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三语文初三语文复习复习曹刿论战曹刿论战 送东阳马生序送东阳马生序人教版人教版 【本讲教育信息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复习曹刿论战 送东阳马生序 二. 重点难点:根据文章回答问题 【考查要点】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知识梳理】 1. 准确理解文中字词句的含义,特别要注重课文的注解,重要的词句及一些含有深意的 语句; 2. 字词的掌握和积累是文言文学习的关键。 3. 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试题特点】 文言文阅读题从取材看以课内篇目为主,近年有向课外发展的趋势。选取的课外材料 主要是比较浅显的趣味性记叙文,还有部分哲理性短文。从考查的内容看更加注重能力考 查。除对字词的考查外,更多的是对材料的理解性考查,包括句意、段意、篇意以及表现 手法的分析等,回答问题要理解由句到段再到篇的意义。特别是一些鼓励创新的开放性题 在文言文阅读题中的出现,受到普遍欢迎。从题型看既有客观题,又有主观题。客观题多 采用选择题;主观题多采用用原句回答问题、概括意思、填写等。 【解题导引】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23 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 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 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 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齐师 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 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 选自第六册曹刿论战 1. 解释文中加线词语的意思。 伐:讨伐间:参与 鄙:目光短浅安:养 从:顺从 牺牲:祭品 孚:为人所信服福:赐福 狱:案件察:明察 属:类从:跟从 鼓:敲鼓驰:驱车追赶 克:战胜 故:原因 靡:倒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4)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5)彼竭我盈,故克之。 (6)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略 3. 下面各项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忠之属也属予作文以记之 B.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C. 小惠未徧 大王加惠,以大易小 D. 十年春,齐师伐我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答案:答案:C 4.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 “于”同 “战于长勺”中的 “于”意思相同的是( ) A.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B. 苛政猛于虎也。 C. 三顾臣于草芦之中。D.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答案:答案:D 5.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同“肉食者谋之”的意思相同的是( ) 。 A. 属予作文以记之。B. 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C. 登轼而望之。D. 公与之乘。 答案:答案:A 6. 下列句中加点词与“忠之属也”中的“属”意思相同的是( ) A. 属予作文以记之B.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C. 神情与苏、黄不属D. 在骨髓,司命之所属 答案:答案:B 7.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 又何间焉 立有间B. 公问其故 并驱如故 C.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肉食者鄙D.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何以战 答案:答案:D 8. 本文记叙有详有略,详写的是论战(战前的准备) ,略写的是战争的过程和结果。这 样处理的原因是详细具体地表现他“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详略得当,有力地突出了中 心。 9. 文中曹刿高超的指挥才能表现在哪些地方? 答:答:(1)选择恰当的进攻时机;(2)能明察敌情后再决定追击。 10. 曹刿认为决定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是什么?你认为现代战争取胜的基本因素有哪些? 答:答:取信于民;技术、天时、地利、人和。 11. 在文中找出和毛泽东“敌疲我打” 、 孙子兵法中“以逸待劳”战术相近的句子。 答:答:彼竭我盈,故克之。 12. 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答:答: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13. 第一段写曹刿与乡人的对话,说明了什么? 答:答:说明了曹刿“请见”的原因。 14. “肉食者鄙” “鄙”表现在哪里? 