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与劳动保护培训.ppt.ppt_第1页
职业健康与劳动保护培训.ppt.ppt_第2页
职业健康与劳动保护培训.ppt.ppt_第3页
职业健康与劳动保护培训.ppt.ppt_第4页
职业健康与劳动保护培训.ppt.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职业健康与动保护,2011年4月15日,主要内容,职业健康法律法规介绍职业病与职业禁忌症尘肺与听力保护,职业健康法律法规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十号2002.05.01起施行)gbz49-2002职业性听力损伤诊断标准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卫生部第23号令)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卫生部49号令,2006年7月)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号,2005年。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卫生部卫法监发200263号,2002年3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职业病防治法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4次会议于001年10月27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2001年10月27日,强调: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用人单位的义务和责任,用人单位的义务和责任,1、健康保障的义务: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有效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场所、环境和条件。,用人单位的义务和责任,2、职业卫生管理义务: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和职业卫生管理制度。3、保险制度: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用人单位的义务和责任,4、报告义务: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如实向行政部门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和职业病危害事故、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结果、职业卫生监护情况。5、职业危害监测义务:用人单位应当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用人单位的义务和责任,6、健康监护义务:用人单位应当组织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7、培训教育义务: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应当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的职业卫生培训和教育。,用人单位的义务和责任,8、卫生防护义务:用人单位必须采取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并为劳动者提供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9、事故处理义务:发生或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时,用人单位应当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和控制措施,并及时报告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和有关部门,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应当及时组织救治、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用人单位的义务和责任,10、职业危害告知义务:用人单位对采用的技术工艺、材料,应当知悉其产生的职业病危害,不得隐瞒其危害,还应通过合同、设置公告栏、警示标识、卫生培训和提供说明书等方式告知劳动者。11、职业病危害禁止执行明令禁止不得转移危害不得接受危害不得隐瞒危害治理不达标不得作业,用人单位的义务和责任,12、举证义务:劳动者申请作职业病鉴定时,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提供职业病诊断所需的有关职业卫生和健康监护等资料。13、减少危害义务:用人单位应当优先采用有利于防治职业病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逐步替代职业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材料。,用人单位的义务和责任,14、特殊劳动者保护义务: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不得安排孕妇、哺乳期的女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15、接受行政监督和民主管理的义务。1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保障劳动者权利的义务。