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专业论文)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把关.pdf_第1页
(新闻学专业论文)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把关.pdf_第2页
(新闻学专业论文)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把关.pdf_第3页
(新闻学专业论文)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把关.pdf_第4页
(新闻学专业论文)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把关.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2 0 世纪8 0 年代开始繁荣的编辑学研究,经过2 0 多年来的发展,正逐步形成比较 成熟的知识体系。但今天,i n t e r n e t 正以超乎人们想象的速度向前发展。网络媒 体的发展一日千里,也使传统媒介发生了新的变化,这就为编辑学的研究提出了 新的课题。 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舆论工具。如果在宣传工作 中出现偏差,会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甚至给政府添乱。对政治问题的把握,关 系到报纸等传统媒体的生存发展。因此,作为新闻工作者,增强政治意识、把关 意识,尤为重要在传统媒体中,。把关”是一种组织行为,必须经过记者、编 辑、总编一层层审核,强调媒体对新闻的把关,需要从政治、法律、思想、文化 等角度审查。目前传统媒体已建立起一套健全的采写、编辑、审查的把关制度 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传媒在迅速占领受众的同时,也在冲击着传统媒体的 进一步发展。同时,网络媒体对“把关人”的挑战与冲击也是空前的。和传统媒 体一样,“把关人”是网络新闻编辑基本的角色定位。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一条 新闻在时效性、纵深性等方面做得再好,一旦失实,便毫无价值,乃至产生相当 大的副作用。进行真实性的把关不仅是传统媒体,同时也是网络新闻编辑最基本 的职责。 但近年来,网络媒体发展迅速,“把关”标准趋于市场化,几乎完全改写了 巴 关际准。相比传统媒体,其公信力存在着一定危机。 网络媒体应该借鉴传统媒体的采编机制,要建立科学严密的把关”制度和操作 流程规范,确定网络新闻价值的判断原则及实现方法,尽可能地减少虚假新闻的 产生机率。针对网络媒体中大量虚假新闻或重复消息,网络媒体应该从根本上建 立一个机制,借鉴传统媒体采编机制和经营机制上的有益做法,建立采、编、审、 播各程序的严格把关制度。 本文总结了传统媒体的把关要领,列举了网络媒体公信力不高的表现,对传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第一章绪论 把关人概念的提出,为早期传播学的研究专家们提供了一个平台,用以判断 信息选择和过滤发生的原因,即研究信息内容在大众传播中是如何形成和传播的。 这些,国内外学者都有不同层面的关注和研究。然而,专门针对“编辑”这一特 殊把关人的“把关”行为的研究,成果不多,且缺乏系统和理性的深度。至于网 络和手机等新媒体出现后编辑的“把关”研究,更是鲜有涉及。 对于新闻宣传工作来说,舆论导向好比是“l ”,其他工作好比是“o ”,只 有“l ”竖起来了,“o ”才有意义。否则“0 ”再多,加起来还是0 ,没有任何意 义。“l ”竖起来了,加一个“o ”就是翻十倍,成绩才能突显出来。因此,新闻 把关与舆论导向是最重要的。编辑人员应自觉学习国家有关编辑出版工作的方针 政策,增强政治敏感性,遵守政治纪律和编辑纪律。坚持正面宣传,坚持正确导 向,紧跟的是上头,紧扣的是“下头”,紧抓的是全局,谋求的是高品质权威性 发布。