答:答:1)鲁庄公的三答,他寄战胜的希望于身边的臣子、神、而不是百姓。 2) “公将鼓之” “公将驰之”未察敌情,贸然进军。 3) “既克,公问其故。 ”战胜了还不知什么原因。 15. 曹刿的“远谋”表现在哪里? 答:答:1)战前三问。明白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2)战中能掌握将士心理,能观察敌情,把握战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16. 纵观全文,弱小的鲁国能战胜强大的齐国原因有哪些? 答:答:1)战前准备充分:取信于民,这是保证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这是“人和”因素。 2)选择了有利的地点,长勺在鲁国,鲁国是反侵略战争,这是“地利”因素。 3)抓住了有利的反攻时机,待“彼竭我盈”之时,后发制人。 4)抓住了恰当的追击时机,详察敌情,确证无埋伏时,乘胜追击,大获全胜。后两点 是“天时”因素。 总之,鲁国取胜的原因,在于天时、地利、人和,最主要的是人和。 17. 曹刿是如何帮助鲁庄公选定这个反攻时机的? 答:答:战斗刚开始,不待齐军疲倦,庄公就急于出战(“公将鼓之” ;“鼓” ,名词作动 词, “击鼓” ) ;当鲁军刚获胜,庄公又急于去追击(“公将驰之” ) ,曹刿又阻止了庄公的过 急行动。他懂得攻击和追击都必须把握有利的时机,要根据双方的士气和实力的变化作出 正确判断。曹刿的两个“可矣” ,使得战争出现“齐师败绩”和“遂逐齐师”的大好形势。 18. 曹刿、鲁庄公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答:答:曹刿战前、战中、战后的论战言论,表现他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卓越才 能。 鲁庄公:目光短浅,但善于接受别人好的意见。 19. 本文有几条线索? 答:答:人物活动和战争两线。 20.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句中的“肉食者”指什么? 答:答:“肉食者” ,吃肉的人。 “肉食”在当时与公膳制有关。公膳是对某种品位的官员 在办公时间免费供给的一种膳食。按规定“大夫以上,食乃有肉” 。因此, “肉食者” ,是指 古代享受公膳食肉待遇的大夫以上官员,一般称为“肉食者” ,用以借指有权位的人。 21. 为什么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 答:答:因为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这就突出表现了曹刿重视人民力量的 政治远见。 22. 你认为“长勺之战”的胜利与鲁庄公有关吗?说说理由。 答:答:有关;他听取曹刿的建议,没有坚持自己错误观点。 23. 读了这则短文,鲁国获胜给你启示最深的一点是什么?请联系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的 看法。 略 二二、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 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 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 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 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 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 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 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 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媵人持汤沃灌: 腰白玉之环: 右备容臭: 录毕,走送之: 同舍生皆被绮绣: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答案:答案:担心;热水;腰挂;香袋;跑;通“披” ;借 2. 与“以中有足乐者”一句中“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以衾拥覆 B.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D.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答案:答案:B 3. 翻译下面句子。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译:抄写完毕,赶快把书送还,不敢稍微超过约定的期限。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译:我站在旁边侍候着,摆出疑难,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向他请教。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译:如果他们的学业还有不精通,品德还有没养成的,那么不是天资低下,而是用心 不象我那样专心。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译: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感到衣食的享受比不上其他的人。 4. 简述选文是从哪三方面来写作者成年以后求学艰难的。 答:答:叩问之难;旅途之艰;生活之苦。 5. 选文采取对比的句式阐明道理。如文中将同舍生的豪华穿戴同“我”的 作对比,将今日太学生优越的条件同我的 对比,说明 的道理。 