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档简介
j i n g sf 0 1 l o w e r sa n d a l s ob e 铆e e nt h ec o u na n 薹影乏塞萋i 妻5 l 囊i ! ;毒薹乏; 讯妻i 妻摹誊1 葶誊妻盎氟r 兰季羔手妻连! 霉耋警;囊专羹蒌霎i ! 要善i 妻薹毒霪妻毒趔;薹警蓁萋毒手;量兰喜薹 霎主薹j 丢篓专i l 垂辜毒彝黉;妻萋妻薹耋薹羹毫耋喜莹落! ! 耋薹霉妻垂喜毫童莩i 量零;i ! 霉董蓦摹:藿萋薹 萎兰蓍三羹垂篓;塞差王薯 嚣i 此时南朝已 渐渐地接近尾声,统治阶级对其的重视已心有余而力不足。对江左 政权构成的威胁其次来自荆州、雍州、郢州、江州等上游地区之势 力。“如谢晦起兵于荆州,臧质、南谯王义宣起兵于雍州、荆州, 海陵王休茂起兵于雍州,邓琬挟晋安王子勋起兵于江州,桂阳王休 范起兵于江州,沈攸之起兵于荆州。宋文帝、孝武帝之入继皇位, 亦来自荆州江州也。”因此,当上游势力发难,兵锋东指时,湘州 便成为朝廷抑制强州、加强皇权的一块筹码,它只能作为配角影响 当时的政局,因而得不到南朝统治者的足够重视。 “南朝时期,世族政治的格局已经被打破,南朝的帝王们都在 进行皇权伸张的努力,向皇权政治复归。在由世族政治向皇权政治 转变的过程中,各种新旧矛盾的汇聚,使南朝的政治格局显得复杂、 动荡。其突出表现之一,就是多种政治力量并存且共同作用于政治 生活中。从某种程度看,南朝政治呈现出无序的状态。”。正是在这 样的历史条件下,湘州作为一种政治力量从刘宋开始跃于南朝的 政治舞台。在刘宋时代,该州时兴时废,与当时的政局并无多大影 响。齐代统治时间短促,再加上湘州蛮族暴动、湘州土豪暴动相继 发生,因此,在齐代,统治者并没有对湘州进行有序的治理。宋齐 以后湘州与南朝的政局发展日益紧密。湘州在萧衍篡齐建梁的革 命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萧衍即位后着手 对湘州进行有序的治理,改革政治,发展经济,引用湘州人才,使 。杨天亮论南北朝时期南北双方的主要战争及其影响史林1 9 9 8 ,4 :1 。 。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北京:中华书局,l9 8 5 2 3 l 。 引言 政治区域化是魏晋南北朝政治历史的一个突出特点,区域政治 史研究又是近几年学术界刚刚开始注意的一个领域,尤其是区域政 治史的发展演变及其与皇权政治的关系更是成为研究的热点。然而 学者们对区域政治史的研究大多专主于荆、扬、郢、江、雍等州的 研究,对湘州的研究较少。 目前对湘州的研究成果主要有:谭其骧的湖南人由来考( 长 水集上册,人民出版社,1 9 8 7 年) 对六朝时期湖南所接受的外来 移民作了详细的考究。杨志强的湘州考( 湘潭大学学报1 9 9 6 年第5 期) 对湘州的创设时间和所辖郡县作了详尽考证,纠正了一 些谬误。张国安的论梁代江湘交广诸州豪强的兴起( 河南师 范大学学报1 9 8 9 年第2 期) 与论陈代江湘交广诸州的豪强( 许 昌师专学报1 9 9 0 年第l 期) 对湘州豪强在梁陈的活动、兴衰及其 与皇权政治的关系作了探讨。伍新福的长沙蛮初考( 中南民族 学院学报1 9 8 6 年第4 期) 对长沙蛮的源流、归属诸问题作了研究。 可见,学者们对湘州的研究只专注于某一方面或某一问题,因此, 就所论深度而言,不能说没有可取之处,但却不够全面,无法从总 体上把握南朝时期湘州的政治概貌。 基于这一状况,本文欲在前辈和时贤研究的基础上,对六朝区 域史研究中为史学界所忽视的湘州进行系统的探讨,勾勒其进程轨 迹,以还湘州的社会政治风貌,并说明其与南朝皇权政治伸缩、离 合的关系,加深对南朝的历史以及对整个南北关系史的认识和理 解,以求更为准确地把握这一阶段的历史特征。 湘州自晋怀帝永嘉元年,分荆州之长沙、衡阳、湘东、邵陵、 零陵、营阳、建昌、江州之桂阳八郡立以后,其辖郡在不断变化, 但本文所言的“湘州”,从其地域范围来说,专指初设时的八郡所 在的地域。 1 、湘州与宋齐政治 1 1 湘州与宋初政治 东晋一朝,方镇势力强大,皇权势微。据晋略表五载:“南 度以后,豫、徐、江三州皆为重镇,纷纷兼督,多是侨州;或只一 郡,或只一县,唯荆兼梁、益、宁、交、广,乃为实土,是以上流 偏重,卒成王桓之变。”如东晋王敦、陶侃、桓温、桓玄等皆自上 游拥兵东下,对中央之建康产生极大的威胁。宋代建立后,方镇势 力仍然强大,“荆州居上流之重,地广兵强,资实兵甲,居朝廷之 半”。因此,为了吸取教训| ,防止上游坐大的威胁,加强皇权,刘 裕建宋后立即于永初三年分荆州十郡设立湘州。其实,设置湘州也 是“宋武帝身后计的一个重要部署”。刘裕建宋,以长子刘义符为 太子,但皇太子“多狎群小”、“负荷非才”, 能否继任大统、肩负 重任成为刘裕的一大心病,因此在“上不豫”之机,不得不有所防 各。 基于此,刘裕对刘宋第一任湘州刺史不得不慎重选择。最终刘 裕选择了张邵为湘州刺史,其原因何在? 第一,张邵对刘裕一直忠 心耿耿。据宋书卷四十六张邵传载:“张邵字茂宗,会稽 太守裕之弟也。初为晋琅邪内史王诞龙骧府功曹桓玄篡位,父 敞先为尚书,以答事微谬,降为廷尉卿。及武帝讨玄,邵白敞表献 诚款,帝大说,命署其门日:有犯张廷尉者,以军法论。后以敞 为吴郡太守。王谧为扬州,召邵为主簿。刘毅为亚相,爱才好士, 当世莫不辐凑,独邵不往。刘穆之闻以白,帝益亲之,转太尉 参军,署长流贼曹。”从此可见,张邵背弃桓玄,追随刘裕,不交 刘毅,因而深得刘裕的信任。第二,张邵具有临危不惧、高瞻远瞩、 总览全局的才能。“卢循寇追京师,使邵守南城,时百姓临水望贼, 帝怪而问邵,邵日:若节钺未反,奔散之不暇,亦何能观望。今 当无复恐耳。十二年,武帝北伐,邵请见,日:人生危脆, 。