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浙江兰溪方言助词研究.pdf_第1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浙江兰溪方言助词研究.pdf_第2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浙江兰溪方言助词研究.pdf_第3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浙江兰溪方言助词研究.pdf_第4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浙江兰溪方言助词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浙江兰溪方言助词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予 。毒 。v粤。疆。一 鸯二 皤 ,&潍玉孔。卜=n; 冬0,也v。童f攀飞 as t u d yo nt h ea u l i a r yw o r d so fz h e j i a n g l a n x id i a l e c t c a n d i d a t e :l ux i a o y a n a c a d e m i cd e g r e e a p p l i e df o r :m a s t e ro f a r t s g r a d e :2 0 0 7 s p e c i a l t y :c h i n e s ep h i l o l o g y s u p e r v i s o r :s u ny i z h i u n i v e r s i t y :z h e ji a n gn o r m a lu n i v e r s i t y d a t eo f f i n a l i z a t i o n :a p r i l10 ,2 0 10 浙江兰溪方言助词研究 摘要 兰溪方言属吴语婺州片,有关兰溪方言的语法,目前尚未形成系统研究。本文通 过实地调查,在掌握大量语料的基础上,采用共时描写,并通过与现代汉语普通话、 其他地域方言、历史文献等的比较,对兰溪方言的助词系统作了较为详细的探讨研究。 此外,由于助词大多由实词发展而来,所以本文也就其语法化过程及相关问题进行适 当阐释。参照普通话助词系统的结构,本论文将兰溪方言助词大致分为结构助词、动 态助词、语气助词等三类。 论文主体由六部分组成。第一章绪论部分介绍兰溪历史、地理概况、兰溪方言概 况、研究思路与方法及语料来源等。第二章将兰溪方言助词与普通话助词进行比较, 介绍了现代汉语普通话助词的研究现状及不足,包括当前学界对助词范围、性质和类 别的多元认知;划分了兰溪方言助词的类别。第三章分析结构助词“个、呢、得”的 分布与功能,追溯其发展演变过程。第四章是本文重点所在,就兰溪方言中区别于普 通话的动态助词予以探讨,着力介绍“在那里、过、添、去、起 等助词,试从语法 化角度阐释助词的来源。第五章主要论述语气助词,首先对兰溪方言中的语气助词进 行分类,然后重点考察其中有代表性的语气助词“来、着”。最后一章为余论。 关键词:兰溪方言;助词;语法化 q萋篱,掰礤涮塌;j 。一一1。一 as t u d yo nt h ea u x i l i a r yw o r d so f z h e j i a n g l a n x id i a l e c t a b s t r a c t l a n x id i a l e c tb e l o n g st ot h ew u z h o up l o to fw ud i a l e c t t h e r ei sl i t t l ep u b l i s h e d r e s e a r c hr e s u l to nt h eg r a m m a ro fl a n x id i a l e c t t h r o u g h g e t t i n gm u c hl a n g u a g e i n f o r m a t i o nf r o mf i e l d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a n dc o m p a r i n gw i t ht h em o d e mc h i n e s en a t i o n a l l a n g u a g e - - - m a n d a r i n ,o t h e rd i a l e c t s ,a n dt h eh i s t o r i c a ld o c u m e n t s ,t h i sp a p e rh a sad e t a i l e d a n a l y s i so nt h ea u x i l i a r ys y s t e mo fl a n x id i a l e c t i na d d i t i o n ,m o s to ft h ea u x i l i a r yw o r d s e v o l v ef r o mt h en o t i o n