答案:答案:贫寒;艰苦求学条件;学生能否取得成就,在于主观努力与否。 6. 找出表现作者幼时守信用的句子。 答:答: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7. 作者将自己求学时的“勤且艰”告诉马生,用意是什么? 答:答:勉励马生刻苦学习。 三、 甲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 有所闻。 (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 乙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翌日,问宋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 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 ”间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帝问其故,对 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 (选自明史 ) 注:帝:指明太祖朱元璋。 朕():皇帝自称。 1. 宋濂是明初著名的文学家。 甲文写宋濂艰难(谦恭)求学的故事;乙文写 宋濂诚实待君的故事。 2. 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患:担心 (2)色愈恭,礼愈至 至:周到 (3)濂具以实对 具:全,都 (4)间问群臣臧否 臧否:善恶 3. 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1)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等到他(老师)高兴了,就又去请教。 (2)诚然,卿不朕欺。 确实是这样,你没有欺骗我。 4. 选择一个角度,谈谈你读了甲文或乙文后获得的启示。 示例:从甲文中我得到的启示是虚心求教才能学有所得。 【模拟试题模拟试题】 (答题时间:50 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 1. 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黄与绿主zi( )着,无边无垠( ) ,坦荡如砥( )这时如果不是wn( )若并肩 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 ,你会忘记了汽车 是在高原上行驶。 2. 按要求填写。 抽刀断水水更流, 。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 ,赢得生前身后名。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 无可奈何花落去, 。 (晏殊浣溪沙 ) ,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 悠哉悠哉, 。 (诗经关睢 ) 3. 对王维的汉江临眺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A. 一二句,一笔勾勒出汉江雄浑壮阔的景色,作为画幅的背景。 “三湘”之水, “九派” 合流,诗虽未点明汉江,但已使人足以想象到汉江横卧楚塞而接“三湘”通“九派”的浩 渺之势,为整个画面渲染了气氛。 B. 三四句,是以山光水色作为画面的远景。三句写出江水的流长邈远,四句又以苍茫 山色烘托出江势的浩瀚空阔。 C. 五六句,写出眼前波澜壮阔之景。诗人是用动与静的错觉进一步渲染磅礴水势, “浮” 、 “动”使诗人笔下之景都动起来了。 D. 最后两句写襄阳好风日,景色如此之美,诗人留恋山水,有归隐之意,再不求进取。 4. 仿照例句,再写出两个你对“语文”理解的比喻句。 例句: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仿句:语文是 ,让我 ; 语文是 ,让我 ; 5.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文字的内容。 据报道,在 5 月 31 日韩日世界杯足球赛揭幕战中,首次涉足世界杯决赛圈的塞内加尔 队制约了中场一向强大的法国队,中场队员迪奥普在比赛进行到 30 分钟时攻入一球, 最终以 1:0 战胜上届冠军法国队,爆出了世界杯赛历史上的一个大冷门。 (不得超过 25 个 字) 二、阅读理解 (一)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 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 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 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 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 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 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 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鱼我所欲也 ( ) 故患有所不辟也 ( ) 贤者能勿丧耳 ( ) 此之谓失去本心 ( ) 2. 翻译下列句子。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译: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译: 3. 此段文字出自 ,是孟子关于儒家“舍生取义”美德的一篇短论,全文的论 点是 。 4. 本文论证严谨,层层深入。请将本文分为三层,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各层大意。 