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汽轮机股份有限公司物流管理现状和发展对策研究.doc_第1页
杭州汽轮机股份有限公司物流管理现状和发展对策研究.doc_第2页
杭州汽轮机股份有限公司物流管理现状和发展对策研究.doc_第3页
杭州汽轮机股份有限公司物流管理现状和发展对策研究.doc_第4页
杭州汽轮机股份有限公司物流管理现状和发展对策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杭州汽轮机股份有限公司物流管理现状和发展对策研究姓名:俞俊明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工商管理导教师:周根贵20091210Logistics Management Status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Research for Hangzhou Steam Turbine Co, Ltd.AbstractThis paper takes the Hangzhou steam turbine Co, ltd. Supply logistics as research object and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is corporation Supply logistics control. The issues to modem logistics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technology into Chinas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in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are studied by using the modem supply management theory.In China, the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re mostly the large and medium state-owned enterprises, for a long time,these enterprises have paid insufficient attention to the logistics system, not recognizing the importance of integrated logistics management for the enterprise to expand distribution channels, enhance rapid response capacity, low cost, to meet customer individual demand-side, which Lead logistics management clearly lags behind other management, with Backward thinking, strategies obsolete, inefficient, manpower shortage Coupled with discret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oduction-oriented enterprises, purchasing supplies is rather special, specifications are complicated,purchasing takes long period, plans are not confirmed so that logistics can not well controlled with procurement difficulties, transportation difficulties, management difficult, escort difficult, storage hard, which impede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in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This paper analyze Hangzhou steam turbine companys logistics management as well as supplies business process to explore the logistics application infrastructure and application conditions for applying logistics control theory in the company, to find out and summarize the key factor in logistics control,to put forward constructive proposals and take response measures control, integration of resources and enhance their competitiveness, reduce production costs, sharing business risk, improve operational efficiency. Making the logistics system be also a source of strength for business revitalization.Keywords: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Logistics control. Supply chain