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车间操作规程.doc_第1页
原油车间操作规程.doc_第2页
原油车间操作规程.doc_第3页
原油车间操作规程.doc_第4页
原油车间操作规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Q/SYLLJS0242005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辽河石化公司发布2005-09-28实施2005-09-16发布原油车间操作规程Q/SYLLJS0242005代替Q/SYLLJI005-2004Q/SY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ICS1Q/SYLLJS0242005目 次前言IV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工艺技术规程14.1 装置概况14.2 工艺指标25 操作指南35.1 储罐温度35.2原料含水36 开工规程36.1 开工统筹图46.2 开工纲要46.3 装置开工56.4 开工操作57 停工规程117.1 停工统筹图117.2 停工纲要117.3 装置停工127.4 停工操作127.5 收尾工作157.6 停工说明158 基础操作规程188.1 罗茨泵、螺杆泵、齿轮泵188.2 离心泵288.3 电动机429 工艺操作489.1 脱水489.2 储罐加温489.3 进油操作499.4 供油操作499.5 油罐切换操作499.6 倒油操作509.7 油罐调合操作509.8 管线吹扫操作519.9 铁路槽车卸油519.10 计量操作519.11 化验岗位操作539.12 检车岗位操作5410 事故处理预案5410.1 事故处理原则5410.2 事故处理预案5410.3 事故处理预案演练规定5711 操作规定5711.1 定期工作规定5712 安全生产及环境保护5912.1 安全知识5912.2 安全规定5912.3 冬季防冻防凝6612.4 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的安全性质:6812.5 装置有毒物介质的参数70附录A73A.173A.274附录B75B.1 工艺流程图75B.1.1 南、西原油罐区工艺流程图75B.1.2 焦化原料罐区工艺流程图75B.1.3 两万立罐区工艺流程图75B.1.4 汽车卸油台工艺流程图75B.1.5 系统流程图75B.2 其余图纸75B.2.1 地下管网图75B.2.2 焦化原料罐区下水管网图75B.2.3 原油罐区下水管网图75附录C75表1 原料指标2表2 动力供应指标2表3 储罐安全高度2表4 消耗指标2表5 正常操作3表6 异常处理3表7 正常操作3表8 异常处理3表9 开工过程危害因素及控制措施8表10 开工程序9表11 开工试压吹扫记录9表12 停工过程危害因素及控制措施15表13 加拆盲板情况16表14 伴热线明细表(需要及时更改)67表15 消防线明细表67表油罐工艺参数及控制指标73表机泵规格型号及性能指标74III前 言本规程是根据原油车间的生产特点和岗位要求而编写的。本标准对原油车间各生产岗位适用。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辽河石化公司科技信息处提出。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辽河石化公司企管法规处归口。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辽河石化公司原油车间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杜德辉 孟凡旭 程斌 李楠 郭春梅原油车间操作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原油车间开停工操作法、各岗位操作法、事故预防及处理、设备和工艺参数以及原油系统工艺流程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原油车间各操作岗位。