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专业论文)乌珠穆沁盆地植被分类研究.pdf_第1页
(生态学专业论文)乌珠穆沁盆地植被分类研究.pdf_第2页
(生态学专业论文)乌珠穆沁盆地植被分类研究.pdf_第3页
(生态学专业论文)乌珠穆沁盆地植被分类研究.pdf_第4页
(生态学专业论文)乌珠穆沁盆地植被分类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生态学专业论文)乌珠穆沁盆地植被分类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t h es t u d yo f v e g e t a t i o n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f o r w u z h u m u q i n b a s i n g r a d u a t es t u d e n t :a nd o n g n i f a c u l t y a d v i s e r :p r o f p e ih a oa n d s p e c i a t y : ,a n g w e i e c o l o g y d e p a r t m e n to fe c o l o g i c a la n d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s c i e n c e ,f a c u l t yo fl i f es c i e n c e ,i n n e rm o n g o l i a u n i v e r s i t y h u h h o t , 0 1 0 0 2 1 ,p r c h i n a 5 t hj u n e ,2 0 1 0 原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 果。除本文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 不包含为获得内蒙古大学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 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垂牢 日 期:型二兰墨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使用承诺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内蒙古大学有权将 学位论文的全部内容或部分保留并向国家有关机构、部门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 许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也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为保护学院和导师的知识产权,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属于内蒙古大学。作者今后 使用涉及在学期间主要研究内容或研究成果,须征得内蒙古大学就读期间导师的同意;若用 于发表论文,版权单位必须署名为内蒙古大学方可投稿或公开发表。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重建 e t 期:垄二墨二 乌珠穆沁盆地植被分类研究 摘要 本文以乌珠穆沁盆地为研究对象,尝试运用法瑞学派群落分类方法对该地 区植被进行分类,并对结果从水分生态类型、生活型、区系成分等角度进行分 析,初步得出以下结论: 1 乌珠穆沁盆地植被类型可分为3 个群落纲、6 个群落目,9 个群团,1 8 个 群丛。其群丛类型为:芦苇群丛、黄柳一芦苇群丛、水葱一蔗草群丛、鹅绒委陵 菜一散穗早熟禾群丛、芨芨草一无脉苔草群丛、白桦群丛、白桦一山杨群丛、大针 茅一瓣蕊唐松草群丛、大针茅一狼毒群丛、大针茅一米氏冰草群丛、大针茅群丛、 榆树一小叶锦鸡儿一沙鞭群丛、无芒雀麦群丛、米氏冰草群丛、虎榛子一土庄绣线 菊一贝加尔针茅一线叶菊群丛、克氏针茅一银灰旋花群丛、克氏针茅一马蔺群丛、 克氏针茅一星毛委陵菜一百里香群丛。 2 乌珠穆沁盆地范围内分布维管植物4 7 科,1 4 6 属,2 1 5 种,与内蒙古自 治区相比,主要科所含种的数量排名大致吻合,但蔷薇科、百合科和藜科排名 相对靠前。植物区系以温带性质为主,共i i i 属,占总属数的7 6 0 3 ,热带性 质的属有8 个,占总属数的5 4 8 ,世界分布属2 7 属,占总属数的1 8 4 9 。 