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宗海流域(玉溪)水污染综合防治.doc_第1页
阳宗海流域(玉溪)水污染综合防治.doc_第2页
阳宗海流域(玉溪)水污染综合防治.doc_第3页
阳宗海流域(玉溪)水污染综合防治.doc_第4页
阳宗海流域(玉溪)水污染综合防治.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阳宗海流域(玉溪)水污染综合防治阳宗海流域(玉溪)水污染综合防治 “十一五十一五”规划规划 (20062006 年年-2010-2010 年)年) 玉玉 溪溪 市市 环环 境境 保保 护护 局局 玉玉溪溪市市发发展展和和改改革革委委员员会会 二二00六年四月六年四月 i 目目 录录 第一章第一章 总论总论.1 第一节 规划指导思想及编制原则.1 一、规划指导思想.1 二、编制原则.1 第二节 规划编制依据.1 一、依据文件.1 二、有关法规和条例.1 三、相关标准.2 四、相关规划.2 第三节 规划范围与分区.3 一、规划范围.3 二、规划技术路线.3 三、水污染控制区域.3 第四节 规划目标、指标和水平年.3 一、水质目标.3 二、总量控制.3 三、指标体系.4 四、规划水平年.4 第二章第二章 阳宗海流域水污染现状分析阳宗海流域水污染现状分析.5 第一节 阳宗海自然环境概况.5 第二节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5 第三节 流域污染源现状分析.6 一、工业污染源.6 二、固体废弃物.6 三、农业农村面源.6 四、污染源结构分析.8 五、入湖污染负荷分析.9 第四节 阳宗海水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10 一、湖泊水质现状.10 二、湖滨带环境现状.10 三、流域主要环境问题.10 ii 第三章第三章 流域水污染防治情况分析流域水污染防治情况分析.11 第一节 “十五”期间阳宗海水污染防治工作评估.11 第二节 “十一五”期间阳宗海水污染防治工作重点分析.12 第四章第四章 流域流域“十一五十一五”水污染防治方案水污染防治方案.14 第一节 重点工程项目.14 第二节“十一五”规划投资及筹资方案 .15 一、 “十一五”规划投资估算.15 二、资金筹措方案.15 第三节 目标可达性分析.15 一、目标实现的必要条件.15 二、主要工程措施项目预期效果分析.15 三、目标可达性分析.16 第五章第五章 组织实施及监督管理组织实施及监督管理.17 第一节 组织机构及各部门职责.17 第二节 保障措施.17 一、监督管理.17 二、对策措施.18 附表 1 阳宗海(玉溪)流域水污染综合防治“十一五”规划项目表.19 -1- 第一章第一章 总论总论 第一节第一节 规划指导思想及编制原则规划指导思想及编制原则 一、规划指导思想一、规划指导思想 阳宗海流域水污染综合防治要坚持污染源控制和生态系统恢复相结合,以改善 阳宗海流域水环境和维护水生生态平衡为目的,在“十五”综合防治的基础上,承 前启后,工程综合防治与管理并举,在长期防治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分阶段实施工 程防治行动计划,确保规划目标的合理性和可达性。 二、编制原则二、编制原则 以整治玉溪市部分阳宗海的重点控制区域和重点污染源为主,努力提高治污能 力,根据湖泊现有的水环境状况及资金筹措能力,深化循环经济和绿色gdp的理念, 全面实施清洁生产。按照科学的发展观及可持续发展原则,突出重点,以人为本全 面协调发展,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按“四个转变”指导思想全面推进阳宗海 综合治理。 