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要充分地利用报纸,办好报纸,把报纸办得引人入胜, 在报纸上正确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通过报纸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这是党的工 作中一项不可小看的、有重大原则意义的问题。圆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要不断增 强纪律意识、大局观念,按照党的要求办好报纸。讲党性、守纪律、顾大局,在 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牢牢记住,科学把关,并体现在记者采访、版面 安排、新闻口径等具体工作中。 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舆论工具,在新闻宣传工作 中一旦出现偏差,就会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甚至给政府添乱。所以我们在新闻 朱有华:讲政治是增强党报新闻宣传竞争力的最大优势h t i p :,、哪w c h i i i a i l l i l 眦c n ,s i t 嘶两硝 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 北京:新华出版社i 粥3 年版,第1 5 0 页 4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实践工作中,一定要时刻牢记严格把关。目前传统媒体已建立起一套健全的采写、 编辑、审查、把关的采编机制; 静拍旒;i s i * “! 曼阿灞清功寝酾钏笋融市垂鳓矾戮ie 目_ 月犁g 誊二讵联索毒 睬彝稻舒象矬签署名瑚灞曜嚼涩。帮崮二博罐隋惭m ”虱丑鞠箜5 ;鲁虱! 焉 罐辉灞描副亭催i 矗强若7j 丑韬涯稍湖瑚滔, 蕺r i 目g ! 旧;醵鲥舅登弱谈 。 文献研究法,主要对国内的主要新闻传播方面的杂志、著名的网络传播方面 的书籍、中国期刊网搜索的论文进行研究。文献研究在本论文中的作用在于:一 是提供国内外的传播学者对网络新闻传播与报 纸等传统媒体关系的研究成果及基 本思路。二是提供研究结果分析的理论基础。 历史学研究法,主要应用于对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把关的发展历程和存在的 缺陷等问题的研究中,通过历史回顾,发现其中各自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本文还运用了个案分析法。个案分析是通过对单个事物的透彻分析,从中发 现问题、解决问题本文通过案例分析方法,通过对“纸馅包子”、。史上最毒 后妈”等几起典型新闻失实事件的分析,总结出有益的经验和教训,对新闻从业 人员会起到警示作用,并提醒他们在实践工作中引以为戒。注意避免此类错误。 传统新闻媒体与网络新闻媒体在把关方面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因此本文还运 用比较研究方法,对两者在把关要领、把关原则等方面做了全面的分析比较,这 无论对传统新闻媒体还是第四媒体新闻从业人员来说,都具有指导意义。 四、主要创新 ( 1 ) 新闻理论界关于新闻把关的理论研究,缺乏关于传统媒体与新兴网络媒 体在具体把关要领等方面的差异性研究。本文选取了媒体把关人作为研究对象, 着力研究了我国传统媒体及网络媒体在实践中的把关要领,有理论有实例,解答 了网络媒体到底需不需要把关人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学术界相关研究疏 漏。 本文拟对“把关人理论”在网络环境下的生存,发展,变迁进行初步的探讨。管 中窥豹,可见一斑,希冀以此折射出对传播学研究的反思。 7 7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但和传统媒体一样,“把关人”是网络新闻编辑基本的角色定位。真实是新 闻的生命,一条新闻在时效性、纵深性等方面做得再好,一旦失实,便毫无价值, 乃至产生相当大的副作用进行真实性的把关不仅是传统媒体,同时也是网络新 闻编辑最基本的职责。