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实训论文-超外差式收音机的原理与制作_第1页
电子技术实训论文-超外差式收音机的原理与制作_第2页
电子技术实训论文-超外差式收音机的原理与制作_第3页
电子技术实训论文-超外差式收音机的原理与制作_第4页
电子技术实训论文-超外差式收音机的原理与制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子技术实训(论文)题 目:超外差式收音机的原理与制作学 院:机械电子工程学院专 业:通信技术班 级:一班学生姓名:刘笑鹏学生学号:1502040107指导教师:张新廷完成日期:2016年12月10日山东农业工程学院目录摘要1关键词1引言(或绪论)11.无线电波与调幅11.1无线电波的传播11.1.1无线电波频段的划分21.1.1.1无线电波传播特点31.2幅度调制的基本原理42收音机的电路原理42.1原理框图及原理概述52.1.1超外差式收音机的原理分析52.1.1.1变频级52.2中频放大级52.2.1检波级52.2.1.1前置放大级63收音机的制作与调试63.1元器件识别与制作63.1.1元器件的识别6收获与建议8参考文献10 超外差式收音机的原理与制作摘要:超外差式收音机灵敏度高、工作稳定、选择性好及失真小等优点,这种电路结构是分立元件收音机的主流。收音机接收天线将广播电台播发的高频的调幅信号接收下来,通过变频级把接收的各调幅波信号变换成一个固定频率456kHz,这个固定的中频信号再经中频放大级(一般为两级)放大到一定程度后,再送入检波级进行检波,检波输出的音频信号,经过低频放大级放大,推动扬声器发声。 关键词:超外差式 本级振荡 混频 七管调幅 中频放大 变频引言:随着广播技术的发展,收音机经历了电子管收音机、晶体管收音机、集成电路收音机的三代变化,功能日趋增多。本次实习的目的是通过焊装收音机来掌握电路图的读取,元器件识别以提高自己实际的动手能力,此次实验选用HX108型3V低压全硅管七管超外差式收音机,具有安装调试方便、工作稳定、生硬洪亮、耗电省等优点。它由输入回路振荡回路高级混频级、一级中放、二级中放、检波级、低放级和功放级等部分组成接收频率范围在535kHz-1605kHz的中波段。用二级管正向稳压稳定从变频、中频到低放的工作电压,不会因为电池电压降低而影响接收灵敏度,使收音机仍能正常工作,本文详细介绍收音机的原理,组成,制作方法和注意事项,通过本文可以了解收音机的原理构成及电路焊接技术,也可从中简洁了解无线电信号发射、接收、传播的原理。 1. 无线电波与调幅1.1无线电波的传播1.1.1无线电波频段的划分 无线信号的传输是利用电磁波在空间的传播实现的。原则上,任何频率的电磁波都可以产生,但是,为了有效的发射和接收电磁波,要求天线的尺寸不能小于电磁波波长的1/10。因此频率过低,波长过长,则天线难以实现。为了充分、合理地利用无线电资源,对无线电频段进行划分,如表1-1所示。表1-1频率范围频率名称波长波段名称主要用途3Hz30kHz甚低频(VLF)108104m甚长波音频、电话、数据终端、导航30Hz300 kHz低频(LF)104103m长波导航、电力线通信300Hz3MHz中频(MF)103102m中波调幅广播、移动陆地通信330 MHz高频(HF)10210m短波军用定点通信、业余无线电30300MHz甚高频(VHF)101m超短波电视、调频广播、导航300MHz3GHz特高频(UHF)1m10cm微波空间遥测、雷达导航、微波炉、蓝牙330 GHz超高频(SHF)101cm雷达、卫星、专用短程通信30300 GHz极高频(EHF)1cm1mm雷达、射电天文学102104THz红外光,可见光310-4310-6cm光波光通信1.1.1.1无线电波传播的特点(1)长波与中波的传播主要靠地面波。由于大地的表面是半导体,沿地球表面传播的无线电波中的一部分能量被损耗掉,频率愈高,损耗愈大。故离电台近的地方较强,远的地方信号较弱,一般地面波传播距离在2500一3000公里左右。大气电离层白天被太阳照射变成导体,无线电波将被吸收而损耗。频率愈高,电离层的折射和吸收也愈小。地波传播如图1-1所示。图1-1(2)短波沿地面传播时由于频率高,地面波易被地球表面吸收,主要靠天空波传播。电离层对短波吸收较弱,短波可以通过电离层与地面来回反射而传播到较远的地方。由于电离层受阳光、气候的影响较大,且多次反射波沿不同途径到达同一接收点引起的相互干扰,短波在传播中往往会出现时强时弱的现象。如图1-2所示。