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七年级地理下学期单元综合测试(第十单元).doc_第1页
云南省七年级地理下学期单元综合测试(第十单元).doc_第2页
云南省七年级地理下学期单元综合测试(第十单元).doc_第3页
云南省七年级地理下学期单元综合测试(第十单元).doc_第4页
云南省七年级地理下学期单元综合测试(第十单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省七年级地理下学期单元综合测试(第十单元)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关南极地区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距南极洲最近的南美洲南端属于南极地区B 南极地区仅仅局限于南极圈以南的地区C 南太平洋的一部分属于南极地区D 南极洲的面积比南极地区大2.到南极地区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大约是( )A 2月到4月B 6月到8月C 9月到11月D 12月到次年2月3.南极地区被称为“白色荒漠”,是因为()A 陆地表面被白雪覆盖,年降水量少B 陆地露出地表的部分是沙漠C 风速太大D 年平均降水量多4.南极洲冰雪平均厚达2000米以上的主要原因是( )A 多大风B 年降水量丰富C 周围海水冻结成冰D 由于气温很低,积累了万年以上的冰雪5.素有“冰雪高原”、“白色沙漠”和“风库”之称的地区是( )A 南极地区 B 阿拉伯半岛 C 撒哈拉沙漠D 北极地区6.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中,位于西半球的是( )A 长城站B 昆仑站C 泰山站D 中山站7.人们到极地地区考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探险为了将来迁居至此为了利用当地原始的自然环境进行科学研究为了寻找未来的资源储备A B C D 8.中国南极长城站邻近的南极半岛()A 东临太平洋、西临大西洋B 东临大西洋、西临印度洋C 东临印度洋、西临太平洋D 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9.关于两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 围绕北极地区的大洲是亚洲、非洲、欧洲B 两极地区气候严寒的主要原因是冰雪覆盖C 围绕南极地区的大洋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D 长城站有极昼极夜现象10.下列关于我国南极考察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长城站和中山站都有极昼极夜现象B 长城站和中山站建站时间都选择在南极洲的暖季C 我国已正式加入南极条约D 我国传统节日春节期间,南极考察队员正进行南极考察11.南极洲和北冰洋绝大部分都位于寒带,但南极洲平均气温比北冰洋低得多,其原因是()北冰洋的纬度位置比南极洲低 南极洲地势比北冰洋高 南极洲被冰雪覆盖,对阳光反射强 北冰洋海面吸收太阳辐射多A B C D 12.从黄河站气温曲线可估计其气温年较差最可能是()A 46B 40C 30D 2013.到北极地区去的人不仅比南极地区多,而且北极地区很多陆地上还有人定居。主要原因是( )A 北极地区空气污染小B 北极地区比南极地区温暖,风小C 北极地区冰山更多,淡水资源丰富D 北极地区没有极昼极夜现象14.对解释南极洲有大量煤存在的原因,下列说法最不正确的是()A 火山活动形成煤B 曾经有过森林C 南极大陆发生过漂移D 南极板块移动的证明15.关于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比较,错误的是()A 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寒冷B 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降水多C 北极地区比南极地区降水多D 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风速大16.南极洲的气候类型是()A 温带大陆性气候B 热带雨林气候C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D 冰原气候17.关于极地地区气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酷寒B 多狂风C 降水较多D 太阳辐射微弱18.2月份有利于到南极建科学考察的主要原因是( )A 暖季,浮冰消融,载重船舶能靠岸B 寒季,海域封冻,施工车辆能通行C 极昼,热量充足,河流解冻有淡水D 极夜,常见极光,建站施工有照明19.地球上气温最低、被称为“冰雪高原”的地区是 ( )A 北极地区B 南极地区C 赤道地区D 青藏高原20.下列关于两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北极地区中部是陆地,南极地区中部是海洋B 北极地区代表动物是企鹅,南极地区代表动物是北极熊C 南极气温比北极气温高,降水比南极多D 到南极考察的最佳时间是每年11月至次年3月21.图中三个科考站地理位置差异表现为( )A 从南到北依次是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B 长城站在东半球,中山站和昆仑站在西半球C 按距离北京从近到远依次是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D 按照纬度从低到高依次是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22.