第二节第二节 规划编制依据规划编制依据 一、依据文件一、依据文件 省环保局、省发委关于编制九大高原湖泊水污染综合防治“十一五”规划工 作的通知 (云环发2005159 号) 云南省八大高原湖泊水污染综合防治“十一五”规划编制技术要求 (2006) 玉溪市环保局关于下达编制玉溪市“三湖一海”水污染综合防治“十一五”规 划工作的通知 (玉市环 2005 88 号) 二、有关法规和条例二、有关法规和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96 修正) (1996 年)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1988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1988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保持法 (1983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2005 年) 国家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 (1985 年)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 生态环境示范建设规划编制导则 云南省饮用水源保护管理条例 云南省阳宗海管理条例 云南省地表水水环境功能区划(复审) (2001 年) 云南省水功能区划 (2004 年) 云南省农业保护条例 (1987 年) 澄江县水土保持实施暂行办法 三、相关标准三、相关标准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 四、相关规划四、相关规划 阳宗海流域环境规划 (1998 年) 玉溪市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2003 年) 玉溪市“三湖”治理与保护规划纲要 (2002 年) 澄江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3- 第三节第三节 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与分区与分区 一、规划范围一、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为阳宗海(玉溪市部分)径流区,主要为澄江县阳宗镇。 规划年限基准年为:2004 年;规划时段为:20062010 年,与地区社会经济 发展“十一五”计划和澄江县城总体规划相对应。 二、规划技术路线二、规划技术路线 按照“一湖三圈”的基本思路,分为三大部分进行实施:环湖污染控制与生态建 设规划;坝区污染源治理规划;山区林业生态建设规划。 三、水污染控制区域三、水污染控制区域 水污染控制区的划分是编制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的重要内容,阳宗海流域划分 为:湖泊水体生态环境保护核心区、湖滨带污染控制与生态建设区、坝区污染源控 制与生态农业发展区、山区污染源控制与林业生态建设区,共四个控制区域。 第四节第四节 规划目标、指标规划目标、指标和水平年和水平年 一、一、水质目标水质目标 根据云南省政府对阳宗海流域的保护要求,结合阳宗海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结果 和变化趋势分析,提出兼具先进性与科学性以及可实施性的水污染防治 “十一五”目 标。为“十一五”期间阳宗海流域水污染防治制定目标体系,提供详细的行动方案。 1、遏止阳宗海水质污染和富营养化趋势,稳定保持阳宗海地表水 ii 类水质标 准。 2、完善入湖污水收集处理系统,有效控制入湖污染。 3、加强林业生态建设,控制水土流失。 二、二、总量控制总量控制 阳宗海尚未开展环境容量研究,总量控制以污染负荷削减为依据。根据计算结 果,规划项目的实施预计年削减 codcr、tn、tp 分别达到 31.12t、7.38t、1.45t。 根据区域人口及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其预测结果,2010 年陆源入湖径流污染总负 -4- 荷预测值 codcr202.32 t/a、tn 132.56t/a、tp8 t/a。 规划项目的实施预计年削减 codcr、tn、tp 分别达到 31.12t、7.38t、1.45t, 与 2010 年入湖污染负荷预测值 codcr202.32 t/a、tn 132.56t/a、tp8 t/a 相比,削减 率达到 15.38%、5.36%、27.5%。 三、指标体系三、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包括面源控制、生态建设等二类 6 项(表 1-1) 。 