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视觉传达设计中的空间情境营造.pdf_第1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视觉传达设计中的空间情境营造.pdf_第2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视觉传达设计中的空间情境营造.pdf_第3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视觉传达设计中的空间情境营造.pdf_第4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视觉传达设计中的空间情境营造.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 北 工 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i 摘 要 当今时代,视觉传达设计早已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一张张个人名片, 大到整栋大厦墙面的商业广告,这些从纯平面的纸质媒介到有厚度的空间媒介都 通过文字、图形、色彩编排营造着特定的信息,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视觉传达 从未停止过,特别是进入 21 世纪,数码信息社会后,平面的视觉设计从单纯的商 品信息传递,发展为包括公益、文化等领域的信息传递。数字化和电子信息技术 的发展,为视觉设计带来了更为丰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随着后信息时代的深层 社会变革,特别是光电技术和数字化媒体的广泛应用,使视觉传达设计从原来简 单的平面形态向更为丰富、更具有纵深感的空间领域拓展。设计师越来越注重视 觉传达设计中的空间情境营造。 视觉传达设计的内容和形式受到科技不断发展及新兴媒介特征的视觉文化传 播的影响。在这样一个信息纷繁的时代,商业信息、公益信息、文化信息在不断 地向更加纵深、更加广泛、更加多元的视觉方向衍变,改变和影响着人们的审美 和视觉阅读习惯。当今的视觉设计艺术早已进入到了一个多维的创造性空间,视 觉传达设计艺术家早已不满足于单纯的二维空间的思考,而是将其创作的视野扩 展到多维的空间范围中。现代视觉传达研究者对空间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呈现出多元的局面。经常将不同空间的事物、活动集中到同一画面加以组合与表 现,制造出不合逻辑的、不同时空全方位的、综合的新空间结构,来引发想象形 成审美意象。其中有平面空间、三维空间、错视空间、多维空间,许多时候两种 或两种以上的空间形态交混使用,使设计变得更加具有神秘性、震撼力。这种空 间表现形式是具有多维空间特点的“综合性空间” ,其信息含量丰富,给人以时空 无限延展的感受和广阔的反思与想象余地,从中领悟到全新感觉。 文章分为五个部分进行分析,首先第一个部分即第一章是对视觉传达设计动 机与现状以及内容与方法进行简单的介绍。第二章内容开始展开对视觉传达设计 中进行空间情境营造的形式进行了总结与概括,主要是介绍如何在二维空间中进 行三维、四维以及多维空间的表现。第三章内容主要是介绍空间情境营造的设计 方法,是在对第二章内容总结概括的基础上提出的设计方法。第四部分主要是针 对第三章所归纳视觉传达设计中空间情境营造的方法的具体运用的案例研究。最 后一部分是对这次课题研究的一个总结性内容,以及空间情境在二维设计中的发 展前景。 关键词:关键词:视觉传达,空间情境,空间思维,多维空间 湖 北 工 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ii abstract the present era,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has already integrated into every aspect of life, small to draw a personal business card, to the entire building a large wall commercials, the plane of the paper from a purely media to have room for the thickness of the media through text , graphics, color layout to create a specific information, in the process of human civilization, visual communication has never been stopped, especially in the 21st century, the digital information society, the plane of the visual design from the simple 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 goods and develop to include public welfare, cultural and other fields of information transfer. digital an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signed to bring a richer visual content and forms. after the information age with the deep social change, especially in optical technology and digital media, extensive application of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from the original flat shape to a more simple abundant, more feeling of depth in the field of space development. designers increasingly focus on the design of visual context to create the space.