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历史文献学专业论文)宋代家训中的妇女观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硕士学位论史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内容提要 家训是指家中长辇教诲后代子女如何治家处世的调诫,又可称为家诫、家范、 家法、家规、遗训、规范、世范等。其在中国的发展,从先秦到明清经历了一个 长期历史进程。至两宋时期,家训文献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均超过了前代, 至今仍有大量著名家训文献流传子世。 妇女是家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中国,人们往往把家庭的发展、家族的 繁盛与妇人的贤惠与否联系在一起,宋代也不例外。因此,很多家训文献均表现 出了对家族女性成员教化的重视。作者们从各个方面提出了对女性的规范和要 求,为我们研究寒代女性生活的真实面貌提供了更为生动的史料。本文以宋代家 训文献为范围,对其中蕴涵的妇女观进行探讨,从妇女教育观、妇女角色观、妇 女贞节观等与女性生活密切相关的诸方面进行分析、归纳,使我们对当时宽泛开 明的妇女观念有了具体丽真实的认识。 一般地,人们认为宋代是我国妇女倍受压抑的时期,丽事实上,比之元明清 等封建统治下的妇女,宋代妇女仍然有更多的权利与自由,对其成因,本文也做 了一些简单的分析。最后,本文把宋与明清时期的家训妇女观做了比较,以便使 我们能更清楚地认识来人妇女麓的特点及其戳后的历史发展与演变。 关键词:宋代家训妇女观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l s a b s t r a c t j i 双l l i l ,a l c a i l e d 侧i e j i a 协j i a 刖i a g i l i ,殉i e ,g u i 胁,s h i f a na n ds 00 n ,1 1 1 e yw e r e 廿l ei i l s 仇l c t i o 蝤m a tm ee l d e 塔t a u g h tt h e i rd e s c 如d a n t st 0m 觚a g et l l e f i 锄i l y :1 1 1 e 1 1 i s t 0 巧o f j i 戤吼w e n tb 觚kt 0 锄c i tt i i n e t l l ep r 0 - q i i ld a y s ,l l i s0 c c u r r i n gs t a g e t h c j i 觚u nc u l 骶w e n ti n 幻an e w p e r i o di ns 0 n gd 嗍m 托 w e f e m a n yf a m i l y d o c 啪锄t sl 姆l yl e no v e ri na l la g e s w r o m 既a 心i i l l p o n a l l t 删珊b 哪i nn l ef i 锄i l y p e o p l ec s i d e 川n mw o m e nw e r e t h ev “a lf k t o 璐t 0m ef a m i l y ss t a b i l i 锣a r l d 矗0 rf a 1 1 t i l e r c f 0 心,h o wt 0t c hw o m c n b e c 础t t l er n 匈0 rc o m m tw i l 钮n l ew r i t e 璐o f j i a x u nt 肌g h tm e i rd e s c e n d 硼晒t 1 圮 w o d 话i n c l u d 盯dal a 蹬:o f耐t e 一觚dm l e 瑙o fw o m b e h 州o r b ys u r m n 耐z i l l g a n da i l a l y z i :n gt l l e i d e 弱,w ec o u l dg e tm o 舱c o n c 陀t e 柚d 仃u eu n ,张艳匿家 调辑览( 湖j 艺教育出版社,1 9 譬4 年) ,弼光臻中华古代家训( 京华出舨社, 1 9 9 4 年) ,成晓军 :名儒家训、名瓯家训等( 湖北人民出版社,1 9 9 6 年) , 汪兴中国历代名人家训精华( 山越古籍出版社,1 9 9 7 年) ,谢宝耿中国家 诩精华(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王9 9 7 年) ,李茂翘中华传煎家硼( 人民因 报出版社,1 9 9 8 年) ,包东坡中莺历代名人家谢耪粹( 安徽文甓出舨社,2 0 年) ,喻盛衡历代名人家训( 岳麓书社,2 0 0 2 年) ,陆林中华家训( 安徽 人民出版社,2 2 年) ,翟薄中国家湖经典( 海南蹬版社,2 2 年) ,卢垂畜 中国历代家诵囊正( 学裤出舨社2 0 0 毒年) 等莲o 余种。