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有推定与无推定.doc_第1页
自然辩证法-有推定与无推定.doc_第2页
自然辩证法-有推定与无推定.doc_第3页
自然辩证法-有推定与无推定.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_从有罪推定到无罪推定摘要:有罪推定和无罪推定是刑事诉讼当中的两个原则,前者长期以来在历史上占有主导地位,而随着近年批判有罪推论的声音愈加强 烈,无罪推定原则在我国的形式司法当中也开始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以从有罪推定发展到无罪推的角度,分析这种变化产生的原因和以及两者的合理性与局限性。关键词:有罪推定;无罪推定一、 有罪推定有罪推定,是指未经司法程序最终确认有罪之前,司法人员即对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作出有罪的推定。在这种方法中,犯罪嫌疑人和被告在原则上被认为有罪,除非他们能够找出证明自己无罪的证据。有罪推定能够长期存在并且释放出强大的生命力一定有其合理性。例如在古代,官府为了减少破案时取证的困难,会先假定嫌疑人是罪犯。嫌疑人要想洗清自己的罪名,需要提供证据来证明自己的清白。有罪推定在历史上有一定地位,原因之一是这种方式对政府来说可以提高效率、减少成本。政府假定嫌疑人有罪,然后由嫌疑人证明自己无罪,并承担无罪的成本。不管政府是否进行调查,嫌疑人都必须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搜寻证明自己无罪的证据,这样政府就把应承担的一部分成本转移到嫌疑人身上。显然,当嫌疑人承担证明自己无罪的成本时,政府的破案效率是比较高的。有罪推定原则会被无罪推定取代,必然存在局限性。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如今,有罪推定的方法产生了无数冤假错案。如著名的呼格吉勒图案,1996年4月9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一女子被掐死在公厕内,据报案者呼格吉勒图在案发62天后被枪决的案件(“409案”)。2005年,身负多起命案的嫌疑犯赵志红落网,自称他才是呼格吉勒图案的凶手,从而引发媒体和社会对呼格吉勒图案的广泛关注。2014年12月15日,内蒙古自治区高院对再审判决宣告原审被告人呼格吉勒图无罪,并向其父母送达了再审判决书。当犯罪嫌疑人无法及时得到证明自己无罪的证据,而侦查人员囿于有罪推定的思维模式,同时又受迫于破案期限,随之而产生的就是刑讯逼供等手段。一旦嫌疑人在暴力手段下承认自己有罪,侦查人员带着先入为主的有罪定论,便会忽视有关嫌疑人无罪的证据,这样就产生了冤假错案。二、 无罪推定当越来越多的冤案出现在公众视野当中,有罪推定原则就会受到越来越多的批判,无罪推定原则逐步成为公认的法庭审判原则。1764年7月,26岁的意大利法学家贝卡利亚在其名著论犯罪与刑罚中,抨击了刑讯逼供和有罪推定,提出了无罪推定的理论构想:“在法官判决之前,一个人是不能被称为罪犯的。只要还不能断定他已经侵犯了给予他公共保护的契约,社会就不能取消对他的公共保护。” 我国在1996年3月第一次修正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2条明确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虽然该规定中没有出现“推定”或“假定”无罪的规范性表述,但却含有无罪推定的精神。根据无罪推定原则,要证明嫌疑人有罪,公诉方必须要拿出足以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据,嫌疑人只需要对公诉方的证据进行反驳,找出其漏洞即可。若公诉方没有证明嫌疑人有罪的证据,同时又无法证明嫌疑人无罪的情况下,只能推定嫌疑人无罪。与公诉方取证相比较,嫌疑人想要证明自己无罪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无罪推定赋予了控诉方和辩护方平等的对抗权利,并且保障嫌疑人的诉讼权利,将证明嫌疑人有罪的举证责任分配给了控诉方,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办案机关主观臆断和滥用职权的现象。“宁可错放,不可错判”是无罪推定的一个理念,无罪推定的局限性就是可能放跑真正的罪犯。以被害者的角度考量,若是罪证不足,又万一加上犯人拥有较大影响势力,能成功影响较不健全与独立的警察、检察或司法程序,无论受害者是否即为弱势族群,很有可能因此导向案件久悬不决,甚至是对加害者做出有利的判决。既不放过一个坏人,也不冤枉一个好人,是一种理想的状态。在我们向这种理想状态接近的过程中,也体现出社会和文明的进步。从有罪推定到无罪推定的转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有罪推定作为一种社会现象,除了刑讯逼供这样“看得见的形式”外,往往还隐藏在一些观念与制度的背后,并表现为一系列潜在的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