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the content and form by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nd emerging media, the visu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mpact of cultural transmission. in such an information numerous times, business information, public information, cultural information continues to be more in-depth, broader and more diverse visual fangxiang yan change, change and impact people39;s aesthetic and visual reading habits. contemporary visual arts well into the design to a multi-dimensional creative space,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artists have already satisfied with a simple two-dimensional space of thinking, but to expand their creative horizons to multi-dimensional space range. modern visual communication researchers have done more in-depth on space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showing a diverse situation. always something different space, activities to be concentrated to the same combination of screen performance, to create a logical, different space-time comprehensive, integrated the new structure, to trigger the formation of aesthetic imagery imagination. including flat space, three-dimensional space, illusion of space, multi-dimensional space, often two or more mixing space forms used to make the design has become more mysterious, shocking. this space is a multidimensional form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tegrated space, its information content is rich, to give people the feeling of space and unlimited extension of the vast room for reflection and imagination, could 湖 北 工 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iii learn a completely new experience. analysis of the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the first part of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motivation and status of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and content and methods brief. the second chapter started on the design of visual spatial context to create the form of a summary and generalization, mainly how two-dimensional space in three-dimensional, four-dimensional and multidimensional performance. the third chapter is to introduce the situation to create a space design method is summed up the second chapter on the basis of the proposed design method. the fourth part is summarized in chapter iii for the design of visual space situational approach to create a specific application of the case studies. the last part is a summary of this study of the subject content, and the situation in the two-dimensional design space for development. keywords: visual transmission,spatial situation,spatial thought,multi-dimensional space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 得的研究成果。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 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 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 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 权湖北工业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 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 湖 北 工 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 第 1 章 引 言 1.1 研究动机与现状 1.1.1 研究的动机 3d 科幻巨制阿凡达的横空出世,为观众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视觉奇迹, 在画面上做到了独一无二的突破与创新,是一场无与伦比的视觉盛宴。为此人们 争着抢着看 3d 版阿凡达 。哪怕票价再贵也要看 3d,看一遍不过瘾再看一遍。 顿时各大影院也为阿凡达的放映挂起 3d 银幕。电影是视听相结合的艺术,但 是相比之下,视觉画面的营造更能给人震撼力。 阿凡达这部影视作品突破传统 的二维放映形式,创作出以三维立体银幕呈现的方式,其独特的呈现形式深深吸 引了广大影迷观众。借着这股神奇 3d 风,我们也将空间思维运用于视觉传达设计 中。这里提到的是视觉空间并非实际意义上的三维空间。空间决定了人类的所有 知识,空间的范围决定了人类活动于期间和生存的世界。因此人们的审美观很大 程度上依赖于具有多维空间的设计作品。我们的研究主要是在二维空间中对三维 以及多维空间的营造及认识。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一个是呈现于影视银幕之上, 一个绘制于平面纸张之中,相同之处视觉符号都是以平面的形式存在的。把 三维事物用二维形式呈现,是视觉形式的重要特征。由于平时的视觉呈现特点都 是由长与宽两种单元因素组成的二维空间,取消了第三个维度,针对平面化所带 来的形象的“扁平化”问题,人类一直在进行探索。为了突破这样的局限,于是 很早以前人们就开始进行研究,将平面的符号立体化,将多维视野设计带入其中。 也就是在二维的空间中体现三维、四维以及多维的空间感。 阿凡达乘着科技的风帆,带着卡梅隆的潘多拉梦想,驶向世界观众的心 田。它的成功可以说离不开出神入化的思维,更离不开科学技术的鼎力支持。无 论在影视界还是设计领域,都需要通过视觉来感受。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物 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提高,人们的欣赏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睁开眼睛,如果视 线都被满世界密密麻麻广告所包围,或是千篇一律的形式、或是毫无创新的内容。 这些非但不能带给人们新奇的视觉感受,反而会引起视觉疲劳,甚至厌烦感。如 何来解决这个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设计师从新的视角出发,创作出有新意、有时 代感,并且既能够反映社会的意识形态,又能够促进社会进步的设计作品。我们 湖 北 工 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2 知道视觉传达研究视角的构成内容和因素是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比如在 设计者创新的角度来探讨,还要从观察者的视角做详细的分析。 1.1.2 研究的现状 视觉传达设计作为现代设计的一部分,它的研究内容和服务对象注定与生产 消费密不可分其设计的领域也涵盖了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用视觉形象向受众传 达信息,是视觉传达设计者的责任。视觉设计的初衷也是为着交流与沟通。无论 是传播者抑或是接受者,我们所共享的不光是我们生存的物理空间,同样还有重 要的视觉空间。 