沈约宋书临川王义庆传北京:中华书局,1 9 7 4 14 76 。 。薛军力刘宋初期对强藩的分割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 9 9 5 ,5 : 53 。 。司马光资治通鉴宋纪一北京:中华书局,1 9 5 6 3 7 4 3 。 必当远虑。穆之若邂逅不幸,谁可代之? 尊业如此,苟有不讳,事 将如何? 帝曰此自委穆之及卿耳。青州刺史檀祗镇广陵,时 滁中结聚亡命,祗率众掩之,刘穆之恐以为变,将发军。邵日:檀 韶据中流,道济为军首,若疑状发露,恐生大变。宜且遣尉劳,以 观其意。既而祗果不动。武帝重其临事不挠,有大臣体。”第 三,张邵是张茂度之弟,而张茂度深得刘裕的信赖。据宋书卷 五十三张茂度传:“高祖西伐刘毅,茂度居守,留州事悉委之。 高祖将讨休之,茂度闻知,乘轻船逃下,逢高祖于中路,以为录事 参军,太守如故。还为扬州别驾从事史。高祖北伐关洛,复任 留州事。”可见,张茂度在刘宋开国,特别是在平定卢循,征讨刘 毅、司马休之等斗争中,功勋卓著,可视为刘裕的元从功臣,因而 深得刘裕信委。 1 2 湘州与元嘉之治 文帝即位后,继续以张邵为湘州刺史,以加强对湘州的治理和 对荆州的牵制。文帝元嘉三年,荆州刺史谢晦反抗朝廷。谢晦自江 陵东下,到达西江口。起初,“晦欲遣兵袭湘州刺史张邵,何承天 以邵兄益州刺史茂度与晦善,日:邵意趣未可知,不宜遽击之。 晦以书招邵,邵不从”。罾无论是起初的武力夺取湘州,还是继后的 致信拉拢张邵,都表明谢晦想极力争取湘州,以便控制长江中游。 因为从当时的形势来看,争取湘州是谢晦的当务之急。“初,晦与 徐羡之、傅亮谋为自全之计,晦据上流,而檀道济镇广陵,各有强 兵,以制持朝廷;羡之、亮于中秉权,可得持久。” 文帝即位后首 先铲除了徐羡之、傅亮,重操政柄,控制了长江下游中央之建康。 而坐镇广陵的檀道济是忠于朝廷的,这可从徐羡之将废庐陵王义真 时檀道济的态度看出,“徐羡之将废庐陵王义真,以告道济,道济 意不同,屡陈不可,不见纳。羡之等谋欲废立,讽道济入朝,既至, 以谋告之。太祖未至,道济入守朝堂”。 建康之西边防护的江 州,其刺史当时是王弘,而王弘的政治取向也是归附于朝廷。“徐 。沈约宋书t 张邵传北京:中华书局,1 9 7 4 13 9 4 。 。司马光资治通鉴- 宋纪二北京:中华书局,1 9 5 6 3 7 8 1 。 。沈约宋书- 谢晦传北京:中华书局,1 9 7 4 13 5 8 。 。沈约宋书- 檀道济传北京:中华书局,1 9 7 4 13 43 。 3 羡之等以废弑之罪将见诛,弘既非首谋,弟昙首又为上所亲委,事 将发,密使报弘。”王弘为王昙首之兄,王昙首为文帝之僚属,则 王弘无疑会倒向朝廷。因此可以说,在谢晦反叛之前,朝廷已牢牢 地控制了长江下游。在长江上游,荆州己被谢晦控制。据史载,宋 台初建,谢晦为右卫将军,当时权遇已极,“宾客辐凑,门巷填咽”。永 初三年,又被任命为领军将军,入直殿省,总统宿卫。义符被废以 后,徐羡之以谢晦行荆州刺史,“欲令居外为援,虑太祖至或别用 人,故遽有此授。精兵旧将,悉以配之,器仗军资甚盛”,学而且谢 晦“数从高祖征讨,各睹经略,至是指麾处分,莫不曲尽其宜。二 三日中,四远投集,得精兵三万人”。锄而长江上游的益州与雍州有 可能倒向谢晦,因为当时益州刺史“茂度与晦素善”, 至于雍州刺 史刘粹,谢晦也与粹“厚善,以粹子旷之为参军”。因此可以说在 长江上游谢晦优势尤存。于此之际,湘州的政治动向直接关系到谢 晦叛乱的成功与否。湘州若合于荆州,上游就更能自主,从而对下 游的优势也会加大,建康将感到威胁。湘州若控制在建康朝廷之手, 谢晦东下就会受阻。因此,谢晦不遗余力地争取湘州。 谢晦“遗书要邵,邵不发函,驰使呈帝”。留湘州刺史张邵的不 从则表明了谢晦争取湘州的计划受挫。于是,谢晦只好盲目东下江 陵,屯兵西江口。文帝一面派檀道济、到彦之在彭城洲、隐圻堵截 叛军,另一面又派“湘州刺史张邵提湘川之众,直据要害”,从侧 翼牵制叛军。谢晦在与檀道济、到彦之决战溃败之后,只得夜出, “投巴陵,得小船还江陵”。 荆州刺史谢晦失败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是湘州对荆州的牵制也 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张邵任湘州刺史期间,“将署府,邵以为 长沙内地,非用武之国,置署妨人,乖为政要。”心张邵在湘州的苦 。沈约宋书王弘传北京:中华书局,1 9 7 4 1 3 1 4 。 。司马光,资治通鉴宋纪一北京:中华书局,l9 5 6 3 7 4 1 。 。沈约宋书谢晦传北京:中华书局,1 9 7 4 13 4 8 。 。沈约宋书谢晦传北京:中华书局,1 9 7 4 13 5 0 。 。沈约柬书张茂度传北京:中华书局,1 9 7 4 1 5 1 0 。 。沈约宋书刘粹传北京:中华书局,1 9 7 4 13 8 0 。 。沈约宋书张邵传北京:中华书局,1 9 7 4 13 9 5 。 。沈约宋书谢晦传北京:中华书局,1 9 7 4 13 5 2 13 5 3 。 。司马光资治通鉴,宋纪二北京:中华书局,1 9 5 6 3 7 83 。 。沈约宋书张邵传北京:中华书局,1 9 7 4 1 3 9 4 13 9 5 。 4 止外藩与内臣勾结,介入中枢争斗。 元嘉二十九年,文帝省湘州再入荆州。这次省湘入荆的直接原 因亦与北魏南侵和刘宋的北伐有关。元嘉二十七年二月,北魏已统 一北方,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率军南伐。七月,宋文帝遣王玄谟、沈 庆之等北伐,结果败退。拓跋焘在破宋江北南衮、徐、衮、豫、青、 冀六州之后,于十二月乘胜进至长江北岸的瓜步,所经之处,烧杀 抢掠,致使“自江、淮至于清、济,户口数十万,自免湖泽者,百 不一焉。村井空荒,无复鸣鸡吠犬”。