3 从水分生态类型的角度分析,榆树群属、大针茅群属、克氏针茅群属、 叉分蓼群属中,前三者以旱生和中旱生植物为主,叉分蓼群属以中生植物为主; 从生活型的角度分析,榆树群属以多年生禾草为主要的生活型,大针茅群属、 堕型垫垫垫坌耋竺壅 克氏针茅群属、叉分蓼群属以多年生杂草为主要的生活型,其中叉分蓼群属一、 二年生植物所占比例最低。 4 在垂直梯度上,山地各群落中生类植物比例随海拔高度升高,经历了先 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过程。 关键词:乌珠穆沁盆地、植被分类、法瑞学派、水分生态类型、生活型、植物 区系分布 t h es t u d yo fv e g e t a t i o n 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f o r w u z h u m u q i nb a s i n a b s t r a c t t h i sp a p e rt a k ew u z h u m u q i nb a s i n a st h er e s e a r c ho b j e c t ,u s i n gb r a u n b l a n q u e t m e t h o dt r yt om a k et h e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o f t h ev e g e t a t i o nc o m m u n i t y ,a n df o rt h e r e s u i t s t h ew r i t e ra n a l y z e dt h ew a t e re c o l o g i c a lt y p e ,l i f e f o r m ,f l o r i s t i cc o m p o s i t i o na n d o t h e r s ,t h ep r e l i m i n a r yc o n c l u s i o n sa r ea sf o l l o w s : 1t h ev e g e t a t i o nc o m m u n i t i e so fw u z h u m u q i nb a s i nc a nb ed i v i d e di n t o 岫e c l a s s e s ,s i xo r d e r , n i n ea l l i a n c ea n d18a s s o c i a t i o n s t h ea s st y p ea r e :砌阳历泐腕 a u s t r a l i s , s a l i x e t u m g o r d e j e v i i - p h r a m e t u m t a b e r n a e m o n t a n i - s c i r p u s e t u m a u s t r a l i s , s c i r p u s e t u m s u b f a s t i g i a t a ,a c h n a t h e r u m e t u m s p l e n d e n s c a r e x e t u m e n e r v i s , b 8 玩肠已觑所 g r a n d i s _ t h a l i c t r u mp e t a l o i d e u m , s t i p a e t u mg r a n d i s s t e l l e r a e t u m c h a m a e j a s m e , s t i p a e t u mg r a n d i s - a g r o p y r o n e m mm w h n o ls t i p a e t u mg r a n d i s , u l m u s e t u mp u m i l a m i c r o p h y l l a ,p s a m m o c h l o a e t u mv i l l o s a , b r o m u s e t u m i n e r m i s , a g r o p y r o n e t u mm w h n o lo s t r o p s i s e t u md a v i d i a n a s p i r a e t u mp u b e s c n s s t i p a e t u m 皇壅塑鲨幽垫坌耋堑壅 b a i c a l e n s i s - f i l i f o l i n m s i b i r i c u m , s t i p 口e t u m k r y l o v i i - c o n v o l v u l u s e t u m 口聊m 绷刀越 & 而粥p 玩所咖倦p 觑研l a c t e a l , s t i p a e t u m - p o t e n t i l l a e t u m a c a “l i s 一刀唧淞p 砌聊 2t h ev a s c u l a rp l a n to f w u z h u m u q i nb a s i nc a nb ed i