这些书籍在蠹容上、 形式上大同小异,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周。主要是从史书、典籍中爬梳钩沉,荐现 前人家训的内容,并对其加以搜集、整理,为读者了解家训及史学_ i 作者进行深 入研究提供了方便。 第= 种类垄:对宋代家诵有了专门性研究,疆藏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仍然较少。 笔者收集的有:徐少锦、陈延斌的中国家训史( 陕西人民出版社,2 0 0 3 年) ; 王长金的传统家训思想遥论( 吉林人民出版社,2 0 0 6 年) ,这两部著作以时 代为赛对家训恶怒豹产生、发展、特点等终了更深层次的探讨和理论总结。诱书 又以 中国家训史影响最大。与第一种类型相似,对宋代家训文献也只是整体 2 硕士学位论戈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性研究的一部分。 第三种类型:在这一类型中,对宋代家训文献本身或主要内容进行专门研究 的学术成果逐渐增多,不过多是一些硕博论文和学术论文,就笔者所见还未有专 门性著作出现,主要有: 赵振唐宋家训文献研究( 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 0 0 0 年) ,该文主要 对唐宋家训文献本身做研究,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家训作者,版本著录及 存佚情况进行研究。二是从思想内容上突出与传统家训思想上的传承性和创新 点。三是对唐宋家训文献的特点进行归纳总结。该文搜集资料全面,愚路清黪 , 侧重于文献的整理、分析。 李俊宋代家训中的经济观念( 河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 0 0 2 年) ,该文以 宋代家诫为主要史料依据,对其中所涉及的主要经济观念进行研究,归纳了其特 点、发展及转变,从经济的角度对宋代家堋中的经济思想作了系统探讨,立意颇 新。 杨华论宋朝家训( 谣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 0 0 6 年) ,该文分析了宋代 家调兴盛状况和原因,着重于对其中的伦理教化思想和经济思想做总结,提癌了 宋朝家训的现实意义,也是一篇宋代家训研究的优秀论文。 陈黎明 论宋朝家训及其教化特色( 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 0 0 7 年) ,该 文分析了影响宋代家每l l 文献的政治、经济背景,对当时影响较大的家训徽了分毒霹, 认为当时家训的可操作饿缀强,延伸了国法、促进了文化传播,对维护封建统治 和基层社会的稳定起了重要作用。 陈志勇唐宋家训研究(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 0 0 7 年) 这篇论文把鹰 宋作隽一个整体,从家训的背景、发展、形式、作者身份、主要思怒等进行深入 研究,并与国外家训做 出比较,涵盖内容较多,是蹰前研究唐宋家训相对较深入 的论文。 诲怀林r 江州义门 陈氏家法( 宋史研究论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 9 8 9 年舨) 、陆九渊家族及其家规述评(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 9 8 9 年第2 期) , 分别分析了两个同居共财几百年的大家族的生活起居、家法和家规,从而使我们 对同居共财的大家庭有了深刻的认识。 龙登高略论宋代壬大夫家庭酶经济生活( 史学月刊,1 9 9 1 年第4 期) , 依据宋代家训的有关内容,分析了宋代士大夫家庭的经济管理体系、家产管理、 3 家庭熬财务开支及分配原剐。 陈延斌 的伦理教化思想及其特色( 道德与文明,2 0 0 0 年 第5 期) ,分析阐述了纛氏世范伦理教化思想。论陆游的“诗训 教化及其 特色徐媸教育学院学报,2 熏年第2 期) ,主要谈论了陆游群诗训一教纯 的主要内容及其特色。论司马光豹家训及其教化特色 南京师大学报,2 1 年第4 期) ,挖掘了司马光家训中有关家庭伦理、家庭教育、家政管理中的积极 见解。 王立攀宋代的民闻家耗建设河南社会科学,2 0 2 年第3 期) ,重点 分析了宋代重视家礼建设的原因及家札建设的主簧依据。 杨建宏论宋代家训家范与民间社会控制( 船山学刊,2 0 0 5 年第l 期) , 认为寒代的家训、家范突破了家庭和家族鹃范围,在民间充当“家法捧囊色,与 国家的“王法弹互为袭里,有效地加强了封建国家澍民闻社会的控制。 朱守良朱熹 家训) :从个人修养到民族文明(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社 会科学版) ,2 5 年第2 瓣) ,针对朱熹戆家训思想进行了讨论。 