印元嘉二十九年,魏太武帝被 中常侍宗爱所杀,因此,宋文帝欲乘机北伐,遣抚军将军萧思话等 率四万荆州甲士北出许、洛以攻魏。此次省并当是加强荆州的力量。 综上所述,文帝在位时,湘州屡省屡立。其省立不定,与长江 上游势力构成、权力中枢政争和南北形势频繁变动密切相关。当荆 州势力强大,对皇权构成威胁时,湘州就从荆州中析出,以削弱荆 州,加强对它的控制。当南北关系紧张时,湘州就并入荆州,以加 强上游的军事防御力量。可见,湘州已变成了文帝手中一枚重要的 棋子。何时舍弃它,何时需要它,文帝心知肚明,并且把它运用得 恰到好处。尽管湘州的屡省屡立抑制了其自身的发展,但从全局来 看,还是为“元嘉之治”局面的出现创造了较为稳定的政治环境。 1 3 湘州与孝武政治 孝武帝刘骏即位后,当时荆州刺史“义宣在镇十年,兵强财富, 既首创大义,威名著天下,凡所求欲,无不必从。朝廷所下制度, 意所不同者,一不遵承”, 而且督荆湘雍益梁宁南北秦八州诸军事, 兼有八州之众,对朝廷产生极大威胁。因此刘骏一上台立即复立湘 州,以继续削弱荆州,同时调刘义宣为丞相、扬州刺史。然而,此 举却引起刘义宣的不满。孝武孝建元年义宣在荆州反叛,与之同叛 的还有豫州刺史鲁爽、江州刺史臧质、衮州刺史徐遗宝。义宣命辅 国将军子怊与左司马竺超民留镇江陵,自己亲率十万之众发江中, 至浔阳,与质为前锋而进,爽亦引兵直取历阳。面对叛军的进攻, 。章义和地域集团与南朝政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 0 2 9 2 。 。沈约宋书索虏传北京:中华书局,1 9 7 4 23 5 9 。 。沈约宋书南郡王义宣传北京:中华书局,19 7 4 1 8o o 。 甚至“凡鄙无识知,每为始兴王潜兄弟所戏再”的刘义綦也被任 命为湘卅i 刺史,可见孝武帝的良苦用心。 1 4 湘州与义嘉之乱 大明八年,孝武帝驾崩,刘子业继位,是为前废帝。史载,前 废帝即位后,“凶悖目甚,诛杀相继,内外百司,不保首领”, 致 使社会矛盾激化,政局动荡不安,刘宋皇室内部自相残杀愈演愈烈。 永光元年十一月,湘东王刘或联合内宫势力杀死前废帝。十二月, 刘或即位,是为宋明帝。与此同时,江州刺史晋安王刘子勋,在长 史邓琬等人操纵下,起兵反抗刘或,因而出现了“一次规模较大的 以明帝刘或为首的文帝系诸王和以晋安王刘子勋为首的孝武帝系 诸王的统治阶级内战”,学即“义嘉之乱”。在这场政治动乱中,湘 州的政治动向如何? 对明帝政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在此试将分 析之。 刘子勋起兵后,荆州刺史临海王刘子顼、郢州刺史安陆王刘子 绥、会稽太守寻阳王刘子房举兵同逆。随后,冠军将军、湘州刺史 邵陵王刘子元“席马风陵波,整众遄至”,固湘州行事何慧文一同叛 逆。湘州为何在这场政治动乱中倒向晋安王刘子勋? 我们先来看湘 州刺史刘子元。“邵陵王子元字孝善,孝武帝第十三子也。景 和元年,出为湘州刺史,将军如故,未之镇。至寻阳,值晋安王子 勋为逆,留之不镇。” 很明显刘子元属于孝武帝系诸王,是其倒向 晋安王刘子勋的主要原因。但晋安王子勋对其的拉拢也是重要原 因。“先是,废帝以邵陵王子元为冠军将军、湘州刺史,中兵参军 沈仲玉为道路行事,至鹊头,闻寻阳兵起,停住,白太宗进止之宜。 太宗以子勋起兵,本在幼主,虽疑其不即解甲,不欲先彰同异,敕 令进道。信未报,琬闻子元停鹊头不进,遣数百人劫迎之。”。子元 当时只有八岁,年小无知,面对突如其来的政治之乱,显得六神无 4 沈约宋书刘义綦传北京:中华书局,1 9 7 4 1 4 7 0 。 。沈约宋书前废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 9 7 4 1 4 6 。 。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 97 9 3 9 4 。沈约宋书邓琬传北京:中华书局,1 9 7 4 2 13 3 。 。沈约宋书邵陵王子元传北京:中华书局,19 7 4 20 6 7 2 0 6 8 。 。沈约宋书邓琬传北京:中华书局,1 9 7 4 2 13 l 。 8 主,因而邓琬遣人劫迎之自然使刘子元倒向了晋安王刘子勋。至于 湘州行事何慧文倒向晋安王刘子勋跟当时的形势有关。晋安王刘子 勋起兵后,荆州、郢州、会稽积极响应刘子勋,随后各重要方镇云 集响应。徐州刺史薛安都、冀州刺史崔道固、青州刺史沈文秀、益 州刺史萧惠开以及豫州刺史殷琰皆举兵应寻阳。接着建康周围也出 现反叛,“吴郡太守顾琛、吴兴太守王昙生、义兴太守刘延熙、晋 陵太守袁标皆据郡应之”。当益州刺史萧惠开遣巴郡太守费欣寿 将五千人东下之时,湘州行事何慧文、广州刺史袁昙远、梁州刺史 柳元怙、山阳太守程天祚皆附于子勋。“是岁,四方贡计皆归寻阳, 朝廷所保,唯丹杨、淮南等数郡,其间诸县或应子勋。”罾可见,晋 安王刘子勋起兵后四方响应,普天同叛,而明帝刘或可谓是四面 楚歌,作为湘州行事,何慧文不可不知情,权衡利益,从而倒向了 刘子勋。 湘州参加这场动乱后,湘州内部也出现了激烈的斗争。当时“衡 阳内史王应之率郡文武五百许人起义兵袭何慧文于长沙,径至城 下。慧文率左右出城与战,应之勇气奋发,击杀数人,遂与慧文交 手战,斫慧文八创,慧文斫应之断足,遂杀之。时湘东国侍郎虞洽 为太宗督国秩,在湘东,劝太守颜踞发兵应朝廷,罐不从。洽乃投 桂阳,收募得数百人,还欲攻曜,踺惧求和,许之。有众二千。时 琬征慧文率众下寻阳,发长沙,已行数百里,闻洽起兵,乃回还攻 洽,洽寻战败奔走”。最终由于倒向晋安王刘子勋的湘州力量较大, 叛军才得以控制湘州。 晋安王刘子勋起兵后,攻势咄咄逼人,“东兵已至永世,宫省 危惧,上集群臣以谋成败”。 蔡兴宗日:“今普天图逆,人有异志, 宜镇之以静,以至信待人。比者逆徒亲戚,布在宫省,若绳之以法, 则土崩立至,宜明罪不相及之义。