v i d e di n t o4 7f 锄i l i e s ,14 6 g e n 锄,2 15 s p e c i e s ,c o m p a r e dw i t ht h ei n n e rm o n g o l i aa u t o n o m o u sr e g i o n ,t h e n u m b e ro f s p e c i e sc o n t a i n e di nt h em a i ns u b je c t sg e n e r a l l yc o n s i s t e n ti n r a n k i n g s ,b u t r o s a c e a e ,l i l i a c e a ea n d c h e n o p o d i a c e a e a r e r e l a t i v e l yh i 曲e rm r 墩e d f 1 0 r a d o m i n a t e db yt e m p e r a t en a t u r e ,at o t a lo f111 g e n e r a ,a c c o u n t i n gf o r7 6 0 3 ,t h e n u m b e ro f t r o p i c a ln a t u r eo ft h ec a s ew i t h8,i tt a k e s5 4 8 o ft h et o t a ln u m b e r , t h e n u m b e r o f w o r l d ld i s t r i b u t i o ng e n e r aa r e 2 7 ,a c c o u n t i n gf o r18 4 9 3f r o mt h ep e r s p e c t i v eo fw a t e re c o l o g i c a l t y p e ,o fu l m u sp u m i l a ,s t i p a i o n g r a n d i s ,s t i p a i o nk r y l o v i ia n dp o l y g o n u m i o nd i v a r i c a t u m ,t h ew a r e r e c o l o g i c a lt y p e o ft h et h r e ef o r m e r sa r em a i n l yx e r o p h y t ea n d m i d x e r o p h y t e ,a n dp o l y g o n u m i o n d i v a r i c a t u mi sm a i n l ym e s o p h y t e s ;f r o mt h ep e r s p e c t i v eo f l i f ef o r m ,u l m u sm 1 1 l l i l a i sm a i n l yh e r bt y p e ,f o rt h es t i p a i o ng r a n d i s ,s t i p a i o nk r y l o v i ia n dp o l y g o n u m i o n d i v a r i c a t u m ,t h em a i nt y p ei s g r a s s b e s i d e s ,f o rp o l y g o n u m i o nd i v a r i c a l u mt h e a n n u a ls p e c i e sa r ec o m p a r a t i v e l ym o r et h a no t h e r a l l i a n c e s 4i nt h ev e r t i c a lg r a d i e n t ,t h em e s o p h y t es p e c i e s a r ei n c r e a s e da t f i r s t ,t h e n d e c r e a s ea st h ea l t i t u d ee l e v a t i o n k e y w o r d s :w u z h u m u q i nb a s i n 、v e g e t a t i o n 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 、b r a u n b l a n q u e t m e t h o d 、w a t e re c o l o g i c a lt y p e 、l i f ef o r m 、f l o r i s t i cd i s t 矗b u t i o n 目录 目录:1 弓i 言1 1 研究区自然环境概况3 1 1 研究区地理位置3 1 2 气候状况3 1 3 地质地貌4 1 4 土壤与水文4 1 5 植被状况4 2 研究方法:5 2 1 野外测定方法。5 2 1 1 植被调查中的取样一:。