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文摘要 明儒丘潜所作 大学衍义补 是一部以儒家经典为依据探讨国家治 理的哲学与施政方针的著作。书中包括政治、经济、财政、交通、军 事等各方面内容,涉及君主体制下国家治理的各个方面,既是对儒家 政治哲学体系的严肃探讨,也是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反思和对理想政治 状况的构想。它体现了士大夫治国思想在 巧世纪前后的特色,反映了 古典民本主义思想在这个时期的发展和重新表述。此书的许多观点与 黄宗羲于1 7 世纪所作 明夷待访录颇为相似,探索两者的关联对理 解明清政治思想的内在逻辑也有重要的意义。 前人对丘溶及 大学衍义补的研究己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但多 集中于讨论其思想的一两个方面,对其政治思想的主旨核心罕有人论 及。本文试就 大学衍义补中的天、君、臣、民观加以分析,从“ 民 心即天意” 角度解释君民、君臣关系,再将丘槽思想与黄宗羲思想相比 较,以期得出对丘溶政治哲学思想的进一步认识。 关键词:丘溶 大学衍义补 天 君 臣 民 ab s t r a c t b a s e d u p o n c o n f u c i a n c l a s s i c a l w o r k s , d a x u e y a n y i b u ( s u p p l e m e n t a t i o n t o t h e e x p l a n a t io n s o f t h e g r e a t l e a rn i n g ) b y mi n g c o n f u c i a n s c h o l a r q i u j u n i s a m a j o r w o r k o n t h e p h i l o s o p h y o f g o v e rna n c e a n d p o l i c y m a k i n g . i t b r o a d l y d e a l s w i t h i s s u e s r e l a t e d t o a l m o s t a l l t h e m a j o r a s p e c t s u n d e r a m o n a r c h y , s u c h as p o l i t i c s , e c o n o m y , fi n a n c e , t r a n s p o r t a t i o n , a n d m i l i t a r y . i n a d d i t i o n t o a s e r io u s s t u d y o f c o n f u c i a n p o l i t i c a l p h i l o s o p h y , i n t h i s b o o k , q i u j u n a n a l y z e d t h e s o c i a l c o n d i t i o n o f h i s t i m e s a n d e x p r e s s e d h i s s u g g e s t i o n s f o r a n i d e a l p o l i t i c a l a d mi n i s t r a t i o n . t h i s b o o k r e fl e c t s t h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t h e s c h o la r -g e n t ry s p o l i t i c a l i d e as d u r in g t h e 1 尹c e n t u ry , a s w e l l as t h e n e w d e v e l o p m e n t a n d t h e n e w e x p r e s s i o n o f t h e c l ass i c a l h u m a n i s t p h i l o s o p h y . i n t e r m s o f p o l i t i c a l p h i l o s o p h y , d a x u e y a n y i b u c o n t a i n s m a n y s t a t e m e n t s t h a t s o u n d s i m i l a r t o h u a n g z h o n g x i s 1 7 - c e n t u ry w o r k mi n g y i d a if a n g l u . a c l o s e e x a mi n a t i o n a b o u t t h e c o n n e c t i o n b e t we e n t h e s e t wo b o o k s i s e s s e n t i a l t o u n d e r s t a n d t h e i n t e rna l l o g i c o f t h e p o l i t i c a l p h i l o s o p h y i n t h e mi n g a n d q i n g p e r i o d c o n s i d e r a b l e s c h o l a r l y e f f o rt s