表1-1 流域水污染综合防治“十一五”规划指标体系 类 别序名 称现 状2010 年 一、面源控制1面源污染物负荷消减率12.4%16% 2 流域森林覆盖率(新增流域面积 1 万亩) 31.62%32% 二、生态建设 3 流域内水土流失防治率(流域内 水土流失治理面积 8km2) 11.5%16% 四、规划水平年四、规划水平年 基准年:2004 年 水平年:2010 年 -5- 第二章第二章 阳宗海流域水污染现状分析阳宗海流域水污染现状分析 第一节第一节 阳宗海自然环境概况阳宗海自然环境概况 阳宗海位于昆明市以东30km,地理坐标为东经10255103030,北纬 24272454,湖泊分属昆明市、宜良县和澄江县共辖。阳宗海为小江西支断 裂控制形成的天然淡水湖泊,属珠江流域南盘江水系。当湖面海拔 1770m 时,面积为 31km2(澄江县12.13km2) ,平均水深22m,最大水深30m,湖泊南北长12.7km,东西 宽 2.5km,湖岸线长32.3km,总蓄水量6.9 亿 m3,汇水面积为192km2。地下水、天 然降水和南部的阳宗大河、七星河是阳宗海的天然补给水源,两河均发源于澄江县 境内的梁王山,流程短、汇流急、水土流失严重,上游分别建有三岔井水库和七星 河水库。 阳宗海湖区年降水量9001100mm;平均相对湿度75%;年平均气温16.2,年 日照时数为1927 小时;平均风速为4.0m/s,最大风速16.0m/s,年主导风向为wsw, 频率为38.4%,其次为西南风和西风。 阳宗海径流区(澄江辖区)总面积12868hm2,到现在为止森林覆盖率仅 31.62%,水土流失面积6479hm2,占径流区总面积的50.35%。其中强度水土流失面积 630hm2,中度水土流失总面积2098hm2,轻度水土流失面积3751hm2,分别占水土流 失总面积的9.72%、32.38%和 57.90%。 第二节第二节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阳宗海流域分属昆明市的宜良县、呈贡县和玉溪市的澄江县。澄江辖区内的阳 宗镇辖7 个办事处,42 个自然村,总人口22410 人。有耕地面积1609 公顷,其中水 田 673 公顷,占41.8%;旱地936 公顷,占58.2%。主要种植水稻、玉米、小麦、蚕 豆、烤烟、油菜、蔬菜等。辖区内有乡镇企业10 家,年产值4253 万元。自1992 年云 南省政府批准建设阳宗海省级旅游度假区以来,一批旅游项目在北岸建成,目前流 域的主要产业有工业、农业和旅游业。 阳宗镇2003 年一、二、三产业总产值14718.37 万元,比上年增长29.25%;农村 经济总收入完成9932 万元,比上年增长2.09%;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79.6 万元,比上 年增长7.1%;农民人均纯收入2411 元,比上年增长103 元;人均储蓄存款余额3701 -6- 元,比上年增长12.19%;固定资产投资达1765 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59.2 万 元。 第三节第三节 流域污染流域污染源现状分析源现状分析 一、工业污染源一、工业污染源 阳宗海(玉溪市部分)流域内,工业发展相对滞后,目前基本形成以农业生产 为主,旅游业相配套的产业格局。流域内在册管理的工业企业有 1 家,2004 年实施重 点企业达标措施后,基本做到达标排放,本规划不做工业点源污染排放计算 。 二、固体废弃物二、固体废弃物 流域内主要为农业产业结构,固体废弃物按照来源分主要为:农村生活垃圾和 农田固体废弃物。这些固体废弃物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处理堆放不当,可随雨水 经地表径流污染水体。以2004 年基础数据调查为基础,生活垃圾排污系数采用 1.0kg/p.d,流失量按排放量的15%计算,经采样分析,垃圾杂物中有机质含量 2.85%、tn 含量0.4%、tp 含量0.09%。阳宗镇农村人口数23862 人,根据人均生活 垃圾排放量计算农村生活垃圾污染负荷产生量(表4-1) 。 表4-1 阳宗镇农村生活垃圾污染负荷流失量 人口 数量 产生量 (t/a) 流失量 (t/a) 含 n 量 (%) tn 产生量 (t/a) 含 p 量 (%) tp 产生量 (t/a) 有机质 含量 (%) 有机质 产生量 (t/a) 23862871013060.45.230.091.182.8537.23 根据2004 年统计年鉴,阳宗镇有耕地22705 亩,农业生产废弃物产生量按 1000kg/亩.