杨华镲论宋赣家调文献中的道德教育( 甘肃理论学刊,2 0 0 5 年第6 期) , 探讨了宋朝家训文献中涉及的德教内容,并分析了宋朝家训文献注重道德教育的 主要原因。 综上可见,当前学界瓣宋代家训的研究主要是对文献鲶逶论性研究和伦理教 化愚想、经济思葱等方蘧的研究,两对其中有关妇女闯题的研究缀少涉及,系统 全面的研究更是没有。所以在此方面应该有进一步挖掘的必要。这也是本文选题 的缘由之一。虽然对此阏题懿直接研究较少,但相关豹断代史、妇女史、社会史 等的研究成果却瑟出不穷,为本课题豹研究提供了较好豹基确。因此,笔者在借 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对所据资料的把握与解读,对宋代家训文献 中的妇女观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管中窥豹一,考察宋代妇女在当时社会环境 下的生存地位及餐值。 三、界定、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 赛定 本文论题是宋代家训文献中的妇女观研究,因而有必要首先对研究的对象做 霉 出界定。 传统中国,男子在社会上始终居予主导地位,妇女是被动的客体。男女的待 遇从出生就有天壤之别,“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舜之璋乃生 女子,载寝之逮,载衣之褐,载弄之瓦弦露。班昭女诫解释说:崧爵之床下, 孵其辜弱,主下入也。舜之瓦砖,明冀习劳,主执勤也。帮镭同时,女子活动的范 围被限定在家庭之中,鼠处于服从地位,没有独立的人格和意识,所谓:“男者, 任也,任功业也。女者,如也,从如入邀。在家从父母,既嫁从夫,夫没麸子也” 妇者,服也。照予家事,事入者也。锄地链辜贱造成心理皂卑和依赖,结果连女 性本身也没有了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逐渐形成了以男尊女卑为核心的妇女观 念。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女性的观念也有了一些新的变化,女性在家 庭中的撵用和价羞亦逐渐缚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同。宋代家诞著作中对女性的认识 和评判就体现出了这种变化。本文即是依据宋代家调文献,对其中包含的妇女观 念进行讨论。 由此,所谓“妇女观鼯,是指人们对女性的社会地位及存在价值的基本认识。 它包括两种含义:一是站在男性煮度,对谗隽窖体的女性鹩社会地位及生存价僖 所作的评判和估计。二是女性作为主体,对自身在客观世界中的地位、价值和作 用所作的估计和评判。柬代家训的作者中男性占了绝大多数。因此,本文对家训 “妇女观”的考察也主要反映鲍是男性视野下妇女扮演家庭或社会兔色封所具有 的地位和价值。 ( = ) 写作思路 本文以寒代家谢文献为史瓣依据进行深入研究,共分蠹莲太部分。寨代家潲 作为中国传统家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家训发展的繁盛时 期。对其进行追根溯源的考察能更全断地把握宋代家训发展的情况,为迸一步研 究奠定立论基础,所以本文第一部分首先对中国家谶的发展历程和宋代家训的发 展状况进行簿略麓介绍。 传统中国社会里,崩男外女内一的角色规范把妇女局限在家庭之中,要承担 管理家务、相夫教子、赡养老人等各种家庭职责,遂既是她们的职责也是社会对 毋诗小雅斯干 ,同上,第4 3 弘4 3 8 页。 ( 汉) 蕾大窳:女诫卑弱第 ,续惨四库堂稍第9 5 1 册。上海宙籍出版社1 9 9 s 年版,第6 5 页 ,中华书局1 9 9 4 年版,第4 9 l 页 5 她们的要求,包含了当时社会人们的妇女麓念。对这种观念的分析讨论及其促成 因素的考察是本文的重点。因此,本文第二、三部分,主要从教育观、角色观、 贞节观等着手解读家训中包含的妇女观念,并对它们的促成因素进行探讨。从中 可以看出,宋代时期,豳予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 宋代家训文献中对妇女闯题常常是采取较为开明、宽容的态度的,无论是文化教 育、实际家庭地位以及婚嫁等各方面,妇女都被给予了相对于宋以后历朝更为广 泛的权利。 传统观念认为,宋代由于受理学思想的影响,妇女受到了更为残酷的压抑和 戕害,也是中国历史上妇女地位严重下降的时期。为了更客观的认识这一问题, 本文第四部分将宋代家训中的妇女观与明清时期的妇女观做了较为详细的比较, 为我们正确认识宋代家调中的妇女观及它们之间的联系提供了一定的历史依据。 ( 三) 研究方法 本文以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史观为指导,以历史的和逻辑的方法为基础,采 用历史研究法,文献分柝法,利用图书资源、网络等手段广泛搜集资料并对其进 行认真的爬梳整理,运用举例、归纳的方法,在尽可能全面搜集史料的基础上, 对宋代家训中的妇女观念进行较为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同时运用对比的方 法,比较了宋与明清时期妇女观念上的异同。