h a v e b e e n m a d e o n q i u j u n a n d d a x u e y a n y i b u . n e v e r t h e l e s s , m o s t o f t h e p r e v i o u s s t u d i e s f o c u s o n m e r e ly o n e o r t w o as p e c t s o f q i u j u n a n d t h i s b o o k , w h i l e r a r e l y a n y s e r i o u s a tt e n t i o n h as b e e n g i v e n t o t h e c e n t r a l i d e as o f q i u j u n s p o l i t i c a l p h i l o s o p h y . t h i s s t u d y i n t e n d s t o e x a m i n e t h e s t r u c t u r e f o r m e d b y t i a n ( h e a v e n ) , j u n ( m o n a r c h ) , c h e n ( o f fi c i a l s ) , a n d m i n ( p e o p l e ) i n d a x u e y a n y i b u . i t w i l l f o c u s o n t h e c o n c e p t o f p e o p l e s i d e a l r e p r e s e n t i n g t h e w i l l o f t h e h e a v e n t o p r o v i d e s a n e x p l a n a t i o n a b o u t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 t h e m o n a r c h a n d s u b j e c t s , as we l l as t h a t b e t we e n t h e mo n a r c h a n d t h e o ff i c i a l s . t h e l ast s e c t i o n o f t h i s s t u d y w i l l a d d r e s s a c o m p a r a t i v e p o i n t o f v i e w o n t h e i d e as o f q i u j u n a n d h u a n g z o n g x i f o r a n e v e n b r o a d e r p e r s p e c t i v e o n t h e s u b j e c t . k e y w o r d s : q i u j u n d a x u e y a n y i b u he a v e n mo n a r c h o f fi c i a l s p e o p l e 独 创 性 声 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 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 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 获得东北师范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 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己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 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 位 论 文 作 者 签 名 : 苍 a -i 。 期 2 a - 9 - 乙6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东北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 的规定,即:东北师范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 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东北师范 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 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指 导 、 签 名 厂 壑 丝 峰 日期: , t. - - w . 6 - 7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电话: 邮编: 绪论 ( 一)丘潜和 大学衍义补 丘溶是明朝中叶的著名学者,朝廷的重要官员,以其广博的学识 和独到的见解著称于时。丘潜生于永乐十九年 ( 1 4 2 1 ) ,卒于弘治八年 ( 1 4 9 5 ) , 字仲深, 号深 庵, 广东 琼州 府( 今海南省 琼山 市 府城镇) 人, 历事景泰、天顺、成化、弘治四朝,明代宗景泰五年 1 4 5 4 ) 进士, 先后出任侍讲学士、翰林院学士、国子监祭酒、礼部尚书、文渊阁大 学士等职,明 孝宗时宫至户部尚书, 兼武英殿大学士。 