a l p a r t i c l e s ,s o i th a sar e a s o n a b l ee x p l a n a t i o na b o u tt h e i r g r a m m a t i c a l i z a t i o nh e r e a c c o r d i n gt ot h em a n d a r i np a r t i c l es y s t e m ,t h ea u x i l i a r ys y s t e m o fl a n x id i a l e c tw i l lb ed i v i d e di n t ot h r e et y p e s :s t r u c t u r ea u x i l i a r yw o r d ,d y n a m i c a u x i l i a r yw o r d ,a n dm o d a la u x i l i a r yw o r d t h ep a p e ri n c l u d e ss i xp a r t s f o rt h ei n t r o d u c t i o nc h a p t e r , i td e s c r i b e st h er e g i o n , h i s t o r ya n dp r e s e n tr e s e a r c hs i t u a t i o no fl a n x id i a l e c ta sw e l la st h ei d e ao ft h er e s e a r c h t o p i c ,m e t h o d ,a n dt h es o u r c ec o r p u s i nc h a p t e rt w ow ec o m p a r el a n x id i a l e c ta u x i l i a r y w o r d sw i t hm a n d a r i n p a r t i c l e ,i n c l u d i n g i t sr e s e a r c hs t a t u sa n d p r o b l e m ,r a n g e ,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a n dt y p e w ea l s og i v ead i v i s i o no ft h el a n x id i a l e c ta u x i l i a r yw o r d s t h e t h i r dc h a p t e rd e s c r i b e ss t r u c t u r ea u x i l i a r yw o r d ,s u c ha s 个,呢,得w em a k ead i s t r i b u t i o n a n df u n c t i o no fi t ,a n da l s or e v e a li t s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e v o l u t i o n t h ef o u r t hc h a p t e ri st h e f o c u so ft h i sa r t i c l e w em a k ea ne f f o r tt oi n t r o d u c es o m es p e c i a ld y n a m i ca u x i l i a r y w o r d si nl a n x id i a l e c tw h i c ha r ed i f f e r e n tf r o mm a n d a r i np a r t i c l e s :在那里,过,添,去,起 t h ea u t h e rt r i e st oe x p l a i nt h e i rp a r t i c l es o u r c ef r o mag r a m m a t i c a lp o i n to fv i e w :c h a p t e r f i v ei st h em o d a la u x i l i a r yw o r d f i r s t ,w eg i v ea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o fi t ,a n dt h e nh i g h l i g h t t h er e p r e s e n t a t i v em o d a la u x i l i a r yw o r d s :来,着c h a p t e rs i xi st h ec o n c l u s i o nt o g e t h e r i i ;pi:i_露?。