5 2 1 2 样地记录方法5 2 2 概念解释6 2 3 群落表的制作8 2 3 1 编制存在度表9 2 3 二2 编制部分表,找出区分种。9 2 3 3 编制区分表9 2 4 确定特征种,制作群落分类表9 2 4 1 群落分类表的制作9 2 4 2 分类结果的检验1 0 2 4 3 法瑞学派群落分类的各级单位1 0 2 4 5 群落分类单位的命名1 0 2 5 水分生态类型的确定1 l 2 6 植物属级区系地理分布11 3 结果与分析1 2 3 1 植被类型分类结果:1 2 3 1 1 乌珠穆沁贫地植被的分类系统1 2 3 1 2 分类结果的检验:13 3 2 乌珠穆沁盆地植被各类型的基本特征1 4 3 3 乌珠穆沁盆地植被现状分析17 3 3 1 乌珠穆沁盆地植物的多样性分析l8 3 3 2 不同群落植物水分生态类型及生活型分析1 9 3 3 3 各群丛间的比较2 2 3 3 4 植物群落在垂直梯度上的变化2 4 3 4 乌珠穆沁盆地植物区系成分分析2 8 4 结论与讨论3l 4 1 结论3 l 4 2 讨论。3 2 4 2 1 群落分类结果的讨论3 2 4 2 2 水分生态类型及生活型不同统计方法的比较3 2 4 2 3 植物群落垂直变化小尺度下的分析3 2 参考文献:3 3 附录3 5 附录一植被调查记录表3 5 附录二乌珠穆沁盆地植被调查概括表3 6 附录三乌珠穆沁盆地植被调查综合群落表3 7 附录四乌珠穆沁盆地群丛表3 7 附录五聚类分析结果3 7 至定谢3 9 内蒙古人学硕i j 论文 引言 乌珠穆沁盆地是内蒙古高原的典型内陆盆地,东临大兴安岭山脉,北临蒙古国,主体由 东乌珠穆沁旗和西乌珠穆沁旗两部分构成。盆地中第四纪洪积、冲积、湖积物质广泛地覆盖 地面,并分布有很多的河流、湖泊湿地【l 】。该区既包括世界四大草原之一“内蒙古锡林郭勒 草原”的典型区域,也拥有被列入内蒙古自然保护区名录的“乌拉盖湿地自然保护区 。由于 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乌珠穆沁盆地受到众多植物学研究者的关注,但在该区的植被研究中, 尚未发现以法瑞学派理论为基础的植被分类工作的相关研究报道。 法瑞学派( f r e n c h s w i s ss c h 0 0 1 ) 也即法瑞植物社会学学派,起源于法国,代表人物是 b r a u n b l a n q u e t 2 】【3 】【4 】。从其方法本身的合理性、传布的广度、影响的深度、追随者的数量、 世界地植物学界的评论来看,该学派在地植物学研究中的地位极其重要。在群落种类组成中, 对于某一特定关系某些物种比其他种表现得更加敏感,这些种称为鉴别种( d i a g n o s t i c s p e d e s ) ,法瑞学派的研究特点是以鉴别种为群落类型划分依据,以群丛( a s s o c i a t i o n ) 为植被 分类的基本单位。法瑞学派起源于1 9 世纪末,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在原西德形成了第二个 学派中心,随后法瑞学派的思想从阿尔卑斯山和地中海西部起源中心扩展到许多欧洲国家和 日本【4 】1 5 1 。2 0 世纪6 0 年代以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法瑞学派研究方向有了新的变化, 一方面其理论与方法深入到各个国家、各个区域;另一方面也向数量分类方面发展,主要利 用3 s 技术进行野外植被考察和植被图的绘制。 在我国法瑞学派学者较少,有云南大学的朱彦承、金振洲,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郑 惠莹,华东师范大学宋永昌,台湾大学苏鸿杰,东北林业土壤研究所曹新荪等【6 】【7 】。发表论文 及专著有( b a s 1 a n q u e d o c 河沿岸白杨群丛的生态学与植物社会学研究、昆明西山青冈栎群 丛的初步研究、元江、怒江、金沙江、澜沧江干热河谷植被、浙江天同国家森林公园的 植被和区系、植被生态学,以及以草原为研究对象的应用布隆布朗克的方法研究草原 的初步探讨、松嫩平原草原植被分类系统的探讨i s 】【9 1 。 作者所统计的,在我国全境范围内应用法瑞学派的方法进行植被调查的5 6 篇文章中仅有 3 篇以草原区为研究对象,而针对内蒙古典型草原区没有发现相关报道。本文选取锡林郭勒 盟境内的乌珠穆沁贫地为研究对象,利用法瑞学派植被分类方法,对该区域各植被类型进行 系统划分,确定分类等级并进行物种的区系分析,以期获得乌珠穆沁俞地植被定性与定量的 究提供本底。法瑞学派研究方法在乌珠穆沁盆地的应用也是该地区植被研究进行国际交流是 一个必要补充。 。 