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股票投资析_第1页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股票投资析_第2页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股票投资析_第3页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股票投资析_第4页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股票投资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股票投资分析 学院:经管学院班级:工商管理姓名:学号: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股票投资分析摘要:贵州茅台酒作为我国的国酒,其知名度和美誉度享誉世界。茅台酒品牌具有的垄断性,品质的优异性,加入世贸组织后开拓世界市场的潜力性,再加上良好的财务状况都使该公司具有了极佳的投资价值。本文首先从宏观经济态势入手,分析了我国经济、政策对白酒行业的影响,其次分析了白酒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潜力,然后从贵州茅台股份有限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财务状况指标方面分析了该公司的投资价值,最后利用技术指标分析了贵州茅台的股票投资价值,并预测了近期价格走势及买卖时机。关键词:贵州茅台、股票、投资分析1. 公司概况1.1 证券名称及代码贵州茅台(600519)1.2 经营业务公司从事酒类系列产品的生产与销售、股权管理与投资、包装材料、饮料的生产与销售、餐饮、住宿、旅游、运输服务。主营业务是贵州茅台酒系列产品的产品研制、酿造生产、包装和销售。公司主要产品为53、43、38、33度“贵州茅台酒”,80、50、30、15年陈年“贵州茅台酒”,“茅台王子酒”等茅台酒系列产品。1.3 历史沿革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11月20日,成立时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8500万元。经中国证监会证监发行字200141号文核准并按照财政部企200156号文件的批复,公司于2001年7月31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开发行7150万(其中国有股存量发行650万股)A股股票,公司股本总额增至25000万股。公司成立后没有进行过重大的资产重组或股权转让行为。集团公司是全国唯一集国家一级企业,国家特大型企业、国家优秀企业(金马奖)、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于一身的白酒生产企业。公司主导产品贵州茅台酒是中国民族工商业率先走向世界的代表,1915年荣获美国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与法国科涅克白兰地、英国苏格兰威士忌并称世界三大(蒸馏)名酒,是我国大曲酱香型白酒的鼻祖和典型代表,近一个世纪以来,已先后14次荣获各种国际金奖,并蝉联历次国内名酒评比之冠,被公认为中国国酒。1.4 背景分析在过去的几年里,贵州茅台成功地将品牌资本化,积极的市场战略为其开拓了一片市场的“蓝海”,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成长和国际影响力,茅台的品牌影响力将日益显现。我们预计未来茅台的利润和市场分额仍将维持高速的成长。2. 宏观分析2.1 经济分析2.1.1 国际环境分析IMF今年1月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中指出,世界经济的“双速复苏”仍将继续,预计2011年世界经济将增长4.5%,相对2010年10月份的预测上调了约0.25个百分点。其中,美国经济“二次复苏”今年将得以延续,全年GDP平均增速可能在3%-3.5%,且经济增长结构将明显改善,私人需求的持续增长将接替政府刺激,成为经济的主要推动力。欧元区债务问题虽然未找到制度性的根本解决方法,但对金融市场的影响正在逐步弱化。由于葡萄牙债务在今年上半年集中到期,因此上半年是影响欧洲债务走势的关键时期。下半年的8月-10月,西班牙的大量债务将到期,或将再次令市场情绪有所波动2.1.2 国内环境分析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各地发展热情较高,投资动力较强,前期出台的振兴战略性新兴产业,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等政策措施和各项区域发展战略正在发挥作用,加之国内市场潜力巨大,消费升级和城镇化都在发展过程中,收入分配改革力度加大,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步伐加快,总体看经济持续增长的动能较为充足。预计2011年的经济增速保持在8%9.5%之间,但为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2011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应积极稳妥、审慎灵活,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全年经济增速可能会呈先慢后快的态势。