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X线应用基础PPT课件.ppt_第1页
呼吸系统X线应用基础PPT课件.ppt_第2页
呼吸系统X线应用基础PPT课件.ppt_第3页
呼吸系统X线应用基础PPT课件.ppt_第4页
呼吸系统X线应用基础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呼吸系统X线应用基础,三院放射科2013年1月,1,正常男性胸片,2,正常女性胸片,3,MRI(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e),X-rayCT(computedtomography),X-ray,4,胸部X线检查,透视:可以动态、连续观察病变,没有底片,诊断结果模糊,因人而异又有诊断差异,仅用胸部普查,现在已由CR、DR取代,后两者主要有IP板板、FPD板直接成像,速度快,射线剂量小。常规照片方位:后前位,左侧位,双斜位(主要针对心脏成像),Xtube,Xfilm,5,左或右侧位(Leftorrightlateralview),A,P,正位补充病灶的形态、定位,6,X线可显示的胸部解剖,双肺:肺纹理,主支气管及分支,肺门血管,叶间裂纵隔:心脏,主动脉球,肺动脉段,纵隔宽度,气管肋骨,部分脊椎,膈,心膈角等,7,肺野:含有空气的肺在胸片上所显示的透明区域。肺纹理:自肺门向肺野呈放射分布的干树枝状影。肺门:是肺动静脉、支气管及淋巴结、神经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构成。肺动脉和肺静脉的大分支为其主要组成部分。肺门角:上肺静脉与右下肺动脉间的夹角其他:纵隔结构、膈肌、肋膈角、骨骼、胸壁软组织等,8,肺野的分区,为便于标明病变位置,人为地将一侧肺野纵行分为三等分,称为内、中、外带。又分别在第2、4肋骨前端下缘画一水平线,将肺野分为上、中、下三野。,9,10,肺尖,肋隔角,心隔角,肺门区,11,肺纹理:自肺门向肺野呈干树枝样分布的条索状影像,至外带基本消失。由肺动静脉及淋巴管组成。粗细多少因个体差异而明显不同,12,肺纹理,13,后前位支气管造影图解,14,15,右肺由水平裂、斜裂分为上叶、中叶、下叶左肺仅有一个斜裂分为上叶、下叶10段8段,16,17,18,19,20,21,肺门影,肺门影是肺动、静脉,支气管及淋巴组织的总合投影,肺动脉和肺静脉的大分支为其主要组成部分。后前位上,肺门位于两肺中野内带第24前肋间处,左侧比右侧高12cm。,22,左侧位肺门,23,右肺门:两个部分上部:多条动静脉构成;下部:右下肺动脉及肺段动脉起始部构成;不超过15mm。上下部相交所形成的夹角:肺门角,相交点为肺门点,左肺门:上部:主要是左肺动脉弓、左上叶支气管下部:主要为左下肺动脉构成。,24,肺门角:上肺静脉与右下肺动脉间的夹角,25,纵隔分区,纵隔的分区在判断纵隔肿块的来源和性质上有着重要意义。纵隔的划区有几种,现介绍九分区法.前纵隔系胸骨之后,心、升主动脉和气管之前的狭长三角区。中纵隔相当于心、主动脉弓、气管及肺门所占据的区域,食管前壁为中、后纵隔的分界线。食管以后和胸椎旁区为后纵隔。自胸骨柄、体交界处至第4胸椎下缘连一水平线,其上为上纵隔,其下至肺门下缘(第8胸椎下缘)的水平线为中纵隔,肺门下缘以下至膈为下纵隔。,26,27,Leftborder3arcs,纵隔,aorticarch(knob)(主动脉结),PAsegment(肺动脉段),leftventricle(左心室),rightatrium(右房),superiorvenacave(上腔静脉)ascendingaorta(升主动脉),Rightborder2arcs,28,29,30,31,32,33,膈(diaphragm),正常位置:右高左低,约12cm,一般910后肋骨水平。肋膈角:膈肌与胸壁之间的夹角。心膈角:变化:局限性膈膨升、波浪膈、幕状粘连、胸腔积液及肺不张、肺纤维化等影响膈肌位置,腹腔内压力改变也会影响,34,Respiration(呼吸),onexpirationoninspiration呼气吸气,Posture(体位),onerectposition立位,onrecumbentposition(卧位),横隔基本表现和影响因素,35,36,37,38,波浪膈,局限性膈膨隆(升),39,胸部骨骼,胸廓由胸骨,12对肋骨,12个胸椎借关节和韧带连结而成。胸骨:柄,体,剑突肋骨:12对,40,41,42,叉状肋,43,肋骨联合畸形,44,颈肋(右侧C7),45,肩胛骨阴影,46,胸壁软组织,侧胸壁锁骨上伴随阴影胸锁乳突肌胸大肌乳房及乳头影,47,胸锁乳突肌和锁骨上皮肤皱折,48,胸锁乳突肌,49,胸大肌,50,51,乳房,52,乳房似胸腔积液,53,乳房似肺炎,54,小儿胸腺阴影,右上纵隔增宽,55,肩胛骨和乳头,56,读片的顺序,通常胸片的读片顺序可以归纳为由外向内和由内向外两种情况,由外向内:病人身体以外的物体一胸壁软组织一骨骼一胸廓入口处、膈一胸膜腔一双肺(外、中、内带)一双肺门一纵隔一心血管;由内向外则与以上顺序正好相反,即心血管一纵隔一肺门一两肺一胸膜腔一胸廓入口处、膈一胸廓、骨骼一胸壁软组织。,57,异常影像的观察,病变的位置和分布病变的形态和边缘影像的密度病变的结构:异常影像内部的结构病变影像的大小、数目病变周围的范围病变的发展与经过,58,胸部X线诊断报告书写规范,胸廓:对称、畸形、骨骼情况。