本文正是基于这种考虑,对传统媒体及网络媒体的把关问 题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深入探讨和论述,因此,本文对新闻工作的实践具有很 强的指导意义。 二、本文的结构 首先,本文第一部分对本课题的问题来源、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思路与方 法等进行了阐述。 在第二部分中,本文先阐述了相关理论问题,即“把关人”理论的来源、定 义及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从传播目的和受众的差异性上阐述了新闻把关的三个理 由,探讨了“把关人”的四个角色特征,即代言政治的“深喉”、媒体产业的“舵 手”、行业自律的长城、斩断有偿新闻的链条 第三部分则介绍了新媒介技术的出现对传统媒体把关的影响,同时还从理论 和实践两方面深入阐述了传统媒体的把关要领。 第四部分则着重阐述了网络媒体如何进行把关的问题。在这一部分中,本文 分析了网络媒体公信力不高的原因及表现,并列举了几个新闻失实事件的典型案 例。其次,阐述了网络媒体把关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介绍了网络上形形色色的 把关人再次,从实践的角度对网络编辑为何进行把关、把关的要点及具体把关 方式等进行了详细介绍。 同时,在对前面部分对传统媒体及网络媒体把关具体分析的基础上,对网络 媒体及传统媒体把关区别进行了阐述。指出由于把关标准的不同,网络传播把关 功能比传统媒体弱化,网络操作简单导致“把关”非组织化,传受双方角色的模 糊及互动给网络把关带来了困难等。最后则针对网络媒体把关存在的问题,提出 了解决的基本原则、策略与方法。 6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注。8 组合性( c o m p o s i t i o n ) 某些新闻事件的选择,是出于媒介内容的整体构成 或根据平衡性的需要( 如根据某一事件在整个报纸或新闻广播电视节目中的地位 来确定是否采用它) ,有些事件是作为对照性事件而被选中的。9 社会文化价值 观念( s o c i c u l t u r a lv a l u e ) 。除了上述的新闻因素外,社会或守门人的社会观念 和文化价值也会影响选择o 盖尔顿与鲁奇认为,一个事件并不是只有具备上述全部要素才能构成新闻, 新闻的筛选活动是依据三个基本前提进行的:一是附加性前提,事件包含的新闻 要素越多,越有可能成为新闻;二是补偿性前提。一个事件在某些要素上是平淡 的,但可以因其他要素比较突出而得到补充:二是排除性前提,如果一个事件所 有的新闻要素都偏低,那么这个事件就可能被排除在新闻报道之外。 盖尔顿与鲁奇的选择性守门模式着重分析新闻内容或社会事件具有怎样的特 点和因素就有可能被守门人选中并进入大众传播渠道得以与受众见面。他们认为 守门人在决定选择或淘汰新闻内容时是有一定的标准的,而且有一定的客观依据 和系统性,因而在一定程度上这也是可以解释和可以预测的。 1 9 6 9 年,巴斯( b a s s ) 撰文指出怀特的研究与卢因的研究存在不定的差异, 他认为卢因的“把关人”指的是一小群体中的一员直接决定某一物是否能够进入 渠道的命运,而怀特研究的电讯编辑是在现成的新闻稿中选择,不过是一个二传 手,算不上是一个真正的“把关人”因此巴斯将新闻传播过程分为“新闻采集” 和“新闻加工”两个阶段,他认为,真正的“把关人”是从事新闻采集的人或者 组织。由此拉开了从组织层面研究“把关人”现象的序幕。 综观以上介绍可以看出,近年来,国外传播学者对把关人理论的研究主要集 中于对特定新闻的把关过程研究以及对各个层次把关人现象的分析和研究上,主 要探讨在各个关口有哪些力量对新闻信息的取舍产生影响。 二、国内学者关于编辑把关的研究 国内对编辑把关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国外相关理论的翻译引入上。只 有极少数人结合网络出现后的新情况,对新时期编辑的把关进行了研究,缺乏系 d 恤i s m c q u a n s 瑚w i n d a h lc 【唧m 硼i c a t i m 0 d d s :f o r t l i c s m d y o f m 枷c o 删n 咖j a i t i 0 峨p 1 7 3 - 1 7 5 1 2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三、为什么要进行把关,我们有这样几点理由 1 ,信息的差异性。