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今传媒 2013年第6期 传媒实务 120 影影视视配配音音的的声声音音塑塑造造 熊 艳 (广西师范学院 新闻传播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1) 摘 要:随着神雕侠侣、甄嬛传等影视作品的热播,配音演员这个职业得到了空前的关注,他们用声音作为艺术手 段再现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为声音赋予表情,弥补、修正了前期表演上的缺憾。近些年,国内外影视剧风格和拍摄方式悄然 改变,对影视配音演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进行有声语言的塑造是值得广大配音演员思索的问题。本文将从当前影视配音 存在的问题入手,根据影视配音创作的特点,对影视配音的声音塑造展开探讨,这对提高影视配音的艺术水平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影视配音;声音;塑造 中图分类号:j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6-0120-02 收稿日期:2013-04-07 作者简介:熊艳,女,广西师范学院新闻传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播音与主持艺术研究。 早些年的乔榛、丁建华、童自荣等老一批配音艺术家用 有声语言塑造了众多观众熟知的人物形象,配音演员也因此 成为观众心中的偶像,但随着时代的变迁,许多影视剧都用 原声, 配音演员的发挥空间越来越小。 近来, 继 神雕侠侣 、 甄嬛传等影视作品热播之后,季冠霖等一批优秀的新生 代配音演员为声音赋予表情, 使影视作品得以更完美的呈现, 也使配音演员这个职业得到了空前的关注。在影视剧风格和 拍摄方式悄然改变的当今,配音演员只有不断锤炼语言的基 本功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水平。 一、影视配音存在的问题 (一)淡化创作前的准备 影视配音的剧本一般来说较长,反复研读需要花费大量 的精力和时间,加上影视配音的报酬相对较少,不少配音演 员就淡化了创作前的准备,应付了事,不做深入地理解分析 感受。拿到作品后,匆忙看看就进棚录音。这种不负责任的 态度和做法很可能导致前期拍摄很好、 制作精良的影视作品, 最终因为配音效果不佳而黯然失色。 (二)声音的适应面窄 在影视配音中,有声语言的表达样式千千万万,影视作 品中的人物性格和形象千差万别,语言功底不太深厚的演员 很难快速把握人物性格特点和表达习惯,赋予人物恰切的音 色,难以迅速、准确地运用恰当的表达样式来配音。加上配 音演员声音的可塑性不太强, 就会出现声音适应面窄的情况, 难以满足影视配音的需要。 (三)配音和口型不契合 有些演员在拍戏时偷懒或无暇背台词,所有台词都用数 数的方式来敷衍塞责,这无疑给配音演员在后期配音带来了 难度,加上影视配音时间仓促,配音演员无暇反复观看原片, 难免容易出现配音和口型不契合的情况,容易给观众以假的 感觉。 二、影视配音创作的特点 (一)整体适应性 一方面,影视配音创作要考虑与影视作品的风格应该贴 近,与演员塑造的人物视觉形象应该统一。演员在对作品中 人物形象进行塑造的时候已经融入了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影 视配音实际上是在导演和演员进行创作的基础上进行再创 作,在进行配音创作时,也会受到原创的制约。 另一方面,影视配音创作要适应整个时代的要求。影视 作品往往饱含着作者的个人情感,沉淀了作者的人生经历, 折射了不同的时代背景,是作者所生活的具体历史时代的产 物,是一个时代最突出、最集中、最真实的再现。 (二)制约性 作家或编剧在创作剧本时是一度创作, 导演是二度创作, 配音演员是三度创作,在译制片中,翻译是三度创作,配音 演员则是四度创作,创作度数越多规定的制约性就越强。影 视作品的体裁、风格、时代特征的不同则产生了不同作品的 色彩和基调。影视配音创作会受到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表演行动的松紧快慢、口型的开合长短、具体场景的冲突关 系等的制约。此外,配音演员还受到技术的制约,录音棚内 只有话筒,剧本,电脑显示器,这些都制约着配音演员对角 色的体会和感情的种种细节,这无疑都给影视配音的声音塑 造增加了难度。 三、如何进行声音塑造 (一)充分的准备 配音演员在进行艺术创作前如同播音员主持人备稿一 样,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如:了解影视作品的时代背景、创 作的依据,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认识作品的题材风格,分 析作品的语言特点,理清剧情发展的脉络和线索,揣摩剧中 人物的情感,摸清人物的性格特征、气质音色等等。只有认 今传媒 2013年第6期 传媒实务 121 真做功课,有了充分的准备,才能准确生动地再现影视作品 中的人物形象。 (二)心理的调适 配音演员经过充分的准备才能进一步理解影视作品的精 神内涵和实质,才能有着与演员感同身受的内心体验,此外, 配音前还要做好心理的调适。毕竟配音演员是在一个制约的 环境下进行创作,不如作品的原作者或编剧那样对作品有深 刻的理解,而配音演员感情的表达要有能够使他们触动并引 起共鸣的触发点,这种刺激往往来自于作品以及由作品引发 出来的直接或间接体验, 因此配音演员心理的调适尤为重要。 配音演员应调用一切手段分析作品,尽可能准确完整地理解 作品,再历经一个潜心感受作品的过程,将具体感受和整体 感受相结合起来,在理解吃透作品的过程中不断地向片中的 角色靠拢,与角色融为一体。