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工程专业论文)冷阴极型荧光灯绿色荧光粉发光性能及劣化机理的研究.pdf_第1页
(光学工程专业论文)冷阴极型荧光灯绿色荧光粉发光性能及劣化机理的研究.pdf_第2页
(光学工程专业论文)冷阴极型荧光灯绿色荧光粉发光性能及劣化机理的研究.pdf_第3页
(光学工程专业论文)冷阴极型荧光灯绿色荧光粉发光性能及劣化机理的研究.pdf_第4页
(光学工程专业论文)冷阴极型荧光灯绿色荧光粉发光性能及劣化机理的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光学工程专业论文)冷阴极型荧光灯绿色荧光粉发光性能及劣化机理的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摘要 作为液晶显示器的背景光源,冷阴极荧光灯 ( c c f l )随着液晶 的普及而成为国际上的研究热点。 阻碍c c f l普及的一个重要问题就 是荧光粉的亮度和寿命问题。 绿色荧光粉对灯的亮度起主要作用, 因 此对绿色荧光粉的研究就尤为重要。 但是目 前国内所使用的三基色绿 色 荧 光 粉 仍 然 采 用 七 十 年 代 p h i l i p s 公 司 所 发 明 的 c e 0 .6 7 t b o .3 3 m g m 1 1 g 1 9 配方, 实践证明, 这种荧光 粉在亮度指标和抗劣 化能力上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因此本文将重点在该种荧光粉的配方 组成和发光机理方面深入研究, 并对粉体在不同化学组成情况下的抗 劣化能力展开讨论。 本文主要由四部分构成: 发光中心的研究; 基质的研究; 制备工 艺的研究以及对粉体包覆层的研究。 有关粉体的劣化分析穿插于四个 章节之中,作为对铝酸盐绿色荧光粉发光性能研究的必要补充。 本文通过高温固相法首次合成了饰试气共掺杂的铝酸盐荧光粉, 测试数据表明g d 的掺入可以分别促进c e 和t b 的特征发射, 但是对 于二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有阻碍作用。传统观点认为g d与t b之间存 在能量传递的说法有待斟酌,并得出了与硼磷酸盐中掺入少量的 g d 有利于发光不同的结论。 在对钵试含量对发光特性影响的研究中,我们发现,随着t b离 子浓度的增加, 由于t b - t b 离子之间的平均距离减小, 使处于 d 3 能 级的t b以 共振 传递的 方式 将能量传递给5 d 5d4 跃 迁, 从 而使 绿光 份 额 有所增长, 提高了 发光强度和色纯度,并突破了t b 在c e m 0, 1 1 1 o 1 9 中溶解度最大为0 .3 3 的传统思想。并对 c e 与t b 摩尔总量为1 的观 点进行试验验证, 测试结果表明c e 与t b 摩尔总量为0 .9比总量为1 的发 光亮度高1 0 % ,从 而对c e o .6 7 t b o .3 3 m 1m1 1 0 1 9 的晶 体结构 有新的 认识。在劣化实验中,我们发现,c e 含量的减少和t b 含量的增加, 均 可降 低粉体由 热劣化导致的光衰。 在对铝酸盐绿粉基质的研究中,我们发现,用 mn取代部分的 m g 以 后, m n 表现出 激活中心的性质, 它可以 使该种荧光粉在5 1 8 n m 处发出绿光。当mn 浓度超过0 . 1 8 m o l / m o l 以后,发生了浓度碎灭。 北京交通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m n 的 掺入, 不能 使c e m 0 1 4 : t b 的发光强 度有所增长, 但是对 该体系的c i e坐标有很大的影响, 言 可以大大的提高该种荧光粉的色 纯度, 从而解决了c e m g a 1 1 , 0 1 9 : t b 荧光粉色纯度低的问 题。 在对光 的色纯度有较高要求的荧光灯中, 该种荧光粉可望获得应用。 文中对 m g 和a l 离子浓度也进行了实验分析。 在制备工艺对多 种助熔剂性能的比 较中,发现m g f 2 取代传统助 熔剂玩b 0 3 后, 在保证亮度和色纯度的同时,可以降低粉体的粒度, 并且使粒度尺寸更加均匀。对灼烧温度和气氛也作了实验分析。 在提高粉体抗劣化能力的解决方案上, 采用了荧光粉包覆纳米y - ai2 0 。 的方法。 结果表明包膜后粉体的亮度有所增长, 劣化后的发光 亮度要高于没包膜劣化前的 亮度,y - a 1 2 0 3 的 最佳含量为0 .2 ( w .) % . 关键词:冷阴极荧光灯,荧光粉,稀土,铝酸盐,绿光 ab s t r a c t ab s t r a c t a s t h e b a c k g r o u n d l i g h t o f h i g h - q u a l i t y l i q u i d c r y s t a l d i s p l a y ( l c d ) , c o l d c a t h o d e fl u o r e s c e n t l a m p ( c c f l ) b e c a m e th e r e s e a r c h e m p h a s i s a l o n g w i t h 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l c d . a n im