现在我们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各样的信息非常 多,其中还不乏垃圾信息、冗余信息,受众不可能什么都要。所以,作为把关人, 我们有必要把一部分信息筛除掉,而把有益于这些受众的信息提供给他们。 比如笔者所在的生活日报,每周日都有一个选题会,所有的新闻记者带 着下一周准备采访的题目进行交流,记者报的选题涉及各领域。新闻选题策划会 是记者编辑及报社高层间的脑力激荡,通过观点的碰撞产生出具有深度和个性特 色的新闻选题,使下一周的采访有的放矢。对那些富含话题和观点的新闻线索深 入挖掘,深入报道,对那些目前来说新闻价值不大的选题,建议放弃、转换角度 或等待事态的进展。在这种讨论过程中,记者的很多选题就被筛除了。比如说有 的是时效性不够,有的可能新闻价值不高,也有的可能是别的媒介已经报过了, 有“炒冷饭”的嫌疑。在这样的一个环节当中,三四十个选题可能还能剩下一二 十个选题。这其实就是一个把关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部分的信息都是被筛除 掉的。 2 ,传播者目的的差异性不同的媒介可能在传播目的方面都会有比较大的不 同。比如说大众日报作为中共山东省委的机关报,和齐鲁晚报作为一个 市民类的、晚报类报纸,显然两者传播目的有非常大的差异性。这就是为什么要 进行把关的第二个原因。 3 ,受众的差异性。受众的学历、职业、收入、心理、喜好等等都需要传播者 分别地去了解,去满足因为受众有差异,所以我们需要把关,这是第三个原因。 第二节“把关人”的角色特征 童兵先生把新闻传播者的角色特征归结为“信息流动的动力”、“意见交流 的桥梁”、。监督权利的镜鉴”和“社会民众教师”等四个方面 ,重点对采集、 制作信息过程这一层面的把关人”做出精辟的论述。但是,对于扮演新闻传播机构 内部决策角色的“把关人”没有做出进一步的分析。笔者试述如下: 童兵t 理论新屈传播学导论 ,人大出版社2 0 年版 1 4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代言政治的“深喉” 新闻事业既是舆论工具,又是政治工具。它的阶级性主要首先表现在党性原 则上。毛泽东同志指出:“搞新闻工作,要政治家办报。”国把好政治关,体现党 和人民的意志,让新闻报道“适应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产品的多方面需求,办出特 色,多出精品,增强吸引力、感染力。 第二,媒体产业的“舵手” 陈力丹先生在回首2 0 世纪世界新闻传播一文中,把新闻传播集团的崛起、 迅速发展和莫测的前景列为第一。随着我国新闻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内媒体 产业的发展备受瞩目,各级各类新闻机构的决策者们无疑成为漂泊航行中的掌舵 人。 第三,行业自律的“长城” 新闻传播事业不同于企业,它所承担的社会功能决定了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 在监督政府、干预社会生活的同时,媒体自身的健康发展也显得至关重要。放眼 全球,新闻界自律公约的制定和修改完善从来都没有间断过。作为新闻机构的决 策者,新闻产品的把关人”自然应该成为遵守职业道德的典范,成为行业自律的“长 城”。 四,斩断有偿新闻的“链条” 明晰了新闻媒介“把关人”的角色特征,有偿新闻的预防和治理问题也有了较为 清晰的答案。从本质上说。有偿新闻是新闻报道权与金钱( 包括金钱的其他物化 形态) 的一种交换形式由于当前我国一些新闻单位的经济运行机制还不完善, 在经济活动中存在着许多漏洞,把关制度不严,这也为有偿新闻提供了滋生的土 壤。其次,由于我国当前的新闻法规不健全,缺乏对记者在采访中应有行为的详 细规定和有效制约。因而使有偿新闻得以乘虚而入。值得注意的是,有偿新闻近 年来竞有了新的发展,变成了“有偿不闻”o “有偿不闻”,是指你出了纰漏, 出了乱子,本该“舆论监督”的,但是如果你“有偿”,而且。到位”,他就可 以“不闻”,不报道,不曝光。