年计算,流失量按产生量的15%计算,则固废流失量及所产生的污染负荷 见表4-2。 表4-2 阳宗镇农业生产固体废弃物污染负荷流失量 农田面 积(亩) 产生量(干重) (t/a) 流失量 (t/a) 含 n 量 (%) tn 流失量 (t/a) 含 p 量 (%) tp 流失量 (t/a) 有机质 含量 (%) 有机质 流失量 (t/a) 227052270534060.413.620.093.072.8597.07 -7- 三、农业农村面源三、农业农村面源 2004 年,流域内(玉溪市部分)有农业人口23862 人,大牲畜存栏3129 头,猪 存栏10147 头,羊存栏9887 只,家禽存栏49618 只,耕地22705 亩,化肥施用量共 7280t。 1、农村生活污染现状分析 农村生活污水污染负荷现状分析以2004 年基础数据调查为基础,生活用水量80 l/p.d,污水排放量按用水量的80%计算,污染物排放系数 cod23g/p.d,bod12.8g/p.d,tn2.56g/p.d,tp0.51g/p.d,ss12.8g/p.d,计算结果见表 4-3。 表4-3 农村生活污水污染负荷排放量表 阳宗镇 农村人口 生活污水排放量 (104t/a) cod (t/a) bod (t/a) tn (t/a) tp (t/a) ss (t/a) 2386255.74200.32111.4822.304.44111.48 2、人畜粪便污染 按照阳宗镇农业人口及畜禽存栏数,采用畜禽单位污染负荷系数计算流域范围 内农村人口及畜禽养殖粪便污染排放量,污染排放系数及污染负荷见表 4-4、4-5。 表4-4 农村人口及畜禽单位污染负荷系数 名称 产量 系数 n 含量 系数 p 含量 系数 cod(g /p.d) bod(g /p.d) tss(g/ p.d) tkn(g /p.d) tp (g/p.d ) 人1115032326.41.3 大牲畜13.31166542642685.117.3 猪1.8119057.657.611.52.3 羊0.9114528.828.85.81.2 家禽0.042.5221.31.30.640.1 表4-5 人畜粪便污染负荷排放量 -8- 类别数量 cod(t/a ) bod(t/a ) tn(t/a ) tp(t/a)ss(t/a) 人23862435.48278.7155.7411.32278.71 大牲畜3129759.49486.5397.1919.76486.53 猪10147333.33213.3342.598.52213.33 羊9887162.39103.9320.934.33103.93 家禽4961836.2223.5411.591.8123.54 合计1726.911106.04228.0545.741106.04 3、农业面源污染 农业面源污染主要为化肥流失污染,阳宗镇化肥施用量共7280t,其中,氮肥 3682t(尿素2292t、硝酸氨517t、碳酸氢铵873t) ,磷肥2396t、钾肥220 t、复合肥 982t。纯氮量的计算:含氮量按施用尿素的46%、按施硝酸铵的40%、按施碳酸铵的 17%计算;纯磷量的计算:按施磷肥量的16%为 p2o5;复合肥中按15%的 n、15%的 p2o5计算。 表4-6 径流区化肥流失量及污染负荷产生量 类别 化肥施用量 (t/a) 氮肥折 纯量 磷肥折 纯量 tn 流失量 (t/a) tp 流失量 (t/a) 尿素22921054.32105.43 硝酸铵517206.820.68 碳酸铵873148.414.84 磷肥2396383.3619.17 复合肥982147.3147.314.737.37 合 计70601556.82530.66155.6826.54 -9- 四、污染源结构分析四、污染源结构分析 根据以上统计,流域陆源污染物排放量计算结果见表4-7,不同陆源排放比较结 果见图2-1、图2-2、图2-3。 