p o r t a n t i s s u e a g a i n s t t h e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c c f l i s t h e b r i g h t n e s s a n d l i f e t i m e o f t h e p h o s p h o r s . c e m g a l 1 1 0 1 9 : t b 3 ( c m a t ) i s a v e r y im p o r t a n t g r e e n - e m i tt i n g p h o s p h o r f o r c c f l . h o w e v e r , i t i s n o t s a t i s f i e d i n v i e w o f i t s l u mi n e s c e n c e i n t e n s i t y a n d b r ig h t n e s s d e c a y i n t h i s p a p e r , c c , t h a n d g d c o - d o p e d i n a l u m i n a t e s w e r e s y n t h e s i z e d b y h i g h - t e m p e r a t u r e s o l i d - s t a t e m e t h o d f o r t h e f i r s t t i m e . t e s t d a t a s h o w t h a t g a d o l i n iu m c o u l d p r o m o t e c c a n d t b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e m i s s i o n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 h o w e v e r , i t w o u l d c o u n t e r a c t t h e e n e r g y tr a n s f e r b e t w e e n c c a n d t b . e n e r g y t r a n s f e r d o e s n t e x i s t b e t w e e n g d a n d t b . t h e c o n c l u s i o n i s d if f e r e n t f r o m t h e p h e n o m e n o n t h a t g d c o u l d i m p r o v e t h e l u m i n e s c e n c e i n t e n s i ty o f c c a n d t b c o - d o p e d i n b o r o p h o s p h a t e . i n i n v e s t i g a t io n o f i n fl u e n c e o f c c a n d t b c o n t e n t s o n l u m i n e s c e n c e c h a r a c t e r , w e f o u n d i n c r e a s e o f t b c o n t e n t c o u l d s t i m u l a t e t h e e n e r g y tr a n s f e r b e tw e e n 5 13 4 l e v e l a n d s d 3 , s in c e t h e g r e e n p r o p o r ti o n in c r e a s e a n d b l u e p r o p o r t i o n d e c r e a s e i n t h e e m i s s i o n s p e c t r u m . a s a r e s u l t , t h i s c o u l d i m p r o v e t h e p h o s p h o r s b r i g h t n e s s a n d c o l o r p u r i ty . f u r th e r m o r e , t h e c o n c l u s i o n b r o k e t h e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o n c e p t t h a t m a x i m u m s o l u b i l i ty o f t b i s 0 .3 3 m o 1/ m o l in c e mg m1 1 0 1 9 : t b . i t i s u s u a l l y b e l i e v e d t h a t t o t a l m o l a r c o n t e n t o f c c a n d t b i s l m o l / m o l , b u t t e s t d a t a s h o w t h a t i f t h e t o t a l c o n t e n t i s 0 .9 m o l / m o l , t h e n t h e p h o s p h o r w i l l b e b r i g h t e r