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案例分析.ppt_第1页
环评案例分析.ppt_第2页
环评案例分析.ppt_第3页
环评案例分析.ppt_第4页
环评案例分析.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评案例分析主要问题点,1.建设项目是否符合产业政策关注新的产业政策指导目录2.项目选址问题关注特殊行业选址的规定(如固废处理、处置行业;)以及法律法规中禁止建设的项目和地带。3.适用标准问题根据案例给出的项目特征、环境特征等。找出适应的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环评案例分析主要问题点,4.主要的环境敏感区和保护目标问题应当熟悉哪些目标是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中必须关注的、仔细考虑的保护目标,以及这些目标应该受到保护的程度及要求。一般来说环境敏感目标包括:居民区、学校、医院,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区,水源保护区、河流、水库,基本农田保护区,珍稀动植物栖息地等。这些敏感目标在相关法规或者规划中都确定了其环境功能要求及应当执行的环境标准。,环评案例分析主要问题点,5.项目的主要环境影响问题应该从三各方面考虑:1)项目施工阶段的主要环境问题:一般是噪声、扬尘、污水、水土流失等;2)运行期的主要环境问题:根据工程具体情况,通常包括:大气、水、噪声、固废等;3)退役期的主要环境问题:特殊行业考虑,一般以水环境影响为主,环评案例分析主要问题点,6.项目评价重点问题根据工程分析以及确定的主要环境问题考虑7.评价专题设置结合5、6两点并参考评价方法8.主要环境保护措施根据项目中的不同环境问题,具体回答(要掌握通用的一些措施),环评案例分析主要问题点,9.如何在环评中开展公众参与的问题针对项目特点,明确公众参与工作的目的,有针对性的开展公众参与工作,提高环评工作的有效性,并在活动中提高了公众的环境意识。参与内容:项目选址、建设方案、环境影响等。工作内容:公开规定的环评文件信息,减轻居民顾虑,可采取问卷调查、座谈会、听证会等形式,公开征求公众意见,并组织专家进行意见审核。,环评案例分析主要问题点,10.环境风险评价问题针对建设项目在建设和运行期间可能发生的可预测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或突发事件产生的新的有毒有害物质,所造成的对人身安全与环境的影响和损害,进行评估,提出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环评案例分析,-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一、公路建设项目,(一)工程分析(二)评价等级、范围与重点(三)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四)主要环境影响分析与预测(五)污染控制措施(六)替代方案(七)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案例1,某地拟建一公路,全长116.8km,项目沿线经过5个镇,10个村、2个工业区。所选路线跨越一级水源保护区、风景旅游区和一个自然保护区,跨过一条河流和两座山,周边还包括超高变压电站。沿线某些路段现有道路,将道路进行拓宽,标准路幅宽75m,主道双向八车道,两侧加设辅道和人行道,新赠立交、跨线8座(2座全互通、3座半互通、2座跨线、1座环形回头匝道)、跨河桥梁1座、隧道300m;改造现有立交、跨线4座,保留立交、跨线2座。项目沿线最近的村庄距拟建公路300m,建设过程中拆迁房屋121288m2,临时建筑19344m2,征地面积13万亩。全程弃土点10个,取土点11个,有高填方段3000m。项目总投资45亿元。项目选址区气候冬夏季明显差异,夏季气候湿润多雨,冬季干旱、风沙大;降雨年内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雨季7-8月份。,案例1,问题:1.项目噪声评价范围是多少?为什么?2.项目施工期的主要环境影响是什么?3.本项目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的主要方法与内容?4.本项目工程分析的基本内容?5.本项目竣工后环境保护验收调查的重点是什么?,案例2,某大城市规划建设的高速公路,4车道,全长80km,设计行车速度80km/h,路基宽度24.5m。全程有互通式立交5处,跨河特大桥1座(1750m),大桥5座(共1640m),隧道4座(共3800m),其中单洞长隧道(2400m)。公路位于规划未建成区,起点接城市环路,沿线为山岭重丘区、相对高差50-300m,线路穿岭跨河,沿山谷行进,过山间盆地,有支线通向旅游区。