关于研究平面设计中空间情境营造的著作还不是很多,比如阿恩海姆的艺 术与视知觉 、 视觉思维 、何洁的广告与视觉传达等,以及一些关于在二维 中探讨空间的一些文章:如“论二维世界的空间” 、 “视觉艺术的空间特质” “平面 设计中的空间视觉设计” 、 “标志设计中的空间思维”等都是在二维的空间中对三 维以及多维空间情境的探讨。 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优秀平面设计大师的作品来展开研究,如德国设计大师 冈特兰堡、日本设计大师福田繁雄、德国设计大师乌韦勒施、德国设计大师 金特凯泽等等,通过这些设计大师的作品,我们来感受一下这些艺术大师是如 何在二维的平面中进行空间情境的营造。 技术的发展业已改变了世界的许多方面,为视觉传达设计提供了越来越广阔 的发展空间。信息化社会的来临,尤其是以计算机与网络为代表的数字化新媒体 的出现,为视觉传达设计带来了更多更新颖的变化形式,这使得平面图像的尺寸 和媒介不再受局限。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构筑了丰富多彩的视觉影像环境,也 使得观看者习惯于被视觉影像所包围,习惯于在视觉影像的影响下消费、生活。 受众的生活方式、消费需求、价值观念也因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数字化媒介改 变了以往消费者单纯被动接受的消费观念,网络成就了设计者与受众交流的交互 平台,消费者更愿意成为主角。如何让视觉形象更富吸引力,更能快速便捷地传 递信息内容?如何把握受众多变的偏好?成为视觉传达设计师面临的新问题。既 然影视界的阿凡达风波满足了观众对 3d 的渴求,那么我们也借此来在二维的 平面中来创造、感受三维以及多维空间的视觉效果,营造“身临其境”的空间氛 围。 湖 北 工 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3 1.2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的内容 现代设计用创意抓住人的眼球,用情感来触动人的心灵,用观念影响人的抉 择,用情境营造某种氛围。这种由视觉引发的空间意向,用心灵唤起的情感意向, 用观念促成的行为意向,由意识思维与想象构筑的时空情境等等,很难用特定的 空间维度来界定,需要用特殊的空间性或时空性来呈现。我们知道空间是有限和 无限的统一。空间的无限性是针对整个宇宙而言的,而空间的有限性则表现在每 件具体的事物中,视觉可以感知到的事物形态构成的空间具有客观的可度量的性 质。其又能够形成神秘莫测的心理空间,它是一种思维形式,是人们从所处的社 会实践中抽离出来的一种视觉经验,即想象中的空间概念。意大利建筑理论家布 鲁诺塞维则认为:空间不属于某一个特定的专业,它的解释是多方面的:包括 政治的、社会的、科学的、技术的、生理的、心理的、音乐的、文学的等等。视 觉设计是在平面中研究空间的多重含义,包括由长和宽界定的二维空间,因幻觉 造成的的三维空间视觉效果、能够表现时间因素的四维空间以及主观创造的超现 实空间。人存在于空间之中,可以在空间中行动,亦能感知空间。为了能够体现 人的主观能动性,还需要去创造另一种新空间。 人通过视知觉来感受对象,通过大脑的思维能力来理解视觉信息。大脑在进 行处理形象的视觉信息时,需要依据四个基本的视觉信号:色彩、形式、纵深和 位移。掌握了大脑划分和整理视觉信息的方式,更有助于我们利用这些原理来创 意视觉形象。大脑具有这种神奇的功能,可以借助庞大的专门细胞阵列,以最快 的速度和最便捷的方式对知觉到的形象的上述四个主要属性做出反应。视觉设计 者期望自己的作品能够瞬间并永远记录在观众的脑海中。 可以审视一下,有哪些作品打动过我们。当你漫步街头,能够锁定你视线的、 能够让你停下脚步的、给你置身其中的奇妙感受的、能够令你为之心动的,又有 哪些呢?想一想,我们所处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需要什么样的设计呢? 这是作为一名设计人员始终需要关注的。此论文就从另外一种角度“意向空间” 做独特视角的分析。希望能够为我们的找到具有突破性的创新空间。 1.1.2 研究的方法 文献收集:收集大量将空间意义运用于视觉设计当中的资料与文献,对空间 情境的营造为平面设计带来的全新的视觉感受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出能够进行空 湖 北 工 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4 间情境营造的形式、方法与表现技法,并分析如何将此方法运用于其它的二维设 计之中。 实地考察:主要针对湖北省做了关于户外媒介广告的调查研究,了解户外广 告的存在形式、表现形态,以及所处地段进行分析,进而分析哪种设计类型的户 外广告更具有有效地传达性。 市场调研:向广大观众做调查研究,了解大众在看到商场里面,以及户外广 告媒体时的心理感受,了解他们更倾向于关注哪一类的视觉传播形式。 比较借鉴:对所有二维空间中的设计进行比较分析,收集优秀类设计的表现 形式和方法,总结出具有时代性和观众乐于接受的设计形式。 1.3 研究的意义 我们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天起,便生活在一个三维的立体世界里。建筑、工业造 型、环境艺术专业理所当然的被认为是在三维空间中进行的设计活动。然而在平 面中进行的视觉设计活动也可以从视觉心理出发为视觉对象赋予空间意义。正是 由于人的视知觉特征和思维的特性,对于探索平面中更深层次的内容提供了心理 空间。可以说空间情境的营造是人们内心潜意识的需要。也是人们为“不平”的 视界增加新亮点的尝试。