t h a n t h a t o f 1 .0 m o l / m o l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 t h is h e lp s u s t o u n d e r s t a n d c e m g m1 1 0 1 9 : t b i s a k i n d o f s o l i d s o l u t i o n . i n t h e e x p e r i m e n t o f d e t e r i o r a t i o n , w e f o u n d d e c r e a s e o f c c c o n t e n t a n d i n c r e a s e o f t b c o n t e n t c o u l d b o t h r e d u c e t h e b r i g h t n e s s d e c a y t h a t i s c a u s e d b y c a u t e r i z a t i o n i n a i r a t m o s p h e r e . i n t h e s t u d y o f h o s t , i t w a s f o u n d t h a t i f mn s u b s t i t u t e s mg , t h e p h o s p h o r w o u l d e m i t g r e e n l i g h t a t 5 1 8 n m . t h e p h e n o m e n o n h e l p s t o 北京交通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i m p r o v e t h e p u r i t y o f c e m g a l 1 1 0 1 9 : t b , a n d i t i n d ic a t e s t h e n e w p h o s p h o r c o u l d b e u s e d in l a m p r e q u i r i n g h i g h p u r i t y . c o n t e n t s o f mg a n d a l a r e a l s o a n a l y z e d i n t h e p a p e r . i n t h e s t u d y o f p r e p a r a t io n p r o c e s s o f c e m g a l 1 1 0 1 9 : t b , mg f 2 w a s f o u n d t h a t a f t e r i t t a k e s t h e p l a c e o f c o n v e n t i o n a l fl u x h 3 b 0 3 , p a r t i c l e m e d i a n s i z e a n d s i z e v a r i a n c e w i l l d e c r e a s e , a n d t h a t b r i g h t n e s s a n d c o l o r p u r i t y w o n t t u rn d o w n . c a u t e r i z a t i o n t e m p e r a t u r e a n d a t m o s p h e r e a r e a l s o s t u d i e d i n t h e p a p e r . t o d e c r e a s e t h e b r i g h t n e s s d e c a y o f p h o s p h o r , w e a t t e m p t e d c o a t i n g p a rt i c l e s u r f a c e b y y - a 1 2 0 3 . t e s t d a t a s h o w t h a t s u r f a c e c o a t i n g c a n p r o m o t e t h e p h o s p h o r l u m i n e s c e n c e p e r f o r m a n c e , a n d y - a 1 2 0 3 h a s a o p t i m i z e d c o n te n t t h a t i s 0 . 2 ( w) % . k e y w o r d s : c o l d c a t h o d e fl u o r e s c e n c e l a m p s ( c c f l ) , p h o s p h o r , r a r e e a r t h , a l u m i n a t e s , g r e e n - e m i tt i n g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 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本人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 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己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 包含为获得北方交通大学或其他教学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 材料。