表4-7 径流区陆地污染源污染负荷排放总量 codtntp 污染源 排放量 (万 t/a) cod (t/a) bod (t/a) ss (t/a) 产生量 (t/a) 负荷比 (%) 产生量 (t/a) 负荷比 (%) 产生量 (t/a) 负荷比 (%) 固体废弃物 470918.854.444.255.26 农村面源1927.231217.521217.521927.23 100 250.35 58.9250.18 61.97 农业面源155.68 36.6426.54 32.77 合 计4709 1927.231217.521217.521927.23424.8810080.97100 4% 59% 37% 固体废弃物 农村面源 农业面源 5% 62% 33% 固体废弃物 农村面源 农业面源 图 2-1 tn 排放量比较图 图 2-2 tp 排放量比较图 农村面源污染 1 100% 图 2-3 cod 排放量图 五、入湖污染负荷分析五、入湖污染负荷分析 阳宗海(玉溪市部分)入湖污染负荷,根据主要入湖河流实测结果和该区域入 -10- 湖径流量计算结果,cod、tn、tp 入湖负荷量分别为:142.54 t/a、107.70t/a、6.87 t/a。 表4-8 阳宗海入湖污染负荷统计 类 别监测日期 高锰酸盐指数 (mg/l) 总 氮 (mg/l) 总 磷 (mg/l) 阳宗大河2005-6-66.676.990.28 阳宗大河2005-6-34.124.410.07 阳宗大河2005-7-86.73.000.25 阳宗大河2005-8-35.833.220.21 实测结果 平均值5.834.410.20 澄江片区入湖径流量 (万方) 2445 入湖污染负荷 (t/a) 142.54107.706.87 第四节第四节 阳宗海水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阳宗海水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 一、湖泊水质现状一、湖泊水质现状 按云南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阳宗海水体功能为国家地表水 ii 类。上世纪九十 年代前,阳宗海水质一直保持在ii 类,处于贫营养状态。由于网箱养鱼、不恰当的旅 游开发和热电厂废水污染,导致水质迅速变差,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变为 iii 类。1997 年,湖泊中部曾爆发蓝藻水华,呈重污染状态。 2000 年2001 年阳宗海水质类别为 iii 类,不能满足水功能区划类别, 2002 年2004 年水质评价结果达ii 类,符合水功 能类别要求,阳宗海成为云南九大高源湖泊中唯一水质好转的湖泊。尽管如此, 2004 年阳宗海16.7%的区域水质仍达不到水功能类别要求,特别是湖滨生态破坏严重,不 合理侵占湖泊滩地屡禁不止,阳宗海仍然存在水质恶化和富营养化的危险,因此采 取积极有效措施保护阳宗海,恢复生态系统功能,防止湖泊富营养化的继续发展显 得极为关键。 二、湖滨带环境现状二、湖滨带环境现状 湖滨带经历多次围垦和蚕食,特别是1997 修建3000 多米防护堤,对堤外低洼地 带进行回填及沟渠改造后,阳宗海南岸湖堤内外隔成了两部分。湖堤靠湖面用混凝 -11- 土浇灌成表面光,堤内水深急剧增加,动植物生境的连续性遭到破坏;堤外开垦为 水 稻田、鱼塘、菜地、荷塘、养鸭场等。强烈的人为干扰,使阳宗海水生动植物分 布面 积大大降低,湖滨湿地景观破碎化,湖滨水陆交错过渡带已不复存在,陆源污 染物直 接入湖,对湖泊环境保护和富营养化防治造成了较大压力。 三、流域主要环境问题三、流域主要环境问题 (一)农村废弃物及农田泄水对湖泊水质较严重,水体功能受到损害; (二)森林植被破坏严重,涵养水土能力差,水土流失严重; (三)湖滩地裸露面积不断扩大,不合理侵占湖滨现象屡禁不止; (四)水资源贫乏,湖泊亏水运行,环境容量降低; (五)水生植物分布面积减少,生物多样性下降,生态系统整体功能减弱; (六)旅游开发缺乏规划,旅游垃圾管理薄弱,污染现象严重; (七)湖泊面源污染未得到有效控制,处于有增无减状态。 -13- 第三章第三章 流域水污染防治情况分析流域水污染防治情况分析 第一节第一节 “十五十五”期间阳宗海水污染防治工作评估期间阳宗海水污染防治工作评估 1、项目及投资完成情况、项目及投资完成情况 “十五”计划,阳宗海目标责任项目完成实际完成项目总投资1370万元具体见 表3-1。 2、入湖污染负荷总量控制目标完成情况、入湖污染负荷总量控制目标完成情况 根据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水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要求,阳宗海(玉溪市部 分) “十五”期间cod、tn、tp目标削减量分别为:96.2t、7.1t、2.2t。