同时,借鉴了前入的研究成果,融 会贯通。但由于本人学识有限,文中有许多不当甚至讹误之处,祈望方家批评指 正。 6 硕士学位论炙 m a s t e r 。st h e s l s 一、简述古代家训的发展及宋代家训兴盛 ( 一) 古代家渊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家训文化源远流长,经历了一个产生、发展、成熟、完善的漫长过 程。根据臻前学赛对家渊文献的研究,大致可j 以划分为尼个阶段; 第一阶段:先秦到两汉时期,这是中国家训发轫和初步发展的阶段。随着家 庭的产生,以“修己型家 为宗旨的家训逐渐产生。此时,家训不是训主有意识 创作丽是后人追记训词丽保存豹,如托名黄帝记载的金人铭等。并且是以传 统的语录体状态存在,如先秦吉文献尚书之中的康诰、梓材、酒谯 等。此时也非独立作品而是夹杂于其他内容之中,最为典型的是易经家人 中:“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后天下定矣 ,即规 范了家庭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也成为汉代以后中烫传统家训思想的源头。芷如 现代学者张艳国曾说:“反映在易、 :诗、书、春秋、论语、孟子、 孝经、i :大戴礼等中,通过儒家蓬贤对话形式所反映出来的先秦家训,成为 中国传统家训中的经典,直接成为两汉及其以后人l f 】作为治家教子的价值标准两 效法、阐扬 。国可说是对此特点较为恰当豹阐述。 汉代开始,由于受先秦家训的影响及在家庭日常生活中长期“型家教子 的 经验中逐步认识到,家训较之官方教育有无可比拟的独特功用。于是,一些有学 识之人便着手进行家训文献的剖作,从丽使此时的中国家训进入了一个真歪意义 上的发展时期,并且这一时期,开始出现以拜家训弦或别名直接命名者。 l :史记货殖列传有:“然任公家约,非田畜所出,弗衣食;公事不毕,则 不得饮酒食肉 ,最早出现了“家训的异名“家约社。后汉书边让传亦有: 鞋陈蜜边诖,字文藐,天授逸才,聪鞠贤智不尽家训辨,已骧言搿家诩了。 由此,可以说汉代比先秦时期有了较大的进步。 此时,家训著作也开始大量出现。由于文献资料不足,目前还没有做出确切 的统计。僚籍世流传的家爹l | 名篇大约有3 0 多篇,其中较著名者有:汉高褪刘邦 ( 三国魏) 溅弼:周易注疏 卷四,上海古籍出版社l 0 年版,第1 5 3 页 张艳国;简论中国传统家训的文化学意义 ,中州学硼 ,1 9 9 4 筚第5 期 7 硕士学位论炙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手教太子、支向戒子歆书、班昭女诫、萄爽女诫、郑玄戒子益恩 书、张奂诫兄子书等。 除了上述特点外,家训内容也更丰富,出现了专门训诫女子的家训班昭 女诫,开启了世人仿效女训之傣的先河,对后世影响极大。 从思想内容上看,这一时期的家训文献宣扬的主要是儒家思想的德行规范、 行为准则等,成为后世中国家训思想源头之一。 总体来看,这时期的家训基本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以官僚士大夫为训 主,包括帝王家雪l | 、女训、遗训等在内的各级各类家训的基本框架。 第二阶段: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该时期我国家训网益成熟时期。 此时,我国家训“数量可观,南北各地皆有,据文献可考的,至少有8 0 余 篇。著名的如:诸葛亮诫子书和诫外缨书,王肃家诫、嵇康家诫、 王昶诫冗子及子书、羊祜诫子书、徐勉诫子书、王筠与诸子论书论 家世集等 固,至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闯世,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内容 丰富、体系庞大的家训专著是这一时期乃至整个中国古代家训发展史上的亮点。 其主要围绕儒学为核心的教育愚想、经世致用的大夫教育思想及求实的家庭教 育思想三方面展开,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历史发展的趋势和特征,对后世产生了 极为深远的影响,其后的隋唐乃至宋元明清家训都是在其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 隋唐时期,有更多家调专著涌现。代表性家诫有:李世民的帝范、狄仁 杰家范、李恕诫予拾遗、姚崇六诫、柳郢柳氏家学、李商隐家范、 无名氏 第十二,第7 3 5 页 1 3 班昭作女诫,亦列为七篇,分剐是:卑弱、夫妇、敬慎、妇行、专心、 曲从、和叔妹等,系统地把压抑妇女的思想编纂越来,并使它成为一个枷锁,牢 牢地套在中国妇女的脖子上。