与我一起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己 在论文中作了 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本人签名: 日 期: 2 0 0 4 一 年卫工月 ) 1 一 日 来鲜汗扦、 f , y ;v 同患 翻全 p 公布 文献综述及研究内 容 1文献综述及研究内容 1 . 1冷阴极型荧光灯简介 作为一种节能光源,荧光灯己大量应用于普通照明领域。荧光灯 的开发利用己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对节能和环境保护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 但目前所用的荧光灯绝大部分是热阴极型荧光灯。 这 类荧光灯的阴极一般是由细小的金属丝组成, 放电时阴极的温度高达 9 0 0 - 1 0 0 0 0 c l- l 。 这类荧光 灯的 寿命在 很大程度上 取决于阴 极的寿 命。 热阴极型荧光灯的寿命一般不超过一万小时, 尤其是在用于需要经常 开和关的场合, 例如交通灯和显示器灯, 它的工作寿命过短以致于无 法应用。同时,由于放电时有较多的电能在热阴极被转化成热能,因 此降低了荧光灯的光电转换效率。 近年来, 迅速发展起来的 冷阴 极型荧光灯( c c f l ) 由 于采用了 特殊 的启动电路和阴极结构, 克服了热阴极型荧光灯的上述缺点。 一般的 冷阴极型荧光灯的寿命在2 万小时左右, 尤其是其寿命几乎与开关次 数无关, 可适用于需要经常开和关的场所.同时冷阴极型荧光灯由于 采用了 特殊的阴极结构, 使灯管的管径可以做得非常小, 而管径越小, 荧光灯的光电转换效率就越高。 管径细小的冷阴极型荧光灯,由于大 大地节省了空间,目前广泛应用于液晶显示器的背景光源。 冷阴极型 荧光灯采用三基色荧光粉。 7 0 年代初, 由k o e d a m m等人通过对人眼色觉的研究, 从理论上推 出 : 如 果 将蓝、 绿、 红( 波长 分别为4 4 0 n m , 5 4 5 n m , 6 1 0 n m ) 三种窄 波 长范围发射的荧光粉按一定比例混合, 可制成高效率高显色性的荧光 灯。 把稀土元素作为激活剂引进荧光粉, 使荧光粉的发光性能得到明 显的改善, 它具有抗紫外线老化, 高温、高强度紫外线辐照下稳定性 高及高光效、高显色性等优点, 这些都是普通荧光灯中所使用的卤 磷 酸盐荧光粉不具有的。 北京交通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1 . 2三基色绿色荧光粉研究概况 众所周知,红、绿、蓝三种单色粉中, 绿粉对灯的光通量影响最 大。绿粉的相对亮度增加 1 -2 % , 可使灯的光通量有较明显的提高。 如图1 为光谱光效率函数曲线, 人眼对绿色 ( 5 5 0 n m附近)的感觉最 敏感,因此在荧光灯的三基色荧光粉中, 绿色的荧光粉对灯的亮度起 着决定性的因素。 相对蓝色和红色荧光粉的含量是用来调整荧光灯发 光的光色和色温。 由此可见绿色荧光粉的亮度是决定三基色荧光灯是 否普及的重要因素。 v ,(入) v( 久) 09旧 . o0 0匕注al专.。介。 5 0 0 6 0 0 w a v e l e n g t h ( n m) 图1 - 1视见函数分布 长期以来人们希望研制出发光效率高而且显色性理想的三基色 荧光粉, 由 稀土离子c e ,t b 激活的发光材料倍受青睐。 1 9 7 4 年, 荷兰 菲 利浦公司 的v e r s t e g e ro等合 成了 铝酸 盐为 基质的 ( c e ,t b ) m gmu 0 5 9 绿粉f l l ,合成温度1 5 0 0 0c 。 价格昂 贵的t b 用量比 较高,工业生产和 使用条件也不够理想,但是为铝酸盐的实用化开辟了一条新路。50 年代 初,日 本专 利 提出了以 硼酸盐为 基质合成了0 . 3 3 m g o b 2 0 3 o .1 1 c e ,0 .0 6 t b , 0 .6 4 m g o b 2 0 3 : 0 .0 6 c e . 0 .2 9 t b 等 系 列 绿 粉, 合成 温度在1 1 0 0 左右。 北京大学郭凤瑜等人合成了稀土硼酸盐为基质的 文献综述及研究内容 l a b 0 3 : c e , t b绿粉,合成温度在 1 0 0 0 左右。尤洪鹏、洪广言合 成了a l 1 8 b 4 0 3 3 : c e 3 r t b 3 + 的高效绿色发光材料合成温度1 2 5 0 c 2 - 5 1 硼酸盐普遍存在的一个缺点就是粉体的抗劣化能力较低, 在使用过程 中老化现象比较严重。 刘南生、 孙曰胜等人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不球 磨 磷酸盐 绿色荧 光粉 6 1荧光粉的 质量较 好, 但 是由 于其 制备 工艺繁 琐复杂,无法在工业生产中批量生产。 北京大学昊根华,陈荣等人对 氟化物的绿色荧光体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闭 。 但是由于其基质为氟化 物, 这样在三基色荧光灯中使用的时候会出 现色心, 从而使荧光粉发 黑而失去活性,因此难以取得实际意义。