management浙江工业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日期f月曰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Bm:? Z夕日曰期年月曰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 研究工作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文中已经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 不包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含为获得浙 江工业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文的研究作 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承担本声明 的法律责任。作者签名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 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 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浙江工业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 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 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1、保密,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2、不保密。(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浙江T_业大学顿士学位论文杭州汽轮机股份有睡公司物流管埋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绪论1.1前言装备制造业素有“工业母机”之称,在中国整个产业链中占据重要地位,对 国民经济和国计民生具有重大意义与影响。它的发展水平反映出一个国家在科学 技术、工艺设计、材料、加工制造等方面的综合配套能力。特别是一些技术难度 大、成套性强,需跨行业配套制造的重大技术装备制造能力,反映了一个国家的 经济和技术实力【2。杭州汽轮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杭汽轮)有着50年工业汽轮机制造历史, 是国内最大的工业汽轮机研发和制造基地,产品广泛应用于石化、炼油、电力、 冶金、化工、制药、建材等行业工业驱动领f,及企业自备电站、区域热电联供、 城市垃圾电站、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等fe源综合利用领域。装备制造业是技 术密集产业,产品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大。主要生产模式为:离散型,多品种、 多型号、小批量或单件制造。生产特点为:制造周期较长,工艺流程复杂,要求 生产技术准备、计划调度、物流供应、人力资源配备科学合理。在我国,装备制 造业大多数为国有大中型企业,长期以来这些企业对物流体系重视不够,没有认 识到物流的集成化管理在企业拓展流通渠道、提高快速反应能力、降低成本、满 足顾客个性化需求方面的作用。导致物流管理明显滞后于其它管理,观念落后、 战略陈旧、效率低下、人才短缺,不利于企业在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2009年2月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 划,将刺激装备制造业加快自主创新,摆脱进口依赖,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升 “中国制造”核心竞争力。随着中国经济国际化进程的加速和国家大力推进创新 型经济的建设,企业物流和供应链管理水平越来越成为衡量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标 志,其核心价值不仅在于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整合资源,分担企业经营风险, 提高企业运营效率。这一课题有着现实的研究意义。1.2研究现状物流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国内外对物流的管理理论、方法和技术等诸多方面 还在不断地探索和研究中,由于这门学科的跨度较大,专业知识含量高,涉及的 领域比较广,因此,国内外学者对该学科在体系和内容上的看法还不尽相同。根 据国外物流发展情况,现代物流是将信息、运输、仓储、库存、装卸搬运以及包 装等物流活动综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集成式管理,其任务是尽可能降低物流的总 成本,为顾客提供最好的服务。供应链管理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流行,并成为 组织机构在全球市场更具竞争力的关键。供应链管理被认为是通过各种中介公司 有效地将供应商的产品流或物资流、服务流、信息流、资金流输送到用户的渠道, 覆盖从产品(或服务)设计、原材料釆购、制造、包装到交付给最终用户的全过程 的功能网链。供应链管理概念的扩展代表了物流概念在逻辑上的延伸。1.2.1世界制造业物流发展的四个阶段制造业的发展是现代物流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现代制造业物流必须与现代 制造业发展水平相适应。国外制造业物流发展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16。 