第一层:( ) 第二层:( ) 第三层:( ) 5. 文中“贤者能勿丧耳” ,孟子还有几句话是论证“贤者”使“本心” “勿丧耳”的,请 写出来。 (二) 张春花被领进演播室,演播室一切已准备就绪,导演过去对张春花说,你想说什么就 说什么,你说的话,李望水会听到的,他还会看到你说话时的样子,又指了指镜头,你说 话时就看着它。导演安排她跟主持人坐在一起,她看着主持人,把身子往外移移,主持人 对她笑笑,她也想笑,可怎么也笑不出来。 导演做了个手势,还说了句什么,张春花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演播室里的灯一下亮 了。刺得她眼睛也睁不开,连忙用手蒙住脸,过了一会儿,睁开眼,看到前面有一个黑洞 洞的东西对着自己,身子不由自主地往旁边歪了歪,导演朝她做了个手势,让她把手放下, 她以为导演让她走开,站起身要走,导演示意她继续坐着,张春花眼睛迷乱地看着,不知 所措。导演念着倒计时,数到最后一个数,一回身,主持人开始说话:观众朋友们,你们 好!在上一期的“生活七彩桥”里,我们跟大家讨论厂下岗职工如何克服困难自强不息 的事迹,今天我们要讨论的是我国农村的教育问题,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我国农村教育 从根本上得到了_,农村的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_,教育质量、教学设施有 了很大的_。 “希望工程”使一大批失学儿童重新回到了学校,但是,我国农村教育 状况还不容乐观,发展也不平衡,尤其是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山区,办学条件还不尽如人意, 农村儿童失学问题仍然很严重。今天我们邀请了王家沟村代课教师张春花老师做我们的特 邀嘉宾,想请她谈谈农村教育的问题。张老师,下面请你给我们的观众谈谈你们学校的情 况。张春花看看主持人,又对着前面那个黑洞洞的镜头看看,不知该说什么,主持人示意 她说。她迷糊着眼,仍然不知说什么。主持人只好接下去说,李望水是水泉小学三年级学 生,家里欠了人家 4000 元债还不起,家里让他到人家的煤矿去干活,他就跑到了城里。张 老师一个人到城里找他回去上学。张春花的头一直低着,不敢看前面的镜头,也不敢说话。 主持人说,张老师,你认为发展农村教育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张春花抬起头,看看主持人, 嘴唇动了动,眼睛看着下面。主持人等着她说,可她什么也没说。主持人只好接下去说, 经济是影响农村教育发展的最大因素,当然也还有认识上的原因。但经济是主要的。许多 农村孩子上不成学,主要是因为经济困难,没钱交书杂费。一些农村学校校舍破旧,设施 落后,还是因为没钱。那个李望水同学之所以跑到城里来,也是因为家里穷,欠别人账还 不起。所以,要发展农村教育,首先得发展经济,而要发展经济,又得靠科学。主持人看 看张春花,说,张老师,你说是不是这样?张春花愣了一下,仍旧不知说什么好。主持人看 看张春花,张老师,你是不是想对李望水同学说几句话。主持人指指前面,说,他就在这 个城市的某个地方,你对他说什么,他都会听到的。张春花看看前面的镜头,嘴张了一下, 脸憋得通红,一时说不出话来,主持人亲切地对她说,你说吧,李望水同学一定能听得见 的。张春花慢慢地抬起头,说,李望水,你跑到哪里去了,我都找了你三天了,你能听见 我的话不?你是害怕回家还是死了张春花说着,眼泪突然泉水似的涌了出来,抽泣着说 不下去了。主持人接下去说,如果有谁得知李望水的消息,请与电视台“生活七彩桥”节 目联系,我们的电话是 687556 张春花泪流不止的面孔,让所有在场的人为之动容。 1. 选择恰当的一项填在横线上,使句子通顺,语气语调符合语言环境。 我国农村的教育问题,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我国农村教育从根本上得到了 , 农村的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 ,教育质量、教学设施有了很大的 。 A. 提高B. 改善C. 好转D. 增强 2. 主持人认为影响农村教育发展的最大因素是什么?其依据有三个,请概括。 3. 此段写的是张春花在演播室里的情况,通过对她的 、 、 描写,反 映了人物 、 的性格? 4. 文中画线的句子,是对人物的什么描写,反映了人物怎样的心情? 5. 第 1 段两个加点的 “笑”含义是什么?为什么张春花“怎么也笑不出来”? (三)孔乙己离开咸亨酒店后 续孔乙己 (1)孔乙己低着头,坐在地上喝完最后一口酒,拖着断腿,用“手”慢慢向外“走” 去。 (2) “这下打折了腿,还会再偷?” (3) “再偷,怕连手也打折!” (4)孔乙己害怕听到这笑声,咬着牙,拖着腿,使劲向前移去,口里不停地喃喃道: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这点灾难,何足道哉?” (5)人们的笑声听不见了,他在咸亨酒店的后山坡上坐下来。小腿疼得厉害,他看了 看,又红又肿,碗口那么粗,有的地方己溃烂化脓。他哭了,泪流满面。他恨丁举人: “你这个龟”他本想说句脏话,又觉得与读书人不相称,改口道:“君子不记小人之 过也” (6)他想到孙膑断腿胜庞涓,想到文王厄而演周易 。他似乎又看到了希望:“吾 四书 五经熟佛懂乎?此难一过,天岂不降大任于吾乎?”他痴痴地想,昏昏地 睡去:他中了举人,身上有很多的钱;他穿着长衫,在酒店里要酒菜,丁举人坐在侧边, 还不住地低头赔罪 (7)一阵秋风夹着一阵雨,湿透了孔乙己那身破夹袄,惊醒了孔乙己的酣梦。他看了 看天,雨密密地斜织着;他看了看山,一片灰暗。他伸了伸腰,自我陶醉道:“此梦吉 兆”便又鼓足劲,拖着断腿向前“走”去。 (8)风大了,雨大了。孔乙己在一条深谷边停了下来。身子筛糠似的抖,手僵得弯不 过来。 “行乎哉?疾行也。行乎哉?疾行也。 ”他一边催促自己,又一边向前爬去。爬啊爬 啊,又冷又饿的孔乙己再也爬不动了,冻僵的手再己无力支撑那满是泥浆的身子,他倒了 下去,滑入数丈深的谷底 1. 谁打折了孔乙己的腿?他代表了哪类人对孔乙己的摧残? 2. 