强劲的国内经济增长态势和国内人均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国家的刺激消费政策和居民对高档白酒的追求热情,贵州茅台在2011年必将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2.2 政策分析“九五”期间,白酒行业取得了超速的发展,同时也出现了一定的混乱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国家通过政策手段对行业进行了规范,为此,白酒行业进行了重新洗牌。2.2.1 行业标准、规范的颁布实行,提升了行业的进入门槛。纯粮固态发酵白酒行业规范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市场上纯粮固态发酵白酒和新工艺白酒混杂的现象,推广纯粮酿造白酒,对白酒企业的规范经营和消费者的理性消费有助推作用。酒类流通管理办法的出台,标志着包括批发、零售、储运等经营活动在内的酒类流通活动向法制化迈进,促进酒类市场健康有序发展。2.2.2 白酒税收政策出现转向2008年1月1日起实行的新所得税制度将会大大减轻白酒企业的税收负担,提高行业的净利润水平。在新所得税实施之前,白酒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税改后,将适用25%的所得税税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税改能提升白酒行业净利润将近12%。另外,新的税法加大了广告费用的税前扣除力度,规定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不超过当年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出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但是2000年公布的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规定“粮食类白酒不得在税前扣除”,该规定目前没有废除,因此我们不能对白酒行业广告费用的税前抵扣过分乐观,毕竟白酒行业属于高耗粮行业,不属于国家扶持行业。2.2.3 白酒质量认证体系的形成白酒质量认证体系的形成符合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关注升温的大趋势,对规范白酒市场,引导白酒市场有序、公平竞争,提高酒类产品的安全水平,促进白酒产品扩大出口等都有积极的影响。以上的一系列政策明确地传达了国家对白酒行业政策的调整方向:一是规范行业秩序,二是鼓励大中型名优酒企业的发展。政策导向的转变为白酒行业未来的健康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3. 行业分析3.1 白酒行业发展现状分析3.1.1 产业政策由于酒类产品的特殊性和酿酒行业是耗粮大户等原因,酿酒行业从整体上讲是国家限制发展的产业,限制的重点是白酒,特别是烈性白酒。国家政策取向是“低度,优质,多品种,低消耗”。今后白酒行业的发展思路是:限制高度酒、高耗粮及无序的生产,整顿流通程序,发展优质、低度、低耗粮白酒和有序的生产流通。重点发展名优白酒,降度白酒,大力提高低度白酒。3.1.2 行业特点白酒生产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四万多个企业解决了2000万人的就业问题。白酒是农副产品深度加工的产物,是高附加值的体现。每年我国酒类的直接税收超过 100 亿元,为国家发展积累了巨额资金,白酒业成为不少地区的财政支柱产业。3.1.3 技术进步白酒的传统作坊式工艺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产品质量不稳定,经济效益差,特别是对粮食消耗巨大,是白酒行业成为国家限制发展行业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目前各种新技术、新工艺得到了推广,使得现在酿酒工艺在效率、成本、质量、产量各方面都得到较大的提高。3.1.4 市场结构分析我国经济转向新的消费时期,白酒在人民生活中的重要性下降,酒文化成为精神的象征。在这种情况下,满足低收入阶层生活需要的低档白酒的消费量开始下降,而高档白酒成为商务交往的重要载体,消费量逐渐上升。高端白酒依靠特殊的文化底蕴和质量取胜,中国白酒将依靠其品牌和质量走向世界。3.2 市场规模与潜力分析随着人们消费水平及购买能力的提高,白酒产量逐年递增,其在酒类产量中的比例已经由2005年的10.1%上升到2009年的14.0%。数据显示,2010年1-11月,全国白酒产量为791.6万千升,同比增长26.87%。根据我国消费增长趋势,2009-2011年我国白酒行业销售收入将保持12%的平均增速,行业利润将保持25%左右的平均增速,白酒行业景气继续高位运行。近6年来白酒行业的高效成长,是在我国宏观经济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广大白酒企业特别是名优酒企业抓住消费升级机遇,不断创新,调整产品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赢利能力实现的。首先,宏观经济增长带动消费升级,启动了白酒消费的大盘;其次,白酒企业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提升了核心竞争力,老名酒焕发了新生机,区域强势品牌群雄并起,这是行业快速发展的内在原因;再者,白酒是较早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行业,通过充分竞争,淘汰落后产能,产业结构得到了优化;第四,国家“扶优限劣”的产业政策因素为白酒行业长期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4. 