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咽旁间隙影像学诊断,于振坤,1,2,咽旁间隙解剖边界,上界:颞骨外侧附着的咽颅骨筋膜,内侧至卵园孔和脊孔。注意:颅底孔不包括在PPS的边界中。下界:舌骨大角和二腹肌后腹。PPS在此水平弯向下颌间隙后面内界:颊咽筋膜覆盖咽颅骨筋膜和咽缩肌外侧:筋膜覆盖翼肌蝶下颌韧带。腮腺间隙与PPS外侧通过茎突下颌通道沟通,该通道被由茎突到下颌角的茎突下颌韧带、下颌骨升支及颅底封闭。前界:翼下颌斜坡,起于翼内板钩至下颌骨舌面颏舌线后侧面。后界:血管茎突肌腱筋膜覆盖由翼内板至茎突的腭帆张肌,3,图2:血管-茎突筋膜(白线所示,腭帆张肌肌腱表面筋膜,由茎突S向内侧咽部伸展)茎突前咽旁间隙(PPS)与茎突后咽旁间隙(CS),4,图3:PPS内脂肪及筋膜间隙,5,图4:PPS中肿瘤压迫脂肪A:咽粘膜间隙(PMS)B:咬肌间隙(MS)C:腮腺间隙(PS),D:动脉间隙(CS),6,图5:A:MRIT1像淋巴瘤侵及左侧PPS,肿瘤信号均匀与肌肉相一致,肿瘤起源于PMS,在病变与PMS剑间的脂肪层消失B:T2像清晰显示出肿瘤与周围正常组织的边界,7,图6:左侧舌根部鳞癌侵及周围PPS,鳞癌呈浸润型生长,一般不会显示出筋膜边界,8,图7:A:PMS肿瘤压迫咽旁间隙B:MRIT1WI图像示扁桃体肿瘤压迫PPS,9,图8:MRIT1WI冠状位扫描示正常MS解剖。间隙由颞肌上附着缘(上方白箭头)至下颌骨下缘(下方白箭头)。MS被颧弓(箭头)分为颧弓上和颧弓下两部分。MS包括:下颌骨*双测有咬肌附着,T颞肌,M咬肌,LP翼外肌,MP翼内肌,10,图9:A:起源于MS的病变将PPS内的脂肪垫推向后内侧B:轴状位CT扫描示,起源于下颌骨降支的软组织肿物骨外侵入翼肌,PPS脂肪被MS肿瘤推向后内侧。C:骨窗轴状位CT显示骨膜新骨形成的日光影这种骨肉瘤常见征象,11,咬肌间隙常见疾病,炎症/感染牙缘性感染:蜂窝组织炎,脓肿肌炎先天性/发育性血管瘤静脉淋巴畸形新生物肌肉或骨良性肿瘤横纹肌肉瘤骨肉瘤神经鞘瘤非何杰金淋巴瘤粘膜癌深部侵犯转移癌,12,图10:A,右侧MS浸物浸润翼肌,但未引起张口受限。B,病变经CT介导的FNA检查证实为淋巴瘤,13,图11:冠状位MRIT1WI示异常增大、增强的颅底卵园孔左侧V3*侵及MS。这一表现符合这一黑色素肿瘤患者的病史沿神经扩散,14,图12:CT骨窗轴状位显示与图11为同一患者,证实:左侧卵园孔增宽。该例患者中,沿神经扩散可以引起骨管或孔的扩大而未见骨质破坏,15,图13:A:横纹肌肉瘤患者CT轴状位扫描示一大的多分区软组织肿瘤占据整个右侧MS。肿瘤(M)侵及茎突肌包超脂肪及PPS并侵及右侧上颌窦(S),鼻腔,鼻咽,破坏翼板。注意:对侧正常的PPS已经标志出用作对照。B:颅底区已经破坏,*示肿瘤累及蝶窦和海绵窦在MRI上T1WI横纹肌肉瘤与肌肉信号一致,T2WI一般为中等信号,如无坏死强化后一般为均匀信号,16,腮腺间隙常见疾病,肿瘤多形性腺瘤Warthin瘤脂肪瘤粘液表皮样癌腺样囊性癌腺泡细胞癌鳞癌淋巴结外或淋巴结非何杰金淋巴瘤淋巴结转移癌,常见于面部和头皮的皮肤癌炎症、感染腮腺炎、腮腺囊肿反应性淋巴肥大淋巴上皮囊肿、病变先天性、发育性病变血管瘤静脉淋巴畸形第一鳃裂囊肿,17,图14:A,腮腺区病变将PPS脂肪推向前内侧。B,轴状位MRIT1WI扫描像,左侧腮腺深叶肿瘤(T)将PPS脂肪前内侧移位(箭头)。C,肿瘤在T2WI为中等信号。D,肿瘤在强化T1W脂肪饱和图象上为均质增强。术后组织学证实病变为低度分级肌上皮癌。,18,图15:A,轴状位MRIT1WI扫描显示起源于腮腺深叶边界清晰的低信号病变(T)。肿瘤与周围正常脂肪化的腮腺组织(P)分界明显。B,T2WI扫描病变为极高的信号与CSF信号接近。C,病变在T1WI强化扫描图像上显示未见明显强化。