配音演员在分析台本时,台本 中反映的客观事物可以刺激配音演员的大脑,感官会产生相 应的一系列思想感情的运动,使配音演员获得某种情感的体 验,这是具体感受,随着对台本认识的进一步深入,感受会 愈发清晰、强烈、深刻,具体感受不断累积起来,形成了抽 象、本质、概括的整体感受。 配音演员通过这一系列的感受能够更准确贴切地把握作 品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语言特征, 同时唤起强烈的思想感情, 激发创作愿望,这也是有声语言创作的源泉。有了这样的心 理状态,影视配音才能做到神形兼备,使有声语言更富生命 力,防止“声画不贴”的现象。 (三)语言的松弛 影视配音要求做到语言的松弛,这是和舞台艺术要求截 然相反的一点,也是影视配音与舞台艺术在创作上的根本区 别。由于录音棚内相对安静、话筒的灵敏度较高,大大缩短 了演员和观众的空间,因此,影视配音要甩掉舞台艺术语言 的夸张和“高高在上”的感觉,不能刻意追求声音的响亮、音 调和音节的伸展,任何夸张与做作都会给观众不真实的感 觉 ,破坏了影视作品营造的氛围。影视配音用声状态应该接 近生活口语用声,一切恢复到生活中的真实状态上来。当然, 这里所说的松弛不是绝对的, 而是相对舞台艺术创作的松弛, 松弛到完全失去控制是不可取的,这种松弛自然是在吐字清 晰、咬字正确等艺术语言的基础上,让观众看不出人工雕琢 的痕迹。 (四)声音的弹性 声音的弹性也就是声音随感情变化带来的伸缩性和可变 性,声音弹性的训练对配音演员尤为重要。配音演员要根据 作品中人物的年龄、性格、音质、语气语调、语言习惯等不 同的语言特征来调整用声的状态,如:小孩儿的声音特点是 充满稚气、活泼可爱;青年的声音特点则蓬勃充满朝气;中 年的声音较为沉稳、醇厚;老年人的声音则相对缓慢、饱含 沧桑、回味绵长。不同性格特征的人物也会有不同的语言, 如:性格温和的人,语调是平而缓慢的;性格急躁的人,声 音干脆响亮,语速较快等等。 配音演员在进行影视配音创作的时候,应充分考虑人物 的年龄、性格等特点,应尽量模仿人物声音去表现,通过声 音的虚实、刚柔、强弱、明暗、高低、快慢等不同的处理方 式来完成配音创作。同时还要注意对声音的调节和控制要留 有余地。 (五)口型的吻合 配音演员和影视作品中演员的口型一致才能给观众以真 实感。口型是指影视作品中人物发声嘴部的动作和形态。口 型吻合的技术是影视配音最具特点和难度最大的一个环节, 它包含了与原片人物说话时口型时间的长短的吻合、与原片 人物说话时口型的开合状态相吻合、与肌肉松紧的状态相吻 合等等。 要做到口型吻合,配音演员在配音时要特别留心观察影 视作品中演员的嘴型、表情、动作、肌肉、眼神,还要留意 演员的发声习惯,启口和收口要和原片保持一致。配音演员 可以在看片的过程中采取跟读的办法,找准换气口,在台本 上做好记号,可以关掉参考声改为无声对口形,尽可能做到 严丝合缝。 (六)话筒的运用 不同情境,声音的大小、远近、高低、强弱、明暗、虚 实变化等不尽相同,配音演员不但要有过硬的语言基本功和 丰富的表现力,还要注意掌握话筒的运用原则。配音演员要 了解不同话筒的特点和指向性,同时还要根据不同的情境和 声音特点来调整话筒的距离,以达到最佳的声音效果。如: 大声疾呼应远离话筒,窃窃私语就调近距离等等。 (七)情声气的结合 配音演员在配音时讲求情声气的结合。配音时的情感应 该是真挚而又细腻丰富的,声音要求接近生活口语用声,没 有人工雕琢的痕迹,气息则要持久稳定、纵控自如。因此, 配音时需要情声气相结合,要做到这点,自然离不开长期的 基本功训练,如吐字发声的技巧、气息的控制、情绪的调动 和控制等等。 综上所述,配音演员的文化水平、艺术感悟力、生活经 历、人生阅历等的差异都会影响到配音演员对影视作品理解 的深刻程度,如果文学修养缺乏,自然要影响到作品理解的 程度和表达的深度,如果生活经历不太丰富,自然会影响到 作品理解的角度或深度。而知识的补给和人生阅历的积累是 配音演员个人长期坚持不懈地勤学苦练和生活砺炼的结果, 需要打好“持久战”。配音演员要学做生活的有心人,养成勤 思考、善于观察、多倾听的习惯,从别人的感受中寻找情感 基点,获得间接经验,从而储备自己的感受,弥补直接经验 不足的缺憾。 配音演员只有不断锤炼语言的基本功才能准确、 清晰、完美地表达出有声语言中所蕴含的大量信息和丰富的 思想感情,从而提高自身的艺术创作水平。 参考文献: 1 布凤英.影视配音中技巧的应用j.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 学报,2001(4). 2 欧珠平措.浅谈影视配音艺术及其技巧j.西藏艺术研究,2011(1). 影视配音的声音塑造影视配音的声音塑造 作者:熊艳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学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关爱老人具体活动策划方案
- 服务型公司营销管理方案
- 药品安全宣传培训情况课件
- 薪酬改革方案咨询
- 管理咨询工资方案
- 吴忠聚脲地坪施工方案
- 初二政治考试题目及答案
- 摩登建筑婚礼策划方案设计
- 胃镜室护理工作制度
- 宠物店营销方案海报创意
- 研究生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课件
- 2023年安徽国贸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初中作文指导-景物描写(课件)
- 植物灰分的测定
- 实验室资质认证评审准则最新版本课件
- 浦发银行个人信用报告异议申请表
- 《横》书法教学课件
- 文件外发申请单
- 历史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思考点学思之窗问题探究)参考答案
- 中国医院质量安全管理 第2-29部分:患者服务临床营养 T∕CHAS 10-2-29-2020
- 人大附小诗词选修课:苏轼生平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