肺野:肺内血管纹理,肺内有无病灶,如发现病灶要描述其部位、形态、边缘、大小、有无空洞等等情况。肺门:正常、增大,有无肿块等。纵隔:气管是否正中,纵隔有无增定及有无肿块发现等。心脏:外形有无异常变化,心胸比率,各房室情况。横隔:位置、形态有无改变,肋隔角与心膈角情况。,59,正常X线报告书写模板,胸部正侧位:两侧胸廓对称,胸廓各骨骨质未见异常;双肺野清晰,未见肺实质性或间质性病变。双肺纹理走向分布规则,未见肺充血或郁血征象;纵隔无增宽,心影及双侧肺门大小、形态、位置未见异常。双侧膈面光整,双侧肋膈角锐利。意见:心肺膈未见异常。,60,胸部常误诊线表现,61,62,呼吸系统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临床诊断:临床表现(病史、体检等)一种、几种可能的诊断;影像资料等各种辅助检查验证或否定、排除,影像诊断:影像征象病理基础疾病可能;结合临床表现最合理的解释,63,肺部的炎症病变,64,增殖病灶,65,纤维化,66,弥漫性肺纤维化,67,肺气肿,68,右肺大泡,69,70,右肺中叶不张,71,空洞,72,73,钙化,74,肿瘤右下肺癌,75,胸部呼吸系统疾病读片,76,77,78,79,80,影像表现上诊断肺炎病原体的倾向性,完全大叶性实变的最常见病原体是肺炎链球菌,其他可以造成大叶性实变的病原体还包括肺炎克雷伯杆菌和其他革兰阴性杆菌、嗜肺军团菌、流感嗜血杆菌和偶见的肺炎支原体。球形肺炎多见于儿童,最主要的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儿童中结核和真菌感染也可以表现为结节状或团块状阴影细菌性感染可以形成多发的圆形结节或肿块,伴或不伴空洞。形成空洞时要考虑结核分枝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支气管肺炎多见于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阴性杆菌、厌氧菌以及肺炎链球菌感染间质性肺炎主要是病毒和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表现为间质或混合性改变。,81,细菌性肺炎影像学上主要表现,主要表现:大叶性肺炎和支气管肺炎初期多为磨玻璃密度进展期为肺实变消散期复为磨玻璃影少见肺萎陷和支气管扩张,多见胸膜渗出其他表现形式:在肺炎的基础上,可伴发胸腔积液、胸膜肥厚、脓肿、肺气囊、脓毒性栓塞、脓胸。,胸腔积液均较一般的结核性胸膜炎吸收迅速,胸膜肥厚亦能恢复正常,少数患者有空洞形成,空洞具有形成快、闭合慢的特点,82,大叶性肺炎lobarpneumonia,83,大叶性肺炎,84,支原体肺炎,支原体肺炎CT图像呈小叶分布,血冷凝集试验增高,小儿及成人均可患病,临床症状轻重不一,白细胞总数可以正常或略增多,血冷凝集试验在发病后23周比值较高。,85,鉴别诊断,支原体肺炎实变明显时,需与细菌性肺炎鉴别明显的间质病变、支气管壁增厚和纵隔肺门明显增大的淋巴结有助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支原体肺炎间质改变为主时,也需要与病毒性肺炎区分此时的实变更多见于支原体肺炎,结合临床可以帮助诊断,86,87,支气管扩张,88,肺气肿,89,右肺中叶不张,90,91,胸腔积液包裹性积液,92,93,胸腔积液,94,气胸,95,液气胸,96,原发性肺结核,97,血行播散型肺结核,98,血行播散型肺结核,99,浸润型肺结核,100,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101,右上中央型肺癌,102,103,转移性肿瘤,104,105,正侧位胸片示左侧胸膜粘连,左膈抬高,纵隔左移,化脓性胸膜炎(图),106,胸膜增厚、粘连和钙化,107,108,109,肺心病X线诊断标准,(1)右下肺动脉干扩张:横径=。经动态观察后动脉干横径增宽达以上。(2)肺动脉段凸出,高度=。(3)中心肺动脉扩张与外周分支纤细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呈“残根状”。(4)右前斜位圆锥部凸出高度=。(5)右心室增大(结合不同体位判断),心尖上翘。具有(1)至(4)项中两项以上或(5)项者可诊断。,110,111,112,113,114,肺淤血肺水肿,呈“蝶翼状”分布常见于心脏病和尿毒症患者治疗及时一般很快吸收消失治疗不及时,肺泡内除渗液外,可凝固的纤维蛋白和巨噬细胞所填充肺水肿最初发生在肺下部、内侧及后部,很快向肺上部、外侧及前部发展,病变常在数小时内有显著变化。胸腔积液:较常见,多为少量积液,呈双侧性。可产生炎性改变,肺水肿可继发感染,115,116,女性、46岁胸闷、心慌、气促月余、咳嗽、少痰查体:体温37.8,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干湿性罗音,117,诊断,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肺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