物情既定,人有战心,六军精勇, 器甲犀利,以待不习之兵,其势相万耳。愿陛下勿忧。” 宋明帝采 纳了蔡兴宗的建议,一方面通过“曲赦”、“大赦”等政治手段,拉 。司马光资治通鉴朱纪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 9 5 6 40 9 6 。 。司马光资治通鉴- 宋纪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 9 5 6 40 9 8 。 。沈约宋书邓琬传北京:中华书局,1 97 4 2 14 0 一2 14 1 。 。沈约宋书蔡* 宗传北京:中华书局,l9 7 4 1 5 8 1 。 。沈约宋书蔡兴宗传北京:中华书局,1 9 7 4 15 8 1 。 9 拢反对势力,争取群众拥护。“九月乙酉,曲赦江、郢、荆、雍、 湘五州;守宰不得离职”,w 另一方面集中力量进行军事进攻,派“司 徒休仁至寻阳,遣吴喜、张兴世向荆州,沈怀明向郢州,刘亮及宁 朔将军南阳张敬儿向雍州,孙超之向湘州,沈思仁、任农夫向豫章, 平定余寇”。义嘉之乱被平定。 刘宋后期动荡的政治格局给湘州的政治选择带来了极大的困 难,湘州的政治选择和势力归宿也直接决定了湘州的政治状态。义 嘉之乱平定后,宋明帝一方面频繁地更换湘州刺史,以防止湘州再 次与地方州镇联合反叛:另一方面,重用忠诚自己的文帝系诸王和 大臣为湘州刺史,以加强对湘州的控制。如泰始二年八月,以护军 将军、永嘉王刘子仁为湘州刺史,由于子仁为孝武帝第九子,但明 帝“以将来非社稷计”,。将之赐死。十月,以吴郡太守顾觊之为湘 州刺史。“太宗泰始初,四方同反,觊之家寻阳,寻阳王子房加以 位号,觊之不受时普天叛逆,莫或白免,唯觊之心迹清全,独 无所与。太宗甚嘉之,东土既平,以为左将军、吴郡太守,加散骑 常侍。泰始二年,复为湘州刺史。”啪泰始三年六月,以侍中刘韫为 湘州刺史。“子勋为乱,大众屯据鹊尾,攻逼宣城。于时四方牧守, 莫不同逆,唯韫弃郡赴朝廷,太宗嘉其诚,以为黄门郎,太子中庶 子,侍中,加荆、湘州。” 泰始四年以行雍州刺史巴陵王休若为湘 卅l 刺史。刘休若,系文帝第十九子,义嘉之乱期间,以他为镇东将 军,统众军东讨,立下战功,因而深得明帝信赖。可见,在明帝泰 始年问,湘州刺史的频繁更换正好反映了当时政治的动荡不安。 1 5 湘州与宋齐易代 义嘉之乱后,宋明帝在位期间对内大杀宗室诸王,削弱了刘宋 统治的基础;对外南弱北强的趋势进一步加剧,北魏进一步南逼, 致使刘宋王朝政治已处于内外交困之境地,刘宋渐渐走向衰败。泰 豫元年,太宗崩,太子刘昱继位,是为后废帝。后废帝统治时期, 。沈约宋书明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 9 7 4 ,1 5 8 。 。司马光资治通鉴宋纪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 9 5 6 4 12 1 。 。沈约宋书- 永嘉王子仁传北京:中华书局,l9 7 4 2 0 6 7 。 。沈约宋书顾觊之传北京:中华书局,1 9 7 4 2 0 8 0 2 0 8 l 。 。沈约宋书刘韫传北京:中华书局,1 9 7 4 1 4 6 6 。 1 0 刘宋政治全局被权臣大权独揽。在地方,早在泰始五年,出为郢州 刺史的沈攸之“赋敛严苦,征发无度,缮治船舸,营造器甲。自至 夏口,便有异图”。泰豫元年,太宗崩,沈攸之被任命为荆州刺史, 取代蔡兴宗刺荆。自郢州迁为荆州后,沈攸之更是“聚敛兵力,将 吏逃亡,辄讨质邻伍。养马至二千余匹,皆分赋戌逻将士,使耕田 而食,廪财悉充仓储。荆州作部岁送数干人仗,攸之割留,簿上供 讨四山蛮。装治战舰数百干艘,沈之灵溪裹,钱帛器械巨积,朝廷 畏之”。在中央,后废帝元徽二年,桂阳王刘休范于寻阳起兵反抗 朝廷,在平叛过程中,“萧道成迁中领军,由于掌握了禁卫军兵权, 因此他在实际上就压倒了袁粲、褚渊等人,成为刘宋朝政的真正主 宰者。这样,刘宋中央政府就出现了萧道成大权独揽的权臣专决局 面”,刘宋政治全局也就变成了下游的中央萧道成与上游荆州沈攸 之双方相抗的形势。在这场宋末的政治斗争中,湘州的政治动向如 何? 双方是怎样急夺湘州的,现条例相关史料以分析湘州的动向。 列于沈攸之阵营者如下:王蕴,前湘州刺史,太后兄子,“少 有胆力,以父揩名宦不达,欲以将途自奋。时攸之未便举兵, 蕴乃下达郢州。世祖为郢州长史,蕴期世祖出吊,因作乱据郢城, 世祖知之,不出。蕴还至东府前,又期太祖出,太祖又不出吊,再 计不行,外谋愈固”。 以此可知,王蕴之所以倒向沈攸之,是想以 攸之之乱,抬升先辈以及自身的政治地位,捞取政治利益。庾佩玉, “为蕴宁朔府长史、长沙内史。蕴去职,南中郎将、湘州刺史南阳 王翔未之任,权以佩玉行府州事”。 沈攸之反,“遣使要雍州刺史 张敬儿、梁州刺史范柏年、司州刺史姚道和、湘州行事庾佩玉、巴 陵内史王文和等。敬儿、文和斩其使,驰表以闻;柏年、道和、佩 玉怀两端,密相应和”。 从此材料可推测,庾佩玉投向沈攸之,主 要是受王蕴的影响。任候伯,本是黄回军主,“平西将军黄回至郢 州,遣军主任候伯行湘州事,又杀佩玉。候伯与回同( 卫将) 军袁 。沈约柬书沈攸之传北京:中华书局,l9 7 4 1 9 3 1 。 。萧子显南齐书高帝纪上北京:中华书局,197 2 1 1 。 9 李文才南北朝时期益梁政区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 0 0 2 2 4 1 。 ”萧子显南齐书高帝纪上北京:中华书局,1 97 2 1 1 12 。 。沈约宋书- 黄回传北京:中华书局,1 97 4 2 1 25 。 ”沈约宋书沈攸之传北京:中华书局,1 9 7 4 1 9 3 3 。 元嘉二十七年以后,北强南弱的趋势日益明朗。