q疆誓疆霈m麓v s w i t hs u g g e s t i o n sf o rf u t u r er e s e a r c h k e yw o r d s :l a n x id i a l e c t ;a u x i l i a r yw o r d ;g r a m m a t i c a l i z a t i o 1 i i 目录 摘要i a b s t r a c t 目录: 一、绪论l ( 一) 地理人口概况1 ( 二) 历史沿革l ( 三) 兰溪方言概况:2 ( 四) 研究现状5 ( 五)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语料来源5 二、兰溪方言助词与普通话助词比较概说7 ( 一) 现代汉语助词研究概况7 1 助词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7 2 助词的范围、性质和类别8 ( 二) 兰溪方言助词研究概况1 0 三、结构助词11 ( 一) 与普通话“的”相对应的结构助词“个”1 1 1 “个”的句法功能1 1 2 “个”的实际表达功用1 4 3 “个”的语法化15 4 “个”的其他用法1 6 ( 二) 与普通话结构助词“地”对应的“尼呢”1 7 ( 三) 结构助词“得”1 8 1 “得”的语义分布1 9 2 “得”的其他用法2 0 3 结构助词“得”的历史发展过程2 2 四、动态助词2 5 ( 一) 与普通话进行体“着”相对应的动念助词“在那里”一2 5 ( 二) “过”2 7 1 动态助词“过”的分布情况2 7 2 “过”的语法意义和性质2 9 3 “过”的语法化3 1 l v ( 三) “添 3 3 1 添1 3 3 2 添2 3 5 3 添3 3 6 ( 四) “去 3 6 1 “去”的分类3 6 2 “去”的语法化3 8 3 “去”与“起来”的语义选择一4 0 ( 五) “起”一4 2 五、语气助词4 4 ( 一) 兰溪方言语气助词的分类一4 4 ( 二) 兰溪方言中有代表性的语气助词一4 6 1 “来”4 7 2 “着”4 8 六、结语5 0 参考文献:51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5 4 致 射5 5 浙江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5 6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5 6 v ( 一) 地理人口概况 一、绪论 兰溪市位于浙江省中西部,地处钱塘江中游、金衢盆地北缘,距金华市区2 0 5 公里。东西长6 7 5 公里,南北宽3 8 5 公里,总面积1 3 1 3 平方公里,属金华市所辖。 2 0 0 7 年末兰溪市有户籍人口6 5 8 2 万,居民多为汉族,次为畲族,尚有人口很少的 苗、回、蒙、满、彝、藏、高i i l 、布依、赫哲、达斡尔等族。市内水系属钱塘江水系, 主要由三江( 衢江、婺江、兰江) 、五溪( 梅溪、甘溪、赤溪、游埠溪、马达溪) 组 成。本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量适中,无霜期长,夏季高温, 冬春寒潮,梅雨、伏旱天气显著。年平均气温1 7 7 ,年平均降水量i 4 3 9 m m ,其中 五、六月梅阿季节雨量集中,全年无霜期平均2 6 5 天。境内交通发达,兰溪自古以来 便是浙中地区的交通要冲,素有“三江之汇,七省通衢”的美誉。兰溪港是浙江五大 内河港之一,浙赣铁路支线金千铁路跨境而过,杭金衢高速公路在兰溪设有两个互逋 口,3 3 0 国道横穿市区,4 5 、4 6 、4 7 省道交会于此,2 1 省道擦境而过,铁路、公路、 水路交通运输方式齐全。本市内以实施康庄工程为标志,城乡公路建设也取得新的进 展。 ( 二) 历史沿革 兰溪历史悠久,自古商贸繁荣,物阜民丰,被誉为“小上海”,是浙江中西部大 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兰溪古属越地,秦属会稽郡乌伤县,西汉因之。东汉初平三年 ( 公元1 9 2 年) ,分乌伤县西南置长山县,兰溪地属长山县。三国吴宝鼎元年( 公元 2 6 6 年) ,于长山设置东阳郡,兰溪属东阳郡长山县。隋开阜十八年( 公元5 9 8 年) , ”综合订度百科频道:h t t p :b a i k e b a i d u c o r n v i e w 2 5 9 8 2 3 h t m ? f r = a l a o _ i l 1 一、绪论 改长山为金华县,兰溪属金华县。唐咸亨五年( 公元6 7 4 年) 析金华县西三河戍地, 始建为县,时为上县,属婺州。因县西兰荫山下有溪,崖岸多兰苣,故水名兰溪,县 又以水名。大历十三年( 公元7 7 8 年) 升为紧县。宋熙宁六年( 公元1 0 7 3 年) 升为 望县。元元贞元年( 公元1 2 9 5 ) 升为属州( 不辖县的州) ,仍属婺州。明洪武三年( 公 元1 3 7 0 年) 复为县,属金华府。清因之。民国元年( 公元1 9 1 2 年) 兰溪定为一等县。 民国3 年( 公元1 9 1 4 年) 废府设金华道,辖金、衢、严3 府1 9 县,道尹驻兰溪。5 年( 公元1 9 1 6 年) 移驻衢县。民国2 2 年( 公元1 9 3 3 年) 9 月置兰溪实验县。2 3 年 ( 公元1 9 3 4 年) 8 月设兰溪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金华府8 县及建德、桐庐、分 水共1 l 县。