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885-1998 石油计量表GB/18841885-83石油产品密度测定法及计量换算表GB/T13894-92 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液位测量法(手工法)GB/T8927-88 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温度测量法GB/T4756-1998 石油液体手工取样法GB/T1884-2000 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实验室测定法(密度计法)GB/T8929-88 原油水含量测定法(蒸馏法)GB/T9109.5-1998 石油及液体石油产品流量计交接计量规程3 术语和定义标准密度:我国将在20、101.325KPa下物质的密度定为标准密度,表示为20。粘度:流体流动时,内摩擦力的量度称为粘度,粘度值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凝固点:在规定条件下,被冷却的油品停止移动时的最高温度称为凝固点,以表示。闪点:在规定的条件下,加热油品所逸出的蒸汽和空气组成的混合物与火焰接触发生瞬间闪火时的最低温度称为闪点,以表示。水份(含水率):油品中的含水量以重量百分数%表示。4 工艺技术规程4.1 装置概况4.1.1 装置简介原油车间成立于1993年5月11日,由原油工段、卸油工段、驻在工段组成,原油工段主要负责进厂稠油(含锦采低凝油、大混合油、汽运超稠油)及装置不合格油品的接收、计量、加温、沉降脱水、调合及供南蒸馏装置和西蒸馏装置原料油的工作。卸油工段主要负责汽运原油和原料的检斤、化验、卸车、加温和向原油工段、驻在工段的转输以及管输超稠油化验工作;驻在工段主要负责管输原油、火车原油、汽运稀原油的接收、计量、化验、监测、加温、脱水及供给东蒸馏原油工作。2004年,随着公司加工规模的不断扩大,建成投产了焦化装置,根据需要,车间成立了焦化工段,负责焦化原料油的接收、计量、加温、脱水及供给工作。4.1.2 工艺原理接收管输、汽车运输、铁路运输进厂的各种原油和原料油进罐,对其进行计量、加温、脱水、储存,然后供给各套装置生产,并接收装置退油、甩油工作。4.1.3 工艺流程说明4.1.3.1 供东蒸馏系统流程(管输、汽运、铁路运输)石蜡基原油107#、108#罐、109#罐东01罐东蒸馏装4.1.3.2 供南蒸馏系统流程(管输、汽运、铁路运输)环烷基原油105#、106#罐、1008#罐南蒸馏装置。4.1.3.3 供西蒸馏系统流程(管输、汽运)混合基原油100#、103#罐、310#罐、104#罐西蒸馏装置。4.1.3.4 供焦化系统流程4.1.3.4.1 (管输、汽运)混合基原油、其他原料油101#、102#罐、110#罐焦化装置。4.1.3.4.2 焦化装置甩油脱水罐-1101#、102#罐、110#罐。4.1.3.5 辅助系统流程说明蒸汽自系统来分别进各罐区后分至各用汽点;冷凝水进入各回收系统。4.1.4 工艺原则流程管输来油线生产装置原料罐区汽运来油线 供油火车来油线 装置退油4.2 工艺指标4.2.1 原料指标表1 原料指标项目东蒸馏原料南蒸馏原料西蒸馏原料焦化原料类别石蜡基环烷基混合基不控含水率%,1.02.03.03.04.2.2 公用工程(水、电、汽、风等)指标表2 动力供应指标项目蒸汽,MPa新水,MPa电,V指标0.81.00.503804.2.3 主要操作条件表3 储罐安全高度罐号100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3101008脱-1脱-2安全高度12.20015.20015.20012.50012.50013.00013.00014.50014.50014.50015.20016.00015.2009.0005.5004.2.4 原材料消耗、能耗指标表4 消耗指标项目新鲜,水t/t电,kWh/t蒸汽,t/t指标 0.00021.00.0155 操作指南5.1 储罐温度控制目标:保证罐内水和泥沙充分沉降,油料具备良好流动性。