法国 p h i l i b e r t l a c c o n i 和 m i c h e l j u n k e r 等研究了磷酸盐绿色荧光粉的热致发光性质 18 7 。 对 c e 与t b之间的能量传递机理也有很多的 报道19 - 1 3 1 美国纽约大学的j a e - g w a n p a r k 和a .n .c o r m a c k 对铝酸盐六方晶 系的离子分布进行了 计算机模拟, 对 , - a 1 2 0 3 结构和磁铅矿结构的 空间分布给出了 示意图 及区分(1 4 1 。 清华大学张俊英, 张中 太等在荷兰 飞利浦公司的配方基础上添加了 w2 + ,找到了一种新的铝酸盐绿色 荧 光粉, 对 m n 2 十 在磁 铅矿结 构中 的 可能 位置 作出了 判断 1 5 1 1 6 1 。 复旦 大学丁士进对c e ,t b ,g d 在硼磷酸盐中的多稀土掺杂进行了 系统研究 1 7 - 1 9 ) , 结 论表明, g d 的 掺入可以 促进c e j h 共掺杂的 荧光 粉的 亮 度. 从已 有的文献来看,荧光灯朝着节能化、 高效化、小型化和重视 环境保护等方向发展,灯用荧光粉也围绕着这些目 标在提高发光效 率、 改善耐高温、 耐高负荷性能、 减少汞吸附和降低成本等方面开展 科研和生产工作。 在含氧酸多光子材料的研究方面进展很快. 现有的 三基色绿色荧光粉主要集中在硼酸盐和磷酸盐体系, 铝酸盐体系的发 展随着最近几年高温炉质量的 提高而成为 研究的 新热点。 1 . 3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相对硼酸盐和磷酸盐体系来说, 铝酸盐体系的研究相对落后。 比 如说在稀土离子间的能量传递机理以及老化后的发光性能鲜见文献 报道。 从荧光粉的使用寿命和成本来看, 毫无疑问,铝酸盐具有无可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比拟的优势。本文从以下角度对铝酸盐绿色荧光粉进行了系统的研 究: ( 1 ) 三 价 稀 土 离 子c e 3 + . .1.b 3 + 的 能 量 传递 及 劣化 数 据; ( 2 ) 多 稀 土 掺 杂 情 况 下的 发 光 性能 研 究: c e , ib ,g d ; ( 3 ) 基 质 含量 对发 光 性能 影响 的 研究: m g 2 + , a1 3 + , 以 及 m n 2 + 在掺入晶 格后粉体发光特性的 研究试验; ( 4 ) 助熔剂在绿粉中的作用; 其他制备工艺对粉体发光性 能的影响; ( 5 ) 包膜对铝酸盐绿粉抗劣化性能的影响。 本论文的核心任务就是要提高铝酸盐绿色荧光粉的发光亮度, 研 究其能量传递机理, 并寻找引起冷阴极型荧光灯中荧光粉劣化的关键 因素, 从而提出防止粉体劣化的技术。 迄今为止,还未见到专门针对 冷阴极型荧光灯中荧光粉劣化机理的研究。与热阴极型荧光灯管相 比,冷阴极型荧光灯管中的 1 8 5 n m紫外线更多。同时,冷阴极型荧 光灯的管径非常细小, 一般在1 - l o m m之间。这就要求荧光粉具有非 常高的抗劣化能力。 而目 前冷阴极型荧光灯常用的荧光粉和热阴极型 的紧凑型荧光灯所用荧光粉差别不大。 这些荧光粉在热阴极型荧光灯 中己 存在一定程度的劣化。 在冷阴极型荧光灯苛刻的工作条件下, 这 些荧光粉的劣化问题就显得非常突出。 因此提高现有的三基色荧光粉 亮度以及提出一套简便而可靠的抗劣化工艺对于三基色绿色荧光粉 的普及具有重要的意义。 激活剂稀土离子的研究 2激活剂稀土离子的研究 在多色显示器屏中, 绿粉的亮度占总亮度的4 0 %, 蓝粉和红粉各 占3 0 %, 因此绿粉的亮度和效率决定了显示器的总体质量。 铝酸盐绿 色荧光粉在低压汞灯的 2 5 3 .7 m n紫外激发下发射绿光,这早在 1 9 7 4 年就为 荷兰菲利浦公司的v e r s t e g e m等人所发现。 在以 后 较长的时间 里, 该种荧光粉没有长足的发展, 主要原因在于铝酸盐体系的烧结温 度相对较高, 要达到 1 4 0 0 以上, 因此低熔点的饰械共掺杂的磷酸盐 和硼酸盐等荧光粉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并被广泛应用。 铝酸镁钵试之所 以可以发绿光, 原因在于在2 5 3 .7 n m处饰离子有强的吸收能力,当饰 离子被激发以后, 又可以通过偶极子一偶极子共振传递的方式将能量 传递给试离子, 激发后的锹离子自 身的外层电 子决定会以 绿光的形式 将能量释放出来, 从而完成了满足斯托克斯定律的高能紫外激发可见 绿光的过程。 从文献来看, 关于铝酸盐合成和制备工艺方面的文献较 少,只对c e ,t b 之间的能量传递有一定的讨论。 在此基础上, 本章重点研究了 六方铝酸盐中的钟试轧之间的关系 以 及钟试相对浓度对 亮度带来的影响。 而合成温度、 助熔剂、 i v l n 2 + 掺杂、基质浓度等具体的合成工艺及原理放在第三章讨论。 利用美国f l u o r o m a x - 1 1 分光光度计和国产s p r - 9 2 0 c光谱辐 射分析仪对所制备的样品进行了品质表征。并结合x r d图谱进行了 样品的 物相分析,对进一步的实验指明了方向。 2 . 1柿械礼共拾杂的铝酸盐荧光粉 三基色荧光灯用绿色发光材料, 其发光效率对总的光通量影响很 大, 因此探索和成不同体系的发光材料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有人从 寻找新的基质出发, 以磷酸硼和稀土氧化物为原料制备了饰试礼共激 活的硼磷酸忆绿粉, 获得了一些新的结论. 