有关南极洲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无“极昼”和“极夜”现象的大洲B 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C 跨经度最广的大洲D 降水稀少的大洲23.下列关于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甲处大洋为太平洋B 该地区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C 我国四个科考站都有极昼极夜现象D 每年6-8月是南极科考的最佳时期24.南极昆仑站建站的主要困难体现在( )建筑材料、设备将面临低温严寒的巨大考验工作人员面临高原缺氧的考验极夜施工需要人工照明紫外线辐射强A B C D 25.世界上唯一没有定居居民的大洲是( )A 南美洲B 南极洲C 大洋州D 欧洲26.有关北极地区的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北极地区是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B 北极地区就是北冰洋C 北极地区陆地面积比海洋面积大D 北极地区不包括格陵兰岛27.如果你是一位光荣的科考队员,并即将去南极考察,去之前必须明确考察内容,下列不符合南极考察的是( )A 热带森林生态系统考察B 海洋生物资源考察C 矿产资源,淡水资源考察D 原始自然环境考察28.图为“两极地区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南极大陆纬度最高,全部位于南极圈内B 南极气候具有酷寒、烈风、干燥的特点C 北极最佳科考时间是每年1-2月D 昆仑站是我国在北极新建的科考站29.南极洲位于中国的( )A 北方B 南方C 东方D 西方30.为了保护两极的环境,对两极的考察只限于( )A 经济目的B 和平目的C 旅游目的D 科学目的第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综合题 31.读“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点的经纬度是_,中山站在南极点的_方向。(2)当科考队员到达南极洲时,迎接他们的“南极小主人”(代表性动物)是_。(3)当我们济南市的中、小学放暑假时,南极地区会出现_现象。(极昼或极夜)(4)我国在北极地区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是_,B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_。(5)近年来,北极地区的“白色”面积在逐渐减少,“蓝色”面积却不断扩大,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海啸 B气候变暖 C板块的运动 D注入的海水增多32.读“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图”的弧线和上画上箭头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2)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_,同样是极地地区,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的年平均气温低很多,其原因是 ( )南极地区的纬度位置比北极地区高 南极地区的地势比北极地区高 南极地区终年被冰雪覆盖,对阳光反射强,吸收的热量少 南极地区没有定居人口A B C D(3)下列属于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 )(4)我国“雪龙号”考察船把南极科考站的生活垃圾转运回国的原因是_33.读南极洲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地球自转方向是 _ 时针运动(顺、逆)。(2)我国在南极内陆新建的科学考察站是图中的 _站。(3)图中字母代表的大洋:A_ 洋,B_ 洋。(4)南极洲的代表动物是_。(5)当我们放暑假时,南极地区出现的是_现象(极昼或极夜)。3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上标出地球自转的方向。(2)图中虚线的名称是_,纬度是_。(3)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大洋:A_,B_,C_;海峡:H_;大洲:D_,E_,F_。35.自1984年中国政府组织首次南极考察至今,已成功地完成20次南极科学考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2014年2月8日上午11点,我国国家海洋局宣布第四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正式建成开站。读图和文字资料分析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分布示意图。材料二:南极大陆是地球上至今未被开发、未被污染的洁净大陆,在全球变化、特别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已有20多个国家在南极建立了100多个科学考察站,取得重大科学研究的突破性进展。(1)我国在南极大陆上建立的第四个科学考察站名称是( )A泰山站 B长城站 C中山站 D昆仑站(2)图中,中山站、泰山站、昆仑站分布的地理位置在纬度上都处于_以内的大陆地区;从经度上看,三个考察站居于_(经线)附近,自南向北依次排列的顺序为_;(3)对于南极大陆科学考察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在南极地区可开展多学科、多领域的考察研究B在南极地区只可开展监测和探测全球大气环境变化C南极地区丰富的环境资源早已为人们所开发利用D南极地区存在有少量的常住居民、各国科学考察人员答案解析1.