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右江流域方块壮字文献的用字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知 成果 助的 论文 右江流域方块壮字文献的用字研究 摘要 方块壮字是借用汉字及其偏旁,仿效汉字六书的造字方法创造而成,是 壮族人民用来记录本民族语言的一种文字。本文以右江流域方块壮字文献 平果嘹歌、嘹歌、唱文隆唱英台唱唐皇、壮族麽经布罗陀影印译 注为研究材料,建立各文献数据库,筛选出字形不重复的方块壮字,统 计各方块壮字出现的频率,通过文献用字字频统计反映右江流域方块壮字 的用字情况。再以汉字“六书作为方块壮字构形的借鉴,把方块壮字分为 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假借字,进一步分析右江流域方块壮 字的特点。 本文共四章。第一章是绪论。第二章是从数据库看右江流域文献的用字 特点。本章利用各文献数据库作以下统计:各文献方块壮字与统一码和非 统一码字形重合的百分比;非统一码的方块壮字与古壮字字典的方块 壮字字形重合的百分比。第三章是从方块壮字的形制看其对汉字的使用。 本章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采用以下多层分析的方法:先把方块壮字分为 不带表音成分和带表音成分两大类。非表音的方块壮字包括象形字、指事 字和会意字;表音方块壮字最为复杂,除了通常所说的形声字和假借字, 表音的方式复杂多样。第四章是结语。 关键词:右江流域文献方块壮字用字特点字形 s t u d yt h ec h i n e s ec h a r a c t e r so fz h u a n go f d o c u m e n ti ny o uj i a n gr i v e r a bs t r a c t c h i n e s ec h a r a c t e r so fz h u a n gi sak i n do fn a t i o n a lw r i t i n gs y s t e mf o r a n c i e n tz h u a n gp e o p l et or e c o r dt h e i rl a n g u a g e s i tm a i n l yu s e dc h i n e s e c h a r a c t e r sa sw e l la sc h i n e s ec h a r a c t e rc o m p o n e n t st om a k ei t sc h a r a c t e r sa n d i m i t a t e dt h es i xc a t e g o r i e so fc h i n e s ec h a r a c t e r st ob u i l dc h i n e s ec h a r a c t e r so f z h u a n g ss t r u c t u r e t h i sa r t i c l ea i m st os t u d yt h e s ei s s u e s :w em u s ts e tu pt h e d a t a b a s e ,b a s e do nt h e s ed o c u m e n :( ( p i n g g u ol i a os o n g s ) ) 、( ( 1 i a os o n g s ) ) 、( ( s i n g w e n l o n g s i n g y i n g t a i s i n g t a n ge m p e r o r ) ) 、( ( z h u a n ge t h n i cg r o u pm os c r i p t u r e s b u l u o t u o ) ) w h i c hb e l o n gt oc h i n e s ec h a r a c t e r so fz h u a n go fd o c u m e n ti n y o u ji a n gr i v e r , i no r d e rt o s i f to u tt h eu n r e p e t i t i v ec h i n e s ec h a r a c t e r so f z h u a n ga n dc o u n te a c hp i e c ec h i n e s ec h a r a c t e r so fz h u a n g f r e q u e n c y w es t u d y c h i n e s ec h a r a c t e r so fz h u a n go fd o c u m e n ti n y o u ji a n g r i v e rt h r o u g h u n r e p e t i t i v ec h i n e s ec h a r a c t e r so fz h u a n ga n dt h e i rf r e q u e n c y w ed i s t i n g u i s h p i c t o g r a p h i c c h a r a c t e r s ,i n d i c a t i v ec h a r a c t e r s ,a s s o c i a t i v e ,c h a r a c t e r , p i c t o p h o n e t i c c h a r a c t e r sa n dp h o n e t i cc h a r a