南洋理工大学以 g d o b r 为基质掺杂了饰械离子, 合成了 一种新型的荧光粉, 该种荧光粉具有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x值小的特点。至于为何在以上两种基质中,g d 2 0 3 的加入可以 提高 荧光粉材料的发光效率,目 前还不清楚, 对此问题的解释主要有两种 i17 i1 8 19 )2 3 ) : 能 量 传 递 .优良 基 质。 但 是 这 些 解 释 都 缺 乏 令 人 信 服的 证 据。因此对饰试札共掺杂的铝酸盐性能的研究,是很有意义的。 为了研究清楚三掺杂情况下各离子之间的关系, 我们通过单掺杂 获得各离子的 特征光谱, 再通过双掺杂获得c e g cf , g d t b , c e t b 之间的 各自关系,最后再通过三掺杂制备的样品与双掺杂的结果进行对比, 得到所想获得的离子的彼此关系。 2 .1 .1 c e . t b b g d x9 m1 2 -e -b -c 0 1 9 荧光 粉的 制 备 ( 1 )化学试剂 试剂: c e 0 2 ( 4 n ) , t b a ( 4 n ) , m 四 ( 分析纯) , g d 2 o 3 ( 4 n ) , a i ( o h ) 3 ( 4 n ) ,硼酸 ( 化学纯) 。 ( 2 ) 制备方法 分别 精 确称量适量的c e 0 2 , t b 4 o 7 , m g o , g d 2 o 3 , a l ( o h ) 3 加 入助 熔剂硼酸。将粉末于玛瑙研钵中充分研磨,要注意t b 4 0 7 粘度较大, 尽量避免因大量粉体沾附在钵壁上而改变配方组成。装入刚玉增蜗 中,在还原气氛中 1 4 8 0 c焙烧,退火后将生成物研细,即得 c c . t b b g d x9 a i 1 2 -. -b o 1 , 样品粉末 ( a + b + c = 1 ) e 2 . 1 . 2结果分析 a . c e , g d 在铝酸盐荃质中的发光特性 由 图2 - 1 知, 在2 5 4 n m激发下, c e a 6 m g mu -4 0 1 , 的 发 射光谱中出 现了3 5 9 n m发 射峰 , 半 带宽 为3 2 7 - 3 9 5 n m , 这 种宽 带 发 射归 因 于。3 + 的5 d - - 4 f 轨道跃迁。激发光谱也是宽带,吸收峰在2 8 5 n m。不同基 质中饰离子发射发生变化,是由于饰离子的5 d轨道易受静态晶体场 的 影响, 与晶 体 结构 特性有很大的关系。 在铝酸盐 基质中a 3 + 离子半 径 ( 0 .5 3 5 幻与c e 3 + 离 子 半 径( 1 .0 3 4 a ) 相 差 很 大, 晶 体 对 称 性 低, 受 激活剂稀土离子的研究 其影响,能量较低的5 d 激发态不再是分立能级,而形成能带2 1 ,故 有宽带发射和吸收。 图2 - 2 为g d o .3 m gai u .7 0 1 9 的光谱。 特征激发峰为2 7 0 n m , 特征发 射峰在3 9 6 n m . ew 4 5 x 1 己 ,. , = 2 5 4 n m / 一 / .n:/1 0 .0 巨 几一 2 0 0 2 6 03 0 口3 5 04 0 0 4 5 0 wa v e l e n g t h l a m 图3 c e o .6 g d n n r m f_ a 1 1 1 ; 2 0 1 。 的光谱 为磁铅矿结构, 在该 固溶体中c e 取代a l 的位置. 准确位置是 在类尖晶石结构的 镜面内, 结合各阳离 子的离子半径不难 发现: ce3 + 半径 ( 1 .0 1幻相对基质 a 13 + ( 0 .5 3 5 幻要 大 将 近一倍, 这使晶体离 子的过渡存在不匹 配的 问 题。 离 子 半 径 介 于 二 者 之 间 的m g t + ( 0 .7 2 幻的 掺 入目 的 即 在 于 起到过渡补偿的作用, 从而使得晶 格较为稳定, 能够实现晶核的稳定 生 长 。 g d 3 + 的 离 子 半 径 为0 .9 3 入 , 介 于m e和c e 3 + 之 间 , 估 计 也 是 这个原因, ceo .6 g 拍0幻日 w“ek. 砂卜 产 二 蕊 图2 一 6 o do .阶 肠。 3 3 m g a l l l 0 1 , 的 发 射光谱, 凡 x= 254 nln 图冬 7 g do.6 : 肠。 j 3 mg, 叼1 1 0, 9 的 激发光谱, 从 m = 5 45nm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表2 - 1 g d 6 .6 7 t b o 3 3 m9 a j l l o l , 与t b 0 3 3 mg a 1 1 .6 7 0 1 , 发射光谱特性对比 5 d , 7 f , 5 d a 7 f + 5 d , - 7 f , gd t b入am:d 3 7f24695 4 5 5 8 7 6 2: ila几 m d 3 - f ; s d , 一 , 凡 3 9 8 4 2 4 3 8 2 5 0 3 4 9 4 0 3 9 6 4 2 3 6 7 2 0 0 5 4 0 5 0 10960468 s d ; 一 7 f 6 4 9 3 6 9 3 0 0 4 9 7 1 7 1 9 0 1 9 5 7 0 2 6 21 0 1 0 7 6 0 g d 3 + 的 掺入为何可以 提高该体系的发光亮度, 目 前学术界尚没有 统一 的结论。 