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灰质炎PPT课件.ppt_第1页
脊髓灰质炎PPT课件.ppt_第2页
脊髓灰质炎PPT课件.ppt_第3页
脊髓灰质炎PPT课件.ppt_第4页
脊髓灰质炎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脊髓灰质炎Poliomyelitis,概述病因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并发症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预防,脊髓灰质炎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90%为5岁以下儿童病变主要在脊髓灰质,表现为弛缓性肌肉麻痹,可瘫痪后遗症,AFP(acuteflaccidparalysis)急性弛缓性麻痹,定义:指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以肢体运动障碍为主,并伴有肌肉弛缓性麻痹(软瘫)的一组疾病病例:任何15岁以下,出现急性软瘫的儿童,概述病因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并发症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预防,脊髓灰质炎病毒属肠道病毒按抗原性分、型,各型间很少交叉免疫,以型病毒最易致瘫,概述病因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并发症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预防,病毒口或上呼吸道肠道粘膜上皮细胞局部淋巴组织咽分泌物及粪便排病毒免疫力强隐性感染血液:第一次病毒血症,发病机制,病毒增殖,潜伏期,全身淋巴组织中血液:第二次病毒血症病毒毒力多强血脑屏障CNSNC受损轻NC受损重无瘫痪型瘫痪型,顿挫型,前驱期,瘫痪前期,瘫痪期,概述病因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并发症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预防,病变主要在中枢神经系统;以脊髓受累最多见,并以颈段与腰段脊髓前角运动细胞受损最严重其次是脑干及中枢神经系统其他部位,概述病因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并发症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预防,一般514日335日可无临床表现,潜伏期,前驱期,多持续14日病毒血症的症状上呼吸道症状消化道症状,若经14天后热退,症状消失,疾病终止称顿挫型;,双峰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表现头痛明显呕吐脑膜刺激征,瘫痪前期,感觉过敏,颈、背、四肢肌肉强直疼痛;三角架征(tripodsign)吻膝试验阳性头下垂征(headdropsign)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瘫痪前期,根据病变部位,可分型,瘫痪期,脊髓型(spinalform)延髓型(bulbarform)脑型(encephaliticform)混合型(mixedform),最常见弛缓性瘫痪(flaccidparalysis):,脊髓型,不对称肌张力减退腱反射消失,近端肌群瘫痪较远端出现得早且重,下肢受累最常见,大肌群较小肌群更易受累,常无感觉障碍;颈胸部脊髓受累可致膈肌、肋间肌麻痹;,脊髓型,颅神经运动神经核受损血管运动中枢受损呼吸中枢受损,延髓型,高热烦躁不安惊厥昏迷上运动神经元痉挛性瘫痪,脑型,恢复期,体温正常后,病情不再进展恢复从肢端开始,逐渐向上,后遗症期,病程18个月后,恢复可能性已不大可形成永久性瘫痪和肌肉萎缩,导致受肢体畸形,概述病因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并发症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预防,呼吸麻痹者易继发支气管炎、肺炎、肺不张尿潴留者易并发泌尿系感染长期卧床者易发生褥疮、骨质脱钙、肌萎缩等,概述病因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并发症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预防,脑脊液检查瘫痪前期:细胞蛋白分离瘫痪期:前蛋白细胞分离期呈细胞蛋白分离。病毒分离临床实用价值不大血清学检查,抗体检查特异性IgM抗体:感染后10-15天出现,持续1月后消失,具有早期诊断价值中和抗体:起病时出现,2-3周达高峰,持续终身补体结合抗体:出现较中和抗体迟,不能早期诊断,但仅持续2-3月,表示近期感染,概述病因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并发症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预防,前驱期的诊断:单靠临床症状无法诊断瘫痪前期的诊断:此期临床表现、脑脊液细胞蛋白分离、血清学检查阳性瘫痪期的诊断:典型临床表现、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血清学检查阳性,概述病因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并发症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预防,鉴别诊断,概述病因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并发症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预防,无特殊治疗,所有措施均是对症处理处理原则:,减轻恐惧减少骨骼畸形预防及处理合并症康复治疗,前驱期及瘫痪前期的治疗,卧床休息(重要治疗方法):持续至热退1周,避免体力活动至少2周。可减少瘫痪的病发数或减轻其程度对症治疗:退热镇痛剂、镇静剂缓解全身肌肉痉挛和疼痛湿热敷,热水浴,瘫痪期的治疗,正确的姿势:睡平板床,卧床时身体成一直线瘫痪肢体置功能位,膝部稍弯曲,髋部及脊柱可用板或沙袋使之挺直,踝关节成90疼痛消失后立即作主动和被动锻炼,以防骨骼畸形。,适当的营养:营养丰富的饮食和大量水分药物治疗:促进神经传导功能药物:地巴唑加兰他敏促进神经细胞代谢药物:VitB12,瘫痪期的治疗,瘫痪期的治疗,延髓型瘫痪:保持呼吸道通畅:采用低头位(双脚抬高成2025)最初数日避免胃管喂养每日测血压,防治高血压脑病声带麻痹、呼吸肌瘫痪者,行气管切开;呼吸受损行人工辅助呼吸,恢复期及后遗症期的治疗,功能恢复治疗:,按摩针灸主动和被动锻炼其他理疗措施,概述病因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并发症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预防,传染源:各型患者及病毒携带者。,管理传染源:病人和疑似病人及时隔离时间:发病之日起至少40日方式:第周呼吸道消化道,以后消化道管理;密切接触易感者,医学观察20天;,流行病学epidemiology,预防措施prevention,传播途径:粪-口传播:为主要途经呼吸道飞沫传播:早期途经,切断传播途径:卫生措施:加强水、粪、食物管理患者排泄物与用具消毒,流行病学epidemiology,预防措施prevention,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