最典型的例子,就是2 0 0 2 年山西繁峙“6 2 2 ”特 1 9 5 9 年6 月,毛泽东同志和吴冷西同志的谈话 摘自2 3 年8 月2 6 日温家宝视察中央电视台的讲话) 王新:虚假新闻的媒体成因 ,新闻前哨2 0 0 7 1 1 5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大爆炸事故,1 1 名记者掌握了情况,本该进行报道,然而因为繁峙县长出面,一 人发两个金元宝,于是就充耳不闻,不发一声,在社会上造成很坏的影响。 要解决有偿新闻甚至“有偿不闻”的问题。各级新闻单位领导要“守土有责”, 严把关,把好关,把抵制有偿新闻提高到讲政治的高度来认识,从而斩断有偿新 闻的链条。 1 6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传统媒体把关要领 一、影响传统媒体编辑人员把关的新因素 网络的出现,使信息的流通速度成几何级数增长,它使传统媒体的创作方式、 编辑方式、印刷方式等都产生了变化而这些,对于传统媒体编辑人员的把关而 言,都是一种全新的挑战当今时代,传播科技的发展和创新用日新月异来形容 一点也不为过。从之前的卫星电视到现在网络广播,从最初的e - i a i l 、b b s 到现 在的博客、播客,新媒介技术可以说是层出不穷,它在我们生活中也扮演着越来 越重要的角色。虽然它所带来的影响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最直接的还 是对传统媒体自身的影响 以互联网为例,与传统媒介受众数量众多的特点相比,网络技术使受众作为 一个“个体”存在有了意义。传统的媒介传播模式是“点对面”的,是“一对多” 的。受众的个别需求的满足是通过受众自己在“大众化”的信息产品中进行挑选 而得以部分实现的。而网络媒体使“点对点”、“一对一”的传播成为可能,互 联网可以根据个体的个别需求提供相关信息和服务 传统的大众媒介进行的是点对面的传播,在这个过程中传播者作为“把关人” 处于控制地位,而受众很少有主动选择的余地,受众的个性化需求受到了相当程 度的限制。网络传播打破了传统大众媒介的单向传播模式,从而使信息传播有 了双向交互和。一对一”的特点受众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发现信 息、选择信息,处理信息。受众可以根据网上获得的多方信息对大众媒体的公正 性、中立性和可信性提出质疑和挑战。 其次,网络的出现使编辑有了更多的信息选择,但也增加了编辑选择信息的 难度。在网络的信息海洋中,虚假信息不断,要找到真正有价值的信息,犹似大 海捞针,并不容易。 最后,编辑人员处理稿件的方式,也不再是传统的线性编辑方式,而是在计算 机上通过特定的软件进行操作,既给把关带来了便利和高效,也对把关者的专业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媒体在新闻价值取向上出现误区比如,盲目追求时效性,使部分记者满足于别 人提供的现成材料和数据,甚至把流言蜚语、道听途说当成了事实来报道,形成 不认真核查把关的风气。编辑在新闻价值把关、组织策划选题时,应以高尚的、 正面的、教人积极向上等价值衡量标准为判断和决策的方向对新闻的重要性、 接近性、时效性、可读性等标准也应有横向的侧重与取舍。 ( 五) 把好文化价值关。今天,面对市场竞争,文化大众化是传播领域中不 可避免的话题。编辑在把关中如何把握通俗文化的“度”与“质”,使之与低俗 文化相区别至关重要。大众是复杂的,其阅读趣味、审美修养也是多层面的,有 高低之分。媒体如果一味迎合少部分读者的低级趣味,就会走向低俗,削弱人文 精神。“有什么样的媒体就有什么样的受众”o ,只有通过编辑把关,用格调高雅、 健康向上的报道来抵制低俗之风,才是可行、有效的方式。 ( 五) 把好社会价值关。新闻媒体不仅要考虑经济收益,更要考虑新闻的社 会价值,这是媒体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新闻报道不能以“猎奇”为卖点、不能 以炒作明星隐私绯闻和各种无聊琐事为能事;更不能无中生有、捕风捉影、以讹 传讹。编辑在把关过程中,应着力弘扬人类美好情感,宣传先进文化,在新闻价 值取向上实现社会效果的最优化 ( 六) 把好道德价值关。编辑是大众话语权的掌握者,编辑对新闻社会道德 价值的把握,应以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为标准,不能为了“抓人眼球”而成为“狗 仔队”,或为了。