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育人”先进集体申报事迹材料.doc_第1页
“三育人”先进集体申报事迹材料.doc_第2页
“三育人”先进集体申报事迹材料.doc_第3页
“三育人”先进集体申报事迹材料.doc_第4页
“三育人”先进集体申报事迹材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育人”先进集体申报事迹材料教学科研齐头并进,教书育人协同创新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教书是每位教师的光荣职责,育人是学院一切工作的中心,全院教职工把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不断提高科研水平和教育教学技能,对学生和青年教师进行道德情操、行为规范、科研技能和学习能力的全面教育,充分发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作用,促进学生和青年教师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农学院工会在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根据农学院的特点,以科研促进教学工作,教学与科研工作齐头并进;不断加强师德修养,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以德修身、以德治教、以德育人,以高尚的人格教育和影响学生和青年教师,成为他们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开展各项活动激励和引导广大教职工积极投身学校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全面提高“三育人”工作水平,实现“三育人”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提升教职工育人能力与水平,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推进学院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教书与育人协同创新。一、领导重视“三育人”工作,常抓不懈,切实有效。农学院领导重视“三育人”工作,始终把“三育人”工作列入党政工作重要议事日程,近两年修订和出台了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文明单位建设规划、农学院“三育人”工作规范、农学院“师德”建设规范和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文明单位、师德建设、三育人工作领导小组等,强调“师德”建设工作是高素质师资队伍任务之一,“师德”表现作为教职工年度考核、职务聘任、评优奖励的重要依据。在学院的经费并不充足的情况下,设立院级先进个人和奖励制度,结合实际在全院党员中广泛开展了争当三种“能手”的活动;在青年教师中开展了“四进”活动:进试验室、进图书馆、进科研基地、进农业生产一线;表彰宣传先进典型,促进良好师德师风的形成。推动“三育人”工作的开展。组织全院向大师王金陵、佟明耀、沈昌蒲、武镛祥教授学习和向标兵、模范、先进典型学习的活动,通过展版、宣传片等手段大力宣传我们自己知名科学家和先进典型的事迹,创造良好的氛围,让高尚的“师德师风”“三育人”深入人心。2011年10月10日农学院筹资10万余元在大豆所前为王金陵先生树立铜像,彰显先生坚持科研教学、不忘育人,在工作中严格要求学生,热情地帮助中青年教师,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年轻一代的宝贵思想和精神,徐梅在铜像树立仪式上强调:我们要以此为契机,让大师朴实无华,平易近人,淡泊名利,高风亮节的大家风范得以延续;让大师甘为人梯,提携后学,俯首耕耘,身体力行的学人楷模精神发扬光大!从老一辈的大师,到我们身边的时刻以实际行动让我们倍受鼓舞和感动的王成贵书记、魏湜教授、马凤鸣教授、陈伊里教授、李文滨教授等,运动会上走在检阅队伍的前列、积极的参加接力比赛和徒步走比赛,科研岗位上连创佳绩、教书育人中喜报频传,平凡的事情身先士卒,关键的时候出谋划策。学院号召我们要以这些前辈先生为榜样,学习他们无私的品格、高尚的情操、敬业的精神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精益求精争创一流业绩,立足岗位续写发展篇章。近几年,农学院获得东北农业大学文明单位,农学院学生工作被授予黑龙江省学生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农学系和植保系获得校级文明单位称号,农学院、辅导员办公室、植物保护系分别被评为校三育人先进集体,工会工作连续获得东北农业大学工会工作先进集体和模范教职工之家称号,学院及各系支部三次获得东北农业大学优秀基层党组织, 1位教师被评为黑龙江省级“三育人”先进个人,1人被评为黑龙江省师德先进个人,1人获得黑龙江省高校学生工作先进个人,2人获得黑龙江省“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建设”竞赛创新能手和先进个人,1人获得黑龙江省农业推广先进个人,1人获得黑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1人获得黑龙江省新长征祸从突击手,1人获得黑龙江省优秀指导教师。20人被评为校级“三育人”先进个人,7人获得校优秀共产党员和党务工作者称号,5人次获得校党员先锋岗, 18人被评为院级“三育人”先进个人,10人次获得院优秀共产党员和党务工作者称号。二、以教学大赛为契机,推动教书育人工作作为基层学院,教书育人是我们的第一要务。农学院一直对教学工作非常重视,建立了农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由知名学者和专家组成,指导学院教学工作开展、本科专业建设及培养青年教师等,同时恢复了原来的教研室制度,使每一门课程都有一个完整师资梯队,每一名教师都有一个指导部门。根据东北农业大学以本科教学为主的指导思想,农学院在继2012第一届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的基础上,积极筹备农学院第二届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制定了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实施方案,和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比赛规则与奖励办法。在全员关注、全体年龄适合的教师热情参与下,聘请学院的教学指导委员会作为评委,在学院所在的三个系举行了三场预选赛,预选赛中系领导和工会成员积极支持和筹备,准备了条例适合的比赛场地、制作了宣传条幅、比赛过程中准备了教案和评分标准、全程照相和录相、在比赛过程中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成员对每一位参赛选手都给予了认真的点评,肯定成绩,指出不足,为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给出了宝贵的意见。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决赛,我们邀请校工会、教务处、校督导室负责人,及农学院魏湜教授、李文滨教授、赵奎军教授、赵长山教授等农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大赛并担任评委。选手们利用多媒体、板书不同的授课方式进行了精彩展示,语言规范、生动、流畅。评委组严格按照评分细则,对每位选手的教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表达与仪表进行考核。