 的快速发展 , 为智能通信和检修预 留一些孔也是必要的。 l 指 标 体 系 1 I I 环 境 契 合 度 H技 术 要 求 符 合 度 H 工 程 经 济 性 图 2 过路管敷设评判指标体 系 Fig 2 Ev a lu at io n ind e x s y s t e m o f C R OS S r o a d pip e 3 2 计 算各 分类 中方 案的模 糊 结果 向量 对 过路 管 的各种 分类 , 分别 用模 糊综 合评 判来 计算其结果向量 。 对各个分类分别进行模糊综合评 判 , 在众多可能的方案 中确定一种最优方案。 由专 家 打分确 定模糊 关 系矩 阵是最 关键 的一 环 , 必 须 由 经验丰富的专家认真确定 , 从而保证整个评判的有 效 性和 可信度 。 3 3 计 算评判 结果 向量 确定敷 设 方案 对 可 能 出现 的几个 方 案 得 到 的评 判结 果 向量 进 行加 权计 算 , 得 到 一 个综 合 得 分 并 进 行 排序 。 最 终 得 出该 种 情况下 过 路管敷 设方 案 。 4 算例分析 以上海市北商办区为例 , 考虑已存在道路排管 敷 设 的路 口作为算 例 分析对 象 。 现有 四种 针对某 商 办 区路 口的实 际 过 路 管 敷 设 方 案 : 方 案 1在 路 口 东、 南 、 西 、 北四个方 向敷设过路管的孔 数分别 6 、 8 、 6 、 6 ; 方案 2在路 口东 、 南 、 西 、 北四个方向敷设过 第 2 期 朱 立蓉等 : 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 的电缆过路管敷设模型 1 3 5 路管的孔数分别 6 、 8 、 8 、 6 ; 方案 3 在路 口东 、 南 、 西、 北 四个方向敷设过路管的孔数分别 6 、 8 、 6 、 8 ; 方案 4在 路 口东 、 南 、 西 、 北 四个方 向敷 设 过路 管 的孔 数 分别 6 、 8 、 8 、 8 。 根据所选定的评判指标对 四个方案 进 行评 判 , 选 择 一个得 分 最高 的方 案作 为最 终 的商 办 区路 口过 路管 敷设 模 型 。 4 1 评 判 的初始 条件 在 进行模 糊 评判 之前 , 首先 确定 评判 的因素集 和 评判 集 。 ( 1 )因素集 。 U一 “ , , 。 一 环境契合度 , 技术要求 符合 度 , 工 程经 济性 ) ( 9 ) ( 2 ) 评 判集 。 V一 l, 2 , 。 , 一 优 , 良, 中 , 差 ) ( 1 0 ) ( 3 ) 方 案 总数 z 一 4 , 专家 总数 h= = = 1 0 。 然后 , 利 用 D e lp h i法对 专家 意 见进 行 统 一 , 从 而得 出 因素集 权重 及评 判集 数量 化对 应结 果 。 ( 1 )由于 技 术 要求符 合 度 相对 更 为重要 , 而 环 境 契合度 与 工 程经 济 性 重 要 程 度 相 当。 因 此权 重 向量 为 : A E o 3 0 4 0 3 ( 2 ) 评 语数 量 化结果 为 优 , 良, 中 , 差 ) : 9 0 , 8 O , 6 O , 5 0 ) , 故 G一 1- 9 0 8 0 6 0 5 O 。 4 2 方案 评判 在此 基础 上 , 即可 针 对 各个 方 案 进 行评 价 , 算 例 只给 出方案 1的详 细计算 过程 , 其 他方 案则 直接 给 出评判 结果 。 ( 1 )由 1 O 位 专家 打分 为方 案 1 进 行评 价 , 并确 定模 糊关 系矩 阵 。 表 1所示为 1 0位专家对于因素集 中的指标进 行打分的情况 。 例如 : 1 0位专家 中有 6人认为方案 1的 环境契合度 这一指标可以评为 优 , 那么对 应表 格 中填 写 6人 。 表 1 方案 l 专家打分情况 Ta b 1 Ex p e r t e v a l u a t io n r e s u l t s f o r p r o j e ct 1 ( 2 ) 得 到专 家打 分表 之后 , 则 可得 到 方 案 1的 模糊 关 系矩 阵 。 1 V 2 7 J 3 U 4 1厂 O 6 0 2 O_ 2 O R1一 2 l 0 4 0 5 0 1 0 I “ 。L O 5 0 3 0 1 0 1 j ( 3 ) 用 加权 平均 型算 子得 到评 判结 果 向量 : B l E 0 4 9 0 3 5 0 1 3 0 0 3 ( 4 ) 将评判结果向量转化为最终结果 , 可得 c 一 81 4。 方案 2和方案 3的计算过程类似 , 其评判结果 向量 分别 为 。 方案 2 : B 2 一 E o 3 7 0 4 4 0 1 6 0 0 3 方案 3 : B。 一 E o 2 7 0 3 5 0 3 5 0 0 3 方案 4 : B 一 E o 3 4 0 2 9 0 3 4 0 0 3 分别计算得到的最终结果分别为 : C 一 7 9 6 , C3 74 8, C4 75 7。 将 评判结果向量转化为用单一数值表示的最 终结果 的得分 可见方 案 1 得分 最 高 , 因此 选取 方案 1作为 商办 区有排 管 时 的过 路管 敷设模 型 , 见 图 3 。 细化 分析 原 因有如下 三 点 : 过路管敷设孔数多寡与电源方 向相符; 非电源方 向已存在排管敷设的方位过路管 孔 数经 济 合理 ; 方案整体经济性与预留余量协调合理。 