2 内蒙古人学硕i :论文 1 1 研究区地理位置 l 研究区自然环境概况 图1 1 乌珠穆沁盆地研究区范围 f i g 1 1t h ef i go f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a r e ao f w u a h u m u q i nb a s i n 乌珠穆沁盆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境内,全境跨东经1 1 5 0 0 9 5 8 ”1 2 0 0 0 6 5 6 ,北 纬4 3 0 5 7 2 1 ”4 6 0 4 6 31 ”,研究区位于大兴安岭北麓,蒙古地槽东南,总面积6 9 7 万平方公里 1 0 1 1 1 0 1 2 气候状况 乌珠穆沁盆地地处中纬度内陆,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严寒而漫长,春季干旱、 多大风,夏季短促而多雷阵雨,秋季凉爽而霜冻早。年平均气温l ,极端最高气温3 7 , 极端最低气温3 7 50 c ,无霜期1 0 6 d ,太阳总辐射量为1 2 8 1 千卡m2 a 。年平均降水3 5 0 咖且降水不均匀,西北区为2 5 0n l m ,东南区可达3 5 0m m 以上,多集中于7 、8 月份。年蒸发量 1 8 0 0 咖,年平均风速4 3 m s ,8 级大风f l 数平均6 8 d ,以西北风为主。 鸟珠穆沁瓮地植被分类 i j f 究 1 3 地质地貌 乌珠穆沁盆地位于博利舒依兴干隆起带的中部,属大兴安岭新华夏隆起带的延续部分, 主要由古生代变质岩和变质火山岩系等组成。经多次构造运动,古生代岩层多形成紧密的线 状复式背斜褶皱束构造。北侧以彦吉嘎大断裂与乌拉盖沉降区相接。褶皱构造以平行于轴面 的压性断裂带加强了新华夏系的构造形迹,垂直轴面的张性断裂形成一系列宽谷洼地【l l 。 区内地貌类型主要为平原,还分布有低山丘陵、阶地、河漫滩。根据地貌形态及成因, 盆地全境又可分为中低山、低山堆积台地、沙地、丘陵、蝶形盆地和冲积平原等次级地貌单 元 1 2 d 3 。 1 4 土壤与水文 乌珠穆沁盆地土壤主要为黑钙土、栗钙土、黑土三个属,可划分为灰化森林土、淡黑钙 土、草甸土、黑钙土、暗 钙土、粟钙土、淡粟钙土、黑沙土、风沙土、盐化粟钙土、盐土、 沼泽土等1 2 种类型。 乌珠穆沁盆地全境内河流均为内陆河,属乌拉盖水系。该水系包括乌拉盖河,色尔吉河, 巴拉格尔河,大、小吉林河等1 2 条。全境表水资源较丰富,总量为2 9 7 亿m 3 a ,地下水总 量1 7 16 亿1 1 1 3 【l l 【1 2 】【1 5 】。 1 5 植被状况 乌珠穆沁盆地地带性植被以典型草原植被为主,在大兴安岭山地与典型草原之间形成带 状分布的草甸草原植被。地带性植被根据俄罗斯学派分类系统可划分为以大针茅他驷口 g r a n d i s ) , 羊草( l e y m u sc h i n e n s i s ) , 克氏针茅( s t i p ab y l o v 豇) 及贝加尔针( s t i p ab a i c a l e n s i s ) 为建群种并伴有丰富杂类草的各种草原类型。由于河流和湖泊的发育,在盆地内广泛分布着 隐域性湿地植被,主要有芦苇沼泽( p h r a g m i t e sa u s t r a l i s 人水葱沼泽( s c i r p u st a b e r n a e m o n t a n i ) , 蔗草沼泽( s c i r p u st r i q u e t e r a 散穗早熟禾草甸( p o as u b f a s t i g i a t a ) 、杂类草草甸、星星草盐 化草甸( p u c c i n e l l i at e n u i f l o r a ) 、芨芨草盐化草甸( a c h n a t h e r u ms p l e n d e n s 人碱蓬( s u a e d a g l a u c a ) 盐生植物群聚。 4 内蒙古人学颀i :论文 2 1 野外测定方法 2 研究方法 作者于2 0 0 8 年7 8 月和2 0 0 9 年7 。8 月对乌珠穆沁盆地进行调查,采用样方法和样带法 对于不同群落进行种类组成、种盖度、群聚度、物候及生活力等特征的测定,总调查点1 5 7 个。记录草本群落样地13 5 个,分别在典型地段选取面积2 x 2m 2 样方进行统计,针对物种丰 富度较高的湿地采取了小面积( o 2 5 x 0 2 5m 1 ) ,多采样( 5 个样方) 的方法;灌木、乔木群落 样地2 2 个,各样地取样面积l o x l oi n ,调查样方数合计2 6 1 个。 调查路线结合遥感影像和道路交通状况进行设计,整个考察路线覆盖了乌珠穆沁盆地的 各个典型地段,对乌珠穆沁盆地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查。 2 1 1 植被调查中的取样 取样的目的是要通过样例( 样方) 的研究来推测植被的总体,因此,取样时注意到样例的 代表性,通过尽可能少的抽样获得十分准确的有关总体的特征。为了使抽样调查更接近于植 :- 4 被总体的实际情况,在植被的野外调查中还根据植被均匀程度采用适当大小的样本和选择合 适的取样方法,以提高取样的精度,减少取样误差的产生,并采取措施预防非取样误差 3 4 】。 