轰动效应”而制造精神垃圾。除此,现代媒体对于塑造青少年 的道德价值观承担了越来越重要的责任。在社会教育领域,青少年天天都在受到 媒体的直接影响,新闻报道的低俗倾向,不仅污染了社会风气,损害了人民群众 的精神家园,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少年的道德认知。面对“祖国的未来”,如 何重塑民族道德情感,作为一个有民族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的媒体工作者,其担 负的责任不言自明。 ( 七) 把好历史价值关。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使我们认识到:除了经济和社 会协调发展之外,文化、心理和生态等都要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而且经济、社 会、文化、心理、生态之间也要协调发展。因此,科学发展观是保持媒介健康发 展的惟一选择。在这种情况下,媒体怎样置身历史之中而着眼长远,怎样在民族 尼尔啵兹曼;娱乐至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 0 舛年版。第2 0 页 2 l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一、网络媒体公信力不高的表现 ( 一) 虚假新闻多 网络媒体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内容失真, 抄袭传统媒体消息等缺乏公信力的现象。大量重复的新闻信息,漫天弥漫的假消 息充斥着整个网络过分追求新闻发布速度而忽略了新闻的真实性,可以说是网 络媒体的通病。而为了片面追求点击率而导致黄色、低俗等新闻泛滥,更是为人 诟病。如果把网络新闻传播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即拷贝借鉴阶段、用户化阶 段、网络原创阶段,那么现在的网上新闻传播尚处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的过渡, 离网络新闻传播的原创阶段,距离尚远。可见,我国的网络新闻传播还处于不成 熟的阶段,缺点与优势是共存的o 。”业内人士认为,网络媒体普遍缺乏传统媒体 对新闻真实性严格把关的机制和经济实力。从近几年的网络报道来看,这样的例 子也是屡见不鲜。 案例一比尔盖茨被刺杀 2 0 0 3 年3 月2 9 日上午,据中国日报网站报道,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3 月2 8 日消 息称,微软总裁比尔盖茨在洛杉矶出席一个慈善活动时遭暗杀死亡,随后全美 及其他国家各大新闻网站纷纷转载。事后证实,所谓“盖茨被暗杀”完全是有人在网 上搞的一出恶作剧。 “比尔盖茨被暗杀, 段新闻事件,彰现了网络新闻信息把关的弱化。据了解, 首发此谣言的是中国最权威的英文媒体网站一一中国日报网站,其新闻来源又是 c n n ”,当然其他网站和媒体对这一新闻的真实性不容怀疑。新浪、搜狐等知名门 户网站以及一些媒体网站甚至电视媒体通过“滚动字幕”在第一时间转发,覆盖面之 大,使中国网络媒体界大为震动。考察这一假新闻的成因,不是网络媒体故意制 造假新闻,是网站把关过失性错误所致,主要在以下几个重要环节上失察的缺失 所造成的:从c h a t r o 伽发现新闻,然后链接到所谓的c n n ”,竟然没有发现所见网 页是死网页,甚至在网站第一次发出更正声明时,编辑还没有发现错误,认为看 到的就是c n n ”网页。以至于此事件成为“中国网络媒体有史以来最大的丑闻和笑 陈力丹不成熟的网络新闻传播 。新闻记者 ,2 1 年第7 期第5 ,页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话棚。此次事件,使把关人”理论在网络媒体面前受到了重创。 案例二伊拉克武装分子斩首美国人质 2 0 0 4 年8 月7 日,互联网上播放了一段据称是“基地”老三扎卡维领导的武装组织 公布的录像。录像中一名甓国人质”呼吁美军尽快从伊拉克撤军。随后,一个武装 分子模样的人砍下了人质的首级。