曾 有人在硼酸盐中观察到了 在g d 3 + 与1 b 3 + 之间存在能量 传递1 7 - 2 0 1 。这不失为解释本现象的一种可能,但是从 g d 0 .6 7 t b 0 .3 3 m g m1 l o l 9 的 激发光谱 ( 图2 - 7 ) 可以 看到, 尽管在2 7 0 n m 处出 现了类似于g d 的特征激发峰, 但是通过强度和波形来看 ( 对比 图2 - 5 ) ,认定这是t b的激发峰,因而排除g d -t b 的能量传递是导 致轧试共掺杂体系发光强度增强的原因的可能。而且通过查阅 g d 3 十 的能谱图可以 发 现, g 矛 + 的 激发能级波数均在3 5 0 0 0 c m , 以 上,远远 高 于t3 + 的5 d 3 ( 约2 5 0 0 0 c m - 1 ) 和5 d 4 ( 约1 8 3 0 0 cm ) 能 级。 如果 在本体系中 存 在g d 3 + 的 能 量传 递, 则在5 d 4 发 射增强的同时,5 d 3 发 射也应该有所增强。 这与表2 - 1 中结果不符,从而我们认为, 在该体 系中可能不存在g d -t b能量传递, 即便是有, 也非常微弱, g d -t h 能 量传递不是导 致体系发 光增强的 原因。 另 一种解释是 笼统地 将g d 3 + 认为是一 种很好的 基质 173 1 . g d 3 + 如何提高该体系的发光强度的内部机 理,尚有待深入研究: c . t b . c e 在铝酸盐基质中的发光特性 如图2 - 8 , 为c e o .6 7 t b o .3 3 m , mu o i 9 的发 射光谱。 在3 2 0 n m到4 0 0 m n 出 现 微弱 的 发 射, 这是c e 3 + 的 特征 发 射, 其强 度比c e o .6 m 幼1 i 1 .4 o t9 中的 , e 3 + 发 射强 度弱 很多, 这说明 在c e 3 + 与t v + 之间 可能存 在着有效 的能量传递。样品的 激发光谱证明了这一点,监测 i v+ 的特征峰 该 发 射 能 量 为g d s 发 射 与t b e d 3 f s ) 发 射 叠 加 后 的 结 果 , 这 里 姑 且 采 用 叠 加 后 的 发 光 强 度认 为 是t b 3 ( d 3 - f s ) 的 发 射 。 对 所 讨论的 问 题不 造成 影 响 。 激活剂稀土离子的研究 5 4 1 n m,观测到了强的c e 3 + 激发光谱 ( 图2 - 9 ) o 目 m , md 火。 一, 里 砚 口 又 丫八 八 二 口3 团闷 m闷 w 叹 到日匆日 曰 wa v 吹雌 脚/ m a 图2 - 8 c e o .6 7 t b 0 3 3 m g a l 1 1 g 1 9 的 发 射光 谱, 1 - x = 2 5 4 n m 具 体 的 能 量 传 输 机 制 可 参 阅 文 献 tl +- z r l . 此 外 , c e o k 7 t b 0 .3 3 m g m1 1 0 1 9 的发射光谱与g d o .6 7 t b 0 .3 3 m g + 1 1 0 1 , 的发 射光谱 相 似, 在4 9 3 n m , 5 4 5 m n , 5 8 7 n m和6 2 2 n m处出 现了.l b 3 + 的强 发 射峰。 但这不能说明g d 3 + 与 tb3 + 之间亦存在着能量传递, 但却提示我们, c e 3 + 的离子半径大小也 适合于该体系的结晶。 二者的发光亮度相差很 大,在 2 5 4 n m荧光灯辐照下, c e 0 .6 7 t b 0 .3 3 m b 1 1 0 1 , 的发光强度比 g d o .6 7 t 6 0 .3 3 m gm 1 1 g 1 , 高很多。 这是由于c e 不只 可以 起到有利于晶体 形成,而且可以 对t b 离子发光起到敏化和能量传递的作用。 /一 八 八 、 广 气 刀 七 到力 口0 匕 曰-分,曰陷-一习 曰 声 月目出泊月 洲 /一 一一 id心la记记耐砂lo.lo.n淤 1.你比你林她物恤柯 .n,.合 wa v e l e n g t h / 二 图2 - 9 c e o .6 7 t b 0 .3 3 m gm 1 1 g 1 9 的激发光谱, x u a = 5 4 5 n m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d . c e , t b 和g d 在铝酸盐基质中的发光特性 通过前面几组样品的分析, 己经了解到饰试共掺杂的铝酸盐是一 种亮度非常高的荧光粉, 礼锨共掺杂也具有一定的亮度,因此有必要 对钟试礼共掺杂作一下比较分析。为了单纯了解 g d的掺杂能否对 c e t b 共掺杂的铝酸盐发光有否促进作用,采取g d 不取代任何离子, 而是 在c e o .6 7 t b o .3 3 m g a 1 1 1 0 19 的 原 材 料中 添加o a m 0 1 / m o l 的g d 3 + ,将制 得的样品与c e o .6 7 t b o .3 3 mg a 1 1 1 0 1 9 作对比。 相对亮度及色坐标见表2 - 2 0 表2 - 2 c e o t b o m m g a t 1 1 0 1 , 和c e 6 b 7 t b 6 ,33 m g a 1 1 ,0 19 : g d . 的 相对亮度及c i e f . 