将接近予自然、具有稳定的外貌且相同或较均匀的地段作为典型地段设立样地,对于同一种 群落类型应在不同地区选取样地,每个类型的样地数目不少于5 个。依照法瑞学派样地选择 原则,不管该群落类型面积大小,通常在其上只选取一个样地,在确定了的样地中,草本群 落选取2 x 2m 2 样方,个别地区选取0 2 5 x 0 2 5m 2 样方进行统计;乔木、灌木群落选取l o x l o m 2 样方进行统计。 2 1 2 样地记录方法 典型样地记录法( r e l e v em e t h o d ) ) 是在对一个地区植被全面勘察的基础上,选择典型的 群落地段,即“群落片段”( s t a n d s ) ,在其中设置大小足以能反映群落种类组成和结构的样地, 记录其中的种类、数量、生长、分布等。 具体调查方法如下,见附录一。 ( 1 ) 记录取样时间、地点、样方编号、记录人等; 马珠穆沁盆地植被分类j i ) 究 ( 2 ) 将群落分为若干层( 按乔木、灌木、草本等) ,记录各层高度、盖度,群落平均高 度、群落总盖度等; ( 3 ) 选取部分样地进行土壤深度、土壤剖面等信息的调查; ( 4 ) 对样方内植物进行种类、高度、丛幅、盖度、群聚度、物候等信息的记录; ( 5 ) 记录养外植物种类; ( 6 ) 进行环境和植被状况的简单描述。 2 2 概念解释 l 多优度等级 多优度( a b u n d a n c e c o v e r a g e ) 等级即盖度一多度级,共6 级,其划分标准为:5 样地 内某种植物的盖度在7 5 以上者( 即3 4 以上者) ;4 样地内某种植物的盖度在5 啦7 5 以上 者( 即1 2 3 4 ) ;3 一样地内某种植物的盖度在2 5 5 0 者( 即l 4 1 2 者) ;2 一样地内某种植 物的盖度在5 - - , 2 5 者( 即1 2 0 - - , 1 4 者) ;l 一样地内某种植物的盖度在5 以下,或数量尚多者; + 样地内某种植物的盖度很少,数量也少,或单株。 2 存在度 存在度( p r e s e n c e ) 是指植物群落中某一植物种在所有样地中的出现率。存在度等级划 分标准为:i 级存在度在1 - 2 0 ;i i 级存在度在2 1 - 4 0 ;i l l 级存在度在4 1 6 0 ;i v 级一存在度在6 1 8 0 ;v 级一存在度在8 1 1 0 0 。 3 确限度 确限度( f i d e l i t y ) 又称忠实度,这是1 3 r a n u n - b l a n q u e t 独创的综合特征。它指群丛( 或 其他群落分类单位) 中的每一个植物种对于该群丛的确限程度( 或忠实度) 的大小。确限度 分为5 级,评定指标如下: 确限度5 :确限种( e x c l u s i v es p e c i e s ) 只见于或几乎只见于这一群丛的种;确限度 4 :偏宜种( s e l e c t i v es p e c i e s ) 最常见于这一群丛,但也偶见于其他群丛的种;确限度3 : 适宜种( p r e f e r e n t i a ls p e c i e s ) 在其他群丛中能丰盛生长,但在这一群丛占优势或生长势 最旺的种;确限度2 :随遇种( i n d i f f e r e n ts p e c i e s ) 不固定在某一群丛;确限度l :偶遇 种( s t r a n g es p e c i e s ) 少见的种,偶从别的群丛侵入的种,或过去群丛中残留的种。 4 特征种、伴生种、外来种、恒有伴生种 特征种( c h a r a c t e rs p e c i e s ) 是群落分类单位( 群丛、群团、群落目、群落纲) 所表征的 植物种,确定群丛类型的依据,而确限度的评比是确定特征种的唯一手段。确限度为5 、4 、 6 塑茎直叁兰竺土堡兰 3 的种称为特征种,伴生种( c o m p a n i o ns p e c i e s ) 和外来种( a c c i d e n t a ls p e c i e s ) 的确限度分别 为2 和l ,其中存在度6 0 以上的种称为恒有伴生种( c o n s t a n tc o m p a n i o ns p e c i e s ) ( 见表2 一1 ) 。 一般外来种并不列入群丛表,为了使人们知道这一群丛所有的植物种类,也有学者会将 外来种列于群丛表的下方。 表2 - 1 种类成分确限度的确定标准( b r a n u n b l a n q u e t1 9 3 2 年根据s z a f e r 和p a w l o w s k i 修改制定) t a b l e2 - 1t h es t a n d e ro f f i d e l i t yc l a s s e s ( m o d i f i e db yb r a n u n - b l a n q u e t19 3 2a c c o r d i n gt os z a f e r & p a w l o w s k i ) 在所考虑的群落类型中在用于比较的群落类型中 资料来源:( w h i t t a k e r , 1 9 8 5 ) 5 均一性和同一性 均一性( h o m o g e n e i t y ) 或称一致性( u n i f o r m i t y ) 是根据在一个单独的群落片段中,面 积相同的许多不同样地的比较而得出的,它是一个分析的概念,用以衡量同一群落片段内是 否均匀一致;同一性( h o m o t o n e i t y ) 是根据相同群落类型的许多不同群落片段相似的比较得 出的,它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可以衡量同一群落不同群落片段间是否变异显著3 6 1 。 