2 6 年( 公元1 9 3 7 年) 撤实验县复为普通县,兰溪区改称第四专区,驻 地迁金华。1 9 4 9 年5 月6 日兰溪解放,建立人民政权。1 9 4 9 年1 1 月划城区簧兰 溪市,翌年又撤市并入县。1 9 8 5 年5 月,撤销兰溪县,设立兰溪市。现下辖兰 江、云山、上华、永昌、赤溪、女埠6 个街道办事处;游埠、诸葛、黄店、香溪、马 涧、横溪、梅江7 个建制镇;灵洞、柏社和水亭畲族3 个乡。共有1 9 个社区, 6 4 6 个行政村。 ( 三) 兰溪方言概况 兰溪方言内部差异较大,各点之间用方言交流往往不能互相理解,常用带有官话 腔的金华话或兰溪话作为共同交际语,各点方言均自成系统。兰溪方言细分主要有 四种:1 兰溪话,属吴语婺州片。浊音清塞浊流,或先清后浊。内部略有差异,西北 近似建德市寿昌镇以南口音,东北接近浦江话,东南与金华话相通。2 淳安一遂安话, 属徽语严州片。张坑乡下吴等村的3 0 0 多名新安江水库移民中的部分老人使用。3 船上话,市区的九姓渔民内部使用。4 畲客话,水亭等乡镇的畲族使用。 兰溪话是兰溪当地人民交流的主要语言,属吴语婺州片。与金华话相似,并能与 周围很多县、市通话。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保留了吴语的重要特征。 。参见兰溪市人民政府嘲“兰溪概况”板块:h t t p :w w w 1 a n x i g o v ,c n i x g k i x g k 0 0 h t m 岱参见赵则玲浙江兰溪方苦爵系【j 】- 宁波人学学报,2 0 0 3 ( 4 ) :9 3 2 一、绪论 语音: 声母二十八个,包括零声母在内。 p 保背布 p 炮配批 b 步赔脾m 毛拇梅f 非富翻v 肥妇冯唯 t 到店东t 贪体天d 团电地贪n 脑男怒l 兰连路吕 t s 早浸姊走t s 草秋错d z 迟茶仇s 信生骚z 时柴愁曹 坪鸡金装军坼溪穿窗d 军赵琴件耽热女软9 扇血霜军自树船闰 k 狗鬼k 去敲科g 共葵狂h 虎花火 f i 移夜胡 d 野歪矮 ( 1 ) k 组字声母发音部位较北京音叫跚订, 婶 纽字声母发裔部位比北京编后。 ( 2 ) 丘 白读实际上是。或同部旺的半元音,文读时为1 1 肛,聍:擦擞烈。 ( 3 ) 声母 v 摩擦强烈,与北部吴语之 v 不旧。 ( 4 ) 齐齿呼分尖幽。古精组韵母字今溪舌尖i 酉音,占见系韵母字今渎舌面f j 订旨。 ( 5 ) 声母 玎 趋于消失。占疑母一、二等子,今读洪音的声母为 6 。 ( 6 ) 古全浊声母字今读阳平、阳去、阳入调。古全浊卢母上声字今读i 川部位的 不送气塞音,塞擦音或轻擦音。 韵母五十三个( 包括自成音节的 m 、 n 、 1 在内,其中 把e 、 i 霉e 、 u m e 、 y m e 韵是文读专用的韵。) 1 鼠祖知私 q 拜破个鞋 e 堆杯菜罪 3 菠猫左好 毋e 乃孩挨 苫m 亩丢头许 面爸朋门铅橄 i 被肥婿翠 i q 爷加鳃嫌 i a 添电先廿 i e 边骗米验 i o 烧小姚招 i 霉e 皆械解 i 砌酒周手舅 i 岔爸秤针辰郑 i 琶减乾善言 u 醋土摸布 u ( 1 担痰兰蛇 u e 类块葵茴 岍大可鹅锁 u e 槐坏淮怀 u 耄爸困婚欢滚 u 琶患还桓完 参见赵则玲浙江兰溪方苦音系【j 】宁波人学学报,2 0 0 3 ( 4 ) :9 3 - 9 4 3 y 朱树女跪 y q 抓帅瘸衰 i l i a 班饭爬马 y e 转船院闩 时搬断寸很 y a l e 摔喘率 y 密琶军春泳熏 一、绪论 q n 方讲忙糠 呻力讲t l 碌 o d 忘翁烘东 1 而儿史二文耳艾 i a r j 粮张墙娘 i 习饼民任姓 i 叼钟用兄荣 u a r j 三e 广狂慌y 呻庄霜养疮 m 姆1 1 儿自血自耳尾自 ? 物答黑吓i s ? 铁尺甲史食u e ? 鸦国滑瞎臼y e ? 橘出疫掘 i e 7 毕滴日漆 y e ? 月血 3 7 作角凿恶i 3 7 嚼雀湿药u 3 7 鸭插活塔门i i i a ? 八发拨罚 o ? 剥木绿谷 io ? 桌肉熟畜t u v ? 泼个钵末 ( 1 ) i a e g 的 a 】舌位较高,接近 霉】。 ( 2 ) 【t u a 、 t u a t 中的 a 】实际音值是【a 】。 ( 3 ) 【3 、 i o 】中的 3 】开口度略小,果摄文读与豪韵相同。 ( 4 ) 【i e 、 u e 】中的 e 】实际音值是【i , y e 、 y e ? 】中的【e 】实际音值是【a 】。 ( 5 ) ? 】、 i ? 】、【u ? 】中的【】舌位偏央,音色接近【3 】。 ( 6 ) 【3 7 】、【i 0 7 、【u 3 7 】中的【3 】不甚圆,接近 q 】。 ( 7 ) o ? 】、 i o ? 中的 o 】开口较小,接近【国】。 ( 8 ) o ? 】韵与舌根音相拼时有过渡音【u 】。 ( 9 ) 古麻、咸、山摄开口二等字今读合口韵。 ( 1 0 ) 有【m 】介音。 ( 1 1 ) 古成、山摄字今读开尾韵。 单字调七个 阴平3 3 4 天高猪上声4 4 3 土李阴去4 5 四兔炭阴入3 笔铁出 阳平2 l 图鱼皮阳去2 4 地站电阳入2 蜜月药 ( 1 ) 阴入实际调值是丝,阳入实际调值是丝。 ( 2 ) 古上声清声母字与浊声母字今音声调相同,读高调。连读时逢高调浊音声母 清化,读同部位的不送气清塞音、塞擦音或擦音。 