其宣扬的核心思想是“卑弱 ,她认为妇女应自知 “卑弱黟,遵循“敬慎 原则,说:“古者生女三圜,卧之床下,明其卑弱, 主下人也。”又说:“阴阳殊性,男女异行,阳以刚为德,阴以柔为用,男以强为 贵,女以弱为美”。应以“四行 ( 四德) 作为修身的标准,其包括“幽闲贞静, 守节整齐,行己有耻,动静有法,是谓妇德 ,且要“妇德不必才踞绝异也 、“择 词而说,不道恶语,时畜不必辩蜀利辞也然后言,不厌于入,是谓妇言,豆要 “不必辨口利辞 才好。“盥洗尘秽,服饰鲜洁,沐浴以时,身不垢辱,是谓妇 容。而“妇容不必颜色美丽也 ,“专心纺织,不好戏笑,洁齐酒食,以奉宾客, 是谓妇功 。又主张材夫有再娶之义,妇无二适之文故事夫如事天,与孝子 事父、忠臣事君同也蚪回。在班昭看来,妻子是“曲不能争,置不能讼 ,只能 做丈夫的附属品了。在这样的训教下,妇女以极端柔顺为生活标准,妇女不必学 怎样做人、做学问,只疲学怎样做媳妇就足够了。于是,靠贤良 两非靠贤能 成了中医古代社会长久以来衡量女子德行的最高标准。 唐代,宋若华著 女论语把班昭 女予教育观评褥冕h t t p :唐孵e d 。n t 黼e d 驻t 彩s e p h 0 3 l 争l 囊t 皿 ( 宋) 陈持;心相编,续修网霹全书第9 5 l 册,上海古籍出舨社1 9 9 5 年舨,第8 9 页。 毋( 宋) 李昌龄:乐善录) ,续惨四库全书第9 5 l 册,上海古籍出版械1 9 9 5 年版,第9 6 页。 ( 宋) 赵鼎;窳训笔录 ,丛书集成初编社会科学类家训 第9 7 4 册,第1 3 9 页 1 6 宋之世辔,文纯上“不但超越了前代,也为其居的元明之所不及圆。科举考试 选拔官吏和重文轻武的囡策。使得当时社会文风兴盛。在此种历史背景下,虽然 女子仍然不能像男子一样参加科举,但是文化氛围浓厚的社会大环境使世人对女 子接受文化教育表现出了较为开明的态度,这就使得女子有了更多受教育的机 会。作为宋人家庭教育范本的家训文献就反映出了对女子教育的重视。其中最有 代表性的家训文献作品司马光的家范与居家杂仪、袁采袁氏世范等 都在女子文化教育的问题上有相当多的阐述。丽其他家训作品中对女子教育闯题 也有直接或闽接关注。 司马光在家训中积极倡导女子教育,且认为女子教育和男子教育一样重要, 因为“凡人不学则不知礼义,不知礼义则善恶是非直所在皆莫之识也。于是乎, 有身为暴乱丽不自知其非也,祸辱将及焉不知其危也。然刘为人皆不可以不学, 岂男女之有异哉。囝所以他在家训中对女子1 0 岁之前的教育极其详尽。居家 杂仪中说:“凡子之生,若为之求乳母,必择良家妇人稍温谨者。子能食食, 教以右手;予能言,教之自名及唱诺、万福、安置。稍有知,则教之以恭敬尊长。 有不识尊卑长幼者,剡严诃禁之。六岁教之数与方名,勇子始习书字,女子始习 女工之小者。七岁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始诵孝经、论语。虽女子亦宜 诵之。自七岁以下谓之孺子。早寝晏起食无时。八岁出入门户及即席饮食必后长 者,始教之以谦让。男子诵尚书,女子不出中门。九岁女子亦为之讲解 论语、孝经及烈女传、女诫之类,略晓大意。十岁女予则 教以婉娩听从,及女工之大者。娜 其家范中又进一步强调家中女子的文化与妇德教育的内容:“女子在家, 不可以不读孝经、论语及诗、礼,略逶大义。秽嚣 ,续嫠四库全器第9 5 l 翳,上海古藏出版社1 9 鲢年敝,第1 3 l 页 ( 宋) 周辉l 清波杂志 卷三,中华书局1 9 9 4 年版,第1 3 0 页。 。( 宋) 魏泰t临汉隐居诗话 糯二,笔记小 l 毛大观 第十册,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牡1 9 8 3 年版。第8 2 页 1 9 妻 、“赞母 鲍美称。反过来说,也只有妇女自身有一定的修养,接受到一定的 文化知识教育,才可能担当起社会所期望的女性的角色重任。如裎史所载: 陈瑾在给曾布的书信中提到“余卯角时,先夫人教授古今奏议,谓是足壮它日气 节。国周必大在二老堂杂志中亦载其母能“博通经史,亲教二子于孩提,且 择良师与之处。丹圆从上面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一般情况下,这些能够担负重任 的妻、母大多都应是受过较好文化教育的。 另外,在宋代涌现如了很多擅长诗词的女性,像魏夫人、朱淑贞、李清照等, 她们的文化成就是许多男性作家也不堪比高的,如果没有接受过较好的文化教育 就不可能通晓诗词的教育,更不可能传诗名于后世了。宋代文化女性众多,仅历 代妇女著作考记载的就有近5 0 人,而由于传统歧视女性的原因,更多的女性 成就是不被重视的,但是宋代是我国古代社会才女现象较多的时期,这决非是历 史的偶然。既证骧了宋入当时对女性才能的认可,更说明当时对女性进行文化知 识教育在是广受关注和被接纳的。 此外,宋人在文集和墓志铭中,亦极力称赞好学且有所成就的女子,对一心 向学的古代妇女亦多赞美之词,懿赞扬汉和帝邓皇蕨“六岁能变书,十二通诗、 :论语,诸兄每读经传,辄下意难问,志在典籍,不问居家之事昼修妇业, 暮诵经典 ;“其余班婕妤、曹大家之徒,以学显当时、名垂后来者多矣 。 