为了能够满足我们的视觉需求,为了能够在众多的平面 设计中营造出具有时代感、科技感的画面,我们也应该突破二维设计中“平”的 特点,创造出超视觉的具有时空特征的设计作品。 湖 北 工 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5 第二章 视觉传达设计中空间情境营造的形式 在讨论视觉形态的过程中,实际上已经涉及到了形式,因为任何视觉形态都 是包含一定内容的形式。眼睛与知觉的相互作用,提高了人类观看事物的能力, 所以一般的图像很难满足观众的观看要求,在眼睛中并没有被突现出来,或者跃入 眼目,它很容易在眼前消失掉,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广告或其它艺术作品,需要 有一定的知觉层次。如何达到这种知觉层次,是需要特定形式的帮助,使图像的造 型成为知觉型的表现。在视觉可见对象及其创新过程中,经常对人们造成影响的 是如何通过视觉形式体现需要传达的事物,如何通过视觉形式来营造空间,是设 计者极力追求表达视觉新感受的一种艺术创新体验。 在谈论一种视觉对象存在的条件时,抛开其原有的意味以及内容,单从其形 式的角度去考虑、研究,称为视觉形式原理。从古希腊,古埃及时代至今,许多 艺术家和学者提出了各种关于视觉形式的问题。许许多多经得起推敲和检验的高 水平视觉传达设计作品都是遵循这些规律去创作的,并以此奠定其审美价值的存 在。因此在视觉传达过程中,设计者必须去研究、掌握并主动地、有意识地运用 这些规律,才能创作出吸引人的作品。当然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形式规律的总 结以及审美的观念,不同的视觉艺术门类也有不同的形式规律的总结以及审美的 观念,不同的视觉艺术门类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及其不同的美学特征。在经济高 度发达,高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也为人们带来了新的审美需求。对于视觉传达而 言,也从客观上将其推向更高层的视觉表现境界,去追求一种身临其境的新奇感 和视觉冲击力。把研究视觉对象存在的客观形式规律同现代视觉传达的具体问题 结合起来,去创造一种新的视觉形象。 2.1 视觉传达设计的界定 视觉传达与设计的关系,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视觉生理与设计 的制约和利用的知识;二是视觉信息如何通过视觉生理和视觉心理进行传达的规 律。即通过介绍视觉传达原理,分析设计“以视觉媒介进行信息传达”的作用机 制,把创作表现、传达媒介和接收者纳入到一个整体系统来考虑设计的要求。 2.1.1 何为视觉传达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包括: “视觉符号” 、 “传达”和“设计”这三个基本概念。 “符 号”是可以负载或传递信息的载体,是可以表征其他事物的任何存在物。所谓“视 湖 北 工 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6 觉符号”就是能够呈现于人的视觉器官眼睛,能够表现一定事物性质的媒介 符号。如电视、电影、造型艺术、各类色彩、文字、设计等凡是能用眼睛看到的 事物,都属于视觉符号。所谓“传达”即“给与”和“沟通”的意思,也就是传 达者与被传达者通过信息传递的方式实行相互沟通,进而引起互动的行为,使双 方都能得到满足。而“设计”可以说是一种创造行为。 “视觉传达设计”即用视觉 语言进行传递信息和表达观点的设计。而今的视觉传达已经融入了众多的学科而 成为一体,形成了一个具有时代性与社会性的崭新行业,其所包含的内容和设计 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我们所研究的视觉传达设计是一种在二维的空间中进行创作 的造型性活动。 2.1.2 视觉传达设计的功能及领域 视觉传达现象在生活中普遍存在,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是凭借视觉。经 由人类的视觉所进行的信息传达,能将传达者的创意更加形象生动并极具想象力 地展现出来通过技术上的视觉化处理方式以及与创意相对应的媒体形式,直接或 间接地传达信息的内容,这是一个富有创造性及挑战性的过程。可以说只要是利 用视觉语言传达信息的形式,都可以归为视觉传达的领域。其范围涉及:文字、 图形、图像、图标、包装、书籍、插图、摄影、动画、商业、广告、展示空间及 视频装置等,视觉传达涵盖了从二维到四维的多维空间。 信息化日益发展的今天,利用多种媒介来进行传达信息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的竞争,也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注重产品质量的同时, 不惜花费巨资改善商品的包装、进行多层次的广告投入以及制定具有自己特色的 营销战略,以此确立自身在现实社会当中的形象。这种时代的大环境无疑对视觉 传达是一种催化剂,促使其以独特的创意、精确的定位、新颖的手法、完美的形 式和传达为企业服务。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后,现代高科技的发展,也为视觉传 达设计者开辟了新的自由空间,并为视觉图像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这也致 使设计的范围不断扩大,设计内容和手段也在不断丰富,设计活动也越来越不单 一局限于某一固定的领域,一种交叉的、综合的、多角度、多方法的设计实践与 研究正在不断扩展,于是,以平面设计为手段,空间环境为媒介及平面设计中的 空间情境营造为主要表现方法的新的设计领域平面的视觉空间建构应运而 生。 