丘潜在明 代宰 相中以博学著称,自少至老手不释卷,吴伯与 国朝内阁名臣事略 中称他为“ 当代通儒, , 举凡六经诸史、 古今诗文、以至医 卜 老释之说, 无不深究。 丘溶一生著作颇丰, 有 世史正纲 、 大学衍义补 、 家礼仪节 、 朱子学的 、 琼台诗话等,其中以 大学衍义补最为著名。 大 学衍义补成书于成化二十三年,是作者倾十年心血而成的一部鸿篇 巨著。全书共 1 6 4 卷,内容涉及国家政治的方方面面,从皇帝、百官、 民生到国家财政、经济、国防、礼教、学校等等,皆有涉及。书中描 述了明朝中前期的国家政治状况,作者对所提到的每个制度或主张, 必上溯其源头,找到其思想来源,并叙述其演变过程。 作者还以“ 臣 按”的方式,对所录史事、人物发表评论,尤其对当时社会所出现的 问题、弊病,都给出可实行的解决方案。书中体现了他的民本主义和 实用主义的政治思想,其中 所提策略既是他给当时政府提出施政参考, 也是他对十五、十六世纪社会的思考和展望。此书在当时产生了强烈 的反响,对其后学者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中国政治思想史、 经济史、法制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丘溶作 大学衍义补源于对 大学的推衍。 大学原为 礼 明 史 记载丘潜生卒年有误, 本文采用周伟民、 唐玲玲所考定年龄, 见其 丘潜年谱 , 海 南大学学报 ( 人文社科版) 2 0 0 0 年第i . 2 . 3 期. 明史 卷一百八十一 丘溶传 , 页四八零八一四八零九, 中华书局标点本 . 9 7 4 年4 月版。 ( 明)吴伯与: 国朝内阁名臣事略卷一, 内阁名臣事略小识 。 记 4 9 篇里的 第4 2 篇, 在宋以 前并没有引起人们的 特别注意, 宋朝时 得到二程和朱熹的推崇和重视,成为儒家最重要的经典之一。但 大 学只1 7 0 0 千字,粗粗概括出从个人修养到理想社会的规模。 其主 旨为“ 三纲八条目” , “ 三纲” 讲: 明明德、 亲民、 止乎至善。 “ 明明德, , 即完善道德, 是个人修养的目 标, 也就是儒家强调的道德本体。 “ 亲民” 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也就是道德践行的过程。 “ 止乎至善”是期望 完成目 标的程度。 “ 八条目”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 平天下,是从理论修养再到社会实践的过程。 大学有体有用,体用 兼济,体现了儒家 “ 内圣外王”的思想路线。由于 大学言简意赅、 寓意深刻,因此给学者留下了充分的思考和充实的空间。南宋真德秀 曾作 大学衍义 ,推衍 大学八条目中的 “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修身齐家”六条目。丘溶认为其缺少 “ 治国平天下”二目,按照 大 学有体有用,真氏的著作只有 “ 体” ,而没有 “ 用” ,不能完整体现 大学之精神,因此另作 大学衍义补 。如同丘潜所说: “ ( 大学 衍义) 所衍者,止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盖人君所切近 者而言。 ” 而 “ 欲其举此而措之于国天下耳” ,则应涵盖全面,否则 “ 缺其一功” , “ 欠其一节” , “ 而不足以 成其用之大,而体之为体,亦 有所不全矣” 。因此, 丘溶 “ 补其略以成其全” , 将他的书命名为 大学衍义补 。 大学衍义补虽是继承 大学衍义而来,二者都是阐发 大 学思想,体系一致,内容相衔接,但仍能看出作者观点上的差别。 首先,二书的内容和关注点不同。真德秀关注的是提升皇帝的道德水 准,丘溶关注的则是怎样有效完成政府的基本职能。 大学衍义的一 个基本假设就是只要皇帝诚心、修身、管理好自己的家务,整个政府 就能有序地、健康地运行。对此丘溶持否定态度,他认为如果皇帝和 政府官员不同时具有行使政府职能方面的知识,这种假设是毫无根据 和不能实现的。 丘溶在 大学衍义补 的序言中说出二者取向的不同: 大学衍义补 序言 , 页十一一十二, 东北师大历史系万历三十三年珍藏本。 。 大学衍义补 序言 , 页十一一十二. 大学衍义补 序言 , 页十三一十四。 参阅朱鸿林: c h i u c h u n s t a - h s u e h y e n - i f l u a n d i t s i n f l u e n c e i n t h e s i x t e e n t h a n d “ 前书主于理而此 c ( 大学衍义补 ) 则主乎事” 。 他还强调具体的事 务如果不完成的话,也就看不清原则和规律,职能如果不实现的话, 本体也就不存在了 。 从二书的内 容上,能够明显看出二者关注范围的 不同。见下表: 书内容 大 学衍 义 帝王为治之序 帝王为学之本 格物致知之要 诚 意正心之要 修身之要 齐家之要 大 学衍 义补 诚意正心之要 ( 审几微 补) 正朝廷 正百宫 固 邦本 制国用 明礼乐 秩祭祀 崇教化 备规制 慎刑宪 严武备 驭夷狄 成功化 可见,真氏作 大学衍义 ,注重的是 “ 内圣” ,丘氏作 大学衍 义补 ,注重的是 “ 内圣如何外王, 。二者的区别实际代表当时儒家的 两种不同思维取向:一种认为内圣必然外王;另一种认为内圣未必外 王。之所以产生这种区别与两人生活的社会背景不同有关。 