控制范围:见工艺指标相关参数:罐内油品温度控制方式:罐内油料性质确定后,严格按工艺卡片执行。根据进油温度情况,适当调整大罐加热器。表5 正常操作 影响因素调整方法进油温度低当温度靠近指标下限时,适当开大加热器入口阀,提高大罐近指标上限。进油前罐内温度低适当开大加热器入口阀,提高大罐近指标上限表6 异常处理现象原因处理方法罐内油品失去流动性大罐加热器没有投用用明汽或热油使罐内油品融化5.2原料含水控制目标:脱除罐内油料的水分控制范围:见工艺指标相关参数:供装置原料含水率控制方式:大罐进油后,加温沉降,脱除罐底部明水。表7 正常操作 影响因素调整方法原料来油含水高与供油方联系,降低来油含水;加强脱水,做到勤脱少脱。储罐温度低,发生乳化提高储罐温度破乳沉降时间不够尽量延长沉降时间表8 异常处理现象原因处理方法油罐对换后,供油含水超标,影响装置生产大罐含水太高,没有沉降好,脱完水后产生二次沉降,造成底部含水超标快速切换回原供油罐,同时将高含水罐底部油压进低位进油罐,检查压完油后含水情况,质检中心分析合格后,方可再次切换6 开工规程 -操作 -同时操作 M -班长图示 ( ) -确认 I -中心控制室操作员 -安全 P -现场操作员生效签字日期执笔: 车间主任 年 月 日 参加编制: 技术处 年 月 日 机动处 年 月 日 安全环保处 年 月 日 调度室年 月 日主管领导 年 月 日 打字排版: 版本No00 年 月 日 校 对: 6.1 开工统筹图随相应开工装置同步,统筹图省略。6.2 开工纲要 初始状态S0罐区处于开工前的试压、吹扫状态6.2.1 试压、吹扫6.2.1.1 大罐加热器及系统管线试压6.2.1.1.1 P 试压准备工作6.2.1.1.2 P 系统管线试压6.2.1.2 M、P 加热器试压6.2.1.3 系统管线吹扫6.2.1.3.1 P 供油线、退油线吹扫6.2.1.3.2 P 罐区管线吹扫初始状态S1开工前的试压、吹扫结束,开工准备阶段6.2.1.4 开工准备 M 对班组职工进行开工方案的学习并考试合格M 准备好开工进料的原料油,提前脱好水、做原料分析、油罐加温至工艺要求,掌握好原料油的性质及油温,有充足的原料油。M准备好回油罐(也可以回原料罐)。P按记录拆卸盲板。P按开工循环改好流程。P准备好足够的各种牌号润滑油,并按要求对各设备进行润滑。M联系调度供应动力,将各动力引入后,仔细检查有无异常情况。P准备好开工所需的相应工具。M仪表、电工、钳工做好开工准备。 初始状态S2开工准备完成,正式开始开工6.3 装置开工6.3.1 给装置供油P 改流程P 启泵6.3.2 接收装置退油P 改流程P 检查6.3.3 退油完毕P 改流程P 扫线P 恢复流程最终状态FS装置正常开工,按计划进行生产6.4 开工操作初始状态卡初始状态S0装置开工准备工作完成,按照计划开始开工 确认 下列盲板已经拆除 (P)检修安装的盲板设备(P)罐和管线完好(P)设备完好(P)所有停用机泵处于备用状态(P) 开工所用阀门扳子已经备好安全M H2S气体报警仪测试合格投用M 便携式可燃气体报警仪测试合格M 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备用M 长管呼吸器备用M 过滤式防毒面具备用M 各消防蒸汽引蒸汽备用M 消防器材完好备用仪表(I) 确认各罐温度表完好 (I) 确认容各罐液位计正常 工艺(P) 所有机泵进出口放空已经接好胶管短接(P) 供装置原料油准备好,脱完水,加好温(P) 退油储罐已经备好 (P) 流程倒好无误(P) 所有放空关闭环保、通讯确认P 下水井系统投用(P) 对讲机完好备用(P) 电话机完好备用操作6.4.1 试压、吹扫6.4.1.1 大罐加热器及系统管线试压6.4.1.1.1 试压准备工作(P) 确认蒸汽供给正常(P) 确认备好粉笔6.4.1.1.2 供油线和退油线吹扫 P 改好流程P 确认下列阀门关闭(P) 要吹扫管线的罐底阀(P) 与相邻管线的交通阀P 检查合格,排净冷凝水6.4.2 装置开工6.4.2.1 南蒸馏装置开工、供料P 改流程:抽出油罐105#、106#南蒸馏P 检好供油前尺,抄好表前数P 打开供油线上所有交通阀P 关闭与供油线相连的所有旁路阀P 打开抽出油罐出口阀P 打开退油线上的所有交通阀P 关闭与退油线相连的所有旁路阀P 打开抽出油罐倒油线立管阀6.4.2.2 