湖 北 工 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7 2.2 空间情境营造的分类 首先我们要理解,空间并不是作为设计元素而存在的,但它确是帮我们理解 设计概念的重要因素。因为我们的设计,开始就是在一张空白的纸张上进行绘制 的。而空白也是空间的体现,我们的空间情境的营造就是在这张空白纸上开始的。 2.2.1 空白空间 留白是设计中体现空间感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在视觉设计中,最容易被忽 视的就是空白空间,空白空间也恰恰是最重要的,因为对空白空间的忽视造成了 大量丑陋不堪的设计作品的出现。空白部分表现的是一种空间量,对空白空间的 有效利用,会增强画面深远的感觉。 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留在空白中的东西更容易被人注意和想起,所以在进 行视觉传达设计中,注意恰到好处的留白往往更引人注目。比如我们把整个画面 比作一个大的舞台,将探射灯打向空白中的一个位置时,这个位置是最惹眼的。 那么究竟留有多少空白才可以表达最好的效果?据日本平面设计师山田理英与日 本筑波大学教授海保博之通过反复测试分析指出,画面空白在三分之一到三分之 二左右的效果是最好的。 空白空间有很多不同的称呼。其中包括: “虚空间” ,这是一个完全可以互换 的称呼; “受限空间”指被其他要素包围的空间; “实用空间”指起某种作用并构 成设计中一部分的空间; “多余空间”指潜力还未实现的空间。这里还需要强调的 “空白空间”并不是指“白色的空间”或“废弃的空间”而指的是一种积极地设 计方式。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 昂贵的高 档酒店都有一个开阔的楼层平面图, 看 上去一点都不拥挤, 而那些廉价的低档 商店则到处堆满了商品。在高档商店, 你很少看见什么东西有超过三件以上 的,大家都听说过限量版,喜欢限量版 的商品,因为这代表着稀有。价格低廉 的商店则堆放的满满的。 如果我们把两 者之间的对比比作音量的话, 高档商店 就是一场优雅的对话, 廉价商店就是呼 啸而过的火车。同样,设计也是一场对话设计者与观者的对话。每一个设计 图 2.1 海报设计 湖 北 工 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8 都是由空白空间开始的,这要求设计师要懂得如何利用空间提高设计的质量。将 设计元素进行巧妙安排,有意识地留出空白,这些空白空间体现的是一种轻松、 舒畅、 广阔的视野, 是与观者能够共鸣的空间。 如图 2.1 所示在这幅除蚊剂海报中, 画面中的空白部分超过了三分之二,但是画面的中央放了一行醒目的文字,这行 文字对大部分的空白部分起到了一个分割画面的作用,这样表现使得画面的空间 的表现力比较强,也使得文字更加突出和醒目。 2.2.2 二维空间 何为二维空间呢?二维空间的形式是由边界限定的空间范围表现出来的。具 有长宽的尺度。这样一个由长和宽围合起来的具体形态,在设计中是作为一个大 的背景而存在的。在二维的空间当中进行的设计,其设计内容与画面边缘有着内 在的联系,这时候,便会在我们的内心产生复杂的心理空间感受。接下来我们对 边缘与形体的的关系营造的空间情境进行分析。 2.2.2.1 边缘与形体对营造空间的重要性 边缘与形体发生的对比关系营造的空间感 当我们准备在一张白纸上进行创作时,我们可以把这张白纸看成是一个无限 大的空间,因为我们可以在这张白纸上任意发挥我们的想象,来进行创作。在进 行构图时,空间形式的体现都是借助形体来表现的,形体对空间的体现是跟画面 边缘有着很重要的关系的。比如在纸张上面表现一个小图形,图形距纸张边缘比 较近,就会使整个画面的空间比较狭窄。如果图形距画面边缘比较远,就会使整 个画面的空间感比较宽阔。 边缘与形体的位置关系产生的空间感 我们的视觉中心,也就是画面的 中心,如图 2.2 所示,如果将图形置 于边缘附近,这样视觉中心就会比较 开阔,整个画面的空间感也就很强, 反之,如果将图形置于视觉中心的位 置,整个画面的空间感就会比较狭小。 因此,图形位置的不同也可以造成不 同的空间视觉感受。 边缘与图形的方向关系营造的空间感 图 2.2 海报对比 湖 北 工 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9 如果将图形带有方向性时,方向性的引导,对空间有一定的要求。在图形的 前方需要留有一定的余地,否则就会感到压抑的感觉,所以在进行设计构图的时 候应该注意,带有方向性的图形一定要在前方留有一定的空间,比如一个画面上, 有一个运动员向前方冲刺的画面,那么这个运动员面对的方向一定是较大的空间, 给人想象的余地。 2.2.3 虚拟三维空间的情境表现 在纸上画一条直线,这条直线看上去不像是位于纸面以内,而像是悬浮在这 个纸面上方的空间中。我们可以做一个试验,在白色的纸张上面画上一个黑色矩 形,然后在黑色的矩形中间画上一个白色的小圆圈。你会看作在白纸上面放着的 一个挖了圆孔的矩形黑纸,而白色的圆孔被看成是从黑色矩形中穿过的白色背景。 这是人的思维意识所造成的,人们对现实中三维空间的理解从而造成我们对视觉 信息的理解和习惯判断。为了适应人们的空间观念和视觉习惯,写实主义绘画主要 是在平面中仿制三维空间的体积和纵深,探索模拟三维空间视觉效果的技法。 我们生活于一个三维的空间之中,这个立体的世界也让我们的视觉习惯于认 同具有三维空间视觉效果的形态,由此也造就了我们的视觉习惯,空间观念和思 维方式。因此也就习惯了把在二维空间中表现的形态主观的赋予其三维的空间情 境表达,把看不到的部分看成是被前面的物体遮挡住了。