第一阶段:现代物流萌芽阶段(20世纪初至50年代) 第二阶段:实物配送发展阶段(20世纪60至70年代) 第三阶段:物流一体化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 第四阶段:供应链物流管理时代(90年代以来至今)1.2.2中国制造业企业物流发展现状我国制造业的物流发展现状和外部环境不容乐观。宏观和外部环境上,我国 物流业的发展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宏观产业政策尚未规范,物流的法律、法 规建设薄弱,物流的专业化、社会化程度低,第三方物流市场薄弱等,这些都是 对我国制造业发展现代物流的制约条件。在企业内部,虽然有一些企业已走在了 物流设计、改造与应用的前列,在向现代化物流管理迈进。但就总体水平而言, 我国企业的物流管理仍处于分散的、初步的功能性管理阶段,粗放型经营依然突 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受损;物流活动被分散在各个部门,物流系统处于隐性状 态;企业总体布局一般都未对物流进行规划设计,物流格局不清晰,在运行中经 常造成物料停滞、混乱或无效搬运的状态,物流运作效率低下等。与国内外先进 企业相比,无论是思想观念,还是管理模式和水平,都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从现状看,我国制造型企业拥有一定规模的用地、仓储设施、运输装卸等手 段和加工配送能力等物流资源,物流系统比较完备,具有相应的开展现代物流服 务的物质条件。但是企业物流的整体运作效率却普遍低下,而且企业物流发展的 外环境不容乐观,有待进一步的优化。在这种现实情况下,我国制造业急需考虑 的不是盲目建立大而全的物流系统,也不是盲目地追求社会化物流服务,而是如 何充分利用现有的物流资源,按照现代物流管理方式,进行有效的物流系统的整 合、优化。通过对企业物流的整合、优化,以实现企业内部的物流一体化,并逐 步将物流活动扩大到与客户和供应商相结合方面,最终通过外部物流一体化的延 伸实现供应链管理,是今后长期一段时间内我国制造业的物流发展的主要战略。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正处在第一阶段,内部局部物流整合阶段。企业虽然对 物流各环节改进,但效果并不理想。其原因在于物流系统存在着“效益背反”规 律,各个环节是有效的,但总体并不一定有效。这同时也告诉我们:物流整合、 优化不单单是从物流各环节入手,更要把物流的各子系统,各环节当作一个整体 来看待,从整体上统一规划、合理组织,这样才能使物流资源达到合理利用,从 而降低成本。1.2. 3中国制造业企业物流的差距与问题1、现代物流理念缺失,一体化物流和供应链管理应用程度较低。我国制造业引入现代物流理念的时间还不长,各方面认识还有限,现代物流 理念虽已开始受到重视,但传统物流模式与格局尚未根本改变,现代物流理念缺 失,一体化物流和供应链管理应用程度较低;2、物流整体发展不平衡,各部门之间协调配合较差;我国传统制造业物流在多方面发展不平衡。第一,东、中、西部区域物流发 展不平衡,资源性地区流出量与流入量差距较大;第二,城乡物流发展不平衡, 农产品物流与农资物流发展滞后;第三,制造业内部行业物流发展不平衡,部分 传统产业物流模式转型不快;第四,各物流和生产物流的分离外包慢于销售物流; 第五,基础性服务与增殖性服务发展不平衡,增殖性服务所占比例仍然不大,多 种运输方式衔接不够,配套不好,公路运力相对“过剩”,特种、专用设备不足; 物流基础设施分属不同的地方、部门和行业,缺乏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3、物流功能及管理不完善,费用高,影响了企业竞争力的提高;生产服务业特别是物流业与制造业之间的互动发展并不明显。制造业整体上 未能形成与其相应的具有效率和竞争力的物流供应链,企业的采购成本高、原材 料与产成品库存量大,资金占用多且周转缓慢和周转期较长,企业的效率和竞争 力受到很大制约。制造业物流费用率仍然高居不下。2005年我国制造企业物流 费用率为8. 5%,虽然同比下降了 0. 7个百分点,但仍然远远大于日本制造业4. 8% 的平均水平。4、企业物流专业人才缺乏,物流人员业务素质较低;我国传统制造企业物流人员主要是从企业内部运输仓储部门转换而来,业务 素质较低,难以达到一体化物流业务的要求。而制造业物流属于实践性很强的学 科领域,一些物流专业的毕业生不能适应岗位需要,特别是缺乏在制造技术上和 商业模式上都具有创新精神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这就造成了我国制造业务流人 才的供需脱钩。5、企业自营物流居多,物流设施利用率低;企业的原材料供应物流和产成品销售物流主要有企业自理或由供应商提供, 极少由第三方来承担。第五次中国物流市场供需状况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制造企 业原材料物流由第三方物流承担的仅为19%,产成品物流有第三方承担的仅为 18%。我国的中小企业委托第三方物流代理的比例更小,其自理物流能力也相对 更低。而1996年美国有第三方物流企业承担的业务量已经占社会物流总量的 57%。据第五次中国物流市场供需状况调查报告,目前在我国的生产制造企业中由 49%的企业拥有自己的汽车车队、46%的企业拥有自己的仓库、48%的企业拥有机 械化的装卸设备,9%的企业拥有高架库或立体库、13%的企业拥有铁路专用线。 但与此相对应的是我国制造企业内部的物流资源利用率的地下,其中汽车空驶率 大于50%的企业有5%,累计平均空驶率达34. 7%。6、现代物流技术应用程度较低,物流技术及管理水平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我国传统制造业在物流管理和运作上习惯与自成体系,物流技术应用程度较 低,物流网络不能够健全,未能形成与其相应的具有效率和竞争力的生产链,企 业的釆购成本高、原材料与产成品库存量大,企业的经济效率和竞争力受到很大 制约。1.3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制造企业物流是对应生产经营活动的物流,它由供应物流子系统、生产物流 子系统、销售物流子系统、回收物流子系统以及废弃物流子系统等五个子系统共 同构成企业的物流系统。制造企业的生产特性决定了物流渗透到其各项经营活动 之间,物流对于其生存和发展更具重要意义。