图1-2(3)超短波在电离层中的反射小,地面传播遇上障碍不易绕射,故超短波主要以空间波形式传播,它需要采用较高的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且两者彼此对准以集中波束。发射超短波的天线尺寸不大,有利于集中电磁波的能量作定向发射,节省发射功率。此外,超短波通信还具有电波干扰小、保密性强、多路通信容量大等优点。不足的是传播距离仅数十公里,远距离通信需采用中继站接力方式。超短波主要应用于电视、调频广播、多次通信、雷达和导航等方面。如图1-3所示。图1-31.2幅度调制的原理幅度调制是由调制信号m(t)去改变载波cosWct的幅度,使载波的幅度随调制信号做线性变化的过程,通过包络检波可以很容易恢复出原始调制信号。已调信号的频谱完全是调制信号频谱在频域内的简单搬移,由于是线性搬移,幅度调制通常又称为线性调制。调制信号m(t)图1-4,载波cosWct图1-5,已调信号SAM(t)图1-6。 图1-4 图1-5 图1-6 2.收音机的电路原理2.1原理框图及原理概述超外差式收音机由变频级、中频放大级、检波级和低频放大级等几部分组成。基本框图如图2-1所示。图2-1由图可看出,自天线接收下来的高频信号,被输入调谐回路选出后,送入变频级,变频级包括本级振荡器和混频器组成,本级振荡器产生的振荡信号的频率比输入高频信号高465kHz,这两个信号同时送入混频器进行混频,产生一系列新的频率信号,其中处输入的高频信号及本级振荡信号外,还有频率为两者之和的和频信号以及两者之差的差频信号。这些信号经过接在混频器输出端的调谐回路选择后,只允许差频信号通过。由于本机振荡信号与高频信号的差为465kHz,不论接收哪一个电台的信号,经变频级送到中频放大级的信号总是465kHz。这个固定中频信号再经过中频放大级放大到一定程度后,再送入检波级进行检波,检波输出的音频信号,经过低频放大级放大,推动扬声器发声。2.1.1超外差式收音机的原理分析HX108型七管调幅超外差式晶体管收音机的电路原理图如图2-2。图2-22.1.1.1变频级 以VT1为中心的变频级,主要作用是把由磁棒T1接收到的不同频率的信号转换成465kHz中频信号。振荡回路由T2的一次绕组L3、二次绕组L4、C5、C1B、C3、组成。VT1、Ct3、和T3的一次绕组等组成混频电路,电台信号和本机振荡信号在VT1中混合。2.2中频放大级中频放大级由两级中频放大器组成,VT1、VT3作中频放大,中放回路的中频变压器T4、T5谐振在456kHz,由于有两级中放,所以灵敏性较好。2.2.1检波级 经、两级中放后的中频调幅信号,由中频变压器T巧选出并送入检波管,检波后产生音频信号通过耦合电容送至低放级。电位器用于调节音量大小。检波后的残余中频由、滤除。经、滤波后获得的直流分量送至第一中放管基极,作为自动增益控制电流。2.2.1.1前置放大级前置放大级由VT5组成,起电压放大作用。T6、T7、VT6、VT7组成变压器耦合推挽功率放大电路。VD3正偏导通,为功放管VT6、VT7发射结提供稳定的0.7V偏置电压。并接在VT6、VT7基极-集电极间的电容C11、C12为交流电压并联负反馈电容,起减少输出级失真、提高输出音质的作用。VD1、VD2、起稳压作用,正偏导通,使VT1、VT2、VT3三级放大电路的供电电压稳定在1.4V左右。C13为瓷片电容,滤除高频干扰。C14为电解电容,滤除低频干扰。3.收音机的制作与调试3.1元器件识别与制作3.1.1元器件识别首先清点元器件,然后利用色环读数读出电阻值,电解电容长引脚为正极,对应电路图空心极板。二极管黑色的一头为正极。另外要特别注意的是输入和输出变压器的位置。 图3-1 图3-2图3-3(1)焊接时让烙铁头预热到一定温度,焊接时间不超过3秒钟。焊接时左手拿锡丝,右后拿烙铁。在烙铁接触焊点的同时送上焊锡,焊锡的量要适量。先焊接低矮耐热的元件(如电阻),然后再装大一点的元件(如中周、变压器),最后装怕热的元件(如二极管、三极管)。(2)调试时,将电位器开关关掉,装上电池(注意正负极)用电流表的50mA档,表笔跨接在电位器开关的两端,若电流指示小于10mA,则说明可以通电,将电位器开关打开(音量旋至最小即测量静态电流)用万用表分别依次测量五个电流缺口,若被测量的数字在规定(参考电原理图)的参考值左右即可用烙铁将这五个缺口依次连通。图3-4成品 图3-5成品 图3-6收获与建议:1.掌握了基本电子产品安装说明书的说明书的阅读方法,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