其次,二书的写作背景不同。儒家的从政纲领是 “ 以道治国” ,强 调以道德规范人心,而不擅长治国的具体策略,也就是说注重 “ 体” , 忽视 “ 用” 。 大学虽然是体用兼济,但学者仍是对 “ 体”多有重视, 而忽视 “ 用” 。这与重注 大学的宋儒朱熹等人开创理学,注重 “ 内 省”的学术方向有关。加之宋代国弱,皇帝昏 庸无能,人们关注的焦 点在于君主的内省修身。而到了明代,形势发生变化,国家庞大,政 务纷繁, 人们己 经认识到光有内圣的功夫,不等于就能把国家治理好, 所以学者探索的目 标转到君主治理国家,如何实现道德和实践的统一, s e v e n t e e n t h c e n t u r i e s 大学衍义补 大学衍义补 ,m i n g s t u d i e s , n u m b e r 2 2 , f a l l 1 9 8 6 . 页十六。 页十二。 即 “ 内圣如何外王”的问题。具体来说,真德秀写 大学衍义是在 南宋朝廷权力争夺激烈的背景下,当时年轻的宋理宗被皇太后和权相 所控制,宋理宗本人虽有崇信儒术的表现,但实际他又是个多欲的人。 真氏的书就是专门写给这个他认为有潜力成为有作为,但还存在缺陷 的皇帝,所以他更注重皇帝自 身的修养。丘溶写 大学衍义补是在 他经历了明代三朝的政治生活,亲眼所见各种社会弊病正逐渐侵蚀国 家肌体,他要解决是当时的政府正面临着一个不确定的前途,如何整 治改革才能使国家健康发展的问题。虽然,丘潜将他的书命名为 大 学衍义补 ,但事实上它完全是一个独立的、系统的著作,它能为统治 者提供有实际意义的建议。 再次,二人的学术方向不同。两人虽然都自 称是 “ 程朱”的信徒, 但显然是从 “ 程朱”走向不同的两端,也就是未来的心学和实学。例 如二者都注重 “ 审几微” ,但着眼点不同。真氏 着重君主自 身修养,丘 氏则将其应用到君主处理国家事务上。真氏偏向于在 “ 正心”中 “ 审 几微” ,走向 心学,丘氏偏向于在 “ 格物”中“ 审几微”走向实学。 大学衍义补在卷首特意补 诚意正心之要审几微一节, 因为丘嗜认为真德秀在此环节上没有说清楚,没有阐发出朱熹注 大 学之 “ 诚意正心”思想提出的 “ 审几”一词的深意。 大学衍义的 此 题马 t 虽 有两目 : 崇 敬 畏、 戒 逸 欲, 但如 丘 溶 所 说“ 所 谓崇 敬 畏者, 存天理之谓也, 戒 逸欲者, 遏人欲之谓也” , 只在于从“ 存 天理、 灭 人欲”方面进行自 身修养,而他认为将 “ 审几微”应用到处理国家事 物的实际中,会收到更大的成效。 丘溶将 “ 审几微”与君主治理国家相联系。他认为天下万事万物 都有端倪始见之时,君主于此时审察几微,则治理天下用力小,成效 大。首先,以礼教启民善端, “ 约之于仁义道德之中,而使其不荡于规 矩法度之外,以 至于 犯戒 令, 催刑宪焉” 。 其次, 居安思 危。 丘 槽认 为 “ 乱不生于乱而常生于治之时,危不起于危而常起于安之日” 。危乱 之起是因为君主 “ 恃其久安而狙于常治也,不思所以制之保之,于是 大学衍义补 大学衍义补 审几微 审几微 谨理欲之初 ,卷首, 页一。 察事几之萌动 , 卷首, 页二十. 乱生而危至矣” 。 危乱之生有其端倪, 君主如果能于危乱未激化之时, 审察其后果,兢兢业业, “ 恒以治乱安危为念则国家常治而不乱, 君位常安而不危矣, 。 再次, 遏制小人于萌芽中, 不 使其成为国家 之祸害。丘溶认为 “ 大凡国家祸乱之变,拭逆之故,其原皆起于小人” 。 君主对小人应该察之于微, 制之于早, 于“ 其萌芽之生、 端绪之露, 即有以抑遏塑绝之,不使其有滋长积累之渐,以迅致夫深固坚牢之势, 则用力少而祸乱不作矣” 。 最后, 微察民 心之向 背。 丘溶认为君主 对 于民心之怨背应于未彰显之前明察于胸。君主不应过劳于民、过取于 民,于民未起怨恨之前,知其所怨而不为。 “ 凡是有兴作,莫不皆然, 则民无怨背之心,而爱戴其上如父母矣 帝王所以得民心而保天下 者 如此” 。反 之, 君主“ 视民 如暗, 见如不见” , 必然引 起人民的 不满而招致祸乱。 大学衍义补在明代流传广泛。从弘治元年,明孝宗令抄其副 本在福建印版刊行后,又屡被重印。按照香港中文大学朱鸿林先生的 考证, 其明 代版本不少于八种: ( 1 ) 1 4 8 8 年( 弘治元年) , 福建印 刷本。 ( 2 ) 1 4 8 8 -1 5 3 3 年有两种版本。( 3 ) 1 5 3 3 年版本。( 4 ) 1 5 5 9 年版 本。( 5 )宗臣的合订本,有序言。( 6 ) 1 6 0 5 年 ( 万历三十三年) ,明神 宗亲自 作序,下令重刊的版本。本文采用就是这个版本,现藏于东北 师范大学历史系资料室.( 7 ) 1 6 2 3年,由陈仁锡主持,在长. al 印刷的 版本。 陈的版本成为十七、 十八世纪诸多复本的母本。 1 7 8 1 年收入 四 库全书 ,1 8 3 7 , 1 8 9 5 年还有再版,还曾 流传到韩国 和日 本气 除此之外还有为数众多的删节本, 如: 顾起经的 大学衍义补要 、 徐拭的 大学衍义补纂要 、 程浩的 大学衍义补会要) 、 杨文泽的 大 学衍义补节略 、许国的 大学衍义补摘粹 、凌遇之的 大学衍义补 英华 、蔡士英的 大学衍义补删 、陈弘谋的 大学衍义补辑要等。 c 大学衍义补 审几微 , 炳治乱之几先卷首,页三十。 。 大学衍义补 审几微 炳治乱之几先,卷首,页三十, 大学衍义补 审几微 。 防 奸萌之渐长卷首,页二十四。 人学衍义补 审几微 防奸萌之渐长卷首,页二十四。 大学衍义补 , 审几微 , 炳治乱之几先卷首,页=i九。 ( 大学衍义补, 审几微 , 炳治乱之几先卷首,页二十九。 