制造业物流发展状况一方面取决于 制造业本身的发展情况,另一方面又取决于现代物流发展的程度。近几年,随着 我国市场经济行为的深化、产业结构的逐步升级,制造业和现代物流的互动关系 得到加强,制造企业物流水平也逐步提高。但总体来看,虽然我国对企业物流的 研究开始升温,不少制造企业也纷纷加入物流整合的浪潮,开展物流改革,推行 现代物流管理。可是成功的企业尚不多见。许多企业对物流观念仍然比较薄弱, 对物流的内涵和作用认识不够,没有认识到现代物流的发展对企业发展的战略性 作用。因此,如何把现代物流和供应链管理技术融入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中仍是我 国制造业企业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物流管理这种现状,以杭州汽轮机股份有限公 司物流为研究对象,开展制造业企业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的探讨,以提高企业物流 管理的水平和效率为目标,提出相关研究对策。论文将以历史与逻辑相统一为原 则,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 相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综合性研究方法,以时空比较分析、实证 研究为主。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作为论文的总纲。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 国内外研究现状、主要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研究方法以及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首先,对现代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的概念、特点和内涵做了系统的理 论解析,根据企业物流管理的战略目标,开展供应链管理的作用和意义。其次, 介绍了装备制造业企业物资采购工作的基本任务,主要职能和工作特点。本章旨 在通过对这些理论和特点的阐述,为后文对杭州汽轮机股份有限公司物流管理和 供应链管理的研究提供理论上的铺垫。第三章,以杭州汽轮机股份有限公司为实际研究对象,分析杭汽轮物流现状 概况、采购与库存统计等情况,开展杭汽轮供应物流管理战略SWOT分析,从而为 后面章节提出物流管理控制因素指明方向。第四章,主要对杭汽轮物流管理控制因素展开研究。首先提出杭汽轮物流管 理存在的缺陷和原因进行分析,其次对杭汽轮采购及供应业务流程进行剖析,探 讨了采购准备、采购实施、采购控制和物资!e存四个过程。最后给出了杭汽轮 物流管理控制的六大关键因素。第五章,提出杭汽轮开展物流改革和发展的对策,给出实现杭汽轮现代物流 和供应链管理的途径和具体方法。从而为提高装备制造业企业物流管理的水平和 效率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最后,对本文所做的工作进行了总结,支持存在的不足,并对今后需要进一 步研究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论文创新之处: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力图将基础理论与经验事实结合起来,通过杭州汽轮机股 份有限公司物流管理实例,使我们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开展物流改革,推行现代物 流和供应链管理既能找到合乎逻辑的理论根据,又能找到合乎客观事实的经验证 据。作者在研究过程中力图在以下几方面实现突破:1、系统分析我国制造业企业物流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开展物流改 革的可行性、必要性和制约因素;为进一步研究我国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刺激 装备制造业加快自主创新,摆脱进口依赖,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升“中国制造” 核心竞争力,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2、通过对国内最大工业汽轮机制造商-杭州汽轮机股份有限公司物流管理 现状以及物资供应业务流程的剖析,分析研究如何把现代物流和供应链管理技术 融入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中,突破离散型企业,供应物资比较特殊、 规格多、数量少、周期长、计划性不强,物资需求预测难、采购难、管理难、配 送仓储难等控制难题。提出建设性的发展对策和系统建议,并提供主持和参与杭 州汽轮机股份有限公司推行现代物流和供应链管理及实施几年来的实际效果为 佐 ilFo3、在当今电子商务时代,提出我国制造业企业现代物流管理的发展建议。2国内外研究理论和装备制造业物流综述2.1现代物流理论2.1.1现代物流与制造企业物流现代物流【17指的是将信息、运输、仓储、库存、装卸搬运以及包装等物 流活动综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集成式管理,其任务是尽可能降低物流的总 成本,为顾客提供最好的服务。它不仅单纯的考虑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货 物配送问题,而且还考虑从供应商到生产者对原材料的釆购,以及生产者 本身在产品制造过程中的运输、保管和信息等各个方面,全面地、综合性 地提高经济效益和效率的问题。因此,现代物流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 目标,把制造、运输、销售等市场情况统一起来考虑的一种战略措施。制造企业物流是对应生产经营活动的物流,它由供应物流子系统、生 产物流子系统、销售物流子系统、回收物流子系统以及废弃物流子系统等 五个子系统共同构成企业的物流系统。