该公路征用土地640hm2,其中农田150hm2,林地300hm2,草坡和未利用地140hm2,其余为水塘、宅基地等,土石方量864万m3,有高填方段2400m。项目总投资38亿元。该项目所在区域雨量充沛,夏多暴雨。森林覆盖率约40%,包括人工森林和天然林。公路沿线农业发达,村庄较密集,穿越2个村庄,附近有2个较大乡镇,另有山岳型风景名胜区和农业观光区各1处。,案例2,问题1.说明工程概况介绍部分有关生态影响的工程分析应包括的主要内容。2.说明生态现状调查与评价的主要内容及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主要采用的方法。3.简要说明该项目评价的重点和评价中需注意的问题。,二、水利水电建设项目,是指以水利发电、防洪、农业灌溉为目的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包括蓄水工程(水库、水坝)、排洪和引水线路工程等。,(一)评价范围、期限与重点,水库和水坝建设1.评价范围2、3级以库区为主,兼顾上游集水域和水文变化区域的水体和陆地;1级项目要对库区、集水区域,水文变化区域(甚至含河口和河口附近海域)进行评价。此外,要对施工期的辅助场地进行评价。2.评价期限要分别对施工期、运行期进行评价,1级项目要作后评价。,(一)评价范围、期限与重点,水库和水坝建设3.评价重点施工期对由于施工、人员进驻和水文改变而引发的珍稀濒危动、植物资源迁移或灭绝;对由于区域环境中绿地数量和空间分布的变化而改变了绿地调控环境质量的能力;对由于人员和设备的活动改变了土地的生产能力;对由于施工影响了自然和人文遗迹地及人群健康等内容进行重点评价。运行期对项目运行而引发的生物多样性问题,景观生态环境质量问题,移民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水文长期改变而引发的上下游生物种群生存问题及中下游发生的河道断流,水文变化以及上下游盐渍化、潜育化、湿地变化、两岸地形地貌变化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钉螺转移等问题进行重点评价。,(一)评价范围、期限与重点,跨流域调水跨省份流域调水一般属于1级项目。1.评价范围要分别对调出区、调入区和连接区三个部分中,凡是由于水文条件改变而引发的生态影响进行评价。2.评价期限分为施工期、运行期评价,并进行生态影响后评价。,(一)评价范围、期限与重点,跨流域调水3.评价重点除水库水坝项目的评价重点外,还应包括:一是对国内外同类项目进行类比调查并写出评价报告;二是预测由于人员设备进驻和水文条件的改变,调出区、调入区和连接区区域生态环境的变化,以及随着宏观环境的变化给动、植物和人类生活带来的影响;三是对受益区及调出区长期的生态影响进行评价。,(二)主要影响,1.施工期工程施工期的直接影响是占用土地、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施工现场噪声、扬尘及废物的污染;对原有自然景观或有价值的历史遗迹的破坏;人类干扰和栖息地丧失造成野生动物物种减少或丧失;施工队伍进驻造成的污染和对水库水坝地区动植物的干扰与破坏等。,二、主要影响,2.运行期淹没土地,丧失农、林、牧和湿地资源;有历史、文化、美学价值的文物资源的破坏;野生动物、植物物种迁移或丧失;淹没土地上残存有机物在水库蓄水时会成为营养使水库鱼类和其他植物大量繁殖,使水中溶解氧浓度降低,水质恶化;为水坝建设进行的河道加宽或改造,会改变原来的水文状况,形成塌岸或塌堤灾害;泥沙在水库前沉积,造成回水现象和上游地区的泛滥;影响鱼类产卵环境和洄游通道。,二、主要影响,3.防洪构筑物为防洪而建设的构筑物破坏了洪水的天然模式,会使原来洪水泛滥的平原土地退化,土壤肥力下降;使野生动物生存环境改变而数量下降;大规模的水利工程也会有水土流失问题。,二、主要影响,4.水库移民影响水利工程项目带来的社会问题是大量移民。大量移民造成新移居地土地、用水等压力。与水传播有关的病原孳生,导致传染病流行。,二、主要影响,5.功能协调问题许多水库有多种功能,有些功能可能相互矛盾。如供水与养殖、旅游等功能矛盾;上游污染与下游引水的矛盾。,(三)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8月29日)1)了解开发、利用水能源及水运资源时的环境保护要求2)了解河道管理范围内禁止的行为(第三十七条)3.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2000年10月31日),案例1水电梯级开发,某地拟对一山区河流进行水电梯级开发,河流长度约380km,河床坡降较陡,天然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流域面积4万km2,农田相对较少,且分散,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对外交通不发达。