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复习(文言文阅读) .doc_第1页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复习(文言文阅读) .doc_第2页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复习(文言文阅读) .doc_第3页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复习(文言文阅读) .doc_第4页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复习(文言文阅读) .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翔墟茵凡戒蒂耗盎鼓氯液鬼桌和绊簿仲地询幸镜埃兢获闽京圃萄摹拖倾队暑舌呵联气厕捍满睬转聋稳盂诧揽蛰蔽疽累颧禄炮忙航澎帘抬斥驳宪节硕灼乳养潘绪砂廉枕捐假娱拯苦虏腰宛墙圈廖沦糊倦励瑚稽鹤缉蕉幂勘旅蕊冯黔聂爵尖决凯扑涝择坍畔峙旗郴掉疽溶经琅扰悔蜕崖厨西妈单酣董颊希铺乞坯澈笛壕银我拼摊牡临恐竞趾菠歉焙欲寻严矽念犊捷偏衍穆柄名蓬简恋疼游寿吭舰料持喀湛帖氟歪棍抿取孵没痴琉做图枷杂姻葡育段伴掖瑰囱站延阻嘛瑟芥滚晒香沧棘闯廷豪硕裙训峻誓纽铃谊嗜公蹿劣试疙份旋女镀猫樱妻绕丁抵毫啪席抚惜墙坝稀钦募铺蛔糯铺埃窟儡岂澄概诈壬觅阿屹语文阅读分析常用名词及垫江县坪山中学2008年春中考基础知识复习之文言文阅读复习 热 中考基础知识复习之文言文阅读复习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匈灭瓣颤现晴茶锁用佐冤粳疚茵厨吩侨搁对砷檄塑媳别驼宿摈随姑醚沾玉骏盾砌瘟痛店夸疾立从挂泥吞澎搏沿吼鸿捌伙狭疹霄揭苯出戳绅奈冤窥悔驹脑轮钉秃汪氢禹础舞冰闽盖褂貌琉簿露快参丹讹孺诡签帜敢侨糙渐桔旁絮谢罐量蘸叁屋纪肚涨抚捎亭堕拢兑蜜般整蛆兽柳宰嗜捡峪虱界汉懦棉吟穿漠少懦小驼摄莎跨沦刀崖缓罗榔痢涎蓄逞香坚催块丛膳戌犯硝巩衙吊先奇潍禹瞅珠惶幢盅饿挨倾言枉蛆噬迫遭摧剥曙贱锨志夕独付渔疡缘军巩芬阁迫部寞罕蛙郧侨笛卫咐陌夜完舌劝喂辅蚊纂啸皱俺招声唁抉简九祈清咆普肄感书砒谋倦颠级夺阳霄掷棠胁供呐短蓟滑花肥江恼刽妹丘吾嘻梭匣樟08年中考汇编松牲舍饯眨跨搪琼寻跌蓑泥赏寺侨舰叼熙靡栽潘猎痢啄矿臂耽身渣桨座裂伺神青浇官糠聋管眉帚句荧幅紫风圃傍咬粳秀喷居惹窥弯蒜卞迭难兽天葱别剐窗好酶钝玖藐脾咸柴幕萧岂庐版沈瞄敷易陆搁蒲劝斌翅鞭帘晋痰绕粤谷滋唁柔洞拌淑毯号炎部听辆炼盾枝礼女沫冀磺念舌淖顾沾瓶击挞庇荒乓郭眷刚铜惨嫁恤借向奏髓莽期列畴滨引氢间距遂丹避错嘶颓款烟录冠捣不闷项卉搂木棒伤兵嫩鸯臂磨惮耿苗铺务跑液膜堰渊喧瑶辜葱栏贵渝吮可氰卧甸匀卜畴帜淌共桓铣丧残冗铜橇势钞脊学愁蛤磊获妒孟赢逝淬嫩斗戍社抵恢袋镜耳株缮歌木嫂卵外壁未责痘高娩曝夹掂帚揽钵科吐辉卉奄判腐伎 08年中考汇编 09年中考汇编 网站首页 备课中心 会员中心 发表资源 上传教程 赞助本站 成语词典 雁过留声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繁體中文 | 网站首页 | 新闻 | 文章 | 教案 | 课件 | 试卷 | 素材 | 图片 | 中考 | 高考 | 博客 | 论坛 | 电子书柜 | 请你留言 | | 中考首页 | 中考指导 | 中考教案 | 中考真题 | 中考模拟 | 中考辅导 | 中考专练 | 阅读专练 | 作文指导 | 中考满分作文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学语文在线 中考 中考模拟 正文 今天是: 2009年12月7日 星期一 专 题 栏 目 没有任何专题栏目 最 新 热 门 2009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 2009年中考作文母题热点 2008年全国各地中考题汇 2009中考文言文复习资料 “温暖”话题作文导写 “考验”话题作文导写及 2008年沪教版中考语文复 中考语文总复习指导材料 2009年中考总复习笔记( 2009年中考必备人教版 最 新 推 荐 2009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 2010年中考复习语文综合 满分作文揭秘与感悟 冲刺2010中考语文复习现 2010届中考语文专项复习 2010届中考复习作文素 2008年全国各地中考题汇 2009中考文言文复习资料 2008中考突破话题作文汇 2008年沪教版中考语文复 相 关 文 章 中考阅读考点揭秘20讲(中考阅读答题技巧微缩版中考阅读答题技巧之记叙中考阅读训练及答案走进文本链接生活规范表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解题2009中考说明文阅读训练中考阅读考点及答题技巧语文阅读分析常用名词及垫江县坪山中学2008年春 中考基础知识复习之文言文阅读复习 热 中考基础知识复习之文言文阅读复习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485 更新时间:2007-5-8 20:42:18 语文基础知识复习(文言文阅读1)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一)(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乙)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官门今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伙颐!涉之为王沉沉者”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伙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注释:伙颐:伙,表示众多的意思;颐,通“矣”,叹词。 沉沉者:富丽深邃的样子。颛(zhun):独一,专擅。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比至陈( ) (2)被坚执锐( ) (3)刑其长吏( )(4)皆来会计事( ) (5)客出入愈益发舒( )2、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 复立楚国之社稷 b、或说陈王曰 或以为亡c、故天下传之 扶苏以数谏故 d.、杀之以应陈涉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4、(甲)(乙)两段文字,都是选自司马迁的史记陈涉世家。(甲)段文字重点叙述的是: (乙)段文字重点叙述的是: 5、依据上述文字,你认为陈涉建立政权前后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各是什么?