企业的供应物流是企业物流活动的 开端,也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供应物流是指企业生产所需的原 材料、零部件、机器、设备等一切物资在供应企业与生产企业之间流动而 产生的一系列物流管理活动。供应物流的运作安排需要依据企业的生产计 划,使物流运作与企业生产紧密衔接并实现操作上的一致性,从而保证企 业生产活动的连贯性和持续性。2.1.2企业物流管理的战略目标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目标:缩短物流管道,增加管道透明度,物流作业 系统化。缩短物流管道意味着寻找减少周转时间和存货的办法,其关键是要缩 短“备货时间差”。物流管道透明度的增加,使供应链网络中的物流信息 变得更加开放,随时可获得相关信息,透明的物流管道,改变了传统物流 信息不准确的状况,消除了供应链网络中的瓶颈和过多库存;物流作业系 统化体现了集成化的供应链管理思想,在整个供应链范围内建立起一个以 共同利益为纽带的合作伙伴关系,从整体和全局上把握各项活动,使整个 供应链的库存水平最低,实现供应链整体最优化。2.1.3现代物流特点根据国外物流发展情况,现代物流的主要特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物流反应快速化。物流服务提供者对上游、下游的物流、配送需求 的反应速度越来越快,前置时间越来越短,配送间隔越来越短,物流配送 速度越来越快,商品周转次数越来越多。2、物流功能集成化。现代物流着重于将物流与供应链的其他环节进行 集成,包括:物流渠道与商流渠道的集成、物流渠道之间的集成、物流功 能的集成、物流环节与制造环节的集成等。3、物流服务系列化。现代物流强调物流服务功能的恰当定位与完善化、 系列化。除了传统的储存、运输、包装、流通加工等服务外,现代物流服 务在外延上向上扩展至市场调查与预测、釆购及订单处理,向下延伸至配 送、物流咨询、物流方案的选择与规划、库存控制策略建议、货款回收与 结算、教育培训等增值服务;在内涵上则提高了以上服务对决策的支持作 用04、物流作业规范化。现代物流强调功能、作业流程、作业、动作的标 准化与程式化,使复杂的作业变成简单的易于推广与考核的动作。5、物流目标系统化。现代物流从系统的角度统筹规划一个公司整体的 各种物流活动,处理好物流活动与商流活动及公司目标之间、物流活动与 物流活动之间的关系,不求单个活动的最优化,但求整体活动的最优化。6、物流手段现代化。现代物流使用先进的技术、设备与管理为销售提 供服务,生产、流通、销售规模越大、范围越广,物流技术、设备及管理 越现代化。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语音识别技术等得 到普遍应用。世界上最先进的物流系统运用了 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卫 星通讯、射频识别装置(RF)、机器人,实现了自动化、机械化、无纸化和 智能化,如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国防部(DOD)为在前南地区执行维和 行动的多国部队提供的军事物流后勤系统就采用了这些技术,其技术之复 杂与精坚堪称世界之最。7、物流组织网络化。为了保证对产品促销提供快速、全方位的物流支 持,现代物流需要有完善、健全的物流网络体系,网络上点与点之间的物 流活动保持系统性、一致性,这样可以保证整个物流网络有最优的库存总 水平及库存分布,运输与配送快速、机动,既能铺开又能收拢。分散的物 流单体只有形成网络才能满足现代生产与流通的需要。8、物流经营市场化。现代物流的具体经营采用市场机制,无论是企业 自己组织物流,还是委托社会化物流企业承担物流任务,都以“服务-成本”的最佳配合为总目标,谁能提供最佳的“服务-成本”组合,就找谁服 务。国际上既有大量自办物流相当出色的“大而全”、“小而全”的例子, 也有大量利用第三方物流【27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例子,比较而言,物流的社 会化、专业化已经占到主流,即使是非社会化、非专业化的物流组织也都 实行严格的经济核算。9、物流信息电子化”。由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现代物流过程的 可见性(Visibility)明显增加,物流过程中库存积压、延期交货、送货不 及时、库存与运输不可控等风险大大降低,从而可以加强供应商、物流商、 批发商、零售商在组织物流过程中的协调和配合以及对物流过程的控制。2. 2供应链管理理论2.2.1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供应链管理”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流行,并成为组织机构在全球市场 更具竞争力的关键。供应链管理被认为是通过各种中介公司有效地将供应 商的产品流或物资流、服务流、信息流、资金流输送到用户的渠道,覆盖 从产品(或服务)设计、原材料釆购、制造、包装到交付给最终用户的全过 程的功能网链。供应链管理概念的扩展代表了物流概念在逻辑上的延伸。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CM)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 想和方法,它执行供应链中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物流的计划和控制等职 能。从单一的企业角度来看,是指企业通过改善上、下游供应链关系,整 合和优化供应链中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以获得企业的竞争优势。供应链管理是企业的有效性管理“5,表现了企业在战略和战术上对企 业整个作业流程的优化。整合并优化了供应商、制造商、零售商的业务效 率,使商品以正确的数量、正确的品质、在正确的地点、以正确的时间、 最佳的成本进行生产和销售。2. 2. 