这样的视觉艺术是把人 的视觉规律作为主体进行研究,而把物体作为研究的客体,把心理的效应作为这 进行情态结构调节的结果。 2.2.4 四维的空间情境营造 四维空间在二维空间中的表现, 就是在静止的画面中将客观世界里 不可视的时间因素即物体运动 的持续性和时间性,转换为在同一时 间内可以表现出来的视觉形象,通过 每个部分的细节向观众传达信息。并 且将多个时间单位拼合在一个画面 中,能够同时表现过去、现在以及将 来。比如,把运动中每一瞬间的动作 都排列在同一个画面中,用来表达运动的整个过程,同时也表现了时间的推移过 程。如图 2.3 所示雀巢咖啡的广告,画面运用俯视的拍摄技法,以及光影的运用, 图 2.3 雀巢咖啡 湖 北 工 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0 体现出空间的视觉效果,咖啡杯中的勺柄在这里变换为钟表的时针分别表现了十 二个时刻,此幅广告意在说明每时每刻都有雀巢相伴。运用时空的概念来体现雀 巢咖啡给人们带来的美好享受。 2.2.5 超现实的空间情境营造 平面的二维空间中不仅能表现三维的立体空间、和具有时间性质的四维空间, 还可以创造超现实空间,也就是现实中不存在的空间。这种空间是与人的思维习 惯、生活经验相悖的。因此表现的比较怪异。超现实的空间设计,一般是通过大 量的结构破坏、变异重构颠倒位移等手法,来表现那些潜意识中、逻辑思维混乱 的事物之间的关系,突破现实中原有的意义,从而产生出新的意义。超现实空间 在真实的物质世界中是不存在的,是人的头脑特有的产物,它的表达仅借助于二维 空间的平面。正是由于超现实空间的非客观性, 才更体现了人类思维的创造力。 造型艺术中的这种非凡创造并不是凭空的、孤立的,总是与人类对宇宙的理解同 步。超现实空间的创造者具有超越客观现实的想象力, 他们用幽默和智慧表达了 自己对自然和宇宙所领悟的玄妙哲思。有时他们会像新的造物主, 拿出个不可思 议的别开生面的世界给我们看。 超现实空间是经过个人独特的创意构思出 来的, 没有一个固定的形式与标准,它可以表 现不同时间与空间、空间与空间观念的并存, 还可以运用视知觉的心理特征,运用点与点、 线和线、面与面之间的遮挡或透叠的方法来表 现超越时空的视觉感受。这种形象运用比较抽 象的图形比较容易表现。我所说的抽象化的图 形实际上也是指几何形态,因为这样的形态比 较简单,容易拼接组合。展现新的空间视觉形 态,给人以独特的视觉冲击力。在平面的空间 之中营造超现实的的空间视觉感受,我们也可 以从表现平面的二维空间和表现立体的三维空 间形态进行组接,成为一个新的空间形态。比如说在一个画面中出现不同时间和 空间的物象表现。在进行三维立体空间表现的时候,可以找寻具有代表性的空间 特征的物象,运用象征等手法,进行创作。运用抽象与具象相结合,主观与客观 相互搭配来营造出离奇荒诞且怪异的超现实的视觉空间。从而引发联想。并且能 够生动的传达信息。如图 2.4 所示,将现实的具体形象和空间关系,作为独立的 图 2.4 海报设计 湖 北 工 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1 视觉要素在画面上做不合理的矛盾组合,这种表现方式对人们的视觉和心理产生 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2.3 空间激发遐想 2.3.1 营造空间感的几种表现方法 我们研究的空间是在平面中的视觉幻象,以及视觉空间的表现与环境的双重 作用下的影响。虽然主要不是在光影、透视、比例等物理的逻辑空间中进行塑造 的,但是还要以这些理论作为我们平面中的空间表现的研究原理。因其作为在平 面中表现三维空间视觉效果的理论支撑。我们可以总结归纳有以下几种表现技法。 透视法 提到透视大家可能很快就会想到 “近大远小” 、 “近实远虚”、“近宽远窄”等透视的规律。没错 我们就是通过这个透视原理来指导我们进行空间 情境营造。 比如表现画面的纵深感, 我们就可以把 远处的物体表现的小一些, 模糊一些。 透视法的基 本表现方法是“近大远小”。其依据是我们如果距 离物体比较远时, 会感觉它们在慢慢变小、 更小以 至于无法辨认,这种现象叫做“感觉衰落”或称为 “距离衰落” 。 因为,我们在进行观察物体的时候, 距离我们比较近的物体与眼睛所构成的视角就大, 而远处的物体所构成的视角小,我们大脑在进行远 近的判断时,正是根据各种物象所成视角的大小为基本依据的。由于客观世界的 规律特征,以及我们的生理视觉习惯,使我们很早就有了近大远小的空间观念意 识。并且根深蒂固于我们的思维意识,由此甚至会把同一平面中不同大小的物象 也以“近大远小”的模式来理解。设计中,利用这种错觉,在二维平面中把近的 视觉对象表现的比较大,距离比较远的物体表现的比较远,使得我们的思维判断 出现错误,因此产生了具有纵深感的三维立体空间。如图 2.5 所示:透视风格的 海报将视觉中心与透视的消失线结合到一起,增强了海报的空间感,表现了一种 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图 2.5 海报设计 湖 北 工 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2 重叠法 每时每刻都会有物体映入我们的眼帘,你是否 注意到,前面的形会复叠在另一个形象之上,这时 候我们就产生了一前一后、一上一下的视觉感。这 样一种前后的关系构成了三维空间的深度感。因此, 如果想在二维的空间中表现具有纵深空间感时,就 将物象表现成重叠的效果。这样,被遮挡的部分我 们会认为是前面的部分把后面的挡住了,而不会是 缺损。因为重叠现象只有在三维空间中才能出现,所 以我们的思维模式就用习惯的逻辑把这个环境认做 是三维的空间了。如图 2.6 这是一幅设计邀请海报, 画面中将表现主体重复排列,并运用遮挡的手法来营 造空间感。 投影法 眼睛对形体的辨认依赖于明暗的对比, 明暗的对比由光对物体的照射生成。 