参见朱鸿林: c h i u c h u n s t a - h s u e h y e n - i p u a n d i t s i n fl u e n c e i n t h e s i x t e e n th a n d s e v e n t e e n t h c e n tu r ie s , m i n g s t u d i e s , n u m b e r 2 2 , f a l l 1 9 8 6 从印刷出版的 情况可以 看出 大学衍义补在明代以 至以 后流传甚广, 在规模如此浩烟的印书中,它的传播和印版可谓最广的。 大学衍义补对明中叶及以后的明清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第一,它至少使三位皇帝深受影响。一为明孝宗,他对此书大加赞赏, 认为 其 “ 考据精详, 论 述肤 博, 有补政治” , 并 将其印 版分发到 地方 学校。弘治一朝都体现出对儒家的尊崇,对士大夫政治的承认,与丘 溶的思想受重视不无关系。二为明神宗,他曾亲自为 大学衍义补 作序,并摺令重刊,看出对此书的重视。三为明熹宗,1 6 2 4年应南京 国子监祭酒唐大章的要求,曾 将 大学衍义补列为经筵日 讲的课目 。 第二,成为学校教材,对学生产生重大影响。弘治时曾将其分发到地 方学校,清朝顺治年间也曾将其分发到地方学校,并作为乡试和会试 的考试内容。 大学衍义补在参加科举考试的学子中流传广泛,几乎 成为必读教材,因为它不仅对原典考证精详,而且所提供的解决实际 问题的措施对学子应 “ 时务策”大有帮助。它对这些未来的官员产生 的影响必定是深远的。第三,成为学者广泛研究的对象,多数观点肯 定其是十五十六世纪末治国策略的重要作品,对以后国策的研究 有重大的贡献。如,王沂在他的 续文献通考中摘录了许多内容, 陈子龙在他的 皇明经世文编中也大量收录了 大学衍义补的内 容,占了 整整六卷,书中共收录了 4 4 0人的作品,其中只有杨一清、 徐光启所占分量与此相当。顾炎武在他的 天下郡国利病书中也大 量引用其文章。不容置疑, 大学衍义补对以后明代士人的思想产生 了很大的影响。 基于以上分析,研究 大学衍义补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了解明 代社会状况和当时士人思想都有帮助。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前对丘溶的研究多是文献整理性工作,如年谱, 有 吴 缉华 的 明 代丘 4的 生卒 年 , 王 万 福的 丘 文 庄公 年 谱 , 温心 明孝宗实录 ,卷七,成化二十三年j一月。 园的 丘琼山之生平及其著作 。这些著作都很有分量,至今仍有很高 的参考价值。对丘溶的思想也有所涉及,如陈恒升的 明儒丘琼台的 思想概观 , 王万福的 明代大儒丘琼山之著作与思想 , 温心园的 丘 琼山的民族主义思想 ,然此类著作多为概述性的。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丘v其人及其思想逐步引起史学界的关 注,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i 、 丘溶的经济思想。目 前对丘溶思想研究最多的就是其经济思想, 论文有李普国的 论丘溶的经济思想 , 吴申元的 丘溶经济思想初探 , 文浅父的 被遗忘的经济学家丘嗜 ) ,赵靖的 丘溶中国十五世纪 经济思想的卓越代表人物 ,胡寄窗的 从世界范围考察十七世纪以前 中国经济思想的光辉成就 ,黄国强的 略论丘溶的经济思想 ,刘雪 河的 丘溶经济思想考述 ,王京、符国华的 丘溶及其经济观点 , 赵靖的 丘溶市场经济的早期憧憬者 ,郑绍增的 论丘溶的经济 管理思想 ,吴文美的 从 大学衍义补看丘嗜的货币思想 ,罗湘 龙的 丘溶:明代杰出的经济思想家试析丘溶的工商业思想 ,丁 君、秋波的 浅论丘潜的养民思想 ,李龙潜的 试论丘溶经济思想中 的几个问题 ,莫之如的 丘溶 ( 大学衍义补)中的统计思想 。这些 文章大部分深度不够,只是就史料进行简单的说明。所用史料单纯来 源于丘溶 大学衍义补的部分章节,缺乏对丘溶思想的整体把握, 个别观点有失偏颇,也缺乏与其他史料的对比。其中当然也有很多有 价值的研究。如胡寄窗、赵靖都是经济史研究的知名学者,胡寄窗在 中国经济思想史简编第二十章明代经济思想中第一节介绍丘溶的 经济思想,对丘溶的土地思想、货币思想 ( 其中提出丘溶主张私人从 事货币贷放,反对国家专断夺利的利息观是很有进步意义的) ,以及物 价、财政、槽运等问题,进行了相当深入讨论。赵靖的 中国古代经 济思想史讲话中有 十五世纪中国经济思想中的曙光丘溶一 节,对丘溶提出的 “ 人心好利” , “ 各得分愿”的经济主张给予了高度 评 价 】 并 提 出 丘 溶 的“ 安 富 ” 和“ 理 财 ” 思 想 有“ 明 显 的 启 罄 义 色 彩” ,甚至与英国资产阶级启蒙思相对比。黄国强的 略论丘溶的经济 思想观点明确、论述合理,他对丘溶理财思想揭示的比较透彻,并 联系明中叶的土地、财政状况,找出丘溶思想的现实根源。李龙潜的 试论丘溶经济思想中的几个问题里分理财与会计编造、商业和货 币经济思想,两大方面论述丘溶的经济思想。其中,对丘溶的会计编 造思想给予高度评价,并指出万历年间编造的 万历会计录就是按 照丘溶提出的模式设计的。李还将丘溶的货币思想 ( 尤其是纸币思想) 与威廉 配第的 ( 赋税论相比较,认为二者有相似之处,而丘溶的 思想要比配第早二百多年。 从目前这些经济史的研究成果来看,以胡寄窗和赵靖的成就最高, 其他人的文章都没有超出他们论述过的范围。