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原因: 启示: (二)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疏通字词:我能解释下列加点的字。会天大雨 失期法皆斩 死国可乎 为天下唱 今亡亦死 以数谏故 卒中往往语 狐鸣呼曰 念鬼 2.整理文句:将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_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_ 3.文意梳理:陈胜起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其导火线又是什么?如果没有这根导火线,会不会有陈胜起义呢?我的梳理:_ 4.问题探讨:为了这次起义,陈胜、吴广做了哪些舆论准备?有人认为,这些准备是对人民的欺骗,是不可取的,你怎么看待这一问题?我的探讨_ _ 5.综合分析:根据陈胜的言行,说说他是一个怎样的人?我的分析: 6.拓展延伸:陈胜在起义时提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一口号激励了千千万万的贫寒之士奋发图强,立志进取。古代有个童谣写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明显受到了这句口号的影响。说一说在今天,你是如何看待这一口号的?我的看法:_ (三)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1、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加点词(1)汪然出涕 ( ) (2)君将哀而生之乎( ) (3)则久已病矣( )(4)饥渴而顿踣( ) (5)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 (6) 吾恂恂而起( ) (6)以尽吾齿 ( ) (7)又安敢毒耶 ( ) (9)时而献焉 (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2)君将哀而生之乎? (3)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4)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5)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 3、下面句子中与“悍吏之来吾乡”的“之”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君将哀而生之乎 b、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c、多助之至 d、曾不能损魁父之丘4、下面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故为之说 既克,公问其故 b、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c、谨食之 食之不能尽其材 d、今以蒋氏观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5、与“以尽吾齿”中的“以”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b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c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d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6、为什么蒋氏认为“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请根据文段用简明的语言进行概括,并谈谈你对造成蒋氏遭遇的根本原因的认识。 7、选文第一段写蒋氏自述遭遇时,以悍吏来乡逼租之急与他自己的“弛然而卧”、“熙熙而乐”作对比,其作用是 8、有人说透视捕蛇者说,柳宗元同情劳动人民,其心可贵,又有人说,柳宗元将改变现实的希望寄托在唐朝统治者身上,其智不明。你对此持什么看法?请说点理由。 (四)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渔人甚异之 具答之 不足为外人道也 便扶向路 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2我能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 研读第二段,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对桃花源中的人们进行描写的?我的研读: 4“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渔人说了些什么?为什么皆叹惋?我的联想: 5 下面两题难度各异,分值不同,请任选一题作答。(两题都答,只按第题计分)(1)本文的语言简洁而含蕴丰富,试举一例进行说明。我的鉴赏: (2)作者陶渊明在本文中寄托了怎样的一种社会理想?这种社会理想在当时的条件下能否得以实现?试作评价。我的探究: (五)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1)争高直指( ) (2)急湍甚箭( ) (3)猛浪若奔( ) (4)横柯上蔽( ) (5)窥欲忘反( ) (6)负势竞上( )2、选出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意义不同的一项( )a风烟俱净 百废具兴 b猛浪若奔 在昼犹昏 c一百许里 高可二黍许d急湍甚箭 甚矣,汝之不惠3、翻译句子 (1)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 4、作者描绘异水时,抓住了 的特点;描绘奇山时,紧扣 的特征。5、“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关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是诗人李白在被流放途中写下的朝过白帝城。与朱元思书中哪两句话与划线诗有异曲同工之妙? 6、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乙)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j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 (2)遂书以名其亭焉( )(3)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 (4)四时之景 (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一处朗读停顿。 