最后王杜春处长对每一位选手做了精彩而准确的点评,邹德堂强调了教学工作在教书育人中的重要性,教学比赛在青年教师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意义,他指出,为不断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进一步培养和提高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农学院今后每年都举办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最后邹德堂希望其他老师向获奖教师学习,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把那三尺讲台当成自己的舞台,用新的技术和手段重新诠释“传道、授业和解惑”,让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精神在这里发扬光大。按着比赛的成绩将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1名,由学院现场向获奖者颁发证书和奖金。农学院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一、二等奖获得者,可直接入选学院下届“三育人”表彰奖励之列,第一名推荐参加学校下一年三育人评选和今年年终考核优秀的奖励。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给予1 000元奖励,二等奖给予每人800元奖励,三等奖给予每人500元奖励,参加学校示范和观摩的教师获得教学风采奖,给予500元奖励。通过系列教学活动,不仅活跃了教师的教学氛围、展现了教学风采,而且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创新了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了教学经验,增进了教师间的学习与交流三、以科研平台为基础,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学院承担国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攻关课题、国家自然基金、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项及省部级科研课题150余项,研究经费达1.4亿元。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0余项,教学成果奖7项。获发明专利13项,品种授权8个,转让品种4个,制定行业标准2部,发表论文800篇,其中sci收录100余篇,影响因子220,其中plos pathogens上的文章christian staehelin. functional analysis of nopm, a novel e3 ubiquitin ligase (nel) domain effector of rhizobium sp.影响因子9.7,是我们学校农学类迄今为止发表的最高水平文章,出版学术专著43部。拥有大豆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有害生物防治基础实验室、农业部北方大豆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寒地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科学实验观测站、植物科学与技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等科研平台,这些都为教学工作及人培养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在些基础上我们获得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黑龙江省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1个;黑龙江省优秀教学团队1个。新增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人;新增长江后备1人;新增龙江学者1人;新增教育厅新世纪人才1人;2人被评为教育厅骨干教师;湘江学者候选人入选1人(全国只有50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通过评审;教育厅重点实验室通过评估,获得优秀评价及100万经费支持;国家级农科教人才培养基地获得批准建设,预计资助经费100万;暑期学校培养项目获得批准,资助经费20万;国家重大转基因专项结题,获得继续资助1200余万;新增植物科学与技术新专业1个,2013年本科招生首次突破300人,学生考研率再次超过40%,本科生一次就业率超过95%。四、积极组织教职工参加活动,创造愉悦育人环境农学院工会积极组织教职工参加校工会开展的各项活动,如学校教职工运动会、乒乓球比赛、排球比赛、拔河比赛、工会干部及女工委员培训、青年素质拓展训练、教师技能大赛等。2011年在学校“党在我心中”主题征文、演讲比赛中,我院教师获一等奖2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2名。农学院连续两届获教职工运动会精神文明奖,2013年农学院首次获得了女子第六名,男子第七名、团体第六名的好成绩。2012和2013年,农学院连续承办了东北农业大学“农学杯”乒乓球比赛,农学院也是首次拿到了男子团体亚军的好成绩,农学院男排比赛中在比赛表现出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竞技水平,在队长叶乐夫的带领下,打出了农学院的气势,最终获得了男子乙级组亚军的佳绩,并荣升为甲级组球队。为丰富教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创建和谐校园,学院工会还组织了一系列文明健康、生动活泼的文体活动。 2012年9月,组织“迎中秋庆国庆户外素质拓展”主题活动,既锻炼了身体,又放松了心情,进一步增强了团队意识和凝聚力。11月,组织党员、中层干部和工会委员开展“追寻红色足迹,感受科学发展,喜迎党的十八大”主题活动,赴北大荒博物馆和群力新区参观学习,让每一位参观人员切身感受到了“科学发展”的重大意义和伟大成就,进一步树立了党的宗旨意识和服务大局的发展意识,激发了大家投身教学、科研和服务的工作热情。2013年6月,在群力新区沿江大道开展了“农学院迎七一党史知识竞赛暨徒步走主题活动” 和“庆祝建党92周年暨先优模表彰大会”。会议表彰了在农学院建设和发展中涌现出的先进党支部、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农学院迎七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的获奖集体及个人。还举办了“喜迎十八大,农学院教工排球赛”、与生命科学学院足球友谊赛,植保系乒乓球赛,展示了全院教职工团结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同时增进了与兄弟学院之间的友谊和联系。五、送温暖、办实事,维护教职工和学生切身利益农学院始终把维护职工权益作为工作的第一职责,努力围绕教职工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来落实。学院教职工遇有婚、丧、产假、病,学院工会都组织人员前去慰问,把学院的关心送到每个教职工的心坎上;每年春节前夕看望离退休教职工,表达学院对离、退休教师的关心;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认真了解青年教师在教学、科研、生活中的困难,为青年教师申项、学习搭建平台,给他们以温暖的关怀;落实女教职工劳动保护,维护女教职工特殊利益,重视女教职工孕产期保健、计划生育假期等待遇的落实。另外,还做好困难教职工和学生档案管理工作。为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安心学习、顺利完成学业,全院每位教职员工都献出爱心,传递温暖,成立了“爱心助学基金”。爱心基金第一批资助对象为19位同学,每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