对她们的赞扬表现出对女子接受文化教育的积极认同态度。司马光在为苏轼、苏 辙之母程夫人所作墓恚铭中也感慨道:“呜呼! 妇人柔顺足以睦其族,智能足以 齐其家,斯已贤矣。况如夫人能开发辅导,成就其失、子,使皆以文学显重予天 下,非识虑高绝,能如是乎? 吉之人称有国有家者,其兴衰无不本于闺门。今予 夫人,盖见古人之可信也。一蛰在此,饨把女子的教育与家、国的兴衰联系在一 起,强调了女子受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它不仅是女子应有的权利更是必须完 成的一项任务。否则对自己、子女、丈夫、家庭都将是不利的。推而广之,也将 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 由上观之,宋代家训中对女子的教育是十分重视的,在教育内容上,既包括 了传统封建女教思想中的妇德、妇道、女功等,也强调对女子进行文化教育于家 。( 宋) 岳珂: 卷四,四库全书第1 4 8 0 册,第7 2 0 页 ( 宋) 司马光:家范) 卷六女 ,第6 9 l 页 田( 宋) 司马光j 传家集 卷七八程夫人墓惑铭) ,四库全书第1 0 9 4 册,第7 1 9 凝 1 多 于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当然,从根本上看,宋代的这种女教思想和其他封建统 治时期女教思想的终极目的没有本质上的差别,都是在宣扬“男尊女卑”、维护 封建纲常礼教,凸显男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强调的是女予要“恭顺”、“屈 从 、“贤淑”、靠谨言 、槲慎行”等,同时辚以家事劳作和操作技艺的教育。这对 女子来说是一种不正常的教育,也可以说是一种精神上的禁锢教育。即便是文化 知识的教育,也为以后服务于封建妇德的修成、恪守“三从四德 、提高将来治 家理财、相夫教子的能力为终极目的的。但是,比起以翦大多数妇女目不识丁总 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正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宋代才会涌现出众多的文化女性 及那个时代特有的繁荣的女性文化。 ( 二) 妇女角色观 对妇女角色的划分,清人陈宏谋在五种遗规教女遗规序中说;“夫在 家为女,出嫁为妇,生子为母。一。可以看出:女、妇、( 母) 姑( 婆) 是妇女 一生中通常要扮演的三种角色和人生经历的三个阶段。不同的角色阶段,她们所 遵守的规范、应尽的职责及家庭地位都是各有不同的。在这里笔者将依此对宋代 家训中所显现的妇女角色观进行讨论。 第一,“孝女斗。 一般来讲,在家庭生活中,作为女儿应该是妇女一生中最为惬意的时期了。 按照我国传统的“重男轻女的习俗来看,女儿是要夕 嫁之人,对本家族的影响 不会太大。最严重也只不过“失容他门,取耻宗族蚪孕,或许正是基于此,女儿 在家庭生活中不必背负太多的责任和期望。最主要的事情就是做一令孝顺女歹l , 学习事父母之道以及能为以后做好媳妇而准备的各种技能。宋若华女论语中 教导说:“女子在堂,敬重爹娘 ,“每朝早起,先问安康 、“寒则生火,热 则扇凉,饥则进食,渴则进汤 。女子事父母之遵做好了,以后出嫁到婆家才 能侍奉舅姑、丈夫和抚育子女。这样的女教观点,宋人多是壹接拿来作为女教范 本的。司马光家范引用礼中的话说:一女子十年不出,姆教婉娩听从一 学女事以共衣服,观予祭祀,纳酒浆笾豆菹醛礼相助奠,十有五年丽笄,二十丽 。( 清) 陈宏谋教女遗规序 ,续修四库全书第9 5 l 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9 5 年敝,第6 3 页 o ( 汉) 曹大家:女诫序 ,续惨四库全书第9 5 l 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9 5 年版,第6 4 页 ( 唐) 宋若昭:女论语事父母章第五) ,续修四库全书第9 5 1 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9 5 年版,第6 9 疑 勰 硕士学住论兜 m a s t e r s ,h e s l s 嫁教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固。这就是徽女儿的道理。大约只要循规 蹈矩地接受这些教育思想,学习事父母、事舅姑、事丈夫、待宾客、守贞节、教 儿女等社会要求的封建家礼,躲在深闺之中修身养性、勤习女工、恪守妇道为以 后能够成为“好媳妇 做好各种准备,就不会受到其他人的责难了。 第二,“顺妇。 结婚对于妇女来说,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对于他们,可以说舅姑和丈夫 替代了父母成为她们命运的主人。此后,傲女儿酎候所有学习到的礼义和技熊都 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了。