统计结果, 目前已全部完成,cod、tn、tp的实际削减量分别达到:121.3t、8.5t、2.8t。 3、水质目标完成情况、水质目标完成情况 通过阳宗镇污水收集处理建设及湖滨带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主要生活污染源 得到了有效控制。阳宗大河入湖河口湖滨湿地的建设,改善了河口生态系统,削减 了入湖污染物。退塘还湖工作基本完成,退耕还林、水土流失治理及林业生态建设 初见成效,湖泊保持ii类水质的保护目标。 4、各项指标完成情况、各项指标完成情况 通过限期治理达标排放、建设城镇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实施工程造林、 小流域治理及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控制等工作,除阳宗海垃圾处理率未达目标外, 其余各项目标基本完成(表3-2) 。 5、存在问题、存在问题 湖泊治理与保护资金筹措渠道单一,投资压力加大,已建项目运行管理方式有 待创新,群防群治的局面尚未形成,阳宗海治理与保护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十一 五”期间,阳宗海更需要加大治理与保护力度,在“十五”综合防治的基础上,与 昆明市协调合作,以整治重点控制区域和重点污染源为主,确保类水质。 -14- 第二节第二节 “十一五十一五”期间阳宗海水污染防治工作重点分析期间阳宗海水污染防治工作重点分析 1、完善环湖湿地污染控制系统,对入湖河水及区间径流全部进行拦截净化, 使入湖水质在设计规模内达到地表水iiiiv类标准,减缓阳宗海水质污染; 2、对沿湖村落及零散旅游区的垃圾、污水、地表径流进行收集处置,尽可能 减少其直接入湖污染的途径,并提出逐步搬迁、整顿改造的计划; 3、因地制宜,通过生态村建设等建立乡镇、村镇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对生活 污水、养殖废水、农产品加工废水以及居民区地表径流进行适当的收集处理,并将 其纳入资源化循环利用的渠道; 4、发展生态农业,建设生态村,以此大幅削减化肥施用量,有效控制农业和 农村面源对阳宗海的污染; 5、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弄清阳宗海流域山区森林植被、山地农业及水土 流失现状,依据国家有关林业政策,提出林业生态建设规划,绿化面山荒坡,治理 水土流失。 表3-2 阳宗海“十五” 期间指标完成情况统计 指标名称指标值完成值 工业污染达标排放(%)100100 城镇污水处理率(%)6570 城镇生活垃圾处理率(%)7050 流域森林覆盖率(%)31.531.62 流域内水土流失防治面积(%)511.5 农业面源污染控制面积(%)1012.4 农村面源污染控制面积(%)1010.2 -15- 表3-1 阳宗海流域十五计划目标责任完成情况 已完成投资(万元)已完成投资(万元)削减总量能力(吨削减总量能力(吨/ /年)年) 序号序号项目类型项目类型项目名称项目名称 计计划划总总 投投资资 (亿亿元元) 合计合计国家国家省省 地(市)地(市) 县县其它其它codcod总氮总氮总磷总磷 备备 注注 1“十五”计划项目阳宗海珠江防护林工程0.0263210 50145.214.8 1.00.6完工 2“十五”计划项目阳宗海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0.01120 703020 0.80.4完工 3“十五”计划项目 阳宗海农村面源污染控制工 程 0.0436436.45 74.837.4324.25 0.70.2完工 4“十五”计划项目阳宗镇污水处理工程0.0486390 190200 121.3022.80.5完工 5“十五”计划项目“三位一体”沼气池0.0148147.7 25.312.7109.7 0.20.1完工 6“十五”计划项目推广农村生物净化公厕0.007448 48 0.70.1完工 7“十五”计划项目农村垃圾收集坑0.001510.6 10.6 0.20.1完工 