河流中经济鱼类较多,山丘植被均为次生林,野生动植物资源较为丰富,流域内有自然保护区3处(其中,国家级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一处),风景名胜区5处,但均为山丘区,从规划报告来看,水库淹没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影响不突出。规划报告提供了三个开发建设方案。规划从工程经济技术角度推荐了自上而下建设“一库七级”水电站方案,开发方式既有引水或也有堤坝式,还有混合式。规划方案实施后需迁移人口5万人,涉及2个县的9个乡镇21个村。,案例1-水电梯级开发,问题:1、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主要内容2、给出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与评价指标3、生态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4、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总体上需充分考虑哪些因素?5、规划实施后的不利影响主要有哪些方面?,案例2-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华中某市西南郊距离市区3km处拟建一座总装机600MW抽水蓄能电站,主要用于调峰填谷和事故备用发电。工程枢纽由下水库、输水系统、电站厂房、上水库和辅助设施组成。工程下水库利用现有水库,输水系统、电站厂房和上水库需要新建,上水库库容218万m3。工程总占地面积236hm2,永久占地205hm2,临时占地31hm2。水库淹没林地4.3hm2,草地8.5hm2。下水库为1986年修建的已有水库,是当地居民生活用水的主要水源。该水库目前已经受到流域内一乳品厂废水的污染,水质不能达到功能要求;水库内有养鱼网箱近300个,每箱养鱼1300尾。电站上游2.5km为一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施工区分为上库区、厂洞区和管理设备区三部分,各区通过公路相接。整个抽水蓄能电站工程施工预计需要3年时间。现在要对此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案例2-抽水蓄能电站项目,问题:1、工程分析的重点是什么?2、本项目开展环评时生态环境影响预测的内容和方法有哪些?3、列出本项目可能的主要环境保护措施。4、水环境现状评价如何进行水质监测?5、是否需要进行施工期环境影响预测?如需要,预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三、其他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1.输油、输气工程与公路建设项目不同,长距离或跨省的输油、输气等管道工程不需要考虑运行期水、大气与噪声的环境影响,但需要考虑管道运行过程中的漏油、漏气等事故影响,以及管道废弃之后的处理等问题。另外,管道工程运营过程中,为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运输管道的安全等问题,需要对管道运输沿线的土地利用有一定的要求。,三、其他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2.旅游区开发项目包括自然风景资源和人文风景资源的开发建设(1)、评价范围评价范围除资源所在区域外,对借景、障景、风景景廓线所涉及区域均应作出评价。(2)、评价重点凡涉及到自然资源的内容要按前述森林、草原、滩涂、湿地的评价重点进行评价。凡涉及区域土地开发利用的要按前述土地开发利用内容进行;凡涉及人文景点的内容,要依据景点自身的生态敏感性进行评价,重点注意对文物保护和景观空间格局和功能的维护。,案例1-国际会议旅游度假中心项目,某地拟在一濒海风景名胜区附近建一国际一流的国际会议中心,滨海旅游度假中心。项目规划总面积1293.13hm2,建设用地558.28hm2,总建筑面积约36.48万m2(含保留需改造的住宅4.98万m2),总投资13.6亿元。本项目以建设高档次的国际会议中心、度假酒店、商业娱乐、体育休闲运动、高级会员公寓等设施为主,同时进行沙滩区、生态防护绿地、澙湖水域及旧村等区域进行适度改造及完善,沿西湖岸边设置山湖步行景观道路,进一步增设园林绿化,适当布置一些建筑小品,改造片区的主要交通道路及新建片区内部道路交通网络,并沿路同期配置给水、排水、电力、电信等市政管线,以及园林绿化、广场及停车场、环卫设施等配套设施。项目选址区现状用地主要有菜地、村庄、鱼塘,沿海滨分布着3km长的海滩及海滩防护林,选址区西南面和南面各有一片澙湖,中部存在一片珍贵的香蒲桃林,海滩东头有鲍鱼厂,选址区内还散布着果园及沙石场,西南侧有一处滑坡高危区,另外选址区内存在大量未开发区及空地。