既要“恭顺 以事舅姑( 公婆) ,又要“贤淑 以 “事丈夫静。对于妇女来说,这是最为难处的人生阶段,不小心得罪了谁都有可 能给自己带来祸端。所以,作为媳妇是要听从舅姑,服从丈夫的。司马光在家 范中宣扬“为人妻 者要有。六德 之美。并在屠家杂仪中更为具体地对 侍奉舅姑做出了规范,他说:搿凡子事父母,妇事舅姑,天欲明,成起,盥洗, 漱,总,具冠带。昧爽,适父母舅姑之所,省问。父母舅姑起,子供药物,妇具 晨馐,供具毕,乃退居闲无事,则侍于舅姑之所。容貌必恭,执事必谨,畜 语应对必下气怡声,出入起居,必谨扶卫之。不敢涕唾喧呼于父母舅姑之侧。父 母舅姑不命之坐,不敢坐;不命之退不敢退舅姑有疾,子妇无故不离侧,亲 调尝药饵而供之,有疾,色不满容,不戏笑 圆。且要“妇不命适私室,不敢退。 妇将有事,大小必请于赛姑。子妇无私货,无私蓄,无私器;不敢私假,不敢私 与。一 可以看出,在家庭中,要讨好舅姑、扮演好媳妇的角色是多么的不易。 第三,“贤妻 。 家庭关系中,夫妻关系是构成家庭人伦关系的一大根本。以球齐家”为目的 的家训必然是十分重视夫妻关系的处理。司马光说:样夫妇之道,天地之大义。 风化之本原也,可不重欤! 回其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认为夫妻间的地位是有巨大 差别的,认为。夫,天也,妻,地也;夫日也,妻,月也。天尊而处上,地卑而 处下。目无盈亏,月有圆缺。一固男女之间的关系习惯性的被描述为如同天地、弱 月、阴阳、刚柔、强弱等,妇女又总处于卑弱的一方。女性要服从于男子、听命 于男子,必须。以夫为灭 ,对其恭敬、柔顺、惟命是从、专一守贞。显然,这 $ 寨) 霹骂光:家范卷六女。第6 s 7 簧。 零( 宋) 司马光:屠家杂仪) 卷一,第l l 毒_ 1 1 5 页 9 ( 宋) 司马光:居家杂仪卷一,第1 1 4 页。 o ( 宋) 司马光:家范 卷九纛下 ,第7 0 5j l f 。 同上第7 0 8 页 2 1 种观点承袭的还是班昭女诫的传统女教思想,剥夺了妇女独立的人格和尊严, 体现了封建社会“夫为妻纲 的观念。 司马光的家范中对为妻者的德行规范,是极尽细致入微的,可说是宋代 女训最有代表性的著作了。其中妻土、妻下两篇是其在家庭成员教化中 最重视的部分、占有的篇幅也是最长的。他依据易和女诫,说明夫妇关 系是人伦之道。认为“为人妻者 应具“六德 之美,而柔顺又为“六德 之首。因为“夫,天也;妻,地也天尊而处上,地卑而处下田,所以妻子 服从丈夫才是男女之闻正确的位置关系,并罗列了姜氏、伯姬、贞姜等4 0 多位 “节妇”、“贤妻”的事例,迸一步说明“贞女不搴二夫的为妻之道。还援引 礼中有关男子娶妻纳妾数量的规定,说明妻子的美德还应该包括对丈夫纳妾 表现出的“不妒。诸翔此类的议论,几乎完全剥夺了妇女的独立人格和尊严。 尽管如此,宋代家训中也出现了一些可喜的变化,“夫妇齐体 、搿夫义妇顺的 观点也逐渐被提及。认为妻子在家庭中不能只处于从属的地位,应该具备批评和 帮助丈夫的权利。司马光说:“为人妻者,非徒备六德藤已,又当辅佐君子,成 其令名。一国虽然这种思想是矛盾地呈现的,但相对予传统的男尊女卑思想也应该 是一种显蔫的突破,表明其对妇女也有一定程度的尊重。 袁采袁氏世范在对妇女的训诫思想中,其“德行观 的有关阐述,大致 也不出传统搿四德 的要求。如“舅姑当奉承 、“妇人不必预外事等观点。 另外,同时期的其他家训文献中也十分看重媳妇在家的角色地健,甚至有的还把 此作为能否维持家庭的关键性因素。如历经宋元明而保持长期世代同居的江南郑 氏家族的家训郑氏规范,它规定女子必读的女训就是说道:“家之和与 不和,皆系妇人之贤否。何谓贤? 事舅姑以孝顺,奉丈夫以恭敬何谓不赞? 淫狎妒忌,恃强凌弱,摇鼓是非,纵意循私,如此之类是已。天道甚近,福善祸 淫,为妇人者,不可不畏。司马光也认为:妇人之最乐者,一是得意于夫婿, 一是得意于舅姑之爱,一切荣辱毁誉皆由之柔顺定之。总之,作为人妇、人妻, 妇女所处的霭境是相当艰难的,正如清人陆圻所总结的那样,他说:“新妇之倚 以为天者,公姑丈夫三人丽已。故待三人,必须曲得其欢心,不可纤毫触恼。著 公姑不喜,丈夫不悦,则乡党谓之不贤,丽奴婢皆得丽欺凌矣,从此说话没有人 。同前引文 。同上,第7 0 6 页 ( 元) 郑太和等;郑氏遗规 ,丛书集成初编 第9 7 5 册,第2 、3 页 2 2 听矣。故妇之善事公姑丈夫也,非止为贤为孝也,汉远辱也。 事实上,妇女仅做到这些还是不够的,除了侍奉好舅姑、服侍好丈夫,家庭 中的另一些人也还是不能忽视的,比如丈夫的兄弟姊妹等。班昭女诫单列和 叔妹一章,“妇人之得意于夫主,由舅姑之爱己也,舅姑之爱出叔妹之誉己也。 因此,媳妇要想在家庭中得到宠爱,要付出很多努力的。 第四,“良母 。 已婚的妇女在家庭中,大多数是集媳妇、妻子、母亲三种焦色于一身的。除 了上述的角色外,作为母亲( 也包括婆婆) ,更是妇女一生中重要的角色了,既 要奉养舅姑、服侍丈夫又要教养子女、操持家务。所以对为人母的教化,中国传 统女教就早已将其作为主要内容来讲了。