【答案】C【解析】南美洲的南端不属于南极地区,南极地区绝大部分位于南极圈以南,南极地区的面积比南极洲的面积大。2.【答案】D【解析】南极科考队赴南极进行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应在12月到次年2月,因为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为南极的暖季,又是极昼时期,便于科考。3.【答案】A【解析】南极地区由于大部分被冰雪所覆盖,年降水量少,从而被称为“白色荒漠”。4.【答案】D【解析】南极洲冰雪平均厚达2000米以上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气温低,蒸发量极其微弱,积累了万年以上的冰雪。5.【答案】A【解析】南极洲98%的陆地为冰雪所覆盖,冰层平均厚度达1720米;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酷寒,烈风,干燥。南极地区由于大部分被冰雪所覆盖,降水少,从而被称为“白色沙漠”、“冰雪高原”,由于多狂风,被称为“风库”。6.【答案】A【解析】东半球的范围是20W向东到160E,西半球的范围是20W向西160E,长城站的经纬度位置为62S,58W,则长城站位于西半球。7.【答案】B【解析】早在1516世纪,欧洲航海家就开始了北极探险,寻找到达东方的“北方航线”,在19世纪上半叶发现南极大陆后,前往南极的探险者络绎不绝,南极考查的目的是了解当地的自然环境进行科学研究,也是为了寻找未来的资源储备;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8.【答案】D【解析】中国南极长城站邻近的南极半岛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9.【答案】C【解析】读图分析可知:围绕北极地区的大洲是亚洲、北美洲、欧洲;两极地区气候严寒的主要原因是纬度高;围绕南极地区的大洋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北,无极昼极夜现象。10.【答案】A【解析】南极长城站:1985年建于南极乔治王岛,位于南纬6213(南温带),没有极昼极夜现象;长城站和中山站建站时间都选择在南极洲的暖季;1983年8月,我国正式加入南极条约;我国传统节日春节期间,南极考察队员正进行南极考察。11.【答案】B【解析】南极洲和北冰洋绝大部分都位于寒带,但南极洲平均气温比北冰洋低,原因有:南极洲地势比北极地区高;南极洲被冰雪覆盖,对阳光反射强;北冰洋海面吸收太阳辐射多。12.【答案】A【解析】一年内,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差,称为气温年较差。图中黄河站一年中最高气温是6C左右,最低气温是-40C,气温年较差约46C。13.【答案】B【解析】南极和北极处于地球的最南、北两端,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独特的自然环境,由于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所以北极地区比南极地区温暖,风力小。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14.【答案】A【解析】南极洲上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说明南极洲曾经处在温暖的地区,并且长有茂密的森林,后来由于地壳运动、大陆漂移,南极洲到了现在的位置,并且拥有了大量的煤;煤的形成与火山无关。15.【答案】B【解析】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因此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寒冷;北极地区为苔原气候,夏季短暂;南极地区为冰原气候,终年严寒,降水稀少,北极地区比南极地区降水多;南极地区是世界上风力最大和风暴最多的地方。16.【答案】D【解析】南极洲绝大部分位于南极圈以内,属于寒带冰原气候。17.【答案】C【解析】极地地区由于所处的纬度高,其气候特点是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该地区太阳辐射微弱。极地地区盛行下沉气流,所以降水较少。18.【答案】A【解析】由于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北半球的冬季是南极的暖季,同时也是极昼期,因此冬季(12、1、2三个月)是南极科考的最佳季节。19.【答案】B【解析】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地区,即使在暖季也非常的严寒。南极地区素有“冰雪高原”之称,大部分覆盖着很厚的冰层。20.【答案】D【解析】北极地区的中部是北冰洋,南极地区的中部是南极大陆;北极地区代表动物是北极熊,南极地区的代表性动物是企鹅;由于海陆热力的性质和地形的差别,北极气温比南极气温高,降水比南极多;南北半球的季节相反,11月至次年3月为南极地区的暖季,适合到南极考察。21.【答案】D【解析】利用经纬网判断地理方向,南极点是地球的最南方,所以从南到北依此为昆仑站、中山站和长城站;东半球的范围是20W向东到160E,西半球的范围是20W向西到160E,则长城站位于西半球,中山站和昆仑站在东半球;距离北京最近的为中山站,其次为昆仑站,最远的为长城站;按纬度高低,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外,纬度最低,昆仑站最靠近南极点,纬度最高。