标 c e o .6 7 t b o 3 3 mg a 1 i 1 0 1 9 c e o .6 7 t b o .3 3 m 9 a l 1 1 0 1 9 : 0 . l g d x y r e l a t i v e b r i g h t n e s s p e a k / n m p u r i t y kr k g kb 0 . 3 2 5 3 0 . 5 9 0 2 1 0 0 . 0 5 4 5 0 . 5 4 3 4 0 . 2 1 9 0 . 5 9 0 0 . 1 9 2 0 . 3 2 8 2 0 . 5 8 6 6 9 8 . 0 5 4 5 . 2 0 . 5 2 6 3 0 . 21 9 0 . 5 7 0 0 . 2 1 2 由表 2 - 2中可以看出,掺 g d以后的荧光粉比未掺 g d的 c e o .6 7 t b o .3 3 m g a l 1 1 0 1 , 品质有所下降。 主要表现在亮度下降了2 %, 色 纯度由。 . 5 4 3 4 下降到0 . 5 2 6 3 , 蓝光在光谱中的相对比例由0 . 1 9 2 上升 到0 .2 1 2 . 在c e o .6 7 t b o .3 3 m 9 a 1 1 1 0 1 9 : g d 的 激发 光 谱( 图2 - 1 0 ) 中, 观察不到 g d 的特征吸收峰,只出 现了c e 的吸收峰,因此排除c e 和g d 存在 竞 争吸收的问 题。 我 们知 道, t b 离 子浓 度的 提高, 有 利于s d a 能级的 . 在通常习 惯下 ,冒号后面的为激活中心,木体系中 激活中 心是t b 离子, 这里这样表示是 为了突出g d 的掺杂作用。 激活剂稀土离子的研究 竞 争吸收的问 题。 我 们知 道, t b 离子 浓度的 提高, 有利于5 d ; 能 级的 发射2 4 1 。 掺g d 后粉体亮度的下降, 估计是因为g d 的掺入降低了t b 在该体系中的溶解度, 而 t b 离子在磁铅矿中浓度的下降,又使自身 的 d 3 能级发射有所增强, 这样传递给5 d 4 能级发射的能量就有所减 少。从而出现了亮度下降,k b 减小的现象。 !叮 二 旦 旧盆旧洲 1砚日 w助 , d即山 / n m 图2 - 1 0 c e o .6 7 t b o .3 3 m g al1 1 0 1 9 : g d 的激发光 谱, t . m = 5 4 5 n m 2 . 1 . 3小结 , 通过 高 温固 相 法 合 成了c e ,t b b g d m g m 1 2 _a 4 , 它 们 分 别 是t b 离 子s d 4 . 7 f 1= 6 ,5 ,4 ,3 的 跃 迁。 其中 最强 峰 是5 4 5 n m , 这 也正是三基色绿色荧光粉所利用的波段。在 3 8 0 m n , 4 1 4 n m, 4 3 8 n m 处也出 现了比 较微弱的发射峰, 它们是t b 离子5 d 3 能级的发射。 在 3 6 0 n m附近出现了比较微弱的宽带发射,这是c e 的发射峰。这说明 在c e . t b 能量传递的过程中, 不能将所有的能量共振传递给t b o 2 0 0 2 年常树岚根据 d e x t e ;的电多极相互作用几率公式,通过实验验证了 c e 3 + 与 .1 b 3 + 之间能量传递机理为偶极子一偶极子的电多极相互作用 的 共振传递 机理 1 1 1 。 监 测5 4 5 n m , 得到c e 0 .6 7 t b 0 .3 3 m g m l 0 1 9 的 激发 光谱 ( 图2 - 1 3 ) . 图2 - 1 4 为c e m g a l 11 0 1 9 : 7 b的 亮 度随t b 含量变 化的 关 系。由 图 中可以 看出当t b 含量在0 .3 - 0 .4 之间时, 粉体的亮度变化不大, 当小 于或者大于这个范围时, 亮度都会有明显的衰减。 这是因为当作为发 光中心的t b 含量过少时,自 然会导致发光强度低的结果。 而t b 含量 过多时, 亮度的下降并不是因为 浓度碎灭, 而是因为产生了t h a 1 0 3 杂相,所以导致了发光强度的骤减。另外,在x = 0 .3 - 0 .4范围内,发 光强 度 最大的 样品 是x = 0 .3 3 , 这与j .m . p j .v e r s t e g e n 所报道的 结果是 一致的 p i . 为了了 解x 值 变化时 粉体的 发光光谱分 布, 我们对色坐标 作了 分 析。 图2 - 1 5 为k b 和丸 分别随x 值变化的 关系曲 线. 个一一 讨叫l司 留。日么七占军11七 图2 - 1 4发光亮度与在 c e l - . t b . m g m1 1 0 1 , 中x 值 的关系 图2 - 1 5 k b 和k g 与在 c e l -. t b . m g a 1 n 0 1 9 中x 值的关系 k g 为 绿光在全部光谱中所占 的份额, k b 为 蓝光在光谱中 所占的 激活剂稀十离子的研究 份额。可以发现,随着t b 含量的升高, c e 含量的减少,则光谱中蓝 色份额逐渐减小,而绿色份额则以 相同的速率增加。通过图 2 - 1 2中 的发射光谱可以看到,蓝色份额 ( k b )主要来源于3 8 0 n m, 4 1 4 n m, 4 3 8 n m三 条t b 3 + 的s d 3 能 级 跃 迁的 谱 线。 k b 的 下降 , 说明 这 三条 谱 线的光强在光谱中所占的份额逐渐减小。表明随t b离子的增加,偶 极子一偶极子的电多极相互作用的共振传递受到影响。 d e x t 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