c t e r s f u r t h e ra n a l y s i so ft h e y o u ji a n gr i v e rw o r d s t h i sa r t i c l ei sd i v i d e di n t of o u rc h a p t e r s c h a p t e rii sa ni n t r o d u c t i o n c h a p t e ri i ,s t u d yt h ec h i n e s ec h a r a c t e r so f z h u a n go fd o c u m e n ti ny o u ji a n gr i v e rb yd a t a b a s e s i ti n c l u d e st h ep e r c e n t a g e o fc h i n e s ec h a r a c t e r so fz h u a n gi nu n i c o d ea n dt h er e l a t i o nb e t w e e n a n dn o n u n i c o d e c h a p t e r l i ia n a l y z ec h i n e s ec h a r a c t e r s o fz h u a n g ss h a p ea n ds t r u c t u r e c o m b i n i n gp r e v i o u sr e s e a r c ha c h i e v e m e n t s ,w e u s et h ef o l l o w i n gm u l t i l a y e ra n a l y s i sm e t h o d c h i n e s ec h a r a c t e r so fz h u a n gi s d i v i d e di n t ot w op a r t s o n ei n c l u d e sp i c t o g r a p h i cc h a r a c t e r s 、i n d i c a t i v e c h a r a c t e r sa n da s s o c i a t i v ec h a r a c t e r l o g o p h o n e t i ci st h em o u tc o m p l e x i t i n c l u d e sp i c t o p h o n e t i cc h a r a c t e r s 、p h o n e t i cc h a r a c t e r s a n do t h e r s c h a p t e r l v i s c o n c l u d i n gr e m a r k s k e y w o r d s :y o u j i a n gr i v e r ;d o c u m e n t ;c h i n e s ec h a r a c t e r so fz h u a n g ; w o r d s f e a t u r e s ; s h a p ea n d s t r u c t u r e i i i 目录 第一章绪论1 1 1 右江流域地理概况1 1 2 关于方块壮字2 1 3 方块壮字研究综述3 1 4 各方块壮字文献材料的情况及其研究5 1 5 本文研究的研究意义思路与方法7 1 5 1 本文研究的意义7 1 5 2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7 1 5 2 1 对材料的处理7 1 5 2 2 本文研究的思路和方法9 第二章从数据库看右江流域方块壮字的用字特点0 0 00 00 9 2 1 数据库的总体思路及情况9 2 1 1 数据库的总体思路9 2 1 2 数据库的总体情况1 0 2 2 右江流域字形不重复方块壮字数据库1 1 2 3平果嘹歌的数据库建设及用字特点13 2 3 1 平果嘹歌的数据库总体情况1 3 2 3 2 平果嘹歌的用字特点1 5 2 3 2 1 统一码和i s 01 0 6 4 6 国际编码标准的介绍1 5 2 3 2 2 通过与统一码字形的比较看歌本的用字特点1 6 2 4 唱文隆数据库建设和用字特点0 0 00 00 0 000000 1 8 。 2 4 1 唱文隆数据库总体情况1 8 2 4 1 唱文隆的用字特点2 0 2 5 嘹歌数据库建设及用字特点2 0 2 5 1 嘹歌数据库总体情况2 0 2 5 2 嘹歌的用字特点21 2 6 布洛陀数据库建设2 2 烈 第三章 3 2 1 1 3 2 1 2 3 2 2 1 v 广1 牙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右江流域方块壮字文献的用李研究 1 1 右江流域地理概况 第一章绪论 右江流域位于广西的西部,发源于云南省广南县的大冲脑包山,由西北向东南流, 全长7 2 4 公里。其西北与云贵高原接壤,东南和西江流域的南宁市毗邻,南与越南社会 主义共和国交界,东北和红水河流域的河池市相连,包括今百色市的西林、隆林、田林、 凌云、百色、田阳、田东、平果、德保,以及今南宁市的隆安、武鸣县,总面积约4 万 平方公里。河流两岸气候宜人,土地肥沃湿润,自然资源丰富。 右江流域是一个以壮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世世代代在此繁衍生息的壮族土著 居民,创造了这片流域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右江流域的壮族人口约占流域总人 口的9 0 ,其经济、文化也处于主导地位,是右江流域的主体民族。