第(4)段中,孔乙己喃喃道:“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这句话 是谁说的,出自哪篇课文?请你补足省略的这段话。 答:答:这段话是 说的,出自 ,省略的文字是 ,曾益 其所不能。 3. 第(6)中写孔乙己的梦说明了什么问题? 4. 从第(4)(8)段孔乙己的语言描写中,揭示了孔乙己怎样的性格特点? 5. 本文对孔乙己的悲惨结局的设想合情合理吗?为什么? (四)勇敢地追求真正的美 秦 牧 爱美是人的天性。对于爱美天性的任何禁锢是全没道理的。劳动人民最有权利追求美。 因此,我们有理由这样说:朋友们,勇敢地追求真正的美吧! 一个人堂堂正正地生活,他注意修饰仪容,有何不可?他注意衣着的材料、款式,有 何不可?或者,他爱染掉白发,他希望除去雀斑,她爱在鬓上插一朵花,在胸前别一个小 饰物,有何不可?这些人完全可以不顾多嘴多舌的人无聊议论,勇敢地追求这种正当的美。 契诃夫说:“人的一切都应该是美好的:心灵、面貌、衣裳。 ”正当地追求这一切美 都是合理的。 自然,我们也应该告诉人们,心灵美,以及由它产生的一切行为美是最高尚的美;其 他的一切美,离开了这个基础,就会黯然失色。人们常说:“鸟美在羽毛,人美在灵魂。 ” 灵魂美,即人的道德品质、精神境界、思想意识和志趣情操之美。托尔斯泰说:“人不是 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 ”不知道读者们有过这样的经验没有?一个外表很 美的人,当你发现他的灵魂十分龌龊的时候,那人给人的美感就渐渐地消失了。相反的 _,_,如果我们一旦发现他具有崇高的心灵,并且行为又很高尚可敬的话, 我们就会渐渐忘记他的丑陋,甚至觉得他变得好看起来。在中国,晏婴、包拯这些人,在 外国,贝多芬、托尔斯泰这些人,他们的长相谈不上漂亮,但是由于他们的心灵美,却连 带使人感到他们整个人漂亮起来。 古代的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最美的猴子与人类比起来也是丑陋的。 ”奥斯特 洛夫斯基说:“人的美并不在于他的外表,要是人没有内心的美,我们常常会厌恶他的外 表。 ”这些话是说得很有道理的。 有些钻研学术到了忘我境界的科学家、思想家,不修边幅,头发胡须都很蓬乱,甚至 对随身衣物也常常忘记了这一件,丢掉了那一件。爱美的天性在这些人身上仿佛体现不出 来。其实不然,他们是为了一个崇高的目的,为了更高度地发挥心灵美、行为美,而把仪 表美、修饰美在某阶段时间里暂时搁在一边罢了。这些不修边幅的人,他们能够给人以不 寻常的美感,正是他们的心灵美在熠熠闪光的缘故。 饱满的智慧和丰富的学识,也能使一个人的仪表美好起来。你从一个思想家的脸孔和 一个类人猿的脸孔或者从一个学者和一个流氓脸孔的比较中就可以很快发现这一点。我以 为仪表、衣着、装饰的美固然可以给人以美感,而心灵的美、智慧的美、行为的美所激发 起的人们的美感,总是会比前者强烈得多。外表美的缺陷可以用内心美来弥补,而心灵的 卑污丑恶却不是外表美可以抵消的。 我以为:人应该勇敢地追求真正的美,既追求内心美,也追求仪表美。朋友,当一个 人正当地生活,追求高尚的美的时候,我想,他必定有勇气来击退一切无理的干预和非难。 1. 本文作者号召追求的“真正的美”是 。从全文来看,作者特别强调的 “真正的美”的基础是 。 2. 第段采用了 和 的修辞方法,作者这样写意在强调 。 3. 第段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橄榄球衫和短裤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评估前景预测报告
- 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 专题3 第1节 经济生活与道德建设说课稿(选修6)
- 2025年工业厂房装配式结构设计安全防护评估报告
- 2025年中国复合材料耗材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评估前景预测报告
- 2025年中国风机叶片增强材料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评估前景预测报告
- 2025年中国分体线圈超导磁体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评估前景预测报告
- 劳动项目一 煮饺子教学设计小学劳动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人教版
- 第二课 展示自己的职业风采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中职思想政治职业道德与法律(第3版)人教版
- 第十一章第二节《功率》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 高二语文学考试卷及答案
- (二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5年普通高考第二次适应性检测 英语试卷(含答案详解)
- 2024-2025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二上册10月月考数学学情检测试题
- 2025年度会计代理记账机构员工劳动合同范本
- 《慢性肾脏病相关心肌病综合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
- 牛津译林版九年级英语上学期期中热点题型专练刷题03名校选词填空20篇(原卷版+解析)
- DB11T 2032-2022 工程建设项目多测合一技术规程
- 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讲课答辩英语学科全英答辩题目汇编(附汉语翻译)
- HG∕T 5087-2016 2,6-二叔丁基苯酚
- (完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 大规模模型蒸馏技术
- 12、口腔科诊疗指南及技术操作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