,劳动者享有的权利和义务,明确了劳动者享有的职业卫生保护权利:1、获得职业卫生教育、培训;2、职业性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康复等职业病防治服务;3、了解工作场所产生或者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后果和应当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4、要求用人单位提供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改善工作条件;5、对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以及危及生命健康的行为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6、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没有职业病防护设施作业;7、参与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工作的民主管理,对职业病防治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劳动者享有的权利和义务(续),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工作生命权;危害知情权;工作场所教育培训权;法规标准防护职业健康权;体检,防护特殊保护权;女工保护等,参与决策权;集体合同,建议等拒绝作业权;危险,个人防护检举控告权;职业病纠纷民事赔偿权;严重伤害,职业病的定义:法定职业病,定义: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在职业活动中产生接触职业危害列入国家职业病范围与劳动用工行为相联系职业病防治法规定有10大类115种职业病。,职业病俗称“白伤”,不易引起企业和员工重视!,职业病的特点,职业病是由职业病危害因素引起的;职业病难以治疗;职业病多以人为因素造成,可以预防;职业病不仅仅是一个疾病问题,更是经济问题;职业病危害后果是远期的,必将是严重的社会问题。,火力发电厂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粉尘-输煤过程中产生(输煤皮带)噪声-转动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发电器、汽轮机、空压机等)高温-69月期间,高温蒸汽管道、汽包小间等酸碱-化学实验、酸碱接卸射线-射源、金相探伤危险化学品-酸碱烧伤密闭及有限空间-缺氧、硫化氢中毒等,火力发电厂关联的职业病?,噪声-职业性耳聋粉尘-煤尘肺、焊工尘肺高温-中暑危险化学品-急性酸碱烧伤密闭有限空间-急性中毒、缺氧、死亡,什么是职业禁忌症?,职业禁忌症:是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简单说:就是我们身体有什么样疾病,根据国家规定将不能从事相关的工作岗位。,与我们工作有关的职业禁忌症,高温作业职业禁忌症:期和期高血压、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慢性肾炎、未控制的甲亢、糖尿病等。噪声作业职业禁忌症:中度传动性聋、期和期高血压、器质性心脏病、双耳高频(3000hz/4000hz/6000hz)平均听阈40db,员工,职业禁忌症,影响职业生涯,关注重视,粉尘的职业禁忌症:活动性肺结核、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间质性肺病、伴肺功能损害的疾病。高处作业的职业禁忌症:高血压、恐高症、癫痫、晕厥病、梅尼埃病、心脏病及心率失常、四肢及关节运行障碍。电工作业的职业禁忌症:癫痫、晕厥、期和期高血压、红绿色盲、心脏病和心律失常,与我们工作有关的职业禁忌症(续),我们要对有关职业禁忌症进行治疗!,高血压、高血糖是常见病,是多发病,又列为高温作业的职业禁忌症,要引起我们的重视,要积极进行治疗,将血压、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这对于我们不难!容易做到!要看重视程度!,重点:预防尘肺和噪声耳聋,噪声工作现场要自觉佩戴耳塞,养成自觉佩戴的习惯。如果职业健康体检发现我们耳聋,在诊断职业性耳聋的同时,面临着我们将失去自己心爱的岗位!粉尘工作现场要带防尘面罩。定期参加公司组织的职业健康体检,了解自身健康同岗位的关系。,听力保护:预防噪声性耳聋,听力保护:预防噪声性耳聋,听力保护:预防噪声性耳聋,听力保护:预防噪声性耳聋,听力保护:预防噪声性耳聋,听力保护:预防噪声性耳聋,听力保护:预防噪声性耳聋,听力保护:预防噪声性耳聋,听力保护:预防噪声性耳聋,噪声性耳聋的发展过程听觉适应:当你刚进入较强的噪音环境时,会感到声音次刺耳难受,离开这种环境之后,会感到耳朵嗡嗡做响,这时你听不见手表的滴答声,经过一段时间,听觉逐渐恢复。听觉适应是有一定限度的,长时间在高噪音环境下,日积月累,听觉疲劳现象就不能复原了,久而久之,听力就逐渐减弱,内耳器官发生器质性病变,成为永久性听力偏移,就是职业性耳聋。,听力保护:预防噪声性耳聋,噪声性耳聋的发展过程噪声性耳聋早期不容易被发现,人耳频率20008000hz高频声音敏感,早期损失主要在高频范围,而语言频率在5002000hz之间,所以,人们主观上没有听力减弱的感觉,但若发展下去,一旦学习,工作,生活均感到听话困难,这时已经是中度耳聋了。爆发性耳聋:噪声声级在140150db,可使人耳发生极强的外伤,导致内耳出血,鼓膜破裂和脑震荡。既爆发性耳聋。,听力保护:预防噪声性耳聋,听力保护:预防噪声性耳聋,听力保护:预防噪声性耳聋,慢回弹性耳塞的使用方法(减低2530分贝),1、洗净双手;避免将污染物带入耳道引起感染或其他疾病。2、用手将耳塞柔扁。3、一只手从头的后方将外耳道,轻轻提起,将外耳道拉直,尽量将耳塞塞入外耳道,用手指堵在耳塞外部30秒钟,至耳塞回弹封住外耳道。