词汇:兰溪方言中有一批保持古音、古义的常用词语,如“汰”( 洗) 、“园”( 藏) 、 “陛”( 斜靠) 、“廿 ( 二十) 、“箸”( 筷子) 、“镬”( 锅) 、“晏”( 迟、晚) 、“笪”( 歪 4 r。、_-_-_-_ 一、绪论 斜) 、“彘”( 猪) 等。 语法:与现代汉语普通话相比,作为南部吴语的兰溪方言,也有一定的特 色,举例如下: 定语置于名词后( 如:“笋干、板砧、腰身 等。) ; 副词置于动词后( 如:“走好 ,意思是“好好地走、慢慢地走”。) 。 量词用作定冠词( 如:“本书吓农好望 ,“本书”犹言“这本书”,特指。) ; 用“掉表示动作的结果体( 如:“只手表坏掉了”,翻译成普通话为“这 只手表坏了 ,用“掉”表示“坏 这个动作已经完成,结果体。) : 话题句比普通话占优势( 如:“个本电影我看过的”,普通话正常语序是“我 看过这部电影的”,兰溪方言把话题对象“这部电影”提到前面了,以示强调。) 。 ( 四) 研究现状 本文研究浙江省兰溪市方言助词。调查地点为本人出生地黄店镇。黄店镇 位于兰溪市西北部,距离市区1 2 公里,黄店兰溪话与市区方言相差无几,助词 使用几无二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兰溪方言的语言面貌。 对于兰溪方言的研究,前人和时贤已经作出相当贡献,主要集中在语音、 词汇等方面,如赵则玲的浙江兰溪方言菏系,赵则玲、陶寰合著的兰溪方 言语音的特点,赵h 新、太f f l 斋撰写的吴语兰溪东阳方言调查报告,此外 还有李荣主编,曹志耘执笔的金华方言词典等也涉及兰溪方言的研究。关 于兰溪方言的语法研究则相对较少,笔者在长期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发现兰溪 方言助词使用别具特色,故选此课题。力求对兰溪方言助词作一个全貌的描写, 就其语法化成因机制作一个合理阐释。 ( 五)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语料来源 一、绪论 本课题拟采取以描写为经,以解释一一比较为纬的贯穿式结构。具体操作 是逐个描写兰溪方言助词使用范例,通过方言与普通话、其他点方言、历史文 献等的比较揭示兰溪方言助词的特点。重点放在兰溪方言中不同于普通话的助 词上,因为助词由实词发展而来,所以需要对这些助词的语法化过程进行解释。 从语言发展的角度,通过与汉语史料及其他相关方言的纵、横比较,认清 语言事实,发现和总结规律。基于此,本课题综合运用了实地调查法、描写分 类法、对比分析法、认知分析法等研究方法。 语言研究,材料必须真实可靠。材料的真实性、典型性直接关系到研究结 论的可靠性。本课题语料来源主要有三类:一是田野调查,二是依寻文献,三 是自拟语料。田野调查的对象是黄店当地居民,均为5 0 岁以上,初中、小学学 历,以本地方言为母语,不会说标准普通话,无长时间外出求学、生活经历; 是地道的本地人。历史文献则选取有史可征的典籍资料,以真实可信为第一要 义。笔者本人2 0 岁之前生活在兰溪市黄店镇,兰溪方言是本人的母语,自拟语 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地方言的语言面貌。另外,用野调查的记录也尽量 客观公允,例句一般只记录字音,书写方式依循前人的记录习惯,普通话中没 有对应字词的,则用同音字代替。 6 二、兰溪方言助词与普通话助词比较概说 ( 一) 现代汉语助词研究概况 1 助词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助词是现代汉语各类虚词中最具汉语类型学特点的一类,同时又是与各类 实词关系最为密切的一类,并且也是汉语虚词中个性最强、变化最快的一类。 它表达动作的状态情貌,显示语气,构成各种结构,是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 有关助词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微观的研究与辨析、宏观的调查与 考察。 自马氏文通问世以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问内,有关汉语助词的研究, 主要集中在对一些常用助词的语气、情态、功能的归纳和描写,以及对某些助 词特殊用法的介绍和说明上。总的说来,早期的助词研究范围比较狭小,描写 过于琐细,大都带有随文释义的训诂学色彩。2 0 世纪5 0 年代以后,某些助词的 研究,尤其是结构助词“的”以及“的”和“地”等分合问题,引起过语法学 界广泛的关注,发表了一系列很有影响的著作。另外,5 0 年代以后助词的研究 领域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如比况助词、表数助词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成果, 出版了一系列高质量的论著。进入8 0 年代以来,汉语助词的微观研究业已取得 显著的进步:人们对助词的研究已不再满足于以种孤立主义的立场来对一个 常用助词作出就事论事的分析、词典式地列举各种用法,而是尽可能从系统论 的高度,结合相关语法范畴进行多层次的研究。