由于地处偏远,对 外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以及落后的文化教育,大部分壮族人不识字,又长期过着自给自 足的生活,跟外界接触交流比较少,所以,右江流域的历史遗留下来的壮族文化、风俗 习惯都保留得比较完整。这些本民族的风俗习惯主要体现在节庆、婚葬、歌圩、舞蹈等 方面。 右江流域的平果、田东、田阳、及巴马、马山、武鸣、隆安等地方流行一种民歌叫 嘹歌,壮语称“f w e nl i u z ”。之所以称“f w e nl i u z ”,民间有多种解释:( 1 ) 这种山歌 其尾音是一种拖得相当长的“嘹”;( 2 ) 这种尾音带“嘹”的山歌流行的范围 相当广泛,而广泛流传壮语谓“1 i u z ”,故此种山歌称为“f w e n1 i u z ,汉语译为“嘹 歌”;( 3 ) “游玩”壮语称为“1 i u z ”,小伙子去找姑娘唱歌或是姑娘去找小伙子唱歌也 称为“1 i u z ”,唱的歌就称“f w e n1 i u z ”。人们把嘹歌传唱中的集大成者合成册,也称 为“嘹歌”,如平果嘹歌、嘹歌、唱文隆唱英台唱唐皇等,它用方块壮字 杨业兴,黄雄鹰主编右江流域壮族经济史稿 m 广西人民出版社,1 9 9 5 ,第2 3 页 肇农敏坚,谭志表主编嘹歌嘹亮 m 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 0 0 6 ,第8 2 页 l 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右江流域方块壮孛,渖:的用字研究 传抄,比较全面的反映了右江河谷一带壮族人民生产、生活、爱情、婚姻、历史等方面 的内容。 本文主要以流传于右江流域的平果、田东、田阳的方块壮字文献为研究对象。 1 2 关于方块壮字 壮族受汉文化影响较深,在长期的语言和文化接触过程中,壮族人民为了记录本民 族的语言,借用汉字记录壮语的读音和意义,仿效汉字的造字方法创制了本民族的文字 即方块壮字。方块壮字是直接借用汉字或汉字做偏旁创制的一种独特的汉字型少数民族 文字。这种文字在壮语中叫s a w n d i p ,意为生的文字,不成熟的文字。这种来自民间的 方块壮字一直在壮族地区使用至今,它的字形构造复杂多样,没有得到统一的规范整理, 也从未正式成为壮族地区的官方通用文字。 方块壮字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历史。方块壮字产生的年代,目前学术界大多认为 是从唐代开始。永淳元年( 公元6 8 2 年) 广西上林的壮族首领韦敬办所立的澄州无虞 县六合坚固大宅颂碑,是至今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壮族文人作品,碑文中即有方块壮字 南宋范成大的桂海虞衡志记载“边远俗陋,牒诉券约用土俗书。桂林诸邑皆然”。 说明桂林诸区百姓已把它习用于牒书诉券之中。书中记录了1 0 个土俗字。这些史料表 明,壮族人民长期的用这种文字记录神话、传说、故事、歌谣、碑刻、契约等。方块壮 字有较强的生命力,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壮族民间见到手抄的方块壮字文献。 方块壮字是一种汉字型的文字,与汉字的不同之处是汉字是表义型文字,即使是表 音的声符,其原创也是表义的,使用者是在知道其读音后,才以它充当形声字的声符。 而方块壮字是在懂得汉字音义的基础上,一开始就把它作为表音或表义的符号使用的。 方块壮字从来源看分为两大类,借汉字和自造字。从现有的方块壮字看,9 0 以上的方 块壮字是用汉字作为表音符号使用,即用汉字音对译壮语音。 一般的,在方块壮字文献里的很多汉字是多音多义。如“那 读n a z 时表示“田”, 读n a j 时表示“脸或前面”,读n a x 时表示“舅母”,读n a q 时表示“箭”。 造成这种一字多音或一音多字的现象是由于方块壮字从未获得完善的规范整理,书 写时随意性较大。也因为壮语方言土语之间的语音差别比较明显,不同的音用不同的字 来记录,也导致各地用字的差异。回 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古籍整理规划领导小组 古壮字字典 m 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 9 8 9 ,第5 页 。蒙元耀马山壮语之研究 m 桂林广西语言研究( 第五辑) 2 0 0 8 ,第3 3 2 页 2 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右江舞洲l 方块壮字,渖的用李研究 1 3 方块壮字研究综述 对方块壮字的研究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方块壮字文献的搜集整理,这是本文研 究的材料来源;二是对方块壮字本身进行研究的文章,大多是对方块壮字的来源、构造、 分类及其发展等问题进行分析或探索,是本文研究的参考资料;三是方块壮字和其他文 字的关系,包括利用方块壮字研究汉语音韵,方块壮字和喃字的对比研究,对本文的研 究具有指导性的意义。下面对上述几方面分别作简要的介绍。 ( 1 ) 对方块壮字文献的搜集整理以及研究 关于方块壮字的文献资料,正式整理出版的主要有古壮字字典( 初稿,1 9 8 9 ,) , 是第一部方块壮字的工具书。古壮字字典收集流行于壮族地区的古壮字1 0 7 0 0 个,“其 中选择使用较普遍、结构较合理的4 9 1 8 个推荐为正体字,其余同音同义异形的字列为 异体字。”