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学危险药品安全管理规定,目录,(一)出入库管理,1.强酸、强碱等腐蚀性药品领用,必须凭二级库领料单、领料人签名、班组长签名、部门领导审批,药品仓库管理人员方可发料。2.质量控制处化学危险品领用必须是分析组长或配液岗位人员及主管技术人员,其他人员不得领用。3.剧毒药品应存放在密封的瓶内,标上标签,由专人保管。4.因生产需要,外单位领用酸碱腐蚀性药品时,需经所在单位领导审批,质量控制处领导同意后方可发料。5.试验后的废液,作其他用途时,由所在单位同意,质量控制处负责人认可,领用人(限本厂职员)说明用途并签名,方可领用,分析组做好记录。,(二)一般安全操作,部分化学药品误入口腔或吸入呼吸道,易引起药物中毒,操作时应特别注意。易引起中毒的剧毒药品:氰化钾(KCN)、三氧化二砷(As2O3)、二氧化汞(HgO2)、重铬酸钾(K2CrO7)、氟化钾(KF)、氟化钠(NaF)、氟化胺(NH4F)等。常见的有毒气体有:硫酸烟、卤素蒸气、盐酸蒸气、氨、硝酸和氮的氧化物、硫化氢、一氧化碳、汞的蒸气等。有些易挥发的液体,如乙醚、汽油、苯等,其蒸气若吸入过多,会使人头疼昏迷,甚至失去知觉。因此,为避免中毒事故的发生,必须严格做到以下几点:,(二)一般安全操作,1.一切试剂、药品瓶要有标签,剧毒药品必须设专柜存放并加锁,钥匙由部门领导负责保管,毒性药品撒落时,应立即全部收拾起来,并把撒落过毒物的桌子或地板洗净。2.严禁试剂入口,使用移液管时应用橡皮球操作,严禁用嘴操作。如须以鼻闻鉴别试剂或反应放出的气味时,应将容器离开面部适当距离,以手轻轻煽动,稍闻其味即可。3.所有可能产生有毒气体的操作,都必须在通风橱内进行,凡必要使用防毒面具的工作地点,应悬挂一个防毒面罩,以备分析人员使用。4.严禁在化学分析室内喝水或饮食,严禁食具和仪器互相代用,凡使用或接触有毒药品后要仔细洗手和漱口。,(二)一般安全操作,4.严禁在化学分析室内喝水或饮食,严禁食具和仪器互相代用,凡使用或接触有毒药品后要仔细洗手和漱口。5.有毒的废液应尽量作无毒处理后,再排入地下深处或倒入下水道,盛皿要洗干净,并立即洗手。6.水银洒落在地下时,应立即汇报处领导,由处领导指挥将洒落水银清除干净,然后在残迹处撒上硫磺粉,以消除汞滴。7.取有毒试样时应站在上风处,利用球胆取气分析时,要保证球胆不漏气,用完后要放在室外排空。8.发生中毒事故后,必须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如果是由于吸入煤气或其他毒性气体、蒸气,应立即把中毒者移到新鲜空气处;如果中毒是由于吞入毒物,最有效的办法是借呕吐排除胃中的毒物,同时立即将中毒事故情况通知医务所,救护得愈早愈快,危险性也愈小。,(三)防止燃烧和爆炸,1.挥发性有机药品应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处所或冰箱中;易燃药品不可放在酒精灯、电炉或其他火源附近。室温过高时,启用易挥发物时应首先冷却,并不可将瓶口对着自己或他人的脸部。2.实验过程中,对于易挥发及易燃有机溶剂,如必须用加热方式排除时,应在水浴锅或电热板上缓慢进行,严禁直接用火焰或电炉加热。3.在蒸馏可燃物质时,首先应将水充入冷凝器内,并确信流水已固定时,再旋开开关加热(不能直接用明火加热)。接收器最好置于沙土浴中,在蒸馏过程中人员不能离开,要时刻注视仪器和冷凝器的工作情况,即使在短时间内也不能完成,需往蒸馏器内补充液体,应先熄火,冷却后再进行。,(三)防止燃烧和爆炸,4.身上或手上沾有易燃物时,不得靠近火源,应立即清洗干净,因落有氧化剂溶液滴的衣服,稍微加热即可着火,应注意及时清除。5.高温物体,如灼热的坩锅、瓷盘或燃烧管等,要放在不会引发火灾的安全地方。6.严禁氧化剂与可燃物一同研磨,不能在纸上称量过氧化钠。在工作中不能使用成分不明的物质,防止反应时产生危险的产物。7.爆炸类药品应放在低温处保管,移动或起用时不得剧烈振动,易发生爆炸的操作,无关人员不得在室内,并加强安全防范措施,避免可能发生的伤害,必要时应戴面罩或使用防护挡板。,(三)防止燃烧和爆炸,8.装有挥发性物质或受热分解会放出气体的药品(如PCl5)的瓶子最好不用石蜡封瓶塞,如瓶口因用蜡封住而打不开时,不能把瓶子放在火上烘烤。9.分析中,有时需要对加热处理的溶液在隔绝CO2的情况下冷却,冷却时不能把容器塞紧,以防冷却时爆炸,可以在塞子上装有碱石灰管。10.化验室应备有沙箱及灭火器,化验室内严禁吸烟。,(四)防止化学药品腐蚀、灼烧、烫伤,1.取用腐蚀类、刺激性药品时,最好戴上橡皮手套和防护眼镜,以防药品洒出或沾到身上,用移液管吸液时必须用橡皮球操作。2.稀释硫酸时,必须在烧杯等耐热容器内进行,将酸缓缓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以免骤然发热使酸溅出,伤害皮肤、眼睛或衣服。3.用浓硫酸做加热浴的操作(如测定熔点),眼睛要离开一定距离,火焰不得超过石棉网的石棉芯,搅拌时要小心均匀。4.取下正在沸腾的水或溶液时,须先用烧杯夹子摇动后才能取下使用,以防使用时突然沸腾溅出伤人。