多形性腺瘤的强化表现为多样性,有时在照影的晚期图像上表现为增强,所以将其与周围组织分辨较困难。,19,图16:手术后复发的腮腺床多形性腺瘤。A,T1WI示肿瘤位于右侧腮腺床与肌肉信号相同。将术后疤痕与复发的多形性腺瘤区分开来非常困难。B/C图像中T2WI显示在不同扫描位像上密集的亮结节代表复发的腮腺床的肿瘤。,20,图17:A腮腺淋巴管瘤在T2WI表现为高信号。B,PPS下方直接与下颌和舌下间隙相沟通。,21,图18,右侧腮腺浅叶粘液表皮样癌,在T2WI扫描显示出边界清晰高信号。该表现与腮腺多形性腺瘤相类似,影像学不易区分。,22,图19,腮腺深叶的腺鳞状细胞癌。A,T1WI显示腮腺外侵犯二腹肌后腹(箭头),对侧正常肌肉(M)。B,增强后T1WI肿瘤边缘在腮腺实质内模糊。C,肿瘤尾端扫描显示肿瘤侵及乳突。,23,图20,A,强化前CT扫描显示边界清晰的PPS肿物。注意肿瘤周围的脂肪层。茎突标记为s。B,PPS内大的肿物难以判断肿瘤起源。该患者增强CT扫描显示PPS与腮腺深叶的脂肪层。该肿瘤为小涎腺来源低度恶性多形性腺癌,24,图21,A,轴状位增强CT扫描显示液化坏死的淋巴结。B,同一患者显示淋巴结与PPS脂肪相融合。,25,颈动脉间隙常见病变,肿瘤副神经节瘤雪旺氏细胞瘤脑膜瘤(源于经颈静脉孔后颅凹)起源于粘膜的恶性肿瘤直接侵犯或淋巴结转移血管颈内静脉血栓颈动脉血栓颈动脉瘤或动脉假瘤炎性肿物、感染脓肿,26,图22:PPS脂肪被CS肿瘤压迫的示意图,显示CS肿瘤使PPS脂肪前外侧移位,颈内动脉前侧移位,颈内静脉外侧移位,27,图23:A,轴状位增强CT扫描显示左侧CS增强肿瘤。注意,颈内动脉前内侧移位(箭头),颈内静脉被肿瘤挤压无法看到。B:轴状位MRIT1WI扫描肿瘤轻度增强影像,颈内静脉被挤压至后外侧(黑箭头)颈内动脉前内侧移位(白箭头)。C:T1WI中多个低信号流空影证实为迷走神经副神经节瘤,28,图24:A强化后MRI轴状位T1WI扫描示,CS肿物未见流空影。MRI未见流空影是神经鞘瘤征象而不是副神经节瘤B:强化CT扫描显示相对无明显强化支持雪旺氏细胞瘤。C:强化后立即扫描图象显示雪旺氏细胞瘤轻度增强影像。与图23相比较增强的程度明显降低,29,图25,A,模式图显示传统的颈动脉体瘤引起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分离。B,矢状位强化前T1WIMRI扫描显示软组织肿物位于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之间。C,轴状位T2WIMRI扫描显示双侧高信号颈动脉分叉病变。病变将颈内、外动脉分离,内可见流空影。,30,图26,强化后T1WIMRI扫描显示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与兼职会计合同范本
- 简单的生意合同范本
- 快递装卸服务合同范本
- 农村加固工程合同范本
- 辽宁住宅租赁合同范本
- 隔离酒店合同范本
- 框架采购合同范本
- 问题公关合同范本
- 冷库存货合同范本
- 超市协议书范本6篇
- 空气源热泵计算
- 学员陪跑合同模板
- 钢结构大棚安拆专项施工方案
- 消化内科护士进修总结汇报
- 人教版初中全部英语单词表(含音标)
- DL∕T 5461.11-2013 火力发电厂施工图设计文件内容深度规定 第11部分土建结构
- 《MH-T7003-2017民用运输机场安全保卫设施》
- 《民航客舱设备操作与管理》课件-项目二 客舱服务设备
- 《心系国防 有你有我》国防教育主题班会课件
- 普通外科临床路径(2019年版)
- WK22040101001PT 经编基本组织与变化组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