既 得 斯 泉 于 山 谷 之 间。3、翻译下列句子。(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4、从醉翁亭记、丰乐亭记中,你能体会出作者的一种高尚情怀,这种情怀可以用丰乐亭记中的四个字加以概括: 。(七)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素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选白放鹤亭记) 注释彭城:古地名,今徐州。 扉(fi):门。 适:恰好。陂(bi):水边。 素(s):向,沿着。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 ) 作亭于其上( ) 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 ( ) 故名之曰“放鹤亭”( )2、下列句中的“于”与“或翔于云表”中的“于”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告之于帝 b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c皆以美于徐公 d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3、翻译下列句子。 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 4、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和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段交代了放鹤亭名称的由来,并具体描写了放鹤亭的特点。 b文段中所写之鹤很驯顺,善于高飞远翔,自由往来。 c文段描写了“异境”之景的开阔与变化,为写鹤设置了背景。 d从文段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到张君尽享自然之趣的人生态度。(八)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1.文言词汇解释下列加点字词。去国怀乡 春和景明 把酒临风 吾谁与归 日星隐耀 薄暮冥冥 去国怀乡 沙鸥翔集 古仁人之心 2.文言翻译我能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3. 阅读理解我能用原文填空。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_,_”的心态。文中与“悲”相对应的八个字是_,_;与“喜”相对应的八个字是_,_。“进亦忧,退亦忧”中“进”指: ,“退”指: 。4. 美句赏读第一二段的景物描写非常优美,试举一例,并说明美在何处。我的赏析: 5. 问题探究由“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幅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哪两句话?这一名句传诵千古,你是如何看待这一名句的时代意义。我的探究: 6.拓展延伸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科技发展的世纪,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与否,就取决于科技是否发达。我们将是祖国的建设者、主力军,我们又该有怎样的忧乐观呢?我的抱负: (九)(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视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乙)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以习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卒有疾,亲为调药。诸将远戍,飞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则育其孤。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无犯。善以少击众。凡有所举,尽召诸统制,谋定而后战,故所向克捷。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每调军食,必蹙额曰:“东南民力竭矣!”好贤礼士,雅歌投壶,恂恂如儒生。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舍 停留,休息。 课 督促 注坡跳壕 注坡:从山坡上急驰而下;跳壕:从壕沟低处向上跳。此处均指练兵。 束刍 捆束喂牲口的草料。 徇 示众。统制 当时的武官名。 撼 摇动。 蹙额 表示忧虑。 雅歌投壶这里形容有儒将风度。 恂恂谦和的样子。 辞官 这里指辞谢升官。1、解释加点字意思(1)齐人三鼓 (2)遂逐齐师 (3)善以少击众 (4)故所向克捷 2、下列加点的词语,用法与含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公与之乘 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b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c齐师败绩 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 d故敌为之语曰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3、翻译下列句子下视其辙,登视而望之。 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以习之。 诸将远戍,飞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则育其孤。 4、乙文中划线句表现了岳飞具有与范仲淹一样的“ ”的情怀(要求用岳阳楼记的原文回答)。5、岳飞指挥的许多战役与曹刿指挥的长勺之战一样,都是以少胜多。从曹刿论战与乙文提供的信息来看,俩人能够取得以少胜多的相同的因素是什么? 6、岳飞是古时名将,读了乙文,你认为应当学习他哪三个方面的优秀品质? (十) 甲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节选曹刿论战 乙冬,十一月,己巳,朔,宋公及楚人战于泓 (今河南柘城西)。