2供应链管理的作用首先,供应链管理把产品在满足客户需求的过程中对成本有影响的各 个成员单位都考虑在内了,包括从原材料供应商、制造商到仓库再经过配 送中心到渠道商。不过,实际上在供应链分析中,有必要考虑供应商的供 应商以及顾客的顾客,因为它们对供应链的业绩也是有影响的。其次,供应链管理的目的在于追求整个供应链的整体效率和整个系统 费用的有效性,总是力图使系统总成本降至最低。因此,供应链管理的重 点不在于简单地使某个供应链成员的运输成本达到最小或减少库存,而在 于通过采用系统方法来协调供应链成员以使整个供应链总成本最低,使整 个供应链系统处于最流畅的运作中。第三,供应链管理是围绕把供应商、制造商、仓库、配送中心和渠道 商有机结合成一体这个问题来展开的,因此它包括企业许多层次上的活动, 包括战略层次、战术层次和作业层次等。尽管在实际的物流管理中,只有通过供应链的有机整合,企业才能显 著地降低成本和提高服务水平,但是在实践中供应链的整合是非常困难的, 这是因为:首先,供应链中的不同成员存在着不同的、相互冲突的目标。 比如,供应商一般希望制造商进行稳定数量的大量采购,而交货期可以灵 活变动;与供应商愿望相反,尽管大多数制造商愿意实施长期生产运转, 但它们必须顾及顾客的需求及其变化并作出积极响应,这就要求制造商灵 活地选择采购策略。因此,供应商的目标与制造商追求灵活性的目标之间 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矛盾。其次,供应链是一个动态的系统,随时间而不断地变化。事实上,不 仅顾客需求和供应商能力随时间而变化,而且供应链成员之间的关系也会 随时间而变化。比如,随着顾客购买力的提高,供应商和制造商均面临着 更大的压力来生产更多品种更具个性化的高质量产品,进而最终生产定制 化的产品。研究表明,有效的供应链管理总是能够使供应链上的企业获得并保持 稳定持久的竞争优势,进而提高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统计数据显示,供 应链管理的有效实施可以使企业总成本下降20%左右,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 按时交货率提高15%以上,订货到生产的周期时间缩短20%30%,供应链上 的节点企业生产率增值提高15%以上。越来越多的企业己经认识到实施供应 链管理所带来的巨大好处,比如HP、IBM、DELL等在供应链管理实践中取 得的显著成绩就是明证。供应链管理:它从战略层次和整体的角度把握最终用户的需求,通过 企业之间有效的合作,获得从成本、时间、效率、柔性等最佳效果。包括 从原材料到最终用户的所有活动,是对整个链的过程管理。SCM (供应链管理)是使企业更好地采购制造产品和提供服务所需原材 料、生产产品和服务并将其递送给客户的艺术和科学的结合。供应链管理 包括五大基本内容。计划:这是SCM的策略性部分。你需要有一个策略来管理所有的资源, 以满足客户对你的产品的需求。好的计划是建立一系列的方法监控供应链, 使它能够有效、低成本地为顾客递送高质量和高价值的产品或服务。采购:选择能为你的产品和服务提供货品和服务的供应商,和供应商 建立一套定价、配送和付款流程并创造方法监控和改善管理,并把对供应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杭州汽轮机股份有限公司物流管理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商提供的货品和服务的管理流程结合起来,包括提货、核实货单、转送货 物到你的制造部门并批准对供应商的付款等。制造:安排生产、测试、打包和准备送货所需的活动,是供应链中测 量内容最多的部分,包括质量水平、产品产量和工人的生产效率等的测量。 配送:很多圈内人称之为物流,是调整用户的定单收据、建立仓 库网络、派递送人员提货并送货到顾客手中、建立货品计价系统、接收付 款。 退货:这是供应链中的问题处理部分。建立网络接收客户退回的次品 和多余产品,并在客户应用产品出问题时提供支持。2. 2. 3供应链管理的意义通过建立供应商与制造商之间的战略合作关系,可以达到以下目标:1、对于制造商/买主降低成本(降低合同成本)、实现数量折扣和稳定而有竞争力的价格、 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库存水平、改善时间管理、缩短交货提前期和提高可 靠性、优化面向工艺的企业规划、更好的产品设计和对产品变化更快的反 应速度、强化数据信息的获取和管理控制。2、对于供应商/卖主保证有稳定的市场需求、对用户需求更好地了解/理解、提高运作质量、 提高零部件生产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对买主交货期改变的反应速度 和柔性、获得更高的(比非战略合作关系的供应商)利润。3、对于双方改善相互之间的交流、实现共同的期望和目标、共担风险和共享利益、 共同参与产品和工艺开发,实现相互之间的工艺集成、技术和物理集成、 减少外在因素的影响及其造成的风险、降低机会主义影响和投机几率、增 强解决矛盾和冲突的能力、订单、生产、运输上实现规模效益以降低成本、 减少管理成本、提高资产利用率。2. 2. 4供应链合作伙伴的选择1、根据合作伙伴在供应链中的增值作用和其竞争实力,把合作伙伴分 为两个层次:重要合作伙伴和次要合作伙伴【2。重要合作伙伴是少而精的、与企业关系密切的合作伙伴 次要合作伙伴是相对多的、与企业关系不很密切的合作伙伴。 供应链合作关系的变化主要影响重要合作伙伴,而对次要合作伙伴的 影响较小。2、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考虑的主要因素在选择供应商时,一般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产品价格、质量、可靠性、售后服务、地理位置、财务状况、技术能力等,其中供应商的交货提前期、 产品质量、交货可靠度和产品价格这四个因素是选择供应商的最关键因素。、交货提前期:是指企业发出订单到收到订货之间的时间。对于需 求方来说,交货提前期越短越好。供应商缩短交货提前期既可以减少需求 方的库存水平,又能提高企业对其需求方的反应速度,从而可以提高供应 链的客户满意度。、产品质量:是指供应商的产品满足企业需求的程度,在这里是指 合格产品占总产品的比重,该指标值越大越好。