( 凡例一) 。布洛陀经诗译注( 1 9 9 1 ) 是用推荐的正体字排印的。壮族民歌 古籍集成情歌( 一) 嘹歌( 1 9 9 3 ) 、壮族民歌古籍集成情歌( - - ) 欢袢( 1 9 9 7 ) , 这两部用方块壮字记录的民歌古籍坚持“不增、不删、不改”的原则,最大限度保持原 歌面貌和风格。壮族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 8 卷,2 0 0 4 ) 完整保留了布洛陀古壮字原 手抄本经文的原始面貌,真实地反映了古壮字在壮族民间的使用情况。唱文隆唱英 台唱唐皇( 1 9 9 8 ) 也是用古壮字字典推荐的正体字印刷出版的。壮族民歌文化 丛书苹果嘹歌( 2 0 0 6 年) 中的方块壮字“没有统一规范文字,所有的方块壮字都是 因地而异,因人而异,因歌而异,原歌照抄不作规范统一。所有的壮文记音也都采用当 地的本土方言。”( 平果嘹歌序) 近期一些博士硕士的毕业论文以古壮字字典为材料研究方块壮字。广西大学的 胡惠的方块壮字字体类型研究( 2 0 0 6 年) 以古壮字字典为对象,对方块壮字字 形进行大规模的系统研究。中央民族大学范丽君的古壮字、喃字与汉字比较研究) ) ( 2 0 0 7 年) 是以古壮字字典为材料,对古壮字和喃字的结构特点和造字理据进行了系统的 对比分析,同时也进一步探讨了它们与汉字之间的关系。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博士学位 论文李明的 方块古壮字研究( 2 0 0 8 年) 以古壮字字典所提供的古 壮字为基本的材料依据,通过定性与定量研究的方式,对古壮字文字系统的构成、古壮 字的发生、古壮字中的自源字、古壮字中借源字等问题进行探讨。 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右江溺渊【方块壮字j o 氓的用萼;研究 以壮族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为材料研究方块壮字的有:广西大学欧阳秋婕古 壮字历史沿革及演变趋势初探( 2 0 0 6 年) 利用布洛陀数据库对其方块壮字的借汉 字、自造字、简体字、繁体字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方块壮字在各抄本的使用特点以及 流传过程中的发展变化。中央民族大学何思源壮族麽经布洛陀的语言文化研究( 2 0 0 7 ) 对布洛陀的方块壮字、语音、词汇、语法及文化色彩等方面进行探讨。 ( 2 ) 对方块壮字构字方式的研究 对方块壮字构字方式的研究有:黄革的上林地区壮族方块壮字的构造( 1 9 8 2 年) 。 黄绍清的壮族方块壮字的创造和运用( 1 9 8 2 年) ,黄革、韦瑞峰的方块壮字的产生 及其作用( 1 9 8 3 年) ,陆瑛的浅谈方块壮字( 1 9 8 4 年) ,张元生的壮族人民的文 化遗产方块壮字( 1 9 8 4 年) 。覃国生的关于方块壮字( 1 9 8 4 年) ,李乐毅的方 块壮字与喃字的比较研究( 1 9 8 7 年) ,郑贻青的靖西方块壮字试析( 1 9 8 8 年) 。罗 长山的方块壮字与字喃的比较研究( 1 9 9 2 年) ,蓝利国的方块壮字探源( 1 9 9 5 年) , 韦星朗论推广新方块壮字的必要性( 1 9 9 5 年) 论述了推广新方块壮字的优点。李富 强的壮族文字的产生、消亡与再造( 1 9 9 6 年) 探究了方块壮字的产生和终未成为通 用文字的原因。梁庭望壮族三种文字的嬗变及其命运的思考( 1 9 9 7 年) 认为方块壮 字起源于汉代,并展示了目前方块壮字的使用范围。陆发圆的方块壮字的萌芽和发展 ( 1 9 9 9 年) 探索方块壮字的源流,将方块壮字的历史划分为4 个阶段:萌芽阶段、成形 阶段、流行阶段、盛行阶段。白丽珠( 美国) 的三种壮文的比较研究( 1 9 9 9 年) 根 据壮语特殊的现状,从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和教育学等角度对古代壮文、简化壮文和拼 音壮文进行比较。蒙元耀马山方块壮字之研究( 2 0 0 8 ) 从方块壮字的性质、结构、 汉字记录壮音的方式以及抄本用字差异的原因四个方面对马山方块壮字进行了较为系 统的研究。 有一些著作对方块壮字进行了介绍。韦庆稳、覃国生的壮族简志( 1 9 8 0 年) 最 后一个章节介绍了方块壮字,把方块壮字分为假借字、形声字、会意字、汉借字和自造 字。覃国生的壮语概论( 1 9 9 8 年) 第十七章介绍了方块壮字的历史,结构以及使用 和历史功绩。周有光的比较文字学初探( 1 9 9 8 ) 在卷四的意音文字( 下) 探讨了方 块壮字的起源和形制。认为方块壮字有两大来源:借用现成汉字和自造壮字。张声震主 编的壮族通史( 1 9 9 7 年) 、壮族史( 2 0 0 2 年) 都有有介绍方块壮字。覃圣敏主编 壮泰民族传统文化比较研究( 第二卷) 4 2 0 0 3 年) 其中一个章节介绍了壮族文字的产 生发展阶段以及五种造字方式:假借字、形声字、合体字、会意字、象形字。韦景云、 4 右江訇 口哎方块壮字j j 酞的用字研究 覃晓航编著的壮语通论( 2 0 0 6 年) 第二章文字有介绍方块壮字的起源和发展以及方 块壮字的造字方法。把方块壮字分为假借字、形声字、会意字、象形字、双声字、反切 字、截部、添笔、减笔,笔画。 ( 3 ) 对方块壮字的使用和通行的研究 黄南津、唐未平当代壮族群体使用汉字、古壮字情况调查与分析( 2 0 0 7 年) 从 古壮字在民间的主要存在形式,古壮字使用情况问卷调查分析,汉字在当代壮族中的使 用现在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覃晓航的方块壮字经久不绝却难成通行文字的原因( 2 0 0 8 年) 认为方块壮字难成通行文字的原因三点:( 一) 方块壮字本身的缺点;( 二) 汉壮文 字在社会地位中的差异;( 三) 没有收到历代统治阶级的认可。黄南津、唐未平社会 文化环境对古壮字生存、发展的影响( 2 0 0 8 年) 论述了古壮字生存发展的积极因素和 消极因素以及对古壮字今后发展,认为古壮字虽然不断衰落,但仍会在一定范围内长期 存在。黄南津、唐未平的壮族民间群体古壮字使用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2 0 0 8 年) 从 性别、年龄、文化等差异论述方块壮字的使用情况。 ( 4 ) 方块壮字和其他文字的关系 方块壮字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即与汉语音韵学和汉语方言史的研究相结合。如 黄必庄的古壮字和汉语音韵( 1 9 9 2 年) ,韦树关的从古壮字中的借形字和形声字谈 古壮字的创制( 2 0 0 5 年) ,黄笑山的方块壮字的声旁和汉语中古韵母( 2 0 0 2 年) , 林亦的古壮字与广西粤语方音史研究( 2 0 0 4 年) 。 方块壮字和喃字的对比研究,李乐毅的方块壮字与喃字的比较研究( 1 9 8 7 ) 认 为方块壮字和喃字在构字法或造字法方面很相似,主要采用以下方法:汉借字、形声字、 会意字和其他自造字。罗长山方块壮字与字喃的比较研究( 1 9 9 2 年) 从方块壮字和 字喃的结构形式和始创的年代两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它们的构字方式有:象形字、壮汉 联姻字、单纯借音字、音意合体字、音意合成字、会意字和反切字。 1 4 各方块壮字文献材料的情况及其研究 现有的已正式出版的古壮字文献主要集中在右江流域,本研究采用的方块壮字文 献平果嘹歌、嘹歌、唱文隆唱英台唱唐皇( 以下简称唱文隆) 分别来自 平果,田东,田阳。壮族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 以下简称布洛陀) 版本比较多, 广1 百大学硕士- 学位论文 右江流域方块壮字,o 战的用字研究 除了有右江流域的方块壮字还有其他区域的,情况比较复杂,本文只是用其作为研究的 参照,不做具体分析。 平果嘹歌由农敏坚、谭志表主编,广西民族出版社2 0 0 6 年出版。收入流行于 平果县的以古壮字记录的嘹歌歌本共2 3 6 0 2 首9 4 4 0 8 行,分为长歌集、散歌集、恋 歌集、新歌集和客歌集,以古壮字、壮文、汉歌整理三种文字对应出版。拼音 壮文对古壮字基本上是逐字注音,但有些句是意译。汉歌整理是对古壮字的意译。这五 部歌集的古壮字没有统一规范文字,所有的古壮字都是因地、因人、因歌而异,原歌照 抄不作规范统一。所有的壮文记音也都采用当地的本土方言。 对平果嘹歌的研究,有农敏坚、谭志表主编的嘹歌嘹亮( 2 0 0 6 ) ,主要是有 关专家、学者以及各界人士对平果嘹歌的印象、认识、理解、研究的文章。如覃九宏的 文化瑰宝,好歌还民一评价 ,农品冠的泛说右江流域壮族嘹歌。 还有覃乃昌主编的壮族嘹歌研究( 2 0 0 8 ) ,从起源、形式、分类及文化内涵等方面对 平果嘹歌进行系统的研究。到目前为止,前人对平果嘹歌的研究大多是文学方面, 尚未有人从语言文字方面对其方块壮字本身进行系统的研究。 壮族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由张震声主编,广西民族出版社2 0 0 4 年出版,共8 卷。主要收入广西右江流域、红水河中上游、桂西南边陲以及云南文山壮族自治州地区 壮族用古壮字抄写,世代流传的壮族麽教经书共2 9 本。本文主要用属于右江流域的进 行研究。 对其语言文字方面的研究有:梁庭望的古壮字结出的硕果对 的初步研究对布洛陀语音词汇作了初步分析。广西大学欧阳秋婕的 硕士论文古壮字历史沿革及演变趋势初探利用布洛陀数据库对其方块壮字的借 汉字、自造字、简体字、繁体字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方块壮字在各抄本的使用特点以 及流传过程中的发展变化。中央民族大学何思源的博士论文壮族麽经布洛陀的语言文 化研究对布洛陀的方块壮字、语音、词汇、语法及文化色彩等方面进行探讨。 嘹歌由张震声主编,黄耀光收集,农冠品等整理。广西民族出版社1 9 9 3 年1 1 月出版,为自治区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所编壮族古籍集成情歌第一集。主要 在田东县一带传唱。嘹歌共收入五言四句体男女对唱山歌4 0 1 2 首,共1 6 0 4 8 行,正 文统一采用古壮字、壮文、汉文三种文种对原歌词逐句进行标写、注音和意译。古壮字 行分为原行,即民间提供的老歌本原抄写字和古壮字行,多为古壮字字典的正体字; 嘹歌在整理过程中对原文坚持不增、不删、不改的原则,最大限度保持原歌面貌和 6 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右江流域方块壮字宴j 氓的用穹0 研究 风格。对嘹歌的研究也多是文学方面,较少对方块壮字本身进行探讨。 唱文隆唱英台唱唐皇是用方块壮字记录的壮语歌本,由子义、马龙、苏珊、 杏云搜集翻译,于1 9 9 8 年由广西民族古籍办公室编印,共2 9 7 页,4 2 3 9 7 字。分为唱 文隆唱英台唱唐皇三个故事。