同一性可借用经典的r a u n k i a e r 的频度法则,通过存在度进行判定。在一致的群落表中, 等级间存在着以下的关系:s + s v s n + s l i i 稍许超过1 ,而s m + s v l + s v s u 多半接近于2 。 也有人根据样地记录中植物种数目的变化评定群落表同一性。本文选取j a c c a r d 相似系数对群 落表同一性进行判定,其公式为: i s j = a ( a + b + c ) 1 0 0 这种指数是根据样地共有种数量与全部种数量的比值来表示的,其中a 为两个样地共有 ! ! 堡堡鲨笙丝丝丝坌鲞鲨! ! 的种数;b 为样地b 中独有的种数;c 为样地a 中独有的种数;d 为两样地均不存在的种数。 6 盖度系数 盖度系数( c o e f f i c i e n to f c o v e r a g e ) 是由各个群丛个体的样地记录中每一个植物种的多优 度( a b u n d a n c e c o v e r a g e ) 综合换算而成口1 。用公式表示为: 某种植物盖度系数= 某种植物在各样地的盖度平均数之和样地数x1 0 0 本文中盖度系数用于各群团中,群丛个体的计算。 2 3 群落表的制作 群落表的制作包括野外调查,编制初表( p r i m a r yt a b l e ) 、存在度表( p r e s e n c et a b l e ) 、部分 表( p a r t i a lt a b l e ) 、区分表( d i f f e r e n t i a t e dt a b l e ) 、概括表( s u m m a r y , t a b l e ) 、群落综合表( s y n o p t i c p h y t o c o e n o nt a b l e ) 和群丛表( p h y t o c o e n o nt a b l e ) 等几个过程,在制表的同时也要结合当地 群落分类文献资料并对分类结果进行野外实地检验,其步骤如图2 1 。 图2 一l 样地记录整理归类的程序和步骤 f i g 2 一lt h ep r o c e d u r eo fc o o r d i n a t i n gt h er e l e v er e c o r d s 内蒙古人学颂:f j 论文 2 3 1 编制存在度表 将待分类样地调查记录输入m i c r o s o f te x c e l 中,物种可按种名的字母顺序排列,在表格 第一行输入样地编号,形成初表。样地面积、地理位置、生活型等详细信息描述可另存备用。 统计物种出现的次数,以之为依据将物种顺序重新排列,形成存在度表( p r e s e n c e t a b l e ) 。 2 3 2 编制部分表,找出区分种 存在度表中列出的是样地中出现的全部种类,由于样地记录可能来自不同的群落类型, 所以存在度特别大的种,即在绝大部分样方中都出现的种,以及存在度很小的种,即在个别 样地中出现的种,都不可能是区分种,因此在做部分表时这两类种都可以剔除。参考宋永昌 1 4 1 揣i l j 表经验,去除存在度超过5 0 和少于3 次的植物种,形成部分表( p a r t i a lt a b l e ) ,将部 分表中的各样地数据( 各列数据) 按j a c c a r d 相似系数排列,j a c c a r d 相似系数 4 5 的暂定为 同一群落类型。挑出只见于某一群落而在其他群落中没有或几乎没有的物种,这样的物种可 能就是区分种( d i f f e r e n t i a ls p e c i e s ) 。调整物种间的次序,使相同的区分种组调集在一起将各 个样方划分为不同群落类型,形成区分表。 2 3 3 编制区分表 在开始做出来的部分表中,区分种的次序以及群丛中样地的次序都是未经编排的,反复 调整样地前后次序,必要时重排,反复比较,取其优者。按重排了的样地顺序,把表头文件 ( 样地编号、样地面积、物种数量等) 补充完成,并将存在度表中留下来的其他种类各项数 据全部转移到区分表中,次序按照存在度大小进行排列,这样就完成了区分表( d i f f e r e n t i a t e d t a b l e ) 的编制。 2 4 确定特征种,制作群落分类表 2 4 1 群落分类表的制作 根据区分表中提供的数据统计各个种在所属群落中的存在度( c o n s t a n c yd e g r e e ) 等级和 多盖度平均估值,结合本地区其他调查数据以及相关资料找出特征种,初步确定群丛类型 【2 】【1 6 】【1 7 1 。