同时,也不再满足于单纯的句 法结构关系分析,而是尽可能地把句法功能i r 0 语义、语用研究融为体,力求 借鉴各种行之有效的语言理论,进行更加厂泛深入的实例调查,把动念的研究 和静态的分析结合起来,在更高层次上、更为广阔的语境中多角度、多侧面地 参见张谊生助涮丰 1 尖格式【m 】合肥: 安徽教育版补2 0 q ) 2 :11 一1 3 7 二,兰溪方高助词j 普通话助涮比较概说 考察助词的功能、意义和用法,寻找助词及相关格式与各种语法、语义范畴之 间的对应规律。总之,在助词的微观研究领域,对一些常用助词的考察和研究, 借鉴各种行之有效的语言理论,结合各种相关的语法范畴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和 解释,仍然是汉语助词研究的主体。 宏观研究方面,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其一是有关助词的范围,究竟哪些 词应该或者可以归入助词,而哪些词不应该归入助词,或者需要另立词类。其 二是有关助词的性质,典型的助词究竟具有怎样的功能和用法;同现代汉语其 他词类,尤其是其他各类虚词相比较,助词的个性特征在哪儿;汉语助词的各 个小类之间究竟有没有相对一致的共性;汉语实词通过什么样的途径虚化为助 词,在虚化的过程中,又有哪些机制和诱因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等等,都有待 于深入研究。由于每一类助词、。甚至每一个助词的个性都非常突出,又缺乏有 效的理论指导和可以借鉴的国外研究成果,更由于汉语助词内部各小类之间因 虚化方式和程度的不同而存在着种种差异,所以,迄今为止,尽管已有人从不 同的角度对某些助词的小类进行过比较深入的探讨,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进 展,但总的来说,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并不很多,也不突出。助词的宏观研究目 前仍处于亟待进一步发展、亟待进一步改进的状态之中。 2 助词的范围、性质和类别 本文主要讨论的是兰溪方占的助词,虽然方言助词系统和普通话助词系统不一 致,但是不能不涉及现代汉语助词研究状况。例如,究竟各家如何界定助词范围、如 何给助词f 定义、如何给助词分类等等,这是讨论方言助词的一个前提。 长期以来,中国语法学界对助词范围的界定大致分为三派:第一派固守马氏文 通的传统,把助词严格限制于某一语言片段之后的语气词,其代表作是黎锦熙的新 著国语文法,陆志韦的北京话单音词词汇,王力的中国现代语法和中国语 法理论,吕叔湘与朱德熙的语法修辞讲话,陆宗达和俞敏的现代汉语语法等。 第二派除语气词外还包括“的、地、得”以及“着、了、过”等,代表作有赵元任的 北京、苏州、常州语助词的研究和现代吴语研究,张忐公的汉语语法常谚:、 现代汉语等。第二二派使助词的范围变得更加宽泛,认为助词不限于句末的语助i 川, 还应该包括前两派划归为副词的“可、也、又、难道”等。代表作有吕叔湘的中闺 r 二、兰溪方言助词j 普通话助词比较概说 文法要略和陈望道的试论助辞一文等。自2 0 世纪7 0 年代以来,汉语语法学 界对另立语气词没有太多的异议,可是各家对助词的认识仍然不一致。各家所说的助 词,虽然大致都包括时态助词、结构助词、比况助词等基本的类别,但各家所分立的 小类并不完全一致,每一小类的内部成员也多寡不一。近年来,似乎有这样种倾向, 凡是不宜归入其他各类虚词的、功能和用法又比较特殊的辅助词、小品词往往就被归 置到助词中。所以,可以这么说,现代汉语助词似乎成了汉语助词划分中剩余虚词的 “收容所”,一个收容“编余”的杂类甲。 现代汉语各类助词之间也还是存在一些共同特点的:在功能上都是附着的,大都 是后附的,少数足前置的;在作用上它们都是辅助的,是用来辅助各类实词、短语和 句子的;在表达上都是以表语法意义或范畴意义为主;在读音上,它们大都会发生一 定程度的音变,弱化读轻声。据此,我们似乎可以给助词下这样一个定义:助词是附 着在词、短语或句子上的,粘着、定位的,表示一定附加意义的虚词。就现代汉语本 身的语言系统和表达功用而言,助词无疑是异类非常重要的词类。由于汉语是一种缺 乏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的分析性语言,许多在印欧语中可以通过动词、形容词或其 他词类的屈折变化形式完成的语法任务和所表达的语法意义,在汉语中往往要通过添 加助词及其他虚词来实现。目前汉语助词仍是较为活跃的一类虚词,它的功能多变, 新的助词不断产生,其语法化进程仍在进行之中。 根据助词虚化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典犁性助词与非典型性助词。典型性助词虚 化程度相对较高,主要以表现语法意义和功能意义为主,般都具备现代汉语助词的 多方面的句法一语义特征,适用各种问题场合,比较常用和普及:非典型件助列的虚 化程度还刁i 够高,有些还带有明显的词汇意义的痕迹,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和某些方面 具备现代汉语助词的语法特征,使用范围通常受到限制 。