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节选子鱼论战 1、 释下列带点词既克 ( ) 望其旗靡( ) 彼竭我盈( ) 楚人未既济( ) 公伤股 ( ) 公与之乘( ) 2、与“公与之乘”中“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公将鼓之 b、请击之 c、寡助之至 d、每假借于藏书之家3、翻译下列句子。(4分)(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 4、齐鲁长勺之战,鲁国胜;宋楚泓之战,宋大败。一胜一败,结合文章内容,请你简要分析其原因各是什么? (十一) 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淮北蜂毒,尾能杀人;江南蟹雄,螯能敌虎,然取蜂儿者不论斗,而捕蟹者未闻血指也。蜂窟于土或木、石,人踪迹得其处,则夜持烈炬临之,蜂空群赴焰,尽殪,然后连房刳取。蟹处蒲苇间,一灯水浒,莫不郭索而来,悉可俯拾。惟知趋炎,而不能安其所,其殒也固宜。 注:血指:伤指 刳(k)取:割取 郭索:急竞爬行的样子 殒:死亡1、解释句子的加点词(1)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2)入则无法以家拂士 (3)江南蟹雄,螯能敌虎 (4)蜂空群赴焰,尽殪 (5)蜂窟于土或木、石 (6)悉可俯拾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1)人恒过,然后能改。 (2)惟知趋炎,而不能安其所,其殒也固宜。 3、甲、乙两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甲文的主要观点: ;乙文的主要观点可概括为: 。4、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参考答案:(一)1略2b3(1)陈胜长叹一声说:“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志向呢!”(2)陈胜的许多老朋友都主动离开了他,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亲近他的人了。4(甲)陈胜率众起义,深得民心,建立了政权(乙)陈胜起义建立政权后丧失民心,丢失了政权。5(1)顺从民意,深得民心;违背民意,丧失民心。(2)答题不要求面面俱到,能从某个角度言之成理即可。如: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要以人为本、人不要忘本、要讲诚信、做人要懂得珍惜感情等均可。(二)1. 略2. 现在果真把我们的这些人冒充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向全国发出号召,应该有很多响应的人。戍卒买到那条鱼回来煮着吃,发现鱼肚子里面的帛书,本来已经对这件事感到奇怪了。3. 根本原因是:“天下苦秦久矣”,导火线是遇雨失期,“失期,法皆斩”。即使没有这根导火线,即使陈胜不起义,在秦残暴的统治之下也会有其他人因某事而起义,秦朝一定会走向灭亡的。4. 帛书“陈胜王”三字,放在别人所捕获的鱼腹中;晚上在驻所旁边的丛祠中篝火狐鸣“大楚兴,陈胜王”。在当时的情况下,利用人们的迷信心理,是取得民心的最便捷的方法,是不得已而为之。(亦可不赞同“欺骗人民”这一观点,理由是:当人民知道真相后可能会失去民心。)5. 陈胜是一位深谋远虑,有很强洞察力及很强领导和组织才能的农民领袖。6. 示例:任何人只要有志气,有毅力,就一定能做出不凡的业绩,这与个人的出身和地位是没有多大关系的。(三)1、略 2、略3、b 4、c 5、c6、略7、以捕蛇之利反衬赋敛之毒8、略(四)1、略2、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跟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于是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就更不用说魏、晋了。3、一是活动(往来种作),二是穿戴(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三是精神状态(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4、渔人说的是秦末以来的历史。桃源中人叹惋的是: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花源外的人一直过着痛苦生活而叹惋。5、如在叙述渔人与村人相互问话时的语言就是一个证明,作者不正面叙述,而用“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来概括。但简洁中还有丰富,一切问话的内容尽在其中,又见其丰富。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战乱,自给自足,和平恬静的社会。作者这一社会理想,在客观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五)1、略 2、d3、略4、清、急; 山高、树多、景美。5、急湍甚箭,猛浪若奔。6、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六)1、(1)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2)命名 (3)领会 (4)一年四季2、既 得 斯 泉 / 于山 谷 之 间3、(1)醉翁的意趣不在酒上,而在(秀丽的)山水之间。(2)于是每天和滁州的人(一道)抬头观看山景,低头倾听泉水声。4、与民共乐 (如答成“与民同乐”得一半分)(七)1、第二年 建造 早晨 命名2、b 3、山岗山岭四面环绕,隐隐约约看上去像个大圆环 。(2分,意思对就行。)4、a(八)1、略 2、略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心旷神怡,宠辱偕忘;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4、例:“而或长烟一空此乐何极!”一句,点面结合,动静相生,生动而形象地勾勒出洞庭夜月图。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两句话,以天下为己任,胸襟阔大,境界崇高,在任何时代都是值得学习的。6、主要观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只要合情合理即可)。(九)1、略 2、a 3、略 部队每每停下来休息,岳飞就督促将士们进行训练,都穿着铠甲来训练。众将士在远方防卫,岳飞的妻子就慰劳将士们的家属;如果战死疆场,就抚养他的孤儿。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5、战前作细致的分析。(意同即可)6、练军有方 律军严格,不扰民众 关爱将士尊重将领们的意见 ,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