、交货可靠性:是指供应商及时满足企业订单的程度,用及时交货 的订单数占总订单数的比例或及时交货的产品数占订货总产品数的比例来 表示,该指标值越大越好。交货可靠度和交货提前期是影响供应链敏捷度 的两个重要因素。、产品价格:是指企业采购的每一单位产品的价格。在现代供应链 管理中,产品价格不再是选择供应商时考虑的首要因素,但仍是选择供应 商的重要因素。、合作伙伴综合评价、选择的步骤步骤1:分析市场竞争环境(需求、必要性)步骤2:确立合作伙伴选择目标步骤3:制定合作伙伴评价标准步骤4:成立评价小组步骤5:合作伙伴参与步骤6:评价合作伙伴步骤7:实施供应链合作关系2. 2. 5联合计划、预测与补给(CPFR)1、CPFR的概念【3】:CPFR是一种面向供应链的新型合作伙伴的策略和管 理模式。它通过零售企业与生产企业共同预测和补货,并将各企业内部的 计划工作(如生产计划、库存计划、配送计划、销售计划等)由供应链各 企业共同参与,改善零售商和供应商的伙伴关系,以提高预测的准确度, 改进计划和补货的过程和质量,最终达到提高供应链效率、减少库存和提 高消费者满意程度的目的。2、CPFR的指导性原则是:、贸易伙伴框架结构和运作过程以消费者为中心,并且面向价值链 的成功运作;、贸易伙伴共同负责开发单一、共享的消费者需求预测系统,这个 系统驱动整个价值链计划;、贸易伙伴均承诺共享预测并在消除供应过程约束上共担风险。3、CPFR的实施CPFR的实施可划分为计划、预测和补给3个阶段,包括9个主要流程 活动。第1个阶段为计划,包括第1、2步;第2个阶段为预测,包括第3 8步;第3个阶段为补给,包括第9步。 第1步:供应链伙伴达成协议这一步是供应链合作伙伴包括零售商、分销商和制造商等为合作关系建立指南和规则,共同达成个通用业务协议,包括合作的全面认识、合 作目标、机密协议、资源授权、合作伙伴的任务和成绩的检测。 第2步:创建联合业务计划供应链合作伙伴相互交换战略和业务计划信息,以发展联合业务计划。 合作伙伴首先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战略,然后定义分类任务、目标和策略, 并建立合作项目的管理简况(如订单最小批量、交货期、订单间隔等)。 第3步:创建销售预测利用零售商POS数据、因果关系信息、已计划事件信息创建一个支持 共同业务计划的销售预测。 第4步:识别销售预测的例外情况识别分布在销售预测约束之外的项目,每个项目的例外准则需在第1步中 得到认同。第5步:销售预测例外项目的解决/合作通过查询共享数据、E-mail、电话、交谈、会议等解决销售预测例外 情况,并将产生的变化提交给销售预测(第3步:创建销售预测)。 第6步:创建订单预测合并POS数据、因果关系信息和库存策略,产生一个支持共享销售预 测和共同业务计划的的订单预测,提出分时间段的实际需求数量,并通过 产品及接收地点反映库存目标。订单预测周期内的短期部分用于产生订单, 在冻结预测周期外的长期部分用于计划。 第7步:识别订单预测的例外情况识别分布在订单预测约束之外的项目,例外准则在第1步(供应链伙 伴达成协议)已建立。第8步:订单预测例外项目的解决/合作通过查询共享数据、E-mail、电话、交谈、会议等调查研究究订单预 测例外情况,并将产生的变化提交给订单预测(第6步:创建订单预测)。 第9步:订单产生将订单预测转换为已承诺的订单,订单产生可由制造厂或分销商根据 能力、系统和资源来完成。 4、CPFR实施中的关键因素 在CPFR实施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有:、以“双赢”的态度看待合作伙伴和供应链相互作用、为供应链成功运作提供持续保证和共同承担责任、抵御产品转向、实现跨企业、面向团队的供应链、制定和维护行业标准2. 2. 6供应链管理流程1、交付。包括订单管理、仓储/执行、定制化/延迟、交付设施、运 输、电子商务交付、管理客户/客户伙伴关系、售后技术支持、客户数据 管理。2、退货。包括收货和仓储、运输、修理和翻新、沟通、管理客户预期。3、执行。包括战略和领导、竞争力标杆、产品/服务创新、产品/服务数据管理、流程存在和控制、测量、技术、商务管理、质量、安全、行 业标准。2. 3国外制造业物流最新发展趋势敏捷制造与供应链管理敏捷制造是指制造企业利用现代通讯网络技术,通过快速配置各种资 源(信息、物资、资金、管理、人员、技术),以有效和协调的方式响应 用户的需求,实现制造过程的敏捷性。面向敏捷制造的供应链是在传统供 应链的基础上融入了动态联盟的思想,将供应链的范围拓展到了全球,强 调供销环节的信息化和自动化,对供应商和销售商的需求信息给予充分的 重视,同时也强调了主导企业的作用。面向敏捷制造供应链的设计充分考 虑动态联盟的动态特征,它根据动态联盟的形成和解体(企业重组)进行 快速的重构和调整。2. 4装备制造业企业物资采购供应工作的任务和特点2. 4.1装备制造业企业物资采购工作的基本任务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采购的地位越来越 受到人们的重视,采购在企业中所起到的作用也日益加强。装备制造业企 业物资釆购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为装备制造业企业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提供 质优价廉的生产物资,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技改技措、日常维修等物资的 需要,做到“供应好、效率高、成本底、费用省” 24】。具体包括:1、保证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物资需求釆购是企业供应物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保证供应是企业采购活动 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任务。企业的生产活动具有连续性的特征,采购部门 所采购的材料、零部件及服务,必须满足企业内部物资需用部门在物资质 量、数量以及按时交货等方面的要求,支持企业正常的生产和其他经营工 作的顺利运作。如果采购部门在保证供应需要上出现闪失,必然会影响到 企业的正常生产,企业的效益就会遭受损失。