宋明帝泰始二年到 四年,宋遣将领张永、沈攸之北伐,魏将尉元大破张永于吕梁之东, 宋失淮北四州( 青、翼、徐、衮) 及豫州淮西之地( 即淮南、新蔡、 梁、陈、南顿、汝南、汝阴等郡) 。齐朝一建立,建元元年,“魏遣 假梁郡王嘉督二将出淮阴,陇西公琛督三将出广陵,河东公薛虎子 督三将出寿阳,奉丹杨王刘昶入寇”。二年,“又遣平南将军郎大 檀等三将出朐城,将军白吐头等二将出海西,将军元泰等二将出连 口,将军封延等三将出角城,镇南将军贺罗出下蔡,同入寇。”罾三 年,“魏人寇淮阳,围军主成买于甬城。” 齐高帝在位的短短四年 中,就发生过三起北魏入寇事件。武帝继位后永明二年北魏又寇寿 阳。南齐的军事重镇寿阳、淮阳、寿春、角城、涟口、朐山等不断 受到北魏的入侵,南齐“郡县之建置虽多,而名存实亡,境土蹙于 宋大明之时矣”。北魏的步步紧逼,南齐的统治区域日蹙加剧了蛮 族的暴动。有的欲叛魏,如建元元年,北魏入寇时,“蛮酋桓诞请 为前驱义阳民谢天盖自称司州刺史,欲以州附魏,魏乐陵镇将 韦珍引兵渡淮应接”。 有的乘机杀县令,如建元二年,北魏又入寇, “群蛮依阻山谷,连带荆、湘、雍、郢、司五州之境,闻魏师入寇, 尽发民丁,南襄城蛮秦远乘虚寇潼阳,杀县令。司州蛮引魏兵寇平 昌”。 湘州蛮作为蛮族的一部分,它的起事自然也受到了北魏南下 入侵的影响。 其次,南朝自元嘉末年以后,内战不断,财政开支日益增加, 政府对蛮族的剥削变本加厉,方镇带兵贪功徼利,更加剧了湘州蛮 的暴动。元嘉以后,义宣叛乱、义嘉之乱、桂阳王休范叛乱、沈攸 之叛乱相断发生,中央与地方方镇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从而导致 中央财政开支不断上升。为了弥补财政上的不足,政府滥征苛捐杂 税,有的官员甚至巧取豪夺,肆意搜刮。这可以从齐朝刚建立,高 帝萧道成命群臣各言得失中可以看出,“淮南、宣城二郡太守刘善 。司马光资治通鉴- 齐纪一北京:中华书局,l 9 56 4 23 3 。 。司马光资治通鉴齐纪一北京:中华书局,l 9 56 4 23 9 。 。司马光资治通鉴齐纪一北京:中华书局,1 9 56 4 2 4 2 。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历代州域形势四南北朝北京:中华书局,1 9 5 5 173 。 。司马光资治通鉴齐纪一北京:中华书局,1 9 5 6 4 2 3 3 。 ”司马光资治通鉴齐纪一北京:中华书局,1 9 5 6 4 23 5 。 明请除宋氏大明、泰始以来诸苛政细制,以崇简易”。“宋元嘉 之世,凡事皆责成郡县。世祖征求急速,以郡县迟缓,始遣台使督 之。自是使者所在旁午,竞作威福,营私纳赂,公私劳扰。”“宋自 大明以来,渐见凋弊,征赋有加而天府尤贫。小民嗷嗷,殆无生意; 而贵族富室,以侈丽相高,乃至山泽之民,不敢采食其水草。”对 湘州蛮动的原因,朱大渭先生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南朝从元嘉 末年开始,对内对外战乱纷繁,官场贪污腐败成风,财政开支日益 增加。南朝所辖区域逐渐缩小,人民逃亡极端严重,更加影响 封建王朝的财政收入。因此南朝封建政权企图压榨少数民族, 来填补财政上的不足。加上南朝士族集团极端腐朽没落,官吏徇私 舞弊之风特盛,以及方镇带兵专行征讨,贪功徼利,从而使元嘉以 后对少数民族的征伐和掠夺越来越变本加厉。”罾 湘州蛮动以后,朝廷首先派湘州刺史吕安国率兵镇压,但“吕 安国有疾不能讨”,鼬朝廷又以尚书左仆射柳世隆为湘州刺史。“世 隆至镇,以方略讨平之。在州立邸治生,为中丞庾杲之所奏,诏原 不问。” 可见世隆平定湘蛮,居功至伟,以至于在州立邸治生,都 没受追究。 1 7 湘州与齐末政治 萧齐末年,内政日昏,皇权政治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尤其是 在三吴地区,王敬则、陈显达、崔慧景等强藩利用武力纷纷操戈, 几度兵围台城,长江下游赖以保卫中央建康的军事武装因此而势力 大减,萧齐政权亦因此而危机四起。时控长江中游任雍州刺史的萧 衍趁机起兵。朝廷调巴西、梓潼二郡太守刘山阳率益州武力,就荆 州长史萧颖胄,颖胄与臣共商大计。“萧雍州畜养士马,非复一日。 江陵素畏襄阳人,人众又不敌,取之不可必制,制之,岁寒复不 为朝廷所容。今若杀山阳,与雍州举事,立天子以令诸候,霸业成 矣。”固于是颖胄袭杀刘山阳,附于襄阳。萧衍率军欲顺江东下,围 。司马光资治通鉴齐纪一北京:中华书局,1 9 5 6 4 2 2 6 4 2 2 7 。 。朱大渭六朝史论北京:中华书局,1 9 9 8 4 17 4 1 8 。 。司马光资治通鉴齐纪二北京:中华书局,1 9 5 6 4 2 7 2 。 。萧子显南齐书柳世隆传北京:中华书局,1 9 7 2 4 5 2 。 。李延寿南史萧颍胄传北京:中华书局,19 75 1 0 48 。 1 5 逼郢州,但“鲁山城主孙乐祖、郢州剌史张冲各据城未下”。由于 “汉口路通荆、雍,控引秦、梁,粮运资储,听此气息,所以兵压 汉口,连络数州。今若并军围城,又分兵前进,鲁山必阻沔路,所 谓描喉”,罾于是萧衍出沔口,命王茂、萧颖达等进军逼郢城。王 茂率军潜师袭击离郢三十里的加湖,将逼子阳,“水洄不通舰,其 夜暴长,众军乘流齐进,鼓噪攻之,贼俄而大溃,子阳等窜走,众 尽溺于江。王茂虏其余而旋。于是郢、鲁二城相视夺气”。 然而, 事实上双方处于僵持之局,中游各镇除湘州外,均已表明自己的态 势。于此之际,湘卅i 之动向已成为倍受瞩目的焦点。若萧衍控制湘 州,则可把以前所控的荆、雍二州与湘州连成一片,这样就可尽控 长江中游,从而守可利用长江中游之险要地势遏制萧宝卷进击襄 阳,攻可直接顺江东下,攻占郢州,直捣建康。若萧衍不控湘州, 则会腹背受敌。因为南齐的沔北五郡南阳、新野以及北襄城、西汝 南、北义阳五郡,皆为北魏攻占,准南也失,梁州、益州正受北魏 威胁。