西蒸馏装置开工、供料P 改流程:抽出油罐103#、104#、100#泵8#西蒸馏P 检好供油前尺,抄好表前数P 打开供油罐至8#泵的管线上所有交通阀P 关闭与之相连的所有旁路阀P 打开8#泵的出入口阀P 打开去西蒸馏的供油线上所有交通阀P 关闭与之相连的所有旁路阀P 启8#泵供油 P 打开退油线上的所有交通阀P 关闭与退油线相连的所有旁路阀P 打开打开抽出油罐倒油线立管阀6.4.2.3 东蒸馏装置开工、供料P 改流程:抽出油罐泵4#东01罐P 检好供油前尺,抄好表前数P 打开供油罐至4#泵的管线上所有交通阀P 关闭与之相连的所有旁路阀P 打开4#泵的入口阀P 打开去东01罐的所有交通阀P 关闭与之相连的所有旁路阀P 打开4#泵的出口放空阀 P 关闭4#泵的出口放空阀P 启4#泵6.4.2.4 焦化装置开工、供料P 改流程:抽出油罐101#、102#、110#泵12#焦化装置P 检好供油前尺,抄好表前数P 打开供油罐至12#泵的管线上所有交通阀P 关闭与之相连的所有旁路阀P 打开12#泵的出入口阀及其连通阀P 打开去焦化的供油线上所有交通阀P 关闭与之相连的所有旁路阀P 启12#泵供油 P 关闭连通阀P 打开退油线上的所有交通阀P 关闭与退油线相连的所有旁路阀P 打开抽出油罐倒油线立管阀6.4.2.4.1 最终状态卡最终状态FS装置开工正常,调整产品质量合格6.4.3 开工说明表9 开工过程危害因素及控制措施编号准备工作危害因素危害触发原因风险等级预防消减措施1对检修的设备验收,必须达到检修标准要求。安全隐患安全事故检查不认真一般学习标准,认真检查。2联系调度供应动力,将各动力引入系统后,仔细检查有无异常情况。电延误开工检查不认真轻微认真检查。3准备好原料油。原料油延误开工未认真准备轻微认真检查。4准备好退油罐。不合格油延误开工检查不认真轻微认真检查。5准备好足够的各种牌号润滑油,并按要求对各设备进行润滑。润滑油设备损坏未提前准备一般认真检查6准备好开工所需的阀门扳子、胶皮管、对讲机等物品。开工用具延误开工未提前准备轻微提前准备7通知仪表、电工、钳工做好开工准备。跑冒油延误开工操作不能及时调整轻微通知调度加强联系8组织开工人员对开工方案进行学习,并组织开工方案的考试。误操作事故未执行开工方案一般操作人员学习开停工方案并考试合格91.全面检查开工流程,检查各放空、扫线是否关严。2. 检查各机泵是否处于备用状态。3.检查蒸汽系统是否引好。 4.检查消防设施。人员责任心不强跑冒油,延误开工检查不认真,责任不到位一般检查时要求三级检查:一级为改流程人员自检;二级为改流程人员互检;三级为干部分组检查,检查出问题要对前二级人员进行考核。对开工过程中出现的任何问题,三级检查人员均负100%的责任。表10 开工程序编号开工步骤危害因素危害触发原因风险等级预防消减措施1吹扫供油线和退油线不通或损坏延缓开工扫线水击一般排净冷凝水,缓慢给蒸汽。2引原料油含水冲塔原料油没有脱好水一般1. 加强脱水;2. 加强原料油化验分析 。3接收装置退油退油温度突沸退油温度高,时间长,检查不到位。一般1.严格执行操作规程;2.加强检查。表11 开工试压吹扫记录序号工艺管线吹扫流程扫线试压要求开汽时间关汽时间试压人试压情况班长确认1南蒸馏原油泵入口给汽南蒸馏抽出线供油罐抽出线阀前供油罐抽出线立管放空吹扫贯通,无泄漏2西蒸馏原油泵入口给汽西蒸馏抽出线供油罐抽出线阀前供油罐抽出线立管放空吹扫贯通,无泄漏3泵-8#入口线给汽供油罐出口线立管放空泵-8#出口线给汽西蒸馏抽出线立管放空吹扫贯通,无泄漏4焦化给汽去焦化供油线焦化原料泵房外泵出入口跨线供油罐出口线立管放空吹扫贯通,无泄漏5南蒸馏给汽南蒸馏退油线立管放空吹扫贯通,无泄漏6西蒸馏给汽西蒸馏退油线立管放空吹扫贯通,无泄漏7焦化给汽甩油线脱水罐立管放空吹扫贯通,无泄漏8焦化给汽电脱盐放空线102#立管放空吹扫贯通,无泄漏6.4.3.1 安全环保措施6.4.3.1.1 安全、环保检修注意事项6.4.3.1.1.1 对设备上所有安全消防设施如消防线、灭火器等在开工之前重新检查一遍,确保在开工期间处于投用状态。6.4.3.1.1.2 把设备上所有停工时所打盲板按记录全部拆除,并注意不能遗漏。6.4.3.1.1.3 装置开工引油之前,用蒸汽对供油管线、回油线进行吹扫预热,保障管线畅通,防止开工过程中出现抽空、憋压事故。