当光线照在物体上的时候,直接被光照射的部分是明亮的,与之相背的部分由于得 不到光而处在了阴影里, 这阴影一直延伸到邻 近的物体上,形成了投影。影子被认为是物质的 第二自然,因此叫做“形影相随”。在光照的世 界里不存在没有影子的物体。因此,影子成了三 维空间的标志, 凡拥有影子的形体, 都足以证 明它是立体的。 阴影取决于物形的结构和光源的 方向。掌握了这个原理,在二维的平面中模拟立 体的视觉效果便可以手到擒来, 为一个形体勾 画出暗部和投影, 立体感立刻就表现出来了。如图 2.7 所示,准确的光影透视让 标志形象中物像站立起来,有触手可摸的真实空间感,这样的标志与手工绘制的 标志有着截然不同的视觉效果。 图 2.7 标志设计 图 2.6 海报 湖 北 工 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3 虚实法 “近清楚远模糊”这主要是光线的照射在物体上形成的不同波长,再经过物 体对光的吸收,反映到人的视觉器官后,人所感受到的。由于空气中微粒子的作 用,而使得距离较远的物体的呈现受到空气中微粒子的阻碍,传递到人的眼睛时 其呈现出的是一片虚弱的状态。而相对距离比较近的物体,或者直接受光线照射 的物体,由于不受空气的阻隔,直接呈现于人的 视线。所以看起来就比较清晰。所以,在平面中 进行空间感的营造, 对现实中光线的作用所造成 的虚实的印象来进行模仿。 比方将远处的物体在 进行处理得时候,将其主体与背景的进行融合, 这样就会使得远处整个部分表现出了虚的视觉 效果。在表现近处物体的时候,将主体物自身的 结构呈现清楚,边缘部分与背景的对比拉开。无 论从色相还是饱和度都区分于背景, 三维的立体 空间便呈现于人们的视线。如图 2.8 所示,此广 告为了突出钻石的耀眼夺目, 将人的脸部进行虚 化。这样表现很明显的突出了产品特征,同时也 增强了画面的空间立体感。 大小变化 在我们的生活经验中,由于透 视的原因,物体在人的视觉中会呈 现近大远小、 近清晰远模糊的现象, 同样的道理,视觉中平面形象的基 本形的大小变化愈大,画面所产生 的空间纵深感也就愈强烈。如图 2.9 所示,可口可乐的广告,将可 乐瓶进行具有近大远小的排列变 化,这样的排列表现出了很强的视 觉空间感,整个的构图也更具有视 觉冲击力。 倾斜变化 图 2.9 可口可乐广告 图 2.8 海报设计 湖 北 工 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4 如果要使某种式样包含着倾向 性的张力,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使它 定向倾斜。因为倾斜会产生渐强或渐 弱的改变。这种改变被眼睛自觉地知 觉为从垂直和水平等基本空间定向 上的偏离,这种偏离会在一个正常位 置与偏离了基本空间基本定向的位 置之间,造成一种紧张力。从而使偏 离了正常位置的物体有一种想要恢 复到正常位置上的静止状态。这种倾 斜力保持的稳定感给人带来的是一 种动感趋势。如图 2.10 所示,诺基 亚的招贴广告,画面中运用倾斜的线条组成的几何图形把画面进行空间分割,错 落的几何形状,体现出来强烈的动感趋势。画面中模特的姿态与倾斜的线条相呼 应,为画面营造出强烈的空间视觉感受。表现出产品的独特品质。 肌理变化 我们都知道近看清楚远观模糊,而粗糙的肌理看起来比细腻的肌理在视觉感 受上有更近的感觉。因此肌理的变化也可以体现出纵深的空间感。 面的连接 在平面设计中,面的链接可形成体,面的弯曲也可形成体,面的旋转可形成 体。体是空间中的实体,所以能够形成体的面,也具有视觉上的空间感。 以上所提到的都是营造空间感和纵深空间的有效方法。我们在进行创作时可 以运用以上的表现方法来进行空间感的营造。 2.3.2 空间知觉与空间感 在涉及到空间的创新问题时,我们首先要了解有关空间的两个概念空间 知觉与空间感。 知觉是人的内心的感受,空间知觉就是人脑对物象的空间特征的一种认知。 人类对外部世界的感知是在通过对具有表达空间特征的感知。这些特征包括:形 状知觉、大小知觉、方位知觉、远近知觉、深度知觉等。视网膜的成像特点,是 根据物形状的不同和其所投射影像特征,所以产生了形状知觉。 而对于物体大小的变化和距离远近的知觉一方面依赖于视网膜影像大小的视 图 2.10 精致的诺基亚广告作品 湖 北 工 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5 觉,另一方面依赖于眼球水晶体调节运动和辐合运动两种运动知觉,有时还需要 用手去触摸物体来感受,从而加以确定和校正。调节运动时眼球水晶体曲度的变 化:看近的物体时曲度虽视角的增大而变大,看远的物体时曲度虽视角的变小而 缩小。辐合运动指双眼视轴对物体的合拢,这两种运动觉在一定限度内,成为明 确辨别大小和远近的主要信号。物体深度知觉主要依靠双眼视差(左眼看右边多 一些,右眼看左边多一些)和手触摸物体凹凸的触摸觉得结合。方向知觉是视觉、 动觉、听觉和平衡觉结合的结果。空间知觉是在实践活动中,当种种不同感觉, 特别是视觉和运动觉发生时,在大脑皮层中形成复杂的暂时神经联系系统的产物。 人对空间的理解开始于第一次睁开眼睛注视这个世界,从此人便生活于一个 三维的可以纵深扩展的物理空间中,这种伴随人一生的空间习惯和秩序深深根植 于人的意识深处。对空间的感受能力是伴随人生命的到来就有的。人类在不断对 历史事物的形态的描摹进程中,总是在不断地进行对空间知觉进行表现。从我们 的原始祖先很早就在洞穴的岩画中就开始有意识地来进行对在二维空间中表现三 维的形象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追求。文艺复兴时期,这个时候比较具有理性创造 思维的透视学应运而生。透视学的产生是欧洲最早用来体现空间感的方式。一般 我们看到的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