公司核心竞争力和财务分析4.1公司核心竞争力分析历久弥新的“茅台文化”,是国酒茅台生命体中的“核心元素”。国酒茅台核心竞争力即由之所产生的影响、导向及推进、提升作用得以构成;贵州茅台酒享有的“国酒”地位,也因之而弥固弥坚。无论是从文化酒的标准,还是从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来说,茅台酒都堪称中国文化酒的杰出代表和光辉典范。“茅台文化”的创新,集中地反映在从企业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在企业管理领域内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中所蕴涵的软性精神因素出发,寻求一种释放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化生产力在企业参与市场竞争中的重要作用。4.2 公司财务分析4.2.1 偿债能力分析指标200520062007200820092010短期偿债能力流动比率2.953.563.442.883.062.89速动比率2.203.422.352.152.242.10现金比率2.432.322.241.901.911.83长期偿债能力资产负债率0.200.210.240.270.260.28产权比率0.420.330.260.380.350.38有形净值债务率0.710.810.600.700.500.43权益乘数1.641.721.551.661.461.40从上表可以看出,短期偿债能力方面,公司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以及现金比率相对较为稳定,且在合理的范围内;长期偿债能力方面,公司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呈上升趋势,说明公司的资产结构有所微调,有形净值债务率和权益乘数呈现逐渐在下降趋势,并且维持在较低水平,较为稳妥。4.2 盈利能力分析年度主营业务收入(亿元)利润总额(亿元)净利润(亿元)每股收益(元)每股净资产(元)净资产收益率200539.319.211.192.3710.7920.68%200648.924.815.041.596.2525.51%200772.3745.2228.3138.7234.38%200882.4253.8537.994.0311.9133.79%200996.6960.8143.084.5715.3333.55%2010116.371.6253.395.3519.4927.45%从上表可以看出,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净利润、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逐年递增,且上涨势头强劲,说明公司的投资前景看好,投资价值很大。4.3 资产运营能力分析指标200520062007200820092010总资产周转率0.50 0.56 0.62 0.74 0.79 0.79 存货周转率0.65 0.64 0.68 1.02 1.06 2.16 应收账款周转率17.10 36.30 52.52 55.11 82.28 148.41 流动资产周转率0.83 0.92 0.90 1.19 1.51 1.58 从上表可以看到,公司的总资产周转率从2005年到2010年,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表明公司的销售以力不断增强;存货周转率也不断提升,特别是2008年以后,而2008年比2007年快了一倍,表明公司的存货周转天数在快速下降,流动性不断增强,公司资产的变现能力不断提高;流动资产周转率也呈现稳步上升趋势,这相对节约了企业流动资产,扩大资产投入,增强了企业的盈利能力。综上所述,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总体财务指标较好,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及运营能力都表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发展前景较好。5. 技术分析5.1 线分析从下图可以看出,在6月17日出现一个跳空高开的阳实体,虽然18日出现阴线,但没有阻挡价格上涨的势头,紧接着出现三个小阳线,构成“白三兵”,说明股价会继续上涨,可以考虑买进。这一点可以从长期的线图中得到证实,股价经过跳空高开上涨后,然后下跌,中间经过长期的整理,而后股价回升,多方占优。整理5.2 均线分析下图从长期均线走势判断未来股价走势,从图中可以看出,只有10日均线和30日均线,在最后一个交叉点,10均线穿破30日均线,在上升过程中形成“金叉”,且在后期,虽然10均线有下跌趋势,但一直在30日均线上方,说明股价还有上升空间,可以考虑买进(详情见放大的短期均线图)。5.3 趋势线分析从趋势线图中可以看出,股价在上升,且未跌破趋势线,下边的趋势线形成支撑线,说明此时多方占优,但趋势线离股价较近,应谨慎投资。 5.4 轨道线分析从轨道线图中可以清楚的看出,在上升轨道中,股价在轨道线内移动,由于两轨道线较近,且股价上涨接近近期最高价,因此股价不会有太大的涨幅。5.5 甘氏线如图所示,甘氏线表明了股价上升幅度的强弱,本图为上升甘氏线,且股价在1*2支撑线上方,说明股市有利于多方,可以考虑买进。2*11*21*11*2 5.6 MACD分析由下图可以看出,MACD曲线在0 轴以上, DIF 接近且有上穿 DEA 的回档信号,也为买入信号,但适于空方平仓,多方新买单不适于入场5.7 RSI分析从下图中可以看到, RSI在50之上,为强势。且短期RSI(6)上穿长期RSI(12,24)为买入信号,利于多方。 5.8 PSY分析从心理线图中可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