6.4.3.1.1.4 开工中注意罐液面高度,有问题要及时查出原因,防止在开工期间冒顶跑油6.4.3.1.1.5 循环期间,仔细检查回油罐温度,避免出现超温。6.4.3.1.1.6 在供油、回油期间,应仔细检查,防止各种隐患的发生。 6.4.3.1.1.7 循环期间,仔细检查罐温、液位,避免出现超温和冒顶跑油事故。6.4.3.1.2 制定安全检修管理规定6.4.3.1.2.1 凡进入有毒、有害部位(包括进入设备内、地下污油池、下水井内)作业,氧含量分析合格且配戴防毒面具,有限空间作业应配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等特殊防护用品,以防中毒窒息。进入容器内作业必须办理有限空间作业票。6.4.3.1.2.2 检修前必须对工具进行检查,特别是焊接工具、起重工具、机具,凡不符合要求的,一律禁止使用。6.4.3.1.2.3 检修工作要严格执行“四不准”的规定,即:没有安全措施或措施不落实不准施工和用火、不带安全帽不准进入施工作业现场、不系安全带不准进行高空作业,高处施工不准抛掷高空落物。6.4.3.1.2.4 严格执行工业用火管理制度,检修期间车间按照动火级别划分原则办理用火作业票。6.4.3.1.2.5 设备内用火前必须进行气体检测,合格后方可动火。6.4.3.1.2.6 在易燃易爆区域内检修,不得使用产生火花的工具拆卸、敲打设备。临时用电设施或照明应符合电气防爆安全技术要求。6.4.3.1.2.7 严禁使用汽油或易挥发性溶剂洗刷机具配件、车辆和洗手、洗衣物。6.4.3.1.2.8 在检修中,高空作业的脚手架、绳索等,工作前必须进行详细检查,平台上的滚动物件必须随时清除,高空作业的区域,要用绳索围起来作为禁区,并指派专人监护禁止行人通过。如因工作确实需要分层作业,必须有可靠的防护隔离措施,高空作业的工具必须系上保险绳,严禁往下抛扔任何物件。6.4.3.1.2.9 进入下水道作业时,必须办理相关作业票并指派专人在现场监护。6.4.3.1.2.10 在设备内检修作业前应办理有限空间作业票,应打开设备上的所有人孔,保持设备内空气流通,必要时可向设备内强制通风,但不得通入纯氧,以防中毒。6.4.3.1.2.11 在清除容器内少量可燃物料残渣必须办理有限空间作业票,必须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严禁用铁器敲击碰撞。6.4.3.1.2.12 2检修过的设备管道内部必须清扫干净,经过仔细检查后方可封闭,封闭要有记录和检查人签字。6.4.3.1.2.13 按开工方案由生产负责人指挥全面检查,拆装盲板及其他开工前的准备工作。6.4.3.1.2.14 开工正常后,要组织生产和检修人员全面验收,分别整理技术资料,归档存查。6.4.3.1.3 环保要求及措施6.4.3.1.3.1 日常设备的堵漏、检修注意不要将含油的废水排放入下水井 6.4.3.1.3.2 检修时操作工要与现场各检修人员配合好,以防含油废液进入下水系统。6.4.3.1.3.3 检修期间各废杂物及时倒入工业垃圾箱内。地面污油及时打扫。6.4.3.1.3.4 4泵房内机泵漏油一律倒入废桶回收,管沟及塔区下水井要求一个月至少冲洗一次。6.4.3.1.3.5 停工期间的油必须回收,污水必须达标排放,有问题必须与环保、调度及污水场联系,采取必要处理措施后方可排放。6.4.3.1.3.6 装置卫生及时打扫,保证干净无油迹。7 停工规程 -操作 -同时操作 M -班长图示 ( ) -确认 I -中心控制室操作员 -安全 P -现场操作员生效签字日期执笔: 车间主任 年 月 日 参加编制:科技处 年 月 日 机动处 年 月 日 安全环保处 年 月 日 生产处 年 月 日主管领导 年 月 日 打字排版: 版本No00 年 月 日 校 对:7.1 停工统筹图 随相应停工装置同步,统筹图省略。