图 3 商办区有排管通过时过路管敷设结果 Fig 3 Re s ult o f la y in g o f cr o s s r o a d pip e in b us ine s s a r e a 5 结 语 本 文将 模 糊综 合评 判 方法 应 用 于 电缆 过路 管 敷设模 型的研究 中 , 很好 地适 应 了评判 指标 的不确 定性 , 并 且在深 入 客观地 描述 电缆 过路 管敷 设方 案 的同时, 为敷设方案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 通过引入 模糊综合这一数学方法 , 使得传统电缆敷设中定性 问题定量化 , 对电缆过路管的施工和管理具有实际 意 义。 1 3 6 电 力 系 统 及 其 自 动 化 学 报 第 2 4卷 参考 文献 : 1 2 3 4 I s 王 巨 川 , 章 前 , 王 刚 ( Wa n g J u ch u a n , Z h a n g Qi a n , Wa n g G a n g ) 多 指 标 模 糊 综 合 评 判 ( Mu lt i t a r g e t s p r o b le m b y f u z z y co mp r e h e n s i v e e v ca lu a t i o n ) J 昆 明理工大学 学报 ( J o u r n a l o f Ku n mi n g Un i v e r s it y o f S cie n ce a n d Te ch n o lo g y ), 1 9 9 8, 2 3 ( 4 ): 6 9 7 1 邹春伟( Z o u C h u n w e i) 道路 工程 中的模 糊综 合评判 法 ( Ap p l ica t i o n s o f f u z z y co mp r e h e n s i v e a s s e s s me n t i n t e ch n o lo g y o f h i g h wa y e n g i n e e r i n g ) J 安徽 建筑 工业学院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J o u r n a l o f An h u i I n s t i t u t e o f Ar ch it e ct u r e& I n d u s t r y ) , 2 0 0 4 , 1 2 ( 1 ) : 7 4 7 8 葛少 云, 阎大威 , 董智 ( G e S h a o y u n , Y a n D a we i, D o n g Z h i) 基 于模糊综 合评判 的城市电网电缆 化改造 ( Ur ba n e le ct r ic ne t wor k ca b ling r e con s t r u ct ion ba s e d o n f u z z y co mp r e h e n s i v e j u d g me n t ) J 现 代 电力 ( Mo d e r n Ele ct r ic Po we r ), 2 00 5, 22( 3 ): 3 7 4 0 刘学 毅( L iu Xu e y i ) 德 尔菲法在交 叉学科 研究 评价 中 的 运 用 ( De l p h i t e ch n i q u e i n t h e a s s e s s me n t o f i n t e r d i s ci p l in a r y r e s e a r ch ) J 西南 交通 大学 学报 : 社 会科 学版( J o u r n a l o f S o u t h we s t J i a o t o n g Un i v e r s i t y : S o cia l S cie n ce s ) , 2 0 0 7 , 8 ( 2 ): 2 1 2 5 杨 永 萍 , 李 宝栋 , 常 文 春 ( Ya n g Yo n g p in g , L i B a o d o n g , C h a n g We n ch u n ) 基于模 糊综合 评判 方法 的 研 究及 应用 ( S t u d y a n d a p p l ica t i o n o f f u z z y s y n t h e s i z e j u d g me n t me t h o d ) J 兰州 工业 高等 专科 学校 学 报 ( J o u r n a l o f La n z h o u Po ly t e ch n i c C o l le g e ) , 2 00 6, 13( 3 ): 4 9 5 2 6 张晓平( Z h a n g X ia o p i n g ) 模 糊综 合评 判理论 与应 用 研 究 进 展 ( Ad v a n ce in f u z z y co mp r e h e n s iv e e v a lu a t io n me t h o d s t h e o r y a n d a p p l i ca t io n ) E J 山东建筑 工程 学 院学 报 ( J o u r n a l o f S h a n d o n g Un i v e r s i t y o f Ar ch it e c- t ur a l a n d En gine e r in g), 2 0 03, 1 8( 4): 9 0 9 4 7 王道勇 ( Wa n g D a o y o n g ) 模糊 综合 评判 的失 效 与消 除 ( Lo s t e f f ica cy a n d i t s 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