22.【答案】A【解析】南极洲位于地球最南端,土地几乎在南极圈内,该洲有极昼和极夜现象,A叙述错误,符合题意;南极洲由于巨厚的冰层覆盖南极大陆,成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洲,B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南极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C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南极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常年受极地高气压带控制,降水稀少,D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23.【答案】B【解析】图中甲处是印度洋;无论南极洲还是北冰洋,都是一望无际的冰雪世界,地球上68%的淡水以冰雪的形式储存在两极地区;我国四个科考站中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北,无极昼极夜现象;极地地区气候恶劣,考察时间应选择当地暖季,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到南极地区考察,应选择11月一次年3月,即我国的冬季,此时段南极地区为暖季,气温较高,且有极昼现象,便于进行科学考察。24.【答案】B【解析】南极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是:酷寒、干燥、烈风。所以建筑材料、设备将面临低温严寒的巨大考验;昆仑站在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地区(海拔约4000米),海拔高,大气稀薄,所以工作人员面临高原缺氧的考验;施工建设是位于南极的极昼期,所以不需要人工照明;海拔高,大气稀薄,所以紫外线强。25.【答案】B【解析】由于环境恶劣仍无人定居的大洲是南极洲。26.【答案】A【解析】北极地区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北极地区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北极地区包括格陵兰岛的一部分。27.【答案】A【解析】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酷寒、烈风、干旱,该地区没有热带森林生态系统。28.【答案】B【解析】南极大陆绝大部分位于南极圈以内,并不是全部位于南极圈内,A选项错误;南极气候具有酷寒、烈风、干燥的特点,B选项正确;北极最佳科考时间是7、8月,C选项错误;黄河站是我国在北极新建的科考站,D选项错误;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29.【答案】B【解析】因为在南极点上,只有一个方向,到处都是正北,所以在南极点上向四周看的方向都是北,南极位于世界的最南方,所以南极洲位于中国的南方。30.【答案】D【解析】迄今为止,已有俄罗斯、美国、英国、阿根廷、澳大利亚、日本和中国等20多个国家在南极地区建立了一大批科学考察站。为保护南极洲的环境,南极洲的考察只限于科研目的。31.【答案】(1)120E,70S 北 (2)企鹅 (3)极夜 (4)黄河站 格陵兰岛 (5)B【解析】(1)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为向东,0经线以东的经度为东经,图中相邻两条经度相隔经度30,所以图中A点经度为120E;A点位于位于南极圈以内,纬线之间的度数相差10,所以A点纬度为70S。所以A点坐标为(120E,70S)。(2)南极地区代表的动物是企鹅,是南极的主人,南极的象征。(3)济南市位于北半球,放暑假时,为北半球的夏季,太阳直射在北半球,南极地区有极夜现象。(4)我国在北极地区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是黄河站,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是B格陵兰岛。(5)“白色”是指北极地区的冰雪覆盖面积;“蓝色”面积是指海洋面积。由于受气候变暖的影响,两极地区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冰雪覆盖面积变小,海洋面积增大。32.【答案】(1)箭头为顺时针 箭头为逆时针 (2)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烈风、酷寒、干燥) B (3)D (4)保护最后一块没有被污染的土地(合理即可)【解析】(1)在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顺时针,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逆时针。(2)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烈风、酷寒、干燥;由于南极地区是陆地,地势比北极地区高,终年被冰雪覆盖,对阳光反射强,吸收的热量少,所以比北极地区寒冷。(3)企鹅是南极地区的象征,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4)为了保护最后一块土地不被污染,各国考查船都要把生活垃圾转运回国。33.【答案】(1)顺(2)昆仑 (3) 大西 印度 (4)企鹅(5)极夜【解析】(1)通过读图,根据地球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