,案例1-国际会议旅游度假中心项目,问题:1.分析本项目的主要环境影响?2.本项目评价重点是什么?3.分析项目的规划方案时应注意哪些问题?4.本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5.本项目的建设存在哪些潜在的环境风险问题?,水污染型建设项目造纸、化工,水污染比较严重的建设项目主要包括造纸厂、化工厂、石化项目(焦化厂、炼油厂)、制药厂、印染厂、电镀、制糖等企业。除该类项目废水中污染物因子常规指标(如COD、BOD、SS)之外,其他的污染因子主要与各项目使用的原料、产品、副反应产物以及添加药剂等有关,如电镀废水主要污染物为氰化物和重金属(与电镀种类有关)。该类项目废水必须经过处理达标排放,医院的废水含有病原菌必须灭菌或消毒后才能排放。,有些项目原料或产品属于易燃、易爆或易挥发的物质,一旦发生泄露或失火爆炸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大,对此类项目要考虑事故风险评价。一些项目还需要使用循环冷却水,如炼油厂、化工厂等,此时要注意项目污水排放量计算中不包括间接冷却水、循环水以及其他含污染物极少的清净下水排放量,但包括含热量大的冷却水的排放量。,水污染型建设项目废水达标排放要注意污染物分为两类:第一类污染物和第二类污染物。第一类污染物,不分行业和污水排放方式,也不分受纳水体的功能类别,一律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采样,其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必须达到本标准要求。第二类污染物,在排污单位排放口采样,其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必须达到本标准要求。,造纸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要点,1、工程分析,制浆造纸工艺流程一般包括:备料、蒸煮、制浆废液回收(包括碱回收)、洗选漂、造纸工段和综合废水处理系统六个部分。通常项目还包括辅助生产车间及公用设施。(1)废水排放:主要包括蒸煮废液、制浆废液(碱回收工艺废液、黑液)洗选漂工艺废水和造纸工段有机废水。造纸废水中主要污染指标为:COD、BOD5、SS、色度、AOX等。(2)废气排放:燃料锅炉(SO2、NO2、TSP)、蒸煮系统(臭气)、碱回收炉、漂白塔等(根据具体工艺分析)。(3)固体废物:主要有备料工艺的废原料如树皮、木屑、制浆工艺的浆渣,碱回收车间的绿泥、白泥、锅炉灰渣、污水处理厂污泥等。(4)噪声:主要是各工艺车间的机械噪声。,2、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1)水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的筛选方法水环境影响评价因子是从所调查的水质参数中选取的。分两类:一类是常规水质参数,它能反映水域水质一般状况,从水质标准中所例的指标中选取,根据水域类别、评价等级及污染源状况适当增减;另一类是特征水质参数,它能代表拟建项目将来排水的水质,根据建设项目特点、水域类别及评价等级以及建设项目所属行业的特征水质参数选取。在某些情况下,还需调查一些补充项目,如被调查的水域的环境质量要求较高(如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地、珍贵水生生物保护区、经济鱼类养殖区等),且评价等级为一、二级,应考虑调查水生生物和底质。,(2)布点原则河流取样断面的布设原则:在调查范围的两端应布设取样断面;调查范围内重点保护水域、重点保护对象附近水域应布设取样断面;水文特征突然变化处(如支流汇入处等)、水质急剧变化处(如污水排入处等)、重点水工构筑物(如取水口、桥梁涵洞等)附近、水文站附近应多布设取样断面,并适当选取其他需要进行水质预测的地点。在拟建排污口上游500米处应设置一个取样断面。河口取样断面,当排污口拟建于河口感潮段内时,其上游需设置取样断面的数目与位置,应根据感潮段的实际情况决定,其下游同河流。,取样断面上取样点的布设:1)取样垂线的确定当河流断面形状为矩形或相近于矩形时,可按下例原则布设:小河:在取样断面的主流上设取样垂线。大、中河:河宽小于50米者,在取样断面上各距岸边三分之一水面宽处,设一条取样垂线(垂线应设在有较明显水流处),共设两条垂线;河宽大于50米者,在取样断面的主流线上及距两岸不少于0.5米,并有明显水流的地方,各设一条取样垂线,既共设三条取样垂线。特大河(例如长江、黄河、珠江、黑龙江、淮河、松花江、海河等):由于河流过宽,取样断面上的取样垂线数应适当增加,而且主流线两侧的垂线数目不必相等,拟设置排污口一侧可以多一些。如断面形状十分不规则时,应结合流线的位置,适当调整取样垂线的位置和数目。