同时,采购过程中对物资质 量的控制活动,是企业产成品质量控制的第一关.所供物资质量的高低直接 影响着企业产成品的质量水准,而产品质量是企业赢得客户的重要因素, 完备的物资采购质量控制对提高企业产品质量意义重大。2、建立和健全供应商管理网络企业的采购活动的顺利开展,依赖于完备的供应商管理网络,与供应 商建立供应链来优化采购渠道,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拥有的市场和生产 信息、供应厂家网络、以及对整个供应厂家的协调管理技术),是采购管理 的重要任务。一方面要减少供应商的数量,使采购活动尽量集中,降低采 购成本;另一方面又要避免过分依赖独家供应商,防止供应商借助垄断提 高价格。、现有供应商的选择进行供应商的选择和绩效评估,通过不断改进采购过程以及加强对供 应商的管理以提高采购物资的质量,通过提高采购效率来提升企业生产效 率。、对潜在供应商的开发建立供应商的优胜劣汰机制,为企业提供供应商的后备资源,让现有 供应商感受到竞争的威胁,改善供应物资的质量,提高供应服务的水平, 实现企业釆购效率的整体提高。、控制物资采购成本及综合成本,挖掘企业“第三利润源泉”采购成本的高低是衡量采购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因此,在采购过程 中必须控制和减少包括以直接采购成本和间接采购成本为主的采购相关成 本。直接釆购成本的减少是指对原材料、零部件等的釆购价格的控制和降 低。直接采购成本的控制和降低可以通过提高采购工作效率、定期谈判、 优化供应商、实施本地化、与供应商共同开展改进项目等途径来达到。间 接釆购成本则可以通过包括缩短供应周期、增加送货频次、减少原材料库 存、实施来料免检、循环使用原材料包装、合理利用相关的政府政策、避 免汇率风险、供应商参与产品开发和过程开发等在内的方法来降低。物资 采购成本是企业成本控制中的主体和核心部分,在企业的利润核算体系中 具有财务杠杆的效应,即企业采购成本节约一个单位就会带来企业利润数 个单位的增加,反之采购成本浪费一个单位也会使企业利润产生几个单位 的下降。挖掘企业“第三利润源泉,己经成为物资采购人员义不容辞的责 任。、与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利用供应商的专业优势,让其积极参与产品开发或过程开发,将供应 商纳入企业自身的整体经营中。3、树立并维护良好企业形象釆购运行要同外部物资供应企业、运输企业、仓储企业以及代理企业 打交道,采购人员的采购活动不仅仅是个人行为,采购相关活动影响着外 部企业对本企业形象的认识,企业形象对选择业务合作伙伴影响很大,树 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有利于促进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4、管理、控制与釆购相关的文件和信息制定并实施采购的方针、策略、目标以及改进计划并进行采购及供应 商绩效衡量,建立供应商审核及认可、考核及评估体系。开展采购体系的 自我评估,同其他单位的采购水平进行比较借以不断提高整体采购水平, 建立培养稳定有创造性的专业采购队伍,与其他单位共享采购资源等。-15浙江T_业大学顿士学位论文杭州汽轮机股份有睡公司物流管埋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2. 4. 2物资管理的主要职能物资管理,是指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需各种物资的釆购、运输、保 管、发放、合理使用和综合利用等一系列计划、组织、控制等管理工作的 总称。物资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生产发展和 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物资管理的主要职能有 物资计划管理 采购管理 存量控制管理 仓库管理 合同管理 參安全管理 运输管理 搬运管理 编码管理2. 4. 3装备制造业企业物资采购、供应工作的特点装备制造业属技术密集产业,产品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大。主要生 产模式为:离散型,多品种、多型号、小批量或单件制造。生产特点为: 制造周期较长,工艺流程复杂,要求生产技术准备、计划调度、物流供应、 人力资源配备科学合理。装备制造业企业物资采购、供应工作有着如下特1、关联度高、计划性强。装备制造业企业的物资采购供应与企业的生 产经营十分密切,单台套机组价值量大,非标设计,每一合同的签订,几 乎都需要针对不同的工矿条件重新进行产品方案的设计,设计选用的配套 件和原材料也都会有较大的变化。随着市场竞争的需要,产品装配和用户 交货进度要求物资供应不得出现闪失,因此,物资需求计划要相对准确, 执行率高。2、价值大、数量少、规格繁多、采购周期长。装备制造单件小批量使 产品配套物资,价值大、数量少、规格繁多、采购周期长。面向的企业内 外部关系复杂,存在点多、面广的特点,物资管理难度大。3、专用性强。装备制造业企业釆购的物资具有很强的专用性,有严格 的技术分类标准和物资技术标准,许多物资通用性差,产生物资呆废料的 几率较高。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杭州汽轮机股份有限公司物流管理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3杭汽轮供应物流管理战略杭州汽轮机股份有限公司物资供应系统概况杭州汽轮机股份有限公司70年代引进德国西门子先进的“积木块”工 业汽轮机设计制造技术,创造出中国工业汽轮机制造史上的无数个“第一”, 终结了中国工业汽轮机依赖进口的历史,是国内唯一已将产品打入由少数 几家国际著名跨国公司控制的工业驱动汽轮机髙端市场的企业。工业汽轮 机是技术密集产业,产品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大。主要生产模式为:离 散型,多品种、多型号、小批量或单件制造。生产特点为:制造周期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