但录像播出仅1 小时,来自旧金山的电脑专家本 杰明范德福德就主动承认,这段录像是他伪造的,录像中的甄的复杂,玎麴臻 虹剡耀瓒1 1 谁;簿争琴姣引矧慨噬錾箨约孤娩簖醮; 篓蔷忸崾甚蟛剿鬻四绷壤礁型童 a 惘佚i 篓囊醵融;军由萄甲真骗酾睫针鲥甄;乩刚彩驰鼢蕾薛而;页 疆看茎# 簪甭黏昔;瓶弑“鳍纠积醣鲐磅。妊磊偿鬣n i i 坦聃j 麓型嵫售焙 蹿f l “喇橱壤i 1 粥毫擐鞘美灭箨苗猫豁裕;l 藩耸徽簇堡互联网为介质而构筑的传播平台来报道新近发生的足以吸引大多数人 共同兴趣的新闻的传播机构,仍属于大众传媒,具有所有大众传媒具有的社会 属性和功能,担负着为公众把关”的社会责任。从这种意义上讲,在网络时代,网 络媒体的“把关人”作用不但不能缺失,反而应加强。把关人”的缺位正是造成网上 虚假新闻盛行的重要原因。 其三、新闻同质化现象严重,加剧了虚假新闻的繁衍。我们如今在网上看到 的新闻很少有属于网络媒体自己的原创性新闻,而大多数的新闻网站主要依靠从 其它媒体上骷贴 和“拷贝”。作为新闻报道的“二道贩子”,网络编辑倒是可省不少 的心,但由此而引起的以假贩假、以讹传讹却成了多数网络媒体易犯的通病。 目前我国网络媒体没有新闻采访权,这使他们很难在网上发表自己的声音。 网络传播学者孙坚华在提升网上新闻服务的品质一文中说“因特网精神,最根 本的一点恰恰是原创,而非复制。西 其四、一味猎奇,盲目追求轰动效应。一些网络媒体不是在挖掘新闻本身的 内在价值上下功夫,而是盲目地追求新、奇、怪、异,以达到哗众取宠或耸人听 闻的效果,而这正好为虚假新闻的滋生提供了土壤。 于是,如“女大学生状告爸爸的吻”、“家庭连环悲剧猪吃娃”、美国医生操刀- 换人头”、一一男子因好色两肾被偷”等等匪夷所思的虚假新闻纷纷借网络媒体出笼, 赵志立;重塑网络媒体公信力 ,传播学论坛2 0 0 5 6 1 9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但还远远不能满足网络发展的需要。 ( 4 ) 传统媒体报道存在虚假、滞后等问题 由于我国的网络媒体只有新闻刊播权,而没有采访权,传统媒体就成为其最 主要信息源,因为缺少传统媒体的把关机制和自身传播功能极强的特点,虚假新 闻在网络媒体上实现得更方便,危害程度也更大。另外,传统媒体在大众急于知 道的新闻事实报道上的滞后和主动性不强也给网络媒体产生虚假新闻并得以传播 仓造了机会。 第二节网络媒体把关人 网络媒体必须加强自身行业规范和行业管理。现在一个很大的问题是网站编 辑往往以个人的判断和选择来发布新闻,把关人的责任由一个人来承担,这是一 种很不科学、很不安全的把关模式,可以直接成为虚假新闻产生的诱因。 网络媒体应该借鉴传统媒体的采编机制,要建立科学严密的把关”制度和操作 流程规范,确定网络新闻价值的判断原则及实现方法,尽可能地减少虚假新闻的 产生机率。针对网络媒体中大量虚假新闻或重复消息,网络媒体应该从根本上建 立一个机制,借鉴传统媒体采编机制和经营机制上的有益做法,建立采、编、审、 播各程序的严格制度,确立网站的新闻传播与商业行为各自独立的地位和运营模 式。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同时新闻的“时效性”也是建立在真实性的基础上的。所 以,网络媒体如果想从根本上提高自己的公信力,首先要做的就是从新闻的真实 性把关,从采写到播出,每个环节都要求有一个严密的把关机制,只有这样,才 能保证新闻的真实性,从而提高媒体的公信力。 一、编辑网上把关的难点与要求 网络新闻媒体稿源比较复杂,把关压力较大。一个网络新闻媒体仅国内的稿 源就有数百家,虽然这些稿源大多是传统新闻媒体,但这数百家传统新闻媒体上 发布的新闻不可能内容都真实,都遵守了新闻宣传纪律由于稿源太多,有的疑 点可能发现不了,有的即使发现了也难以核实。此外,网络新闻媒体对新闻“即时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二,网络时代形形色色的“把关人” ( 一) 职业把关人如新华网、人民网、千龙新闻网、大众网等,这些网站 一个共同点是几乎都有传统媒体影静# ;陆引i 圜刚墅发粑产茧州飘鹾髂颡澎; 函翼配甚商刽塞蓄圊j 准确的信息稚艏捧醵鹌翳暖塑蚋孵甄= 旺疆堡塑璺罂笔荟 翠尘型;嚣霜裢挂钓积科豁妊笛翼骚罐野;群捣越椭* y 瞻韧鞠饕氍;接弦。 应为了抢发球而置新 闻的真实性于不顾,丧失新闻从业人员的基本职业操守。 