8“十五”计划项目 阳宗海农村、农业面源控制 工程 0.00175.6 5.6 0.60.1完工 9“十五”计划项目 阳宗海退耕还林生态建设工 程 0.0154123.2 123.2 1.40.8完工 10“十五”计划项目阳宗大河生态监护0.00066 6 完工 小小 计计0.16990.16991497.61497.6 310310668.7668.784.984.9434.0434.0121.3121.38.58.52.82.8 11“十五”计划项目阳宗海湖滨带建设工程0.01177 77 在建 12“十五”计划项目阳宗海环境地质灾害调查0.001 未动 工 13“十五”计划项目阳宗镇垃圾填埋场0.0566 完成 14“十五”计划新增项目 阳宗大河综合整治 120 完成 15“十五”计划新增项目 澄江县环境监测能力建设 20 前期 工作 16“十五”计划项目阳宗海水底地形及岸线测量 80 小小 计计0.06860.0686297297 7777 总总 计计0.23850.2385 1794.551794.55310310745.7745.784.984.9433.95433.95 121.302121.3028.49928.49922.80282.8028 -16- 第第四章四章 流域流域“十一五十一五”水污染防治方案水污染防治方案 第一节第一节 重点工程项目重点工程项目 “十五”期间污染控制与治理工作重点放到面源治理及流域生态建设上。 “十 一五”期间将延续“十五”期间污染治理的成功经验,以农村、农业面源治理、退 塘还湖及湖滨带生态修复、水土流失及森林生态建设等综合治理项目为基础,突出 重点治理项目,根据资金能力及技术条件,继续完成“十五”期间未完成的工程项 目并新增重点治污项目。到 2010 年,在基本恢复湖泊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基础上, 使阳宗海水质保持地表水类标准(执行 gb3838-2002) 。 1、农业面源治理。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是农作物施用的化肥、农药和除草剂等, 随降雨径流的携带有一部分进入湖泊,导致湖泊水体富营养化加剧。由于施肥不合 理导致作物病虫害加剧,农药的使用量也随之加大,生产成本增加,又使农产品农 药残留量大,农产品质量下降。规划以测土配方施肥、合理施用农药等技术措施治 理农业面源(图 4-2) 。 2、生态湖堤建设示范及河道末端治理规划方案。以恢复阳宗海水生生态系统 良性循环、减少非点源污染为目的,实施湖泊生态修复工程。 3、林业生态建设及小流域治理。通过实施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天然林保护、 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等工程,提高流域的森林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减少泥 沙入湖量和氮、磷污染负荷。 根据保护阳宗海的需要和项目实施的可能性,治理工程项目重要性排序如下: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生态建设 基础研究 -17- 第二节第二节“十一五十一五”规划投资及筹资方案规划投资及筹资方案 一、一、 “十一五十一五”规划投资估算规划投资估算 阳宗海“十一五”期间污染综合治理规划总投资 1370 万元,投资估算见附表附表 1。 二、资金筹措二、资金筹措方案方案 根据(84)城环字 331 号文第六条“关于防治水污染问题,应根据河流污染程 度、国家财力情况,提请列入国家长期计划,有计划有步骤地逐项进行治理的精神” ,争取将污染综合治理工程列入国家计划,以便得到国家对该项目的投入。按照 “水资源有偿使用”和“受益者合理负责”的原则,用经济手段管理水资源。在疏 通现有资金渠道基础上,逐步形成国家补助,地方自筹,受益者有偿使用的多层次 资金渠道。 第三节第三节 目标可达性分析目标可达性分析 一、目标实现的必要条件一、目标实现的必要条件 1、资金投入,尤其是中央及省级资金补助是至关重要的。 2、建立稳固的管理体制和有力的监督机制,各行业部门各负其责、通力协作。 