我们认为现代汉语助词是 一个相对来说比较严格的封闭的类,其数量是有限的。按类别大致可以分为:结构助 词、时态助词、时制助词、比况助词、表数助瑚、列举数词、限定助词等。并就其 语法化成凶机制作一个合理解释。 1 j 参见l :丘 尼脱代汉语助w 及j f 分类【j 】青海民族学院! 学报,2 0 0 5 ( 1 ) :l1 5 4 参见f 1 权湘j 艾语语法论义集【g j 北京:商务e 书馆1 9 8 4 参见j k i f i l :f l j j 洲j 相关格【m 】f t h 巴:安徽教育版利,2 0 0 2 :6 - 7 9 二、兰溪方言助例j 普通话助渊比较概说 ( 二) 兰溪方言助词研究概况 本文旨在尽量清晰地描绘出兰溪方言的助词系统,并作一定的句法、语义、语用 分析。笔者赞同将所谓的语气词归入助词,把兰溪方言中的助词划分为结构助词、动 态助词、语气助词等三类,如下: 相当于现代汉语普通话结构助词“的、地、得 的结构助词:“个、呢、得”;与 普通话时态助词“着、了、过 相当的“在那里、了、过”;兰溪方言中特有的动态 助词“添、去、起”;语气助词“哇、哦、喂、啦、来、着”等。对于不同于普通话 的兰溪方言中独有的助词我们采取详写,用法与普通话一致的略写或者不写。 l o 三、结构助词 结构助词表示附加成分和中心语之间的结构关系。普通话里常见的结构助词主要 有“的”、“地”、“得”。朱德熙说“的”一文把北京话的“的字分成三个不同 的语素:的。,副词性单位,出现在一部分双音节副词( 忽然、不住、渐渐) ,单、双、 三音节拟声词和某些并立结构等之后;的:,形容词性单位,出现在形容词重叠式( 好 好、轻轻、干干净净、糊罩糊涂) 和带后加成分的形容词( 红通通、热乎乎、脏罩呱 唧、黑咕隆冬) 之后;的。,名词性单位,出现在名词、动词、形容词以及各类词组 之后。根据朱德熙的观点,的。相当于普通话的“地”;的:包含普通话的“地”和“的”, 的。,即普通话的“的”。而在兰溪方言里,与“的对应的是“个”,“地”兰溪方言 中通常不说,不过也有个近似的“呢”,“得”发音一样,分布和语义功能却更加广泛 和复杂。 ( 一) 与普通话“的”相对应的结构助词“个 “的 是常用的结构助词之一,在兰溪方言罩“的”用“个 来表示,与普通话 助词“的”分布类似,功能相当。 1 。“个 的句法功能 ( 1 ) 句法功能1 a 结构关系 “个 附在某些词或词组的后面,构成“个”字短语,形成定中关系。根 据所连接成分的不l 可分为三类: 用在体词性定语后而,这罩的“个”可以省略不用。 ( i ) 塑料个杯呢弗牢。( 塑料做的杯子不结实。) ( 2 ) 金华个房价生样子?( 金华的房价怎么样? ) 。参见朱德熙说“的”f j 】中f 目语文,1 9 6 1 ( 1 2 ) 2 前f i j 足兰溪办i i ,据弧内足对心的普通i ,卜m 。 l l 三、结构助词 ( 3 ) 阿个学堂落共里。( 我的学校在那里。) ( 4 ) 两年个时紧弗短了。( 两年的时间不短了。) 用在谓词性定语后面,其中的“个”大都不能省略。 ( 5 ) 还结买个电脑?( 才买的电脑? ) ( 6 ) 昨日漆好个八仙桌。( 昨天漆好的八仙桌。) ( 7 ) 支持个农吓农多。( 支持的人非常多。) ( 8 ) 迟到个原因是午更困过头了。( 迟到的原因是早上睡过头了。) 用在主谓短语后面,其中心语可以是谓语动词逻辑上的宾语或主语,如: ( 9 ) 渠写个文章吓农难懂。( 他写的文章很难懂。) ( 10 ) 上年寄来个信今年还结收着。( 去年寄来的信今年才收到。) ( 11 ) 阿买个书弗好望。( 我买的书不好看。) ( 12 ) 打扫卫生个阿姨生病了。( 打扫卫生的阿姨生病了。) b 语义关系 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的语义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种: 领属关系 ( 13 ) 渠是玲玲个同学。( 她是玲玲的同学。) ( 14 ) 共扇门个钥匙没了。( 那扇门的钥匙丢了。) ( 15 ) 老张个儿讴小张。( 老张的儿子叫小张。) ( 16 ) 自个屋还未装潢好。( 自己的房子还没装修好。)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 17 ) 本书个书壳撕了去了。( 这本书的封面被撕了。) ( 18 ) 茶壶个盖寻弗着了。( 茶壶的盖子找不到了。) ( 19 ) 狗个鼻头吓农灵。( 狗的鼻子非常灵。) ( 20 ) 电脑个鼠标坏了。( 电脑的鼠标坏了。) 本体和属性的关系 ( 2 1 ) 渠个性意急猛急猛。( 他的性子很急。) ( 2 2 ) 尔个望法有道理。( 你的看法有道理。) ( 23 ) 老师个喉咙头哑了。( 老师的嗓子哑了。) 1 2 二三、结构助词 ( 2 4 ) 阿个脾气弗是吓农好。( 我的脾气不是很好。) 限制和被限制的关系 ( 25 ) 木头个家具比较结实。( 木头做的家具比较结实。) ( 2 6 ) 今e 1 个天公不错。