刘向古列女传说:“唯若母仪,贤 圣有智,行为仪表,言则中义,胎养子孙,以渐教纯,既成以德,致其功业 强, 就已经为为人母者制定了标准。中国作为儒家伦理教化愚想统治的冒家,虽然对 妇女有种种的限制,如“幼从父兄、出嫁从夫、夫死从子 的“三从 妇礼,但 是在处理人伦关系时,又对每个人的家庭角色进行了严格限制,“父义、母慈、冗 友、弟恭、予孝挣的五教,作力各人行为准则。并基把“孝作为一切道德教能 的根本。这样,子女为了尽孝,也是要求服从母亲管教的。而传统的“男主外, 女主内 的角色分工,也使教育子女成了母亲的项职责,对于女儿的教育更是 要有母亲来完成了。于是,母亲们按照社会要求的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能教 子成材的就成为搿母仪糌。比如宋代名将岳飞的母亲姚氏不仅平时培养儿子“以 身许国,报效国家刀的观念,并将“精忠报国刺其背上,这种德行教育成为中 国历史上“母教”史上令人惊叹的高峰,为后世所称道。 在教育上,孔子曾强调“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蠢然主张从小抓紧对孩子的 道德教育,这样形成的晶德、习惯,就象与生俱来一样。同时古人较早就注意到家 庭与师长授业的不同,“发智在师,育善在家 ,即是说师长重在启迪、开发孩子 的智力与智能,丽良好的道德品行主要是依靠家庭环境与父母教育。在这“育善 过程中,甜女无外事的母亲和孩子有更多的时闻相处,对孩子的影响往往也是 显而易见的。如欧阳修作为宋初的文坛领袖,他最初的学习是母亲用芦苇杆作笔、 大地为纸教出来的。被司马光大加赞扬的“二苏一的母亲程氏,则亲自从历代诗 毋( 清) 陆圻:新妇谱 ,转弓i 自徐少锦等中国家训史 ,陕西人民出版社2 0 0 3 年版,第5 6 4 页 o ( 汉) 曹大家:女诫和叔妹第七 ,第6 6 页。 ( 汉) 刘向:古列女传 卷一母仪传 ,四库垒书第4 褐册t 第4 页 2 3 硕士学位论览 m a s t e r st h e s l s 书典籍串找到史传作教材来给多毛子授课,傻袍们蜃来在诗、词、散文等领域墨各 显身手。可见,母教的作用对子女和憋个家庭的荣辱都是相当重簧的。这种作用, 至宋代更加倍受关注的了。司马光在其家训作品家范就对“母亲这一角色, 提出了详细的、符合封建社会需要和家庭需要的道德要求。袍说:娃为人母者, 不患不慈,息于知爱面不知教也。古人云:慈母效予,爱而不教,使沦予不肖, 陷于大恶。回在他看来,为人母者,对子女的入伦之爱是人之常情,更重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家政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与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可行性分析
- 2025年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技术壁垒突破与实施路径报告
- 2026届山东省费县化学高二上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幼儿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考试卷及答案
- 2025年食品科学与工程单选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产后出血应急预案演练脚本
- 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海东二中2026届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人体干细胞课件
- 娄底市高考模拟数学试卷
- 2025年官方兽医牧运通考试题库附参考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退伍留疆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乒乓裁判考试题及答案
- 学习解读《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PPT课件(带内容)
- GB/T 13384-2008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 GB 11121-2006汽油机油
- 沙尔夫柴油机齿轨卡轨车课件
- 房产无抵押情况说明及承诺书
- DB32-T 2860-2015散装液体化学品槽车装卸安全作业规范-(高清现行)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井控装备技术判废检验管理规定
- T∕CAQ 10108-2018 供应商审核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