尤其在处理、编发大量外稿时,更要坚持“真实懈信”原则、恪守新闻职业道德、 认真负责、慎之又慎,杜绝假新闻的传播。总之,网络编辑要树立“政治家办网” 的观念,要尽量使用主流媒体的新闻,把社会责任意识力图渗透在每条稿件的播 发上。 第二、网站管理员。聊天房间的房主与论坛的版主也是同样不可忽视的网络 把关人”。目前几乎国内各大网站都开设了聊天室与讨论区。如2 6 3 在线开设了情 感驿站、城市同盟等聊天栏目,每个栏目又设分类聊天房间。碧海银沙、商都信 息港等网站提供的语音聊天室。论坛方面如人民网的“强国论坛”、“体育论坛”等, 新华网发展论坛、统一论坛、百姓话题等7 个论坛,每一个论坛下还有分类版区。 这里的房主与论坛的版主,就是网站管理人员。其职能是推动该房间、该版面的 讨论风气,提高人气,并尽可能经常发表与该房间该版内容有关的话题或者文章, 房主有权封那些发出与房间话题或者与政治不和谐声音的网民的i p ,踢除房间或 限制其发言的权利。同样,论坛版主要定期整理论坛上帖子,有权利、有责任及 时删除那些涉及政治、不雅文字、人身攻击、灌水以及其他违反该站有关规定的 文章,从而起到过滤不良信息的作用。 第三、网络管理部门。网络管理部门应建立起一套规范的网上新闻信息发布、 把关制度,为网站提供政策指导和行政监控。自从1 9 9 6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 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颁布以来,我国又连续出台了互联网信息 服务管理办法 、 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 业务管理暂行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 定。以规范电子公告信息发布行为,维护网络信息真实、准确、合法性,以加强 互联网的有效监控。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性使得个人第一次在大众媒体上有了自由发布新闻信息的权力,这在传统大众传 播时代是不可想象的。但千万不要沾沾自喜,尽管网民人数众多,而且还在飞速 攀升,他们在网络上的声音还是很弱小。所谓网络时代网民们享有完全的自由, 也只不过是在b b s 、聊天室、讨论组、电子邮箱等网络提供的服务上可以发布自己 的言论,想法罢了,从未见过有网民个人把自己的观点发布到新华网、新浪网的 新闻上去过。不可否认的是,正是通过这些渠道,一些网民含沙射影地攻击党和 国家领导,赤裸裸的漫骂现行政策,散布谣言,恶意中伤等这一切都使网民发 布的信息缺乏权威性,可信性。因此,网民只是网络上部份信息的“影子把关人”。 ( 四) 最终把关人在以民族国家为主体的社会,政府总是最重要和有力的控 制者和把关人。提高网络把关质量的关键还是终极把关人的工作,即相关权力机 关以立法的形式进行的硬性管理措施,这方面的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 会随着法制社会建设进程的推进而不断得到完善。 可见,在互联网时代。把关人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把关人” 并没有消失,虽然在一定情况下“把关人”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但他们仍然使我们获 得权威信息。 三、网络媒体把关主要方式 1 9 5 0 年,传播学者怀特明确提出了新闻筛选过程中的把关模式,媒介组织通 过把关来直接体现对新闻素材“新闻价值”的判断。而在网络传播中。新闻网站所提 供的内容相比要大大增加,人们可以自行选择内容的自由度也相应增大。传统意 义上的把关在此就要分解为两个层面:一种是微观的,即个别的媒体网站对于自 己站点内容的把关;另一种是宏观的。即在整个网络传播环境中的把关o 。从微观 上看,任何一个网站和专业媒体虽然可以提供比过去多得多的信息,但这些信息 也是有选择的,是根据网站和媒体自身的定位从信息海洋中选出来,并运用各种 相关的网络技术或编辑手段来体现自己的意图。从宏观上看,虽然政府的直接控 制力相对减弱,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