有些文章甚至逻辑混乱, 或是脱离丘溶原著,言过其辞。目前所看到的文章中,还没有分量足 够可以 作为定论的,对丘溶经济思想的研究还有待提高。 2 、丘溶的边防思想。论文有 ( 港)许振兴的 丘槽的北部边防思 想 , 吴 淑贞的 丘溶的 安 边驭 边夷 策略 。 另 外, 李 悼然的 从典 德 秀的 ( 大学衍义)到丘溶的 ( 大学衍义补) 中有一节以 丘潜的边防思 想作为个例,论述丘溶的经世致用思想。丘溶比较早意识到明朝的北 部边防问题,对北京作为明朝的都城所受的威胁有较早的认识,提出 设置 “ 四辅郡”以减少北京所受威胁。针对北方游牧民族对明朝的骚 扰,提出植树、设险等预防措施。丘溶的边防思想很有代表意义,对 研究明代边防问题也有助益,目 前对此的研究还很欠缺。 3 、对丘溶其人和 大学衍义补的研究。随着近年来对丘嗜研究 的不断展开,对丘潜其人和 大学衍义补的研究也逐步推进,取得 了许多成果。 论文有杨业进的 丘溶史事考辨 , 周伟民、 唐玲玲的 丘 溶年谱 ,张宏斌的 明代实学之祖:丘溶 ,王家忠的 丘潜与 ( 大 学衍义补) ,林冠群的 丘溶和他的 ( 大学衍义补)( 上、下) ,尹贞 粉的 丘溶 ( 大学衍义补) 的理论体系及其特点 。 其中, 杨业进的 丘 溶史事考辨考证精详、论述合理,对丘溶研究中一些模糊问题给予 了澄清。杨考证了丘溶家庭及个人情况,考查出历史上丘溶受明、清 人所指责的交结宦官,褒秦桧贬岳飞,与 “ 清流”作梗三件事为子属 乌有。并考证了丘溶的生卒年及 大学衍义补的版本。周伟民、唐 玲玲的 丘嗜年谱是在他们编辑 丘溶全集的过程中,参照光绪 年间王国栋所辑 邱文庄公年谱和民国年间王万福编 明邱文庄公 年谱 , 纠误和补正二年谱的缺失, 编辑而成的现今最完备的丘溶年谱, 不但包括丘溶的生平事迹,而且将明代史料中涉及到丘溶的资料以 “ 案”的形式全部辑录在年谱之中。 缺撼是 对文学史关注多,历史背 景稍逊。这些研究成果对丘溶思想的研究有很大的帮助和借鉴作用。 4 、丘溶思想的综合研究。以海外学者李悼然、朱鸿林二人的成就 最高。李悼然的博士论文题目为c h i u c h u n ( 1 4 2 1 -1 4 9 5 ) a n d h i s v i e w s o n g o v e r n m e n t a n d h i s t o r y 。 朱鸿林在美国 普林斯顿大学所作 的博士论文是 丘嗜 ( 1 4 2 1 - 1 4 9 5 )与 ( 大学衍义补) :1 5世纪中国的 经世思想 。由于条件所限,尚未能见到这两篇论文。但通过阅读二人 的其他文章,对其思想有一定的了解,他们倾向 研究丘溶的经世致用 思想。朱鸿林在 “ i n t e l l e c t u a l t r e n d s i n t h e f i f t e e n t h c e n t u r y 提出1 5 世纪明代思想界出现两种并行的思想路线,即心学和实学,提 到实学时以丘溶为例进行了说明。另一篇 c h i u c h u n s t a - h s u e h y e n - i p u a n d i t s i n f l u e n c e i n t h e s i x t e e n t h a n d s e v e n t e e n t h c e n t u r i e s ”中专门介绍了 大学衍义补的内容、版本、影响等。 理 论型的 经世之学 真德秀 之用意 及其著作背景则比 较了 真 德秀 大学衍义与丘溶 大学衍义补的不同。 国内学者的研究有福建师范大学陈永正博士以 从 ( 大学衍义补) 试析丘浚思想为题所作的博士论文 ( 2 0 0 2 年) 。他以 大学衍义补 的内容顺序为线索,对丘溶的政治主张、法律思想、经济政策、文化 政策、教化思想、军事思想进行了介绍和评述。全文十几万字,介绍 占主要部分。陈认为 大学衍义补是 大学衍义的引申与补略之 作,两者旨趣相似。笔者观点与此稍有不同, 大学衍义补的写作虽 是由 大学衍义引发,但两者的观点实际有很大差别,在本人的论 文中对此进行了说明。他在文章中提到了丘溶的 “ 民心即天意”主张 十分可贵, 但可惜并未深入论述。 在法治一节中提到了以“ 天” 抑“ 君” 但也未详述。本文在以上方面稍有补充。陈得出的结论是丘涪思想的 中心是民本主义思想,其特色是把儒家的道德实践应用到政治实践, 其目的是巩固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并认为丘溶的思想 “ 具有初步的 资产阶级思想” 。笔者认为简单地将丘嗜的民本主义思想归之于为统治 阶级服务或是用资产阶级思想来解释是不妥当的,这种做法是将深刻 的问题肤浅化了,抹杀了丘溶思想的光彩。陈将 大学衍义补评价 为 “ 一本古代最全面的供封建君王统治天下参考的治国百科全书” ,笔 者认为也缺乏挖掘的深度, 大学衍义补的闪光点在于它体现了明朝 士大夫的智慧和思想取向,它预示着一场思想变革的悄然兴起。陈作 的可贵之处是将 大学衍义补中引用的文献和人物作了详细的统计 和列表,从而清楚地看出 丘溶的思想渊源。 另外,丁守兰主编的 岭南历代思想家评传一书中有 丘溶评 传 , 对丘溶个人情况及其思想有较详细的论述。 讲到的社会政治思想, 提到丘溶的 “ 君为民 而立”的思想具有民主色彩,但论述也过于简略。 5 、其它方面的研究。主要有王琼据的 丘溶的教育思想初探 , 王家忠的 论丘溶民族关系思想 , 寇伟的 试论丘溶的人才观 , ( 美) 司马黛兰的 丘溶与明代儒像废存之议 。 其中, ( 美) 司马黛兰的 丘 溶与明代儒像废存之议是一篇很好的文章,以独特的视角,以小见 大的形式,阐明了丘溶思想中反映出来的儒家宗教哲学观。 