唱本每一页的左边是用方块壮字写的壮语歌谣, 每行均为七言,右边是汉译文,也同样是七言,没有现代壮文标音。歌本于何处收集, 用何地壮语方言演唱,没有注明。经过查找知其为百色田东一带的唱本。本人对照壮 语方言土语音系( 1 9 9 4 ) 中的田东、田阳、百色壮语音系对歌本进行标音,并请 会讲田东壮语的同学校对。 1 5 本文研究的意义、思路与方法 1 5 1 本文研究的意义 前人对这些方块壮字文献的研究,大都是从文学、文化的角度进行探讨,或是从造 字方式进行一些举例性的归纳。较少关注方块壮字这种活文字使用情况。如字频,包括 壮字的字频和作为造字结构的汉字的字频;方块壮字的共性特征和地域特点,以及写作 人的个体差异;古壮字字典中列为正体的壮字与实际文献出现率的对比等。本课题 尝试通过具体文献的穷尽考察,对“壮字学作一些最基础的研究,如正确了解方块 壮字的性质,壮字的造字法以及对汉字在方块壮字中的作用有量化的认识。 1 5 2 本文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 5 2 1 对材料的处理 平果嘹歌( 五本) 、布洛陀、嘹歌、唱文隆的方块壮字有7 2 万多,对它 们的录入是一项耗费很大精力的工作。笔者和请来做录入工作的本科生用了一年多的时 间才把所有的材料录入数据库,花了近半年的时间把所录材料校对完毕。平果嘹歌( 五 本) 、布洛陀壮字部分是手抄的,有些字迹模糊不清,一般联系上下文或上下行可确 7 广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右江葫泓发方块壮字文献的用字研究 定是何字,如不能确定,则截取此字的图片保存用于以后讨论确定。 方块壮字的录入,主要是用李忠士老师编的造字软件t a k e - h o m e 进行输入。刚开始 t a k e - h o m e 只造了一万多个古壮字,基本上都是古壮字字典中的字。现在加入了平 果嘹歌、布洛陀、嘹歌、唱文隆己造的方块壮字。 t a k e h o m e 有两种输入方式:一是五笔输入法打出方块壮字。二是拼音壮文输入法。 输入拼音壮文就会列出这个壮文代表的所有方块壮字。初做录入工作时,t a k e - h o m e 只 造了古壮字字典里的方块壮字,右江流域方块壮字文献只要是和古壮字字典里 的方块壮字字形重合的就可以打出来,如果是古壮字字典以外的字就打不出来,只 能采用描写法。比如“田贝去 ,符号“田”表示这个字是左右结构;“日能坐”,符号 “日”表示这个字是上下结构,在处理材料的后期大部分的字已造出来。现在这些材料 也已经放到网页上,可以通过网页查询这些方块壮字的音义或是具体出现在哪本文献的 哪页哪行,甚至可以查询某个方块壮字在文献中出现的次数。 t a k e - h o m e 造字软件 五笔输入法 壮文输入法( 支持一万个字) r a n z 皇巧山兰,1 w g 劲i 孑力 l 。 i :l i 曩缸i | 蚕l i 耋l 三i t i 蟊i i r | 际 拼音壮文输入法 壮文输入法( 支持一万个字) r a n z 豳巧 兰,1 w g 圃巧孑力 ;。l | = | | 鲁缸于i 圣;i 耋i ,乏i 蟊j 嚏 一。一 | 匡 | i1 馅 | 1 2 名 | | 3 。盟 广1 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右江流域方块壮字,o 吠的用字研究 1 5 2 2 本文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方块壮字是一个涉及语言文字和文化的庞大课题,本文只从文字的角度对右江流域 方块壮字文献的用字和字形进行探讨。 建立右江流域方块壮字文献数据库,筛选出字形不重复的方块壮字,统计各方块壮 字字频,通过文献用字字频的统计反映右江流域方块壮字的用字情况。再以汉字“六书 作为方块壮字构形的借鉴把方块壮字分为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假借字, 进一步分析右江流域方块壮字的特点。 第二章从数据库看右江流域文献的用字特点 2 1 数据库的总体思路及情况 2 1 1 数据库的总体思路 前人对方块壮字文献的研究大都着眼于文献的文学、文化方面,较少对文献方块壮 字的使用情况进行探讨。本文尝试对平果嘹歌、布罗陀、嘹歌、唱文隆这些 具体文献的方块壮字作穷尽式的研究,观察这几部右江流域的方块壮字文献的用字特 点。要实现这个目的,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右江流域方块壮字文献的方块壮字进行输入, 整理,造字,建立可供检索和比较用的的数据库。由于本文研究所用方块壮字文献材料 数量大,情况也较复杂,因此对数据库的设计要考虑全面。 数据库的总体方法是根据方块壮字材料的不同类型和特点,分别建立不同的数据 库。再根据不同类型材料的特点设计不同结构的数据库,尽量全面地反映各种方块壮字 9 右江流域方块壮字j 渊;的用字研究 材料的不同信息。数据库的建设主要经过几个阶段:数据库设计和建立阶段、材料录入 阶段、校对阶段、材料整理分析阶段。材料录入和校对阶段花费的时间比较多,文献的 方块壮字部分大都是手抄的,字迹有些模糊不清,较难辨认,通过联系上下行,看其壮 文注音,判断字形。 2 1 2 数据库的总体情况 本文建立了5 大数据库:右江流域字形不重复方块壮字数据库,平果嘹歌数据 库、布洛陀数据库、嘹歌数据库、唱文隆数据库。其中平果嘹歌又分别 建立长歌集、恋歌集、散歌集、新歌集、客歌集5 个歌集的数据库。 本文分析时会涉及古壮字字典。