7.2 停工纲要初始状态S0装置处于停工前的正常运行状态7.2.1 停工前检查确认停工所用的管线、储罐的状态7.2.1.1 储罐检查(P) 各罐处于较低液位(尤其是管输油进油罐),且处于完好备用状态(P) 南、西蒸馏停工时,准备一台低液位且处于完好状态的油罐接收装置退油7.2.1.2 工艺管线检查(P) 装置退油线(P) 罐区蒸汽线7.2.1.3 安全设施检查M 下水系统投用完好M 消防蒸汽、灭火器配备负荷相关的要求初始状态S1停工前的检查结束,开始系统停工准备阶段M 对班组职工进行停工方案的学习并考试合格P 备好停工用的退油罐P 备好停工所用的盲板及用具P 通知调度、仪表、电工、钳工,加强联系初始状态S2停工准备完成,正式开始停工7.3 装置停工7.3.1 停止进料P 切断供油P 原料线扫线7.3.2 装置退油P 改好流程P 退油线扫线最终状态FS装置正常停工,系统吹扫退油结束,达到进行大检修的条件7.4 停工操作 初始状态卡初始状态S0装置正常运行,按照计划开始停工7.4.1 确认7.4.1.1 设备 (P) 所有停用机泵处于备用状态 (P) 停工所用盲板已经备好(P) 停工所用阀门扳子已经备好7.4.1.2 安全M H2S气体报警仪测试合格投用M 可燃气体报警仪测试合格投用M 便携式可燃气体报警仪测试合格M 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备用M 长管呼吸器备用M 过滤式防毒面具备用7.4.1.3 仪表 (I) 确认各液位计好用 (I) 确认各温度计好用7.4.1.4 工艺 (P) 所有机泵进出口放空已经接好胶管短接 (P) 退油储罐已经备好7.4.1.5 环保、通讯确认M 下水井系统投用 (M) 对讲机完好备用 (M) 电话机完好备用7.4.2 操作7.4.2.1 装置停工7.4.2.1.1 南蒸馏停工7.4.2.1.1.1 南蒸馏停止进料 P 南蒸馏装置停原料泵后,关闭供油罐出口阀7.4.2.1.1.2 原料线扫线 P 打开供油罐出口立管阀 P 通知装置开蒸汽阀扫线 P 检好供油后尺、表后数7.4.2.1.1.3 装置退油 P 打开退油线所有交通阀 P 关闭退油线所有旁通阀 P 打开要退油罐倒油线扫线立管阀 P 通知装置退油 P 退油线扫线 P 检好退油间尺和后尺7.4.2.1.2 西蒸馏停工 P 停供西蒸馏装置原料泵后,关闭供油泵出、入口阀7.4.2.1.2.1 原料线扫线 P 打开供油罐出口立管阀 P 打开西蒸馏自抽与启泵供油线的交通阀 P 通知装置开蒸汽阀扫线 P 打开泵出口扫线阀,扫出口线 P 检好供油罐后尺,抄好供油表后数7.4.2.1.2.2 装置退油 P 打开退油线所有交通阀 P 关闭退油线所有旁通阀 P 打开要退油罐倒油线扫线立管阀 P 通知装置退油 P 退油线扫线 P 检好退油间尺和后尺7.4.2.1.3 东蒸馏停工7.4.2.1.3.1 东蒸馏停止进料 P 停供东蒸馏装置原料泵后,关闭供油泵出、入口阀 P 检好供油罐后尺,抄好供油表后数、东-01脱水表后数7.4.2.1.3.2 供油线活动管线 P 停供油泵4小时后,启供油泵活动管线1小时,进东-01罐 P 东-01罐装满后,自东-01罐往107#、108#、109#活动管线;每4小时一次,每次一小时7.4.2.1.4 焦化装置停工7.4.2.1.4.1 焦化停止进料 P 停供焦化装置原料泵后,关闭供油泵出、入口阀7.4.2.1.4.2 原料线扫线 P 打开供油罐出口立管阀 P 打开泵房外泵出、入口跨线的交通阀 P 通知装置开蒸汽阀扫线 P 检好供油罐后尺,抄好供油表后数7.4.2.1.4.3 装置退油 P 打开退油线所有交通阀 P 关闭退油线所有旁通阀 P 打开要退油罐倒油线扫线立管阀 P 通知装置退油 P 退油线扫 P 检好退油间尺和后尺提示卡 1、扫线时气不宜开大,防止水击或突沸2、退油罐温度控制好,防止超温突沸3、活动管线一要及时,二要保证数量初始状态S1装置停工退油结束7.5 收尾工作7.5.1 加盲板P给装置供油泵出口阀外法兰P装置抽出线出罐区前一道阀外法兰P装置退油线进罐区第一道阀外法兰最终状态FS装置停工吹扫结束,罐区装置完全隔离最终状态卡最终状态FS装置停工吹扫结束,罐区装置完全隔离,最终状态FS7.5.2 确认盲板7.5.2.1 (M)给装置供油泵出口阀外法兰7.5.2.2 (M)装置抽出线出罐区前一道阀外法兰7.5.2.3 (M)装置退油线进罐区第一道阀外法兰7.6 停工说明表12 停工过程危害因素及控制措施编号停工准备及过程危害因素危害触发原因风险等级风险消减及控制措施2.1退油罐准备2.1.1退油罐既要有一定液位,又能装下所退油量液位,温度突沸冒罐超温超高一般与调度加强联系,提前准备2.1.2备用退油罐全面检查,备用待用。准备好冷凝水喷淋。油位太高不能备用操作不能及时轻微执行操作规程。