而东面之郢州已被东昏侯萧宝卷所控制。若湘州依附于下游 势力,则萧宝卷可以湘州为依托,把湘、郢二州连成一片,这样就 可遏制义兵东下。因此湘州的动向直接关系到双方的切身利益。正 当双方把目光投注于湘州之际,湘州刺史杨公则“率湘府之众合于 夏口”, 扶助萧衍,这无疑给其颇有活力的血液,相持之局很快 被打破。公则因此而倍受萧衍重用,“时荆州诸军受公则节度,虽 萧颖达宗室之贵亦隶焉”。 从此,杨公则所率湘州武力在萧衍东下 过程中成为倚重的力量。湘州不仅在军事上扶助萧衍,在经济上也 给萧衍予以大力的支持。时辅国长史、长沙太守刘坦“下车简选堪 事吏,分诣十郡,悉发人丁,运租米三十余万斛,致之义师,资粮 用给”, 以至于“长沙寺僧业富沃,铸黄金为龙,数千两,埋土 中。历相传付,称为下方黄铁,莫有见者,乃取此龙以充军实”。 。姚思廉梁书杨公则传北京:中华书局 。姚思廉梁书- 武帝纪上北京:中华书局 。姚思廉梁书武帝纪上北京:中华书局 。姚思廉梁书杨公则传北京:中华书局 。姚思廉梁书- 杨公则传北京:中华书局 。姚恩廉梁书刘坦传北京:中华书局, 。郭嵩焘曾国荃等湖南通志武备九兵事一 1 9 73 1 9 6 。 19 73 10 。 1 9 73 1 l 。 1 9 73 1 9 6 。 1 9 73 1 9 6 。 9 73 3 0 1 。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 6 然而就整个湘州辖域而言,虽州将率府扶助萧衍,但其属郡有 的甚至响应东昏侯萧宝卷。萧衍出沔口之后,荆州长史萧颖胄遣宁 朔将军范僧简入湘州南道援助占据庐陵郡的萧颖孚、修灵祜,接着 范僧简占据安成。此时,东昏侯遣军主彭贫、刘希祖率三千之兵受 江州刺史陈伯之节度,南讨安成、庐陵二郡义兵,进取湘州。刘希 祖打败范僧简占据安成后就“移檄湘部,于是始兴内史王僧粲应 之”。接着邵陵逐其内史褚涛,永阳人周晖、桂阳人邵云弄、邓 道介等积极响应王僧粲,前湘州镇军钟玄绍也潜谋僧粲,“自是湘 部诸郡,悉皆蜂起;惟临湘、湘阴、浏阳、罗四县犹全”。固王僧 粲“自称平西将军、湘州刺史,以南平镇军主周敷为长史,率前军 袭湘州,去州百余里”。 湘州土豪为何在齐末发动暴动,支持萧宝卷? 魏晋以来,随着 门阀制度的建立与发展,高门士族垄断朝政大权,江南土豪纷纷被 排斥在政权之外。“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社会结构是这样组成的:地 位最高者为士族( 其中侨姓又高于吴姓) ,其次为普通侨人和普通 吴人,地位最下者为江南土著( 不含三吴人士) ,凡属高等地位的 就歧视低等地位的,这是阶层( 级) 歧视,又因为侨吴大都聚居在 扬、南徐、荆、雍等州,所以侨吴对南方土著的歧视还带有地域歧 视的特征。歧视是多方面的,但归根结蒂焦点总是汇聚到政治上, 主要是政权组织者侨吴人士实行落后的地缘政策,歧视、排斥 居住在江湘交广等州的南方土著进入政权,却又不实行适应他们发 展需要的政策,土著的利益得不到保护,易言之,东晋南朝中央政 权对江湘交广等州的统治实质上成为侨吴人对南方土著的统治,形 成为地域矛盾,这在南方是一个大的社会问题。”锄因此,齐末的湘 州土豪暴动的目的是冲破旧的统治体系,消灭阶层和地域歧视,提 升本阶层的政治地位。但是他们在此时仍追随萧宝卷,实为政治上 的盲目之举。因为形势已经非常明朗。当萧衍雍州起兵之后,荆州 行事萧颖胃斩杀朝廷命官刘山阳,与雍州一同起兵。益州刺史刘季 。姚思廉梁书刘坦传北京:中华书局,1 9 73 3 0 1 。 。姚思廉梁书刘坦传北京:中华书局,1 9 7 3 3 0 1 。 。萧子显南齐书- 萧颖胄传北京:中华书局,1 9 7 2 6 7 2 。 。张国安论梁代江湘交广诸州豪强的兴起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 9 8 9 ,2 :2 9 。 连、梁州刺史柳恢、司州刺史王僧景、魏兴太守裴师仁、上庸太守 韦教、新城太守崔僧季也起兵应衍。上游各镇纷纷起兵响应,声势 甚盛,“蜀、汉果锐,沿流而下;淮、汝劲勇,望波遄骛”。在长 江中游,湘州刺史杨公则和长沙太守刘坦也均已表明了自己的态 度,甚至魏镇南将军元英也对当时的形势看得清清楚楚,“萧宝卷 荒纵日甚,虐害无辜。其雍州刺史萧衍东伐秣陵,扫土兴兵,顺流 两下”。可见,他们在此时仍追随萧宝卷说明了他们目光短浅,政 治不成熟。 湘州土豪暴动之后,长沙太守刘坦派军主法略抵抗王僧粲,相 持数日,“及公则还州,然后诸屯聚并散”。 萧衍在攻下郢城之后, 顺流而下,直捣建康,消灭齐代,彻底粉碎了湘州土豪在齐末的梦 想。可见,尽管湘州土豪正积蓄其自身的充分热力,在齐末的风云 变幻中形成了极大的爆发力,但毕竟其自身力量弱小,政治斗争经 验不成熟,并且没有与其它州的土豪相结合形成一股合力。因此, 在门阀制度盛行、地域歧视横行的社会里,其模糊的政治倾向、盲 目躁动的政治行为、错误的政治选择和势力归宿决定了他们的政治 前途是黯淡的,其爆发力也只能是昙花一现。只有随着政治斗争经 验的不断丰富,经济实力的曰益强大,江南土豪之间的相互结合所 形成的凝聚力的不断壮大,湘州土豪方可能冲破旧的统治体系,才 可能作为一个阶层参预南朝政权。 尽管湘州土豪暴动只是昙花一现,但它产生的影响却是巨大 的。从土豪本身来说,湘州土豪反映的是整个江南土豪( 不含三吴 人士) 的愿望和利益。经济决定政治,政治是经济的反映。南朝宋 齐时期,随着江南的开发,江南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江南土豪 经济实力显著增长,进而产生政权要求,力图在风云变幻的政治年 代获得相应的政治地位。