古壮字字典收集流行于壮族地区的古壮字 1 0 7 0 0 个,“其中选择使用较普遍、结构较合理的4 9 1 8 个推荐为正体字,其余同音同义 异形的字列为异体字。”( 凡例一) 我们所做的古壮字字典数据库实际统计出方块壮 字是1 0 5 7 5 个。 右江流域方块壮字文献的方块壮字总数约有7 2 8 0 1 8 个,字形不重复的方块壮字有 1 6 6 2 5 个。各数据库的基本字段包括字频段,方块壮字,壮文,汉意。 在具体建库的过程中,通过对各个文献方块壮字的录入,造字,校对及分析,对各 个文献的方块壮字都有了一定程度上的了解。本文把平果嘹歌作为本文字形分析的 主要材料。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2 0 0 6 年出版的壮字文献,比较新,对它的研究也多 是放在文化上,尚未有人对其进行壮字本身的分析。二是平果嘹歌是精选流行于平 果境内的嘹歌集合成书,从地域来说相对比较明确,其方块壮字的特点也比较突出。唱 文隆也较少有人对其进行研究,只是在一些研究壮语的文章中提到过有这个壮语唱本, 未有对其方块壮字进行过分析。也是比较值得具体探究的。嘹歌虽然已全部录入校 对完毕,但由于时间比较紧迫,数据库尚不完善,将会用抽样的方法进行统计。布洛 陀除了右江流域的方块壮字,还包含其他地域的方块壮字,情况比较复杂,因此本文 只是把它作为考察右江流域方块壮字的一个参照,不对它进行具体分析。 1 0 右江流域方块壮字j - j 氏的用参研究 2 2 右江流域字形不重复方块壮字数据库 右江流域字形不重复方块壮字总数有1 6 6 2 5 个。其字频统计如表2 - 1 所示 表2 - 1 字数占字数的使用量占使用量的 总数 1 6 6 2 51 0 0 7 2 8 0 1 81 0 0 1 0 0 0 次以上 1 4 3o 8 3 0 2 6 6 94 1 6 1 0 0 - 9 9 9 次 1 0 0 96 1 3 1 4 1 6 84 3 2 1 0 - 9 9 次 2 4 4 21 4 7 8 2 5 1 9 1 1 3 2 - 9 次 6 0 6 63 6 5 2 1 6 9 73 1 次 6 9 6 54 1 9 6 9 6 51 其中出现1 0 0 0 次以上的方块壮字有1 4 3 个,如表2 - 2 所示: 表2 - 2 方块壮字 壮文汉意 不 m b o u j 不 娼 m b w k 女性 眉 m 1 z 有 财 s a l 男性 斗d a e u j来 造 c a e u x 就 盯 d a e n g z 到 名m w n g z你 之 c 1 x就 友 y o u x 情人 了 1 i u x 吉 兀 礼 n d a e j 得 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右江流域方块壮字j = r 献的用孛研究 贫 b a e n z成 欧 a e u 要 你 n e l x 这 信 v u n z 人 甫 b o u x 个( 人) 田 g u h做 娄 r a e u z我们 佑m w n g z 你 冗 n d a e j 得 s a m 畔 n a e u z 告诉,嘱咐 劲 1 w g 孩子 一 心s 1 m心 到 d a e n g z 到 王 v u e n g z 王 卦 g v a q 过 批 b a e 去 本文讨论的汉字是指现代较常使用的汉字。壮字中这些用字到底汉字有没有,我们 只是从近现代一般用的汉字去考虑,有些字形可能在古文献中,本文不去深究,而且造 字的人不是对古代的所有字都熟悉。 经统计,出现1 0 0 0 次以上的方块壮字有1 2 3 个是直接借用汉字,占出现i 0 0 0 次以 上方块壮字总数的8 6 ,2 0 个是自造字,占出现1 0 0 0 次以上方块壮字总数的1 4 。说明 文献中高频率的方块壮字多直接借用汉字,自造字比较少。 在这1 4 3 个方块壮字中,有9 3 个是分布在以上列举的文献里,其中8 1 个是借用汉 字,1 2 个是自造字;5 0 个是分布在一本或两三本文献中。如财,友,移,尝,香,胬 就只出现在平果嘹歌中。丕,贫只出现在布洛陀中。“不 读m b o u j ,不的意思, 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字,却也不是所有文献都用“不”表壮语“m b o u j9 9 0 在唱文隆是 用“茂”表“m b o u j ”,也是不的意思。 右江流域方块壮字文献的用字研究 上述文献都使用的方块壮字的字形,读音和意义在文献中基本上也是一致的,只有 几个字的读音有方言上的差异。1 2 个自造字如2 3 所示: 表2 - 31 2 个自造字表 字 娼盯 佞畔 劲 f匕 喀糖晒淋j l ! 小j l 尘巴 头 壮 m b w k d a e n g z v u n zn a e u z l w gl a jg w n zb y a c o e n zh a e u xb a k r a e m x 文g y a l a e m x 意妇女 到人说 孩子下面 上面山,话米 口, 水 义鱼嘴 字 7 1 8 14 3 3 53 4 8 12 9 0 52 8 7 51 6 0 41 3 6 31 1 9 61 1 2 61 1 2 21 1 1 3 1 0 3 7 频 1 2 个自造字的字形,意义,读音在各文献中基本上都是一致的,只有“岜”和“淋” 的读音有方言上的差异,但有整齐的对应关系。“岜”,读g y a ,“淋”,读l a e m x 是布 洛陀中田东田阳地区的读音:“岜”,读b y a ,“淋”,读r a e m x 是平果嘹歌中的读 音。这说明,方块壮字虽然没有经过统一规范,方块壮字书写时随意性比较大,但部分 字形在一定的地域或地区还是有一定的共同性。 