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2、13课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学习目标】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2、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3、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第一部分 自主学习一. 形体修饰断发易服原因表现特点服饰鸦片战争后,(西式服装的传入)西方文化尤其是西方平等思想的影响。(根本原因: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 (2)政府政策、法令的推动(清政府、民国政府)长袍马褂与西服革履并行不悖,中山装与旗袍是中西合璧的产物。受西式服装传入的影响,但仍保留传统的民族特色,呈中西合璧的趋势。“断发”和不缠足运动辛亥革命后,结辫陋习革除;但缠足陋习屡禁不止。“断发”和不缠足运动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二. 休闲娱乐报刊电影概况影响报刊19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自19世纪70年代起,陆续出现一些中国人自己办的报刊;维新运动中,报纸成为宣传政治纲领和开展政治斗争的武器;新文化运动以后,阅读报刊成为民众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传播时事、娱乐生活、普及科学、开阔视野电影1905年,京剧短片定军山首映成功,中国电影事业起步。三.礼仪习俗移风易俗原因社会习俗演变表现特点(1)西式礼仪的传入。(2)民主共和精神的影响。(3)新文化运动和国民革命的推动。礼仪见面礼:跪拜、作揖鞠躬、握手称谓:“大人”、“老爷”先生、君 由受封建礼教束缚,陈腐、刻板变为彰显平等、自由文明精神。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恋爱自由 集中于通商口岸,内地及农村几乎没有变化。变化地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新旧杂陈。葬礼厚葬文明、卫生、简洁的丧葬礼仪四、交通、通讯工具类别项目发 展 历 程影响交通铁路1、1881年,中国自建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引起争论;2、1909年,詹天佑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落成通车,成为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推动经济文化交流发展、促进信息交流、开阔人们视野、加快生活节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水运诞生的标志: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_航空1909年冯如制成第一架飞机;1918年中国航空事业起步。通讯邮政1896年, “大清邮政局”宣告成立 1920年,中国首次参加万国邮联大会电报1877年在台湾架设第一条电报线,自办电报开端。五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1外因: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根本原因)2政治:政府改革和进步政治运动的推动3经济:中国近代工商业发展的推动4思想:西方民主平等思想影响六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 1由通商口岸开始,逐渐向内地发展 2各地间存在严重不平衡 3中国社会生活虽变化,但始终保持着民族特色。 知识点拨 1允许臣民自由剪发的最早时间是清朝末年,而不是辛亥革命后。2清朝缠足陋俗最盛,但清朝并不支持缠足,多次下令废除缠足。3报刊、影视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了影响,但侧重点不同:报刊主要影响人们的政治生活,影视主要满足大众的文化娱乐生活。4最早在中国兴建铁路的不是清政府,而是英国。5近代新式交通之所以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主要是因为它直接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从而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使人们接触了更多的新事物,间接导致了小农意识淡化,代之以开放、文明的观念。第二部分 自学检测1、大公报载:1906年1月,两广总督岑春煊发布示谕:“婢膝奴颜,有伤气节”,宣布广东、广西两省官员,在下级见上级时,一律废除跪拜请安之礼。此后,各省纷纷效法。这说明a辛亥革命使民主平等思想深入人心 b封建等级制度被废除c晚清时期曾进行社会习俗的改革 d儒家传统礼仪被废除2、从清初的“剃发令”到太平天国的“蓄发令”,再到辛亥之后的“剪辫易服”,对头发苛求的背后是复杂而隐晦的历史流动。影响近代国人头发命运的因素有政治统治反清斗争西学东渐民族政策a b c d3、民国社交礼仪逐渐用西方的握手、鞠躬取代跪拜礼,称呼上用“先生”“同志”取代“老爷”“大人”,这一变化体现了a近代化的历史趋势b民主共和的平等精神c西学在中国的发展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4、1913年章太炎报上刊登征婚广告,条件是:以湖北籍女子为限;须文理清顺;大家闺秀;要不沾染学堂中平等自由之恶习;有从夫之美德。