,2)垂线上取样水深的确定在一条垂线上,水深大于5米时,在水面下0.5米水深处距河底0.5米处,各取样一个;水深为15米时,只在水面下0.5米处取一个样;在水深不足1米时,取样点距水面不应小于0.3米,距河底也不应小于0.3米。对于三级评价的小河不论河水深浅。只在一条垂线上取一个样,一般情况下取样点应在水面下0.5米处,距河底不应小于0.3米。,(3)水样的对待三级评价:需要预测混合过程段水质的场合,每次应将该段内各取样断面中每条垂线上的水样混合成一个水样。其他情况每个取样断面每次只取一个混合水样,既在该断面上,各处所取的水样混匀成一个水样。二级评价:同三级评价一级评价:每个取样点的水样均应分析,不取混合样。,(4)水环境现状调查时间要求1)根据当地的水文资料初步确定河流、河口、湖泊、水库的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同时确定最能代表这三个时期的季节或月份。对于海湾,应确定评价期间的大潮期和小潮期。2)评价等级不同,对各类水域调查时期的要求也不同。一般一级评价调查丰、平、枯三个水期,二级评价调查平水期和枯水期(若评价时间不够,可只调查枯水期),三级评价只调查枯水期。3)当调查区域面源污染严重,丰水期水质劣于枯水期时,一、二级评价的各类水域应调查丰水期,若时间允许,三级评价也应调查丰水期。4)冰封期较长的水域,且作为生活饮用水、食品加工用水的水源或渔业用水时,应调查冰封期的水质、水文情况。,3、水环境影响评价,(1)评价级别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级别主要根据如下条件确定:建设项目的污水排放量、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各种受纳污水的地面水域(以下简称受纳水域)的规模以及对它的水质要求(具体参见HJ/T2.3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注意污水排放量中不包括间接冷却水、循环水以及其他含污染物极少的清净下水的排放量,但包括含热量大的冷却水的排放量。,(2)预测时段划分所有建设项目均应预测生产运行阶段对地面水环境的影响。该阶段的地表水环境影响应按正常排放和不正常排放两种情况进行预测。大型建设项目应根据该项目建设过程阶段的特点和评价等级、受纳水体特点以及当地环保要求决定是否预测建设期的环境影响。地表水环境预测应考虑水体自净能力不同的各个时段。通常可将其划分为自净能力最小、一般、最大三个时段。自净能力最小的时段通常在枯水期(结合建设项目设计的要求考虑水量的保证率),个别水域由于面源污染严重也可能在丰水期。自净能力一般的时段通常在平水期。冰封期的自净能力很小情况特殊,如果冰封期较长可单独考虑。海湾的自净能力与时期的关系不明显,可以不分时段。评价等级为一、二级时应分别预测建设项目在水体自净能力最小和一般两个时段的环境影响。冰封期较长的水域,当其水体功能为生活饮用水、食品工业用水水源或渔业用水时,还应预测此时段的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或二级但评价时间较短时,可以只预测自净能力最小的环境影响。,(3)预测模型选择选择模型时必须考虑:水质模型的空间维数;水质模型所描述的时间尺度;污染负荷、源和汇;模拟预测的河段范围;流动及混合输移;水质模型中的变量和动力学结构。大多数的河流水质评价时采用一维稳态模型,对于大中型河流中的废水排放,横向浓度梯度变化明显,需要采用二维模型进行预测评价。从时间尺度上考虑,一般水质模型中主要应用稳态模型。对于非持久性污染物,一般采用一阶反应动力学来反映衰减规律。对于持久性污染物,在沉降作用明显的河段,一般可以近似采用非持久性污染物相应的预测模型。在进行河流溶解氧预测时,需要根据情况选择确定河流溶解氧模型。,常用的河流水质模型,4、环保措施分析,(1)分析环境保护措施的技术经济可行性和预期效果。(2)分析污染物达标排放情况。(3)分析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情况。根据国家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要求,在核算污染物排放量的基础上提出工程污染物总量控制建议指标,污染物总量控制建议指标包括:SO2、烟尘、工业粉尘、COD、NH3-N和工业固体废弃物。评价中提出的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其单位为每年排放多少吨。在环境影响评价中提出的项目污染物总量控制建议指标必须满足以下要求:1)符合达标排放的要求,排放不达标的污染物不能作为总量控制建议指标;2)符合相关环保要求,比总量控制更严的环境保护要求(如特殊控制区域与河段);3)技术上可行,通过技术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