2.1.3通知仪表、电工、钳工做好停工的保运工作。延缓停工跑冒油、溶剂操作不能及时调节轻微1.执行操作规程。2.加强监盘,现场与操作室对讲机联系。编号停工准备及过程危害因素危害触发原因风险等级风险消减及控制措施2.1.7检查各设备的安全阀是否处于投用状态超压设备超压损坏误操作一般1.执行操作规程。2.加强监盘,现场与操作室对讲机联系。2.1.8检查各消防设施是否完好。高温油品泄漏火灾误操作一般1.执行操作规程。2.加强巡检发现漏点及时处理2.1.9联系调度开始停工延缓停工设备缺陷不能及时处理无效联系轻微加强同调度和车间联系。2.1.10蒸汽吹扫蒸汽人员烫伤误操作一般认真执行操作规程,表13 加拆盲板情况序号打盲板位置盲板 尺寸盲板号打盲板日期拆盲板日期打盲板人员签名拆盲板人员签名班组长1给装置供油泵出口阀外法兰2装置抽出线出罐区前一道阀外法兰3装置退油线进罐区第一道阀外法兰7.6.1 安全环保措施7.6.1.1 安全、环保检修注意事项7.6.1.1.1 对设备上所有安全消防设施如消防线、灭火器等在停工之前重新检查一遍,确保在停工期间处于完好投用状态。7.6.1.1.2 把设备上所有开工时所打盲板全部拆除,注意不能遗漏,并做好记录,便于拆卸盲板时进行核对。7.6.1.1.3 装置停工后,用蒸汽对供油管线、回油线进行吹扫,保障管线畅通,防止管线存油冻凝。7.6.1.1.4 停工中注意罐液面指示,有问题要及时查出原因,防止在停工期间跑油。7.6.1.1.5 装置循环回油期间,仔细检查各罐温度、液位,避免出现超温跑油事故。7.6.1.1.6 在停工期间,应仔细检查,防止各种隐患的发生。 7.6.1.1.7 装置循环期间,仔细检查各设备放空点,避免出现因放空未关严或未关而出现的跑油事故。7.6.1.2 制定安全检修管理规定7.6.1.2.1 凡进入有毒、有害部位(包括进入设备内、地下污油池、下水井内)作业,氧含量分析合格且配戴防毒面具,有限空间作业应配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等特殊防护用品,以防中毒窒息。进入容器内作业必须办理有限空间作业票。7.6.1.2.2 检修前必须对工具进行检查,特别是焊接工具、起重工具、机具,凡不符合要求的,一律禁止使用。7.6.1.2.3 检修工作要严格执行“四不准”的规定,即:没有安全措施或措施不落实不准施工和用火、不带安全帽不准进入施工作业现场、不系安全带不准进行高空作业,高处施工不准抛掷高空落物。7.6.1.2.4 严格执行工业用火管理制度,检修期间车间按照动火级别划分原则办理用火作业票。7.6.1.2.5 设备内用火前必须进行气体检测,合格后方可动火。7.6.1.2.6 在易燃易爆区域内检修,不得使用产生火花的工具拆卸、敲打设备。临时用电设施或照明应符合电气防爆安全技术要求。7.6.1.2.7 严禁使用汽油或易挥发性溶剂洗刷机具配件、车辆和洗手、洗衣物。7.6.1.2.8 在检修中,高空作业的脚手架、绳索等,工作前必须进行详细检查,平台上的滚动物件必须随时清除,高空作业的区域,要用绳索围起来作为禁区,并指派专人监护禁止行人通过。如因工作确实需要分层作业,必须有可靠的防护隔离措施,高空作业的工具必须系上保险绳,严禁往下抛扔任何物件。7.6.1.2.9 进入下水道作业时,必须办理作业票并指派专人在现场监护。7.6.1.2.10 在设备内检修作业前应办理有限空间作业票,应打开设备上的所有人孔,保持设备内空气流通,必要时可向设备内强制通风,但不得通入纯氧,以防中毒。7.6.1.2.11 在清除容器内少量可燃物料残渣必须办理有限空间作业票,必须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严禁用铁器敲击碰撞。7.6.1.2.12 检修过的设备管道内部必须清扫干净,经过仔细检查后方可封闭,封闭要有记录和检查人签字。7.6.1.2.13 按开工方案由生产负责人指挥全面检查,拆装盲板及其他开工前的准备工作。7.6.1.2.14 开工正常后,要组织生产和检修人员全面验收,分别整理技术资料,归档存查。7.6.1.3 安全措施7.6.1.3.1 停工、吹扫期间应严格按照停工要求、停工程序、设备管线吹扫注意事项及严格按照吹扫流程进行吹扫,为保证安全停工,车间针对性地制定了以下安全措施:针对拆、装人孔作业活动多制定拆装人孔作业指导书:7.6.1.3.1.1 对称拆除人孔上的螺丝。