该广告反映出中国社会a传统的道德观念被抛弃 b西方道德观念占据主导地位c新旧社会风俗并行于世 d出现了男女平等的发展趋向5、晚清时期,假如你是一名维新派,你会选择什么武器来宣传政治纲领和开展政治斗争 a、报纸 b、电影 c、组织工人运动 d、发动民众起义6、“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化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此诗赞扬的是下列哪一项事业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a铁路运输 b航运 c航空 d电报通讯7、1876年申报:“火车为华人素未经见,不知其危险安妥,而妇女及小孩竟居其半坐车者面带喜色,旁观者亦皆喝彩。”这反映出a火车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的出行方式 b人们对火车持敌视态度c中国社会具备接纳新事物的能力 d中国人已普遍接受了工业文明8、近代中国内陆仍然使用竹排或牛羊皮筏子运输载客,而不用轮船,造成这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西方的影响程度不同b、人们的思想意识不同 c、地理环境不同d、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不同9、清末打油诗:“洋帽洋衣洋式鞋,短胡两撇口边开。平生第一伤心事,碧眼生成学不来。”反映了a、服饰的西化 b、洋货倾销中国 c、社会上的崇洋现象 d、学习西方的迫切愿望10、1869年教会新报:“外国生产皆归男医接生,虽经此例,例不成规矩。男归男医,女归女医,岂不至善也”材料反映当时中国a、虽已开放,但人们思想还比较保守 b、西方男女平等观念深入人心c、旧风俗习惯受到西方民主思潮冲击 d、人们难以接受西方医学知识11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 b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c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 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1220世纪2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放映的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1;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1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是a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 b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更具热情c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 d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第三部分 合作探究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邦交不结矣。且物资修明,尤尚机器,辫发长重,行动则摇,误缠机器,可以立死。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且兵争之世,执戈跨马,辫尤不便,其势不能不去之。欧美还数十年前,人皆结发也,至数十年,机器日新,兵事日精,乃尽剪之,今既举国皆兵,断发之俗,万国同民风也,且垂辫既污衣,而篱发增多垢,衣污则观瞻不美。沐难则卫生非宜,梳刮则废时甚多,若在外国,为外人指笑,儿童牵弄,既缘国弱,天遭戏侮,斥为豚尾,去之无损。 康有为请断发易服改元折材料二 我们剪辫的最后目的,应该大家联合起来等到全体的中国人都可以剪辫子时才把辫剪掉。若是一个一个地把发辫剪下,是不相宜的。这种愚昧的风俗,是满洲人强迫我们做成的,必须等全体的中国人决心把它剪掉,或者至少要有一个大多数,使全世界都知道才行。并且这种发辫不过是中国所受许多侮辱中一种,我们应该立刻把许多侮辱去掉。 孙中山年谱长册请回答:(1)请概括材料一康有为主张“断发”的理由(不得摘抄原文)不利中外邦交不利机器化生产不利行军作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招标采购人员专业能力评价考试(招标采购合同管理+招标采购项目管理)(中级)考前模拟试题及答案
- 研究生辅导员在学术诚信与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
- 地铁施工管线迁改悬吊保护方案施工工艺优化
- 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的评价与反馈机制
- 社会责任履行对企业市值和股价的推动效应
- 基于大数据的办公建筑用电负荷预测与优化
- 跨学科任务设计: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
- 人工智能辅助的自适应学习系统设计
- 2025年初级养护工考试题及答案
- 大型企业集团税务数据集成与共享模式
- 无创机械通气并发腹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 DB50∕T 1604-2024 地质灾害防治边坡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规范
- 渝22TS02 市政排水管道附属设施标准图集 DJBT50-159
- 歌曲《化蝶》教学课件
- 2024年黑龙江冰雪体育职业学院辅导员考试真题
- (高清版)DB54∕T 0447-2025 建筑空气能供暖通风技术标准
- 乡镇卫生院医护人员培训计划
- 计量热工培训
- 冲刺2025年高考政治大题突破-大题预测05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80周年 (解析版)
- 《日本武士文化介绍:大学日语文化课程教案》
- 麻醉科病例汇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