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一、城濮之战前的中原形势:,齐国霸业的衰落,齐桓公是春秋第一霸主,他去世后齐国陷入内乱,霸业衰落。楚成王时有令尹子文的辅佐,国力雄厚,领土广袤。而晋国在此之前的20多年里,一直处于动荡与混乱当中。晋楚对峙图,3,晋国内乱与重耳流亡,晋献公晚年宠爱妃子骊姬,欲立奚齐为太子,遂逼死原太子申生。公子夷吾、重耳被迫出逃避难。晋献公死后,晋国发生内乱,夷吾借秦穆公之力回国继承王位,即晋惠公。他忌惮重耳威名,千方百计对其阻挠迫害。重耳在狐毛、狐偃、赵衰、先轸、介子推等人的协助下,辗转狄、卫、齐、曹、宋、郑、楚、秦8个诸侯国,颠沛流离19年,终于在62岁回国登基,即晋文公。重耳流亡路线图,4,5,文公复国图,6,楚国的兴起与子玉执政,楚灭掉周边的小国楚进攻郑宋,觊觎中原,7,僖公二十三年(前637),子文推荐子玉为令尹。经过多年的内征外讨,楚国日益强大。楚纪南故城,8,二、阅读课文,城濮之战,是我国春秋时代晋、楚争夺中原霸主地位的一次带有决定意义的大规模战役。楚国通过侵略扩张,基本上征服了中原地区的各个弱小国家,如郑(河南新郑)、陈(都城在淮阳)、蔡(河南上察)、曹(山东定陶)、卫(都城在河南滑县),中原除了晋、齐、秦三大国外,实际已成了楚国的势力范围。正在楚国分派重兵防守商密阻止秦国南下楚地,又派重兵驻守谷邑虎视齐国之时,宋国(河南商丘)却背叛了楚国,倒向晋国,既给欲图霸业的楚国当头一捧,又鼓励了晋文公赶走楚国、图霸中原的抱负。这样,城濮之战就成为牵动北方的晋、东方的齐、西方的秦对南方的楚和中原各国的一次多国大战。晋文公重耳像,9,10,11,12,13,城濮:卫地,今山东省旧濮县(1956年并入范县)南七十里有临濮城。,14,三、分析,晋国取胜的原因1、在内部关系上,晋国君臣上下同心协力,谋而后定,步调一致地为国家的强盛而奋斗。例如君臣运筹帷幄的计议、舆人舍旧谋新的歌声,都反映了这一点);虽然讨论中亦有意见分歧(如对子玉的要求如何对待、对楚军的进逼是否退让),但总能取得共同认识,达到统一行动。楚国方面则是君臣想法不一,各执己见,国君想撤兵,主将要作战,非但不能沟通,甚至互相掣肘,从内部抵消了力量(如楚成王因不满子玉而少派给他部队)。,15,2、在外交上,晋国相当重视结盟的作用,充分利用外交手腕瓦解敌军的联盟,取得列国的支持。在宋人第二次告急以后,晋国的策略是先让宋人“赂齐秦”,通过齐、秦向楚请求退兵,楚若不接受调解,则齐、秦必怒而参战,加入反楚阵营。接着晋国又“私许复曹卫”,答应恢复卫侯的地位、封还曹国的土地,使曹、卫“告绝于楚”,有成效地进行了分化工作。楚国在这一方面,则没有任何切实有力的加强联合的行动,以致联盟瓦解,陷于孤立。,16,3、在指挥者的作风和素养方面,晋文公临战慎重,准备充分;楚国子玉骄傲轻率、意气用事。晋军后发制人,采取克制态度,作了充分准备。晋国君臣深知“师直为壮曲为老”的道理,首先退避三舍,使自己处于理直气盛的地位,让挑起战争的责任由对方承担。而楚国的统帅子玉,对待战争完全是一派骄傲轻率、意气用事的态度。他派人向晋君挑战时说:“请与君之士戏,君冯轼而观之,得臣与寓目焉”,可见其轻佻;决战前又谓“今日必无晋矣”,可见其自满。刚而无礼,轻敌冒进,当然会落得失败的下场。,17,4、在战略战术方面,晋军指挥有方,采取避强击弱、佯败诱敌的正确战术。胥臣率领下军一部,“先犯陈、蔡,陈、蔡奔,楚右师溃”,击破了敌人的薄弱环节。狐毛统率的上军伪装成中军后退,栾枝统率的下军又“伪遁”,设计诱敌;接着原轸统率的中军拦腰进击楚子西的左路军,狐毛率上军杀回头夹击,子西溃败。楚军迷惑于假象,作了错误的判断和部署,结果除了子玉的中军尚能保全之外,楚师左右军都被击溃,导致全线失败。,18,城濮之战,奠定了晋文公中原霸主的地位。战后,周天子封赏晋文公,策命他为“侯伯”(即诸侯之长)。楚国战败,子玉自杀。这些在左传僖公二十八年都有具体的记载。春秋五霸分布图,19,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春秋五霸另一说: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20,四、左传的写作特点:,1、左传本长于记事,尤擅于叙写战争。城濮之战的记叙,成功之处也正在于深刻地表现了晋胜楚负的内在原因。它对战役本身的记载比较简括,侧重于交代战争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逐步显示出交战双方谁胜谁负的必然趋势。全文真正用于记叙四月己巳日晋楚交兵场面的,只有一百二十多字,而绝大部分篇幅都用在胜负趋势及原因的分析上。晋军战胜强大的对手取决于诸多方面的因素,总的看来,是善于分析形势,利用矛盾,发扬己方优势,促使对方向劣势转化,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作用。作者叙写形势发展变化的过程,特别注意将双方有关成败的因素作了对比性的描述。,21,2、对事件的叙写得条理清楚,井然有序,情节张弛有节,波澜起伏。这一著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