字频统计表2 - 1 中出现一次的方块壮字有6 9 6 5 ,占字形不重复方块壮字总数的 4 1 9 ,虽然它仅占总字数的1 ,但我们但从字形上来说,出现一次的方块壮字数量这 么多,说明壮字造字没有统一的规范,同一个意思其抄写者用字习惯不同就会用不同的 方块壮字表示,随意性比较大。 2 3 平果嘹歌的数据库建设及用字特点 2 3 1 平果嘹歌的数据库总体情况 平果嘹歌方块壮字约4 6 6 6 0 9 字,字形不重复的方块壮字有8 8 4 4 字。平果嘹歌 包括长歌集、恋歌集、散歌集、新歌集客歌集。除了建立平果嘹歌总 的数据库外,每个歌集也都建立了数据库。平果嘹歌的字频统计如表2 - 4 所示 广面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右江流域方块壮字j 渖0 的用 表2 4 出现1 0 0 0 次以上的方块壮字有8 5 个,如表2 5 举例 表2 5 这8 5 个使用次数最多的方块壮字,有7 2 个是直接借用汉字。有1 3 个是利 做偏旁部首所造的方块壮字。用以表示壮语音的汉字既有简体的也有繁体的。但 1 4 广1 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右江流域方块壮字文献的用字研究 很少,8 5 个只有2 个是繁体字。 经统计,平果嘹歌的用字9 7 4 是汉字简体字,只有2 6 是繁体字,并且大部 分繁体字是用作自造字的构字部件。这些繁体字里有些字存在半繁体半简体的情况。例 如“讲”的繁体是“蒋”,歌本里写成“耕”。“议”的繁体是“菇”,歌本里写成“毅”。 平果嘹歌字形不重复的方块壮字有8 9 5 3 个,其中直接借用汉字的有4 0 6 0 个, 占总字数的4 5 3 ,自造字是4 8 9 3 个,占总字数的5 4 6 。 出现一次的方块壮字有3 0 2 0 个,占总字数的3 4 1 ,数量也很大,也可以反映出用 方块壮字抄写歌本时个人因素造成的差异。 2 3 2 平果嘹歌的用字特点 本文通过与统一码( u n i c o d e ) 字形的比较看歌本的用字特点。 2 32 1 统一码( u ni o o d e ) 和i s 01 0 6 4 6 国际编码标准的介绍 统一码( u n i c o d e ) 是u n i v e r s a lc o d e 的缩写,由一个名为u n i c o d e 学术学会的结 构制定的字符编码系统。 一 i s o1 0 6 4 6 是一个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 s o 颁布的国际编码标准,全称为:信息技 术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该标准包括世界各地的字符及附加符码,可广泛应用于 表示、传输、交换、处理、储存、输入及显现多国文字,以提供一个共通的电子化处理 不同文字的基础。 统一码( u n i c o d e ) 与i s o1 0 6 4 6 国际编码标准是码位上一对应的,从内容上来 说也是同步一致的。自一九九二年起,统一码( u n i c o d e ) 学术学会与i s o 国际标准化 组织正式合作同步发展一套适用于多种文字的通用编码标准。一般来讲,统一码定义字 符的名称,码值,性质,语义及实现算法,i s o1 0 6 4 6 国际编码标准则定义字符以相同 的名称和码值。因此,统一码可以视作i s o1 0 6 4 6 国际编码标准的实现方法。 统一码( u n i c o 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方案
- 新质生产力赛道突围
- 2025年预防兽医学传染病动物疫苗接种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 安全标准化培训课件讲解
- 2025年全科医学全科医生医技操作技能考核模拟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老年医学老年失独症护理评估测试答案及解析
- 新质生产力产业发展
- 2025年骨科创伤抢救技巧考核模拟试卷答案及解析
- 持续激发新质生产力活力
- 山东能源激活新质生产力
- 中卫市第八幼儿园建设项目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
- 敏感皮肤护理培训
- 2025年食品加工行业智能化升级与智能烘焙设备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 2024年河北省大名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村务工作者笔试题带答案
- 2025-2030中国吸波复合材料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重点企业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道路工程施工团队职责分工
- 《人工智能:AIGC基础与应用》高职全套教学课件
- 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中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 室性心动过速护理查房
- 2025届上海市(春秋考)高考英语考纲词汇对照表清单
- 教务处精细化常规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