因此,湘州土豪暴动有利于整个江南土豪 地位的提升,为以后萧衍吸取土豪的上层精英参与地方政权与陈霸 先广泛吸取江南土豪参与中央与地方政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统 治者来说,使统治阶级充分意识到土豪的力量,从而调整统治政策, 。姚思廉梁书武帝纪上北京:中华书局,19 73 8 。 。司马光资治通鉴齐纪十北京:中华书局,19 5 6 4 5 0 3 。 。姚思廉梁书,杨公剐传北京:中华书局,1 9 7 3 1 9 6 。 1 8 加强中央政府与地方之间的凝聚力,吸取他们中间的优秀人才,扩 大与巩固统治阶级的阶级基础。 2 、湘州与梁代政治 2 1 粱武帝时的湘州 然则,白梁立国之初,湘州寇乱累年,民多流散,社会经济业 已凋敝。可见,湘州在齐梁革命中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萧衍即位后,湘州进入了医治与发展阶段。天监初,杨公则在 湘州“轻刑薄敛,顷之,户口充复。为政虽无威严,然保已廉慎, 为吏民所悦”。哪杨公则在湘州的励精图治,使湘州的区域经济相对 发展起来。与此同时,为了加强对湘州的治理,公则着力纠正传统 陋习,“湘俗单家以赂求州职,公则至,悉断之,所辟引皆州郡著 姓,高祖班下诸州以为法”。罾杨公则在湘州的改革意义重大,影响 深远。对湘州来说,湘州土豪经过齐末的暴动之后,经济实力不断 增强,政治斗争经验日益丰富,他们参与政权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 得到了满足,从而结束了宋齐以来湘人不预政权的局面,壮大了湘 州土豪自身的力量,提高了湘州在梁代的地位。对国家来说,天监 七年,梁武帝实行官制政策,制订了流内十八班、流外七班,三品 官位以下的新官位制,构成了一个系统的上下关系,实际上是将梁 代的统治偏向于依凭中下级士族阶层,故而便将杨公则在湘州的经 验提升到全国,为其改革提供蓝本。“处在相同文明文化体系中的 各地区人( 即使民族不同) ,只要统治体系能及时吸取他们中间的 人才,统治集团能采取符合他们利益的政策,其交流、联系和内聚 力自然越来越强。” 因此杨公则在湘州的改革扩大了士族队伍, 巩固了雍州集团的社会地位,拓宽了梁统治的基础。 杨公则之后,湘州的政治、经济继续发展,这可以从武帝时一 些湘州刺史及地方郡县官吏的政绩看出。 夏侯祥,谯郡谯人,是为萧梁从龙之臣。天监三年被任命为湘 。姚思廉梁书杨公则传北京:中华书局,19 73 1 9 6 。 。姚思廉梁书杨公则传北京:中华书局,19 7 3 1 9 6 。 。张国安论梁代江湘交广诸州豪强的兴起河南师范大学学报,l9 8 9 ,2 :3 1 。 1 9 州刺史。夏侯祥任职期间,“善吏事,在州四载,为百姓所称”。 萧恭,天监八年,被任命为云麾将军、湘州刺史。“恭善解吏 事,所在见称。” 伏咂任永阳内史之时,“在郡清洁,治务安静。郡民何贞秀等 一百五十四人诣州言状,湘州刺史以闻。诏勘有十五事为吏民所怀, 高祖善之。” 孙谦,天监六年,出为辅国将军、零陵太守。尽管此时他“已 衰老,犹强力为政,吏民安之。先是,郡多虎暴,谦至绝迹。及去 官之夜,虎即害居民。谦为郡县,常勤劝课农桑,务尽地利,收入 常多于邻境。”锄 桂阳嗣王象字世翼,长沙宣武王第九子也。寻迁湘衡二州诸军 事、轻车将军、湘州刺史。“湘州旧多虎暴,及象在任,为之静息, 故老成称德政所感。”。 长沙嗣王业,天监十四年,出为轻车将军、湘州刺史。任职期 间,“业性敦笃,所在留惠”。罾 张缵,大通九年,改为使特节、都督湘桂东宁三州诸军事、湘 州刺史。“缵至州,停遣十郡慰劳,解放老疾吏役,及关市戌逻先 所防人,一皆省并。州界零陵、衡阳等郡,有莫徭蛮者,依l l | 险为 居,历政不宾服,因此向化。益阳县人作田二顷,皆异亩同颖。缵 在政四年,流人自归,户口增益十余万,州境大安。” 梁武帝时,“其经济发展的规模与水平都超过了前朝各代,南 方经济于此时达到了六朝时期的顶点,南方开始继黄河流域之后成 为古代中国第二大经济基地,并为隋唐时期社会经济的全面繁荣和 唐后期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弩作为南方经济的一部分,湘 州的经济也在梁武帝时达到了南朝的顶点。这可从梁代洞庭湖区的 “益阳县人作田二顷,皆异亩同颖”四可以看出,南朝时期农民种 。姚思廉梁书,夏侯祥传北京:中华书局,1 9 73 1 9 2 。 。姚恩廉梁书萧恭传北京:中华书局,1 9 7 3 3 4 9 。 。姚思廉粱书伏日恒传北京:中华书局,19 7 3 7 7 4 7 7 5 。 。姚思廉粱书孙谦传北京:中华书局,1 9 7 3 7 73 。 。姚恩廉梁书桂阳嗣王象传北京:中华书局,19 7 3 3 6 4 。 姚思廉、粱书长沙嗣王业传北京:中华书局,1 9 7 3 3 6 1 , 。姚思廉梁书- 张缵传北京:中华书局,1 9 7 3 5 0 2 。 。刘磐修梁武帝与南方经济的发展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 9 1 ,3 :1 15 。 。姚思廉,粱书- 张缵传北京:中华书局,1 9 73 5 0 2 。 2 0 植水田一般每户不过百亩,而益阳县人能种田二顷,这反映出洞庭 湖地区经过开发不仅垦田面积迅速扩大,而且劳动生产率已跃居南 朝时期全国领先地位。“异亩同颖”则表明了该地区在生产力进步 的基础上已形成大面积的联片高产农田,这都标志着该地区农业的 发展在梁代达到一个新水平。何兹全先生关于湘州经济在南朝武帝 时的发展指出:“南方经济繁荣地带,系以长江沿岸为中心,其次 便是沿海交、广各地,此外各内地愈远则愈落后。梁武帝一朝,为 南朝的极盛时代,对于现今福建、广东及江西、湖南南部大加开发。 但除广州因系海外贸易的港口,经济相当繁荣外,其他各地的经济 情况,都远较长江流域的荆、扬、郢、湘等地为落后,所以到梁初, 钱币的使用仍以长江流域为主,其余州郡,则于钱货之外,杂以谷 帛交易。” 