( 今天的天气不错。) ( 2 7 ) 三十岁个人了,还小啊? ( 三十岁的人了,还小啊? ) ( 2 8 ) 央尔写个文章写好未? ( 请你写的文章写好没有? ) 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 ( 2 9 ) 杠俏灵个囡儿哪呢不欢喜? ( 这么漂亮的姑娘谁不喜欢? ) ( 3 0 ) 阿件雪白个衬衫就让渠染了去了。( 我这件雪白的衬衫就被他弄 脏了。) ( 3 1 ) 没用个东西好掼了去了。( 没甩的东西可以扔了。) ( 3 2 ) 漆黑个手指甲望望都恶心。( 漆黑的指甲看看都觉得恶心。) 复指 ( 33 ) 阿是用十块洋钿三样个价钱买个。( 我是用十元毒k _ z - 样的价钱买 0 1 的。) ( 3 4 ) 把尔取个博士个绰号。( 给你取个博士的绰号。) ( 3 5 ) 渠今年结婚个安排未跟阿讲过。( 他今年结婚的想法没跟我讲过。) ( 3 6 ) 小毛神道个性格吃不开个。( 吝啬的性格吃不开的。) ( 2 ) 句法功能2 名词性“个”字结构,相当于普通话单名词性“的字结构”,代替名词。 ( 3 7 ) 大个是胡柚,小个是柑橘。( 大的是胡柚,小的是柑橘。) ( 3 8 ) 有个有吃,没个没过。( 富人过富人的日子,穷人过穷人的日子。) ( 3 9 ) 容易个做好起,难个等排末。( 容易的先做好,难的放在最后。) ( 40 ) 男个是阿爷,女个是阿娘娘。( 男的是我爸爸,女的是我姑姑。) ( 41 ) 今日洗浴个危险多,尔明朝着哇! ( 今天洗澡的人很多,你明天 洗一巴! ) ( 4 2 ) 上面个大,下面个小。( 上面的大,下面的小。) ( 3 ) “个”的其他句法功能 三、结构助词 a 用在两个相同的动词性成分之间,对某种情况加以概括。 ( 43 ) 洗菜个洗菜,烧饭个烧饭,揩桌个揩桌,大家都在为年夜饭做准 备。 ( 4 4 ) 写字个写字,望书个望书,大家都在忙,就你在玩。 ( 4 5 ) 随他们自己,吃饭个吃饭,吃酒个吃酒。 b 在某些动宾短语中间,插入“指人的名词,代词+ 个”,表示动作的受事。 ( 4 6 ) 渠寻阿个事干。( 他找我的麻烦。) ( 47 ) 阿拉开尔个玩笑喂,黝当真。( 我们开你的玩笑嘛,不要当真。) ( 48 ) 姆妈生尔个气了,快点去劝孑。( 妈妈生你的气了,快去劝劝。) c 用在谓语动词后面,强调这动作的施事者或时间、地点、方式等。 ( 4 9 ) 哪呢掼个懊糟? ( 谁扔的垃圾? ) ( 50 ) 阿是在站里买个票。( 我是在站里买的票。) ( 51 ) 渠是昨e l 去个娘家。( 她是昨天去的娘家。) 2 “个 的实际表达功用 “个”在实际使用中,可以分化歧义、改变结构关系、显示语义上的差异。 ( 1 ) 分化歧义 试比较: 聿校i r 一聿校个i 厂 出口汽车一出口个汽车 方言调查一方言歌调查 你们家长一你们个家长 ( 2 ) 改变结构关系 爸爸妈妈一爸爸个妈妈 解决问题一解决个问题 母亲回忆母亲个回忆 小李老师一小李个老师 ( 3 ) 显示语义差异 贵族学校一贵族个学校 小孩儿脾气一小孩儿个脾气 1 4 = 三、结构助词 金华火腿一金华个火腿 美国朋友一美国个朋友 3 “个 的语法化 兰溪方言助词“个 由量词“个转化而来。“个”的这种用法最早出现在 古代吴语里,如宋张协状元( 温州) :“买镜归,可知照你个脸儿。、“肥个 我不嫌,精个我最欢”。明代冯梦龙山歌( 苏州) “肚罩个蛔虫 、“池里藕儿 嫩个好”。现代各地吴语仍然是这种用法,不过语音形式跟“个 的单字音稍有 不同。苏州、上海等地变读作入声,温州的“个”作助词常读轻声。另外,现 代闽语、粤语、客家语、赣语等也有这样的用法。兰溪方言系吴语,也用“个” 来表示“的”。下面我们来说说“个”的语法化过程。 说文竹部:“个,竹枚也,从竹,固声。”方言:“个,枚也。”郭璞 注:“谓枚数也。”在记竹的基础上,“个”很快就变成个一般的量词,记数竹 以外的物体了。如: ( 5 2 ) 负服矢五十个。( 苟子议兵) 魏晋到唐,可以用“个”来记数的东西越来越多,而且用作定语的例子也 越来越多。如: ( 53 ) 两个黄鹂呜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 ( 54 ) 不知湖上菱歌女,几个春舟在若耶。( 王翰春日归思) ( 55 ) 树兰盈九畹,栽竹逾万个。( 韩愈合江亭) 外延的宽泛是词义虚化( 内涵的缩小) 所造成的,虚化后的量词“个 义 产生了一种虚指的用法,它并不是一个明确的数量,因此可以脱离前面的数词 巾j 独立使用。 ( 56 ) 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李煜蝶恋花) ( 57 ) 惊飞失势粉墙高,好个声音好羽毛。( 郑谷( ( 飞鸟) ( 58 ) 寻常水火三回进,真个夫妻一处收。( 吕岩( ( 七言) 例( 5 6 ) “个”直接川n 动泪后面,自玎面没有数词,例( 5 7 ) 、( 5 8 ) “个” 在形容词之后,这种虚指川;上的“个”已经没有了表示数量的作用,而只是说 明事物具有“好”、“真”的- r # 质,成为表示具有某种件状领属关系的标志,这 ls 三、结构助词 时,它已类似于结构助词了。随后,形容词加“个 被广泛使用,逐渐推广到 名词或代词、动词等之后,“个 终于具备了结构助词的功能。如: ( 5 9 ) 师云:“你既不会,后面个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