3、提高全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通过强化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手段,使广大群 众了解湖泊综合防治的长期性、艰巨性,关心和支持湖泊水污染防治工作。 二、主要工程措施项目预期效果分析二、主要工程措施项目预期效果分析 (一)工程项目效果(一)工程项目效果分析分析 1、生态湖堤建设及河道治理工程:类比现有工程,河道末端治理,年削减污 染负荷 ss131.32 t、cod31.12t 、tp0.67 t、tn6.35t。 2、林业生态建设。通过植树造林,改善流域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量,大 大削减入湖泥沙及氮磷总量,对涵养水源、保护湖泊具有巨大作用。 3、小流域治理。对水土流失较严重的部分河流进行综合治理,治理流域水土 流失面积8km2,治理前原地貌按中度土壤侵蚀模数2500-5000 t/km2a,中的 -18- 1500t/km2.a计算水土流失量,削减量按产生量的10%计算,泥沙中n、p含量分别为 0.086%、0.065%,小流域工程实施后,可有效削减污染负荷量 tn1.03t/a、tp0.78t/a。 各工程项目实施后主要入湖污染负荷去除估算如下: 表4-1 规划项目入湖污染负荷削减量估算 序 号类 别 cod(t /a) tn (t/a) tp (t/a) 1农业面源控制31.126.350.67 2生态建设1.030.78 合 计31.127.381.45 (二)监督管理与科学研究项目效果(二)监督管理与科学研究项目效果 监督管理与科学研究项目是工程治理达到预期效果的基础与前提。加强环保监 管执法力度,是控制流域点源污染的重要手段。加强环境法制建设,完善阳宗海保 护法律法规体系与地方标准,是实现对阳宗海依法保护、有效监控的基本保障。 三、目标可达性分析三、目标可达性分析 “十一五”期间,随着各治理项目的逐渐实施,阳宗海流域(玉溪市部分)面 源污染将得到有效控制,沿湖农村环境将逐步得到改善,将 一定程度减少农药、 化肥的流失污染,湖滨生态环境将得到逐步恢复,主要入湖河口污染状况将得到改 善,林业生态逐步恢复,森林覆盖率增加,并有效控制重区域区水土流失。 通过限期治理达标排放、建设城镇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实施工程造林、 小流域治理及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控制等,预计可实现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 根据工程效益计算结果,规划项目的实施预计年削减 cod、tn、tp 分别达到 31.12、7.38t、1.45t,与 2010 年入湖污染负荷预测值 codcr202.32 t/a、tn 132.56t/a、tp8 t/a 相比,削减率达到 15.38%、5.36%、27.5%。 -19- 第五章第五章 组织实施及监督管理组织实施及监督管理 第一节第一节 组织机构及各部门职责组织机构及各部门职责 在玉溪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市、县各有关部门通力协作,按照职责分工,各 司其职,完成阳宗海流域水污染综合防治“十一五”规划,各部门职责见示意图 5- 1 。 图 5-1 流域水污染综合防治十一五规划组织机构框图 第二节第二节 保障措施保障措施 一、监督管理一、监督管理 1、管理体制。流域“十一五”专项治理规划具体工程措施的实施,应在玉溪市 的统一领导下,综合应用法制、经济、行政和技术等多种手段,整治、保护流域环 境。按照职责分工,属地管理的原则,相关部门通力协作、共同完成。 2、完善法规。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划定生态缓冲带和法定水面的保护范 围,并设立界桩,确定湖泊水体核心区、环湖生态带范围,建立健全符合阳宗海实 玉溪市人民政府玉溪市人民政府 玉溪市玉溪市“三湖三湖”办公室办公室 环保局环保局 水利局水利局 农业局农业局 林业局林业局 财政局财政局 建设项目立项管理建设项目立项管理 林业生态治理工程林业生态治理工程 项目资金监督管理项目资金监督管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