,(四)防止化学药品腐蚀、灼烧、烫伤,5.使用酒精灯或喷灯时如有酒精洒出,应先将洒出的酒精擦干净,然后再用火柴点燃,不能把灯拿到别的火源上去引火。6.开启氨水、盐酸、硝酸等药瓶封口时,应先盖上湿布,用水浸湿后,再开动瓶塞,以防溅出。7.在压碎或研磨苛性碱和其他危险物质时,要注意防范小碎片溅散,以免烧伤眼睛、皮肤等。8.在使用强碱熔样时,应防止坩锅沾水,以免发生爆炸。9.若不慎烧伤、灼伤时,应按下列方法临时处理:9.1火烫伤使皮肤发红时,可用酒精棉花涂擦或浸在冷水里,至不觉疼痛为止,起泡时应用红汞或高锰酸钾溶液(4%)涂抹,不要弄破水泡。,(四)防止化学药品腐蚀、灼烧、烫伤,9.2眼睛或皮肤被酸灼伤时,应立即用干净纱布把皮肤上的酸抹去后用水洗净,再用2%的碳酸氢钠溶液冲洗。若被碱烧伤时,用水冲洗后再用2%的醋酸或硼酸溶液冲洗。9.3氢氟酸对皮肤、指甲的伤害力很强,若沾在手上则应立即用水或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再用甘油和氧化镁混合药剂(2:1)涂抹后包扎好。9.4被溴烧伤处用氨水酒精混合液(1:10)涂抹。不同的化学物质溅到皮肤上后呈现的颜色和情况也不一样,一般规律是:硝酸呈褐黄色;硫酸呈棕褐色或黑色;强碱呈白色;氢氟酸开始不明显,也无不适应之感,当稍有疼痛时,说明已到严重程度,不但能腐蚀皮肤、组织和器官,还可腐蚀至骨骼。酸性物质烧伤具有局限性,腐蚀作用只在当时,经冲洗等处理后,一般不再加重。而碱性化学物质则不同,初期可能不严重,但会逐渐发展,损害渐渐向周围和组织深部蔓延。,氨水取样注意事项及质量检验相关要求,一、氨水物理特性无色透明液体,有强烈的刺激性臭味。溶于水、乙醇。含氨28%29%浓度,密度0.90g/cm3。含氨越多,密度越小,最浓的氨水含氨35.28%,密度0.88g/cm3。工业氨水一般含氨25%28%浓度。氨水属于危险化学品,与酸中和反应产生热,有燃烧爆炸危险。有毒,对人眼、鼻、皮肤有刺激性和腐蚀性,能使人窒息。氨水应密封保存在棕色或深色试剂瓶中,放在阴暗处。,氨水取样注意事项及质量检验相关要求,二、送检流程(一)制造分厂和供应处人员取样后送质控处检验,并在送样记录上登记。取样工作在氨水到达卸货地点的20分钟内完成。(二)制造分厂和供应处明确取样岗位职责,进行安全操作培训。在罐车取样时,用玻璃瓶沉入罐口液面下约50cm取样500克,分为两份,一份用作检验,一份密封保存一周,迅速封闭玻璃瓶。(三)质量控制处要在收到样品后尽快完成氨水检测工作,并将检测结果电话(或短信)反馈供应处;检测报告单在氨水进厂24小时内交于供应处签收。,氨水取样注意事项及质量检验相关要求,三、质量检验(一)检测依据:GB/T631-2007化学试剂氨水。(二)检测方法:以滴定法测定氨水浓度,以比重法(密度法)检测氨水中是否含有杂质,检测质量报告中应包含氨水的供货单位、运输车号、浓度、颜色、透明度、有无杂质等要素。(三)供货商对检验结果提出异议的,由质控处、供应处、制造分厂、生产安全处、供货商五方共同提取封存样,选择重新检验或委送法定检验机构检验。(四)检测过后剩余氨水,由取样人员下次送样时带回。,氨水取样注意事项及质量检验相关要求,四、防护措施(一)取样时,需穿戴劳保用品,耐酸耐碱橡胶手套,浸水后的口罩,取样人员站在上风处,面部侧离取样口,避免氨气刺激面部,灼伤眼睛。(二)取样地点:于阴凉、干燥、通风处取样。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有自来水源。(三)检验分析过程中需戴耐酸耐碱橡胶手套和口罩,并在通风厨内完成。(四)急救措施:(1)皮肤接触: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若有灼伤,就医治疗。对少量皮肤接触,避免将物质播散面积扩大。注意患者保暖并且保持安静。,氨水取样注意事项及质量检验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红酒杯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红酒护肤知识培训班总结课件
- 2025年国产铝锭产品购销合同
- 2025物业管理公司合同管理专员工作分析表(工程类)
- 2025资产管理协议
- 2025市区房屋买卖合同协议书
- 红色课件教学模板
- 2025合作协议种植黄瓜合同书
- 2025年北京市购销合同
- 积极的自述200字9篇范文
- GB/T 15620-2025镍及镍合金实心焊丝和焊带
- 名誉顾问聘任管理办法
- 牧昆:亚朵星球怎样用内容打增量 洞察无法逃离日常用真人秀的思路打增量
- 养老机构出入管理办法
- 中医康复科业务学习课件
- DB11-T 751-2025 住宅物业服务标准
- 科技型中小企业教程课件
- 公司董事会会议管理制度
- 【某教学楼荷载及其内力计算过程案例 9400字】
- 护理事业近五年发展规划(2026-2030)
- 2025年工商管理硕士考试试卷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