,2010-4-16,43,生产性粉尘是指在生产中产生的、并能较长时间飘浮在作业场所空气中的固体微粒。它是污染环境、影响接触者健康的重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在工作中长期吸入高浓度粉尘可以损伤肺功能,导致肺组织的纤维化发生尘肺病。有些粉尘还能引起职业性肿瘤或过敏性疾病。,粉尘:预防尘肺,粉尘:预防尘肺,长期在生产环境中吸入生产性粉尘(小于5微米),有可能导致以肺部进行性纤维组织增生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尘肺病。职业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粉尘作业人员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增加。注意要明确一个概念:尘肺引起肺间质纤维化,但是肺间质纤维化不一定是尘肺。,粉尘:预防尘肺,尘肺的病变在工人脱离粉尘作业后仍然继续发展,导致胸闷、气短、咳嗽等症状。易并发肺部细菌感染或结核菌感染,促进尘肺的病变的进展和加重,造成呼吸和循环系统的损害。,粉尘:预防尘肺,粉尘:预防尘肺,临床表现:病程进展缓慢,早期几乎无症状。并发呼吸道感染和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时,有较明显咳嗽、咯痰和呼吸困难。有大块纤维化时,一般咯少量痰。有呼吸道感染时,可咯出大量粘液样和灰白色痰,很少咯血。有时因缺血性坏死组织进入支气管,引起阵发性咳嗽,咯出较多含煤尘和胆固醇结晶的粘液,随后咯少量痰,偶有少量痰血。,粉尘:预防尘肺,粉尘:预防尘肺,瓶内是一名电焊工尘肺患者洗肺的水。,粉尘:预防尘肺,他们的老板为他们配备口罩了吗,没有!而我们的企业给我们配备了防尘面罩,可我们为什么不戴哪?自我保护意识差!,2010-4-16,58,密闭空间的管理要求,gbz/t205-2007密闭空间作业危害防护规范密闭空间应当满足的四个条件与外界相对隔离进出口受限制通风不良,做够容纳1人进入并从事非常规、非连续性作业的有限空间。如炉、塔、釜、罐、槽车以及管道、烟道、隧道、下水道、沟、坑、井、池、涵洞、船舱、地下仓库、储藏室、地窖、谷仓等。,北京市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规范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分为三类:(一)密闭设备:如船舱、贮罐、车载槽罐、反应塔(釜)、冷藏箱、压力容器、管道、烟道、锅炉等;(二)地下有限空间:如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程、暗沟、隧道、涵洞、地坑、废井、地窖、污水池(井)、沼气池、化粪池、下水道等;(三)地上有限空间:如储藏室、酒糟池、发酵池、垃圾站、温室、冷库、粮仓、料仓等。,2010-4-16,59,密闭空间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可燃性气体、蒸汽、雾超过最低爆炸下限(lel)的10%;空气中可燃性粉尘浓度达到或超过可燃下限,引起爆炸;空气中氧浓度低于16%或超过22.5%,引起缺氧或爆炸;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超过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限值,引起职业中毒;其他任何含有立即威胁生命或健康(idlh)的环境条件。,密闭空间风险,对密闭空间作业实施许可应当满足以下条件:配备符合要求的通风设备、个人防护用品、检测设备、照明设备、通讯设备、应急救援设备;应用具有报警装置并经检定合格的检测设备对许可的密闭空间进行检测评价;检测顺序及项目应包括:测氧含量。正常时氧含量为18%22%,缺氧的密闭空间应符合gb8958-规定,短时间作业时必须采取机械通风。测爆。密闭空间空气中可燃性气体浓度应低于爆炸下限的10%。对油轮船舶的拆修,以及油箱、油罐的检修,空气中可燃性气体的浓度应低于爆炸下限的1%。测有毒气体。有毒气体的浓度,须低于gbz2-2002所规定的浓度要求。如果高于此要求,应采取机械通风措施。当密闭空间内存在可燃性气体和粉尘时,所使用的器具应达到防爆的要求。当有害物质浓度大于idlh浓度、或虽经通风但有毒气体浓度仍高于gbz2-2002所规定的要求,或缺氧时,应当按照gb/t18555-2002要求选择和佩戴呼吸性防护用品。,2010-4-16,60,为劳动者提供如下设施,保证设施正常运行,并保证劳动者能够正确使用:,密闭空间操作规程通风设备、个人防护设备、照明、通讯、应急设备等。环境监测:氧量、测爆、测有毒气体、可燃性气体、粉尘、对作业人员进行培训合格:所有准入者、监护者、作业人员、应急救援服务人员。,职业中毒案例介绍,2008年3月3日上午11时,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污水处理厂内,工人在检修初沉池泵站的设备时突然发生爆裂,喷出大量黄色淤泥和黑色泥水,同时排放出高浓度的硫化氢气体。事故造成11名工人硫化氢中毒,其中3人经抢救无效死亡。,2008年3月3日,北京某污水处理厂二分厂副长厂姜某带领工人刘某、王某和高某在对23号泵进行检修时,刘某在未确认该污泥循环系统进水阀门是否关闭的情况下,盲目打开23号泵泵壳的环形夹具,致使该泵处于承压状态,泵的吸入口污泥带压喷出并将刘某掩埋,污泥内厌氧产生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累积并随喷出的污水溢出,现场其他3名作业人员迅速从不同出入口撤离管廊。喷泥事故发生后,污水处理厂二分厂副厂长王某(代理厂长)、技术员赵某,三分厂书记潘某、厂长袁某等人员在对事故情况不清、未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分别从不同出入口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