湘州政治经济在武帝时的发展,固然离不开湘州及其郡县官吏 韵精心经营以及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但也与梁武帝萧衍的统治政 策息息相关。萧衍即位后,对内调和统治阶级内部世族与寒门之间 的矛盾。“梁武帝时政策一变,吴人与伧荒咸得进用。”天监七年 下诏:“于州郡县置州望、郡宗、乡豪各一人,专掌搜荐。” 可见, 湘州土豪进入地方政权与梁武帝的用人政策密不可分。在经济上萧 衍采取屯田、减免租赋等一系列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因 而促进了湘州经济的迅速发展。对外力争与北方和平共处,以安境 息民。在南朝1 6 9 年( 公元4 2 0 年一5 8 9 年) 的时间里,梁武帝萧 衍在位4 7 年( 5 0 2 年一5 4 9 年) ,除侯景之乱外,内部基本上没有 战争和内乱,对外战争也较少,是南朝期问极为难得的安宁时期, 因此萧衍时安定的社会环境是湘州经济发展的外因。 湘州在梁武帝时政治、经济的发展提高了湘州的政治和经济地 位。“梁天监七年所定十八班,以班多者为贵。当时计分二十三州, 各州之别驾从事史俱依州之重要性( 同时亦按照任刺史者之地位为 皇弟皇子或嗣王庶姓) ,而属于不同班次。如扬州别驾十班,南徐 州别驾八班,以下则荆、江、雍、郢、南衮州别驾为六班,湘、豫、 。何兹全,读史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 8 2 1 5 1 。 。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北京:中华书局,l9 63 6 4 。 。姚思廉粱书,武帝纪中北京:中华书局,1 9 73 4 7 。 司、益、广、青、衡为五班,北徐、北衮、梁、交、南梁为四班, 最后越、桂、宁、霍为三班。” 2 2 湘州与元帝政治 然而,到梁武帝萧衍统治末年,梁代经济开始衰颓,阶级斗争 日益尖锐,军事力量不断衰落,全社会已到了“人人厌苦,家家思 乱”罾的境地。太清二年,梁朝终于爆发了“侯景之乱”。 侯景之乱发生后,侯景叛军势如破竹,自十月二十日采石渡江 后,不到五个月就于太清三年三月十二日攻陷台城,致使梁武帝饿 死露台,梁朝失去政治中心。于此之际,梁氏宗室诸王乘机争权夺 利。早在萧衍统治末年,各宗室藩王分掌各方镇,开始与当地势力 勾结,争权夺利,互不相下,势力各有消长。据资治通鉴卷 百五十九载:“上年高,诸子心不相下,邵陵王纶为丹杨尹,湘东 王绎在江州,武陵王纪在益州,皆权侔人主;太子纲恶之,常选精 兵以卫东富。” 台城陷后,梁氏宗室诸王争权夺利的斗争更加激烈,实力也出 现了新的不平衡局面。湘东王萧绎,系梁武帝萧衍第七子,侯景之 乱发生时,他当时为使持节都督荆、雍、湘、司、郢、宁、梁、南 北秦九州诸军事、镇西将军,荆州刺史。“他指挥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科技行业人工智能应用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智能交通系统的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区块链行业区块链技术应用与数字货币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 屏山县2025四川宜宾市屏山县发展和改革局第二次招聘编外聘用人员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国家事业单位招聘2025中国地质科学院招聘拟聘人员(第二批)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流动资金借款合同标准版5篇
- 吉安市江西吉安市峡江县2025年县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37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南宁市2025广西南宁中心血站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鲁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招聘20人(山东)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浙江杭州西湖康养有限公司招聘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个人防护与手卫生规范
- 公司矿泉水领用管理制度
- 2025-2030年中国汽车半轴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专题训练基本不等式求最值(原卷版)
- 2025至2030MCU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竞争形势与投资机会报告
- 2025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高考英语真题试卷(浙江卷 含答案)
- 2025年全国保密教育线上培训考试试题库附答案(完整版)含答案详解
- 国企职工劳务合同协议
- GB/T 37507-2025项目、项目群和项目组合管理项目管理指南
- 商品检验试题及答案
- 骨科危重患者的急救及护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