综上所述,目 前对丘溶思想的研究还有很多不足,一是关注的方 面不均衡,对丘清经济思想的研究较多,其他方面罕有人关注。丘槽 的思想范围宽广、内涵丰富,其政治思想、教育思想、用人思想、边 防思想、礼教思想、地方治理思想等都很有独创性,目 前的研究还不 够;二是目 前的研究带有地方特色,学者多是丘溶的故乡海南人。对 丘溶的研究还没有成为明史界的普遍行为。虽然海南学者对丘溶的研 究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毕竟也有很大的局限性,缺乏从明史整体的角 度进行思考;三是对史料的运用不全面,目 前应用较多的是丘溶 大 学衍义补中经济部分的史料,对其他部分的史料应用不足。只用经 济史料研究了丘溶的经济思想,忽略丘溶思想的整体性,本身也容易 出现断章取义的问题;四是对丘溶思想的综合整体研究欠缺。对丘溶 思想的整体性关注不全面,分析不够。尤其对其政治思想的哲学基础 揭示不明, 大学衍义补的思想体系是什么?如何解释丘溶思想中的 民本主义精神?以往缺乏对此的研究。 基于丘嗜研究的现状,本文命题为 (大学衍义补)中的天、君、 臣、民观 ,期望从传统儒学关注的天、君、臣、民观角度揭示丘溶政 治哲学体系的内在关联。天是丘溶政治哲学的理论出发点,天生民、 养民,并将统治权授予君、臣。因此,君、臣代天治民应遵循天道、 天德。同时,丘溶提出“ 民心即天意” ,实际上君臣民关系是以民为核 心。君主应以“ 养民”为国家一切政务的中心,臣应以道事君,匡正 君主的过失。这就形成了一组从天人关系角度出发的民本主义政治哲 学体系。联系明末黄宗羲所作 明夷待访录 ,将二者相比较,我们可 以清楚地看到二者的相似性,究其根源都来自古典民本主义。古典民 本主义是中国古代哲学的精华,是士大夫思想的主流,在中国历史上 影响深远。 一丘洛政治哲学中的 “ 天” “ 天”是中国古典哲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夏商时,人们把宇宙 中存在的神秘不可抗拒的力量称为 “ 天” 、 “ 上帝” 。 尚书. 汤誓有 曰: “ 有夏多罪,天命延之。予畏上帝,不敢不正致天之罚。 ” 国语 周襄王十八年有记载; “ 昔我先王之有天下也, 规方千里, 以为甸服,以 供上帝山川百神之祀。 ” 人们对有无上权威的“ 天” 和 “ 上帝”的敬畏,带有原始自然崇拜的性质。春秋时,孔、孟思想里 的天,是有了人格的主宰天。孔子曰: “ 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 天和人有了 共同的喜恶。 孟子更是将天与人之心性联系在一起, 认为 “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 则知天矣” 。 西汉董仲舒的“ 天” 是有喜有怒, 天人感应的“ 天” 。 宋儒二程、 朱子的“ 天” 是义理的“ 天” 在丘嗜政治哲学中, “ 天”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重要概念,是君民、 君臣等一系列政治关系的理论出发点。丘溶关于 “ 天”的观念继承传 统而来,尤其深受宋儒的影响。他引证程颐的说法: “ 乾,天也。天者 天之形体;乾者天之性情。夫天,专言之则道也,天且弗远是也; 分而言之,则以形体谓之天,以主宰谓之帝,以功用谓之鬼神,以妙 用谓之神,以 性情谓之乾。元亨利贞谓之四德。 ” 这里有两层含 一、天是确实存在的实体,是有形的; 有威力的,被称为 “ 天道”和 “ 天德, , 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天 又 是 有 性 情 、 萝 道 后一层意思在丘溶政治哲 “ 天道, 、“ 天德” ,也被称为 “ 乾道” 、 “ 乾德” 。丘溶在 大学衍 、中。 义德学侧. 义补中多次引用这组概念,主要是为了说明国家权力的来源。他将 天道和天德与君道和君德联系起来,认为 “ 自 古言君德者,必曰乾, 乾即天也,乾之所以为乾者,以 有元亨利贞之四德也。是故人君居天 尚书正义卷八, 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 本 1 9 7 9 年版,页一六零。 国语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7 8 年版,页五四。 论语注疏卷六 雍也 ,页二四七九。 孟子注疏卷十三上 尽心章句上 ,页二七六四。 周易程氏传卷第一 周易上经上 , 在 二程集中华书局 1 9 8 1 年版, 页六九五. 之位,必备乾之德,然后足以体天而立极焉。必能贯乾德之于始终, 时乘六阳,以行天道,斯为乾德之元亨;必能全万物之性命,首出庶 物以 致太平, 斯为乾德之利贞” , 将君主具有天道、 天德作为其居于 统治地位的必备条件。在 大学衍义补中,丘溶将天道、天德与国 家政治相联系,赋予它们四层含义: 1 、天生民而养民。在中国古典政治哲学中,“ 天”被看作万物之 源,也是人间权力和秩序的赋予者。早在 周易中就有 “ 天地之大 德曰生”的说法 ,宋代大儒程颐将此意进一步阐释为: “ 天道始万物, 万物资始于天也。 ” 丘溶继承此种观点, 也认为“ 天道运行,生育万 物也” 。 天地孕育人类万物, 并使其得以安乐生存, 这是天德的最基 本要素。 2 、天设君臣以治民、养民, 一切政务莫先于养民。 天虽然生育人 类万物,但并不做具体的管辖,它生民养民的职责,由设置君、臣代 为完成。