具体步骤如下: l 制作概括表 9 马珠穆沁盆地植被分类研究 根据区分表中提供的数据,统计每个种在它所属的样地组中的存在度等级和数量特征, 形成概括表( s u m m a r yt a b l e ) ( 见附录二) 为确定特征种提供了条件。 2 制作综合群落表。把概括表再和本地取得的其他概括表以及相关数据进行对比,编制 综合群落表( s y n o p t i cp h y t o c o e n o nt a b l e ) ( 见附录三) ,得出种的确限度,找出地区特征种, 从而完成类型的确定。由于缺乏乌珠穆沁盆地法瑞学派调查资料,本文进行综合群落表制作 时对比资料较少,故利用s p s s 统计软件对分类结果进行了检验。 3 编制群落表,做出群落分类表 根据综合群落表制作群落表( p h y t o c o e n o nt a b l e ) ,再进一步和其他群落分类文献资料对 比,最后把它纳入一定的系统等级,做出群落分类表( s y t a x o l l t a b l e ) ( 见附录四) 。这样就完 成了分类的最后一步,这种结果是否正确还要经过以后的野外检验。 2 4 2 分类结果的检验 将分类结果输入s p s s 软件,利用聚类分析功能,检验群落中各样地是否能归为一类, 并对结果进行野外检验【l s l 。 2 4 3 法瑞学派群落分类的各级单位 法瑞学派的分类采取的是由低到高逐级归并的策略,当一个群丛确定后,它还应逐级归 并到高一级的单位中,有些情况下,群丛也可以再划分成下一级分类单位。 群丛的高一级单位是群团( a l l i a n c e ) 。把一个群丛归并到群团,主要是根据区系关系的比 较,所谓“关系”只说明具有共同的区系特征,而并不反映群落的发生关系。群团的上级单 位是群落目( o r d e r ) ,再向上是群落纲( c l a s s ) ,它们都是和群丛以及群团一样按特征种归并 的,这些分类单位也可根据需要划分亚群团、群落亚属等。 2 4 5 群落分类单位的命名 法瑞学派非常重视群落分类单位的j 下规命名。命名的一般原则是: l 法规只是用于法瑞学派的分类单位; 2 法规的规则指导群丛、群团、群落目、群落纲等主要等级的命名,同时也指导亚群丛、 群落亚属、群落亚纲的命名,不适用于其他等级; 3 每一分类单位应伴有地点、生境的描述,它占据一个等级并只能有一个正确的名称; l o 内蒙古人学颁f j 论义 4 一个分类单位的正确名称是最早有效发表的( 优先原则) ; 5 分类单位名称的使用决定于命名方式( 名称的类型) ; 6 群丛( a s s o c i a t i o n ) 是群落分类的基本单位; 。 7 非经严格限定,命名规则对以往命名也有效。 法瑞学派名称的结构通常是在一个群落分类单位的一或两个特征种的属名后附加词尾, 不同等级的群落分类单位所规定得专用词尾见表2 2 。 表2 - 2 法瑞学派群落分类单位的分类表 垦垒! 皇2 坌墅皇! 迎壁坚璺堕塾坠堕:墨业塑! ! 塾殳旦! 群落分类单位词尾例子用以命名的属和种 2 5 水分生态类型的确定 以中国科学院内蒙古宁夏综合考察队1 9 8 5 年的内蒙古植被和内蒙古植物志编辑委员 会1 9 9 8 年的第二版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内蒙古植物志第一至五卷给出的植物水分生 态类型为准,将调查区植物分为湿生、中生、旱生三大类,并对中生和旱生植物进行了进一 步的细分f 1 9 】 2 0 】。对植物群落中各水分生态类型植物比例的计算: 某群落水分生态类型比例= 群落中某一水分生态类型植物的种数群落中全部植物种数 2 6 植物属级区系地理分布 参照内蒙古植被( 1 9 8 5 ) 及吴征镒( 1 9 9 1 ) 给出的标准,进行植物属级区系地理分布 统计,并计算百分比【2 。 乌珠穆沁盆地植被分类研究 3 1 植被类型分类结果 3 结果与分析 在法瑞学派的研究方法中,确定群丛法实际上就是群落排表法,通过几种列表方法找出 特征种表征群丛,采用特征种确定群丛并命名,使之成为法瑞学派植物社会学标准上的正式 群丛或正规群丛。目前将数量分类方法应用于植被研究中己相当普遍,因其结果较为客观、 准确,且能做出很好的生态学解释而受到了广大专家学者的普遍关注【1 8 1 。因此,本章在利用 特征种确定分类等级的基础上通过数量分类对结果进行检验,以建立乌珠穆沁篙地植被法瑞 学派分类系统。 3 1 1 乌珠穆沁盆地植被煞分类系统 乌珠穆沁盆地地理范围较小,气候条件差异不明显,植物群落的分异主要受地形和土壤 所制约,文章对该区植被分类采用4 级分类单位,即群丛( a s s o c i a t i o n ) 群团( a l l i a n c e ) 群落 e l ( o r d e r ) 群落纲( c l a s s ) ,所形成的分类系统反映了植物的组合规律,群落之间及其与环境 之间的关系。在本次调查中发现2 1 5 种植物,根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