打开人孔前要保留12个螺丝,以防人孔内压力冲击人。7.6.1.3.1.2 用撬杠把人孔撬开一道缝,人不能面对撬缝,以免塔、容器内剩余介质流出或压力冲击伤人。7.6.1.3.1.3 若有介质流出时迅速将人孔螺丝上紧,将容器内介质压力排净。拆卸完人孔要将螺栓摆放整齐。7.6.1.3.1.4 设备内检修完验收合格后上人孔:7.6.1.3.1.5 将旧垫子清理干净,要求法兰面平整、光滑,水线清晰。7.6.1.3.1.6 用机油将石墨调匀,抹在相应的人孔垫片上。7.6.1.3.1.7 在人孔法兰面上均匀涂抹一层黄油,将垫片贴在密封面上,保证垫片与法兰面同。7.6.1.3.1.8 对准人孔盖,对称均匀地上螺栓。上螺栓过程中要注意垫片不要移位。7.6.1.4 环保要求及措施7.6.1.4.1 环保要求及措施:7.6.1.4.1.1 日常设备的堵漏、检修注意不要将含油的废水排放入下水井 7.6.1.4.1.2 检修时操作工要与现场各检修人员配合好,以防含油废液进入下水系统。7.6.1.4.1.3 检修期间各废杂物及时倒入工业垃圾箱内。地面污油及时打扫。7.6.1.4.1.4 泵房内机泵漏油一律倒入废桶回收,管沟及塔区下水井要求一个月至少冲洗一次。7.6.1.4.1.5 停工期间的油必须回收,污水必须达标排放,有问题必须与环保、调度及污水场联系,采取必要处理措施后方可排放。7.6.1.4.2 装置卫生及时打扫,保证干净无油迹。8 基础操作规程8.1 罗茨泵、螺杆泵、齿轮泵第一部分 开 泵A级 操作框架图初始状态So罗茨泵、螺杆泵、齿轮泵处于空气状态-隔离-机、电、仪及辅助系统准备就绪8.1.1 开泵前的准备8.1.1.1 泵体检查 8.1.1.2 润滑油系统投用8.1.1.3 电机送电状态S1泵具备引入介质条件8.1.2 灌泵状态S2泵具备启动条件8.1.3 启泵状态S3泵启动运行8.1.4 泵启动后确认和调整8.1.4.1 泵8.1.4.2 电动机8.1.4.3 工艺系统状态S3泵处于正常运行状态B级 开泵操作初始状态So罗茨泵、螺杆泵、齿轮泵处于空气状态-隔离-机、电、仪及辅助系统准备就绪B级 操作程序适用范围:罗茨泵、螺杆泵、齿轮泵初始状态确认:(P)一泵单机试车完毕(P)一泵处于冷态,无介质(P)一联轴器安装完毕,防护罩安装好(P)一泵的机械,仪表,电气确认完毕(P)一泵的入口过滤器干净并安装好(P)一润滑油化验分析合格(P)一润滑油过滤器干净(P)一油箱加油至液位正常(P)一预热系统投用(P)一泵入口阀和出口阀关闭且与工艺系统隔离(P)一泵的排凝阀和排气阀打开(P)一泵出口安全阀校验安装好并投用(P)一电机具备送电条件8.1.4.3.1 开泵前的准备8.1.4.3.1.1 泵体P一拆盲板P一关闭泵的排凝阀P一关闭泵的排气阀(P)一确认泵出口压力表安装好P一投用压力表P一投用真空表8.1.4.3.1.2 润滑油投用(P)一确认油箱液位正常(P)一确认润滑油温度符合要求8.1.4.3.1.3 电机送电状态S1泵具备引入介质条件8.1.4.3.2 灌泵P一缓慢打开泵入口阀P一打开放空阀排气(P)一确认排气完毕(P)一关闭放空阀注 意污染环境的介质排空、排污时要用容器盛放45以上介质防止烫伤腐蚀性介质防止灼伤有毒性介质防止中毒易燃易爆介质防止泄漏状态S2泵具备启动条件8.1.4.3.3 启泵P一投用泵出入回流阀P一全开泵出口阀P一启动电机(P)一确认泵运行状况P一出现下列情况立即停泵 严重泄漏 异常振动 异味 火花 烟气 撞击 电流持续超高(P)一确认排出压力注 意启动前必须全开入口阀、出口阀,打开出口阀后,应尽快将泵启动P一调整泵的出口流量状态S3泵启动运行8.1.4.3.4 泵启动后确认和调整8.1.4.3.4.1 泵的确认(P)一确认泵的振动在指标范围内(P)一确认轴承温度和声音正常(P)一确认齿轮箱、变速箱温度和声音正常(P)一确认润滑油的液面正常8.1.4.3.4.2 电动机(P)一电动机检查8.1.4.3.4.3 工艺系统(P)一确认泵入口压力稳定P一调整泵出、入口回流阀(P)一确认泵出口压力正常(P)一确认泵出口安全阀没起跳P一调整泵出口流量P一若发现流量不正常,则进行以下方面的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