丘溶引用元儒吴激语: “ 天地生物生人,又生与天地合德之圣 人,命之居君师之位,为人物之主,而后能使天地之所生,得以各遂 其生也。 ” 天将统治万民的职责授予君主, 君主不能单独完成,因而 辅之以臣工。周人言论中就常有 “ 受命于天”一类的说法,西汉董仲 舒更直接说君主就是 “ 天之子” 。以往在解释 “ 天授君权”时还带有许 多神秘的因素,而丘溶在 大学衍义补中则直接指出 “ 天之立君凡 以为民 而己” , 他将天、 君、民 三者联系在一起, 指出 天为民 而立君。 丘 洛认 为 天 地 设 立 君 主“ 以 立 天 地 之 心” 、 “ 以 立 生民 之 命” , 天以 生 民 、 养民为职责, 但不亲自治理,民又不能自 治, 因此设置君主以治民。 君之 设就是为 代替天治民、 养民, 君不能 独治, 因而 辅之以 臣。 进而, 丘洛. a 出 君卞 存在的 合理性只在于“ 代天理物” , “ 惟欲以 治民 焉耳” 。 大学衍义补 圣神功化之极 上之上) 卷一百五十七,页三。 周易正义卷八 系辞下 ,页十六。 周易程氏传卷第一 周易土经上 ,在 二程集中华书局1 9 8 1 年版.页六九七一六九 大学衍义补 大学衍义补 , 大学衍义补 大学衍义补 大学衍义补 圣神功化之极 ( 上之上) 卷一百五十七,页二。 .、 。了.印 正朝廷 正朝廷 总论朝廷之政卷一,页二。 总论朝廷之政卷一,页九。 圣神功化之极 ( 下) 卷一百六十,页十四。 正百官 总论任官之道卷五,页一。 天德的最基本要素就在于 “ 生民” , “ 天之命在生民,人君之命亦 在生民” ,因此丘洛认为君主以 至于整个朝廷必须“ 立政以 养民” , 以生民为根本任务。君主修德、为政都应该围绕 “ 养民”展开,百姓 有日 用之需,君主应保证其生产活动顺利进行,满足其生存需要;百 姓有教养之需,君主应兴礼教;百姓有富足的欲望,君主应为其理财。 丘洛还提出君主必须把 “ 养民”作为头等大事,国家虽有众多政务, 但应以 养民为第一要务, 一切政务 “ 莫先于养民” 。 3 、天道为公。首先,天有好生之德,普惠众生,天无弃民。 “ 天 地生生之大德,以 育天地所生之人民” 。 而为使人人公平得其养, 就 必须有一定的秩序,这个秩序需要由替天治民的君来制定, “ 天地生物 以 养人, 君为之禁, 使人 不得擅其私, 而公 共之可也” 气 次 之, 天的 赏罚是公平的。 “ 天命有德” , “ 天讨有罪” ,替天治民的君主必以此为 原则, 做到赏罚公平。 天的公平原则也是君主行为的原则,君主治民 应使人人得以生养,不以天下为自己之私产,君主的刑罚也以民心公 允为准,不以君主私人之好恶定夺。 4 、民心即天意。表面看来丘未仍 承认天赋君权,君主仍是居于民 众之上的统治者, 但实际在丘溶看来, “ 民心之所同, 即天意之所在也” , 天意所表 达的 就是民 的 心愿。 他以 赏罚 和 好恶为 例说明 君主的 行为 只有以民心为标准才能符合天意, “ 人君之赏罚非一己之赏罚,乃上天 之赏罚;非上天之赏罚,乃民心之赏罚也” ,因此君主 “ 赏一人也,必 众心之所同 喜, 刑一人也, 必众心 之所同 怒。 ” 君主的赏罚 要以民 心 为依据,君主的好恶也应以民心为取舍。 “ 民心莫不有所欲,亦莫不有 所恶” ,君主应该 “ 于所欲者,则趋之;于所恶者,则避之” 。而 “ 民 之所欲者在仁, ,君主就应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全技术部工作总结
- 民营医院合同模板6篇
- 2025年绿色建筑材料市场推广与政策支持下的绿色建筑产业政策优化措施研究报告
- 2025年福建省龙岩市第一医院招聘7人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
- 2025年康复医疗行业体系建设与运营模式变革趋势报告
- 2025年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信息化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企业战略调整策略报告
- 2025年福建省福安市教育局招聘7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胶片碎纸机制造合同5篇
- 课题研究教学设计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5-人教版2004
- 婚内财产协议书(合集15篇)
- 第一单元《精神信仰力量情感》《大路歌》教学设计湘艺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上册
-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学期第1单元大数的认识综合素养评价卷(含答案)
- 2025外贸采购合同模板
- 体操保护与帮助课件
-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计划书一等奖
- 工程后期服务的方案(3篇)
-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8000
- 2025年湖南省高考历史真题(原卷版)
- 老年人脑卒中课件
- 2025年传媒行业编辑记者招聘笔试模拟题及答案全解
- 钢架油漆翻新施工方案(3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